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事奉的賞賜
›
聖經說︰ “ 遵守他的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為要叫你得福。 ”( 申十 13) 凡肯順服上帝的話之人,必定蒙福,這是上帝自己的應許。 一、事奉能使上帝的心得到滿足 聖經說︰ “ 以色列啊!現在耶和華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 ”( 申十 12) ...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耶穌的神性 – 歷史的耶穌是永世的基督
›
A. 從耶穌在《約翰福音》裡的說話認識他的神性: 1 .約三: 12-13 “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耶穌自稱為“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對人說地上的事,又說天上的事,你說他是誰? 2 .約...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成為基督徒
›
究竟一個人怎樣才算是一個基督徒?是以他接受了洗禮與否來決定嗎?洗禮固然重要(因為此乃主耶穌親自吩咐他的門徒去遵守的),但是洗禮並不能潔淨人的罪,洗禮不能讓人換取永生。 那麼,怎樣才算是基督徒?怎樣才能獲得永生呢? 《聖經》告訴我們:「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
真正的基督徒
›
有不少基督徒信主多年,在教會也曾熱心事奉過,可是當環境一改變──例如畢業了、搬遷了或面臨人生的困難,他們就不再去教會,對主的信心也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問題的關鍵,很可能在於對「作基督徒」的觀念有偏差。 有不少人認為作基督徒只不過是為了保證死後能上天堂,與今生在世上...
基督徒與重生
›
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乃是因為在他生命中有了基督性情的本質。粟米是粟米,你把它磨得再細,它還是粗糧;大米是大米,再糙的大米也還是細糧;無論你把粟 米怎樣「改良」也不會種出大米來。這是本質上的差異。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人就是人,再怎麼改造、修練,也不會生出上帝的性情和本質來...
「信」與「知」
›
《聖經》所講的「信」是有內容的。真知識和真信仰是分不開的。 基督教所講的信仰是「對上帝本身的認識」(Knowledge of God Himself)。當基督徒知道自己所信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神,有怎樣的屬性、怎樣的權能,要求信徒與祂建立怎樣的關係,將來要怎樣...
「信」與「認」
›
中文的「認」有兩種意思,一是理性過關了,所以承認這是真的;二是行動的表現,即在眾人面前作出宣告。基督徒在傳福音的時候,常聽到對方這樣回答:「其實這信仰是不是真的不要緊,只要……就行了!」 「其實,我也很想信,但是我的家人反對(或者我的單位、組織反對),我能不能在自...
新生命的孕育與長成
›
一個罪人的得救,不是他憑著自己的努力而能夠產生出來的結果,而是上帝採取了主動:祂藉著聖靈重生了我們,賜給我們一顆能夠對祂有所反應的心,又把 關乎祂自己的真理,啟示在我們心中,以致我們得以信,並且叫我們的信心有根有基。這樣,一個人由「不信」到「信」,乃是體驗了一個有內容、有行動、有...
重生是一個過程
›
罪人照著自己的本性原是不接受上帝,不能向善的。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對上帝有正面的反應,乃是上帝把一個生命的種籽、一顆新的心賜給了這人,這就是重生。 因此,乃是上帝先重生了我們,然後我們才懂得、才能夠悔改相信。上帝重生我們是按著祂的主權、祂的智能、祂的方式、祂的時候...
信心和悔改是一個過程
›
許多錯誤的觀念都在於我們把現象當作本質,把經驗視為真理的全部。在傳福音的現象中,我們發現人往往是在聽到某篇信息、某個呼召,經歷某種事件,因此在某個時刻決志信主了。也正因如此,我們的佈道工作非常強調營造一個危機時刻,好像上帝拯救人總是突如其來的。 信心和悔改的心...
清楚自己得救要一段過程
›
傳福音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要那人公開承認他的信仰,這是其中的一個步驟,最終的目的乃是要叫人獲得得救的確據,叫人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壹書 5章13節)。但是人何時才能確知他已經得救、已有永生、已被上帝接納、被上帝稱義呢?這往往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 得救的確據是聖靈藉著上...
成為上帝家中的成員需要一個過程
›
一個人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那是他與主「直線」的關係,但主也為所有信他的人在地上設立了教會,要他們也建立起一道「橫線」,彼此相愛、團契、扶持。這 樣,一個人是什麼時候加入基督有形的教會的呢?一般而言,教會均以洗禮為準。不是說上帝鑑察人心嗎?一個人若真心相信,他不就是基督徒了...
不至失喪的應許
›
如果你認為聖徒可以堅守忍耐到底、不至中途失喪這種論調,只不過是人邏輯推理出來的「神學理論」,那你就錯了,這不是「理論」而是「《聖經》真理」。別的不講,就讓我們來看看耶穌自己的話: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
用信心領受應許
›
套用一句彼得的話,就是藉著信,我們得蒙上帝能力的保守,為要得那為我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得前書1章4-5節)。與其它任何屬靈的福份一樣,堅忍到底是必須通過「信心」這一容器來領受的,此乃上帝所定的方法。 信心是對限制的誇勝、信心是對現象的超越,信心是對自我的突破,...
暫時跌倒或永遠沉淪
›
首先讓我們提醒自己,我們現正生活在一個有限界的現象界、一個麥子和稗子一併生長的田地裡、一個有猶大、有彼得的團契中。正如我們傳福音給人, 對方一時的堅決拒絕可能象徵他日後對主的堅定不移(像保羅一樣);相反,對方即時的歡喜接受,可能不過是淺土上的種子(馬太福音 13章5節)。所...
得救的確據
›
一個真正被上帝重生了的人,會關心到自己是否真正得救,這是一件很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換句話 來說,一個人之所以會關心到自己是否得救,正正表示了他裡面有從上帝而來的生命本質──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一個人終日擔憂、惶恐,不知道自己是否得 救,又或者擔心會不會有一天再度失喪─...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上帝的護理
›
天地萬物創造完成,上帝就歇工安息。但他並非就此休閑,隨任世界按自然定律而生存。反之,在他創造之工完畢以後,上帝繼續藉著他的能力,照顧並養護世界。猶太人反對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他回答他們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五︰ 17 )。希伯來書的著者也見証說︰“上帝……...
保養
›
表面上看,一切生物的存活,是按照自然定律內在的活力。事實上,聖經指出,他們的存活是靠托上帝的保養。自然現象如閃電雷霆,晴雨風雪,都是有賴上帝的能力(伯卅八︰ 25~30 ;太五︰ 45 )。他使野地長出花草,供給飛鳥走獸他們所需要的食物(伯卅八︰ 39~41 ;太六︰ 26...
治理
›
上帝保養世界,並非只是讓它繼續存在,而是有他的目的,並有一套具體的方法來實現這目的。這目的就是,藉著基督的救恩,建立天國(林前十五︰ 24~28 )。他藉著保養和治理,推進這項目的之成就。 上帝治理萬有。天上地下沒有一事超出他治理權之外(詩四十七︰ 2 ...
協力
›
世上發生的一切事故,往往能推究到起因,或一連串的因素。協力是論到人在上帝護理之工內所擔任的角色。人非棋盤上之兵卒,無聲無息地隨奕棋者的挪移。他是一個有靈魂、有意志、有思想的活人。在上帝實行他的計劃之過程中,包括人的行動和態度。 但協力並非是指某事的成就是由...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