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尼西亞—康士坦丁堡信經》的影響
›
神學界一般皆認為,康士坦丁堡大會確立了聖靈的神性,也解決了抗靈派的攪擾。表面看來的確如此。教父們所制定的信條,係引用林後三章十七節、林前十五章十五節與約翰福音中相關經文。 然而,單憑這項條文內容而全面肯定康士坦丁堡大會在聖靈論方面的作為,實在有些高估實情。其原因不外如下:首先...
亞流主義的歷史
›
亞流與猶太依便尼主義和希臘的嗣子論一樣,為了尊崇神格的獨一性,貶低甚至否認了基督的神性。又因亞流和他的跟從者擅於引用聖經來證明他們的理論,使得亞流主義的影響力,遠甚其他二者。教父學學者凱利( J. N. D. Kelly ),將亞流主義的論點,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道』...
神聖羅馬和普世宗教裁判所教令
›
我們這世代在探討事物的最終原因時,既然厭棄一切抑制,就時常趨向新奇,棄絕祖傳,以致墜入極其嚴重的錯謬中,產生真可哀的結果。這些錯謬若對神聖的法規,聖經的解釋,信仰的主要神秘發生影響就更為有害。可惜天主教徒當中也有不少作者俎越教父和教會所立的界限,假較高的聰明和歷史的考據之名,...
貴格會之巴克雷的十五條介紹
›
巴克雷的十五條原是他在一六七五年用拉丁文出版的辯護(Apology)一書中十五章的主文。後來這十五條用英文和其他文字單獨印行,廣為傳播,而成為貴格會的原則和教義最有權威的摘要。巴氏在安靜退修地甦格蘭的烏利(Ury)將此寫成,呈給查理第二。他在導言中排斥學問,可是他為貴格...
梵諦崗會議論公教信仰與基督教會的教令介紹
›
梵諦崗會議於一八七○年接受並宣布兩項關於教義的教令。第一項是論天主教信仰的教令,於是年 四月二十四日 在第三次公開集會中宣布。這教令原分十八章,後減為四章,附有序言。第一章論上帝為百物的創造者;第二章論啟示;第三章論信仰;第四章論信仰與理智。此後有補充各章的教條十八,...
庇烏第四的信條
›
一,我某某,謹以堅定信仰,相信並宣認神聖羅馬教會所用信經內所包含的一切事和件件事,即︰ (在此述西方式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全文,請參第一章第二節。) 二,我極其堅決地承認並持守使徒和教會的遺傳,以及此教會其他一切典禮和規章。 三,我又照著我們神聖的母會歷來所持的意義去接受聖經,...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神學人學哲學之目的
›
提到「思想」必定涉及判斷和推理,哲學是這樣,神學也是這樣。我們常常將「思想」與「主張」混淆在一起,以致於無法把基督教的世界觀和聖經的理據說明清楚。正如保羅宣講死人復活,不單是一個主張,是表達一個全新的基督教理念,是與希臘哲學有別的「基督教思想」。 我們...
對護理論的曲解
›
一、預知說 此種見解,乃為若干初期教父所倡。其實上帝的護理,既非預知的先見,也非住定的天數,乃是上帝為實施他創造奇工繼續的作為。雖然護理與天命不能絕對分開,卻應當把它們彼此分辨。因為一則為上帝內在的護理(immanent providence),一乃上帝...
第二十九章 論獨身、婚姻、和經濟
›
凡從上帝領受獨身恩賜,而能心清意潔的人,要存心謙卑淳樸,以保守獨身,服侍上帝,而不自以為是人上人。人若無此種恩賜,應記得使徒的話說:「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林前7:9)。 婚姻(為防止淫亂)是由上帝設立的,祂大大賜福婚姻,使男女不可分離地結合在愛情和諧中共同生活(太1...
第二十八章 論教會的產業及其正當的使用
›
教會的財產當用於維持公共崇拜、學校、教士、和教師、並幫助貧窮人。 教會財產因無知或貪吝而誤用妄用,便是褻瀆聖物,急宜予以改革。
第二十七章 論禮儀、和可有可無之事
›
猶太人的禮儀律是引導他們到基督面前的師傅和保母。基督是真解放者,將禮儀律廢除了,所以信徒不再在律法之下,乃在福音的自由之下。使徒不將猶太人禮儀的重擔加在新皈依者身上(徒15:28)。教會愈多禮儀,人便愈遠離基督徒的自由和基督本身,而無知者在禮儀中尋求那本當用信心在基督裡所尋求的...
第二十六章 論信徒的埋葬,對死者的關懷、煉獄、和魂魄顯現
›
信徒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在末日要復活,必須照情理舉行喪葬,免除一切迷信,並且要用慈心照顧他們的親屬、孤兒、和寡婦。 我們相信信徒死後直接歸到基督那裡,並不需要活人的祈禱。不信者被撇棄到地獄,無法逃脫。 煉獄教理違反聖經,並違反藉基督而有的完全贖罪和洗淨(參5:24;13:10)。 ...
第二十五章 論教導,與病人慰問
›
教會非常關心將宗教教訓,尤其將十條誡,使徒信經,主禱文,和聖禮的性質教導青年。教會也應使小孩領受聖道訓練。 牧師主要責任之一在訪問,安慰,激勵病人,並私自和在公眾前為他們禱告。但我們否認教皇派的臨終膏油禮。
第二十四章 論節期、禁食、和肉類的選擇
›
主日,自使徒時代以來,專是為敬拜上帝和安息之用。但我們是用基督徒的自由,而非猶太人的迷信去遵守它,我們也不信一日本身較別日為聖。 此外若會眾要記念主的降生、割禮、釘死、復活、和升天,以及聖靈降臨,我們大加讚賞。我們 雖然記念聖徒並勸勉人傚法他們的德行,但是我們棄絕那為尊榮他們所...
第二十三章 論教會的祈禱、歌詩、和祈禱的時辰
›
集會所用公共祈禱應當用大家懂得的方言。每一祈禱只可奉基督的名向上帝禱告,而不可向著聖徒或奉他們的名禱告。各教會可以自由使用異於通常方式的祈禱。那認為必須在特殊空間或時間內祈禱的迷信,是不可有的。在公共集會中應當避免冗長的禱告。歌詩並非是不可少的,但是合法的,相宜的,祈禱的時辰,...
第二十二章 論教會的集會
›
人人私自讀經得受教育,這是合法的,正當的。同時為求維持宗教,必須要有定規的公共崇拜。舉行公共崇拜應當合法,有規律,造就人,並使用會眾所懂得的言語。
第二十一章 論主的聖餐
›
聖餐是基督給信徒所設立的靈宴,在其中祂藉我們的真信仰將祂自己的血與肉滋養我們直到得永生。它又是我們對救贖的感恩紀念。它向我們表明並印證那賜與人類的最大恩惠和福分,那就是祂實在舍祂的肉,流祂的血,使我們的罪得赦,因為祂的血肉是真飲食(太26:20以 下;路22:19;林前11:...
第二十章 論聖洗
›
洗禮是由基督設立的(太28:19;可16:15)。教會只有一個洗禮。人一生只須受洗一次。洗禮是我們被立為兒女永遠的印證。奉基督的名受洗,就是被接入所立的約,上帝的家,和上帝的眾兒女中,叫我們因基督的血得以洗淨,可以有新生的樣式。我們的內心是被聖靈重生,但是公開用洗禮接受這些福...
第十九章 論基督教會的聖禮
›
聖禮是上帝所設立神聖的禮,作為祂應許的表號和印證,藉以加強我們的信心,又是我們向祂虔誠奉獻的表達。聖禮只有兩個而非七個。羅馬天主教的堅振禮和臨終膏油禮是人所發明的,可以廢除而無損;至於告解禮,授聖職禮,和婚姻禮是神聖有價值的制度,但非聖禮。聖禮的最高惠益是在於基督本身。聖禮包含...
第十八章 論教會的牧師,及其按立和職分
›
此章主張只要有使徒教會所有的職分,便足夠了,但不將以後所有的職分和頭銜定罪。長老和監督或主教被看為同一職分。牧師必須由眾長老用祈禱和按手合法地授職。眾牧師的職權一律平等,但他們決非獻祭的祭司或神甫。他們應該是博學的,虔誠的,但天真純樸較強於那使人高傲的學識。假若他們個人的聲名...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