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探索「歷史的耶穌」


類似新紀元運動混淆耶穌的人性與神性的思想,早在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時期就已出現過,當時的神學家認為耶穌實際上只不過是一位周遊各地施教的夫子,但新約的作者將祂寫成救主與復活的主,這些信仰不過是為錯誤的耶穌歷史憑添幻想而已。有些啟蒙時期的作者認為,只要恰當地運用最新的歷史研究法,必定可以重塑「耶穌的原貌」,「探索歷史的耶穌」(The Quest for Jesus)就是在這個時期發源,是基於這樣的信念。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類意圖探索「歷史的耶穌」的作法,其共同的基本立場都是「不信新約中所記載的耶穌具有歷史上的正確性;一些極端人士就宣稱,新約對於耶穌之敘述,不過是其門徒所捏造的故事,把耶穌說成基督。這些的學說其實與諾斯底的異端沒有兩樣。

   
其實,「探索歷史的耶穌」一辭來自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於1906年出版之著作《The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的標題。此書描述了十八至二十世紀探索「歷史耶穌」的學術進展。這個探索的主要訴求是質疑新約聖經關於耶穌的描述。

   
大部分關於耶穌的描述是由學者自身之哲學立場塑造而成,不是直接探索史料來源而得的史實。因此史懷哲在他的分析裏,對這種探索歷史耶穌的作法抱持「徹底的懷疑」(thoroughgoing skeptical);並且他認為這種探索忽視新約福音書「絕對末世論」(Thoroughgoing Eschatological)的觀點。史懷哲的著作否定了歷史耶穌的「第一波探索」,也為「第一波探索」劃下一個清楚的句點。

   
然而史懷哲受韋斯(J. Weiss)「持續末世觀」(Consistent Eschatology)的影響,相信猶太人在耶穌所在的時期都以為末日將近,所以祂所主張的「上的的國」乃是末世的觀念,因此他宣稱耶穌也不過是一位第一世紀猶太教中、自以為是彌賽亞的激進末世論者(Jewish Apocalyptist)。

   
史懷哲認為耶穌是一個陌生的人物,來自第一世紀的外鄉,猶太人末世啟示的環境中。故此,史懷哲的名言為:「他來到我們這裡,好像無人認識的人」,因此顯然他的「探索」,也不比被他批評的學者高明。

   
「第一波探索」中崇尚的史實主義(Historicism)遭到摒棄,不久後,教義式解釋法(kerygmatic interpretation)取而代之。由布特曼(Rudolf Bultmann)和他的門生在1930年左右所開創的方法,企圖將耶穌定義為一個純粹由使徒們所傳講「信仰的基督」;而不是一個歷史性人物。

   
他們認為,儘管這種傳講甚至不能以耶穌之歷史事實作為證據,但這樣的傳講還是極其重要的。十字架和復活是基督徒信仰真正的精義所在,是神與人相互交流的真正象徵,這些才是使徒和教會的根本。顯然,「信仰的基督」需以「歷史的耶穌」為前題,但不需以其為對象。他們宣稱,基督徒信仰的焦點並不在於「歷史的耶穌」,卻在於「信仰的基督」。
    然而,就連一些布特曼的門生都感此法不妥。於是他們開啟對歷史耶穌的「新探索」(New Quest,有別於十八、十九世紀的「第一波探索」或「舊探索」)。蓋士曼(Ernst Kasemann)覺得布特曼完全忽略「歷史的耶穌」有潛在危險,並認為這是一種潛在的幻影論(Docetism)。

   
蓋士曼認為神學主張乃是依歷史的彰顯,也就是有關耶穌的福音宣揚,在耶穌地上的工作中,已有具體而微的芻形。因此,他們所開啟的這波「新探索」,要以歷史方法所能確認的耶穌史實為基礎,將教義中的基督建立、定義在其上。

   
「歷史的耶穌」舊探索,其目的在使人「不相信」新約所描繪的基督就是耶穌;但是「歷史的耶穌」新探索卻是肯定耶穌就是基督,並且強調,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之間的銜接點在於耶穌的信心,是一種模範式的信心,成為世人的榜樣,並且被宣揚出來;耶穌基督福音的主題就是「末世的上帝國已經近了」。
    「歷史上的耶穌」這辭的意思取決於我們對「歷史」的認知。論到何為歷史,我們頭一個反應就是「過去的事」。廣泛的說,的確如此。不過,歷史並非我們能真正擁有,也非我們能真正獲得的。我們真正擁有的歷史是「第二意」(the second sense)的歷史是我們所創造(do)的歷史,而非過去存在(was)的歷史。這也是我們考究現有證據(雖有可能不完全)之後,所寫出(write)的歷史。

   
這位歷史的耶穌對我們到底有何意義?就著我們現今的情形來看,倒是「第二意」的「歷史的耶穌」,就是轉述者(這裏特別是指祂的使徒)在他們當時的情況下所認識的耶穌,才對我們有真實的益處。我們關心歷史,並不只是簡單的想知道「過去」而已,更是為了瞭解「現在」,甚至尋得有關「未來」的線索。

   
若祂是有歷史性而非僅是一個遙遠、逝去的事實,耶穌必定與「此時」、「此地」有關!歷史的耶穌過去為多人活過、死了並復活;祂所帶來的生命之道,就是如今,還是極具功效,我們藉著聖靈親自經歷祂的生命之道的果效,例如醫病、趕鬼、死人復活、生命的更新等,與過去耶穌時代所產生的功效完全一樣。

   
使徒約翰在他的著作「約翰壹書」,一開始便提到他所聽見、所看見、親眼見過、親手摸過的「生命之道」(約壹一1)。這是為那些不認耶穌是基督的人(二22),以及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人(四23;約貳7),所譜的序曲。

   
多數解經家以之為對某種不認「道成肉身為真實」的幻影派形式的對抗。如果硬要將天上的基督和為人的耶穌予以劃分,並且偏重前者甚至犧牲後者,這不但不能構成基督論,而且會演變成如前所述的「敵基督」呢!約翰寫這書信時,無疑地正因迫切的需要,因為人們忽視了基督的真實人性,而必須給與確定的聲明。

   
「耶穌基督的復活」是福音宣揚的重點;拿撒勒的耶穌被高舉的地位和祂的復活連在一起。同時它也確立了基督徒的盼望:在救贖方面,它使基督在十架上勝過死亡與邪惡的勢力,在末世方面,它成為基督徒對永生盼望的基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