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巴特論上帝話語的實存性與獲得的可能性
›
自啟蒙運動、現代時期開始之後,現代的範式逆轉了前現代對存有與知識、及實存性和可能性的次序。在現代時期的思潮中,知識論成為通往真實的渠道,知識比存有更優先。 為著反對前現代高舉的權威和樂觀的未來願景,現代強調獲得知識的可能性先於知識及其對應本體的實存性。 換句話說,現代的範式提倡...
巴特之神學人觀
›
在啟示之中上帝話語的受眾是人。 不過巴特指出,上帝的話語並非人類學範疇內的問題,而是回應更根本的問題:「人如何是人?」 從巴特的啟示論引發出人類學的問題:作為上帝啟示的對象,人在啟示這事件中的角色負有多大的責任?上帝啟示要求人有何回應?從上帝的啟示出發,人如何被定義呢?...
巴特論啟示中上帝與人的神蹟性相遇
›
巴特認為在啟示的事件之中,人接收上帝的話語,從而發生信仰( faith )。信仰的發生在於使其實現的事件,而這事件並非人類可以自力造成,人的參與只能讓這事件發生並讓這事件生效。 人是不可能盛載上帝的話語, 反之是上帝的話語決定了人信仰的可能性。 人本身不能達至對上帝的信...
巴特論人在獲得上帝知識中的參與性
›
巴特對聖靈工作的論述明顯地是 以上帝為中心 ,因而似乎將人在啟示中的角色貶抑了。不過巴特一直堅持在啟示這事件之中,上帝與人雙方面都擁有自由:他所強調的是上帝在啟示中的必然主動性,而非否定人內存任何理解和接收上帝啟示的機能。 巴特認為啟示的接收完全是上帝的自由和人的自由,...
巴特論上帝啟示的目的
›
巴 特認為上帝的啟示是個人性的,要求接收的人以順服作為回應。透過啟示的事件,人與上帝進入一段立約的伙伴關係。教義學的工作就是在聖經所見證的啟示之下, 將上帝與人的關係表現出來,而在這段單純上帝、單純的人之間的關係裏面,人成為了神學知識的對象、神學人論描述的客體。 巴特認為人不...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教會的誕生
›
基 督教會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教會從起初就在上帝的計畫中,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歷史;問題是,教會在人類歷史中有多久了?這個問題可以有兩個答案:一般 都認為,在人類犯罪以後,當上帝應許給人一位救主,而人也接受的時候,教會就產生了;另一種說法是,約兩千年以前,在五旬節聖靈...
教會的成熟
›
教會並不是從誕生之日起就已經成熟了。在聖靈尚未澆灌下來之前,教會還沒有成熟,因此五旬節就成為歷史上教會極其重要的轉捩點,也可以解說為,新約時代教會的榮耀大過舊約時代教會的榮耀。 舊約的聖徒只是以未來之事的影兒為滿足,而新約時代的教會,獲有較圓滿的啟示。在...
教會的延續
›
新約時代的教會是舊約時代教會的延續,這兩個時期中的教會,都是榮耀的教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教會的延續形成了她更大的榮耀。 使 徒保羅論到這一點時,用生動的話寫給在以弗所的外邦信徒,提醒他們那時他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他...
有形教會的成員
›
有形教會的成員是指著所有在教會名冊上登記有案的人。因為他們的名字都登記在教會名冊上,所以不難知道這些成員是誰。 嚴格說,有形教會的會友未必是無形教會的成員,但無形教會的成員卻一定是有形教會的會友,因為凡屬無形教會的人,都一定是重生得救之人。不可否認的,在...
無形教會的成員與榮耀
›
無形教會就是指那些被聖靈重生之人所組成的團體。為什麼稱這樣的教會為無形的呢?除了無所不知的上帝,我們無法百分之百地確認誰已重生,誰未重生。 馬丁路德說得好,他說:「在世上我曾預測某人會進天堂,某人不會;但真正進入天堂後,發覺以往確信會進天堂的人卻...
有形教會的榮耀
›
有 形教會的榮耀是什麼?有形教會的成員中有信的與不信的,和無形教會相比就遜色許多,這是可悲的事實,且在教會歷史中被證實,是一件專人困惑的事實:為了挽 救有形教會的污穢,教會牧者們在謀求解決之道上大傷腦筋。今日教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彼此之間不能合一,譬如下列的問題常會引發爭論...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勝利教會尚未得到完全的榮耀
›
勝利的教會是已經脫離罪惡,在聖潔上得以完全的教會,有無比的榮耀:不可否認的,她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且坐在上帝的右邊,在萬物的結局之後,天上的教會比今日的教會要光榮萬倍,可是在現今的階段,教會的榮耀只是初步的,還有某些方面不太完全。 顯 然的,勝利教會的信徒...
爭戰教會的大榮耀
›
教會的本質就是爭戰。當一個教會停止了爭戰性,她就不再是耶穌基督的教會了。教會在地上之所以是榮耀的,正因為她是爭戰的。 一 個真正爭戰的教會,不論在教會內或教會外,都是與世界抗爭的。教會的爭戰性證明她雖在世界,卻不屬於世界。教會的爭戰性顯示出上帝的兒女與魔...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教會是從上帝而來
›
世界上大多數的組織都是由人創立,由人想出來,並經由人努力實現的,例如聯合國、青年會等組織,都是因著人的意思而產生出來。 而教會則是由上帝自己產生出來的。在新約希臘文中,教會這個字就把這項真理強調出來:教會是由世界中被召出來的人所組成的。發出呼召的是上帝,...
教會之超自然的本質
›
教會並不是 上帝 在世界設立的唯一機體, 上帝 另外還設立了兩個機體,那就是家庭與政府。 創世記第二章就記載了人類第一次的婚禮,這婚禮不是人的意思乃是 上帝 的意思, 上帝 說:「那人獨居不好。」 上帝 就使亞當沉睡,取下他的一條肋骨造成...
一個教會
›
基 督的教會在實質上是一個教會的真理,表面上看來似乎令人無法置信。使徒信經中說到「我信一個聖而公之教會」,此教會是單數的;「我信聖徒相通」,只有這一 個教會,那就是聖徒相通。實在說來,根據此信經,教會的合一是信仰上的,而非表面上的,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並非空談。 ...
教會之許多的型態
›
在基督徒個人或團體彼此之間,都有不相同的地方,基督徒彼此間的一致性,並非一定是理想的,有可能發展出惡的後果,在教會內完全的一致性,不但不能增加其榮耀,反而會減損,這是有目共睹的。 神 學家常常說到教會的多樣性,一般說來,他們認為多樣性是好的,可是很少有人...
教會聯合的不同主張
›
大多數的基督徒都主張,信徒屬靈的聯合是最重要的事,至於組織上的聯合則是小事:但也有人走極端,認為組織上的分歧,不是罪惡乃是德行。持這種觀點的人,可稱之為極端的宗派主義者,他們犯了大錯,將多樣性誤解為宗派主義。 極端宗派主義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非宗派」的教會...
教會合一的建議
›
為求達到基督教會有形合一的理想,以下有幾項具體的建議: 第 一,有勇氣去拒絕承認某些自稱是基督教會的教會。真正的基督教宗派,應該宣佈那些公然否認基督教要道真理的教會為背道的。這件事是草率不得的,以上帝體一 位論為例,他們拒絕「三位一體」的真理,根本不能稱...
加爾文的神學方法
›
「神學」本是在找尋對上帝的認識,並將尋找所得整理出來。但是當一個人鑽研日深以後,有時反而容易迷失方向。常見的結果若不是理論精深難以理解,就是所言與現實脫節。加爾文卻不是這樣,他的神學方法有以下幾個特色: 1. 著重上帝對人所彰顯的啟示,而不去探究祂本體的奧祕 ...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