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后期神學中三位一體的教義

  一、拉丁神學中的三位一體教義 

1、羅瑟林(Roscelinus)論三位一體  

  后期神學對三位一體的教義,並未作具體資料上的加入,只不過在形式上有所分歧,並在真理上予以重 述而已。羅瑟林引用唯名派的理論,說普遍的概念僅僅是從屬于三位一體的觀念,如此而想要避免將數目的合一與一位神裡面位格的區分的困難。他認為神性中的三 位格好像本質上不同的個人,也可以說在屬性上是一個,而且只是在名義上;他們的合一僅僅是意志與能力的合一。安瑟倫正確地指出,此立場不可避免的導致了三 神論,並強調普遍的觀念可以提供真理與現實的事實。 

 2、吉爾伯特論三位一體  

  假如羅瑟林是以唯名論來解說三位一體的教義,那么吉爾伯特(Gilbert of Poitiers)就是以亞裡斯多德式的溫和現實主義來解說三位一體的教義,而此溫和性的現實主義主張,普遍的觀念是存在于特殊觀念之中。吉氏在屬神的本 質與神之間加以區分,而且又將此種關系與人和具體的人類之關系作一對比。屬神的本質並非是神,只不過是神的形式,或者說是使他成為神。這個本質或形式,一 般就是指著三位格,在哪方面說他們是一個?這種區分的結果,使他被攻擊為四神主義者(Tetratheism,此說教導神性中有三位格,另外又有一屬神的 本質,而此屬神的本質,是神性中三位格的來源,這樣這教義就被解說為相信四個神)。 

 3、亞比拉論三位一體

    亞比拉論三位一體教義的方法,被人攻擊為撒伯流派。他似乎是把神性中的三個位格當作神的三個屬 性,那就是能力、智慧與善良,其中以能力代表聖父的名字,以智慧代表聖子的名字,以善良代表聖靈的名字。雖然他也用暗示神性中真正位格上的區分的表詞,但 是他也用一比方,使人明顯察覺他是走向形態主義。

   在阿奎納的思想中,我們發現有關三位一體教義的代表說法,並且是當時教會界最盛行的觀點。 

 二、宗教改革時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1、加爾文論三位一體

   加爾文在其《基督教要義》(卷一, 13章)一書中,曾廣泛地討論過三位一體的教義,並且維護早期教會所製訂的教義。從總體上來看,他不愿意在聖經論此題的簡單陳述之外再多說些什么,因此當 他頭一次在日內瓦的時候,就避免用到“位格”(person)與“三合一”(Trinity)的名詞,然而在其《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一 書中,卻又衛護這些名詞的使用,並批評那些反對這些名詞的人。迦羅理(Caroli)就曾拿亞利烏的攻擊來反對加爾文。加爾文主張神性中各位格間的平等, 甚至主張聖子的自存,藉以暗示那並非是聖子本質上的生出,乃是他個人生存的生出。他說︰“聖子與聖靈的本質是非生的。”並︰“聖子以神的身份來說,是自存 的;但以子的身份來說,則是屬于父、從父而來的。這樣,他的本質是沒有來源的,而說到位格的來源,則是屬于神自己的。”(要義,卷一,十三章25節)

   有時有人說加爾文反對聖子的永遠生出 (eternal generation of the son)。這種說法是根據以下的一段記載︰“既然明顯見出三位格從永遠就在神裡面存在著,而又認為繼續不斷生出的作為是愚昧的,那么再一直辯論父神是否是 生出的,有什么益處呢?”(要義,卷一,十三章29節)但這一段的記載,不能被認為是反對聖子的永遠生出,因為加氏在別處已說明了這一點。這似乎是加氏對 奈西亞會議有關聖子永遠生出的推測不滿意。華飛德評論說︰“似乎加爾文發現這觀念,若不是無意義,就是困難的。”(加爾文與加爾文主義,247頁以下)為 教會所製定的三位一體教義,在所有的改革宗信經中均有論列。

 2、索西奴派與阿民念派論三位一體  

  在十六世紀,索西奴派聲稱三位格擁有 同一本質的教義,是不合理的,他們並根據亞利烏派所引証的(參上引書89頁)予以反駁,但是他們卻在反對聖子先在之事上,比亞利烏派更厲害;並主張基督雖 然具有特別的聖靈充滿,並有關于神的知識,且他的升天就領受治理萬物的權柄,但按他的本性,他也只不過是個人。他們解說聖靈為一“從神澆灌給人的一種德行 或能力”,所以在他們的神觀中,他們是今日獨一神論(Unitarians)與新神學派的前驅。 

   在某些方面,從屬主義又再一次地出 現。有些阿民念派人士(伊比斯克比 Episcopius、克西拉斯 Curcellaeus、林寶 Limborch)雖然相信三位格都享有神性,但是在次序、尊貴、權柄上卻只歸之于父。在他們對階級平等的估計上,差不多就導致了三神主義。 

 三、改教后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1、克拉克論三位一體  

   在英國有克拉克(Samuel Clarke),他是對皇室女皇安(Anne)傳道的人,于一七一二年出版了一本論三位一體的書,書中之見解非常接近亞利烏派的從屬主義。他說聖父為至高 並獨一的神,為眾生能力與權威的唯一來源;而從永遠就與他同行,稱為子的第二位神,則是從聖父得到他的本性與一切的屬性,並非僅由于本性上的需要,乃由于 聖父有選擇性的意志行動。關于聖子是否由聖父的本質而生出,或是從無中造出來;另外聖子是否從永遠就存在,或是僅在諸世界前就存在,克拉克則拒絕予以置 評。在這兩個位格之外還有第三個位格,這第三位的本質是由聖父、聖子而來,而他在本性與聖父的旨意上則是從屬于子的。 

 2、新英格蘭神學家論三位一體

    有些新英格蘭神學家,批評永遠生出的教義。有一位叫艾蒙斯(Emmons)的神學家,稱永遠生出為永遠的無意義(eternal nonsense),而司徒多(Moses Stuart)則說永遠生出的說法是語言上的矛盾,並且他們大多數著名的神學家,在過去四十年都反對聖子永遠生出的道理。司徒多本人不喜歡這名稱,因為他 認為這是與聖父、聖子在適度平等上相沖突的,以下的話似乎表達了他的見解︰“父、子、與聖靈,乃是用以指示神性中區分的語詞,如在救贖計劃中對我們所顯示 的,並非是要標明神性中永遠的關系,如在他們神性本身內的永遠關系”。

 3、現今論三位一體的見解 

    在瑞典神學家瑞典堡(Emanuel Swedenborg)的言論中,發現了撒伯流有關三位一體的解釋。他否認三位本質上的合一,並聲稱我們所說的父、子、與聖靈,只不過是永遠神而人的區分 而已,這位神而人,在聖子上取得了人的肉體,並藉著聖靈有所活動。施來爾馬赫說,神在他本身內,是為萬物不可知合一的基礎,那就是父;神為人所知,在基督 耶穌裡,這就是子;神如同複活基督的生命在教會中,那就是聖靈。黑格爾、多爾納以及其他人,則采取了與施氏相同的見解。黎秋以及今日許多的新神學派,則采 取了撒摩撒他保羅的見解。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罪惡的起源──聖經的記載

   在聖經裡面,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世上道德的邪惡乃是違犯上帝道德的律法。聖經指示我們,人在本性上乃是一個罪犯。于此便發生一個問題,人怎樣會有種種本性?聖經對于這點有何啟示,請申論之。

一、上帝並未造罪

    在上帝永世的天命裡,罪惡進入世界乃為必有之事,但這不能誤以為上帝造了罪的起因,而應負他造罪的責任。這種觀念,當為聖經所不容,無庸置疑。例如約伯記三十四章十節說︰「你們明理的人,要聽我的話。上帝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以賽亞書六章三節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他乃是聖潔的,至聖至善的上帝。申命記三十二章四節說︰「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並參詩九二15)雅各書一章十三節說︰「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當上帝造人的時候,乃是照他的形像而造,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參創一26、31)上帝乃絕對痛恨罪惡,申命記二十五章十六節說︰「行非義之事的人,都是耶和華你上帝所憎惡的。」(並參詩五4,一一5;亞八17;路一六15)上帝不但痛恨罪,並且差遣他的獨生子,主耶穌基督降世,「義的代替不義的」(參彼前三18)替我們贖罪。「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神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基此而觀,上帝既付如此重價贖罪,如果再說上帝是造罪之主,非僅于理不通,且又于心何忍,豈非褻瀆之尤﹗而那些定數論者(Determinist)的見解,以為罪乃生來就在本性裡的,也當加以駁斥。因為這種見解,乃是以上帝是造罪之主,不僅抵觸聖經的記載,且亦違反良心的呼聲,何能見証人類行義的責任。

二、罪乃始自天使

    我們追溯罪的根源,照聖經的指示,便當查考創世記第三章,其中有關人類墮落的記述,特別注意天使界所發生的事。照創世記一章三十一節說︰「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但是天使界墮落了,所以到了第三章,就說︰「耶和華上帝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么?』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唯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那時的蛇,乃和現在的蛇完全不同,它在犯罪以后,就受上帝的咒詛,創世記三章十四節︰「耶和華上帝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這裡所說的蛇,便是魔鬼(參啟示錄二十章二節︰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惡天使)。天使界在何時墮落,聖經沒有特別指示。但大致可說是在人類歷史的起頭。照約翰福音八章四十四節說︰「你們是出于你們的父魔鬼……他從起初(Kat’Arches)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于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壹書三章八節說︰「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上帝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照現在一般的意見,這Kat’Arches,乃為人類歷史的起頭。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三章六節警告提摩太說︰「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裡。」
    關于天使如何因犯罪而墮落,聖經很少明顯的指示,我們或可說是由于驕傲。以賽亞先知在十四章十二至十五節說︰「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上帝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猶大書六節也說︰「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他們對他們原有的本位不滿足,也不滿委派給他們統治的權能。他們要和至高的上帝同等,倘使這是他們落入試探的主因,這便可以解釋,為什么魔鬼也是從這點上來試探世人。

三、人類罪的根源

    關于人類歷史上罪惡的根源,聖經教訓我們,這乃是始自亞當在伊甸樂園的犯罪,這乃是人類完全自愿的作為,乃是咎由自取。魔鬼乃自靈界而來,它誘惑夏娃說,只要悖逆上帝的吩咐,那便能如上帝。亞當受其迷惑,竟降服它的試探,不顧上帝的警告,摘取禁果,遂一失足成千古恨,犯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罪,造成無窮的禍患。因為第一次的罪,並不就此止息。亞當從此便成為罪的奴仆。因為罪乃有永遠污染敗壞的作用;又因人類乃有聯帶的關系,所以這第一次的罪,不但影響亞當一人,而乃代代相應,禍延萬世。因為始祖的墮落,他從此以后,他既為人類的始祖,又有了敗壞的本性,結果只能把他敗壞的本性傳給他的后裔。從這一個不聖潔的源頭,罪惡便成一條不潔淨的河流,世世代代,流到世人中間,污染和其接觸的萬人萬物。因為有此境況,約伯便因此發問︰「誰能使潔淨之物出于污穢之中呢?無論誰也不能﹗」(伯一四4)不僅此也,亞當犯了罪,因為他不僅是人類的始祖,而且又是代表他后裔的首領,罪的處罰,乃歸在他后裔身上,所以亞當的后裔,世界人類,乃都要受死的審判。照此而論,亞當的罪,原來就是所有世人的罪。誠如使徒保羅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于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五12)「眾人都犯了罪」一義,乃就是說,眾人都在亞當裡犯了罪。照上文所說,整個人類,乃有聯帶關系。因此之故,眾人乃都應受死的處罰。罪不僅是染污敗壞,而且還帶有罪的懲罰。上帝判定在亞當裡的眾人有罪;正如他宣稱在基督耶穌裡的人為義一樣。這乃就是保羅在羅馬書五章十八、十九節所說︰「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使徒信經介紹

  基督徒究竟信甚麼?有人會說是信天父上帝,又有人會說信耶穌基督,其實這兩種說法都片面的。「使徒信經」雖然並非由耶穌的使徒親手寫成,也沒有被收錄於《聖經》之中,卻為歷代教會所認可,根據《聖經》中使徒對信仰的教導,簡潔而有系統地將基督教信仰陳述出來。 
  使徒信經概活得救所必須的基本信仰。它宣認三位一體的神,而分為三段:第一段宣認上帝為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第二段最為重要,佔了最多的篇幅,宣認耶穌基督是真神,是完全人——祂超自然的出生、死亡、復活與再來;第三段宣認聖靈、繼以神聖大公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並且永生。 
  使徒信經是發展自公元二世紀的古羅馬信經。今天依然是教會洗禮時所用的信經,用來決定受洗者對基督教會的既有信仰忠心的標準。使徒信經設立的目的是向所有的人(信徒或非信徒)宣認基督教會所相信接納關於上帝救贖真理的事實,扼要說明何為基督教信仰。

使徒信經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
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至陰間;
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於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將來必從那裏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教會發展的規律

教會的三大功能
        教會有三大功能:第一是敬拜。上帝在全地上拯救一些人,叫他們榮神益人,此為教會敬拜的功能。第二是信徒彼此相通,這是聖徒相通的功能。第三是見證。上帝將傳福音的使命託付給那些屬於教會的人,叫他們將真理傳給萬邦,此為教會見證的功能,唯有遵行以上三種功能的教會,才配得稱為上帝的教會。
       
教會的三大虧欠
        令人痛心的是,今天的教會在這三種功能上有所虧欠。有些教會於敬拜的功能上沒有盡責,這是對上帝的虧欠;有些教會中沒有愛,這是對信徒的虧欠;有些教會沒有傳福音,這是對世人的虧欠。今天的教會無論是對上帝、信徒、世人,都有很大的虧欠。

對上帝的虧欠
        舉個例子,今天中國的教會以為主日崇拜就是為了聽講道,而忽略了禱告、讀經、唱詩、行道的重要性。難怪教會無形中就產生一些「講道匠」及「聽道匠」。教會理當注重敬拜,這是對上帝當盡的責任;會眾理當重視彼此間的交通與相愛,這是對信徒的責任;基督徒理當重視福音工作,這是教會對世人應盡的責任。
       
對信徒的虧欠
        今天教會的普遍現象是,信徒除了做禮拜的時間在一起聚一下之外,沒有時間彼此交通,一旦禮拜完畢,就各走各路。信徒間不但不認識,更談不上彼此分擔憂患,互相分享喜樂,這是信徒間彼此的虧欠。至於教會對世界應盡的責任,尤其在佈道的事工上,教會有很大的虧欠。教會對當前的知識份子缺乏交代,也未能對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傳福音,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保羅說:「無論如何總要得一些人」、「無論如何總要結一些果子」、「我在什麼人中間就做什麼人」、「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假如教會沒有這樣的心志,那麼教會不但失去其功能,更喪失了其存在的意義。

對世人的虧欠
        教會信息的中心乃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是基督及其生命之道。但是今天許多教會所傳的信息,往往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需要為基礎,卻不常宣講人是罪人,須要基督。

教會的根基
        基督是教會的磐石,因為上帝要把祂的教會建立在基督身上。弗二20說:「教會是建造在信徒與先知的根基上,有主耶穌自己為房角石。」所以說,教會的創立是出於上帝的真理,教會的建立是基於耶穌的救贖,教會的成立是在乎聖靈的工作。教會中的職份可分為五種: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及教師。弗四11-12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目前華人教會對使徒及先知的了解,構成一個嚴重的問題。有些信徒認為使徒及先知到如今還在教會中存在;但是另一些信徒卻認為使徒與先知的職份,於新約全書完成後已停止。到底使徒及先知之職份迄今是否仍然存在?抑或已然停止?這必須有聖經的根據。「使徒」一詞原文為apostolos,意思是「被差派者」,特別是指擁有獨特之使命並被授予非凡之權柄的使者。聖經中的使徒是上帝所差遣,是那些蒙主親自揀選,受聖靈默示,在新約啟示尚未完成前,上帝藉以啟示真理的使者。這些使徒親自領受上帝在基督裡全盤的啟示與教訓。是時,基督教會就因為他們的工作,而逐漸興起。所以當新約聖經完成後,上帝就不再賜給人新的默示,從此使徒的職份就停止了。因此,今天的教會已經不再有使徒了。
        至於說教會如何建立於使徒的根基上,這是說明教會從那些親自領受上帝默示的使徒所寫下的聖經,得以奠定永遠的基礎。換句話說,上帝的道是藉著使徒而寫成,而上帝的道是教會真理的根基,所以說使徒是教會的根基。由此可見,倘若今天教會還有使徒的話,那麼聖經的啟示就是不完全的,這樣後果必定不可收拾。

今日華人教會兩大錯誤
        今天華人教會正走在兩條錯誤的道路上。
        第一是由外國宣教士所產生的。有些外國宣教士,專以物質方面的供應來吸引人上教會,結果就有人稱基督教為「麵粉教」。這些信徒成了「麵包基督徒」,但他們往往只求吃餅得飽,並不在乎基督的真理。今天物資發達,許多教會已經不再用麵粉、卡片吸引人了,卻改成用流行的敬拜讚美音樂以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這些東西往往變成教會事工的重心,而真理的教導反而變成次要的了。這是第一個大錯誤。
        第二個錯誤是,有些比較有骨氣的基督徒,為了反對這種風氣,就在「分別為聖」的旗幟下建立教會。早期許多基督徒為了表示不稀罕外國人的錢,就出來自己建立完全屬於中國人的教會。身為獨立制教會的領袖,對基督教神學往往沒什麼了解,信仰一塌糊塗。當這些領袖離世後,因為沒有留下強而有力的聖經教導,因此教會沒有合一的基礎,變得四分五裂,這現象在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中,仍十分嚴重。今天大部分的華人教會已經不會跟著外國人的錢跑,因此也很少為了顯示自己不希罕別人的錢,而自己跑出來辦教會的領袖。但是,今天仍有許多人所跟隨的不是基督,而是某個教會領袖;誰有群眾魅力,就跟誰跑。有魅力的領袖身邊聚集很多人,組成很大的教會,但缺乏強有力的真理教導作為合一的基礎,因此當領袖一離開,教會就四分五裂。
        以上所講的兩個錯誤,都是因為教會沒有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就是聖經教導的根基。健全的教會,是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而不是建立在麵包、敬拜讚美音樂、康樂活動,或是某個教會領袖身上。

如何將教會建立於正確的根基上?
        但問題是,怎樣才算是將教會建立在使徒、聖經的基礎上?這是當前教會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每個人都說,我的解釋才合乎聖經,到底怎樣解釋聖經,才合乎聖經的真意?每個人都說自己的解釋合乎聖經,連魔鬼也說,甚至耶和華見證人、安息日會、摩門教等,也這樣說。因此,我們要仔細推敲「合乎聖經」這句話的意思。有人說:「我不要人的解釋,只要上帝的解釋;我直接從上帝領受,不透過人。」結果是,他把自己對聖經的解釋當成是上帝的解釋,他自己就變成上帝,跟他解釋不一樣的都是魔鬼。這是沒有受過神學教育、對教會歷史不熟悉所造成的後果。華人基督徒經常以反傳統、反宗派的前提出發,自作清高、妄自尊大,以為自己直接從上帝領受真理,卻對聖經的總原則、文法、歷史背景,都沒有什麼了解,最後把聖經解釋得一塌糊塗。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對聖經的解釋不可能完全正確。但是,一個人獨立解釋聖經,跟一個人在教會傳統中解釋聖經,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把教會傳統高舉過聖經的權威,我們決不這樣作。但是,基督設立教會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就是讓歷代教會的聖徒一起來明白聖經的啟示,而真正教會的傳統就是一代代不斷回歸聖經,接受上一代所領受的亮光,同時查驗上一代的神學有哪些地方不符合聖經。而聖經被啟示出來,就是要讓人明白的,聖經中有一套關於救恩的基要真理,是明確不過的,這套基要真理,是每一代教會所共同持守的,只要偏離了這真理,就是異端。倘若有人連這基要真理都要質疑,那麼這人就等於是在說,聖經的啟示不清不楚,以致於沒有一套基本原則,是凡接受聖父、聖子、聖靈為獨一真神的人,都會客觀地同意的。這是對聖經的一大褻瀆。上帝設立教會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就是要每個基督徒在聖而公之教會的傳統中,以聖徒相通的方式,眾人一起領受聖經。絕對不是每個人自己「直接」從聖靈領受。這未免太自大了。
       
使徒與先知:獨一無二的福音
        基督徒的個人經歷是寶貴的,但也是危險的。因為各人經歷不同,如果堅持自己對聖經的解釋就是真理,即造成「國中無主,各人任意而行」的現象。今天華人教會有一些人很喜歡說「上帝向我啟示」一類的話,好像他領受了歷代聖徒所沒有領受的啟示,對聖經有了特殊的亮光,超越了歷代教會的傳統。還有靈恩派的人喜歡說自己有先知的恩賜,領受上帝特別的啟示。這根本不符合聖經。也有一些人在生活中蒙上帝奇妙的恩典,就把自己的見證說成是上帝的啟示。要注意,聖經從來不把這種見證當成特殊啟示的,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見證與基督、使徒、先知的見證混為一談。個人的經歷與各自領受上帝的引導,不等於上帝的道或基督的福音。
        先知在舊約中,是代表上帝說話的人。舊約有兩種特別重要的工作,就是律法與先知的工作。這兩種工作是為了見證基督,所以當耶穌登山變像時,有摩西和以利亞來與耶穌談話,摩西是頒佈律法的,而以利亞則是先知。羅三21說:「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律法與先知是舊約時完成定罪的工作,而在新約時代則特別為福音作見證。律法指責人怎樣離棄上帝的義,而先知則指出,離棄上帝的罪人不但不悔改,還因自己擁有律法而驕傲。先知指責人沒有遵行律法,而律法就定人違背律法的罪,然後先知再定他們不悔改的罪。到了新約時代,先知除了證明耶穌基督是彌賽亞以外,同時還見證十字架救人的福音。
        先知在舊約裡有三種預言。第一,預言基督的降臨與再臨。第二,預言基督與上帝公義的審判的來臨。第三,預言較近的將來所要發生的事。
        今天許多華人基督徒不但對聖經中的預言沒興趣,還用個人的見證與所謂的「上帝賜給我的啟示」來代替先知的工作。保羅說:「我們要求先知講道的恩賜,務要傳道。」那是傳耶穌救人的福音及基督再臨的道,這才是真先知所傳的道,這道在聖經中已經記載完全,聖經之外,絕對沒有別的新啟示。耶穌說先知的職份是到約翰為止,因此那種領受上帝默示的先知,從新約時代之後就沒有了。今天的教會已經沒有領受上帝默示的使徒及先知,因為聖經已經完成了。真正建立在使徒及先知的根基上的教會,是傳福音的教會。
       
福音的三大攔阻
        今天華人教會傳福音缺乏力量,至少有三個原因:

一、缺乏持守真理的信心
        第一,教會領袖對傳福音的信念逐漸衰弱,喪失初代教會對福音的使命感,導致牧會與傳道之工作失去平衡。今天的教會沒有像初世紀信徒那樣對所持守之真理有絕對的信心。耶穌為世人獨一之救主的信仰與福必須傳遍天下之遠見,已經喪失,反而提倡宗教合一與宗派聯合的口號,無形中以組織上的聯合來代替信仰上的合一;以外表的聯盟來代替信心上的團結;以宗派混合來代替真理上的合一。此為教會失去傳福音的動力的第一個原因。

二、生命與教義的錯誤對立
        第二,基督教團體近年來遭受到自由派思潮之影響,不知不覺中已接受自由神學之論說,重視生命而輕視教義,這就成為傳福音之攔阻。自由派神學主張意志與理性不受任何拘束,而導致對聖經中之基本信仰的懷疑與不信,因此整個教會就成為自由學說之舞台,各人任意解經,會友自由論說,此為對傳福音無能力的第二個原因。

三、普救論的謬誤
        第三,今天教會因對傳福音普遍感到艱難,為了要解釋傳道困難的原因及安慰自身失策的因由,普救論之謬說就相繼產生,且為教會所接受 (編註:見本期最後一篇文章《巴特是否已成為正統》,其中討論到今天最為流行的新正統派普救論)。此論為主張凡世人都因亞當犯罪而死,照樣眾人亦要因基督復活而得救,而傳福音不過是為了通知世人有此情形而已。這種理論經已滲入教會,此為傳福音無力的第三原因。
        由於以上所列舉「宗教合一論」、「自由派神學」及「普世救贖論」三種理論對基督教之侵襲,導致教會失去傳福音的能力。恕我勸勉中國之教會與信徒應特別注意現代神學及宗教動態之趨勢,而格外謹慎與警惕。教會不但要持守真道,還要研究神學;不但要駁斥異端,且要傳揚真理,方不愧為耶穌寶血所贖回來的教會。

華人教會中的三大隔閡
        我願與諸位思考一些華人教會中的隔閡,而從這些隔閡中找到彌補的辦法。

一、代與代之間的隔閡
        老一代及年輕一代之間互不暸解的困難。教會不能供應年輕一代的需要,年長一代不能滿足年輕一代的飢渴。特別對這個世代的基督徒所面臨的進化論、無上帝論、唯物論、唯理主義、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缺乏理解,以致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一代基督徒問無所答、答非所問,他們思想與理智上之難題依然存在。
        因此教會必須付出代價,造就一些靈性與知識並進的一代,使其學成後為上帝所用,作為代代之間的橋樑,幫助教會引導年輕一代,使上帝的家有糧可供,有道可講。

二、佈道與神學之間的隔間
        中國教會有些佈道家未曾念過神學,而有些神學家不肯佈道,導致佈道家與神學家相互歧視。佈道家說神學家高言大智,而神學家說佈道家不學無術。其後果則是佈道家因工作廣泛,接觸較多的群眾,為教會所接受,因而教會普遍輕視神學。多數神學家學識淵博,理論高深,難為信徒所暸解,或因信徒對神學基礎淺陋所困,而致自由派神學趁機而入,使教會趨向新派神學的路線,此為今天中國教會的悲慘情況。教會應明白,沒有神學基礎的佈道是脆弱的,而沒有佈道的神學是死的。所以佈道家要研究神學,而神學家得注意佈道的工作。

三、肯工作與能作工之間的隔閡
        普通教會中一些肯作工而不懂得作工的信徒,多數是以奉獻金錢來代替其肯作工的心願,因此就造成傳道工作職業化的傾向。今天華人教會整個工作中心為講台,無形中就形成教會之工作只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中,而其他信徒就變成所謂「屬靈的失業者」。所以說,教會之工作應由會友總動員,對外開佈道會、設家庭聚會、組織福音隊;對內開成人主日學、佈道訓練班、青年及兒童的教義班。如教會之內外工作都能健全發展,必蒙主賜福。

教會發展七律
        最後,我願將以弗所書第四章中的七個教會發展規律分享給諸位,希望我們都能遵照這七個規律去實行,那麼教會必能蒙主賜福、大大復興。

一、平衡律
        此為多方面的發展與平衡。例如信仰與生活、雄心與智能、靈性與智慧、話語與權威、公義與慈愛、供應與需要等,要有全面真理的平衡。

二、統一律
        這是信徒信仰的基礎,眾聖徒在真道上合而為一。這須要真理與信心、信仰與生活的統一。

三、功用律
        凡屬上帝教會的信徒,都須要在上帝的工作上各按其職,各識其能,分享事奉上帝的機會,各人得將其恩賜與才能用於工作與事奉上,使主的身體得以均衡而平均地發展。

四、相通律
        信徒之間須要彼此相愛與勸勉,互相分擔與代禱。「用愛心互相建立」,「用愛心說誠實話」。

五、自衛律
        自衛律亦稱為分辨律,即教會中的信徒須有屬靈的知識及真理的基礎,方能辨別是非,應答自如,而「不中人之詭計和欺騙,隨從各樣的異端」。

六、生長律
        或稱操練律。教會須要在多方面發展,使主的身體能因信徒在靈性上與工作上的操練得以長大成人,長成主耶穌的身量,將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上帝。

七、傳殖律
        身體與生命有傳殖律,而教會亦有傳殖律。引導家人信主、教導兒女行道、引人歸主與開佈道會,都是傳殖律的作用,信徒生出屬上帝的兒女,教會生出教會。此為基督教會不能缺乏的規律。願榮耀都歸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