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尼西亞信經的基督論

 

 

尼西亞信經(325 年)最核心的內容,其實就是 基督論。它是為了回應亞流派爭議(Arianism)而制定的,因此幾乎整個信經的中段都在闡述耶穌基督的身份。以下我整理重點:


1. 耶穌基督的真實神性

信經宣認:

  • 「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從父所生,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從光所出的光,從真神所出的真神。」
  • 關鍵語:μοούσιοςhomoousios,「同質」、「同本質」) —— 表明子與父在本質上完全相同,不是「類似」(μοιούσιος),而是「一樣」。

👉 這是對亞流派的正面駁斥。亞流認為子是「被造物中的最高者」,有始有終。尼西亞信經則明言:

  • 「受生而非受造」(begotten, not made
  • 「與父同質」
    確保基督不是被造物,而是真神。

2. 基督的歷史性與救贖工作

信經不只談抽象的神性,還緊扣歷史事件:

  • 「為了我們人類,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臨,因聖靈成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成肉身,為人。」
  •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們釘十字架,受難並埋葬。」
  • 「第三日復活,照聖經所說,升天,坐在父的右邊,將要再來,審判活人死人。」

👉 這裡表明:

  • 基督不是抽象的神子,而是真實進入歷史。
  • 受苦、受死、復活、升天、再來,都是救贖歷史的核心。
  • 基督論與救恩論(soteriology)緊密相連。

3. 對教會與信徒的意義

尼西亞信經的基督論,既是 反異端的界線,也是 敬拜與救恩的核心

  • 如果基督不是完全的上帝,他就不能帶來完全的救恩。
  • 如果基督不是完全的人,他就不能代表人類得救。

這一點在亞他那修(Athanasius)的名言裡得到精煉表達:
「神子成為人,為要使人得以成為上帝。」
這種「道成肉身救贖神化」的神學脈絡,成為東西方教會共同的信仰基礎。


📌 總結
尼西亞信經的基督論強調:

  1. 基督的神性:與父同質、受生非受造。
  2. 基督的歷史性:成肉身、受死、復活、升天、再來。
  3. 基督與救恩的關聯:只有真正的上帝、真正的人才能帶來真正的救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