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多特會議的妥協

 

   一個有關這次大會的說法就像神話一般,認為該會議所表達的乃是一個特別死板與狹隘的加爾文主義的敘述。這種態度反映出對於該大會的解。其實,當那些正統派的代表們在多特齊聚一堂時,很快他們就發現,彼此之間都存在著一些重要的差距。
 
  儘管他們大家都能夠同意,阿米念的神學是錯誤與危險的,他們卻無法就如何才能最好地來正面表述改革宗的信仰達成共識。其中兩個特別存在著分歧的領域浮出水面:揀選的教義,以及基督贖罪的範圍。
 
  對於揀選,大會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墮落後揀選論這邊的,而另一群德高望重的少數派人士卻是支持墮落前揀選論的。對於贖罪的範圍,大部分人士都是對那傳統的公式表示滿意——最初是在中世紀被彼得倫巴都(Peter Lombard)使用的——就是說,基督的死亡對所有的世人都是「足夠的」,但是只有對那些蒙揀選之人才是「有功效的」。有兩組人對這個大眾化的觀念表示了反對:第一組人想要從所探討的議題當中除去「足夠性」這個條目,而第二組人則是想要強調和詳細闡述這個「足夠性」的概念。
 
  關於基督代贖性死亡的爭論,尤其給大會的工作帶來了麻煩,而且在某個環節中,一些代表威脅說他們準備退出會場,拂袖而去。不過,多特大會更多看重的是神學上的智慧以及策略上的需要。在諸多的討論過程中,各個代表之間在神學上並不存在核心差異,這個結論逐漸明朗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經過某些妥協之後的構想是有可能達成的。藉著一個及時的妥協,大會的工作總算是結出了果子。
 
  在今天,「妥協」常常是一個被人蔑視的詞彙,因為在最近幾十年當中,有太多的情況提示我們說,一旦有某種神學方面的妥協,就意味著要向一些嚴重的神學錯謬或是異端邪說投降。但是,在多特會議所達成的妥協,卻能夠成為現代教會生活的一個模範。這些改革宗的神學家們以罕見的敏銳在多特既護衛了聖經的核心真理,同時又留下一些空間,允許在正統信仰當中存留一些合法的神學方面的差異。例如,信經的最後陳述,同時允許人們做出墮落後揀選論與墮落前揀選論的解讀。而在贖罪的範圍這個問題上,「足夠性」與「有效性」都被教導,但是對於「足夠性」的最終性質,卻留給大家繼續探討,未作斷然的定論。
 
  那麼,這些信經並非正統加爾文主義整齊劃一的僵硬的闡述,反而是一個溫和的、包羅廣泛的妥協,把所有的加爾文主義者圍繞著信仰的核心而聚集到了一起,避免了這場運動為著一些邊緣性的議題而走向分崩離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