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人乃上帝之像的原型
›
上帝的形像和人的原型,乃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兩者須同加考慮。關於這個問題,各派立說不一,茲分論之︰ 一、基督教的教義 基 督教所講的,乃認為人在被造之時,乃是在一種公義與聖潔相當完善的境界。這並非說人已達到至高至善的境界。他乃被認為藉著順服,...
聖靈的化身
›
現在聖靈的作為,乃和舊約時代不同,乃更完滿,乃用更具體的方式,可說乃和我們談話一樣。正如聖子在世之時有形有體的和我們談話,聖靈也要藉著形體到我們中間來。 ── 拿祥生( Gregory Nazianzen ) 教會,基督的身體,他的歷史與發展,乃從五...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教會純正的教導──使徒的教導作為基礎
›
1. 當時教會教導的責任,從屬靈人員轉移到監督 ( 或長老 ) 的身上。 (1) 最初,堂會的講道及屬靈事工的領導權是由屬靈人員負責,他們被稱為「聖靈的器皿」。起初有使徒、先知,後來有傳福音者、牧師、和教師。使徒和傳福音者到處游行工作,而先知、牧師和教師則留在固定...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集體崇拜(1)-與上帝相會
›
希伯來書的作者,勸勉讀者,不可停止聚會(來十 25 )。這種聚會的方式就是公共崇拜的方式,當然最好的名稱或許是集體崇拜,這個名稱特別指出,這乃是一個團體的崇拜,而此團體,就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教會的榮耀,在崇拜中表顯的最為突出,從以下集體崇拜的本質的討論中,就能更加明白。...
集體崇拜(2)-由上帝開始
›
崇拜是從上帝開始,而非從人開始。願意崇拜真神的心,是聖靈在人裏面所作成的工。若沒有上帝在人裏頭賜下重生的恩典,人就會背向他、遠離他,人就會拜偶像,正如多人所作,因為他們的心昏昧,不拜獨一的真神(詩八六 10 )。若不是真上帝首先尋找人,就沒有人會尋找真神。 ...
集體崇拜(3)-敬拜的對象
›
不可否認的,有的時候上帝的子民在敬拜上動機不良。他們往往是以自己為目的,而不是以上帝為目的,這種敬拜乃是自我的敬拜,在上帝的眼中看來是可憎的。 教 會崇拜一旦受到曲解,問題可就大了,也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基督徒到教會,固然是聖徒的相通,可是實質上這還是...
羔羊的新婦(1)-訂婚禮
›
聖經常常把上帝和他的子民的關係比作丈夫與妻子,正如將基督與教會比作新郎與新婦的關係。 把好資訊帶給錫安的,他們的腳蹤是何等佳美:「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賽五四 5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
羔羊的新婦(2)-潔淨禮
›
對新婦,要求首要的德行,就是貞操;而基督要求教會的首要條件,就是聖潔。 教會雖然是從罪惡世界中被呼召出來的,但是她仍然受罪的傷害與騷擾,直等到羔羊與他的新婦完成婚禮的時候,才得以平息。若不到那個時候,教會還不能成為毫無玷污皺紋的聖潔教會。 ...
2 則留言:
羔羊的新婦(3)-結婚禮
›
教會現在雖然是基督的新婦,但婚禮還有待將來才完成,直等到「……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十九 6 ~ 7 )的時候。 ...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敬虔的定義和敬虔的目的
›
************************************************* [ 提前 4:7-8]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
敬虔的雙重聯合:聖靈與信心
›
David Willis-Watkins 說: “ 如果與基督聯合不是反映加爾文思想和人生唯一最重要的教導,也該是最一致性地影響他的神學和倫理的教義之一。 ” 加爾文認爲敬虔的根基是信徒與基督奧秘的聯合。 “ 元首和肢體的聯合,就是基督居住在我們心裏 —— 簡稱...
敬虔的雙重潔淨:稱義與成聖
›
根據加爾文,信徒透過信心領受雙重的恩典,稱義和成聖,兩者構成了雙重潔淨。稱義提供了注入的聖潔,而成聖則是實際的聖潔。 (1) 稱義: 一次完成的接納。被上帝恩待接納我們爲義人,被歸順算爲義。稱義構成了敬虔的本質和基督徒人生的土壤,使信徒有一個內在的平安穩妥。即便是一...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教會的敬虔:聖言、聖禮和聖詩
›
儘管從大一統的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加爾文仍然對教會對敬虔的塑造有極高的重視。 奧古斯丁說: “ 如果基督徒拒絕讓教會成爲他的母親,就無法讓上帝成爲他的父親。 ” 而加爾文認爲,信徒離開教會是災難性的錯誤。信徒被同時植入基督和教會,因爲屬靈的成長, “ 從小到大,從...
個人的敬虔
›
雖然教會生活絕對重要,加爾文也强調需要個人的敬虔。 上帝是我們的基督徒人生的目標,爲此,捨己和背自己的十字架。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己、背十字架、和默想未來最爲重要。 1 )禱告: 這是主要和永久的信心操練,是敬虔 的主要成分。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
敬虔與神學
›
傳統以來,福音派神學認為神學是一種鑄人之學,一套好的神學必須能夠建立敬虔的生命。 亦即是說,神學必須能夠幫助人對上帝存著真正的敬虔,並促進人在生活中過著敬虔的生活,這種生活能夠使人得益、蒙上帝喜悅和榮耀上帝。究竟人可以怎樣得著 敬虔的生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敬...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真正的敬虔之產生
›
敬虔對認識上帝的知識這樣重要,信徒可以怎樣生出敬虔的心呢? 加爾文解釋敬虔的心是人活在上帝的愛之中孕育出來的,他說敬虔的心是由愛慕上帝而產生出來的,「敬虔往往與上帝的愛相聯在一起,這愛是人認識上帝給我們的益處而引發的。」 近代神學之父士來馬克( Schleier...
敬虔生命的活出
›
為甚麼信徒願意在生活中實踐敬虔的生活模式呢?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第三卷第九至十章提出人願意活出敬虔的生活模式是基於兩種原因: (一)首先是由於人認識我們的救主耶穌的愛的榜樣,並願意在生活中跟隨祂的榜樣(提二 11-14 )。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和...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亞米念派」的由來
›
亞米念 Arminius 是十七世紀時,荷蘭萊登大學的神學教授。荷蘭是宗教改革信仰的國家,他在萊登大學畢業之後,赴瑞士日內瓦學院深造,是伯撒 Beza (加爾文的繼承人)的學生。回到荷蘭後,思想觀念逐漸改變,成為「半伯拉糾主義者 Semi-Pelagian 」。 ...
「伯拉糾派」的由來
›
所謂「伯拉糾派」,是因第四與第五世紀的伯拉糾 Pelagius 而得名。 伯拉糾是來自英國的信徒,主張禁慾修道,在羅馬吸引了一批跟隨者。他呼召所有信徒,採取嚴格標準,追求過完全聖潔的生活,因為人有此能力。他認為任何人與生俱來,都有自由意志;人的自由意志,並不受犯...
「半伯拉糾派」的由來
›
「以弗所大公會議」之後的發展,一些教會領袖並未完全追隨奧古斯丁的教導,反而是採取了修正伯拉糾派的異端思想,走上了中間路線「半伯拉糾派」。 中世紀的一千年,可說是「奧古斯丁派」與「半伯拉糾派」並存,而「半伯拉糾派」在天主教黑暗時期是佔了上風。「半伯拉糾派」的領袖是...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