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後現代特色的教會

在深受現代科技與理性思想影響下的社會,不約而同的人們都強調工作效率與績效,因此「節目」(Program)是最關心的焦點。在這種環境下的教會,很自然地,也講究效率與組織化。教會每一年都要訂出增長的「量化指標」,牧師也成為教會的「執行總裁」(Chief of Executive Officer, CEO)。教會各部門的活動琳瑯滿目,把教會的行事曆填得滿滿的。主日崇拜的聚會,更是排得十分緊湊,而牧師最容易被信徒和同工指責的「罪過」,就是講道超過時間。

也有的教會,極為看重教義的「純正」。美國許多這種類型的福音派教會,講台多採取「解經講道」的方式。另外,現代化的教會強調分工,因此教會的教牧同工有時變成只是「同事」關係,而非「弟兄姊妹」。這種人際關係的疏離感,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特徵,也是現代化教會常有的現象。

但是後現代的社會注重感性多過於理性,人們珍惜個人主觀的經驗,也樂於分享這些經驗。因此,許多超自然的、神秘的經驗,不再成為禁忌,反而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現代社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支離破碎,後現代社會的人更重視「關係」的建立,強調「過程」(Process)而不僅是「結果」(Result)

因此當代許多比較偏向靈恩的教會,都是具有這種「後現代」色彩的教會。他們的聚會喜歡採用熱情洋溢的「敬拜讚美」型態,唱詩時間很長,有時比講道時間還長。崇拜方式比較不拘形式,可以臨時加入見證或禱告。有的教會甚至在牧師講道完之後,立刻請會眾當場回應。

一般而言,這種的教會講道時間較短,信息內容也非常強調「切身感受」(Felt Needs)及如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Relevance)。同時,這種教會的信徒比較重視「現世」(Here and Now)的需要,而非「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他們對教會的委身程度很低,甚至有「反組織化」(anti-institution)的心結,所以常常遊走於眾教會之間,成為「游牧民族」。

美國以調查基督徒社會現象聞名的George Barna,在 2001 年底曾列舉出一些當代美國教會的狀況,其中有許多與後現代思潮是有關係的:
•35 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很少人採取聖經的觀點看事情。
聖經的教導與價值觀,對人們道德的選擇影響很小。人們關心的是如何避免麻煩及減少衝突。
美國人當中相信有絕對真理的人數,已經由2000年一月的38%,急速掉到2001年十一月的 22%
預期到2010年,有五千萬人只會在網路上去尋求「靈性的經驗」,而不會去教會。
30%自稱是重生的基督徒認為,同居、同性戀、看色情電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都反映出後現代思潮已經逐漸對教會的信徒產生影響。因此要如何去牧養這些後現代社會的信徒,將成為牧者的一大挑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