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亞信經(325年)對「上帝論」的核心貢獻,可以從三個面向來理解:
1. 上帝的獨一性與創造主身份
信經開頭宣認:「我信獨一的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和一切有形無形之物的主」。這一點明確排除了摩尼教或諾斯底主義等「二元論」思想,強調上帝是唯一的本源,惡並非獨立的原理。在加爾文的解釋中,尼西亞信經特別強調上帝為「無形之物」的創造者,意在駁斥認為惡是與上帝並立原理的異端。
2. 三一論的奠基
尼西亞信經的核心爭論是基督的本質。它宣告耶穌基督是「從父所生的獨生子,是真神所出的真神,從光所出的光,受生而非受造,與父同質(ὁμοούσιος)」。
這句話確立了:
- 基督並非被造物(駁斥亞流派的「子是受造的」觀點)。
- 子與父「同質」,即在本體上完全平等。
這是基督論,也是三一上帝論的基礎,因為若子是完全的上帝,就必須重新理解神格中的「位格關係」。
3. 聖靈的位置(初步)
原始的尼西亞信經僅簡短提到「我信聖靈」,到381年的君士坦丁堡信經才有更完整的聖靈論。但尼西亞信經已經表明信仰的對象不只是父和子,也包括聖靈,為三一論鋪路。
📌 總結
尼西亞信經的上帝論強調:
- 上帝是獨一、全能、創造一切的主。
- 父與子的同質性(確立基督真正的神性)。
- 初步的三一結構(父、子、聖靈並列於信仰告白中)。
它的神學意義在於:從「對抗異端」出發,形成正統的三一上帝論。這種信仰告白,既是教會在歷史中的「界線標誌」,也是後世教父、改教家(如加爾文)進一步展開上帝論與基督論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