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教會定立純潔生活的準則
›
1. 在初早期教會,以為洗禮後再干犯大罪是不可赦免的。黑馬牧人書將罪劃分為兩類:重大之罪 ( 大罪 ) 與輕微之罪 ( 小罪 ) 。教會重視這樣的分劃,特土良也接納這種看法。諾窪天派也主張此說。例如殺人、拜偶像、欺詐,在逼迫時背道、褻瀆上帝、姦淫、淫亂等罪都是不可赦免的,也是不...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浸信會
›
浸信會( the Baptists)介紹 , 重洗派(浸信會)之起源 , 浸信會 , 浸禮宗派別 , ...
浸信會( the Baptists)介紹
›
浸信會( Baptist Churches )的根源是重浸派。, 在 十七世紀 的開端,起源於 英 國。當日 清教徒 中的獨立派因逃避瑪利皇后 ( 又名血腥瑪利, 1553 - 1558AD) ,流亡 荷蘭。 在阿姆斯特丹,接觸到門諾會的信徒 。 在門諾會的影響下,他們...
貴格會
›
貴格會介紹 , 貴格會之巴克雷的十五條介紹 , 貴格會之巴克雷的十五條 ,
貴格會介紹
›
在十七世紀中在教會裡有一神秘主義產生,如信義宗的亞仁特 (Johann Arnold) 、穆勒爾 (Henry Muller) 聖詩作家格哈得 (Paul Gerhard) 和改革宗的本仁約翰 (John Bunyan) 和巴克斯特 (Richard Baxter) 。...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時代論對聖經真理的全面籠罩性
›
與黑格爾 (G. W. F. Hegel) 的歷史哲學相似,時代論是一套基督教的玄思性 的歷史哲學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整体地解釋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特別是作為歷史的主的上帝在不同階段的計劃。雖然奧古斯丁 (A...
時代論與中國處境的吻合程度
›
千禧年前派與後派最主要的分別處,是對人性、世 界與人類歷史有悲觀抑或樂觀的態度。對二十世紀處於外憂內患、政治社會糜爛不堪,經濟崩潰民生困苦的景況下的中國基督徒而言,樂觀主義的千禧年後派確是與 他們的生活處境格格不入的;他們寧可接受悲觀主義的千禧年前派,認定社會將會愈來愈不濟、...
時代論千禧年觀的附帶功能
›
除了提供一個嚴謹的末世模型外,時代論的千禧年觀在華人教會裡還起了什麼其他作用,產生怎樣的影響? 理論上,千禧年國度關乎上帝與以色列民的立約與實現,與基督教會沒有直接的關連。根據時代論災前被提的說法,早在千禧年國度建立以前,聖徒早已被提,在 空中與基督相會,故亦不會廁身於...
聖餐是基督的身體
›
太廿六 26 、路廿二 19 、林前十一 24 在 1215 年的第四次拉丁會議中,中世紀天主教的神學家們確立了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 (real presence) 的官方解釋--化質說 (transubstantiation) 。此教義 建立在事物的本質 (substa...
肉體是無益的
›
「『肉體』是無益的」(約六 63 ) 慈運理對本節的解釋,至少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對人性的二元化的瞭解。 人的靈性無法靠身體或物質性的方式來滋養,例如:看、聞、聽、嚐或摸。靈性的益處乃是藉由上帝的行動直接給予人的靈性,而非藉由物質。 人的靈魂或靈性乃是藉聖靈之不可...
相通的本質並區分有益與無益的領聖體
›
林前十 16-33 ;十一 26-34 在其他的經文,特別是林前十 16-33 和十一 26-34 ,處理無益的領聖餐的問題。 慈運理特別對於在聖餐慶典中,聖靈活動對於會眾群體 (congregation) 的果效。在聖餐服事 (eucharistic ...
耶穌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
›
慈運理以「基督取得有限的人性 (finite human nature) 」做為此認信的起點。對慈運理而言,基督取得、承受並且保持有限人性乃是必須的,因為唯獨有限的人性才是真實的人性。除非人性在本質聯合 (hypostatic union) 中保持有限性,否則在上帝右手的道成...
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對於今日更正教神學之意義
›
路德對於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的辯護,對於今日更正教神學有下列重要的含意: (1) 慈運理與路德雙方都意識到,聖餐的討論勢必涉及基督論。然而路德對慈運理過度靈意化傾向感到質疑。基督教不是諾斯底式宗教,而是奠基於上帝在時空中的行動的歷史性宗教。因此,對路德而言,道成...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長執的歷史
›
『 12 使徒的訓練』書中記『福音書裏所指明,耶穌宣教的開始,就為上帝國的工作者的養成,而召集身邊一群的門徒』。可知耶穌傳福音開始就已經設想為將來的傳道和建設教會的工人。所以從耶穌開始的教會歷史中,我們要學習長執產生的經由。 1) 選十二使徒 ...
教會負責之任務
›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這是最表現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是生命的有機體的本質,也是指明教會是在於基督裏的共同體。所以教會負責之任務是以『基督為首』,是要事奉基督。在此可學習怎樣成為共同體或要如何事奉基督的雙方之道理。 1) 禮拜的共同體 新約聖經以 ECCL...
聖徒之堅守忍耐
›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這首詩歌,出自一位曾經以販賣奴隸為生之人,約翰紐頓 (JohnNewton) 的 手筆,已經有過許許多多持各種神學見解的信徒,從內心深處對這首詩歌 發出和應。我們前面一直所談的,就是紐頓這...
不至失喪的保證
›
如果你認為聖徒可以堅守到底這種論調,只不過是邏輯推理而非聖經教導的話,那你就大錯了。別的不看,就讓我們來看耶穌自己的話: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我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把他們從我手裡奪去。那位把羊群賜給我的父比一切都大,也沒有人能把...
堅守信仰的攔阻
›
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親自論及這方面的問題。當他解釋每一種心田對上帝的道作如何反應時,我們發現:上帝的道要麼給人窒息住了 ( 以致於即使看上去好像已經開始作基督徒了,中途還是會撤退 ) ,要麼沒有在人心中結出果實。 我們有一種攔阻,就是不要讓上帝的道滲入我們心裡,因此道的種...
持守真道的方法
›
我們在持守真道一事上,最大的鼓舞莫過於發現原來是上帝在保守我們。我們常常有衝動想往內來依靠自己。我們須要往外轉向上帝,轉向上帝的話語所給我們的確據,他說過他永不離開我們,永不捨棄我們。我們既在基督的手中,又在他父上帝的手中,此乃托住我們的雙重保證: 喜樂憂愁相交錯,我心驟起又...
在基督裡的安睡
›
死亡!一般我們不認為死亡是基督徒屬靈歷程中的一部份。然而,我們畢竟是會死的,而我們則沒有想過這也是一件要靠上帝恩典完成的事。我們一般也不認為死亡也是聖經的教義之一,對基督徒現今活著具有很切身的實際作用。 說實在的,這個題目並非一個時下基督徒會產生共鳴的題...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