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靈恩運動聖靈觀

 

    有人以為,一般基督徒一眼就能看穿抗靈派、蘇西尼主義、黑格爾及士來馬赫等新派人士的異端聖靈論,何足為懼?事實的確如此,否定聖靈神性的神學是最明顯、最赤裸的異端,任何稍有聖經知識的基督徒都不應誤信這類異端。然而,我們要進一步問,是否肯定聖靈神性的神學或運動,就能保證在傳講聖靈真理時,準確陳明聖經中對聖靈的中心啟示?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事實也不盡然。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出現的五旬節運動,就是在這方面值得我們探討的例證之一。這個強調聖靈澆灌、重視靈恩表顯的五旬節運動,是近一百年來影響基督教最深遠、也引起最多爭議的運動。根據美國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魏格納(Peter Wagner)的分類法,西方教會在二十世紀已歷經三波靈恩運動。

 

    第一波是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的傳統五旬節運動(Traditional Pentecostal Movement),其特點是以靈浸為得救的必須,並以方言、豫言與神醫為受靈浸以得救的證實。

 

    第二波是五年代出現的新靈恩運動(Neo-Pentecostal MovementCharistmatic Movement),其特點是經歷基督、得著啟示與能力、讚美禱告、福音佈道等。

 

     第三波則是在七至八年代崛起的神蹟奇事運動(Signs and Wonders Movement),又稱葡萄園運動(Vineyard Movement),其特點是強調神蹟奇事與教會增長。如今,無論是在各類新興自由團體,或在傳統宗派中,都有許多傳道人因著渴慕屬靈,或是羨慕各種靈恩表顯或恩賜,而傳講並推動靈恩,連天主教、東正教、更正教、英國國教等大團體都不例外。這股靈恩潮流使所有想要追求『上帝的同在』的教會團體,無論其宗派背景為何,都以走上靈恩之路,追求能力、方言、神醫、豫言、神蹟、奇事與教會增長,作為他們的出路。對他們而言,這些就是經歷聖靈,經歷上帝的結果。

 

    對華人基督教界而言,當五旬節運動於二十世紀初在歐美各地如火如荼展開,並向外蔓延之時,正是民初中國基督教大量吸收歐美思潮的時代。因此,二十世初的中國教會,除了有來自歐美基要派、福音派和新派的影響以外,也為五旬節主義所波及。因此,在華人界基督教界的發展中,靈恩運動一面加強了追求屬靈經歷的渴慕,但另一面也陸續在華人當中產生不少奮興傳道人和以標榜靈恩為主題的基督教團體。之後,在北京有張靈生、張巴拿巴與魏保羅興起以靈浸和方言為主軸的真耶穌教會。約四十年前,江端儀、洪以利亞在臺灣創始新約教會,強調靈浸方言並將政治理念結和末世論與教會論。臺灣原住民牧師陳鴻明創立以聖靈神醫趕鬼驅邪為號召的安提阿中央教會。其他各類相似團體更是不勝枚舉。

 

    原則上,這些由華人自創的團體,表面看來各有講究,本質上卻是大同小異,總體特色與訴求尚無法脫開西方三波靈恩運動的範疇。並且,當我們以教會歷史眼光來剖析這類運動時,我們可以發現,正如新派神學之於抗靈派、蘇西尼主義的情形,五旬節運動的風潮可以視為教會歷史上屢見不鮮靈恩運動的一種,並非甚麼新奇創舉。此外,這些具有本土特色又偏向靈恩的團體,也具有歷來其他靈恩運動的特點。

 

士來馬赫的聖靈觀

 

    被譽為新派鼻祖、以強調『自身宗教感』( religious consciousness)為名的士來馬赫(Schleiemacher),對黑格爾講『三一』的看法深不以為然,他認為聖經中的三一上帝觀對於加強基督徒的『宗教感』毫無幫助,因此應予以推翻或改革。

 

    他不接受十七個世紀以來聖經及大體基督徒對三一上帝的定義,反而比較認同撒伯流(Sabellius)的看法。因此他的三一上帝觀帶有濃厚的形態論(Modalism)色彩,他將上帝視為一個不可見的本質(an invisible Substance),而子與聖靈都不過是這個本質某種形式的啟示而已。

 

    但士來馬赫的三一上帝觀是一種比撒伯流主義還嚴重的錯謬說法。他認為聖靈不是上帝,也不具神聖位格,聖靈就像一種精神或氣氛,是一種能促進聖徒之間彼此交契的憑藉。士來馬赫強調信仰必須要有主觀感受,這與基督徒信仰的特質頗為合意,因為基督徒信仰所重視的,本來就不在於規條道理或思想學說,而是主觀經歷生命救恩的屬靈歷程。但是士來馬赫卻在否定並踰越聖經三一上帝觀的原則和範疇下,大談所謂『宗教感』。尤其他恣意違背聖經真理,否定聖靈神性,更是完全推翻基督徒體會『宗教感』的重要前題。

 

    試想,上帝自己若不成為靈,聖靈若不是上帝自己,聖靈若不是那進到信徒裏面的上帝,基督徒怎能接觸經歷上帝?怎能感受上帝在我們裏面的運行、說話和工作?若是沒有是聖靈,人還能有哪種『宗教感』?若是聖靈真如士來馬赫所說的沒有神性,人以為感受到的『宗教感』,恐怕真的不過是感受『宗教氣氛』,順服『宗教條文』而已。這種『宗教感』與基督徒接觸活神,經歷真神的經歷相比,差距猶如天壤。

 

    林後十三章十四節謂:『願主耶穌基督的恩,上帝的慈愛,聖靈的交通,與你們眾人同在』。在這節裏,主的恩就是主自己作我們的生命,給我們享受(約一17, 林前十五10);上帝的慈愛就是上帝自己(約壹四8,16),作主恩的源頭;聖靈的交通就是聖靈自己,作了主恩同著上帝愛的傳輸,給我們有分。愛、恩、交通不是三件分開的東西,乃是一件東西的三方面。正如主、上帝、聖靈不是三位分開的上帝,乃是『同一位不分開,也不能分開之上帝的三個實質』。

 

    上帝的愛是源頭,因為上帝是元始;主的恩是上帝愛的流道,因為主是上帝的顯出;靈的交通乃是主的恩同著上帝愛的分賜,因為靈是主同著上帝的傳輸,給信徒經歷並享受三一神父、子、聖靈,連同祂們神聖的美德。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最後一句話中,乃是用愛、恩、交通三種美德的神聖屬性,以及這樣有父、子、靈三面神聖實質的三一神來祝福哥林多信徒,以此結束他這封可親的書信。這清楚的指明,基督徒若是要有正確的經歷,有豐富的屬靈感覺,非得相信並承認聖靈就是上帝自己,聖靈就是父和子,聖靈能將三一上帝一切的祝福帶給我們。沒有是上帝的靈,就不可能有對上帝的主觀經歷和感受。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士來馬赫所重視的『宗教感』,並不是基督徒正常的屬靈經歷。他否定聖靈神性,基本上已經使他失去強調『感覺』的立場了。他的理論所能作到的極限,不過是樹立一種道德式的宗教,無法滿足基督徒靈中真實的需要。實在說來,基督徒所要追求的,不是士來馬赫所提倡的『宗教感』,而是聖經應許信徒對上帝、對聖靈的感受和經歷。

 

    新派神學雖被神學界冠以『新』字,其實就著它以各種方式否認聖靈神性的作法來看,在教會歷史上早已不是一樁新事。從初期教會人人撻伐的抗靈派和亞流主義,經過宗教改革時期言論自由的產物蘇西尼主義,一直到五花八門的新派神學,講到聖靈卻否認聖靈的學說,在神學舞台上似乎總是不曾缺席,也從未消聲匿跡。

 

    我們這些身處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比前人有更多機會來了解基督教發展的得失,應該對這類一千九百多年來層出不窮的『事件』有所警覺。既然講到聖靈卻否定聖靈神性的學說一再出現,可見基督徒對『聖靈是神』、『靈與父、子是一』等簡單的聖經真理,都還沒有扎實的認識。

 

    教會對聖靈若是沒有正確的定義與教導,可以豫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還會一再重演。換句話說,若是教會的教導不能讓信徒一想到聖靈就想到上帝,一想到靈就連於父、子,不能讓人認為經歷聖靈就是經歷上帝,經歷聖靈就是經歷父與子,教會就是在屬靈教育上失職,教會對聖靈的教導與定義就根本談不上成功。

黑格爾的靈觀

 

    新派神學高舉理性,質疑聖經,否定信仰中一切屬靈、神聖的內容,將信仰歸納為人類心思活動的記錄,將聖言貶低為一般道德的準則,使重視信心與靈性的基督徒信仰完全變色走樣。新派神學以鑽研信仰為前題,卻在本質和發展上不全然認同聖經,又不受信心原則的約束,當然會造成與聖經真理牴觸,甚至與信仰背道而馳的必然結果。

 

    有些新派神學家自稱根據聖經,其用意卻是引用聖經部分觀點,為自身創見看法來背書,結果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混雜式』神學思想。與康德(Kant)同為新派開山大師之一的黑格爾(Hegel),就是以部分聖經聖靈觀建立自身宇宙觀與社會觀的最佳例證。

 

    有些人以為黑格爾大講聖靈之事,其實黑格爾在其著作中所用的德文字Geist,與一般譯文中的英文字『靈』(Spirit)並非完全同義。換言之,『靈』根本不該用來作為Geist這個德文字的譯字。精通近代神學的學者格蘭斯(S. J. Grenz)及歐森(R. E. Olson)就明白指出,黑格爾所說的Geist其實是一種結合人類心思(human mind)與超物質之靈(supernatural spirit)的混合品。這也是為何黑格爾強調Geist就是宇宙中獨一的那位(the Absolute One),已經存在於萬物(包括人類)中,是整個宇宙的內在本質,又是維繫並推動世界並人類歷史演進的動力。

 

    他整套神學都是建立於他的Geist哲學:歷史是Geist在不同階段向人的揭示,宗教信仰就是將那位Geist視為『上帝』(God),而基督教就是解釋『上帝』如何以不同的階段創造與救贖人類。

 

    照著黑格爾理論,他認為『上帝』(the Absolute )先是『本質上的存在』(the Essential Being);藉著離開自己,作為『明示的自存』(Explicit Self-existence)來創造萬有並進入世界並與世界接觸,『子』就是那位『本質上的存在者』『上帝』在地上的顯現,使人認識那位『上帝』的自己;最後子成為靈,就是『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再回到上帝自己裏面,藉此將萬有帶來歸『上帝』,與『上帝』和好。

 

新神學主義代表性人物的觀點

 

    改教以後,教會歷史上仍不斷產生各種新興基督徒運動,各類神學主義更如雨後春筍。

 

    至十六世紀以來,歐美陸續出現清教徒運動(Puritan Movement)、敬虔主義(Pietism)、聖潔運動(Holiness Movement)、奮興運動(Revival Movement)、兩次美洲大覺醒(The American Great Awakening)等。

 

    這些運動的起因和訴求各有不同,最後造成的結果更是各具特色;但多少都曾強調在信仰中主觀經歷聖靈的重要性。因此,上述各類基督徒運動,使改教以來主觀經歷聖靈的特色,得到傳承與加強。

 

    不過近三、四百年來,激起聖靈論發展中最大浪潮的,是十八世紀新神學主義(,或稱Liberalism)的崛起,以及二十世紀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 Movement)的發生。它們對基督教聖靈論發展影響深遠,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