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教會發展的規律

教會的三大功能
        教會有三大功能:第一是敬拜。上帝在全地上拯救一些人,叫他們榮神益人,此為教會敬拜的功能。第二是信徒彼此相通,這是聖徒相通的功能。第三是見證。上帝將傳福音的使命託付給那些屬於教會的人,叫他們將真理傳給萬邦,此為教會見證的功能,唯有遵行以上三種功能的教會,才配得稱為上帝的教會。
       
教會的三大虧欠
        令人痛心的是,今天的教會在這三種功能上有所虧欠。有些教會於敬拜的功能上沒有盡責,這是對上帝的虧欠;有些教會中沒有愛,這是對信徒的虧欠;有些教會沒有傳福音,這是對世人的虧欠。今天的教會無論是對上帝、信徒、世人,都有很大的虧欠。

對上帝的虧欠
        舉 個例子,今天中國的教會以為主日崇拜就是為了聽講道,而忽略了禱告、讀經、唱詩、行道的重要性。難怪教會無形中就產生一些「講道匠」及「聽道匠」。教會理 當注重敬拜,這是對上帝當盡的責任;會眾理當重視彼此間的交通與相愛,這是對信徒的責任;基督徒理當重視福音工作,這是教會對世人應盡的責任。
       
對信徒的虧欠
        今 天教會的普遍現象是,信徒除了做禮拜的時間在一起聚一下之外,沒有時間彼此交通,一旦禮拜完畢,就各走各路。信徒間不但不認識,更談不上彼此分擔憂患,互 相分享喜樂,這是信徒間彼此的虧欠。至於教會對世界應盡的責任,尤其在佈道的事工上,教會有很大的虧欠。教會對當前的知識份子缺乏交代,也未能對社會各階 層的人士傳福音,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保羅說:「無論如何總要得一些人」、「無論如何總要結一些果子」、「我在什麼人中間就做什麼人」、「我若不傳福音我就 有禍了」。假如教會沒有這樣的心志,那麼教會不但失去其功能,更喪失了其存在的意義。

對世人的虧欠
        教會信息的中心乃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是基督及其生命之道。但是今天許多教會所傳的信息,往往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需要為基礎,卻不常宣講人是罪人,須要基督。

教會的根基
        基督是教會的磐石,因為上帝要把祂的教會建立在基督身上。弗二20說:「教會是建造在信徒與先知的根基上,有主耶穌自己為房角石。」所以說,教會的創立是出於上帝的真理,教會的建立是基於耶穌的救贖,教會的成立是在乎聖靈的工作。教會中的職份可分為五種: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及教師。弗四11-12說: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目前華人教會對使徒及先知的了解,構成一個嚴重的問 題。有些信徒認為使徒及先知到如今還在教會中存在;但是另一些信徒卻認為使徒與先知的職份,於新約全書完成後已停止。到底使徒及先知之職份迄今是否仍然存 在?抑或已然停止?這必須有聖經的根據。「使徒」一詞原文為apostolos, 意思是「被差派者」,特別是指擁有獨特之使命並被授予非凡之權柄的使者。聖經中的使徒是上帝所差遣,是那些蒙主親自揀選,受聖靈默示,在新約啟示尚未完成 前,上帝藉以啟示真理的使者。這些使徒親自領受上帝在基督裡全盤的啟示與教訓。是時,基督教會就因為他們的工作,而逐漸興起。所以當新約聖經完成後,上帝 就不再賜給人新的默示,從此使徒的職份就停止了。因此,今天的教會已經不再有使徒了。
        至 於說教會如何建立於使徒的根基上,這是說明教會從那些親自領受上帝默示的使徒所寫下的聖經,得以奠定永遠的基礎。換句話說,上帝的道是藉著使徒而寫成,而 上帝的道是教會真理的根基,所以說使徒是教會的根基。由此可見,倘若今天教會還有使徒的話,那麼聖經的啟示就是不完全的,這樣後果必定不可收拾。

今日華人教會兩大錯誤
        今天華人教會正走在兩條錯誤的道路上。
        第 一是由外國宣教士所產生的。有些外國宣教士,專以物質方面的供應來吸引人上教會,結果就有人稱基督教為「麵粉教」。這些信徒成了「麵包基督徒」,但他們往 往只求吃餅得飽,並不在乎基督的真理。今天物資發達,許多教會已經不再用麵粉、卡片吸引人了,卻改成用流行的敬拜讚美音樂以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這些東西往 往變成教會事工的重心,而真理的教導反而變成次要的了。這是第一個大錯誤。
        第 二個錯誤是,有些比較有骨氣的基督徒,為了反對這種風氣,就在「分別為聖」的旗幟下建立教會。早期許多基督徒為了表示不稀罕外國人的錢,就出來自己建立完 全屬於中國人的教會。身為獨立制教會的領袖,對基督教神學往往沒什麼了解,信仰一塌糊塗。當這些領袖離世後,因為沒有留下強而有力的聖經教導,因此教會沒 有合一的基礎,變得四分五裂,這現象在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中,仍十分嚴重。今天大部分的華人教會已經不會跟著外國人的錢跑,因此也很少為了顯示自己不希罕 別人的錢,而自己跑出來辦教會的領袖。但是,今天仍有許多人所跟隨的不是基督,而是某個教會領袖;誰有群眾魅力,就跟誰跑。有魅力的領袖身邊聚集很多人, 組成很大的教會,但缺乏強有力的真理教導作為合一的基礎,因此當領袖一離開,教會就四分五裂。
        以上所講的兩個錯誤,都是因為教會沒有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就是聖經教導的根基。健全的教會,是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而不是建立在麵包、敬拜讚美音樂、康樂活動,或是某個教會領袖身上。

如何將教會建立於正確的根基上?
        但 問題是,怎樣才算是將教會建立在使徒、聖經的基礎上?這是當前教會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每個人都說,我的解釋才合乎聖經,到底怎樣解釋聖經,才合乎聖經的真 意?每個人都說自己的解釋合乎聖經,連魔鬼也說,甚至耶和華見證人、安息日會、摩門教等,也這樣說。因此,我們要仔細推敲「合乎聖經」這句話的意思。有人 說:「我不要人的解釋,只要上帝的解釋;我直接從上帝領受,不透過人。」結果是,他把自己對聖經的解釋當成是上帝的解釋,他自己就變成上帝,跟他解釋不一 樣的都是魔鬼。這是沒有受過神學教育、對教會歷史不熟悉所造成的後果。華人基督徒經常以反傳統、反宗派的前提出發,自作清高、妄自尊大,以為自己直接從上 帝領受真理,卻對聖經的總原則、文法、歷史背景,都沒有什麼了解,最後把聖經解釋得一塌糊塗。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對聖經的解釋不可能完全正確。但 是,一個人獨立解釋聖經,跟一個人在教會傳統中解釋聖經,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把教會傳統高舉過聖經的權威,我們決不這樣作。但是,基督設立教會為「真理的 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就是讓歷代教會的聖徒一起來明白聖經的啟示,而真正教會的傳統就是一代代不斷回歸聖經,接受上一代所領受的亮光,同時查驗上一代的神學有哪些地方不符合聖 經。而聖經被啟示出來,就是要讓人明白的,聖經中有一套關於救恩的基要真理,是明確不過的,這套基要真理,是每一代教會所共同持守的,只要偏離了這真理, 就是異端。倘若有人連這基要真理都要質疑,那麼這人就等於是在說,聖經的啟示不清不楚,以致於沒有一套基本原則,是凡接受聖父、聖子、聖靈為獨一真神的 人,都會客觀地同意的。這是對聖經的一大褻瀆。上帝設立教會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就是要每個基督徒在聖而公之教會的傳統中,以聖徒相通的方式,眾人一起領 受聖經。絕對不是每個人自己「直接」從聖靈領受。這未免太自大了。
       
使徒與先知:獨一無二的福音
        基 督徒的個人經歷是寶貴的,但也是危險的。因為各人經歷不同,如果堅持自己對聖經的解釋就是真理,即造成「國中無主,各人任意而行」的現象。今天華人教會有 一些人很喜歡說「上帝向我啟示」一類的話,好像他領受了歷代聖徒所沒有領受的啟示,對聖經有了特殊的亮光,超越了歷代教會的傳統。還有靈恩派的人喜歡說自 己有先知的恩賜,領受上帝特別的啟示。這根本不符合聖經。也有一些人在生活中蒙上帝奇妙的恩典,就把自己的見證說成是上帝的啟示。要注意,聖經從來不把這 種見證當成特殊啟示的,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見證與基督、使徒、先知的見證混為一談。個人的經歷與各自領受上帝的引導,不等於上帝的道或基督的福音。
        先知在舊約中,是代表上帝說話的人。舊約有兩種特別重要的工作,就是律法與先知的工作。這兩種工作是為了見證基督,所以當耶穌登山變像時,有摩西和以利亞來與耶穌談話,摩西是頒佈律法的,而以利亞則是先知。羅三21說: 「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律法與先知是舊約時完成定罪的工作,而在新約時代則特別為福音作見證。律法指責人怎樣離棄上帝的 義,而先知則指出,離棄上帝的罪人不但不悔改,還因自己擁有律法而驕傲。先知指責人沒有遵行律法,而律法就定人違背律法的罪,然後先知再定他們不悔改的 罪。到了新約時代,先知除了證明耶穌基督是彌賽亞以外,同時還見證十字架救人的福音。
        先知在舊約裡有三種預言。第一,預言基督的降臨與再臨。第二,預言基督與上帝公義的審判的來臨。第三,預言較近的將來所要發生的事。
        今 天許多華人基督徒不但對聖經中的預言沒興趣,還用個人的見證與所謂的「上帝賜給我的啟示」來代替先知的工作。保羅說:「我們要求先知講道的恩賜,務要傳 道。」那是傳耶穌救人的福音及基督再臨的道,這才是真先知所傳的道,這道在聖經中已經記載完全,聖經之外,絕對沒有別的新啟示。耶穌說先知的職份是到約翰 為止,因此那種領受上帝默示的先知,從新約時代之後就沒有了。今天的教會已經沒有領受上帝默示的使徒及先知,因為聖經已經完成了。真正建立在使徒及先知的 根基上的教會,是傳福音的教會。
       
福音的三大攔阻
        今天華人教會傳福音缺乏力量,至少有三個原因:

一、缺乏持守真理的信心
        第一,教會領袖對傳福音的信念逐漸衰弱,喪失初代教會對福音的使命感,導致牧會與傳道之工作失去平衡。今天的教會沒有像初世紀信徒那樣對所持守之真理有絕對的信心。耶穌為世人獨一之救主的信仰與福必須傳遍天下之遠見,已經喪失,反而提倡宗教合一與宗派聯合的口號,無形中以組織上的聯合來代替信仰上的合一;以外表的聯盟來代替信心上的團結;以宗派混合來代替真理上的合一。此為教會失去傳福音的動力的第一個原因。

二、生命與教義的錯誤對立
        第 二,基督教團體近年來遭受到自由派思潮之影響,不知不覺中已接受自由神學之論說,重視生命而輕視教義,這就成為傳福音之攔阻。自由派神學主張意志與理性不 受任何拘束,而導致對聖經中之基本信仰的懷疑與不信,因此整個教會就成為自由學說之舞台,各人任意解經,會友自由論說,此為對傳福音無能力的第二個原因。

三、普救論的謬誤
        第三,今天教會因對傳福音普遍感到艱難,為了要解釋傳道困難的原因及安慰自身失策的因由,普救論之謬說就相繼產生,且為教會所接受 。此論為主張凡世人都因亞當犯罪而死,照樣眾人亦要因基督復活而得救,而傳福音不過是為了通知世人有此情形而已。這種理論經已滲入教會,此為傳福音無力的第三原因。
        由 於以上所列舉「宗教合一論」、「自由派神學」及「普世救贖論」三種理論對基督教之侵襲,導致教會失去傳福音的能力。恕我勸勉中國之教會與信徒應特別注意現 代神學及宗教動態之趨勢,而格外謹慎與警惕。教會不但要持守真道,還要研究神學;不但要駁斥異端,且要傳揚真理,方不愧為耶穌寶血所贖回來的教會。

華人教會中的三大隔閡
        我願與諸位思考一些華人教會中的隔閡,而從這些隔閡中找到彌補的辦法。

一、代與代之間的隔閡
        老 一代及年輕一代之間互不暸解的困難。教會不能供應年輕一代的需要,年長一代不能滿足年輕一代的飢渴。特別對這個世代的基督徒所面臨的進化論、無上帝論、唯 物論、唯理主義、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缺乏理解,以致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一代基督徒問無所答、答非所問,他們思想與理智上之難題依然存在。
        因此教會必須付出代價,造就一些靈性與知識並進的一代,使其學成後為上帝所用,作為代代之間的橋樑,幫助教會引導年輕一代,使上帝的家有糧可供,有道可講。

二、佈道與神學之間的隔間
        中 國教會有些佈道家未曾念過神學,而有些神學家不肯佈道,導致佈道家與神學家相互歧視。佈道家說神學家高言大智,而神學家說佈道家不學無術。其後果則是佈道 家因工作廣泛,接觸較多的群眾,為教會所接受,因而教會普遍輕視神學。多數神學家學識淵博,理論高深,難為信徒所暸解,或因信徒對神學基礎淺陋所困,而致 自由派神學趁機而入,使教會趨向新派神學的路線,此為今天中國教會的悲慘情況。教會應明白,沒有神學基礎的佈道是脆弱的,而沒有佈道的神學是死的。所以佈 道家要研究神學,而神學家得注意佈道的工作。

三、肯工作與能作工之間的隔閡
        普 通教會中一些肯作工而不懂得作工的信徒,多數是以奉獻金錢來代替其肯作工的心願,因此就造成傳道工作職業化的傾向。今天華人教會整個工作中心為講台,無形 中就形成教會之工作只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中,而其他信徒就變成所謂「屬靈的失業者」。所以說,教會之工作應由會友總動員,對外開佈道會、設家庭聚會、組織 福音隊;對內開成人主日學、佈道訓練班、青年及兒童的教義班。如教會之內外工作都能健全發展,必蒙主賜福。

教會發展七律
        最後,我願將以弗所書第四章中的七個教會發展規律分享給諸位,希望我們都能遵照這七個規律去實行,那麼教會必能蒙主賜福、大大復興。

一、平衡律
        此為多方面的發展與平衡。例如信仰與生活、雄心與智能、靈性與智慧、話語與權威、公義與慈愛、供應與需要等,要有全面真理的平衡。

二、統一律
        這是信徒信仰的基礎,眾聖徒在真道上合而為一。這須要真理與信心、信仰與生活的統一。

三、功用律
        凡屬上帝教會的信徒,都須要在上帝的工作上各按其職,各識其能,分享事奉上帝的機會,各人得將其恩賜與才能用於工作與事奉上,使主的身體得以均衡而平均地發展。

四、相通律
        信徒之間須要彼此相愛與勸勉,互相分擔與代禱。「用愛心互相建立」,「用愛心說誠實話」。

五、自衛律
        自衛律亦稱為分辨律,即教會中的信徒須有屬靈的知識及真理的基礎,方能辨別是非,應答自如,而「不中人之詭計和欺騙,隨從各樣的異端」。

六、生長律
        或稱操練律。教會須要在多方面發展,使主的身體能因信徒在靈性上與工作上的操練得以長大成人,長成主耶穌的身量,將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上帝。

七、傳殖律
        身體與生命有傳殖律,而教會亦有傳殖律。引導家人信主、教導兒女行道、引人歸主與開佈道會,都是傳殖律的作用,信徒生出屬上帝的兒女,教會生出教會。此為基督教會不能缺乏的規律。願榮耀都歸於上帝。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使徒信經

    《使徒信經》是最簡短且在今日教會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篇,
全篇共十二條。據說在五旬節後,十二使徒分散往各地傳道,
為確保真理的合一,臨行前制定了此信經,由各使徒每人提供
一句,所以共有十二句。此說已不可考,但大部分人認為是後
人根據使徒所傳之道而寫成的,故稱《使徒信經》。最早曾在
愛任紐二世紀的著作中發現,但今日所呈現之形式是大約於七
世紀間形成的。
    此信經乃是根據教會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早期教會中,信
徒受洗加入教會之前所需要的基本真理教導,即以此信經為準
則。一般教會的教導也以此為根基,而教會信仰之純正與否也
以是否符合信經的教導為考核。在早期教會受逼迫時,信徒皆
秘密地信守此信經,直至逼迫結束。而何時成為公共崇拜的一
部分則不可考。也有人認為信經具有辯證的性質:撒伯流派
Sabellianism)宣稱聖父、聖子、聖靈是獨一上帝之三種顯
示;馬吉安(Marcion ,100-165)否定基督道成肉身及復活;
諾斯底派(Gnosticism)不承認基督有身體;多納徒派
Donatism)不接納大公教會;《使徒信經》清楚指出以上
各派之錯誤。
    此信經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宣認父上帝為創造之主;
第二段宣認基督為上帝也為人,並承認其救贖之工;第三段
宣認聖靈、大公教會及信徒成聖之生活。《使徒信經》不是
抽象偏重邏輯的陳述,而是真實的信仰告白,歷代教父皆尊崇
此經,且至今仍為各宗派所接納,成為眾教會彼此相通的基礎
 
 
使徒信經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3. 因著聖靈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
6. 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7.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8. 我信聖靈;
9.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體復活;
12. 我信永生。阿們!

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信經》是在西元325年第一次召開的教會議會中制定
的。當時亞利烏(Arius, 256-336)及其理論在教會中造成分裂,
他主張聖子為聖父所造,因此與聖父不同本質。此說被亞歷山大
的主教定為異端,但後來卻因他的口才與政治長才,得蒙亞城之
外地區的支持,而造成兩派的對立。 羅馬皇帝 君士坦丁
Constantine)深恐教會會因此分裂,於是在325 年尼西亞這個
地方召開會議,深盼在神學觀點上取得共識。議會共有318位主教
參加,除了少數幾位來自西方教會之外,其餘皆是說希臘語的東方
教會代表,而這其中又分為安提阿的亞利烏派,亞歷山大的正統派
及由歷史家優西比烏(Eusebius, 260-340)所領導的中間派。當
亞利烏派的代表優西比烏(非歷史家)提出其信仰論點時,立即受
到強烈的否定,且被定為異端;於是在皇帝的特使侯休斯(Hosius 
of Cordova)的領導之下,完成了《尼西亞信經》,並經所有主教
的簽名表示接納。此信經被送到帝國各處,是第一個具有權威又普
遍的信仰告白。
   《尼西亞信經》很明顯的是反對亞利烏的神學:子是從真神而
來的真神,雖是生出的,卻是從父而來,而非受造;而且
子是從父的本體而來,並且與父本體相同,都是針對亞利烏
派錯誤而提出的。
    此信經與今日教會使用的《尼西亞信經》並不完全相同,後
者較前者為長,且不包含一些《尼西亞信經》中重要的用語。為
何有此演變,則無人知曉了!
 
 
尼西亞信經
 
1. 我信獨一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萬物的主。
2. 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
   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
   而非被造,與父一體,萬物都是藉著祂造的;
3. 為要拯救我們世人,從天降臨,因著聖靈,並從童女馬利
   亞成肉身,而為人;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們釘於十字架上,受難,埋葬;
5. 照聖經第三天復活;
6. 並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7. 將來必有榮耀再降臨,審判活人死人;祂的國度永無窮盡;
8. 我信聖靈,賜生命的主,從父和子出來,與父子同受敬拜,
   同受尊榮,祂曾借眾先知說話。
9. 我信獨一上帝聖大公使徒的教會;
10. 我認使罪得赦的獨一洗禮;
11. 我望死人復活;
12. 並來世生命。

上帝的國度

Richard L. Pratt
曾劭愷

        「上帝的國度」(或稱「天國」、「基督的國度」、「主的國度」、「國度」等) 這個概念是聖經所有教導的軸心。上帝在聖經中用許多的暗喻來啟示祂自己,但聖經形容上帝時所用的最主要的意象是一位神聖的君王 (例:撒上八7)。上帝是至高的君王,祂掌管整個受造界 (詩四十七1-9、八十三18、但四25-26、五21)。從這個廣義的角度來說,上帝一直是那位以祂的主權掌管萬有的統治者 (詩一零三19、一一三5、太五34、弗一20、西一16、來十二2、啟七15)
        聖經中這個「上帝的國」的概念有時會被賦予一個更狹義的定義。論及這狹義的概念,耶穌說:「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太六10)。 上帝的聖潔與榮耀是如此完全地彰顯於天上的寶座,以致於天上的受造物都無條件且自發地俯伏敬拜祂。但在地上的受造物卻反叛上帝並否認祂的王權。邪惡的國度 在地上興起,抵擋上帝的國度。聖經從頭到尾所傳遞給我們的最終盼望就是:現在上帝的國度在天及在地的差距,終有一天會被除去 (代上十六31)。上帝將要審判惡人,並將得救之人帶入新天新地 (賽六十五、亞十四)。屆時,上帝的國度將要完全彰顯,萬物將自發地順服上帝,在地如在天 (代上十六31、詩九十七1-2)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計畫用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來達到這最終目的。從前,上帝揀選了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為祂的選民,上帝的國也因此侷限於以色列國及以色列民 (出三6-7、六2-8)。上帝曾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應許之地,以顯明祂的王權 (出十五)。在大衛及所羅門的統治下,以色列成為一個有疆界的國土,並由大衛的子孫代表上帝在國中執掌王權 (代上二十九23、代下六),且用聖殿作為上帝的腳凳 (代上二十八2)。這個受種族及地域限制的有形國度,本身並不是上帝國度最終的彰顯。舊約中的以色列只是上帝的國度在遍及萬國萬民之前的一個階段 (創十七17-18、十八18、羅四13-17)
        以色列及猶大對上帝的叛逆,最後終於使上帝所揀選的這個國家陷入了危機。但是,舊約的啟示告訴我們,當猶太人被擄的時代過了以後,上帝將除去地上一切的罪惡,且要統治全地 (瑪四)。到那時候,不管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都要完全順服上帝,直到地極 (代上十六23-26、賽五十二7-15、詩六十七、九十七)
        新約告訴我們,上帝國度在歷史中的這個普世階段,是由基督耶穌道成肉身開始的。耶穌和施洗約翰宣揚的好消息就是:天國近了 (太三2、四17、可一15)。但出乎猶太人意料的是,耶穌及祂的門徒告訴我們,上帝的國度不是馬上就完全地降臨。耶穌在世時,只是開始了上帝國度在地上的最終階段 (太二2、四23、九35、二十七11、可十五2、路十六16、二十三3、約十八37)。上帝的國度在現今的最終階段中,藉由教會,仍持續在彰顯 (太二十四14、羅十四16-17、林前四19-20、西四11);基督在榮耀中再臨時,將要結束上帝國度在歷史中的這個最終階段 (林前十五50-18、啟十一5)。當這日子來到時,上帝的旨意就要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以下所列出的經文,可以幫助我們更明白這個重要的教義:
1.      廣義的定義:詩一零三19、一一三5、太五34、弗一20、西一16、來十二2、啟七15
2.      狹義的定義:代上十六31、詩九十七1-2、太六10
3.      最終階段的開始:太二2、四23、九35、二十七11、可十五2、路十六16、二十三3、約十八37
4.      最終階段的延續:太二十四14、羅十四16-17、林前四19-20、西四11
5.      最終階段的終結:林前十五50-58、啟十一5

本文譯自Richard L. Pratt, “What is the Kingdom of God ?” in IIIM Magazine Online, Vol.4, No. 14, 2002. 網址:http://www.thirdmill.org/files/english/html/th/TH.h.Pratt.kingdom.of.god.html。普萊特博士獲哈佛大學舊約研究神學博士,現任美國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舊約系主任,為美國長老會按立的牧師。普萊特博士熱愛傳福音,經常四處旅行佈道、教學。

紐同主席黃思義牧師淺談教會五大本質

紐約華人同工會主席、基甸勇士裝備中心總幹事黃思義牧師,日前在紐約藝人福音團契舉行復興特會時分享了教會五大本質。黃牧師的分享對現今基督徒參與教會建造、為福音事工發光發熱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教會是神的家
談及教會是神的家,很多信徒並不陌生。然而,又有多少信徒真正地把教會當作自己的家呢?黃牧師說,作為一個家要有溫暖、愛的氛圍,因此每位弟兄姊妹都應主動付出愛,當教會充滿愛時,自然讓人感到溫馨如同在家一般。

教會是耶穌基督的新婦
新約中多處出現把教會比作耶穌基督的新婦的比喻。「既然如此,構成教會的主體--所有弟兄姊妹都要時刻預備自己,以迎接主的再來。」他說。

當然每位新婦在新婚時都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所以教會要有持續的盼望、火熱的心志,以及不斷自我更新來做好迎接主的準備,

教會是聖城新耶路撒冷
「啟示錄」稱教會是聖城新耶路撒冷。黃牧師指那些充滿在新耶路撒冷的黃金寶石就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信徒。但剛剛重生得救的信徒還不過是一顆有棱角的活石,需經過高溫、高壓才能發生質的轉變成為一顆美麗無比的寶石。

「所以,每個信徒都要敢於磨練自己的信仰,使自己真正成為聖城新耶路撒冷的寶石。」黃牧師說。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不僅如此,教會還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是教會的頭。「這樣看來教會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生命體,健康的教會是要成長的。」

黃牧師又說,教會若要成長離不開所有信徒與同工的配搭事奉,需要各盡其職且彼此謙卑,還要在愛中相互扶持。

教會是耶和華得勝的軍隊
黃牧師最後又提到教會要成為耶和華得勝的軍隊。因為世界是屬惡者的,撒旦無時無刻都在想法設法吞吃教會。所以教會要有憂患意識、時刻準備與屬靈的惡者爭戰。

他說,每位信徒是基督的精兵、福音的勇士,所以要努力傚法耶穌成為信仰的得勝者,並且對於在地上建立神的國度要充滿絕對的信心和盼望,從而開闢得勝的道路。

五重職事

五重職事是指︰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參以弗所書四章11節)。
雖然是五種不同的位份與功能,但這五種不同的呼召及職事,會分別在不同的同工身上,也會一個人就有好幾種職分。換句話說,一個人有兼任牧師﹑教師甚至是使徒的角色, 不過也有一人只有一種職事,重點是在強調分工的性質。

<
使徒﹑先知>

 「使徒」這字在新約中往往特指耶穌所揀選的十二位門徒,這裡也可指那些在各地建立教會的宣教士的職分,他們有著使命,並聖靈同在的能力,「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
   這裡的使徒,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有著從上帝而來之權柄,且伴隨著神蹟奇事去印證他們所傳的道是從上帝來的。使徒的角色是要建立教會,並且要彰顯上帝國的榮耀。
   在舊約,「先知」的角色有些大到可以主管國政,如撒母耳﹔也有些是先知採團隊的服事,如以利亞﹑以利沙時代。但是舊約的先知絕大多數是遭受苦難﹑不討人喜歡,以各種方式包括:符號﹑圖案﹑文字,甚至還用行動劇的方式來傳達上帝的訊息,是上帝對以色列國說話的代言人。
   在新約先知是配搭使徒的重要同工,更是傳達「即時性」的話語,把上帝對當時人﹑事的心意傳遞出來,而「即時性」的話語與永生之道是不相衝突的,換句話說,所領受「即時性」的話語要與以聖經的教導是相合的,若不合應該以聖經的教導來導正。

<
教會中不同的職責>

  傳福音的,特指對於傳遞福音特別有恩賜﹑特別能夠打動人心,他們 能夠將福音的種子深刻地播於未信者身上,並且能夠挑起人對信仰的渴望,進而想要一探究竟。這種人上帝呼召他們的憑證是對傳福音的事工有火熱的心,對那些失 喪的靈魂有種說不出的負擔。在聖靈大力之催逼下,深深敢受到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牧 師,是指在教會牧養與管理上的恩賜,是一種職分而非職位。不單是指狹傳道人,是指針對羊群的需要提供實際的幫助﹑照顧與關懷之靈命成熟之信徒,是在生活與 信仰上的牧會關懷工作,更針對教會內部的管理運作,讓每位主羊不但得到好的餵養與造就,激發他們的服事潛能,發掘他們的呼召,帶領他們進入更高的信仰領域 裡,對上帝有更深的委身。
   教 師是真理的教導者,教導聖經的話語並提供信仰上的建議,不但要教導上帝的真理,也教導信徒如何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上。他擁有屬靈的洞察力,對上帝的話語﹑帶 領有獨特又正確的見解,不偏離真道,帶領人對真理有更深的認識與喜愛。他是將上帝話語深植人心的人,能夠透過教導的過程,讓人被上帝所吸引進而更明白上帝 的屬性,教師的角色有若主日學的授課老師。
  整體而言,職位是一種呼召﹑使命,每種的職位象徵教會的重要職責﹕牧養﹑教導﹑宣教。上帝按著自己的意思選擇自己的僕人﹑使女在服事的工場上盡忠,每種職事的呼召都是上帝透過人,在教會中行使權柄﹑督導﹑彰顯愛的器皿。

<
互相配搭>
 
使徒很清楚的就是在異邦中開拓﹑建立教會﹔先知乃是在時代的範圍裡扮演好上帝的使者,對個人﹑團體﹑國家傳遞上帝的訊息﹔傳福音的乃是引人歸主,將福音打入未信者的中間﹔牧師在牧養的工作上扮演好牧人的崗位﹔教師則是將聖經的話語正確地教導出來。
   五重職事並不是事奉者隨著自己的心意,或是自己口裡所宣稱的就職,這是上帝自己將職分呼召給不同類型的人。
  各個職分之間雖然特質不同,但應是相互補足﹑彼此相容的,而不是互較長短比高下。當然,也有一人兼任數職者,然而,在基督的教會裡,唯有各項功能都能得到 平衡的發展,才得以建立健全的教會。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教會,各個職位必須彼此互相的盡責,才能使各肢體發揮團隊合作的能力,擴展基督的版圖。
  最 後,五重職事不是恩賜,而是服事的角色呼召。其中,又以「使徒」與「先知」的角色容易引起爭議,因為他們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是否正確,以及領導的方向是否合 宜,還是必須要經過教會的審核,且應由教會的當職者(牧者﹑長執)審核。所以,每個職事都得要有垂直(人與上帝)和平行(與其他職事)的密切關係,互相要 能夠一致才能夠各發揮所能,再則各種職事都打著上帝的呼召之名,更應該愛惜自己的羽毛與恪守自己的職責。

預定與得救

(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

    對於這問題,今天在教會之間持三種不同的解釋或派別,這些不同派別的人在牧養上有不同的行為:一派主張人類在墮落之前上帝已預定了每一個人的揀選與否(supralapsarianism)是不相信佈道會的,一卻都在未出生之前定了;一派人主張在人類在墮落後上帝預定某些人(選民)是被揀選的人(infralapsarianism)舉行佈道會也不呼召,上帝決定了那些人是得救的;一派主張上帝預知人類會墮落而安排足以救贖全人類的救恩讓願意接受這救恩的人得救(sublapsarianism)的人開佈道會,也呼召,但是不要太勉強人信主。

    藉著這樣的解釋,學者先把預定救贖論分為二種理論:

. 有限贖罪說(Particular - Limited Atonement)
    大部份加爾文主義者認為基督之降生是要選民(the Elect)得救,因此主張基督只為屬自己的選民而死。這派別的人有以下的看見:

1.  贖罪乃為特定對象。選以下經文 :
    1:21 (耶穌是為了自己的百姓)
    10:26-27 (耶穌指明他有屬自己的羊)
    20:28 (耶穌的血只買贖他自己的教會)
    8:29,30,33,34 (耶穌只為眾人而死,這眾人是指上帝所預定的)
    17:9 (耶穌只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
    10:45 (人子來是作多人的贖價,不是眾人)
2.  認為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上帝不會浪費基督的血給那些不得救的人。


. 普世贖罪說(Universal Atonement)
  
    此說認為上帝的恩典是偉大無限的,基督的救贖也是為全人類的,因此認為上帝有意安排所有的人都有蒙救贖的機會。

1.  贖罪乃為全人類。選定經文有:
    1:29 (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3:16 (上帝愛世人…)
    林後5:14 (基督的一人之死既替眾人死)
    2:9 (基督為人人嘗了死味) 但不主張人人都得救,尤其是那些雖然嘗過
          救恩但又再踐踏上帝的兒子的人(10:29))
2. 反對有限贖罪說,因為上帝要求人可以來到他面前得救恩(11:28凡勞苦擔重的都可以來;3:16叫一切信他的人得永生)。也認為福音要傳遍天下,基督的救贖也是藉著這福音去執行(24:14;28:19;1:8)

    這是亞米紐派及溫和的加爾文派的立場。

    今天也有一些神學家堅持普世贖罪說,認為上帝的救恩偉大無限,足夠所有的罪人或是足夠除去最大的罪惡,因此有一天上帝會拯救所有的人。至於如何進一步的解釋這理論,卻有待不同的神學家去說明。

得救的主觀和客觀層面

    對以上兩種救贖觀,我們可藉著救贖的主觀和客觀層面的看見來解答。基督為罪人死是贖罪的客觀面,這乃是由上帝方面所擔任;而一個人接受基督的贖罪,從聖靈重生是贖罪的主觀面。這主觀面是人憑自由意志的抉擇,用信心接受而實現的。

    我們必須兼顧上帝人雙方在贖罪上所擔任的角色:

客觀: 上帝 -> 以慈愛  愛世人  施給我們耶穌基督 -> 成為得救的途徑 / 機會

主觀: -> 以信心  接受這救恩 -> 得救

    從約3:16看出這客觀層面(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也見到主觀層面(叫一切信衪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得救的過程

    基督為人所完成的贖罪是救贖的客觀面,這客觀面的贖罪果效在信徒身上成為主觀的體驗,我們說這個人得救了。可是在這得救的過程中又有許多因素休是新約要求我們認識的。
    讓我們先看得救中的時間觀念。

從時間角度看得救

    新約藉著希臘文的性質,把得救這件事提出不同的觀念。有認為是一次過去的經驗,有認為是一個繼續性的過程,也有認為得救是未來的。

    新約希臘文的動詞性質有時指救贖是一次發生的(punctiliar),有時指繼續性的(durative)。一般上,可以從幾個角度去認識這得救的時間性質。

    強調人信的時候已經得救的事實,也就是說稱義的人可以說:「我已經得救。」

    強調得救是必須不斷地實踐與體驗,也就是說得救的的人可以說: 「我繼續不斷的得救(指成聖的繼續性)。」

    強調有待實現的終極救恩,得救的人說:「我將來必得救(指得榮耀/新天新地的得著)。」
         
    一般上認為以上三者都可兼容。這兼容性也指明得救的多層面性質及上帝的奇妙計劃。

上帝的保守

. 加爾文派

照加爾文派的立場,他們贊成聖徒的堅忍,即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解釋認為既然上帝從墮落的人群中,照他的 預定,無條件揀選一些人得永生,他們必然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認為如果得救的人能失去他的救恩,那麼上帝預定的旨意便不完全,而上帝拯救人的功效就不確定。 顯然,預定揀選的教義把得救的確定性(certainty)抱括在內。韋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第十七條第一點說明這立場:「上帝在他愛子裡接納的人蒙有效的呼召,乃聖靈所聖化,不能完全從恩典的狀態背離,或最後離開恩典,卻必定堅持到底,永遠得救。」

    加爾文派繼續提出這立場的論點:

. 聖徒的堅忍是「在基督裡」的教義的邏輯的結論,因為得的人有分於基督的義,不能拒絕擁有(disown)的。

. 得救不只是地位的取得,乃是生命性質永遠的更新。得救是從聖靈而生(3:5),信徒有聖靈的居住(林前6:19),重生的事實不能改變。

. 永生與失喪不能相容(10:28),主必拯救到底(8:31-39;7:25;彼前1:3-5)

    更進一步解釋說,既然人憑自由意志選擇了救恩,就不會再憑自由意志放棄救恩,這樣的想法只不過是人的邏輯罷了。(註一)
    如果問起為何一些「信了主的人」或「基督徒」跌倒離棄主,答案是這些人原本就不是上帝預定得救的人,只不過在表面上看來是信主的人或是基督徒。

. 亞米紐派

    亞米紐的跟從者向多特會議(Synod of Dort)所提出的抗辯文(Sententia Remonstrantium)對這問題的立場原來相當溫和,只認為基督徒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的神學問題需要進一步研討。後來亞米紐派才漸漸的提出,認為信徒有離棄主,從恩典的地位墮落可能性。這裡特別指「可能性」(possible)。提出以下的論據:

. 經文中有對背道的警告。保羅說:「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隱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西1:23)。另外,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多次提出類的經文(2:1;3:12-14;6:4-8)

. 聖經中出現許多背道者,如掃羅,賣主的猶大,亞拿尼亞與撒非喇,許米乃與亞力山大(提前1:19-20),腓理徒(提後2:16-18),底馬(提後4:10)

. 教會史上有許多背道者,尤其是頭三百年的逼迫時代。今天,教會中仍然有許多背道的事發生。

結論:我們對於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的問題極難取一個派別的說法。但是,有幾個要點是必須肯定的:

      . 必須堅持上帝的保守。這保守與世人的保險不相同。決定最後得救的還是上帝。

      . 「在基督裡」並不是一個空洞沒有內容(效力)的神學口號。堅持那些在基督裡的必然後得救。

方言其他問題

 我們基本把說方言的問題都談過了,可是有些先入為主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說方言的。他們還會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堅持說方言是現在普遍的事。


 他們說,保羅說,「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林前145),所以我們都當說方言。
 請注意,聖經明說,方言的恩賜不是賜給每一個人的:「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麼?豈都是說方言的麼?」(林前1230)。 但為什麼保羅願意各人都說方言呢?原來這是他個人的願望。正如經理向他屬下說,「我希望你們各人都賺十萬年薪」!他明知道是不可能的。再看保羅的話:「我 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神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林前7:7)你看見了嗎?這又是保羅的願望,但下文立即就說「只是各人……」。 

 
 還有人引用保羅的話「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林前1418)來證明我們各人當多追求方言。 

 
 請注意,這裡的「還多」,原文是「多次」的多,而不是「多種」的多。他在林前14章是責備、糾正亂說方言的,而不是鼓勵說方言的。可能有人會說,「你保羅不會說方言,才指責我們;如果你會說方言,你就不會這樣了。」但保羅說,我說的比你們眾人還多,而我也不強調講方言。在第19節保羅馬上就說:「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奇怪的是,好說方言的人只引18節,而不往下讀第19節。這豈不是斷章取義嗎? 

 
 末了,讓我們談談「你們要追求愛」(林前141)。 

 
 愛不是恩賜,許多人把愛看成最大的恩賜。愛不是最大的恩賜,而是聖靈的果子(加522),「最妙的道(林前1231)。 

 
 林前13章是偉大的一章,插入在12章與14章之間,這就給我們看見,運用恩賜的動力是愛。沒有愛,所有的恩賜都無用。 

 
 恩賜是「切慕」(141)的。我們「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因為作先知講道的恩賜比說方言的恩賜大得多。 

 
 方 言是個最小的恩賜。恩賜是聖靈所賜的,原沒有可誇。可惜許多人藉恩賜而驕傲,這是不應該的。所以我們要追求愛。方言又會使信徒紛爭:有人注意方言而忽略其 他恩賜,有人追求恩賜而不追求聖靈的果子;有人追求方言而忽略傳福音的工作。他們認為說方言是得了聖靈的能力,是個成熟的信徒。 

 
 我再說,方言是最小的恩賜,現在基本停止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追求說方言呢?雖然有許多人追求方言,但我們不當追求方言。我們所當追求的是愛(林前141)。 

 

 

幾位屬靈前輩對方言之看法

1.叨雷博士


 被稱為時代先知的叨雷博士( R.A.Torrey ),他是慕迪的同工,曾在慕迪聖經學院任教。他認為靈恩運動顯然不是出於神的,而是所多瑪所建立的(參叨雷著的 Is the Present Tongues Movement of God?)。他指出:說方言根本與靈洗無關,以說方言為重要的恩賜與聖經的真理明顯相牴觸;靈恩派的聚會極端混亂,這分明違反哥林多前書14章聖經的教訓。而且從許多的個案顯示,說方言的人其實是邪靈附身所致。從摩門教由開始之時就常說方言來看,靈恩運動一定不是出於神的。 

 
2.摩根博士 

 
 20世紀最受歡迎、稱為解經王子的摩根博士(G. Campbell Morgan)也是反對靈恩運動的。他稱之為「撒旦末後的詭計」。 

 
3.宣信博士 

 
 宣道會的創辦人宣信博士(A. B. Simpson)雖然主張神醫教義,但也反對靈恩運動的思想,他認為不可能以說方言為受靈洗的憑據。他曾經寫過一封公開信給宣道會,指出靈恩派的說方言運動必須立即禁止。而且,到了1974年,有宣道會牧師麥格羅(Dr. Gerald E. McGraw )在宣道會的刊物 The Allance Witness中報導:他和一些牧師們成立了一個「分辨說方言的靈」的特別聚會,專事替那些有說方言經驗而願意接受試驗的人來分辨他們的靈。經過多年的試驗之後,他指出,他本來也贊成有一些方言是真的,但事實上試驗的結果顯示:有90%以上說方言的人,證實是邪靈附身所致。他又指出,有一些弟兄靈性非常好,作聖工也有能力,而且他從來不在公開的場合說方言,只在私下靈修之時才說。但是,經過試驗之後,他的靈在奉主耶穌的名所吩咐之下,竟然說出自己是鬼。 

 
4.賓路易師母 

 
 賓路易師母(Jessie Penn-Lewis)乃一代屬靈偉人,著有許多有關屬靈豐盛生命的書。她有一個分別諸靈的特別恩賜,長期出版《勝利報》,專事講論如何分辨被鬼附和如何趕鬼的真理。在她所寫著名的《聖徒爭戰》(War On The Saints)一書中,她極詳細地教導如何分辯諸靈,指出靈恩運動的方言現象其實是被邪靈附身所致。

 

 

方言運動的質疑

陳終道
    說方言始終是靈恩運動的主要內容,對信徒追求方向影響至大,茲列出20點聖經真理以供眾教會參考:
    一、行傳提及「說方言」僅三次:(一)五旬節(2:4,6,8)——在耶路撒冷;(二)哥尼流家(10:46)——在該撒利亞,福音開始向猶太全地及外邦 推展;(三)以弗所(19:6)約主後52至54年……在外邦,福音開始向地極推展,從第一次至第三次前後相隔約23至24年,可見初期教會並非經常禱告 就有方言,或每次禱告必說方言。
    二、在行傳所記之方言恩賜,沒有一次是得著的人自己求來的,完全是聖靈「隨己意」賜下的。例如:五旬節時,聖靈降臨,那120人都被聖靈充滿而說方言;在 哥尼流家,彼得正在講道時,聽眾受聖靈而說方言;在以弗所,保羅為那12人施洗按手時,他們說方言.與林前12:11,18的原則相合。
    三、在初期教會中新信主的3,000門徒(徒2:41),5,000男丁(徒4:4),都沒有說方言。
    四、說方言是為向不信的猶太人作見證,證明神已賜聖靈給信的人,包括外邦人。猶太人拒絕神所差來的救主,神已使他成為萬國人的救主,聖靈給他們說方言的恩 賜就是明證。徒10:45-47:「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詳參拙作 《新約書信讀經講義第二冊》之林前14:21-22講解)。所以福音工作向各處推展時,使徒不但見證基督已復活,也見證他已按所應許的賜下聖靈(徒 2:33)。
    五、聖經排列各種恩賜之大小時,使徒排第一,說方言排最後。現今未見有使徒之恩賜,(或可見近似使徒之神僕興起),為甚麼要堅持方言之恩賜必然繼續,且放在顯著而重要之地位上?
    六、林前13章以追求愛與方言比較,暗示求方言是像小孩的心思,求愛心長進才是大人的心思(林前13:11)。
    七、林前14:19-20以新約時代之先知講道之恩賜與方言比較,則求方言又如在心志上作小孩,但聖經卻要我們在心志上作大人。
    八、聖經明說恩賜是會停止的。「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林前13:8)現在新舊約聖經啟示已完全,舊約先知說預言之能已停止,新約使徒詮釋教義,領受啟示之恩賜也已停止。為甚麼藉方言領受啟示仍繼續?
    九、個人與神靈交的方言:使徒保羅曾在林前14:2提到「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注 意:這裡所提及的一種個人對神說的方言是:(一)「在心裡講說各樣的奧秘」,不是「用奧秘話」講說。(二)是「講說」,不是「舌音」。是話語,不是不成言 語之聲音。(三)是個人對神說,不是對公眾說。(四)在同章下文保羅又說:「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但在教會中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 如說萬句方言。」使徒保羅既曾說方言,為甚麼從未記載於聖經?因他不是要推動別人也去追求這種恩賜,乃是自己對神說,是個人與神交通時聖靈所給的恩賜,不 是在教會或公共聚會中說的。在教會中,他已明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萬句方言」。
    十、說方言既屬超自然的聖靈的啟示,則所說的內容是否已經不能增減之聖經具同等權威?若然,則聖經是否仍未完成?能否將所說之方言彙集起來,一如現今之聖經,可任歷代信徒及不信者批駁挑剔,一字不改?
    十一、若按方言所說的現在已有之聖經範圍內的啟示,則:(一)方言所得的啟示,是否普通人之悟性不能得著的亮光,而必須由聖靈直接用超自然方式教導?然則 這些啟示應否記錄成冊作為後世信徒及傳道人研經之參考?(二)若方言所得的啟示,只不過是一般信徒熟知的道理,何需用方言(超自然)的方式賜給人?藉悟 性、智慧、自然現象下之聖靈教導,已經是聖靈的工作,所有超自然的神蹟和恩賜,都是例外的,有必需才施行的。聖靈何時需作多餘工作?(三)若方言所啟示之 亮光,有斷章取義,私意解經,很容易被明白真理的人指出其錯誤,則這些啟示出於甚麼靈?
    十二、聖經明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萬句方言。」(林前14:19)忽視這句話的精義,難明林前14章之主要資訊。
    十三、方言之恩賜與品德靈性生命無關。哥林多人靈命幼稚,品德墮落,卻注重方言。但聖經一貫之教訓,要我們注重生命長進,生活有見證,品德高尚;特別強調方言,常可能因在某些真道上不肯付代價遵行,而以有方言自我安慰,避重就輕,違背聖經本意。
    十四、靈恩運動所提倡之方言,常有勉強為人按手之情形發生,與聖經明訓相背「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提前5:22)
    十五、說方言屬超自然恩賜,由聖靈直接感動,非憑悟性學習。方言運動的人教導人學習方言不合聖經(林前14:14),信徒可以學習「作先知講道」(林前13,14:34-35),卻不能學習說方言。
    十六、現今之方言運動,在追求說方言時,常有邪靈、鬼附、精神分裂、說假預言……,教會因而發生爭執,甚至分裂的情形。但使徒行傳所記之方言恩賜,緊隨著的卻是得救人數增加,門徒大膽向不信者見證基督,教會更同心。
    十七、聖經中所記的方言,都是明確的「別國的話」或「鄉談」(徒2:4,6,8)。為甚麼現今靈恩運動所推行的方言都是簡單而重複的舌音?行傳2章的方言,是沒有譯方言恩賜的外邦人都能聽懂而明白。為甚麼不見這種方言?
    十八、方言運動者認為方言就是天使話語,按聖經所記,天使說的都是明白而有意義的話語,如:天使(耶和華)指示亞伯蘭所多瑪將滅亡(創18);天使將律法 指示摩西(加3:19);天使向約瑟報夢向馬利亞說(太1:18-21;路28-38);天使在天上稱頌神(啟7:11-12)……,都是極有意義,有秩序,無一不是明白清楚的語言。當天使與天兵唱詩讚美神時,多麼令人神往(路2:13-14)。 絕非僅重複幾個單調的舌音而不成言語的話。使徒在林前14:9-10說:「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 話了。世上的聲音,或者甚多,卻沒有一樣是無意思的。」但方言運動者所說之方言,剛好與天使的話語相反。
    十九、天主教徒和摩門教徒也同樣能說靈恩運動者所提倡之「方言」,卻照舊堅持其異端信仰,如:天主教始終持守煉獄、數珠唸經、供奉聖母像、或耶穌受苦像……等異端。摩門教依然不改其褻瀆神的道理,例如:稱耶穌是亞當與馬利亞所生,摩門教主是耶穌後代,聖靈是一種最純潔而永存的物質等等。這些異端之方言出於甚麼靈?
    二十、說方言既是聖靈超自然的恩賜,絕不賜給以下兩種人,就是:(一)還沒有得救重生的人,(二)有隱藏的罪,沒有對付清楚的人。但在方言運動者之中,竟 常有人一向家中收藏偶像,惡待婆婆或媳婦,內心彼此不饒恕,卻照樣到教會或聚會中得著方言,這究竟出於甚麼靈的方言?顯然是假方言。聖經說不可禁止方言 (林前14:39),指聖靈所賜的方言。領受聖靈所賜方言的人必然已經得救,徹底對付罪,並把自己完全獻給神;但假方言人人都當禁止,免得魔鬼有機會作 工。假方言不但對信徒靈命無益且有大害,使人以為聖靈既賜他方言,必然不理會他所犯的罪了,結果一面自欺,也繼續犯罪,一面以自己仍能「說方言」而自我安 慰。
    總結上列各點,對說方言之恩賜,應像使徒在林前14章所採的態度,不予鼓勵,而謹慎地按真理辨認。教會應鼓勵信徒追求更大的恩賜:在愛心上長進,勇敢為福音作見證。

今天的「方言運動」是從神來的嗎?

 叨雷
    不是的,這可從下列事實清楚看見:
    一、今日的「方言運動」者說:「說方言」是被聖靈充滿的惟一及決定性的證據。然而主耶穌的先鋒,施浸約翰從未說過方言,聖經卻記載說:「他從母腹裡就被聖 靈充滿。」(路1:15)甚至我們的主耶穌一生也從未說過方言,但誰能說主耶穌從未被聖靈充滿呢。另一方面,說方言者更斷言:若一個人沒有說過方言,就是 沒有受過聖靈的洗。他們常常堅持這樣的宣言,明顯與聖經最清楚和基本的教訓相悖。任何誠實愛慕明白神藉自己話語所啟示的真理,是不可能誤解神的心意的。這 種說法並非堅持一條理論。因為聖靈只有一位,靈洗也只有一次。(參林前12:13,弗4:4)當你細心閱讀林前12:4-11,你自己都可看見,聖靈的洗 可從很多不同方面表明出來的。神的靈藉使徒保羅在這章聖經問那些自稱受過聖靈洗的人說:「豈都是說方言的麼?」(林前12:13,30)其簡單含意就是並 非全體都說方言,所以這章聖經明確地說出受聖靈的洗,卻不一定都說方言。那麼說方言者所論:不說方言就未受聖靈的洗,很明顯地與聖經真理相違了。
    二、方言運動的教訓實際影響是使「說方言」成為所有聖靈同在和能力最重要的彰顯。這又一次明顯地與神真理教導相衝突,神的話明明地宣告:「說方言」是聖靈 顯明同在和能力最不重要的一點。在林前12:10表列聖靈所給的恩賜時,特別將「說方言」放在末後,說方言也在本章29和30節被同樣置於末後;就是在以 弗所書中,升天的基督透過聖靈賜給教會的諸般恩賜,根本沒有提到說方言(弗4:7-12),並且在林前14:5清楚地告訴我們,作先知講道的強過說方言, 使徒保羅在19節也自己聲明,他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三、雖然聖經清楚教導我們,應許追求其他更多的恩賜,但「方言運動」卻使它的跟從者追求說方言勝過其他任何的恩賜。林前12:31說:「要切切的求(切 慕)那更大的恩賜。」經文內容(即上下文)清楚顯示這「更大的恩賜」與說方言無關。在14:1說:「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切慕的,是作先知講道。」 保羅在下面的經文告訴我們,為甚麼揀選作先知講道過於說方言。所以「方言運動」中最突出的追求和等候說方言之能是全沒有聖經支持,這與聖經一致明顯的教訓 直接相違背。
    四、「方言運動」的領袖們繼續頑梗地不服從聖經有關說方言在公眾聚會的一貫教訓。神的話在林前14章清楚教導:私下說方言比在公眾說更好。保羅在林前 14:19說:「但在教會中(即公眾聚會)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他繼續說在聚會中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 輪流著說,不可兩個人或以上同時說,也要一個人翻出來,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林前14:27-28)。現在「說方言」者的 聚會中,經常在一處聚會中有很多人同時說,並且是在沒有人翻譯之下說。在這些事上,他們顯然違背了神;而這運動也顯然繼續違背了神那明顯的吩咐,因而肯定 不是從神來的。
    五、「方言運動」同時帶著最嚴重的混亂和最不道德的行為。神的話在林前14:33 清楚地說:「神不是叫人混亂」(「混亂」這字解作「混亂的情況」,雜亂和令人困惑之意)。最近在洛杉機說方言者一次極重大的聚會中,發生了很嚴重和難以形 容的混亂,眾多男男女女肩並肩地橫臥在地上或平臺上,儀態極不莊重和失禮,並且呈現昏迷狀況,像被催眠似的維持至深夜,騷動和雜亂的情況,使過路的人為之 側目和丟面。在這聚會作首領的,是個很有名聲的女子,她用一些像催眠術的方法令會眾的男男女女進入如此狀況,極像那些非洲野蠻人所行的,也像本國行催眠術 的人招靈聚會時所行。若有人需要醫治或要受聖靈之洗,就在聚會中被帶到眾人面前,背著會眾坐在椅上,然後被一名男子強烈地夾著頭,方法是一手放在那人的頭 上,一手在頭後,然後那女子便按摩那人的全身,有時甚至淫穢地按摩一些男子的身體,然後那人就會站起來,舉起雙手,直至昏迷。在一個確實的個案中,有一位 男童把手舉起最少一小時,直至他暈倒在所謂的「能力」之下。這些事與新約所記載的毫無類似的地方,反倒很像那些非洲野蠻人、印度的婆羅門僧和本國的催眠師 所行。整件事都令那些真正明白聖經教導的和明白聖靈所作的人極嫌惡。在提後1:7 教導我們說:「神所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在那些說方言的人聚集時顯現的靈,卻不是使人有謹守的心。那些混亂的情況,不但 羞辱了神的話,也受神的話所斥責。但這還不是「方言運動」最壞的一面;最糟的是與上文提到的罪惡昭彰的不道德行為扣上關係。現時方言運動的主持者,因犯了 不道德的罪而被拘捕,他所作的事不能用言詞來形容,或者就像羅馬書第1章所說的。而在俄亥俄州一個出名的、可能是最著名的領袖,本已結了婚,卻和一名女子 被判犯了罪。在一些案件中,這運動的一些男女領袖都被證實有可恥的關係;這許多的例子使整個運動充滿不道德的色彩。這不是說當中沒有一個是思想和行為清潔 的人,但整體來說,這運動的發展比現代任何一個運動更不道德,除了一些行催眠術的法師,他們兩者反而有很多相像之處。這運動的其中兩個領袖從自己的國家走 到印度,也有一些當地著名的基督徒工人加入他們,但當看到內裡的猥褻事件時,使他們從當中出來。
    六、在「方言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事件證實這運動是出自魔鬼的。有跡象顯示,那說方言者所說的話,確是他們所不能明白的,但他們所說的是惡劣的話, 表明那感動他們說話的靈,並非聖靈,而是邪靈。在澳門和中國,有很多聚會的表現極像一些行催眠術或邪靈者聚集時所行的;有些人曾經說過方言,後來卻被發現 是被鬼附著的,而不是被聖靈充滿;在德國也有這方面使人注意和吃驚的發展。
    事實上,有很多人渴望被一些超自然的靈所管理,而又不謹慎地分辨那管轄他們的靈是聖靈或是邪靈,而「方言運動」就朝著這方向有驚人的發展。
    七、「方言運動」和它那些明顯的特徵不是現代才有的。在1830-1840年間,同樣的事情也在英國發生過。那時在「說方言」這事上也有一些了不起的現 象,以至一些謹慎的男女也被引進去,後來卻明確地發現那控制他們的靈不是聖靈,而是邪靈。摩門教說方言已有很長的日子,在他們的歷史中,聚會中也經常有人 說方言。
    總括來說,神已經透過自己的話明明的表示不喜悅這類方言運動和其中有關的事情。在每一個相信並聽從神的話的人,應立刻遠遠地離開這運動,特別在這些眾多的 錯謬和敗壞的情況。我們不絕對否定有機會在現今的日子,神仍然會賜下說方言的恩賜,若神看為合適,祂能作並且會作;但「說方言」在早期的教會備受非議,而 當中的謬誤與現今的「方言運動」卻十分相似,以至在保羅時期,對說方言就已發出警告,叫人小心當中的錯處。因此神因祂的智慧和愛的原故,有一段時間從教會 收回這恩賜,所以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理由使祂在現今的世代重新賜與。所以現今所謂的「方言運動」肯定不是從神來的。

爭論中的說方言問題

    說方言的問題在基督徒中不斷的引起激烈的爭論。因此應當熟思聖經對此如何訓示。茲用問與答的方式細加研究。
    一、在初期教會中「說方言」究竟應作何種正確的解釋?這是指由於超自然的力量能使某一基督徒未經正常的學習程式,竟能講出異邦的語言。徒2811,提到眾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到耶路撒冷。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講說神的大作為,就都驚訝,彼此說這都是甚麼意思呢?這裡所稱鄉談,確指真實的土話或口音。可1617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所謂新方言是指那些講的人,初次用的語言。但並非「不明白的」。林前14241427,按英王雅各(聖經)譯本,在方言之前,有斜體字之「不明白的」字樣,而在希臘文原文並不具此字樣,乃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譯者按,在華文國語本聖經中亦不具此字樣)。
    二、林前14章中之方言與徒2章中之方言是否不同? 二者均由於超自然力量使能講出異邦的語言。其唯一不同之點在於行傳中之方言,只是藉神蹟異能產生之表記,可能是暫時性的。而且所有在場的人都說方言,這包括行傳2章所稱之全體聚集的信徒,10章所稱在哥尼流家中聚集的好些人,以及19章所稱施洗約翰的幾個門徒。相反的,林前121130節所稱之說方言的屬靈恩賜並非給予所有的人,亦非降在每一個人身上,而只是像其他屬靈恩賜一樣,永久留在某一位信徒身上。
    三、 在使徒行傳中方言顯出何種表記?顯然的當五旬節聖靈降臨的那天,說方言是證明基督之被高舉與尊榮的表記。當時眾人問這是甚麼意思。彼得的答覆是,你們釘在 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已被神高舉坐在神的右邊並已被立為主基督了。在哥尼流家中說方言是給予那些受割禮和彼得同來的猶太信徒一種表記。當他們聽見外邦信徒 說方言,更稱讚神為大,因知神的恩典,在祂的新的作為上已使外邦人與猶太人立於同樣的地位。至於行傳19章所載施洗約翰的門徒的情形則比較複雜,但其終極仍與2章 相同。這些門徒只知施洗約翰所傳的資訊,而不知以後所要發生的,就是十字架和基督的升天,以及聖靈的降臨。這並非「聖靈之有無」,乃是「受了聖靈沒有」。 保羅將他們所缺漏的知識補充完全,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浸。於此再度強調了基督為主的尊榮和統治。我們可在行傳中看出說方言是一種表記,喚起人們注意基督教之 兩項基本真理:耶穌是基督是主,猶太人與外邦人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四、說方言的屬靈恩賜是專為向神交談嗎?林前142, 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有些人認為這就是指專為向神交談,這是錯誤的觀念。若是一個人既通異邦的語言,他不獨可以與神交談,也就可以與人交 談。同樣的若是他具有說方言的恩賜,他必能藉此異邦的語言向神也向人交談了。保羅在本節經文中的意思乃是,若是一位基督徒起立說方言,而當地會眾不能明 白,那只有向神講而非向人講了。他所講的可能將很寶貴的隱秘真理啟示出來,但是這與人們並無益處。只有神單獨懂得他的話,而他根本就沒有向人交談。
    五、何以保羅認為說預言(中文聖經譯為作先知講道,參林前1314章) 的恩賜是遠勝過說方言的恩賜?因為預言是用會眾所熟悉的語言說的,而方言則否。除非會眾懂得所講的是甚麼,否則教會就不能得造就。惟有經由某一位具有譯方 言之恩賜的信徒,將它譯成所熟悉的語言才能得益處。這種在教會傳資訊的方式是多麼笨重和迂曲的,更不必說是幼稚的了。有些人既能完全善用眾所熟悉的語言, 而偏要採用無人能懂的異邦土話,然後必需由另外一位將它譯回眾所熟悉而同時也是發言者所能操的口音,那麼何不從開始就簡捷了當的用眾所熟悉的語言,將資訊 釋放出來呢?
    六、何以保羅並不禁止在聚會裡說方言?因為他但願信徒的愛心能得到操練和適當的運用。他願弟兄們在屬靈的事上所行的要像一位長成的大人,在權衡能否使教會得益的前提下,自動去推動或予克制。他自己曾經立了榜樣。在林前141819裡他說:「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在20節中,他勸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總要作大人。若是施展某種屬靈的恩賜,只是為炫耀自己,而非使人受益,則是愚不可及了。
    七、曾否有人因說方言而得到造就?有的。林前144曾指出,雖然教會未被造就,而說方言者卻造就了自己。在此顯示了一件重要的事實,就是說方言的人必定懂得他自己所說的是甚麼。否則他就無從被造就。不明白就不能被造就。若是只覺得有一股陌生的語言在喉次和唇間賓士而過,而並不領會,則全然不能產生造就的效用。保羅在林前1414裡所說:「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他是指他的悟性對於教會沒有果效。第4節表示他的悟性對於他自己確是有了果效。何以第14節是指教會而言的呢?可以由第16節證明。那裡說:「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因此林前144最後決定性的證明了,凡自稱說方言而不自知所說的為何,則並未承受新約中所稱之方言的恩賜。他所有的只是假冒的而非從神那裡來的。
    八、 何以翻方言的恩賜是必需的?若然一個人既懂得他自己所說的方言,似乎就不需要翻方言的恩賜了,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試以自然界為例,當一個人學習外來的語 言,還在他能將這種語言有組織的和有系統的編成他自己的辭句之先,他早就懂得此外來語言的意思了;但若欲成為精通和熟練的翻譯人才,那就更需較長的時間去 學習了,可能仍然沒有能力將這些向別人表達出來。況且,不論是說方言,懂方言或是翻方言,我們所思考和所注重的全部都是屬於超自然的,我們便能領會翻方言 的恩賜是如何需要了。此一恩賜在操各種不同語言之人的聚會中,顯得特別有用。在此種聚會中,說方言的恩賜也是同樣有用。
    九、說方言是否旨在專供個人私下的用途?絕對不是。我們在行傳中已經看見說方言只是提供一項表記。在林前1422中也看見同樣是提供一項表記,而其目的雖然不限於此。保羅明白指出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若是說方言只限於個人私下在禱告的內室中舉行,將如何為不信的人作證據呢?(證據之原文為表記)保羅引用賽2811指 出:「主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其意義的關鍵繫於不信的人。一方面是不信的猶太人,另一方面是不信的外邦人。對於猶太 人,一種不能領會的異邦語言能不斷的提醒並證明他們何以被擄於在異邦。對於外邦人,當神的傳資訊者竟能由於超自然的力量說出他們母系的語言或鄉音,必能使 他們覺察此項資訊是何等緊要,而且的確是出於神的。
    十、 何以神必須賜予說方言的恩賜,而其他的恩賜豈不同樣有效嗎?說方言的恩賜旨在顯明方才開始之恩典時代的特性。「這就是在所已見過各項事物以外」,顯明方言 是表記之基本的原因。神的恩典從此時起,應用以前所不知的方法,向前推進,以施恩於全人類。使能及於地極,並達到自古人類因悖逆而被神變亂了口音語言之各 方各族。按創111所載,那時(就是當人類商量建造巴別城和通天的塔之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但是在洪水以後,人類的自傲越發升高,益足顯露墮落的亞當人性之邪惡兇狠之另一面的表現。但是神的眷顧和保佑,顧念將來,業已深謀遠慮,早在紀元前350年 假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列國之際,將希臘語言遍及各地。又藉被分散而飽受希臘文化之猶太人攜帶舊約聖經深入各方。但是到此時期則又採用了新的方法,特別表現 在傳講和見證上,而且此項傳道與宣講必能透過任何疆域界線的障疑,無論人類偏行己路離神多遠,神都要尋著他們。藉著超自然力量說方言乃是適合一切的表記, 象徵神的恩典是全面和普遍的延伸。
    十一、保羅既具有說方言的恩賜,他曾在何處施展此恩賜?關於此一問題的答覆,一部分要靠推斷。但是經中已有足夠的顯示,告訴我們保羅和其他具有此項恩賜之主的僕人,在何處並如何施展此項恩賜。第一、林前1419顯 然表示保羅一向未曾在教會的聚會中說方言。他並未禁止別人施展此項恩賜,即便是在教會中,只好傚法他。他但願弟兄們的愛心能長成到一種程度,就會見到因為 不能使教會被造就而自動的放棄此項恩賜的施展。第二、保羅未曾為他個人而私下裡使用此項恩賜。方言是藉神蹟異能而產生表記的恩賜,特別是向不信的人而產生 的。若是用於私下裡,就不產生此種效用了。那麼保羅究在何處施展此項恩賜?顯然是在他的傳道事工上,而且這是十分確定的。在林前1510裡,他說:「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並在1418裡說:「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既非在教會裡,又非在私人裡,那麼必定是在公開服事的聖工上了。此事在行傳2章裡已顯端倪。在10節和11節裡顯示,當門徒們在樓上受聖靈的洗,就是聖靈降在身上,之後下樓往各街上,遇到從外國或海外來到耶路撒冷城參加五旬節的猶太人,就用這些外來人之各地的土語向他們傳報福音的資訊。
    這些人對此奇特的現象都感到驚訝,便擁向此奇蹟的中心大量聚集。此時彼得站立向他們傳說耶穌是主是基督。他是用猶太人的普通國語,而非各地的土話。先是由各地土話或方言吸引來了這些人眾,其後彼得的資訊卻是用共同所明白的語言傳講的。
    當 保羅傳道之時,凡遇到當地民眾不太完全明白希臘語言(當時之普遍的語言),他便藉著聖靈的能力,說出該地的土話,既可吸引他們的注意,又可強調此番從神來 的資訊之重要性和迫切性。神既然不厭煩瑣的藉著超自然的力量助使祂的僕人能說出各地的土話,那麼這個資訊必定極關重要,促使他們不能不認真的留心來聽來接 受了。
    十二、說方言應否視作從聖靈受浸以後之神蹟異能的表記?絕對不可。若將林前121330對照著查考便能看出說方言絕非從聖靈受浸的表記。13節說:「我們都從一位聖靈受浸成了一個身體」,而30節 則問:「豈都是說方言的麼?」本節憑希臘文所寫的語意,自然的引出否定的答覆。每一基督徒都從聖靈受了浸,可是並非每一個基督徒都說方言。顯然的說方言絕 對不可視作從聖靈受浸之後必有神蹟異能的表記。在基督徒中間流行著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凡悔改歸正之後必需尋求從聖靈受浸的經歷或感受。相反的聖經曾明白 指示在他或她信了的當時,這一位信者就從聖靈受了浸,而使這信者成為基督身體中的一個肢體,因為這是聖靈之必然的工作。在當今恩典時代裡,凡憑新約觀點認 定已經得救的人,絕對沒有一位不屬於真教會的一員。若是再去尋求從聖靈受浸,那就太無意義了。至於追求說方言也同樣沒有意義。
    十三、可否認為說方言之能已經停止?林前138載: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在新約全書編成之前,神藉著先知講道(就是說預言的恩賜)傳達真理於教會。新約 全書編成之後,則教師只要憑所記下來的道(就是神的話)去宣講。所以在使徒時代終了之際,預言(就是先知講道之能)就歸於無有了。神不再藉此作直接的啟 示。知識一詞在本節中不只限於知道的或所知的這種知識是永不消失的。當我們達到完全的境界時,片斷所知的將轉成眾所公認的全知了。但是在第8節 裡其意尚有下面的意思。在初期教會裡,預言,方言和知識均屬特別的恩賜。這些都是非常的恩賜,三者在初期組織成了一台建築的鷹架,環繞著整個教會藉以建造 教會。知識的恩賜補助了先知講道(預言)的恩賜。神不獨藉著先知講道傳授了真理,而且藉著知識的恩賜,有秩序的將所傳的真理,使教會能切實接受並永記不 忘。祂藉著聖靈賜給知識的言語使能傳開(林前128)。
    在 使徒時代的終期,這些恩賜都不見了。鷹架也撤去了。此後教會唯有依靠所記完全寫成的道。因此顯然的說方言也同時停止了。為著引進新的時代(恩典時代),並 為助使福音急速傳開之特殊恩賜就在此初期(例如使徒和先知)隨同其他特別恩賜一齊消失了。由於今日所有的傳道士,毫無例外的必需自己下苦工去學習異邦的語 言,而且迄無可靠的記載證實,自初期至今曾有任何一位傳道士蒙受說方言的恩賜,可作確實的明證。同樣的,神認為真理必須經過勤勉的追求,祂的道(話)當藉 虔誠的禱告來查考。聖靈住在信徒裡面,來幫助,照亮,並帶領他深入神的事物裡,但是總要藉著道。所有特殊的援助已撤回去了。
    十 四、說方言之能既早已停止,那麼我們對於當今自稱能說方言之人當採何種態度?那些都是假冒和作偽的,離開聖經所訓示應有之經歷相差太遠了。近代說方言運動 所表現之各種形態,實在無法加以分析。它有時只是快而不清的亂語,有時又是真實的語言,而發言者絕對是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是甚麼。自稱自任翻方言的人盡可欺 騙而不虞暴露他的詐術。有時產生不同程度之魂裡極度緊張,甚至於發狂,因而引起說方言的熱情,而且時常夾雜了惡鬼邪靈之權勢影響和壓力困厄。有時會有全部 或一絲幻光,可能發出舌語。但有一事是確實不移的,這些全非聖經所教示之應有的經歷。它缺乏聖經訓示之任何痕跡,更找不到符合聖經所訓示的目標意向及其用 途。基督徒務須嚴謹的遠離近代任何方式的說方言運動。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再談"耶穌有像嗎?"

   以前有為文耶穌有像嗎?此文之用意是要人思考「道成肉身」之耶穌基督,當然上帝讓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界,並不希望人用繪圖、雕刻、鑄造…等人為方式為耶穌基督做像,甚至拿來膜拜。

    而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來到世界,是有形有體的,怎麼會沒有像呢?

    羅馬書8:29—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傚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歌羅西書3:10—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

    羅馬書6:4~5—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從這三段經文,我們可以得知︰耶穌基督的像就是上帝所揀選之聖徒,上帝天天藉著聖靈動工,使其越來越有主耶穌之榮美,而使其身邊的人可以看見耶穌基督之樣式。人無法用自己之方法彰顯耶穌基督之形象,而是上帝親自做成。

    所以,當有人想看耶穌基督之樣子,可以請他到基督徒中間,也就是教會,就可以看見主耶穌的「像」,而且是「活的」、「有生命」之像。

預定論入門

〈西敏信條〉敘述長老教會與改革宗教會的信仰,它是將改革宗信仰表達得最完全的信 條,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上帝從永遠,本著祂自己的旨意,定下最明智、最神聖的計劃,祂自主地、絕不改變地決定一切將要成就的事。不過,上帝絕不是罪 惡之源,祂不剝奪被造者的自由意志,而且也不剝奪「第二因」的自由性或偶然性,反而加以確立。」又說︰「雖然上帝知道在各種情況之下所可能發生的一切事 情;可是祂預定任何事,並不是根據祂對那件事情的預見,也不是因為祂預先知道它在當時的情況中將有何發展。」(三章1-2節)


預定論認為上帝的旨意是絕對的,也是無條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聯合起來也不能影響 上帝的旨意,這旨意完全是上帝在永恆裡安排的。上帝是萬物的主宰,偉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運行,支配人類的歷史,任何細節都在祂的掌管之下。上帝的諭 旨永不改變,至高無上,彰顯上帝的聖潔與智慧。這諭旨不單管轄自然界,也掌管人間從創造到審判的每一件事;不但如此,這諭旨還上達天上的聖徒與天使、下至 地獄裡的惡人與魔鬼,它們一切的活動都在這諭旨之下。它統轄的範圍包括亙古到永遠的一切受造物,任何已經發生或尚未發生的事,無論是它們的原因、條件、彼 此的輪替和關係,都在這諭旨之中。上帝以外的一切事都在這無所不包的諭旨內,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上帝以外的一切事,都是靠上帝創造與維持的大能而存在, 並且繼續存在。宇宙萬物在上帝大能的護理之下,都朝著向上帝所定的最終結局迅速移動。

 
有限的受造物從最小的到至大的,既然是上帝彰顯榮耀的媒介,並且絕對倚賴上帝,就不 可能從它們生出任何限制上帝的榮耀彰顯之東西,或使上帝的榮耀敗落之事物。上帝從萬古之初就按祂的旨意行事。祂是宇宙至高的主宰,「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 的居民中,祂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手,或問祂說,你作什麼呢?」(但四︰35)。宇宙的起源既在於上帝,並且依靠 上帝得以繼續生存,所以整個宇宙的各個部分,無論何時,都必定是受上帝支配,才不會有任何事與上帝明顯規定的或許可的事矛盾。因此我們可以把上帝「永恆的 心意」說成「上帝以至高主權預定萬事」,不受任何後來的事限制,也不受時間改變的影響。所以我們認為「上帝先有一個永恆的心意,然後根據這永恆的心意預定 一切未來的事」,而不認為「上帝預知未來的萬事,然後根據這預知決定祂永恆的心意」,也不認為「上帝預知未來萬事的各種後果,於是就按照祂這樣的預知來決 定祂永恆的心意」。

 
改教時期的神學家把這些後來在西敏信仰基準中所闡明的偉大原則,以合乎邏輯且前後一 致的精神應用於創造與護理的教義上。他們在人類歷史的每件事上,和自然界的各種運行中,都看見了上帝的聖手,所以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乃是上帝藉著時間的運轉 把祂永恆的理唸完整呈現的成果。這世界無論從整體來看,還是從每個部份的運轉變遷來看,都是由上帝按照祂的旨意行事,統管萬物,無所不包,調和萬有,帶領 著整個世界,其目的乃在彰顯上帝的榮耀。儘管改教時期的神學家認為整個歷史運行中最微小的事上帝也管理,但他們還是特別注意上帝的旨意與人得救的關係。宗 教改革的傑出人物,系統神學家加爾文曾說︰「我們稱預定論為上帝永恆的諭旨,上帝藉預定親自決定了每個人的命運。因每個人受造的命運並不相同,所以這人被 預定得永生,那人被預定受永死。每一個人都是按這二個目的之一受造,所以我們說,人被預定得永生,或受永死。」

 
路德對絕對預定論的熱心不亞於加爾文,他的著作《羅馬書註釋》中就說︰「萬事都本於上帝的定規,也依靠上帝的定規;由此來看,誰該接受生命之道,誰該不信,誰該由罪中得釋放,誰該在罪中剛硬,誰該稱義,誰該定罪,都已經預定了。」

 
他親密的同工墨蘭頓也曾經說過︰「我們總有一天會知道,萬事都是按著上帝的預定成就 的;不但我們外表的行為是這樣,就是我們裡面的思想也是這樣」;他又說︰「這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碰巧』或『走運』這回事,也只有徹底瞭解預定論,才能使 我們這麼直接地產生敬畏上帝、完全信賴祂的心。」

 
「秩序乃是天上的首要法則」。在上帝的眼中,從創造的起頭到世界的末了,然後天國的 榮耀顯現,每一個步驟都不紊亂,而是有一貫的秩序在其間。上帝的心意與計劃沒有任何地方受到挫敗或攔阻,許多時候上帝的心意與計劃看起來好像沒有成就,其 實不是沒有成就,只是我們原本就是有限而不完全的人,所以不是「見木不見林」,就是「見林不見木」。如果我們能一眼看盡「大自然的壯闊宏偉,以及人類歷史 的交織複雜」,就能看出這個世界是一個和諧的單元,彰顯上帝榮耀的完全。

 
貝沙普(Bishop)說︰『雖然這世界似乎是隨機運而 行,萬事萬物看起來也似乎茫然雜亂,但是上帝早就看清楚一切因果關係的環節,並且從這一切似乎雜亂不協調的事物中,整理出一個完整和諧的關係。我們非常需 要堅定地相信這個真理,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仰望掌管萬有的上帝。在上帝眼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或是意外。比如說,一個主人差遣他的僕人到一個地方 去,吩咐他住在那裡直到某個時候,不久他又差遣另外一個僕人到同樣的地方去,當他們二人碰面的時候,一定覺得是碰巧,但是在差遣他們的主人眼中,這是早就 安排好的,是可以預見的。他們碰面對我們是偶然,對上帝卻不是偶然;萬事萬物的興衰更替祂都預見,也都安排。』

 
詩人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的名在全地何何其美」(八1)。傳道書作者也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先知以賽亞見異象時聽見基路伯唱︰「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賽六3)。 在上帝眼中,歷代萬國一切人間事,不管我們覺得是多麼的細微,在上帝永恆的計劃裡都有明確的定位,今天發生了「乙」這件事,在它之前一定有「甲」這件事作 它的因,在它之後也一定有「丙」這件事作它的果,而「丙」又成為另一件事「丁」的 因,所以每件事都可以像這樣把它的影響力擴散出去;如果我們把萬事萬物看成一個整體,那麼其中每一件事都與這個整體有關,萬事萬物要能維持它的規律,達到 完美的平衡,其中每一件事都有它可以扮演的角色。

 
最重要的大事,往往是藉著當時看起來最平凡、最偶然的小事發生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 舉。萬事萬物彼此都有關係,而且這關係緊密到一個地步,如果其中一件事被修改,甚至被刪除,在它後面的每件事就都要被修改,甚至也要被刪除。所以如果「上 帝因為預定萬事,所以能統管萬事」這句話要成立,這裡的「萬事」必須包括一切大小事,再小的事都不能放過。其實嚴格來說,根本沒有所謂「小事」,每件事在 上帝的計劃中都有明確的定位,只是有些事看起來比其他事更大,更重要罷了。這樣看來,歷史的運行雖然無限複雜,但在上帝眼中卻是一個整體。〈小要理問答〉 (Shorter Catechism)很優美地把這項真理和它的理由總結成一句話︰「上帝的諭旨是祂在萬古之初,按自己的美意所定的旨意,因此祂為自己的榮耀預定一切將有的事。」

 
荷蘭的凱波爾博士是近代公認傑出的加爾文主義神學家,他曾說過一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在受造物當中,哪個要作一株山茶,哪個要作一朵金鳳,或是作夜鶯、烏鴉、牝牛、牡鹿,以至誰作男人、誰作女人;誰貧、誰富;誰聰明、誰魯鈍;誰白、誰 黑;甚至誰是亞伯、誰是該隱,這些都是我們在天地之間所能想到的最大預定。這樣的事我們天天都看它發生,我們整個人都在這預定之下;我們整個人的存在、我 們的天性、我們一生中扮演的角色,都完全由上帝預定。對於這包羅萬有的預定,加爾文主義認為它不是出於人手,更不是出於盲目的自然力,而是出於全能的上 帝,至高的創造者與天地的主宰;聖經中的先知早就以窯匠與泥土為比喻,說明這個統管一切的揀選之道。創造有揀選,護理有揀選,永生也有揀選;無論是上帝所 施的恩惠中,還是在大自然當中,我們都看到上帝的揀選。』

我們只承認這個世界有秩序還不夠;我們必須看見上帝藉著這個充滿活力的秩序完成祂的 計劃,才算對這個秩序有深刻的體會。加爾文主張一貫而明確的有神論,這使他對上帝無限的威嚴有敏銳的感受,深知祂是全能的上帝,萬物都在祂的手中;這也使 他成為傑出的預定論者。他從「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有一個絕對自主的永恆心意」這教義中看出人類墮落的過程與救贖的計畫。他大膽而恭謹地探索人類思考 與推理的極限,有如走到深淵邊緣,這裡是奧秘的境界,人只當存敬仰之心,一切知識都消逝於無形。

 
這樣看來,改革宗信仰讓我們知道上帝是一位偉大的神,祂真的是宇宙至高的主宰。貝恩(Bayne) 說 ︰「加爾文主義的大原則就是瞻仰上帝在基督裡所啟示的宇宙。加爾文主義認為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從亙古到永遠,我們都可以看見有上帝在其中。」在今天這個 強調民主的時代,一般人並不喜歡這種論點,其實在其他時代也未必有人會喜歡。大家都喜歡高舉人,認為上帝在世界上的活動範圍非常有限。赫治.亞歷 山大 博士曾說 ︰「新神學斷言舊神學狹隘,否定耶和華的預定,認為現代文明進步,不能再相信這種無稽之談了。這種事其實並不新鮮,就好像貓頭鷹遇到日蝕,以為夜晚來到, 就對老鷹叫囂,因為在它的觀念裡,沒見到的東西就不存在。」

 
大體說來,這是預定論的廣義概念,也是長老會與改革宗教會偉大神學家的主張。
預定論的教義清楚地記載在聖經中,略舉數處經文根據如下︰

 
「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裡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徒四27- 28)

 
「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份。」(弗一5)

 
「我們也在祂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照著祂旨意所預定的。」(弗一11)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傚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羅八29)

 
「我們講的,乃是以前所隱藏,上帝奧秘的智慧,就是上帝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林前二7)

 
「祂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徒二23)

 
「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上帝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十三48)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又要將祂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羅九23)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真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一三九16)

 

上帝有一個永恆的計劃

我們無法想像一位有無限智慧與能力的上帝,在創造世界的時候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 如果上帝有計劃,而上帝又是無限的,那麼世界萬物的一切細節一定都在祂的計劃之中。如果我們能從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看出它整體的關係,就會明白這個世 界一直都是精確地遵循一個預定的走向。不管是顯微鏡下的微小世界,還是望遠鏡外的浩瀚宇宙,我們都看到這一切受造物是有組織的,在整體中可以分成為許多小 部份,每個小部份又分成更小的部份,如此反覆無窮。
人類雖然生命短暫,又容易犯錯,作一件事都還會有一個計劃,如果一個人作事漫無目的,別人就會認為他愚昧。我們出門旅行、或作一件工作,都會先擬定目標,盡力而為。儘管有些人在理論上反對預定的教義,但是每個人在實際生活中都是預定論者。
司密斯(E. W. Smith)說︰「一個聰明人是先 擬定目標,然後再用最好的方法達成這個目標。建築師在動工之前,必須先畫設計圖,列出工作計劃,甚至把施工細節都預先規劃好了;在工人真正施工之前,這個 建築物應該在建築師腦中已經先蓋過一遍了。商人、律師、農夫,和一切有理性、有悟性的人也是這樣,都按預先規劃的目標進行,在他們有限的能力範圍內,成就 預定的計劃。」
我們的事業愈大,需要的計劃也愈周密;否則事業終必失敗。如果有人漫無計劃地造輪 船,鋪鐵路,或治理國家,我們都會認為那人瘋了。傳說拿破崙進攻俄羅斯之前,先擬好了一個詳盡的計劃,他軍隊的第幾師要跟在第幾師後面、什麼時候要行進到 什麼地方,需要哪些裝備與食糧等,都寫得一清二楚。當然人的能力智慧有限,他這計劃也有缺失,但這計劃的架構可以稱得上無懈可擊。如果拿破倫有完全的先見 之明,對事件也有絕對的掌控權,那麼他的計劃一定及於全軍士卒的一切行動,這計劃也說是他的預定。
人做事尚且如此,上帝做事豈不更是這樣﹗戈登(A. J.Gordon)說︰「宇宙如果沒有上帝的諭旨,是不合理的,也是危險的,就好像一列特快車,車頭沒有燈,也沒有司機,行駛於黑夜中,說不定下一刻就墜入深淵。」
我們不能想像上帝會造一個宇宙,卻沒有提出一個計劃,列明這宇宙中各樣事物該做什 麼。聖經論到萬事都在上帝護理的大能之下,甚至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包含在內;同樣,聖經也說上帝的計劃也是這麼廣泛。上帝有絕對完美的計劃,並且引導歷史 的軌跡,並使它走向指定的結局,這正彰顯上帝的完全;而承認「上帝有一個計劃,也會實現這計劃」,就是承認上帝的預定。達布尼說︰「我們確定上帝有一個計 劃,因為我們看到萬事萬物是一個整體,彼此有因果關係,而且因果相生,環環相扣,經緯相連。天文學家認為天體中即使只拿走一個行星,也會使其他星球間的平 衡與軌道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照樣,上帝的計劃中即使只有一件事沒有成就,也會直接或間接地使全體大亂。」
上帝如果沒有預定萬事萬物應該如何進行,而是等某件事發生或沒有發生,才決定下一步 怎麼走,上帝的諭旨就不能稱為「永恆的」,也不能稱為「不會改變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上帝不會錯,也不會對任何意外狀況造成的不便感到驚訝。上帝的國在諸 天之上,統管萬有,所以他的計劃也涵蓋整個歷史中一切的事件。
一般人以為有些小事微不足道,是否發生、怎樣發生,都無所謂;但在上帝的計劃裡,即 使是一件小事也有它自己的地位,而且關係重大,還非得這麼發生才行。這點並不難看出;我們都知道有些偶發事件真的改變了某個人的一生,甚至一個偶發事件會 牽動其他的偶發事件,產生的影響不斷擴散,以致改寫了歷史。據說有一次羅馬城在拂曉前遭到敵人奇襲,正當敵軍爬上城牆準備進攻時,城中的鵝聲齊鳴,守軍被 驚醒,將敵人擊退,所以有人說「這次羅馬全城獲救,多虧幾隻鵝」。這是一個歷史傳說,不管是真是假,總可以當作一個比喻。如果當時鵝不叫,誰能驚醒守軍擊 退敵兵呢?羅馬城如果那時被攻陷,後來的歷史勢必要改寫,今天誰是世界的列強、哪裡是世界的文化中心,恐怕我們也不能預料了。
伯拉糾主義(Pelagianism)否認上帝有計劃; 阿民念主義主張上帝有一般計劃,但是沒有特定計劃,加爾文主義者則主張上帝有特定計劃,這計劃涵蓋歷世歷代每一件事,認明永恆的上帝有永恆的計劃,萬事萬 物都包含在這計劃中。加爾文主義者抱持這樣的看法,只不過是承認「上帝就是神,不受人類一切的約束與限制」罷了。聖經說上帝作一切事都有他的心意,在這點 上帝和人一樣;但是聖經也說上帝以完全的智慧計劃一切事、以完全的能力執行他的計劃,在這點上帝又和人不一樣。聖經認為宇宙是因為上帝創造的大能而有,而 且是上帝彰顯他完全榮耀的場所,一切外在的表現,一切的過程,即使是最細微的部份,都必須符合上帝創造它的意旨。
十九世紀的大神學 家華腓德 博士在筆,是繼加爾文之後最傑出的神學家。他在一篇關於「預定」的論文中告訴我們,聖經作者看上帝的計劃「寬廣到包括全宇宙的萬事萬物,又精密到涵蓋萬事 萬物的最細節,並且絕對準確地使萬事萬物按照他的計劃發生。」又說︰「因為全地的主有無限的智慧,所以萬事萬物都被準確地放在適當的位置,以彰顯上帝永恆 的計劃;萬事萬物如果沒有上帝的命令,或是上帝的計劃中沒有它合適的位置,那麼這件事無論多麼微小,多麼奇特,都不能發生。這一切都是為了要彰顯上帝的榮 耀,使萬物更多頌讚上帝。這是舊約的宇宙哲學,也是新約的宇宙哲學。這宇宙哲學能夠前後一貫,而且不脫離現實,是因為上帝有一個絕對的諭旨,這諭旨說得通 俗一點,就是上帝的心意或計劃;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是上帝透過時間來彰顯這永恆的計劃。」
第二章提到加爾文主張一貫而明確的有神論,這裡進一步介紹有神論的基本要點︰一、上 帝對世界有一個精確的計劃;二、上帝對他打算創造的萬物,都能預知其行動;三、上帝藉著他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護理,掌管整個宇宙。如果上帝只能預定某些 事,而不是預定一切事,那麼大自然與人世間勢必陷入混亂,上帝也必須不斷擬定新的計劃,才能達成他原來的目標。如果上帝是這麼有限,那麼這個世界也只是他 東貼西補、雜亂無章的手藝;這樣的上帝充其量只能籠統地治理這個世界,對於世界未來的發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任何人只要對上帝的作為稍有概念,都不能相信 上帝是一位為了應付突發狀況而常常改變心意的神。如果我們否認上帝的計劃是完全的,但又要保持我們的推論沒有自相矛盾,就得一退再退,直退到承認無神論為 止。
首先,上帝原來根本沒有創造萬物的必要,上帝創造萬物,完全是他的自由。當上帝決定 要創造的時候,他手中有無數個計劃,這個世界也有無數種可能。但是實際上帝選擇了這個現在正在進行、我們也身在其中的計劃。上帝既然完全知道這個計劃中進 行的每一件事,所以上帝也已經預定了這個計劃中將會發生的每一件事,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上帝選擇了這個計劃,好使整個創造確實按照這個計劃進行。我們稱 這個計劃為上帝的預定或先定。
即使人類犯罪也在上帝的計劃中。人類犯罪是上帝所預見、所許可的,也在上帝的計劃中 有明確的地位。人的罪被上帝約束,上帝也超越人的罪行事,以彰顯上帝的榮耀。大家公認人類在歷史中所犯下最大的罪,就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然而正如我們說 的,這件事在上帝的計劃中仍有明確且必要的地位(徒二23;四28)。上帝藉著耶穌被釘十字架成全了救贖的工作,並不是因為人類墮落使上帝的計劃失敗,以致上帝在失望之餘想出來的補救方法,而是「上帝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弗三11)。
彼得說基督為人類的罪將自己獻上為祭物,乃是在「創世以前被上帝預先知道的」(彼前一25),信徒是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的」(弗一4)。我們得救並非因為我們自己的行為,「乃是照他的旨意和恩典,就是從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我們的」(提後一9)。
如果「基督被釘十字架」、「為罪將自己獻上」是上帝在永恆裡定的計劃,那麼顯然「亞當墮落」也是上帝在永恆裡定的計劃,因為如果沒有「亞當墮落」,就沒有「基督被釘十字架」;不管上帝多麼不喜歡「基督被釘十字架」,「基督被釘十字架」仍是上帝計劃中的一部分。
人類整個歷史都是上帝永恆心意的彰顯,即使最微小的細節也不例外。上帝的諭旨不是上帝遇到突發狀況才想出來的權宜之計,而是上帝在創世之前就定好了,萬事萬物都包含在其中,在上帝沒有突發事件。我們千萬別以為有哪個計劃是上帝突然擬定的,或是有哪件事是上帝原來沒想到的。
聖經確實也常說,上帝因為想作一件事、或是看到人作了一件事,才使他作這件事,看起 來好像在說,上帝本來不打算作這件事,是因為遇到了突發狀況才作的;但其實不是這樣,聖經這種說法也與「上帝有諭旨」的教義不衝突。聖經是用人的日常用語 寫的,往往照外表描述一件事,而不是描述這件事的本相。例如聖經上說「地的四方」(賽十一12),「地的根基」(詩一○四5), 沒有人會因為這樣就說「地是四方形」,或說「地是安放在一個根基上」。我們說「日出日落」,可是我們知道不是太陽上升、落下,而是地球繞軸心轉動造成這現 象。同理,如果我們對上帝有正確的認識,看到聖經說「上帝后悔」,也不會以為這是在說「上帝發覺他走錯了路而改變心意」,知道這只是在說「上帝的行動在人 眼中,如人後悔一般」。聖經別處還提到「上帝的手」,「上帝的膀臂」,「上帝的眼目」等,這都是「擬人法」,就是把上帝 當成人來描述他。其實聖經很嚴謹地使用「後悔」這兩個字,很清楚地說上帝絕對不後悔︰「上帝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民廿三19;撒上十五 29)。
我們瞻仰這偉大的計劃,必定會把讚美歸給這位擬定這計劃、並且執行這計劃的上帝,讚嘆他不可測的智慧與無限的能力。世界整體的運行都是為了建立天國,彰顯上帝的榮耀;而上帝無限的慈愛與憐憫要豐豐富富地臨到他的兒女。我們一旦明白這道理,還有什麼能使我們更滿足、更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