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宗教改革者的教會論
›
< 路德宗的觀點> [ 教會] 路德脫離羅馬天主教後,就否定教會的無誤性和聖職制度的不可取代性。路德教導,所有的信徒皆有祭司職分,這是聖經真理的一個重要的發現。 路德說,「教會是所有在地上的基督徒的集會」。這個就是真教會,包括所有在信...
教會論
›
關於教會論將分成「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兩部份論述,首先從「普世教會」開始介紹: 問:普世教會的定義為何﹖ 答:聖靈藉福音所召集的聖徒群體稱之為教會。基督的教會是由真正相信福音的人所組成,就是由那些相信上帝恩惠的信息:因基督代贖的緣故,他們白白得著罪的赦免、生命和永...
改教運動以後之教會論
›
當十八世紀理性主義猖獗,一般人受了各種世俗學說的影響。不能了悟超自然的道理。由於啟蒙運動以後,所謂經驗主義的科學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之一勃興,這種思想,經過了休謨、康德、達爾文學說的影響,便日形加強而發展。 在這個時期以前,各種流行的人生觀和宇宙觀,還帶有超自然的特質;然...
梵諦崗會議論公教信仰與基督教會論公教信仰的教令之序言
›
盡人畢知,那否認教會的神聖權威,又以一切宗教事宜都由個人判斷,致被天特會議父老予以駁斥的諸般異端,逐漸化為了許多彼此分歧和互相競爭的宗派,終至有不少的人完全喪失了對基督的信仰。甚至從前被認為基督教教理之源頭和標準的聖經,如今也不再被看為神聖的,而反被算為神話了。 ...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協和信條第五條論律法與福音摘要
›
律法指明上帝的旨意,斥責罪惡,召人悔改;福音雖也是如此,但它特別是喜信,叫人相信基督已為他贖罪補罪,靠得以在上帝面前稱義,並承受永生。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巴特的人觀
›
在救贖論上﹐巴特提出了”普遍揀選“的說法。所謂”普遍揀選“就是說基督已代替我們在十架上因全人類的罪而被譴責﹐所以之後再不會有譴責﹐全人類已在基督裡被揀選得救﹐那麼﹐人在有生之年並沒有不被揀選的問題﹐只有知不知道自己是被揀選的問題。有人認為巴特的”普遍揀選“實在有”普救論“之嫌...
論教會合一
›
*********************************************** 問:“教會合一”的意思是什麼呢? 答:“教會合一”,我們認為乃是因為: (1)只有一位上帝,一位救主,所以凡相信祂並順服福音的人,便都可同樣被納入屬天的家庭; (2)同享...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成聖』是關乎到『罪的污染』
›
我們必須很清楚的區分;稱義是關於我們的罪咎,成聖是關於我們罪的污染。這罪咎的問題,就是我們活在上帝的審判、上帝的定罪之下,我們應當承受上帝的刑罰,因為我們犯了罪,冒犯了上帝。稱義是指,因為基督耶穌的緣故,就宣佈我們不再是罪人乃是義人,所以稱義是關乎罪咎的問題。 我們都...
成聖是一個過程
›
稱義跟成聖是不同的,稱義是一次完整的事件,一個宣告的事件。但成聖是一個過程。 今天在我們教會的教導與經驗中,我們比較少談到『成聖』、『過聖潔的生活』;好像多是只提到救恩的教導,但很少談到成聖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想過聖潔的生活,就覺得這是不屬於我的,好像是一個出世的人,是...
稱義的積極面與消極面
›
消極面談到我們的罪得到赦免,積極面談到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是在基督耶穌裡我們被稱義,成為祂的兒女,且罪得到赦免。但到底哪一些罪得到赦免?過去的罪或是現今的罪呢?如果稱義是一次完整的行動,那麼我們罪得到赦免的話,我們就不應當在上帝面前,仍舊不斷的求上帝赦免我們的罪,因為罪已經被...
稱義的觀念──末世時上帝要發佈的判決
›
『稱義』本身,有意含著末世的層面、末世的含意在裡面。原來在末世上帝要發佈的那個判決。今天我們知道說在上帝面前,當我們信耶穌的時候,上帝就稱我們義,我們不再是罪人乃是義人,這原是在審判日子要宣佈的,但這個時候被搬到今天,我們信耶穌的時候,就不再是罪人乃...
基督的義是歸在我們的身上的義
›
所謂稱義,是根據在基督耶穌的代贖,使基督的義歸在我們的身上。 羅馬書5章12-18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
稱義是根據──基督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作成代贖的工作
›
稱義是我們與基督耶穌交換位置,祂承擔我們應當得上帝的忿怒,是我們跟基督耶穌來交換這個位置。舊約裡面有關於這樣的教導如下: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是一首僕人之歌,講到受苦的僕人的事實。以賽亞書53章6節:「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 ...
稱義是透過信心來領受的
›
羅馬書3章28節:「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我們怎麼被稱義呢?不是因為行律法、功德與德行,乃是因著信。經文直接告我們,我們乃是因信稱義的。 很多人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過於簡單,因此想盡各種方法,換取上帝對他們的接納、...
「稱義」肯定上帝忿怒的事實
›
我們的上帝是聖潔的上帝,神聖的上帝。哈巴谷書第一章的第十三節提到:「你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 上帝是神聖與聖潔的,若我們犯冒上帝的時候,若不了解我們的罪與上帝隔離時,就難以接受上帝的義。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是活在上帝的忿怒之下,若沒有這樣的概念,我們沒有辦...
因信稱義
›
耶穌基督的救恩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信稱義』。在教會裡面,我們會聽到『因信稱義』的教導,因此我們必須要對這個教導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很多時候弟兄姊妹活在一個律法的關係裡面,他們因為不了解『因信稱義』 的重要,無法活在恩典的裡面。 首...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改革宗神學之主要特性
›
以上帝為中心是改革宗神學非常重要的一環。當人嚴謹地面對上帝在聖經的自我啟示,並把重心放在三位一體,又以耶穌基督為中保,就必定會採取這個態度;這與信義宗思想有一點不同。路德因著個人為赦免而掙扎半生,以致他的神學都是以救恩論為主,又以因信稱義為中心;改革宗則努力要把整個受造界置於...
馬丁路德對信徒皆祭司的看法
›
在整個改教運動中,意義最深遠,影響力最大的兩項教義:一個是「因信稱義」,另一個就是「信徒皆祭司」。 路德從《聖經》中重新發現并提出這兩項被埋沒的教義,就像兩顆威力強大的定時炸彈,強烈震撼中世紀善功化與教階化的教會基礎。 在路德《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裡,他認為「稱...
成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與事實
›
成聖是一個過程,一個漸進的事實,讓我們越來越像主耶穌基督。 腓立比書一章六節:「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所以成聖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讓像我們主耶穌督。 歌羅西書三章9-10節:「不要彼此說謊;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
路德對稱義的解釋
›
華勒特爾(Walther)認為稱義是:「稱義是上帝的司法舉動,藉著基督的功勞、透過赦罪和基督義的賜與,相信耶穌的罪人就被宣告為義。」 不過,和勒(Holl)卻認為路德對稱義的解釋乃是因那有信心之罪人靠著與上帝相交而成為義。 華勒特爾將稱義作為一種絕...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