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以真理為基礎的生活
›
韋斯敏德小要理問答第三條問道:「聖經的主要教導是什麽?」答:「聖經的主要教導,就是人對上帝所當信的道,並上帝要人盡的本分。」 在 此我們應當注意,聖經主要所教導的,第一是人當信的是什麽,第二是人當作的是什麽。亦即,先真理而後行爲;先有教義,才有...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真正的基督只有一位
›
歷史上宣稱是「基督」的人多得不得了,但是真正的基督只有一個。 有 關「基督論」有很多不同的神學思想,和不同的思想派系。其中有一些人認為「基督是多數的」,所以在眾多的基督裡面,耶穌是其中一個基督。這個基督,就是比 較偏向受苦、慈悲、替人死,有這種犧牲精神的...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上帝的主權
›
上 帝在永恆中,憑著他自己的主權行作萬事﹔所以,在他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在人類歷史中也沒有什麼事是上帝突然行動的。聖經雖也用上帝「突然行作」 之類的字眼,但這是對人說的,表明這事是令人感到奇妙的﹔但在上帝永恆的計劃中,根本沒有時態的限制,因為他在永恆中已經預...
上帝的預定
›
「上 帝的預定」這個嚴肅、可怕的名詞告訴我們:上帝是有絕對主權的上帝。所以我們現在提到:當人被造的時候,因為不是上帝的本體,所以他是有與上帝創造者本質 相異的危機性存在。這個存在中問隱藏著的,就是人可能犯罪的本質。可能犯罪的自由是上帝給的,但是,為什麼上帝這樣給呢?答...
上帝的恩典
›
上帝在永恆中所預定的、所計劃的,說要施恩憐憫給哪一個人,都是他隨己意所行的事﹔但是在歷史過程中,若要使這個被預定的人能得救,需要上帝先賜下他的兒子基督為他死,然後差派一個人,使這個人受感動去傳福音。 這 恩典是豐豐富富、充充足足的,照著上帝的智慧賜給我們...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基督是救主不是教主
›
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以義者、聖者、生命之主的身份來到死的地位。這位聖者是無罪的,所以罪的工價不當臨到他身上﹔這位義者是審判者,所以不應當有別的審判臨到 他身上﹔這位生命之主是掌管生命、賜下生命的源頭,所以不當有死臨到他身上。但這些不當產生的事,竟在歷史上發生在此位格上,這是人...
基督取了罪身、奴僕的形像
›
聖經中提到有三種形像:上帝的形像、罪身的形像、奴僕的形像。後二者是亞當犯罪後,聖經對人類墮落後情況的描寫﹔人本有上帝的形像,但墮落後,罪玷污了人性,所以人成了罪身的形像﹔而在罪的權柄之下,我們成了奴僕的地位,受控制、奴役的地位。 但耶穌是無罪的聖者,當他...
基督十架的反合性
›
當基督死時,有七大權勢暫時得勝 — 宗 教、政治、法律、世界權柄、軍事、自然、經濟。當這七個東西完全顛倒而行時,發現最可怕而最敢犯罪的人,竟然是宗教家﹔最敢犯法的人竟然是法律專家﹔最濫 用權柄的人,竟是掌握大權的人。所以當政治腐敗、經濟混亂、法律不公義到一個地步時,宗...
基督藉永遠的靈把自己獻上
›
感謝上帝,這樣的一位基督是大祭司,希伯來書九章 14 節用了全本新約唯一出現的形容詞說他藉著「永遠的靈」把自己獻上,全本聖經只在此出現過這麼一次「永遠的靈」。他把自己藉著永遠的靈獻給上帝,這個祭便有永遠的果效,以至於第 15 節 說,他可以「贖了人在前約時所犯的罪過」,...
基督是有永遠果效的贖罪祭
›
在舊約裡有燔祭、贖罪祭、贖愆祭,當祭牲被殺、流了血,罪便得赦免。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到世上來的時候說:上帝啊!我感謝你為我預備了身體。我們很多人禱告時都是討厭這身體的,我們常說 : 「心 有餘,力不足」、「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這個身體是在我靈性最高時,所盼望脫下的,而...
上帝的義分賜給我們
›
基督從死裡復活以後,聖靈便將這生命賜給那些因信進入他的死並與他同復活之人。所以,何謂「信耶穌」?就是與主同死、與主同活。藉著洗禮,表示我們歸入他的 死,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歸入他的復活,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十字架、基督之死不是整個救贖的終點,「死」不過是證明...
西方社會的世俗化
›
作 為生活在當今社會的基督徒,其實不用等神學家宣告,每時每刻我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世俗化的時代。特別是當走出教堂,獨自面對喧囂世界的那一瞬間,這種感受 就更加深刻了:上帝的兒女,理應生活在上帝的國度,實際上卻在這個離上帝愈來愈遠的世俗社會中艱難掙扎;世間的一切都迫使我按照...
人文主義(Humanism)
›
從未想像過一位基督教神學家會自稱為人文主義者,然而巴刻就是這樣宣稱了,並且還說「我相信唯有一個徹底的基督徒,才配稱為人文主義者」,「福音的榮耀,有一部份也在於它是這個世界所曾見過唯一真正的人文主義」。 這 是怎麼回事兒?在印象中,人文主義是和上帝徹底對立...
世俗文化如何影響神學與教會
›
福音派著名的護教學者薛福( Francis Schaeffer ) 1968 年出版了《就在那裡的上帝》( The God Who Is There ),提及哲學影響藝術,藝術影響音樂,音樂影響普羅文化,最後,普羅文化則影響神學。哈佛大學的退休教授夏菲爵士( Harvey...
今日三大問題
›
生活休閑化、教會世俗化、偶像多元化,是今天基督徒令人擔憂的景況。 【 生活休閑化 】 每個主日敬拜,總有為數不少的信徒姍姍來遲(無論牧師提醒過多少次)。每到長週末,或每逢雨天,教會的出席率就很可憐,少了二、三成的人是常事。 任何需要信眾付代價、作犧牲的要求...
如何戰勝世俗的挑戰
›
【 首先要在教會生活中強調重生、強調悔改 】 一個人若沒有重生,裡面沒有上帝的靈,他與世界還是一夥的,那就根本談不上面對世俗或勝過世俗。 悔改不是改正一個錯誤,而是改變與上帝的關係,恢復與上帝的關係。悔改當然也不是道德上的小修小補,而是改變原來前行的方向和價值...
世俗主義之影響
›
『世俗 (Secular) 』一詞是從拉丁文『世代 (age) 』而來的,它可以被解釋為『屬乎非宗教、非神聖、非屬靈的事;是暫時的、屬世界的』。世俗主義就是非宗教的人生觀,它根據世俗化的人生哲學,認為人生從整體來看是『非宗教的』,而在整個人生中,有一部份可以被稱為宗教,...
世俗主義悄然滲透
›
基 督徒處在世俗的環境中,難免會受環境影響和感染,教會也很可能從現代文化和世俗主義中吸收對人生的看法。基督徒也是人,他們也要看報紙、看《讀者文摘》和 一些通俗性的文章,不知不覺地就從字裏行間吸收其觀點。基督徒聽廣無線電、看電視節目、參加社區活動時,也很難免不受影響。 ...
世俗主義厭棄基督教信仰
›
縱 然是在教會公開承認信服基督的人,心中也可能有世俗主義的想法。他們雖然公開承認信服基督,以祂為主。但在他們心裏往往潛伏著狡猾的、下意識的保留——認 為基督只是我宗教上的主宰,而不是全部生活的主。這樣一來,就廢除了基督教信仰的意義,所有誓言都歸於無有,且與基督徒的見證相...
聖經信念與現代世俗主義的對抗
›
『起初上帝……』,聖經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人生的哲學與主旨。『起初上帝』這是說到萬物屬於祂、藉著祂,也是為著祂而有,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它;有 了祂,人生就有了基礎,在祂的光中得以見光。根據聖經,就各方面來說,上帝乃是人生的必須,上帝也是人最大的方向與目標。 ...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