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系統神學的基督論?
系統神學的基督論是從聖經的整體教導中,抽取並組織有關基督的教義,以邏輯一致的方式探討基督的位格(Person)與工作(Work)。它與聖經神學的基督論不同,後者著重於基督如何在救贖歷史中逐漸顯明,而系統神學則將這些啟示整理為結構完整、合乎邏輯的教義體系。
系統神學的基督論主要探討兩大核心議題:
- 基督的位格(Person of Christ) → 祂的神性與人性如何共存?
- 基督的工作(Work of Christ) → 祂的道成肉身、受死、復活、升天與未來的再來。
2. 基督的位格(The Person of
Christ)
基督的位格涉及祂的神性與人性,這是基督論的核心議題。
(1)基督的完全神性(The Full Deity of Christ)
聖經明確宣告耶穌基督是上帝:
- 約翰福音 1:1:「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 歌羅西書 2:9:「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
- 希伯來書 1:3:「祂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
(2)基督的完全人性(The Full Humanity of Christ)
耶穌基督不僅是上帝,也是真正的人:
- 約翰福音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 希伯來書 2:14:「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
- 路加福音 2:52:「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
(3)基督的二性一位(The Hypostatic Union)
在基督裡,神性與人性同時並存,這個教義由**加克頓信經(Chalcedonian Creed, AD 451)**確立:
- 耶穌完全是上帝(100% 神性),完全是人(100% 人性)。
- 祂的兩性不混合、不改變、不分割、不分離。
- 祂是一個位格(one Person),擁有兩種本質(two natures)。
這個教義對應對異端至關重要:
異端 |
錯誤教導 |
回應 |
亞流主義(Arianism) |
否認基督的完全神性,認為祂是受造物 |
基督是上帝,本質與父同等(約 1:1, 西
2:9) |
涅斯多留主義(Nestorianism) |
認為基督是兩個分開的位格(上帝的基督 + 人的基督) |
基督是一個位格(加克頓信經) |
伊底奧派主義(Eutychianism) |
認為基督的神性與人性融合成一種新本質 |
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不混合(加克頓信經) |
3. 基督的工作(The Work of
Christ)
基督的工作主要包括:
- 道成肉身(Incarnation)
- 順服與無罪的生命(Sinless Life and Obedience)
- 受死與贖罪(Atonement and Death)
- 復活(Resurrection)
- 升天(Ascension)
- 再來(Second Coming)
(1)道成肉身(Incarnation)
- 約翰福音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 腓立比書 2:6-7:「祂本有上帝的形像……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 希伯來書 2:17:「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 道成肉身的意義:
- 讓上帝親自進入人類歷史,成為人類的救贖主。
- 使基督能成為中保,在上帝與人之間橋接(提摩太前書 2:5)。
(2)基督的受死與贖罪(Atonement)
耶穌的死是替代性的贖罪,這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 馬可福音 10:45:「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 以賽亞書 53:5:「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 哥林多後書 5:21:「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上帝的義。」
🔹 贖罪的核心觀點:
- 替代性(Substitutionary Atonement):基督代替我們承受上帝的審判。
- 滿足上帝的公義(Satisfaction Theory):基督的死滿足了上帝的公義與聖潔要求。
(3)基督的復活與升天
基督的復活證明:
- 祂戰勝死亡與罪惡(哥林多前書 15:17)。
- 祂是上帝兒子的確據(羅馬書 1:4)。
- 信徒將來的復活盼望(哥林多前書 15:20-22)。
基督的升天:
- 祂在上帝的右邊為我們代求(羅馬書 8:34)。
- 祂應許將來要再來(使徒行傳 1:9-11)。
(4)基督的再來(Second Coming)
基督將再來,完成救贖歷史:
- 審判世界(太 25:31-46)
- 帶來新天新地(啟 21:1-4)
- 完全勝過撒但與罪惡(啟 20:10)
4. 結論
系統神學的基督論幫助我們有條理地理解耶穌基督的身分與工作。
- 祂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基督的位格)。
- 祂成就救贖,透過受死與復活帶來永恆的生命(基督的工作)。
- 祂將再來,帶來最終的審判與國度的完全實現(基督的再來)。
這種神學方法有助於我們建立堅固的信仰基礎,並且在面對異端或神學討論時,能夠清楚表達基督的核心教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