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osis”一詞來自希臘語“kenoo”,本意是“倒空”。這個詞被用在聖經腓立比書2章7節。腓立比書2章5-8節如下所述: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5-8節)
虛己說的教導,基督在降世為人時倒空了自己部份甚至全部的神性。這些神性就是無所不知(omniscience) ,無所不在(omnipresence),無所不能(omnipotence)。基督這樣降卑來降世為人,為了完成他對於人類的救贖。這一觀點首先在19世紀後期的德國被多馬修(Gottfried Thomasius)(1802-1875年)提出,他是一位路德宗神學家。
腓立比書2章五至八節,事實上並沒有提到耶穌的神性,也就是說並沒有教導耶穌放棄了他任何的神性。相反,他談到他被人性所感動,依據父神的意願,離開神聖的天堂,擁有了人卑微的本性。
然而,有一個問題似乎虛己論比正統的基督教更能充分的解釋一些經文。在馬可福音中,耶穌教導,“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如果耶穌知道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就像他本來無所不知的神性那樣,那麼為什麼他不知道他再來的日子或者時辰呢? 答案是耶穌降世為人時有了人性的約束,並且自願放棄行使自己的神性。他仍然是神聖的,但是生活和行為卻是按照對人類的約束。
虛己說理論是一個很危險的異端觀點,因為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就意味著耶穌沒有完全的神性。如果耶穌沒有完全的神性,那就意味著他對於深陷罪孽中的人類的救贖是無效的。
對此正確的觀點應該是“位格的合一”(Hypostatic
Union)理論,耶穌同時具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歌羅西書2章九節),並且在降世為人時沒有倒空任何的神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