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

解放神學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運動,於1960年代末在拉丁美洲興起。雖然我們可以說它源自1960年代的拉丁美洲,但是它早在1950年非洲仍在殖民地的時代,當時主權國為了鞏固他們在殖民地的控制和利益,不惜用殘暴手段屠殺、粉碎起而爭取獨立的人民。非洲人及當時的教會就為了爭取解放而興起黑人的解放神學。但這思想傳到拉丁美洲和其他第三世界,解放神學才比較多元化及豐富。

起初,解放神學主要是在以天主教為主的拉丁美洲興旺。

解放神學家掙扎的問題,是信仰與後殖民地主義期的剝削,嘗試在貧窮的世界尋找希望;他們的問題乃是︰「在不義的世界內,公義的上帝在什麼地方呢?」顧特萊(Gustavo Gutierrez,1928年生)的說法︰「解放神學的起點是委身於窮人」。巴西兩個天主教神父︰萊奧納爾多(Leonardo,1938年生)與博夫(Clodovis Boff)說這是一種「化學反應」︰信仰 + 壓迫→解放神學。

特別在1970年代之後,解放神學從拉丁美洲擴散到其他地方,像美國由龑雅各(James Cone,1938年生)等人寫的黑人神學,關心的是種族壓迫;南非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黑人神學,尋求政治上的平等權利。

解放神學在亞洲的影響,是國際神學界愈來愈關注的問題。除了以文化的角度作出回應的日本神學外,在南韓、菲律賓、台灣等地,亞洲的解放神學是直接面對政治的現實,很多時候還不惜用武力來爭取他們應得的權力。

【起源與發展】

1. 解放神學最基本的反思來源,是第三世界在基督教國家多年統治下所經歷的貧窮、剝削與壓迫;解放神學家認為這是違反上帝的旨意的,這種神學觀構成了基督徒良知的一種道德使命。顧特萊說︰「我們是站在窮人的一邊,非因他們是對的,只因他們是貧窮的。」基督徒應怎樣回應呢?我們若讓這種令人憤怒的情況繼續下去,就是有罪的。烏拉圭天主教神父薛君度(Juan Luis Segundo,1925年生)說︰「不要忘記我們是活在一個最基督教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最非人的地方。」

2. 一些解放神學,可上溯至歐洲的政治神學( 政治神學}),和莫特曼的希望神學。解放神學家認為我們必須正視信仰在政治層面的意義,而教會則是社會良心的一種建制。解放神學在歐洲的討論多注重抽象的理論,忽略了悲慘和不義的現實。

3. 解放神學根源仍是在羅馬天主教願意與世界展開對話。從1962年開始,願意重新檢視世界的社會和經濟情況,繼續為窮人說話。1986年開始,一種新的立場成形。這時強調教會應該與窮人站在同一陣線,甚至在某種壓迫的環境下,要恢復社會公義,便可能要訴諸武力。

【神學思想和方法】

1.      解放受壓迫的

    解放神學以被拒者和受壓迫者的苦難作反省的素材。這是委身於窮人的神學工作︰窮人者,不是福音憐憫的對象,乃是新人類的工程師,他們是塑造者,而非受塑造的人。

2.      真實的社會情況

    解放神學家指出,教會的使命乃是由歷史及歷史性的掙扎、解放界定的。認為歷史的意義與目的是要放在歷史性的「現在」之內。神學必須回答由社會、政治與經濟分析引發出來的問題︰我們怎樣在一個壓搾窮人,又把他們的人性趕到邊緣的社會相信上帝。

3.      講究實際行動(Praxis)的反省

    解放神學家指出,神學是要身體力行,不只是要來學的。實際行動先行一步,神學屬於第二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實際行動,我們委身於社會的更新,是為了、也要與受壓迫的窮人一起而更新。「實際行動」(praxis)一詞源自馬克斯,也是本自馬克斯思想的一種社會分析;它描述的是行動與反省的雙向活動,是一種改變世界的辯證活動。也藉此改變世界;人是藉著實際行動來進入社會及歷史的命運。

【解經與教義】

1. 解放神學嘗試從受壓迫者的角度來作解釋聖經。早期釋經的努力均集中在舊約,特別是出埃及的記述。他們並不以聖經作為正典來看待,而是一個代模、一個關心貧苦人的典範。近代研究則開始擴闊其範圍。在與不義制度的持久鬥爭過程中,以色列人被虜的經驗變得重要起來;此外新約上帝國的概念也受重視。基督的工作是被大大的按著解放的原則去詮釋,特別是祂認同窮苦大眾和受壓迫之人的言行。

2. 道成肉身的意義,特別是拿撒勒人耶穌的行動,去解釋認同窮人的意義︰耶穌以一個貧窮的工人身分接近窮人,與他們為伍,亦甘願與他們認同。

【批判】

對英語世界及華人教會保守的信徒而言,解放神學很容易成為批評的對象。

1. 解放神學並沒有太重視救恩論。傳統教會對貧窮的問題,可能會藉著靈意化的解釋來逃避;然而解放神學會似乎陷於另一極端,完全捲入了社會和經濟的鬥爭層面來看救恩。

2. 把罪消減至只有個人的層面,或過於浮淺。聖經中對罪有豐富與深刻的描述,可是在解放神學家的手上,就變得模糊不清。罪引來上帝的忿怒;那是撒但的奴隸;是屬靈的死亡;是個人及整個社會的疾病。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敗壞的狀態,僅僅除去貧窮、壓迫、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主義或資本主義,並不能根本革除人的罪惡問題。

3. 解放神學的福音以階級衝突的角度去詮釋其意義。福音成為了驅使行動工具,要求人投身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行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