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從神學發展到信仰告白
›
神學發展史 希伯來人的宗教 敬 拜耶和華,認為自然與超自然是合而為一的。一切受造物─物質與非物質的都是在創造主致高主權旨意下存在,他在創造中有所作為,也超越創造之上。他們不認為 一切的終極是受造之物,所以不會如希臘的神學...
上帝的無限性
›
上帝既是超乎萬有,並且創造時間和空間,他本身必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是無所不在的。大衛承認,他無論走到天涯海角,無論白日黑夜,也無法躲避上帝的面(詩一三九︰ 7~12 )。 不但信徒時刻在他眷顧之下,即是全世的人都無法逃避他的監察。“耶和華說,我...
教會論
›
一、教會為信仰之母 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第四卷說到教會。人為何需要教會呢?他指出:「因為我我們的無知、 懈怠,和心思上的虛幻都需要外援,好在我們心中產 生信仰,並逐漸增長到完滿的地步,上帝就體恤我們的軟弱,給我們預備了這種援助;且為維持福音的傳揚,...
認識教會論
›
教會論 , 教會的功能與使命 , 論教會 ,
教會與教義
›
教會的存在,在於其有正確的教義;失去正確教義,就無從教,無從建立聖徒,使教會名存實亡。 政客使用民意調查,決定動向。工商業使用市場調查,決定社區顧客的需要。教會也跟著使用調查,以決定那些條件,可以得到會眾歡迎。所得結果:方便的停車場,清潔寬大的洗手間,託兒所和看顧孩子的...
基督教的獨特性
›
前言 基督教與世界其他宗教有何差異性?為何基督徒在初代教會時期﹐願意為持守真道﹐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簡介基督教 基督教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的。這一份信仰﹐源自於耶穌留給祂的門徒所說的:「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
基督的神性
›
在全部新約聖經中,常常提到基督的神性,這些經文並沒有次等的意義,好像他是被造之物,而是有只能適用於神的意義,下列是論到他的屬性︰ 一、聖潔︰ 「你是神的聖者」 ( 約 6 ︰ 69) 。彼得堅稱他「並沒有犯過罪,口中也沒有詭詐」 ( 彼前 2 ︰ 22) ;保羅...
認識上帝
›
各種的神觀 , 認識上帝 , 上帝的作為 , 真愛的神 , 上帝的存有 , 上帝的主權 , 神的名稱 , 什麼是上帝的榮耀 , 三一論 ,
認識上帝
›
約翰福音第十七章第三節告訴我們:「認識你獨一的真上帝,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這 段經文告訴我們,永生的實質意義乃是認識上帝和認識基督,而永生不是我們努力得來的,乃是上帝所賜的。因為永生是指上帝的生命,上帝基於祂的愛,願意將祂 的生命與...
亞他那修信經
›
The Athanasian Creed 亞他那修信經 這是基督教會信仰的基石, 其重點在三位一體和基督論之 描述, 請讀者務必以恭敬的心來認識, 相信上帝喜悅人以 敬畏的心來到祂跟前. Whosoever will be saved, before al...
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4
›
在論述基督的兩性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他的位格的統一性。雖然真神與父神是一樣,和真人與我們是一樣,在新約聖經中記載他一定地說到他自己時,只是好 像 一個單數人稱,從未用“我”、“你”、或“他”等代名詞來區分神性與人性。正如在三位一體中來區分不同的位格,基督也從未用多數...
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3
›
人類的救贖主具有神人兩性是必需的,若是主真的 採 取了人的地位並且受苦與受死,那 麼 他必需成為人,因為如若僅是神性就不可能那樣去做了,假如他的受苦與受死是有無限的價值,那 麼 他 必定是神,簡而言之︰他的人性,就是叫他能受苦,而他的神性,使他的死才有無限的價值。假如他只是人,他...
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2
›
在主的道成肉身中再加上他的神性,並非加上另外一個位格, ( 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他就成了雙重的位格 ?) ,他以前是並且繼續是神而人,兩性 不混合且 永為一位。的確,在這 是一個 奧秘是我們不能解釋的。或 許 我們可以 從 人 為 兩個本質所構成 來體會: 一個受...
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1
›
在韋斯敏德公認信條中,我們看到有關基督位格的清晰和完全的陳述︰“上帝的兒子,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既是唯一永遠的神,與父同質同等,及至日期滿足的時候,就取人性,集人性所具有的一切本質,和共有的軟弱於己身,只是無罪︰他藉聖靈的大能,在童貞女馬利亞的胎中,以其本質成孕。所以完整無缺,而...
迦克墩信經
›
〈迦克墩信經〉是於西元 451 年召開的第四次教會議會中制定的。當時有不同的基督論產生,造成了東方教會的混亂,其中尤以涅斯多留( Nestorians )及猶提幹( Eutyches , 380 ~ 456 )為最主要的困惑;前者宣稱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並雙重位格,乃是為了要保持...
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 )
›
「使徒信經」,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 由使徒們所制定的。根據早期教會的傳說,當十二使徒於將分散四方,傳福音於天下萬邦之際,為求各人所傳講的與所教導的一致,便由每一使徒各貢獻一句,湊在 一起,便成了使徒信經。但在歷史上,這個使徒信經的名稱要到第八世紀纔有,而內容上亦隨時代之需要而...
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
›
尼西亞會議 於第四世紀初期,北非亞歷山太(Alexandria)城的長老亞流(Arius),為要維護神的獨一與超越性,乃主張神是不可能與物質世界有直接的接觸,子(或道)是神所造,作為創造和管理宇宙的工具。其二元論及視子為創造的次神主張,深受希臘哲學和智慧派之影響。亞流將歌羅西一...
信經
›
信經與信條 , 信條的名稱與意義 , 甚麼是信經 , 信條經或信條的目的是什麼? , 使徒信經 , 尼西亞信經 , 亞他那修信經 , 迦克墩信經 ,
讓神學走入生活
›
神學真是窮途末路啊!過去尊為科學之后,今天卻被逐於宮廷堂奧之外。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接之際,柏林的社會大事是阿道夫‧哈爾納克 (Adolf Harnack) 一系列談論上帝父權的講座。教室裡坐無虛 席,到處擠滿了學生、知識份子、老百姓和牧師。但在這時代,開 一堂上帝父權的...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