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魏晉南北朝的哲學(玄學)

 

    從三國時代至南北朝,當時的思想界還是受了兩漢思想的影晌。當時正是在戰亂動蕩、政治腐敗、時局混亂、生命朝夕不保的時代。老莊(道家)的思想成為人民最容易依服的思想,也風靡天下。

 

當時注釋老莊的書籍特別多,使到後漢張陵(張天師)所創的道教組識更加強大。道教只注重老子的攝生說及莊子的養生說。認為老子的本意在於祈求長生不老作神仙。後來道教支配著杜會,一切的迷信如神仙、長生、陰陽、五行、預言、符咒、點金、鍊丹、因果、甚至男女房中術等等,都網羅到教義裹面去了。

 

道教的興盛更助長了佛教的遍傳。佛教由印度輸入中國,相傳為後漢明帝間(公元67)。可是中國人士對於佛教的真正理解卻始於魏晉之際。在南北朝時,名僧輩出,佛教據佔勢力。佛宗派別林立,計有十二宗:毘曇(讀音“皮談”)、俱舍、成實、三論、四論、憚、涅槃、天台、地論、攝論、淨土、戒律。毘曇、成實二宗為小乘,其餘十宗為大乘。

 

. 老莊哲學--清談

 

    清談者,既談論玄道。當時社會中充滿許多“清談客”。清談的內容大都是道家的思想—一方面研究老莊的學術,另一方面談論道家的理論怎樣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清談之風始於魏年間(公元240),興盛於晉代,到了宋朝(公元50O)仍然不衰。後來,儒學興盛,清談變成講經--講論五經。當時的清談者也分為以下各派。

 

1. 名理派:也就是以人物為主體,談論人的質能等級。當時把人分成等級(稱為九品),評定人物的高低與才能的優劣。再談怎樣分辨心性及怎樣用人材。當時劉邵先把人的本性依據陰陽之理分為二類,又依據五行之說,細分為五質,再以五常(仁義禮智信)及五德(金木水火土)與之相配。凡有五常五德者,就叫作「中庸」之材,地位最高。無質,無常,無德者都是昏庸之輩,閒雜之材。當然,還有許多分類理論,不勝枚舉,煩瑣之至。

 

2. 玄論派:一般是談論形而上學(超物質,無形之物)的東西,也就是「道」(天意和人間道理)、「無」(不存在)、「有」(存在)等的關係。當時最著名的有何晏及王弼。王弼說,「道」是「無」,不是具體的「有」,所以「道」可以出現在所有的「有」中。因此,「有」之間卻有「無」潛在著,而「無」實為一切「有」的根源。

 

3. 曠達派:當時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賢」。他們因為常聚在竹林間清談而得名。曠達派的理論多是高舉老莊,並且攻擊儒家學說。所謂曠達派就是指不拘禮法而言。例如,竹林有一賢阮籍喪母而不守孝,因為相信老子所說「死生一如」的主張。另一賢劉仱常縱酒放蕩,脫衣裸形於屋中。可見曠達派是以老莊理論的實踐為目的。

 

    後來,佛教僧人也加人清談,佛經教義也成為清談的資料,甚至以佛經講解老莊或以老莊讓解佛經都是清談的話題。那時著名的清談者常被邀請到各地及顯貴家中當清談客。

 

. 道教組織的完成

 

    當時道教可分為三派:

 

一派標榜老子之學,

 

一派重神仙之說,

 

一派則是崇張陵(張天師)之教導。

 

神仙之說是由住在渤海灣(今天山東海外)岸的方士所創。這引起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的傳說。更記述在秦朝時有方士帶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到蓬來取長生不老藥之事。(人類學家認為這些人是今日日本人的始祖)

 

所謂道教,其創辦人為張陵(約公元13O)。他人博通五經,至晚年,學長生之道,得金丹。收許多弟子。入門者皆要交出五斗米,所以叫做「五斗米道」。張陵死後,被其弟子奉為天師,就此後人稱張陵為張天師。

 

    五斗米道主張符水符咒可以治病。畫符要將病人名三通(劃三張),一揭於山,一埋於地中,一沈於水中,這叫做祈禱於三官(天帝、地祇、水神)。若病仍不癒,則歸咎其人,說他信道不篤。當時道教風靡民間。都是由許多的道士,張天師的弟子徒孫而廣傳。

 

. 佛教思想的興起

 

關於佛教傳人中國的時期多有不同的意見。普通相傳是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起初佛僧由印度西來多數從事譯經的工作。從明帝(公元57)至桓帝(公元167)期間,天竺(指今天的印度)僧人受朝庭加以厚待,甚至王宮中置有黃金的佛像。

 

    中國佛教按歷史來說可分為兩種:

 

一為翻譯佛教,

 

二為同化佛教。

 

翻譯佛教是指初期由印度傳入的佛教,也就是指魏晉南北朝的佛教而言。同化佛教則是指經過中國文化由中國人士加以組識的佛教,也就是指隋唐的佛教。佛教多是由西藏傳入。今天考古地點甘肅的燉煌石室的發掘証明在漢代時佛教在這裏已經極盛行。

 

1.     外來佛僧:這時候,有鳩摩羅什(公元344-413),道安(公元3l2-385),慧遠(公元334-417),佛陀跋陀佛(公元359-429)為著名佛僧。羅什及道安的傳教多在北方,而慧遠及陀羅的傳教則在南方。

 

    羅什譯經三十二部,共三百餘卷。收弟子三千。

 

    道安為註釋佛經的始祖。注重禪經。強調空禪。當時時代混亂,因此空禪特別受中國人喜好。

 

    慧遠創白蓮社,社的主旨是念經。主張超俗脫塵恬淡無為為主旨,重戒律。與北方的羅什教義不相同,也互相對峙。

 

    陀羅與慧遠相似。強調弟子要避俗。

 

2. 中國佛僧:在魏末朱士行把佛經翻譯成容易閱讀之中文。他所注重的是般若經教義。般若經典要旨在於闡明明“皆空”的道理。所以當時學者通常都以老莊所謂「無來」的觀念來解釋般若的「空」。所謂「空」有三種不同的解釋:就是本無義(本體是「無」的意義)、心無義(只要能虛心,欲望就會停止)、色無義(色是萬物,既不可把所見的現象當著是萬物的真正本質)

 

    可見中國人初期對佛經的理解多靠老莊的思想人門。後來佛學大盛,中國人也開始倒轉過來用佛學來解釋老莊了。

 

漢代的哲學(經學)

 

    秦始皇(公元前221-207)繼祖宗餘業,併諸侯,滅六國,統一天下。他推翻封建制度,發展經濟,施策全國。這原是好事,不過卻採取絕對的“愚民政策”,焚書坑儒,也不准入民講習詩書。後來連秦宮內的書也被楚項羽燒毀。這把中國古代許多寶貴的詩書都毀了大部分。

 

    後來劉邦滅項羽(楚霸王),建立漢朝(公元前187),才開始詔天下徵求遺書。再提倡學問,設大學,聘名師,置博士,推動民間教育。

 

    漢代的哲學思想可分為兩大方向:

 

. 儒學和與道家:漢代的學者多埋頭於經書的整理(因為秦代把許多詩書、經典毀滅)。漢朝的經書分兩大派:今文(西漢的人按記憶用隸書而寫成的經書)及古文(東漢復古先秦用蝌蚪文所寫成的經書)。思想多是承繼先秦時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不過,當時儒家的思想卻強過道家的思想。

 

. 陰陽五行說:這是因為道家學說流入民間。也正值當時漢朝統一天下,各人心境安靜,講究精神上的追求。一方面,當時有一派人想藉鍊丹以達神仙不死的境地。在漢末張陵(張天師)所提倡的煉丹畫符道教就是應著當時民間的需要而流行。另一方面,「陰陽五行說」卻流行於學者之間。陰陽為易的二個原理,陰陽的變化決定人的禍福。五行卻是金、木、水、火、土。再把一年分為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如此推算配合,就規定了每月的行事和每日的吉凶。五行之中,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漢代的人竟把這種理論應用於一切日常行事上。舉凡對於時候、方位、食物、衣服,都依據五行加以說明。比如,火性的男人不可娶水性的女人等。在社會中引起許多煩瑣的工作,也產生許多以陰陽五行說為謀生的人。一些“道士”可能是混飯吃的,造成社會中許多迷信,也有一些“道士”故意深奧這陰陽五行理論,使一般老百姓以為當中有什麼深奧道理,深信不誤,受其轄制。

 

   以下是漢代幾位主要哲學人物的思想。

 

.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一位兒子的長子。被封為淮南王。固被稱為淮南子。為人好琴書,博學能文。

 

1. 淮南子的本體論(知識論的基本學說)可以說是完全根據老莊二人的思想。他認為宇宙的本體是「道」。而「道」乃是普遍的,絕對的,超越時空的,虛無自然的。在他的原則訓中說:「夫道者,覆天載地,郭四方,折八極,高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源流泉悖,沖而徐盈,混混汨汨,獨而徐清。故植之而塞於天地,橫之而彌於四海,施之無窮而無而所朝夕,舒之瞑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他以為道始於一,由一分為陰陽,陰陽和合,乃生萬物。這“一”就是所謂的太一。不管他怎樣形容這「道」的本體論,它的確與老莊(道家)的「道」觀念是相同的。

 

2. 他對人生的見解,說也是與其他物類一樣是由陰陽二氣而成,和合各有不同,相合較精者就成為人,和合不精者成為獸。其精神訓中說:「煩氣為蟲,精氣為人」。這樣,人類與物,縱有精煩之別,仍同是「氣」所構成。因此認為物我原為一體的。可見他把老莊的天人合一觀念改成物我合一的觀念來表達。然後,他把人生最高的目的是「與道合一」。把「與道合一」的人稱之為至人,真人,聖人,大人。即與「道」合一,那最理想的人格是超自然的,與宇宙天地合為一體,置生死得失於度外的人。

 

3. 劉安也認為人性原是善而無邪惡的。他解釋說,人性雖善,但我們都有欲望,所以人往往喪失本性,放縱欲望而造成邪惡犯罪。他說,人的感官一接觸了外物就會發生欲望。這種欲望就是使人喪失本性的原因,所以「清靜無欲」實是人生修養的唯一方法了。

 

綜括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明白淮南子的思想是出於老莊的。漢初社會的處境確有使這種思想抬頭的環境。

 

. 董仲舒。劉安為當時老莊學派的代表,而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則是當時儒家的代表。被皇帝封為博士。提倡罷黜百家,專祟孔子。

 

1. 天為萬物之本。認為人與物都是從天產生的。而人卻是萬物之靈,五穀六畜等等乃天為養育人類而創造的。因此,人是天之驕子。人的活動也與天的活動相仿。在人類之中,王者是天特加寵愛而任命他為天下的統治者,因此,王獨有「天子」之尊號。天子之下,隨其德的高下而有諸侯、大夫、士等等。

 

2. 天意為倫理。天的思想成為了董仲舒的倫理基礎。人都要以天為法(法則),天也是我們日常行為的標準。他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造樣,他認為道德的法則也是出於天而且是千古不變的。關於道德的倫理,除三綱五條之說外,他別無見解。

 

3. 提到人性,董子認為在謀解問題之前,我們應該把性字與善字的定義加以確定。認為性是先天生成的。但是性卻有向善及向惡的可能性。也認為性之向善既由後天的教化而成的。

 

. 揚雄(公元前52-公元18)。少而好學,博覽群書Q他就極力要把儒擋二家的學說加以調和的人。

 

1. 揚子稱本體為「玄」。「玄」是出於老子的思想(「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因為本體是不可目見耳聞的,所以名之「玄」。玄是無所不在的,是宇宙的最高原理。萬物的產生與維持其中的原則皆由於「玄」。

 

2. 揚子的倫理以儒家為主,以孔子為宗。他主張為學與做人部應遵奉孔子與經書。採取五倫五常說。認為心生是「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認為善惡全由修養程度而定。修養具有極大的效力。極力反對神仙之迷信。

 

. 王充(公元27-104)

 

    王充的哲學思想算是道家的,或者說把老莊的思想按當時的社會解釋出來。

 

1. 宇宙本體為氣。並由氣產生陰陽,然後再由陰陽化生萬物。他說:「一天一地,並生萬物。萬物之生,俱得一氣。*陰氣生為骨肉,陽氣生為精神。」可見這理論是出於「易」和老子。人與物皆出於氣,人與物的所以不同是在於人具有智慧。智慧的多少在於所稟受的氣有多少、厚薄而來,因此,賢愚的差別也在於氣稟的差異。

 

2. 他的倫理也是按著氣稟的理論來說明。認為人的本性隨氣稟的不同而有上中下—善、善惡混、惡--三種。也認為後天的修養對善惡具有最後的決定力量。

 

3. 絕對命運論。這是王充最著名的學說。他認為人生的幸與不幸、遇與不遇,皆出於命。他認為行善者未必一定有福,為惡者未必一定得禍。這打破了當時的因果報應說。他甚至反駁天人合一的理論。照天人合一說,人行善則天降福,為惡則天降禍是行不通的。他認為天災人禍都是自然的變化,毫不足怪,其中決不含賞善罰惡的意義在內。當時他也極力的反對鬼神之迷信。認為人生死不外乎氣之聚散,所以人死是不能變為鬼的。

 

結論:經過漢朝二百多年的經學發展,似乎把先秦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更多龔固起來。從此儒家和道家成為歷代中國哲學的主流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