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神學與歷史神學筆記
這是見證上帝恩典的網誌
目錄
(移至...)
啟示論
上帝論
基督論
聖靈論
天使與魔鬼
人論
救恩論
教會論
終末論
認識系統神學
歷史神學
宗派教義
神學與哲學
神學本土化
現代與後現代神學
▼
顯示具有
加爾文神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加爾文神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敬虔的定義和敬虔的目的
›
************************************************* [ 提前 4:7-8]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
敬虔的雙重聯合:聖靈與信心
›
David Willis-Watkins 說: “ 如果與基督聯合不是反映加爾文思想和人生唯一最重要的教導,也該是最一致性地影響他的神學和倫理的教義之一。 ” 加爾文認爲敬虔的根基是信徒與基督奧秘的聯合。 “ 元首和肢體的聯合,就是基督居住在我們心裏 —— 簡稱...
敬虔的雙重潔淨:稱義與成聖
›
根據加爾文,信徒透過信心領受雙重的恩典,稱義和成聖,兩者構成了雙重潔淨。稱義提供了注入的聖潔,而成聖則是實際的聖潔。 (1) 稱義: 一次完成的接納。被上帝恩待接納我們爲義人,被歸順算爲義。稱義構成了敬虔的本質和基督徒人生的土壤,使信徒有一個內在的平安穩妥。即便是一...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教會的敬虔:聖言、聖禮和聖詩
›
儘管從大一統的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加爾文仍然對教會對敬虔的塑造有極高的重視。 奧古斯丁說: “ 如果基督徒拒絕讓教會成爲他的母親,就無法讓上帝成爲他的父親。 ” 而加爾文認爲,信徒離開教會是災難性的錯誤。信徒被同時植入基督和教會,因爲屬靈的成長, “ 從小到大,從...
個人的敬虔
›
雖然教會生活絕對重要,加爾文也强調需要個人的敬虔。 上帝是我們的基督徒人生的目標,爲此,捨己和背自己的十字架。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己、背十字架、和默想未來最爲重要。 1 )禱告: 這是主要和永久的信心操練,是敬虔 的主要成分。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
敬虔與神學
›
傳統以來,福音派神學認為神學是一種鑄人之學,一套好的神學必須能夠建立敬虔的生命。 亦即是說,神學必須能夠幫助人對上帝存著真正的敬虔,並促進人在生活中過著敬虔的生活,這種生活能夠使人得益、蒙上帝喜悅和榮耀上帝。究竟人可以怎樣得著 敬虔的生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敬...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真正的敬虔之產生
›
敬虔對認識上帝的知識這樣重要,信徒可以怎樣生出敬虔的心呢? 加爾文解釋敬虔的心是人活在上帝的愛之中孕育出來的,他說敬虔的心是由愛慕上帝而產生出來的,「敬虔往往與上帝的愛相聯在一起,這愛是人認識上帝給我們的益處而引發的。」 近代神學之父士來馬克( Schleier...
敬虔生命的活出
›
為甚麼信徒願意在生活中實踐敬虔的生活模式呢?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第三卷第九至十章提出人願意活出敬虔的生活模式是基於兩種原因: (一)首先是由於人認識我們的救主耶穌的愛的榜樣,並願意在生活中跟隨祂的榜樣(提二 11-14 )。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和...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荷蘭之亞米念派
›
亞米念自 1603 年任職萊登大學神學教授,著書立說反對「上帝的主權預定揀選」,與同校教授哥馬瑞斯 Gomarus 發生嚴重衝突。當他於 1609 年逝世後,其門生「亞米念派」人士在 1610 年,上書荷蘭教會總會與政府,提出五點「抗辯文 Remonstrance 」(...
關於「五要點」的五大基本認識
›
當然,「宗教改革信仰」的內容不只是這「五要點」。並且現今一般人講述「五要點」的表達方式,常常造成一些誤解。以下提出正確認識「五要點」的五大前提,即有關「五要點」的「五點澄清」,是我們今日討論「五要點」時,必須小心注意的,以免造成誤解與困惑: 1. 「五要...
「宗教改革信仰」中心:「十字架」
›
「宗 教改革」是「歸回聖經,唯獨聖經」,所以「宗教改革信仰」才真正是按照聖經整體來「以經解經」,持守純正的福音,固守真道的奧秘。亞米念派軟化沖淡了救恩 福音;『多特信經』毫不妥協的堅持救恩唯獨出於主耶和華,祂拯救祂所揀選的子民,祂以自己的主權恩典(不是以人所作的選擇)來...
省察我們的靈命生活與事奉
›
「宗 教改革信仰」所見證持守的是救恩福音。它不是人為創新發明,也不是某派神學邏輯推演。「宗教改革信仰」中心信息是:『上帝拯救罪人,基督以祂的寶血救贖我 們』,這是聖經真理,也是我們的心所見證的。基督徒應當是表裡一致的,他在人面前所承認的信仰,就是他在上帝面前的禱告時所真...
只誇基督十架
›
教 會歷史的鐵證如山,正統信仰的基督教會,從始至今都是堅守並教導聖經所說的救恩福音真理。關於『多特信經』所表白的「五要點」,從早期教父時期以來,早就 充滿於他們的著作與教會會議的文獻。所以,追根究底,若稱此「五要點」為「加爾文主義的五要點」,則會造成極大誤解,以為這是加...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墮落的恢復
›
《基督教要義》第三卷詳細處理了拯救論,指出人在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引導之下,通過信心領受上帝恩典,開始經歷稱義與重生(成聖)。加爾文由重生(成聖)談論起,指出墮落的人如何在信仰中改變自己,最重要的就是經歷到死去( Mortification )與活起來( Vivi...
墮落的處境
›
加爾文認為原罪不斷地滋生情慾的事與各種罪惡,有如火爐持續地迸出火焰與火花,又如泉源不停地湧出泉水。他形容在墮落中的人:「人完全為罪所籠罩,如同洪水 淹沒一般,所以凡出自人的都是罪」(基督教要義 2.1.9 )。人的肉體與靈魂都敗壞了,整個人成為罪惡的源頭。 ...
墮落的源頭
›
加爾文認為亞當是人的墮落源頭,因為亞當不只是人類的祖先,而且是人性( human nature )的根源,因此使全人類沾染了亞當所帶來的腐化(基督教要義 2.1.6 )。以此方式,加爾文巧妙地避開了生理學遺傳與原罪的關連,而給予原罪神學性的解釋,以亞當為人...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耶穌基督展現的上帝形像
›
加爾文說:「我們現在知道,基督所具的是上帝最完全的形像。」(基督教要義 1.15.4 ) 加爾文認為上帝最完美的形像只見於基督身上,而且人為了回復上帝的形像也必須通過基督而更新。在此加爾文引述歌羅西書三章 10 節與以弗所四章 24 節而指出更新...
創造所帶來的上帝形像
›
加爾文指出,「上帝的光榮,雖表現在人的外形上,可是祂的真正形像,無疑的是在靈魂中。」(基督教要義 1.15.3 -4 ) 加爾文以為人的靈魂雖不是人的全部,卻是上帝形像主要的表現之處。加爾文所說的「靈魂」,是指與肉體有別,「是指那不朽,而屬被造的本質...
活在創造中的人
›
加 爾文對創造的瞭解是動態的,而且是持續中的,他沒有將創造視為過去的歷史事件,而把創造當作「持續中的創造」,因此,被造者(人)是生活在創造者(上帝) 持續中的創造裡,而在創造中活躍之上帝的靈與上帝的話,自然也是不斷地作工在創造中的人身上。加爾文認為人在一...
上帝的形像之定義
›
加爾文論及上帝的形像,說:「人是上帝的公義、智慧,和良善的最高貴最顯著的樣本。」 可惜傳統上,每每從「人」性中尋找一些能力去鑑定神性的形像 —— 他不朽壞的靈魂,他的推理能力,他超卓的智慧,他的自由意志,他的道德觀念,他的自我意識;這種人文主義無論...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