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浸信會之起源

 浸信會(Baptist)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個主要宗派,強調信徒的洗禮(信而受洗)與地方教會自治。浸信會起源於17世紀初的英格蘭,是宗教改革運動延伸出的獨立教會之一。

以下是浸信會起源的簡明整理,幫助你了解其歷史、信仰基礎與現代影響。


📜 一、浸信會的歷史起源

🕰️ 1. 時代背景:英國宗教改革後的非國教運動

  • 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後,建立了英國國教(聖公會),但許多人認為改革不夠徹底。
  • 「清教徒」與「分離主義者」主張從國教中完全分離,尋求建立更合乎聖經的教會。
  • 在這個背景下,一群信徒開始重新思考洗禮、教會組織與信仰自由。

️ 2. 第一位領袖:約翰·史密斯(John Smyth, 1554–1612

  • 原為英國聖公會神父,後來受再洗派與荷蘭改革宗影響。
  • 16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施行首次成人信徒洗禮,創立了第一個「浸信會」群體。
  • 他主張:只有信主的人才能受洗(信徒洗禮),反對嬰兒洗禮。
  • 雖然他後來加入門諾會(Mennonites),但他奠定了浸信會的起源基礎。

🧳 3. 回到英格蘭:托馬斯·赫爾維斯(Thomas Helwys

  • 1612年,赫爾維斯帶領信徒回到英格蘭,在倫敦成立第一個英國本土浸信會教會。
  • 他寫下《宗教自由的短論》(A Short Declaration of the Mystery of Iniquity),主張:

「國王無權干涉任何人的宗教信仰,良心只應對上帝負責。」

🕊️ → 浸信會因此成為最早倡導宗教自由的基督教宗派之一。


🧡 二、浸信會的核心信仰與特色

教義核心

說明

信徒洗禮(Believer’s Baptism

只為自願信主的人施行全身浸水式洗禮

教會自治(Local Church Autonomy

每間地方教會獨立治理,無中央教宗或主教體系

信仰自由與良心自由

每個人有自由選擇信仰,政府不應介入宗教良心

聖經是唯一權威

所有信仰與實踐根據聖經,不倚靠傳統或人為制度

會友制度

教會由信徒組成,強調參與與責任感


🌍 三、浸信會的全球發展

  • 浸信會於17世紀中後期傳至美國,迅速成長,成為北美最大的抗羅宗派之一。
  • 18–19世紀大覺醒運動與福音派宣教中,浸信會深具影響力。
  • 今日全球浸信會信徒超過1億人,主要集中於:
    • 美國(如:南方浸信會
    • 英國
    • 非洲(特別是奈及利亞、剛果)
    • 亞洲(如:香港浸信會、台灣浸信會)

四、知名貢獻與人物

  • 🕊羅傑·威廉斯(Roger Williams:在美國創立羅德島,提倡政教分離與宗教自由
  •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也是浸信會牧師
  • 📘 威廉·凱瑞(William Carey:現代宣教運動之父,浸信會宣教士(印度)

🎯 五、今日浸信會的分支與特色

分支類型

特徵

保守派(如:南方浸信會)

強調聖經無誤、傳福音、道德守潔

自由派(如:美國浸信聯盟)

接納女性牧師、開放神學觀點

改革派浸信會(Reformed Baptists

接受改革宗神學,但保留信徒浸禮與教會獨立


結語:回歸信仰的簡單與真實

浸信會強調:

  • 信仰是個人的、自由的回應
  • 教會是由重生的信徒組成的群體
  • 聖經是生活的根基,福音是生命的核心

🕊他們的起源,來自一群人渴望真誠敬拜、真理為本、自由服事上帝

 

「內在的光」神學討論

 「內在的光」(Inner Light)是貴格會(Quakers)最核心的神學觀念之一。它不僅影響貴格會的敬拜方式、倫理實踐與教會結構,更塑造了整個運動的屬靈方向與神學特徵。

以下是對「內在的光」的神學探討,包括其定義、聖經根據、歷史背景、神學爭議與今日應用


一、「內在的光」是什麼?

定義(根據貴格會傳統)

內在的光是指:

上帝的靈或基督的光在每個人心中作工,使人能認識真理、悔改、聆聽上帝、活出公義與愛的生命。

  • 又被稱為「基督的內在顯現」(Inward Christ’s Appearance
  • 每個人內在都可能被上帝光照,無論他是否聽過福音
  • 這道光不只是良心,而是上帝的主動臨在

📖 二、聖經依據與靈修來源

貴格會從聖經中汲取這個觀念,主要經文有:

經文

內容與解釋

約翰福音 1: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光臨到每個人,不論信主與否

羅馬書 2:14–15

「外邦人若順著本性行律法...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指向內在良知

哥林多後書 4:6

「上帝照亮我們心中的光,使我們得知上帝榮耀的光」心中被上帝照亮的經驗

詩篇 36:9

「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靈性啟示之光

此外,貴格會也受到神秘主義與早期教父如奧古斯丁「心靈之光」思想的影響。


🕊三、「內在的光」的神學意涵

1. 人人皆可親近上帝

不需透過神職人員或儀式,每個人都能靠內心光照與上帝建立關係。

2. 上帝先於信仰行動地啟示自己

「光」不是人的尋找,而是上帝主動在心中發出呼召。

3. 引導人歸向基督與真理

不是普遍主義的「人人自有真理」,而是內在光是基督自己在個人裡面動工的表現


🧠 四、神學上的爭議與誤解

貴格會內部與外部的神學批評

爭議點

反思與回應

是否否認聖經的權威?

有些貴格會強調內在感動超越經文,造成混淆。但早期貴格會如喬治·福克斯仍堅持內在光不與聖經衝突。

是否傾向萬教皆真?

某些現代自由派貴格會強調「人人皆有神光」,有時淡化基督中心。傳統貴格會則強調光=基督的臨在,不是泛神論。

是否否定教會與聖禮?

貴格會雖不行洗禮與聖餐,但強調「內在的洗禮」與「心靈的主餐」,看重屬靈實質。

🎯 真正的貴格會神學是:高舉基督、尊重聖經,但拒絕形式化與制度化的宗教表現


🌿 五、當代信仰與靈修的應用

「內在的光」對今日基督徒的意義:

層面

應用

靈修

培養靜默、聆聽、內在祈禱,等候聖靈感動

教會觀

重視每位信徒的聲音與領受,建構平等共融的群體

宣教

相信上帝的靈在每個人心中作工,即使對方未信主

道德實踐

「光」不只是感動,也是引導人活出真誠、公義、和平的行動力量


🔍 小組討論問題(適合研經或神學分享)

  1. 你如何理解「上帝住在我們心裡」這個概念?這和「內在的光」有何異同?
  2. 你有過「被上帝光照」的經驗嗎?是什麼讓你知道那是上帝的聲音?
  3. 基督徒如何在強調聖靈內住的同時,不忽略聖經真理?
  4. 當我們與他人分享信仰時,如何相信上帝已經在對方心中動工?

結語:在你心中,有祂的光

「我們所傳的,不是自己,乃是主基督耶穌... 因為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
——
哥林多後書 4:5–6

「內在的光」提醒我們:

  • 上帝在每個人的內心工作,比我們所說的還先;
  • 靈性的深度,不在於聲音的大小,而在於是否真實地聆聽上帝;
  • 真敬拜,是用心靈和誠實(不靠外在形式)與上帝連結。

貴格會敬拜入門指南

  

「在靜默中等候上帝,讓聖靈親自對你說話。」


🧭 一、什麼是貴格會敬拜?

🎯 定義

貴格會(Friends/Quakers)的敬拜是一種以靜默為核心由聖靈自由引導的聚會方式,強調每一位信徒都可以在心中直接與上帝相遇,不依賴神職人員或宗教儀式。


🧡 二、核心信念簡介

信念

意義

內在的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上帝的光(基督的同在),可以直接經歷上帝

聖靈引導敬拜

聚會中沒有固定講員,讓聖靈自由感動任何人發言

靜默與等候

安靜下來,不急躁,讓上帝親自說話

平等與共融

每位信徒都有發言權,沒有人比別人「更接近上帝」

真實與簡樸

崇尚誠實、安靜、內斂的靈性,不追求外在宗教形式


🪑 三、實際聚會流程(非程序式敬拜)

💡 聚會時間通常為30–60分鐘,由一群人在無領會人帶領下自由聚集。

  1. 進入聚會空間,安靜坐下(通常圓形或方形座位)
  2. 靜默敬拜開始:沒有開場禱告,也不會有人講話
  3. 安靜等候:每人專注在上帝面前,默禱、默想、等候
  4. 若有人被聖靈感動,可自由發言(短講、經文、禱告、詩歌、見證)
  5. 聚會期間可能完全靜默,也可能有幾位發言
  6. 聚會結束:有人會簡單握手或說一句「願平安與你同在」

🧘四、參與者的內在準備

心態調整

建議

解釋

放下期待

不需預期會有什麼內容,讓上帝自由作工

專注當下

把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心,察覺上帝的同在

不怕沉默

靜默不是空白,而是上帝說話的空間

開放心靈

若被感動可自由分享,也可靜靜聆聽別人的領受


📖 五、可以默想的經文(建議在敬拜前預備)

  • 詩篇 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 撒母耳記上 3:10:「主啊,請說,僕人敬聽。」
  • 羅馬書 8:26:「聖靈親自用說不出的歎息替我們祈求。」
  • 約翰福音 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六、敬拜中的自我操練建議

📓 敬拜靈修記錄表(可於敬拜後使用)

問題

回應

在靜默中我感受到什麼?

例:平安、混亂、上帝的光、某段經文浮現

我是否被感動要分享什麼信息?

若有,也可私下記下,不一定要公開說出

我今天學會了如何聆聽上帝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怎樣把今天的領受活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貴格會敬拜與現代靈修的連結

現代挑戰

敬拜的靈性益處

噪音過多

提供靜默空間,讓人心歸回上帝

宗教形式僵化

回到與上帝直接的關係本質

忙碌而無靈修生活

建立等候與聆聽上帝的習慣

自我中心或講求表現的信仰

學習安靜、謙卑與順服聖靈的帶領


🙏 結語:靜默中的敬拜,是深度相遇的空間

「敬拜不是我們做什麼,而是讓上帝來做工。祂的聲音,常在安靜中最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