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宗派與異端

         馬丁路得改教時為強調因信稱義而脫離羅馬天主教會,在德國設立信義會與路德會。之後,加爾文、慈運理、馬勒方朗也依因信稱義的重點設立改格宗教會。

浸信會注重全身浸水為洗禮應有的模式;並主張受浸的人必須要有信心浸禮才有意義,因此不主張嬰兒洗。

英國弟兄會始於十九世紀,為回應當時英國教會崇拜缺乏生氣,而自組祈禱相交聚會,追求屬靈生命並實踐全民皆祭司的真理。

宣信博士原屬紐約長老會,有鑑於紐約未信者的需要設立宣道會,側重宣教。

宗派也有存在的價值

   有人對宗派的批判較嚴厲,認為宗派是人意的結果,屬血氣不屬靈,是撒旦分裂基督身體的方法。固然,宗派在成立時可能掺雜著人意與私心;但不可否認地,宗派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地點為因應獨特的需要而產生。相信上帝容許和而不同的差異存在,使各個宗派在基督的身體上發揮不同的功能與效果,達成合一卻多樣、不同又相同的配搭。此外,宗派也可滿足不同性向信徒的需要,使信徒能得到合適的餵養與造就。不同宗派所著重的獨特之處把教義的某一部份清楚的詮釋出來,使人見到上帝完備的恩典,認識上帝的智慧,歸榮耀給上帝。各宗派的優缺點激勵信徒更加謙卑、彼此尊重、學習接納,因而擴充屬靈的視野齊心為拓展上帝國而努力。

基督教會信仰的三塊試金石

1. 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觀

   1:26 照我們形像  按我們樣式造人 

   28:19-20 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2. 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

   約貳7-9 不認耶穌是成了肉身來的  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

   林前15:3-8 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  第三天復活了

3. 因信稱義是人得救的唯一途逕

   2:8-9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羅3:22-28 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本色化的危機

 

  近年來又有許多人大談基督教本色化。一個比較新的名詞是本土化”,似乎在內容上有點不同,但實質上還是一樣,將福音落實到本國去。

用意

  將基督教的信仰本色化,其用心是良苦的,是希望透過本土文化,和特有的情境去了解基督教信仰,進而去解釋及傳揚它,希望本國人民容易接受它。這種用心是可取的,亦是可佩服的。

危險

  然而,用意雖然好,危險卻是存在的,而且是嚴重的。若不小心,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然則本色化會帶來甚麼危險呢﹖

一.異化

  

    第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是信仰會被異化。

  原來,當我們用本土的東西去解釋和表達聖經的時候,很容易會將不是聖經的東西放進信仰裏面。久而久之,人就誤以為這些就是聖經的真理,是基督教的真正信仰了。輕微的,可能還只是些禮儀,習慣等枝節小事,嚴重的,就會影響基督徒的情操,甚至連信仰的精神也會被歪曲。

  我們今天為甚麼要求本色化﹖豈不是因為我們覺得信仰有很多地方是西化”了麼﹖福音信仰為甚麼會西化﹖豈不是西方教會將西方的本色加進信仰裏面 的結果嗎﹖我們認為西化了的信仰不是純基督教的信仰,於是努力的求復原,但頂希奇的,我們在求復原的呼聲中,卻又將本色的東西加進去,使信仰“本色化”。 我們正在走基督教西化的老路。

  其實,信仰不但不可以西化”,聖經給我們看見,信仰即使是“猶太化”也不可以。猶太人將他們的傳統,遺傳等本色混進福音裏面去的時候,保羅一看出這個危險,就極力的爭辯,嚴嚴地提出警告。其實,猶太人的文化是深受聖經影響,是最接近聖經的了,他們的“本色”應該是最接近聖經的了,但是,聖經卻 清楚給我們看見,信仰連“猶太化”也不可以。因為猶太文化到底是猶太文化,它不等同聖經;不等同上帝的啟示。信仰若猶太化,它就是變了質,就是異化了。

  基督教信仰若本土化了,它同樣也會變質,也會異化。

  唐代的景教,是基督教第一次傳來中國,亦是最本色化”的一次。無論是名稱,儀節,教堂的樣式,是徹底的本土化。結果呢﹖信仰不錯是本色化了, 但更是異化了,成了不倫不類的“景教”。本以為本色化了就易為國人接受,誰知這種信仰不但不能落地生根,百年後,一場政治風暴,便告消失。變了質的信仰, 遲早定會被消滅。

  太平天國是另一次信仰中國化的痕跡。這次不是文化混入信仰裏面,乃是政治和人的野心滲入信仰裏面。結果,信仰又是大大的走了樣,成了一場為人譏笑的鬧劇。

  將文化,風俗,習慣,政治混入信仰裏面固然會導至福音異化,即使將人的情懷去解釋,去表達信仰,也有這種危險。譽滿美國,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 採用她的作品為宣傳的黑人自學畫家亨特太太(Clementine Hunter),她的一幀“耶穌的降生”,將三博士和馬利亞畫成黑人,連天使和耶穌也畫成黑人,一切都變成了黑人世界。

  這是人的情懷,是個人感受,若表現於圖畫,那還是小事。若成為神學,成為思想,化成行動,那就危險了。它將會演變為種族仇恨,階級的鬥爭,人與 人之間的疏離了。這種危機卻隱見於當今許多本色神學中,他們還美其名的說這是伸張上帝的公義!白人挾福音而欺壓黑人不對,黑人藉福音而仇視白人同樣是不對。 福音是叫人和睦,福音不是被人用來對付別人的工具和武器。

二.弱化

  將信仰本色化亦可能使信仰弱化。

  原來當人將不是聖經的東西加進聖經的信仰裏頭時,本來純一不雜的聖經信仰自然的被沖淡了。被沖淡了的東西自然就變弱了。福音是精純而強有力的,它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純”才有力。

  福音若加上割禮,福音就被沖淡而弱化了。福音若加上行為,同樣也就被弱化了。怪不得保羅極忿怒地說: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 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一:8)又說:“恨不得那攪亂你們的人,把自己割絕了。”(加五:12)

  頂希奇的,割禮是和舊約有關,行為是和人的品德有關,這些本來都是好的東西,但是,都不可以加進救恩裏面,因為一加進去,就會變相地把耶穌基督 那絕對和惟一的救法沖淡了,降低了。人得救,不再是單靠耶穌基督的救贖了,祂再不是唯一的道路,祂只不過是道路之一,或道路的一部份罷了。好的東西尚且不 可以加進去,其他的就更不必說了。

  今天,許多人為了避免國人反對,希望國人容易接受福音,於是極力的想將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容納到基督教信仰裏頭,亦盡力的想將中國的文化道統等 同聖經的真理。用心是良苦,但卻只是一廂情願想法,人家卻不一定接受。人不領情,固然使自己難為情,但最嚴重的,還是福音因此被弱化了,它不再是那麼絕對 了,它只是人生哲理之一,它在不知不覺中被貶了值。

  其實,我們應該直接了當的傳講聖經,傳講耶穌基督救罪人的福音。聖經清楚給我們看見,人是聽了彼得傳耶穌釘十架,死而復活的救恩而覺得扎心。保 羅是只傳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即使到了哲學城雅典,看見了許多鬼神偶像,他還是傳耶穌復活的真理。(徒十七:31)我們不必怕人反對,反正耶穌到世上來 就是被人反對。我們亦不必怕人不接受而遷就人,而修改福音信仰。我們深信福音本身就是能力。雜化了的福音一定沒有能力。

三.路向

  將信仰本色化,希望藉此引導人接受福音,用心是值得稱讚的。只是,現今出現一種傾向,本色化已不再只是一種手段,而是逐漸成為信仰內容了。本土化”(CONTEXTUALIZATION)這一較新名詞正顯示出這種新趨勢。他們認為單以風俗習慣,文化等作為傳福音的手段已捉不住問題的核心,影響 不了群眾,必須將信仰本土化才能抓住社會群眾的脈博,才能喚醒群眾。

  從許多鼓吹信仰本色化的文章看來,雖然各人強調的內容和領域不同,但似乎都是依循着同一公式發展出來的。這公式是:

  基督徒(是)當盡責任的→(是)須付諸行動的。從這公式引伸出來的結果是:

  基督徒是天上國民也是地上公民有當盡責任作光作鹽→要付諸行動,因而主張爭取社會地位,參加政治活動;伸張公義,反對逼害,承擔文化…等。

  許多現代神學,特別是第三世界的神學,基本上都是朝這公式而產生的。各國因本身情境不同,於是產生許多不同名稱的神學:黑色神學,解放神學,草根神學,甚至現在所謂的香港神學(一九九七神學)。從這些神學所強調的來看,本色化已不再只是手段,(雖然口號上,理論上還是)實質上已成為內容了。

  這些神學是吸引人的,口號是響亮的,其抱負也似乎是把聖經真理落實到今日世界中。其理論邏輯表面看來也是沒有甚麼問題似的。但是,若再想深一層,我們不難發現,這公式所發展出來的神學,在理論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若將這公式倒過來看,就立刻看出其毛病了。試看看:

  付諸行動(是)盡責任→(是)基督徒。

  這倒過來的公式告訴我們,付諸行動的就是盡責任,盡了責任的就是基督徒。換言之,不付諸行動的是未盡責任的,未盡責任的不是基督徒。明顯的,這是絕對錯誤的。

  這就是將本土,本色的東西作為福音的內容的危險之處。這種危險不但在理論邏輯上,更是在行動表現上。許多鼓吹本色化的文章中,常好戰地批評教會 在好些本土的問題上未盡責任,未付諸行動,煽情地要求信徒採取行動,以表明自己是真正作光作鹽的基督徒。於是反種族,反傳統,反政府若沒這些行動,就好 像不是基督徒似的。

  究其實,基督徒的使命是將基督的福音傳給全世界,基督徒的抱負是見證基督,活出基督。基督是我們的中心,是我們的一切。本色化只可作為手段,不 可作為目的,更不可作為內容。向中國人傳福音,我們當然用中國文字和言語去表達,這樣,中國人才聽得明白。我們用中國的文物事例去說明,這樣,中國人才容 易領悟。這是手段,是用本色的東西作為工具。我們可以用道家的道”字去說明聖經的上帝,這是手段,但是甚麼時候,我們將道家的道視同聖經的上帝,這就是把它變成內容了。

  基督徒可以參政,可以透過政治方法去表達信仰。但是,我們若說,基督徒不參政,就是未盡社會責任,就是未作光作鹽,這就是把參政當作內容了。聖 經中有政治,有政治改革,甚至有政變。但是,這些決不是聖經的主要內容,不是聖經中心,亦不是重心。聖經有這些事例,但我們絕不可將事例當作道理,更不可 當作原則。今日有不少人犯了這毛病。

  我們可以利用文化去完成傳福音的使命,但我們不必太強調福音本地化,因為本色化不是我們的目的。道成了肉身”似乎是本色化很有力的證據,但是,這仍只不過是手段,是過程罷了。“道成肉身”絕不是目的。上帝的目的不是要成為人,乃是要人成為祂的兒女,這才是祂的目的。故此,本色化不是我們的目 的,基督化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必強調信仰本色化,本土化,我們反應該強調本土基督化才對呢!

 

復活象徵著生命之更新

 

  復活的先決條件就是死;沒有死哪來的復活?然而「死」象徵著人屈服在罪惡勢力之下(羅六23)。耶穌從死裡復活,以新生命的樣式出現,是上帝的原始神 蹟,為十字架突破罪惡勢力所管轄人類生活層面的大能明證。人生存在目前罪所支配和管轄的生活層面中,倘若耶穌是人類的救主,他就必須為世人突破這生活的層面,敞開另一新的層面,使人脫離罪的轄制。耶穌復活的意義正顯示,祂為世人所敞開的生活新層面是超越性的,非為自然人所知曉的;然而祂的此項作為卻是發生在我們生活的領域中,為一具體的歷史事件,否則「拯救」即成了一空洞的名詞,與生活在歷史範疇中的人全然無關。耶穌的復活與整個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為扭轉人類噩運的力量。顯然地,它不僅表明是一驚人的發生事件,更是上帝突破目前生活層面的創新作為。所以,凡在基督裡的必能經歷到生命的更新,成為新造的人。這更新的生活難道不是人最需要的嗎?

  今天,我們生活在科技高度進步的時代裡,可說我們享盡了物質文明所帶給我們的好處;這當然包括征服太空的成就感。人們往往易於迷思在這樣的意境中,大談外在的成就。縱然我們有能力征服外在的一切,我們仍然征服不了自己;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重視自我中心的現代人必須面對糾纏自己的罪惡感,學習放下自我中心的生活,需要解除心靈深處的「痛」——莫名的壓力、寂寞或空虛等等。人既然無法主控心靈的世界,也就無法靠己力擺平這些問題。惟有主宰著心靈世界的上帝,才能填滿人的需要。在歷經幾十載追尋的生涯之後,聖奧古斯丁終於告白說:「上帝啊!你為自己造了我,我的心靈不得安息,直到安息在你裡面。」

    現代人在心理上比任何時代的人承受更重的壓力,也顯得更需要歸回到上帝面前,接受祂的愛和饒恕,袪除纏身的「病痛」,建立與祂正常和諧的關係。這一切都是上帝 在基督裡恩典的賞賜,因為耶穌是為我們的過犯而死的,也是為我們的稱義復活了(羅四25)。

  耶穌的復活能使我們的生命更新,在現時的生活中體驗到祂復活的大能(腓三10);但我們必須事先與祂同死,放下自我,才有可能與祂同復活,得著自我 (可八35)過著豐碩的生活(約十二24),亦即這是讓基督活在我們裡頭(加二20),主導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能夠「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西三9-10)展示生命更新的生活樣式。

 

柏拉圖(Plato B.C.427-347)與基督教思想有關係之處

   1. 柏拉圖的世界觀

  柏氏主張有一個二元的世界,即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唯一真正的世界是觀念世界。經常改變的現象世界,本來就不存在,只有在它享有觀念世界時,才能獲得真正的形質。唯有觀念世界才是良善的世界。這個良善的、觀念的世界之絕頂,便是神。

  2. 柏拉圖的神觀

    神是良善的,是一切良善、有益之事的根源。神不可能是邪惡之因。我們遭遇困苦,須從人這一方面來尋找困苦之原因。神是永不改變的、完全良善的、完全榮 美的、特優的。神若有任何改變,神就會變成低劣的神。柏拉圖在他那本迪母斯(Timaeus)書裡,稱呼神為「創造者」;「父」和「造物主」。神依照一種 永遠的型態,創造這個宇宙。柏氏這些觀念,自然深受基督教思想家的讚賞,並且影響基督教思想家所構成的神學。

  3. 柏拉圖對救贖的看法

  柏氏說,人的靈魂先存在於觀念世界,並且已經在那裡犯了罪。為了贖罪與潔淨的緣故,靈魂就被差送到現象世界來,並且與身體聯合。靈魂的任務,就是要脫 離這猶如監牢的身體,並且使這座矯正好的房屋(指身體),再回到那純靈的世界。完成自我救贖的主要方法有二:

    (1)以神為中心,默念世界。

    (2)實行一種神秘的禁慾主義。

  靈魂必須想念那一度曾在先存境界裡所看見的那些觀念。藉著渴望並追想那些觀念,便能取得那些觀念。因迫切想家(指想念觀念世界),靈魂便得高昇,並且 得以準備返回觀念世界。人必須克制身體,靈魂方能在智力與神秘方面逐漸上升。藉賴禁慾主義,性慾就會屈服於靈魂之推理力。這就要藉著身體與靈魂協調的聯 合,或要全然抑制身體才能達成。從這協調的過程,產生四大美德:智能、勇敢、節制、公正。不過,禁慾主義亦有其本身的目標,它能廢棄一切屬五官的現象暨屬 世的關係。柏拉圖有一句嘉言說; 「藉著逃脫世界,人便成為像神一樣,這事是有可能做到的。 」

  以上柏氏的看法,對基督教有兩點的影響:

    (1)禁慾主義略微地被暗示於新約聖經。

    (2)在教會修道主義上,恢復那不近人情的方式。

  4. 柏拉圖對靈魂存在的看法

  人先存的靈魂屬於觀念世界,是永生不朽的,柏氏對靈魂不朽之問題最感興趣。他提出許多憑據、證明靈魂不朽。他的憑據用詞有:非物質性、單一性、生活力、抓住永恆觀念的能力等。基督教神學家亦使用這些用詞。柏拉圖曾引用蘇格拉底臨死之前的遺言說:「我深信有一件真正會復活的事,死人的靈魂是存在的、良善靈魂比邪惡靈魂得到更好的結局……你們抓住我,可以把我活埋……但我是勇敢的, 並且很放心。我要再說,你們只能埋我身體而已。」

  5. 柏氏對來世的看法

  凡救贖自己靈魂的,就有永遠良善和永遠榮美的後果。惡人將受未來的刑罰。惡人連續遭受幾個年代刑罰之後,就可免去刑罰。這種觀念成為以後中世紀天主教煉獄教理的胚胎。

 

申論理性叫我們假定上帝創世所要達到的事

 

    根據以上所說的,關於上帝創世的究竟目的,我們既要看見理性會給我們什麼亮光,那麼最好的著手方法,似乎是考慮到有什麼本身原來寶貴的事實,是創造世界的結果。我不要涉及任何關於適合或可喜的事無味的形而上的探討,但要將我所說的,訴於讀者心智,鎮靜沉著的反省。

    一、上帝的屬性其所以算為榮耀,乃因為它們足以產生某些行動和結果;而它們的用意是在於彰顯上帝的無窮權能,智慧,公義,善良等等,這似乎是一件適當而可喜的事。上帝若未創造世界,則此種神性,將無從發揮。上帝雖有大能足以產生偉大結果,也必會潛藏無用,而不能發生任何結果。上帝的智慧與謀略也必會無運用之地,因為沒有運用之物件。上帝的正義,善良,和真實,也必會如是。固然上帝的這些屬性,若不發揮表彰,上帝自己仍然完全知道它們是存在著。不過,若這些足以產生某些結果的屬性,本身是優美的,那麼它們之發揮,也必是同樣優美的。若那足夠產生某種運行的能力,乃是一件美事的話,那麼這種能力的美就必是在乎它與這種運行或結果的關係;但是,除非運行本身是美的,那就是不可能的了。任何作工的能力,其價值不能超乎工作本身的價值。所以上帝既然認為這些屬性本身是可貴可喜的,自然就可假定祂喜歡將它們適當地發揮表達出來。上帝如何重視祂那用明智來計畫並安排結果的能力,祂也要如何重視明智的計畫與安排本身。祂如何喜歡祂自己所具有行義的心,和按真理與公平處理萬事的心,祂也必如何喜歡這種公平處理的本身。

    二、上帝各種光榮的諸般完美之被其他存在者所知,而其運行和表現之被它們所見,乃似乎是適當而可喜的。若是上帝的能力和智慧等等,應當發揮表達在種種結果中,而不永遠潛伏,那麼,這些發揮就當對某些存在者表現;而不應完全湮沒無聞。上帝之完美無論被表達與否,在上帝都是一樣。上帝本來完全知道祂自己和祂的諸般完美,祂在它們未曾實際運行之前,本來就完全曉得它們所能產生的運行與結果。但這些光榮的完美從它們相當的結果實際彰顯出來,若是一件可貴重的事,那麼,任何存在者能發現並認識上帝的這些完美,也就是一件可貴之事;而且這種認識,也是一件可喜的事。上帝的榮耀得以被受造者的一個光榮社會所認識,這是一件本身絕對美好的事。他們能夠更多認識上帝直到永恆,這乃是一件值得為那規定至美至善之上帝所重視的事。若生存比殘缺和不存在更為可貴的話,又若有任何受造之存在是它本身值得存在的話,那就是認識;若有任何認識值得存在,則認識上帝與上帝的光榮,乃是最優美的認識。這種認識乃是在一切受造之存在中為最高最真實和豐富的一部分,遠超乎一切殘缺和不存在。

    三、既然認識上帝的榮耀,本身乃是一件可喜的事,所以人既已認識上帝的榮耀,就當以此為可貴,可喜,使與其尊嚴相稱。若認為在悟性中應當對榮耀的物件存相稱的觀念,那麼,在意志中也應當對之存相稱的情感。若是完美本身是優秀的,那對它的認識和對它的愛重,也就是優秀的。正如上帝愛重祂自己的優美,乃是適當的,照樣上帝重視那對祂的優美之愛,也是適當的。若有人應當高抬自己,他就當然喜歡別人高抬自己。若悟性中對上帝的完美的觀念是可貴的,則心中的愛就更為可貴,因為道德之美,是特別在乎心中的傾向和情感。

    四、既然在上帝裏面有無量豐富的善各樣的完全,一切的美善,和無量的幸福——而且這種豐富又能傳達或發出,所以這善的無量泉源發出百川,乃是一件可貴可喜的事。既然這事本身是優美的,所以對這事的意向,便必須看為是一種優美的意向。善這樣發出來,從某種意義來說,乃是使善倍增;正如流水可視為與源頭不同的東西,同樣善的發出可視為是善的增多。若源頭豐富的善本身是優美的,那麼,流出來那有如增多的善,也是優美的。既有無量光明與知識的源頭,這光明自宜對別的存在者發出知識和理解的光輝;既有無量的聖潔與優美道德的泉源,它自宜向別的存在者流出聖潔。既有無量的快樂幸福,這快樂幸福也當如泉源流出百川,如太陽發出光輝。

    所以,我們很有理由假定,上帝的究竟目的,乃是祂無量豐富的善,在祂本身以外,要有一種充分光榮的發揮;而上帝之要傳達祂自己,或散佈祂自己的豐富的本性,乃是祂之所以創造了世界。但是我看出,若說上帝那將自己傳達給受造者的本性,使祂創造了世界,似有些不當之處。因為說上帝有意將自己傳達給一個物件,乃是預先假定那物件之存在,至少是在觀念中存在著。但那使上帝創世的傳達本性,乃是一種普通的傳達本性,即那充沛的神性之洋溢和散佈的本性。正如一樹的根株傳達生命及漿汁之本性,無疑是將它們輸送到嫩苗,葉子與果實之故,如果這些存在是有了的話。但樹並非即是產生那些果實的原因。與其說產生果實是由於樹有灌輸生命及漿汁給它果實的本性。毋寧說它有傳達生命及漿汁普通的本性。所以,嚴格地說來,我們可以假定,上帝要將祂自己無量的豐富發出之固有本性,使祂創造了世界,所以,這種發出的本身,即是上帝創世的究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