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神學與宗教及哲學

    神學兼具哲學和宗教之特色,因為神學必須有熱情,它關乎人的信仰,與人一生追求至高的理想密不可分。神學也是思想,是研究上帝如何在有限的時空中向人彰顯祂自己。神學本身的思維過程是嚴謹而合乎理性。因此,神學是兼具信心與理性。

 

    神學有下列之特色:

 

一、神學不是玄思冥想,是一門科學

 

    神學的思維態度與宗教及哲學相若,但是神學以上帝的啟示為對象,不是由恐懼投射出來,也不是由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創造出來。啟示的存在不是由人的心靈決定,它在時空出現,透過歷史讓人認識。

 

    神學之根據在於聖經,聖經的啟示在以色列人的歷史,救是舊約聖經所記載之事實。新約耶穌生平是聖經啟示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啟示。上帝的道成了肉身,在時空中出現,成為人類歷史之一部分,是神學研究之重點。

 

    科學必須有研究對象,神學之所以是科學,是它有研究對象不是由人心構成,而是確定的事實。

 

    科學的研究有一定程序,合乎理性之要求。神學的研究也是有嚴格的理性要求。神學的理性思維包括歷史、考古學、語言分析、詮釋學及教義理論之建構。因此神學可以作為一個科學,有自己嚴格的研究方法。

 

二、神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

 

    宗教源於人的敬虔,表現在人追求真理的熱忱。神學雖然是一門科學,但是它絕對不是冷冰冰的。哲學家可以很冷靜地思考問題的根源,而且可以永遠作一個他者(otherness),凡事袖手旁觀,不沾染世俗。

 

    神學卻不是這樣,神學的對象是一個啟示,但是這個啟示不是冷冰冰的放在那裡。當人與這個啟示接觸,或要明白這個啟示,人立刻發現啟示是與人是互動的。

 

    神學的啟示需要人回應,更需要人委身,因為這個啟示與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上帝藉著以色列人的歷史向世人說話。在新約聖經,上帝藉耶穌表明祂的旨意。這個旨意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人必須回應的。

 

    希伯來書11-2節:『上帝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神學處理的是上帝向我們曉喻的話,這些不是空谷靈音,而是對我們說的,所以這些話是實存的,與我們今日的生命成長有密切關係。

 

    神學的基本命題是「創造與救贖」,創造解答宇宙和人類的來源,救贖解答人生現世的問題。神學不是自說自話的一大堆理論,他是人的生命被啟示觸動了,回應啟示的挑戰,在這互動中創造神學思維。

 

    神學是生命與啟示互動的結果,所以神學不是絕對,它有人的參與,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人對啟示有不同回應。神學僅管五花八門,但啟示卻是不變的,因為啟示是上帝把自己揭示出來,讓人透過啟示認識祂、經歷祂。所以我們說,神學是一門生命的學問。

 

三、神學是基督教會的財產

 

    神學是人與啟示的互動結果,神學就不能被人私有化。啟示向人揭示自己,在揭示過程中,有人的參與,也有上帝的意願。我們習慣說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不是人所能左右,是上帝按祂的自由向人彰顯。神學無分宗派,在歷史上啟示與人的互動激盪而來。

 

四、神學是教會的使命

 

    教會是信仰群體聚集之處,社會是信仰群體生活之處,所以信仰群體的使命應當是參與社會的公共生活,這是神學的實踐性。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什麼是上帝的榮耀

  上帝有雙重的榮耀:

 

  1、上帝本體的榮耀。

 

榮耀,是上帝不可或缺的本質,就像光對太陽一樣,祂被稱為榮耀的上帝(徒七2)。

 

榮耀是神性發出的光輝﹔有神性就有榮耀,否則上帝就不是上帝了。受造物可以缺乏尊榮而存在。一位君王若沒有王服、冠冕、權杖……等,代表君王的一切,那他就只是個普通人。然而,上帝的榮耀是祂本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否則祂就不是上帝了。上帝的本體就住在祂的榮耀裡。上帝的榮耀無可增添,因為祂的榮耀是無限的﹔也是上帝最在乎的,更是不會除掉的。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賽四十八11)。

 

上帝會賞賜短暫的祝福給祂的兒女,就像智慧、財富、尊榮﹔祂也會賞賜他們屬靈的福分,賜他們恩典、祂的愛,甚至天堂﹔但,祂本體的榮耀是不分賜與人的。

 

法老王將自己手上的戒指和一條金鏈子給約瑟,但卻不會將自己的王位給他。“……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創四十一40)。因此,上帝會豐富賞賜祂的子民﹔賜他們基業﹔賜他們基督為中保所擁有的一些榮耀﹔但,祂本體的榮耀卻是不分賜與人的﹔在寶座上祂最大

 

  2、歸給上帝的榮耀,或受造物極欲歸給上帝的榮耀。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代上十六29)和“……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六20)。

 

我們歸給上帝的榮耀,不過是在世上高舉祂的名,使祂在別人眼中顯為大。“……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一20)。

 

基督復活的歷史真實性

   雖然最近有一些學者開始對耶穌基督復活的歷史真實性開始提出懷疑,但是詳細考察他們的研究工作並不能使人接受他們的結論,因為在復活記載的絕大多數歷史證據被忽略掉,並加上主觀信仰前提的臆測以後,其結論的合理性就很低了。事實上,現在絕大多數新約學者還是接受耶穌基督復活證據的歷史真實性。總體來看,對耶穌復活歷史證據的懷疑只是一個插曲,譁眾取寵了一陣子,很快又消失了。

  與耶穌復活的相關歷史證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空墳的歷史事實

  幾乎沒有人懷疑空墳的歷史事實,包括那些對其他復活證據進行懷疑的學者。因為首先,關於猶太公會成員亞利馬太的約瑟安葬耶穌屍體的記載是歷史真實的﹔其次,關於耶穌被賣,在彼拉多前受審、以及釘十字架的整個受難故事也是歷史真實的﹔第三,保羅對復活教義的闡述是以空墳為前提的。如果沒有空墳的話,保羅必須走另外的神學路線。這可能才與現在的「精神」復活而「身體」不復活的「開明」說法吻合吧。但保羅並沒有這麼做。第四,這種「精神」復活「身體」不復活的說法其實是現代的說法,在猶太思想中這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此如果墳墓沒有空的話,耶穌的門徒後來不可能在耶路撒冷宣講基督的復活。最後,從耶穌的猶太反對者,以及後來許多反對基督教者的反應來看,他們也不是否認墳墓空了,而是給空墳墓除復活以外的別的解釋,比如門徒偷了,等等。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細節理由,幾乎沒有一個認真的新約歷史研究者會認為空墳不是一件歷史事實。

  對空墳歷史事實的自然主義解釋大致有三種:耶穌沒有真死、門徒偷了、找錯了墳墓。但這三條顯然都沒有辦法合理地解釋整個事件的歷史記載。比如對沒有真死,很難相信一個極度虛弱--要知道基督在上十字架前,先還受了極重的酷刑,以至於沒有辦法自己背十字架--的人,在十字架上釘了好幾個鐘頭,並被長槍穿透胸腔以檢驗死透沒有,然後又被濃重的香料和細麻布纏裹嚴密,在冰冷的墳墓裡沒有任何食物補充地躺了若干小時,甦醒過來以後,還有能力推開墓 門的巨石,躲開嚴密看守的衛兵,然後步行幾英里到耶路撒冷門徒聚集的地方。對門徒偷了一說,除了要接受顯然與歷史記載不符的關於羅馬衛兵的嚴禁軍紀以外--這裡必須假定衛兵為了滿足現代反對者的願望而冒生命危險的玩忽職守。因為根據歷史記載,羅馬軍紀規定如果士兵玩忽職守是要被處死的--還等於是說門徒們是有意撒謊的。如果無意撒謊丟了性命還可以理解,而所有的門徒都因為這個有意的謊言--甚至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還堅持這個謊言,而如果他們只要承認自己在撒謊就可以被釋放--而殉道,就難有什麼說服力了。這種理由實際上等於是說,我說你是壞人,你就是壞人。而找錯了墳墓一說更是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如果真的是門徒們找錯了地方的話,那麼那些管理墓園的,反對基督的大祭司,羅馬的政府官員們會也找錯嗎?這簡直是在開國際大玩笑了。如果門徒是找錯了墳墓而宣講復活,那麼又有權又有勢的大祭司、巡撫們只要找到正確的墳墓,把耶穌的屍體擺出來,門徒們的謊言不就是不攻自破了嗎?

2、耶穌死後復活再現的歷史事實

  我覺得保羅自己的話其實是關於這條理由的最有力證據:保羅在林前15:6節說:「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但也有睡了的。」這就是說,保羅在傳講耶穌復活再現的時候,如果是謊言,人們立刻可以戳穿,因為大多數見證人還在。所以反對者們通常是從幻覺來解釋這些證據,而不是簡單地否認這些證據的。

    但幻覺的解釋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耶穌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給許多不同的人--並不僅僅是單個人,而是一次可以多達五百人--顯現,這很難和幻覺聯繫起來。同時,幻覺解釋忽略的最大的事實就是空墳,因為這仍然沒有回答耶穌的屍體上哪裡去了的問題。另一方面,復活再現的記載無一不是關於耶穌的肉身再現的記載,比如具有可以觸摸的特徵等等。如前所述保羅關於復活的教導是身體也要復活的。這也很難用幻覺來解釋。

3、門徒對耶穌復活信念的改變

  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門徒們是四散逃跑。而僅僅在四十天以後,同樣的這班人卻寧願冒著生命的危險,甚至不惜殉道--事實上每一個最後都殉道了--來傳講基督的復活。難以相信,這樣如此堅定,可以以生命為代價的信念是在四十天之內建立起來的。保羅自己的轉變也是有力的一個證明。除了使徒行傳的記載,他自己也在新約書信中說到他以前是如何的逼迫最早期的基督徒,然而在去大馬色的路上,一夜之間他就變成傳講福音的最熱心者。再考慮到猶太人原來對復活的觀念--復活是在末日審判以及復活是普世性的,門徒對復活信念的轉變就成為強有力的證據。

  最後要強調一點的是,從復活的歷史證據到相信復活的事實,仍需要一個信心的跳躍。因為證據除非加上解釋,就不能成為證據,甚至可以成為相反的證據。而如果固守在自然主義的信仰裡面,即使是證據在面前,仍然看不見證據所要表達的事實。但是我想至少對我來說,這些證據足以讓我相信耶穌基督的肉身復活是一件實實在在的歷史事實。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悔改與得救的關係

 

    悔改與得救,是絕對有關係的。要得救,就必須悔改。必須經過悔改,才能得著救恩。

(一)『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三章二節。

    天國就是屬上帝的國度,也就是屬上帝掌權。這屬上帝的國度,這屬上帝的掌權,今天要在人身上先顯為實際,將來要在上帝國裡再實現出來。人要有分於這屬上帝的國度,這屬上帝的掌權,人就必須悔改。人背著上帝的時候,是不受上帝的約束,不服上帝的管治的,是放蕩無羈,為所欲為,任意妄為,甚至無所不為。不要說,他犯罪作惡是不受上帝的約束,就是他行善為義,也是不服上帝的管治。他無論作什麼,都是不服上帝的權柄的。現在上帝國要來掌權。他若要有分於這個上帝國,讓上帝在他身上掌權,他就必須悔改,就必須在心思裡有一個轉變,從一切不受上帝的約束,不服上帝的管治的事上轉過來,服在上帝的掌權之下,受上帝的約束,服上帝的管治。並且他若想要在將來進入上帝國的實現裡,他就必須在今天先活在上帝國的實際裡,讓上帝在他身上掌權;所以他必須悔改。只有悔改,只有從一切對上帝不服不法的事轉過來,服在屬上帝的權柄之下的人,才能有分於上帝國,才能在今天活在上帝國的實際裡,在將來進入上帝國的實現裡。

    上帝的救恩,不光要叫我們免滅亡、得永生,也要把我們救到上帝的權柄之下,叫我們服上帝屬天的權柄,讓天在我們身上掌權。我們要有分於上帝這樣的救恩,我們就必須從一切不讓上帝掌權的事悔改,來服在上帝屬天的掌權之下。所以悔改與人有分於天國,是有絕對的關係的。

(二)『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要見上帝的救恩。』路加三章四至六節。

    上帝的救恩,就是主進到人的裡面,作了人的拯救。人如果要得著上帝的救恩,他就必須讓主進到他裡面。悔改就是人給主預備一條路,讓主進到他裡面。所以上帝要差遣主耶穌將祂的救恩帶來給人,就先打發施洗約翰來傳悔改,叫人在心裡為主預備一條平坦正直的路,好讓主走進來。人如果不悔改,不從心思裡有一個轉變,將他的全人轉過來向著主,就是主要進到人裡面,叫人得著上帝的救恩,祂也是無路可以進入。但無論什麼時候,人的心思一轉過來向著上帝,給祂開了一條路,祂馬上就進到人裡面,作了人的救恩。

(二)『悔改赦罪。』路加二十四章四十七節,三章三章,行傳五章三十一節。

    主的福音是叫人悔改而得著赦罪。上帝要賜給人『赦罪的恩』,就必須先賜給人『悔改的心』。人若不懊悔自己背向上帝的罪,而從心裡轉向上帝,他就不會信靠主耶穌,所以他也就不能得著上帝赦罪的恩。人要得著赦罪,就必須悔改,就必須懊悔他的死行,(來六1,)而轉回歸向上帝。

(四)『悔改得生命。』行傳十一章十八節。

    主的福音叫人得著赦罪的目的,是要叫人得著祂的生命。(西二13。)所以人要得著主的生命,也必須悔改。人必須看見自己的生命是敗壞的,自己的生活-就是在上帝之外的生活-是邪惡的,而自己責備自己,厭惡自己,悔改轉向上帝,使自己的罪得蒙赦免,才能得著主的生命。

(五)『悔改受洗。』行傳二章三十八節。

    受洗乃是人因著信靠主耶穌,接受祂的救恩,而有的一個舉動。人在信靠之前,必須悔改。人必須悔改,才能信而受洗。所以悔改與受洗有關係。悔改與受洗有關係,也就是與得救有關係,因為受洗乃是人接受救恩的一個舉動。

 

悔改在信靠以前

 

    沒有一個真實的信靠,前面是沒有悔改的。同樣,也沒有一個真實的悔改,後面是沒有信靠的。有信靠,就證明有悔改;有悔改,就必定有信靠。此二者,是緊緊相聯,而不能有此無彼,或無此有彼的。

(一)『當悔改,信福音。』馬可一章十五節。

要信福音,就必須悔改。不悔改,就不能信。凡不悔改的信,也都不是真信。真信,定規是先悔改而後信。人若不從自己裡面先有轉變,就怎能接受福音呢?人裡面若沒有轉變,光在外面承認福音,又有什麼用處呢?

(二)『當向上帝悔改,信靠主耶穌。』行傳二十章二十一節,十九章四節。

必須向上帝悔改,才能信靠主耶穌。人的心思必須先向上帝轉變,人的心才能信靠主耶穌。只有心思轉向上帝的人,他的心才能接受主耶穌作他的救主。心思沒有轉向上帝的人,不會感覺需要主耶穌,所以就不會信靠祂,也不能信靠祂。一個人必須先看見自己的罪惡、敗壞,先看見自己如何背向上帝、頂撞上帝,而憂傷痛悔、轉向上帝,然後才能從心裡信靠主耶穌作他的救主。要信靠主耶穌,就必須先向上帝悔改。

上帝為著要叫人能信靠祂所差來的救主,就特意先打發施洗約翰來傳悔改的道,叫人悔改轉向祂,預備人的心,好接受祂的救恩。施洗約翰一來傳了悔改,主耶穌接著就來叫人信靠。悔改是為著信靠的,也是帶進信靠的。

 

悔改是上帝賜給的

 

    真實的悔改,是上帝因著祂的憐憫,賜給人的。

(一)『上帝將悔改的心賜給人。』行傳五章三十一節,提後二章二十五節。

    上帝要人接受祂的救恩,就藉著祂的靈,光照人的心思,叫人看見自己遠離上帝的光景,叫人知道該轉回歸向上帝,而感動人的心情,將悔改的心賜給人,使人從上帝之外的一切轉向上帝。許多人原來在上帝之外,喜好罪惡,貪愛世界,或戀慕許多別的事物。有一天上帝憐憫他們,藉著聖靈轉他們的念頭,叫他們從罪惡,從世界,或從許多別的事物轉向上帝。

(二)『上帝也賜恩給人,叫他們悔改。』行傳十一章十八節。

    許多人原來是不要上帝的;是沒有想到上帝的,但到了一個時候,上帝就因著祂的憐憫,恩待他們,為他們安排一切環境和心境,使他們悔改,專心歸向上帝。

(三)『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羅馬二章四節。

    人棄絕上帝,犯罪作惡頂撞上帝,得罪上帝,本該立刻受上帝懲罰,被上帝除滅。但上帝卻因著祂的恩慈、寬容忍耐人。祂這寬容忍耐人的恩慈,是要領人悔改,轉向祂。許多人若是早死幾年,就不得悔改得救了。許多人所以能免去病死、災害、戰火、轟炸、墜機、沉船,就是因為上帝的恩慈、寬容忍耐他們,給他們機會,領他們悔改,好叫他們轉向上帝,得蒙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