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在假教會中有真正的基督徒嗎
›
問:那麼,在假教會中或背道的教會中,可能有真正的基督徒嗎? 答: 我們確實認為, (1)在這種教會中仍可能有一些真正的基督徒,是無形教會的成員; (2)無論他們所發出的資訊或多或少,都見證了這些教會的錯謬。 (3) 但因他們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所以我們邀請...
基督教會的持續性
›
問:那麼,我們必須相信基督教會的持續性嗎? 答:誠然如此。因為我們的救主基督已經宣告: (1)教會乃是建立在磐石之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 (2)祂要一直與教會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16:18]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
教會治理的重要性
›
既然教會如此重要,到底什麼樣的治理方式才是合乎聖經的方式呢?在這個方面,我們不加思考,盲目順從是錯誤的;不聞不問,漠然置之也是有罪的。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在各個方面喜歡真理,順從真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心志,倒要省察我們自己有沒有真正得救! 加爾 文 先生在其《基督教要義...
教會治理之合理性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會既然是信徒的聚集,當然就要有一定的次序,就要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否則,就會造成各種各樣的混亂。 參加聚會的人既有信主的人,也有未信主的人。即使信主的人,仍然是有限的罪人,仍然可能犯罪;即使信主時間很長,頗有一定服事心志和恩賜的人,也是有限的罪人,都不...
教會對末世應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
基督徒對於世界的未來到底當持什麼態度?或者是悲觀主義的態度,或者是樂觀主義的態度,也就是或者是悲觀主義的末世論,或者是樂觀主義的末世論。 悲觀主義的末世論,認為真理不僅不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勝,相反,世界會變得越來越敗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基督教會不僅不會完成上帝賜給的...
長老教會之制度
›
在長老制教會中,由眾長老組成的教務審議會同時也是“教會法庭”或“教會議會”。不僅僅有法庭裁判的功用,也有議政、協商、立法的功用,所以用“審議會”一詞加以綜合,也免得與世上的“法庭”和“議會”混淆。教會審議會管理、審斷教會內部事務。 這種教會審議會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是地方教...
有形教會的建造
›
問:與某個有形教會之間的聯繫,足以確保靈魂得救嗎? 答:恰恰相反。 (1)我們與一個假教會聯繫,可能會因陷入它所傳的異端或所行的可憎之事,導致靈魂遭受咒詛。 (2)除相信主耶穌基督乃是那唯一的贖罪祭之外,其他任何道路都不能確保我們得著救恩。 [帖後 2:11-12...
永生上帝的教會
›
“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 作為基督徒,我們確實既需要明白目前基督教會的實際情況,又需要明白聖經中的啟示,然後才能從現實出發,以聖經為標準,使教會更加合乎上帝的心意。 當然,泛泛而論,不管是針對冷淡退後的基督徒,還是從未聽聞福音的...
教會的重要性
›
教會是一個上帝所特別呼召出來的立約性的群體。首先是每個人都與上帝立約,其次,肢體之間也是彼此立約,一同遵行上帝的旨意,一同“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3-24)。 近代人本主義以國家主義的方式興...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上帝的後嗣之權利與責任
›
(1)新位份 我們現在渴望與歷世歷代、各方各族的人一同進入上帝的家。在人的社會中,找不到有這樣的契合。我們共同擁有一個新的名份--如今我們是上帝的兒女,而不再是魔鬼之子(約壹 3:10),或者悖逆之子(弗 5:6),又或者可怒之子(弗 2:3) 了;我們獲得從上帝家...
立嗣的靈
›
保羅在兩處地方講到,聖靈的工作與我們成為上帝後嗣一事,兩者之間的特殊關係。在加拉太書4:1-7裡,保羅講到上帝作的一件新事,把我們帶進所立的新約裡,在羅馬書8:12-27,他講到我們如何親身經歷這位立嗣的靈: 蒙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接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使...
收納的重要性
›
談到稱義的時候,看見在舊約和新約裡,得救的方法都是一樣的--本乎恩、藉著信。對聖經作任何其它的詮釋,都會叫我們在對上帝的性情和對聖經的理解等事上出岔子。但是,如果我們只認定新舊約的一致性,這也會造成對聖經認識的失衡。舊約和新約,在對啟示的清晰度、啟示的完整性、經歷上帝的深...
上帝收納之舉動
›
我們被收納為後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裡頭包含了兩個基本步驟,當事人舊有管轄權的失效和當事人新得管轄權的豎立。即使新約聖經中有些地方沒有用到收納這類字眼,但這些概念則不難找到。由罪所建立起來的國度必須被拆毀,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林前 15:56), 罪利用律法作為貢...
收納的背景
›
被上帝收納這個概念究竟從何而來? 根據舊約的家庭生活方式,沒有任何律法條文提到有關收納、領養的事。那時的家族結構,在性質上根本沒有收養的必要。即使以色列被稱為是上帝的兒子(參何11:1),但這稱謂是指出於上帝的創造,不是指上帝的收納。即使舊約中有提到作君王的是上帝的兒子...
作上帝兒女
›
相對來說,有關被上帝收納作他兒女這方面的教義,寫書的人不多。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在當時相當著名的蘇格蘭神學家康吏胥 (Robert S. Candlish )曾經寫過一部關乎這方面題目的作品。他那本書在當時蘇格蘭的神學派系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論。他那部著作的主題是「上帝為父的...
因信稱義
›
上帝因為基督所作的,公平公正的稱罪人為義。基督成為我們罪的贖罪祭(約壹 2:2)。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公義的,必定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我們脫離一切的不義(約壹 1:9)。但是基督的義如何能變成我們的義呢?答案是藉著在基督裡的信。 稱義之道在舊約很早的篇幅中就...
上帝何以能稱人為義
›
上帝不是憑我們是何等樣的人或者我們做了何等樣的事來稱我們為義的。保羅在羅馬書1:18-3:20中,用了這麼長的篇幅要證明的就是,人是沒有辦法憑己力叫上帝悅納他們的。若是人真的想憑自己的建樹來換取些什麼,所能換取的只能是上帝的忿怒而不是被上帝稱義。羅馬書2:1-16提出四大原...
治死心中惡
›
仇敵先是從我們的心外面攻打我們,然後強行進入我們心裡,把我們對主的愛慕奪去,繼而叫我們把戀慕轉移到他們身上去。但他們之所以有這能力,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能夠在我們生命裡找到落腳點。 當我們的主意識到他的時候到了,而撒旦則欲與他會晤,主卻能夠這樣說:「它在我身上毫無作用...
基督徒與魔鬼爭戰
›
世界畢竟是死的。基督徒面對另一層面的爭戰,是跟一個活生生的仇敵交戰--與撒旦的交戰。當我們想到與撒旦交戰時,我們要注意避免一個雙向的危險。第一種危險就是太過輕視它;第二種危險則是過份重視它以致忘卻了基督和基督的得勝,或者對它的邪惡勢力產生過份的恐懼感,生活在世得好像完全受控...
基督徒與世界之爭戰
›
保羅向他主內的弟兄姊妹問安,有他很特殊的方式:對哥林多的信徒,他說:「在哥林多…..在基督耶穌裡已經被分別為聖」的(林前 1:2);對以弗所的信徒,他說:「住在以弗所,在基督耶穌裡忠心的聖徒」(弗 1:1);對腓立比的信徒,他說:「住在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裡的聖徒」(腓...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