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上帝與歷史事件
›
巴特以後的神學以未來為主,以末世論為中心思想。在現代神學家看來,所謂「末世」並不是經過長遠過程而來的某一遙遠國度,也不是宇宙終了時的大審判,而是在歷史中遭遇上帝。 在 這種看法中,上帝是一個「事件」,救恩是一個「末世事件」,是一件出乎我們意料以外的歷史事...
上帝與人際關係
›
除了歷史事件以外,上帝也可能以人際關係來和我們正面相逢。在個人的自我中心建立起來的世界中,只有我才是真正的「人」,這世界中其他的人(「他者」)都由 「我」的自我中心扭曲成「物」,填在「我」的世界架構中。人與人之間雖有接觸,卻沒有真正的交流。戈高登以美國的「黑權運動」為...
邁向作為解放神學的後現代神學
›
有些人批評世俗神學,特別是針對它的美國版本 ── 即柯克斯的神學 ── 認為柯克斯只是為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提供一個宗教上的認可或辯護,使得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基督徒更心安理得一點。 針對這種批評,以及晚近的新學術潮流,柯克斯在 1984 年又出版了《宗教...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一般啟示
›
一、一般啟示的定義及其與特殊啟示的不同 啟示可分為一般啟示與特殊啟示。 (一)、一般啟示 指上帝在自然與人性中向所有人類的彰顯。 (二)、特殊啟示 指上帝在歷史中向以色列人及藉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所作的自我彰顯。 二、聖經論...
羅馬天主教的教會觀點
›
羅馬天主教向來推崇和持定居普良( Cyprian )的教會觀點﹕以教會為主教的教會,非殉道者的教會。 教會聖職存在的所在即為教會的所在;教會不可能絕裂( Schism ),信徒不能以上帝為父而不以教會為母;教會以外沒有救恩。 在這種傳統的教會論架構中,初期的改...
教會的標記
›
教會以真假形態的顯現,其中有以異教、異端和分裂教訓為中心的罪惡和虛假的教會。教會中的假冒偽善者,他們雖在教會中,但誠然不屬教會。很明顯的真教會是無形的,只有上帝能看見。我們所能見的只是有形的是真假混雜的教會。 為 此,教會有其外在和內在的標記。對有形教會...
教會的權威和治理
›
教 會的存在不在於人的諭旨和教義的命定,而在於上帝的派定。教會的根基是上帝的道,教會是因基督的道得建立、栽植和召集。為此主教職位的傳承雖然重要,但若 無真道的印記,則毫無份量。使徒的寶劍乃是上帝的話,上帝所賦予教會的是傳揚真理的牧師和教師,不是宣佈戰爭和虛言的首領。 ...
普通啟示在十九世紀自由派神學中的地位
›
科學的發展 及唯理主義學說的興起,使基督教的啟示論受到極大的影響。一部分神學家開始懷疑聖經的獨特價值,而將它當作一本普通的宗教書籍來研究。特別是所謂“宗教歷 史”學派的人士,他們將世界各地的宗教作分析和比較,並且否認聖經是上帝的特別啟示,而以自然神學來解釋基督教和其它的宗教。 ...
卡爾巴特對普通啟示的見解
›
卡爾巴特否認他的目的是要創立一派神學思想,但是“巴特派神學”卻已經影響到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神學思想,他至少已經引起一個新異的神學思想的潮流。 巴 特的神學受到各方不同的標記,它被稱為“新正統派神學”、“新自由派神學”、“辯証論神學”、“神道神學”及“巴特...
知識的根源
›
上帝是全部知識的根源。宇宙和其中一切事物既然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並且在宇宙被造以前只有上帝是存在的,那麼一切受造之物的意義,當然應當都是自上帝而來的。 上 帝不但創造宇宙,他也顯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意義,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使人能解釋宇宙的真諦。所以,基督教...
知識的灌輸
›
對於知識灌輸的方法或媒介,我們通常稱之為啟示。啟示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即普通啟示和特別啟示。普通啟示是在大自然中顯露出來的,故此也可以稱為自然性的啟示。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它的量帶通偏天下,...
知識的吸收
›
知識灌輸的對象是人。由於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他具有吸收知識並了解力,因此他的知識是準確的。然而,因為人是一個受造者,他的了解能力必定是有限度的。他無法測透上帝的奧秘,而且在對其它知識的了解上,程度及品質也是不同於上帝對它們的了解。 自從罪進入世界以...
保羅的見證
›
a. 把福音與舊約聖經等量齊觀;都是上帝的話 哥林多前書 15:3 ,保羅說: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看到嗎?就是「照聖經所說的」。我把先前所領受的福音告訴你們;我領受。 ...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基督的十字架
›
十字架應當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基督在十字架上順服以至於死、在十字架上順從上帝為了拯救人所定的旨意,這一個順從就成為一切凡順從他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十 字架應該成為我們整個生命中能夠得勝的秘訣,我們可以仗著十字架誇勝,不是靠著自己的肉體、不是靠著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不是靠著勢...
聖靈工作的中心點
›
聖父、聖子、聖靈是同榮耀、同永恆、同權柄,但是聖子必須被高舉起來、榮耀起來,原因是聖子曾經道成肉身受過羞辱,所以他需要被榮耀起來,使人真正認識他就是那一位救主。 聖靈賜下來,乃是要讓人透過他的工作被帶到聖子的面前,而聖子又使人可以進到聖父的面前。聖經賜下...
從動工到完工
›
上 帝的救贖和豐盛的生命如何去衡量、評定呢?我們今天談救贖論不能單說到得救就算了。一個得救之人應當有怎樣的生活?若把得救與得勝、背十字架跟隨主到底、 行完上帝的旨意分開來的話,那是不應該的,得救者應一生一世以此身份行完上帝旨意。因為救贖是完整性的,從起點到終點的一致是上帝救贖的...
悔改是重生得救的果子而不是條件
›
福音派的人比較容易說 : 「在那一天、那一時我得救了。」 這個「了」字表示已經歷過,有一個過程。那麼你得救是那個時候呢?還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才顯明出來?若是經過一段時間才顯明出來,那麼,對那段時間不太清楚的人是否有可能得救? ...
上帝的主權是恩典的原因
›
沒有一個非基督徒不必藉著聽道就能夠突然感覺自己得罪上帝,能夠知道自己使上帝的靈傷痛,就因此大哭。人一定是先聽了道,被上帝的道光照才知道自己所做的得罪上帝,聖靈感動他到一個地步,使他大哭、悔改認罪,而不是因為怕受刑罰才懊悔。 如果真正因著聖靈的...
個別性而非原則性的預定
›
保羅對「聽道悔改」這件事情追溯到底,他認為不是當時,而是在母腹裡面,他已經被呼召﹔甚至追溯到最遠 — 創世以前已經預定我得救贖,已經在基督裡揀選我。在這一點上,巴特 (Karl Barth,1886 - 1968) 嘗試作另外一個總結:不在這套教義裡,也不在那套教義裡...
「稱義」兩方面的果效
›
聖經提到「重生」時用了四個詞: (l) 從上帝生的, (2) 從聖靈生的, (3) 從道生的, (4) 從福音生的 。 所以是聖靈藉著所傳的道、福音,把上帝的生命賜給那些領受的人。所以重生的人,是生在上帝國度的人、是領受上...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