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上帝國與教會

 

    耶穌傳福音的中心信息是「上帝國」,但麻煩的是,祂所傳的天國和那些聽眾所想像的意義截然不同。猶太人一直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理當享受特權,並統治整個世界;他們期待,有一天上帝會介入,藉著上帝的大能來實現他們所不能達到的願望,得到夢想中的世界統治權。所以他們相信的天國,是個政治上的名詞。

 

    但耶穌相信的上帝國是什麼呢?讓我們先想一下主禱文的內容:「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可發現耶穌所謂的「上帝國」是指在地上的社會,能實行上帝的旨意,如同在天上一樣。簡單說,上帝國是一個建立在愛之上,而非權勢之上的國度。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法規》的序言提到:「上帝之子耶穌基督乃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全智全能管理萬物者。祂用寶血贖回其百姓,而設立其國在地上,則其教會也。教會均依靠祂為首而建立。起初主耶穌將眷顧及治理之權交代教會(馬太福音1619節、1818節、約翰福音2021節),今教會因要執行此權,應該遵守上帝聖經之教訓,制定適合之憲法,可為治會之規矩,辦事之準繩,如經上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1440節)。如此,始無愧、無負主耶穌所交託者,則可使天父之旨意得成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教會在現今社會的使命,既然是要「使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就應該用愛建立這個上帝國,而非用權勢。教會組織與機構,為了不負主耶穌所託付,並為了管理運作的需要,會設立很多法規來治理。

 

 

「上帝國」的福音

  若是說,「上帝國」之建立是上帝國的王子耶穌以戰勝撒旦魔鬼的「聖戰」來完成的,怎麼能夠算是「福音」呢?其關鍵性之解答在於這場「聖戰」之方式。

 

(一)耶穌以苦得起與犧牲的方式宣揚上帝國福音

 

    做為上帝國的王子耶穌曾經多次預告他將以「苦得起」的受難,甚至被殺「犧牲」的方式來宣揚上帝國的福音(參照:馬太十六:2028,馬可九:2127)。這點正顯示:上帝國王子耶穌是單槍匹馬與「魔鬼國度」宣戰的,而不像世上君王以犧牲人民戰士生命的方式去鞏固自己的國防。因為這場與撒旦罪惡國度的戰爭打得很凶,結果上帝國的王子必然犧牲死亡。然而耶穌的死亡卻擔負了世人的罪債,也彰顯了上帝國的君王是一位慈父。因此保羅見證說:『上帝對我們顯示了無比的愛,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死了』(羅馬書五: 8)。由此見之:上帝國的福音實在是一種以輸為贏的福音,因為耶穌基督以死亡的方式來挽救罪人生命!

 

(二)上帝國的福音因耶穌從死裡復活而完成

 

    耶穌於逾越節期與門徒吃「最後晚餐之一幕(用餅與葡萄酒象徵「新約」之記號),就是在說明:「上帝國」將因耶穌的死與復活的事件而大有能力的臨到。耶穌正是一位戰勝死亡的上帝國王子,堪得為世人所投靠。關於這點,《共觀福音書》作者特別提醒讀者,要從《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的「受苦僕人」與《但以理書》七章的「人子」角色去瞭解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其十字架的意義。因為上帝國的王子耶穌曾經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十字架」非但是榮耀記號,更是拯救世人的福音(哥林多前書一:18以下)。的確,耶穌的死與復活,已經清楚顯示「上帝國」的凱旋及其福音的完成,因為上主的統治已經開始了。

 

    基督徒是接受「上帝國福音」的人,因此他們就是「上帝國公民」。耶穌就曾經說過,只要人心肯接受上帝國福音,心地肯接受上帝國君王——「天父」的統治,「上帝國」就臨到他的心裡(路加十七:21)。並且從此影響到他的家庭與職域,言行舉止也都能夠榮神益人。只是「上帝國」這個寶藏非凡俗與垂手可得的,人要做「上帝國公民」就得要有一番的追求與努力。所以耶穌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而會喪失生命;那為著我而喪失生命的,反而會得到生命』(馬太十六:2425)。這等於是說,凡接受上帝國福音而成為上帝國公民的人,要學像耶穌那種苦得起與犧牲一己之品格,並且有足夠勇氣背負十字架跟從他的人,才夠得上資格。

 

  的確,「上帝國福音」是一種重價的福音,不是廉價的恩典。所以現代的基督徒若要接受「上帝國福音」,期望慈父上主的統治,就得專心一意跟隨耶穌,學像基督,因為『手扶著犁耕作而不斷地向後看的人,對於追求上帝國是沒有用處的』(路加九:62)。但願咱們有足夠之熱情與勇氣去宣揚「上帝國福音」。

 

 

 

「上帝國」的王子——耶穌

  《聖經》證言:「上帝國」的實現不在於人類之努力,乃是在於上主的攝理及上主親自的建設行動。為此,上主的「道」(Logos)就在歷史的某一時間中化身成肉為一位人格,他就是耶穌基督(約翰一: 118)。由此見之,「上帝國」真正的王子就是耶穌,這點《聖經》有充分的證明。

 

()上帝國王子之封立

 

  《共觀福音書》記載,當耶穌接受施洗約翰洗禮之後,上主的靈降在耶穌身上,並且有來自天上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三:1317,馬可一: 911,路加三:2122)。這已顯示,做為上帝國王子的耶穌是「上主的靈」親自封立的;而『這是我的愛子』乃是以色列君王的加冕詞(詩篇二: 7),『我所喜悅的』即主的僕人先知或祭司之封立語(以賽亞書四十二: 1)。因此,上帝國的王子耶穌不但是「和平君王」,也是以奴僕的態度建立「上帝國」的主;他不但是「贖罪羔羊」,也是重視人權與社會公義的先知。因為這位「上帝國王子」擁有聖靈之權柄,所以他能以神跡異能來傳達「上帝國」的福音,醫治人的靈、魂、體之全人格。

 

(二)上帝國王子之事工

 

  我們可以從四福音書之記述,來領悟這位上帝國王子--耶穌的事工,均與「上帝國」之建立有密切的關係。比喻說,耶穌所宣揚的福音內容,均以「上帝國」為主題來加以發揮。就如「山上寶訓」(馬太五章至七章)即上帝國之金律,「撒種子的比喻」(馬太十三: 1 9,馬可四: 1 9,路加八: 4 8),「芥菜種的比喻」(馬太十三:3132,馬可四:3032,路加十三:1819)及「麵酵的比喻」(馬太十三:33,路加十三:2021)旨在說明「上帝國」成長過程的奇妙與阻力,而「凶惡佃戶的比喻」(馬太廿一:3346,馬可十二: 112,路加廿: 919)與「王子婚筵之比喻」(馬太廿二: 114,路十四:1524)不外說明世人對「上帝國王子」來臨之抗拒,以及「上帝國」的公義平等與恩典的內涵。值得注意的,耶穌的事工實質上是一場與撒旦魔鬼之決戰:

 

  1.耶穌的事工就是一場「聖戰」

 

    耶穌曾經聲言,他之來臨不見得促使世上和平,相反地是帶來刀劍(馬太十:3436,路加十二:5153,十四:2627)。這等於是說,上主的國度與撒旦的國度是對立的,而且爭戰亦不可避免。就歷史觀點而言,耶穌在當代社會之出現,因為他的作風一反猶太教傳統,實在無法見容於祭司集團的撒都該人,走敬虔主義路線的法利賽人,以及猶太教的文士與拉比。耶穌在「安息日」治病(馬太十二: 914,馬可三: 1 6,路加六: 611),以及「潔淨聖殿」(馬太廿一:1217,馬可十一:1519,路加十九:4548)的行止,均可視為一種宗教改革行動,更可視其為「聖戰」。這樣看來,拿撒勒人耶穌在當時的行止,對猶太教社會之衝激實在太大了。

 

  2.耶穌的神蹟即戰勝魔鬼之明證

 

    《新約》時代的猶太人與台灣人有個共同的俗信,就是將人的疾病以至死亡都歸於惡魔邪靈作祟之結果,只是兩者的魔鬼觀念不同而已。為此,《四福音書》中記載著有關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參照:馬可五: 143,六:5356,七:3137,八:2225,九:1429)。就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意義而言,那真正是上帝國王子耶穌得勝撒旦魔鬼作為的一場「聖戰」。所以耶穌說:『我趕鬼若是靠上帝的能力,就證明上帝國已經在你們當中掌權了』(路加十一:20)。因為耶穌在當代社會的出現,的確成為那時候猶太人的希望,並使眾多疾苦的病患獲得釋放,這一點實在是「上帝國」的勝利!『我看見撒旦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落下來』(路加十:18)的話,實在是上帝國王子耶穌的勝利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