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得救的過程(6):成聖

 

                      成聖是上帝透過聖靈在信徒生命中持續作的聖工,逐漸改變他生命的品質,直到作成全於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帖前5:23)。

  【成聖的雙重含義】

  一. 分別歸於上帝:「聖」(qadesh)的希伯來文原意是「切斷」或「分開」,因此就被用在形容與眾不同,完全獨特,獨一無二的耶和華身上(撒上2:2)。由於耶和華是「聖者」(賽57:15),凡分別出來歸於耶和華的都是聖的,如聖山、聖袍、聖所、聖日等。耶和華曾經曉諭摩西說: 「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聖歸我」(出13:2)分別出來歸於耶和華,就是成聖。

  二. 像上帝:既然上帝是聖者,成聖的人應該是像上帝的人,兒子像父親,做上帝的兒女自然像父神。馬太記載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乃不同「成聖」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就直接使用「成聖」: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約17:17),意即「使他們像你」。可見成聖始於重生,乃聖靈持續的工作。另外,成聖指一個基督徒處於對聖靈無條件降服,完全順服祂帶領的狀態(羅8:5,13,14),在這狀態中他最像上帝一樣,他的生命最能表現上帝的性情(彼後1:4-7),換句話說,成聖的最高目標是像基督, 照基督的樣式被塑造成“小基督”(羅8:29)。

  【如何成聖】

  一. 成聖是超自然的:成聖不是個人道德上的修身,不是個性的改良,不是本身的成就,卻是上帝親自執行的工作(帖前5:23)。

  二. 成聖是持續漸進的:基督徒脫去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照著他的創造者的形像漸漸更新,能夠充分認識主」(西3:10新譯本)。這新人就是重生的人,走上成聖道路以後,漸漸更新,越來越像上帝。得救是持續的過程,「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林前1:18)的「得救的人」(tois sozomenois)用「救」的現在分詞(participle),表示持續的動作,持續的得救就是成聖的過程。

  三. 成聖是靈命的指標:成聖可分不同的程度,個人順服聖靈的帶領有多少, 可決定他成聖的程度(羅8:5,6),可見成聖是靈命成熟度的指標。

  四. 成聖不取消個人人格特徵:這是神學家所認識的。成聖固然是上帝親自動工改變信徒內心的過程,但成聖使他成為聖更好的人,卻不會使他變成認不出來的另一個人,他仍然保持自己的人格特徵。

  【聖經指導如何走成聖的道路】

  一. 以完全獻身的態度:走成聖的道路必須殷勤倒空自己(可8:34),讓主居首位(西1:18),順服在他心裡運行的上帝(腓2:12,13),將自己當作活祭獻給上帝(羅12:1),他必須把生命的主權無條件地交出來。

  二. 持續求信心,順服聖靈:如同稱義和重生憑上帝所賜的信心達成,成聖也是靠上帝所賜的信心進行的。走成聖道路的人不斷向主求信心,憑上帝賜的信心克服道上的險阻艱難,專一仰望聖靈的帶領。

  三. 分別為聖:分別為聖是刻意不沾道德上的不潔淨(林後6:17;雅1:27),潔身自愛,有所不為的心志。但這不是棄絕常人所珍視的價值的一切,卻要以不同的態度面對那些價值,照聖靈的指示決定是否作或如何作。

  四. 實行敬虔和慈愛的行為:成聖不只是消極的分別為聖,更是積極的表現盡心、盡性、盡意愛上帝(敬虔)和愛人如己(慈愛)。有敬虔和慈愛的人不一定是成聖的人,但成聖的人一定表現出敬虔和慈愛。

  【成聖與稱義的對照】

            稱     義                         成    聖

       1. 瞬間完成                             畢生努力的過程

       2. 不是有就是沒有                 可多可少有程度差別     

       3. 客觀的事實                         主觀的體驗

       4. 司法上的宣判                     生命品質的提升

       5. 地位的提升                         生活品質的提升

       6. 靠聖子而得                         靠聖靈而成

       7. 擺脫罪咎                             克服罪權

       8. 因信稱義                             因信成聖

  【成聖與重生的對照】

            重    生                       成    聖

      1. 新生的生命                           成長的生命

      2. 成聖的起點                           持續的聖化

      3. 內在聖潔的開始                   成為聖潔的過程

      4. 稱義時完成                           稱義時開始

得救的過程(2):歸信

 

      歸信是作基督徒的第二步,包括悔改與信靠(/信心)。

      悔改與信靠可解釋為同一件事(歸信)的消極面與積極面;悔改使人知罪而轉離罪,乃信靠主的先決條件,信靠主乃指望主救拔脫離罪,以便蒙主悅納。兩者缺一不可,必須相輔相成。

   【悔改】

  舊約希伯來文有兩個相關的字;譯為「後悔」(創6:6;出32:14),「懊悔」(伯42:6)的字(naham),或是譯為「轉離」惡行(代下7:14),「轉離」過犯(賽59:20)的字(shuv)。當然,悔改中最決定的因素是『離棄自己的道路,歸向耶和華』(賽55:7)。

          新約希臘文也有兩個相同的字;譯為「後悔」(太27:3)的字(metamelomai),或譯為「悔改」(太3:2;可1:15;徒2:38;提後2:25)的字(metanoeo)。用法皆有回轉歸向上帝的含義,與舊約的字(shuv)相等。

          悔改也有多重的含義:知罪(詩51:3;約16:8)、悔罪(詩51:17;約16:8)、認罪(詩51:1,4,5;太3:5.6)、離罪(代下7:14;賽59:20;徒14:15)、歸向上帝(賽55:7;徒26:18,20;帖前1:9)。而悔改的心是上帝所賜,不是人心所自生的(提後2:25;約16:8)。

          悔改是歸信基督者必須計算並付出的代價。         

  【信靠(信心)】

  悔改是歸信基督的消極面,信靠主是歸信基督的積極面。

          舊約希伯來文用兩個動詞表達「信」:aman(阿曼)的單純主動(Qal),指「養育」(民11:12),單純被動(Niphal),指「的確」(詩93:5)的含意,使役主動(Hiphil),指「信」(創15:6),即信以為真的層面,或動名詞: 「固定」,指「把心固定在上帝話語的應許上,依憑上帝的大能與信實。」所強調的是「信靠」的層面。另外一個字是bataha(巴塔哈),單純主動,指「依靠」(王下18:5,19,20;詩13:5),「依賴」(代上5:20),強調「信任」的層面。因此,歸納舊約的「信」有,「信以為真」、「信實可靠」 、「信靠」、「信任(委身)」等不同層面的意義。

        舊約中唯一用名詞表達「信」的是哈巴谷書中「因信得生」(哈2:4),含意是「信實」(faithfulness)。

          新約中的「信」只用動詞((pisteuo)、名詞(pistis)或形容詞(pistos)來表達。皆指信以為真(可1:15;13:21;約10:38;來11:6),可靠性(羅3:3林前1:9;林後1:18;來10:28;約壹1:9),信任(加2:16;羅4:5;提前3:16)

          可見信靠主的前提是上帝的信實可靠,而信靠的時候是對上帝啟示的真理予以肯定:「信耶穌是基督」且把自己交託基督,委身於基督:「信他」(約20:31),如此雙管齊下歸入基督名下,就是歸信基督,也就是信靠主。

  【信心與理性的關係】

  a. 理性是信心的前導,指出信心的對象(事、話、人或上帝),告訴信心什麼是值得相信的。

  b. 理性能為信心除去一些不必要的障礙,糾正無知的一廂情願和自以為是,指出迷信,盲信或「盲不信」的弊端。

  c. 以信心為基礎的理性是更高的理性,能理解受制於五官的理性所無法理解的超然境界的事。

  d. 信心是順服上帝,為上帝所用的理性主義,能理解屬於上帝的事,奧古斯丁說:「我們信,為的是理解。」

  e. 信心必須有信仰的對象,即使缺乏十足的證據,信心也能夠採取行動。

  f. 信心不等於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宗教狂熱主義,信心也不是逃避思考的藉口。

      最後,我們必須肯定基督教所談的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先天能力,乃是上帝所特賜的禮物: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如同信心,悔改的心也是上帝所賜的(提後2:25)。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三位一體的聖經基礎

 

從聖經的教導,有三種各自獨立卻互相關的證明:

  (一) 上帝是獨一的;

  (二) 上帝是有三個位格;

  (三) 上帝的三一性的明示和暗示。

  1. 上帝的獨一性

      從古希伯來文化至猶太人,他們都保持上帝是獨一性,這信仰觀念在舊約聖經也有啟示。例如在(出3:14) 上帝自稱「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 ;(出20:2~3) 十誡的第一誡:「 ……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上帝。」和第二誡的「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這都是上帝自己向人宣稱衪獨特的本質和神性,要以色列人獨一地敬拜和順從衪。較明顯的在(申6:4) 摩西的教導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上帝是獨一的主。」從以上經文,雖然並非可以證明當代「只有一位上帝」或「一神論」,但從上帝對以色人的宣稱和訓令,都證明整個舊約中,以色列人只能有一位獨一的真神。所以從舊約的教導,都一致地說明只有一位上帝。

      在新約時代,最顯著的教導是在(雅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

      說明靈界也支持上帝只有一位。

      使徒保羅在(林前8:4~6) 說:「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麼,也知道……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萬物都本於衪,我們也歸於衪……。」

      在(提前2:5~6)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之間,只有一位中保……。」

      前段的經文重點是說明惟有上帝是真神,偶像算不得什麼;而後段則說明只存一位上帝,而且在上帝和人之間只有一位中保。

      從以上列舉的經文,筆者懷疑從希伯來民族至以色列選民的信仰基礎,上帝命令他們只能有一位的獨一真神,這也反映當時以色列人的信仰以外可能有其他神。上帝是眾神中最有超然能力的「真」神,所以衪的獨一性,只限於猶太人和基督徒的信仰以內是獨一的。新約裡上帝觀的基礎也是來自猶太人的上帝觀,這樣宣稱「獨一的 上帝」對猶太人的基督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曾是多神觀的外邦人基督徒來說是困難的;惟有要思想到創世記所說那位創造者,才是獨一無二的上帝。所以保羅要說 「我們只有一位上帝」是萬有本於衪那一位,目的是強調上帝的獨一性。

  2. 三一上帝觀的聖經基礎

      聖經除了支持了獨一上帝觀外,並且引伸出父、子、聖靈的三一上帝觀。第一位格的父就是上帝,在(太6:26;19:23~26;27:46) 和(可12:17、24~27)耶穌常常以「上帝」和「天父」互換的方式來表達「上帝」。

      保羅也在 (林前8:4~6) 上文提過的,說「上帝」就是「父」,所以上帝是父這個位格是明顯的。

      問題是耶穌是上帝這第二位格,就成為今天在異教仍在爭論的問題,也不被福音派以外的如「耶和華見證人會」、「摩門」、「伊斯蘭」及「猶太教」接受;因為耶穌從未直接稱自己是上帝,但從四福音書衪的生平與言行,確實顯示衪是擁有唯一上帝才可以做的事;例如衪有上帝赦罪 (可2:8~10) 、審判及統管世界(太25:31;24:30) 和統管世界的權柄。較為直接支持耶穌是上帝,要留意衪如何回答被控告「因衪宣稱是上帝的兒子」(太26:63~65)、以及多馬稱呼衪為「我的主!我的上帝!」(約20:28),衪以不否認方式來肯定自己的神性。

      經文也同時支持了聖靈等同上帝(使5:3~4) 「欺哄聖靈等同欺哄上帝」;以及「上帝」與「聖靈」似乎也可以互換來表達「上帝」(林前3:16~17、19~20) 、(太28:19) 及(林後13:14) 等。

      如果接受了父、子、聖靈都是上帝,這樣便帶來與「上帝的獨一性」互相矛盾。從聖經的證據,例如在耶穌受洗時父、子、聖靈同時出現(太3:16~17),耶穌在大使命吩咐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保羅在(林後13:14) 的祝禱等,這只能證明三者同時存在和互有關連。在較早版本的欽定本(約翰壹書5:7) 說:「在天上作見證的有三,就是父、話語(道) 和聖靈,而這三位原為一」,這是三位一體較明顯的敘述;但因它的原文基礎太薄弱,這句有可能是後加上去的,故此不能成為證據。所以剩下來被認為對三位一體觀念有較強的證據是(約1:33~34;14:16、26;16:13~15;20:21~22) 和(約壹4:2、13~14) ,三個位格的互間經常出現, 這卷書被認為是包含相當豐富的三位一體教義。

總括來說,雖然聖經沒有上帝三位一體的宣告,卻提供了三位的神性與合一性的證明,為日後初期教會為要處理「父、子、靈」三個位格與「上帝的獨一性」的矛盾,建立基礎。

從聖靈的名號看其神性

     聖經吩咐我們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所有人均須尊他的名為聖,他的名超乎萬名之上,是無可比擬的。妄稱上帝的名者被列為褻瀆上帝,在舊約時代會被擲石處死,若我們能看到聖靈享有上帝所獨享的名號,我們便可以確知,聖經以聖靈為真神,否則聖經便自相矛盾了。下列名號足以證明聖靈是上帝;而下列經文的上文下理清楚表達各名號之意義:

  經文

聖靈名號

為何這名號能表明其神性 

a 創一2;太三16

上帝的靈

既然聖靈亦被稱為上帝的靈,他的神性便無可置疑了。他乃創造主。

b 路四18;

徒五9,

八39

主的靈

按猶太人的觀念,只有一個主(希伯來文adonai;希臘文Kurios),就是耶和華,既然聖經稱聖靈為主的靈,其神性乃是顯而易見的。他是主!

c林前六11

我們上帝的靈

既然聖靈亦被稱為「我們上帝的靈」,他也就是「我們的靈」,因上帝本身就是靈(約四24)。

d民十一29

  e士三10

  f詩一三九7(參第4節)

耶和華的靈

  耶和華的靈

  「你的靈」=耶和華的靈

他就是耶和華,而耶和華乃是獨一的上帝,所以聖靈是上帝。耶和華乃「他是」(HE IS)的意思,意為:(1)自有永有(2)自存自足(3)永遠活在「現在」裏(4)無可比擬(5)信實(6)可與人面對面建立關係(7)造物主(8)不變。)

g賽六十一1

主耶和華的靈

既是主,亦是耶和華

h太十20

父的靈

他的靈就是聖父的靈,以他的質及屬性而言,他就是父神。

i林後三3

永生上帝的靈

他乃永生上帝,永生是他所賜的。

j創六3

我的靈=耶和華的靈

(見d、e、f項)

k羅八11

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

他能使人復活,使主復活,顯然就是上帝,是叫人復活,叫人得新生命的主宰。

l羅八9

上帝的靈=主基督的靈=聖靈

以內在的質和屬性而言,聖靈就是聖父,也就是主基督。

m腓一19

耶穌基督的靈

他就是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上帝,與人認同的主。

n徒十六7

耶穌的靈

(見m項)

o加四6

他兒子的靈

即主耶穌的靈,是降卑降世,與我們認同,又體察我們軟弱的主。

p徒五3、

4、9

上帝=聖靈=主的靈

既然欺哄上帝即是等於欺哄聖靈,亦等於試探主的靈,所以,聖靈就是上帝,亦是主。

q林後三17

原文為hokurios乃指著主基督──上帝──來說的。(參弗四5)可見聖靈就是上帝。

r來九14

永遠的靈

他乃自有永有,除了上帝,誰是自有永有呢?

s彼前四14

上帝榮耀的靈(參弗一6、12、14)

榮耀的靈。「榮耀」往往是形容上帝的。他是「配得稱頌的」。

t羅八2

賜生命的靈

他乃賜生命的主宰,除了上帝,誰能賜生命呢?

u羅一4;太一20;詩五十一11; 路十一 13

聖潔的靈

除了上帝,誰是聖潔無罪呢?「聖潔」一字原有「分別出來」的意思,有聖靈便不可能有罪,有罪便不可能有聖靈。

v約壹二20

聖者

他就是那聖者,他就是上帝。

w出二十八3;

弗一17

智慧的靈

他充滿智慧,是智慧的源頭,是賜人智慧的。他顯然就是上帝,也就是賜智慧給所羅門的耶和華,認識他就是智慧的開端(參箴九10)。

x賽十一2(參亞四6)

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

智慧和聰明從何而來?知識與敬畏耶和華的人從何而來(參林前十二3)?謀略與能力從何而來?是從耶和華、主和聖靈而來?若聖靈不是上帝,豈能如此?

y約十四17

真理的靈

誰是真理?是上帝,是主基督(約十四6),是聖靈,換句話說,就是三位一體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