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基督具有的人性


    在回答「誰是上帝選民的救贖主?」這個問題時,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說︰「上帝選民的唯一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祂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成為人,祂是上帝,並且繼續是上帝,祂也是人,祂有兩個不同的本性,而是一個位格,直到永遠。」在回答「上帝的兒子、基督,怎樣成為人?」這個問題,要理問答說︰「上帝的兒子、基督,成為人是取了一個真實的人的身體和有理性的人的心智,由聖靈大能,在童貞女馬利亞的腹中感孕,並為她所生,然而祂卻沒有罪。」
    我們看到基督具有神 性,具有所有上帝的屬性和稱號,並且祂沒有沾染任何罪惡與錯誤,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祂也有完全的人性,祂也與我們一樣有骨有肉,當祂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 候,祂是人群中的一分子,祂也受過一般人所遭遇到的患難、試煉和痛苦。在人性這方面,祂是真人,與我們同在,而在神性那方面,祂是真神,與上帝同在。
    「祂 的智慧與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悅祂的心,都一齊增長。」祂作為一個人,完全成就了上帝造人和上帝要人去達到的理想。我們都是只受到人性的策劃與提示,我們的 言語、行為,甚至我們的身體,都受到罪的破壞之影響而受毀損。只有祂是全然地正常發展的人,祂出生到世上沒有天然遺傳的原罪,從孩童長大成人一直受著聖潔 與公義的轄。從祂母親口中祂首先學到有關上帝的聖事,並且在祂母親的膝上就常常跪下禱告。祂是在偏僻的小鎮拿撒勒長大的。無疑的祂在嬰兒時期之奇妙的秘密,一直隱藏在馬利亞和約瑟的心裡
    當祂被釘十字架以,她把這些秘密向那些親密的門徒敘述了,因此才可以在馬太和路加福音中找到這些事的記載。很可能在祂發育的時期,祂的同伴們和祂家人看到祂並不會想到祂就是那位超自然的上帝,只對祂那非凡的智力和道德的純潔,有很深刻的印象。
    聖經首先應許有一位救主,是記載創世記315,結果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清楚的指出上帝的目的,是要用一位具有人性的代表者。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要與的後裔立永遠的約(17192218),保羅說這個約不是應驗在猶太人身上,而是應驗在基督身上(31629)
    上帝應許大衛使他的後裔永遠坐在他的寶座上(撒下71216;林後616)。「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13211)
    以賽亞也曾預言過彌賽亞的降臨(967),甚至提到祂要被童女所生(714),彌迦也說到祂要生在伯利恆(52)
    在新約中有許多地方,提到耶穌人性的反應與經驗。下面所列舉的是代表性的說明:
(1)出生︰「耶穌生在伯利恆」(21);「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222)
(2)長大︰「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240);「耶穌的智慧與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252)
(3)疲倦︰「耶穌因走路睏倦,就坐在井旁」(46)
(4)睡覺︰「船被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824);「門徒叫醒了祂」(438)
(5)飢餓︰「祂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42);「早上回城的時候,祂餓了」(2118)
(6)渴︰「耶穌……說,我渴了」(1928)
(7)憤怒︰「耶穌看見就憤怒」(1014);「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馬可35)
(8)同情︰「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936);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長大痲瘋的人)(141)
(9)愛︰「耶穌看他,就愛他」(1021);「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1323)
(10)喜樂︰「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1511)
(11)憂愁︰「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2637);「耶穌哭了」(1135);「我現在心裡憂愁」(1227)
(12)受試探︰「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41);「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犯罪」(415);「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拯救被試探的人」(218)
(13)禱告︰「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1423);「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57);「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2244)
(14)痛苦︰「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535);「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須受害」(2446);「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58);「救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210)(15)死︰「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2750);「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林前153)
    因此我們瞭解耶穌是一個真正的人,祂使用正常的力量,並有人性的正常反應。希伯來書的作者,把我們主的人性描寫的非常清楚,祂說,「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217)。祂稱祂自己為「人」;「我(原文是「人」)將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都想要殺我」(840);並且別人也稱祂為「人」;「彼拉多對祂們說,你們看這個人」(195);「上帝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將祂證明出來。」(222);「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
    在太1117和路32338的家譜中,可以清楚看出祂的人性的家譜,並且證明祂是大衛王室的合法後裔。
    在「人子」這個稱號裡,不管它有多少更深刻的意義,它必定指祂是一個真正的人。在過去的年日中基督教會一直相信基督不但是上帝,祂也是人。
    耶穌在知識領域所受的限,也是很值得注意研究的,我們已經提到祂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一齊「增長」。在人性方面說,祂並不是無所不知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人的思想,在他們的本性上就是有限的。祂對百夫長的信心感到「希奇」(79)。祂在地上最後一個禮拜對門徒說,祂不知道世界的末日何時來到,而使他們很失望︰「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人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2436,也請看可1332)
    在其的經文中,我們瞭解上帝的計劃並未打算叫人知道世界的末日哪一天來到。因為沒有需要,也沒有理由要向人啟示。因為耶穌本身是一個真人,祂自己人的心智,也受到同樣的限。聖靈對耶穌的人性啟示許多有關將來的事;但不包括世界的末日在內。就如史斯博士(Dr.J.Ritchie Smith)所觀察的「只有祂來的時候是祂所不知道的」。然而它的預兆,隨著發生的事,和它的結果,祂已經預見並且預言了。「這單一的承認祂不知道,更使我們確信祂所教訓我們的,都是祂所知道的,祂所不知道的是屬祂的人性方面,祂承認祂知識上的限,是因為這些限是不能避免的。只有祂一個人能絕對精確地描述祂知識的圍。對祂來說在知識與自覺的無知之間沒有推想或臆斷的境界,如常人一樣。祂從來不假設或推論。在祂所知道的,與祂所不知道的之間有一清楚明確的界限。無論什時候,「祂說話都帶有權柄」。
    有許多的例子,耶穌也向人打聽消息,也從人得到報告,然而祂卻應用超自然的能力進一步的處理當時的情況。雖然在患血漏的婦人摸祂的時候,祂問「誰摸我的衣服」但是祂馬上聲明祂的能力醫好她的病痛(52534)
    當人把拉撒路病了的消息告訴祂以後,祂不需要人再進一步的報告,祂就知道拉撒路死了,並且祂知道的死,不是永久的死,乃是「為上帝的榮耀,叫上帝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祂問︰「你們把他放在哪裡?」並且與他的姐姐同哭;然而卻用超自然的能力,叫他從死裡(11144)。在可111213,我們看見︰「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哪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什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什麼,不過是葉子;」同時也有權柄叫它連根枯(1120)
    這一般性的主題,懷菲德博士說︰「耶穌親自告訴我們他不知道審判的日子和時辰(1332);別人說屢次藉發問題來得到報導,無疑的,發這些問題好像祂依靠這些報導,假如沒有這些報導,就不瞭解真相︰有些事使驚奇,也經歷一些新的環境,等等,有很多事例用來描述人性的事實;也受過試探;知道在裡面有一個『意思』,可能會與上帝的旨意突;也運用信心,;也藉著所受的苦難學會順從。在裡面的意思不但是人的意念,的心也是人心──一個無罪無過失的人──並且必須被懷胎,長大,一個平常的人生長那樣,不僅在青年時代,的整個一生都是如此,不僅在知識上,在智慧上也是如此,不僅在智慧方面,在『敬虔與仁慈』,就是在道德的能力上和聖潔美德上也是如此。他繼續說,耶穌的智慧和人性的各種屬性都繼續的增長,不僅在地上的生活是如此,直到升天以後︰「論到基督,正因為是一位活的基督,乃是一位真人,人是怎樣就是怎樣,在人性中所包含的一切都有,經過各時代直到永永遠遠。」
    「因此,我們不要怕過分的強調基督真正的和完全的人性。所有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督也永遠是那樣的。關知識方面,不要怕承認基督在人性的知識是有限的,並且繼續永遠是有限的。人性始終是有限的,所以基督在人性方面的知識絕對不能上帝本身那樣無限的……沒有別的,只有去領受,去充分瞭解我們的主曾為人我們一樣。「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217)
   「與這些有關的真正完全的人性之清楚的陳述與充分的證據並行的,還有同樣的(等量的)屬上帝的屬性。例如,雖被認為不曉得某些事實(1332)照樣被認為知道所有的事(21171630)雖被認為是從外面得到報導、發問,和表現驚奇,然而照樣被認為是不需要人的報導,就知道所有要發生的或已發生的事如拿但業在心裡的禱告(147),撒瑪利亞婦人的整個生活(429)仇敵的心意,和心裡所想的(225)。這兩種事實是分不開的;它們是嚴密地交織在一起的。雖然人報告他說拉撒路病了(1136),然而人並沒有告訴卻知道拉撒路死了(11114);雖然問,「你把他放在哪裡?」並與他們同哭,然而從起初(1111)就知道應該怎樣去安慰這個憂傷。
    簡言之,耶穌在人們中間所表現戲劇性的行動上,我們都看出一種雙層的生活;這意思並不是說行動不一致,或言被陳述為忽此忽彼;意思乃是說在的生命中有雙重的生活表顯。如果人的屬性都在裡面,那麼上帝的屬性也照樣都在裡面,一種屬性不會過另一種屬性。」
    那些認識新約中所描述之耶穌的人,都發現不僅是一個人,而且是一位最富同情心而最容易接近的人。那個母親帶著她的孩子到耶穌跟前來,歡歡喜喜的接待他們,撒瑪利亞的婦人在井旁很輕地與主交談,他對馬大、馬利亞的弟弟拉撒路之死表示深切的同情。那些貧窮、粗魯,沒有受過教育的加利利漁夫,成了最親密,最信賴的朋友。並且我們生活在這些事件兩千年後的人,也覺得我們與有一種個人的愛與友誼,緊緊在一起。祂對我們也對初代的基督徒一樣的說,「你們是我的朋友。」雖然是我們的創造者和救主,如果我們信靠,順服,我們稱為我們的朋友也不算冒昧,除非我們認識不僅是我們的創造者和救主,同時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還沒完全進入因信靠所應得的基業。
    對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人,因為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從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1515)。歷代以來都在高聲的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1128)。每一位真基督徒,既瞭解耶穌為所成就的事,就一定能有一種實在的感覺,使徒約翰一樣,認為他自己就是「耶穌所愛的那門徒。」
    路加福音更宣告:『耶穌是罪人的朋友!』
    讓我們勇敢的來親近祂!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馬丁路德與依拉斯穆


    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學者依拉斯穆Erasmus,在宗教改革初期,是同情馬丁路德的。但是當他發現路德的改革,是如此徹底(被教皇開除教籍,與天主教決裂),他就與路德疏遠。

依拉斯穆素有「人文主義王子」之稱,他的「人本思想」,使他提倡「道德重整」,他認為中世紀教會弊病太多,需要的是「道德改革」;他鼓吹人有能力行善,人有自由意志,只要遵行主基督的「登山寶訓」,教會與社會就會變好。

    依拉斯穆本著「半伯拉糾派」的立場,於1524年寫作『論意志的自由』一書,指名攻擊路德的「宗教改革信仰」,文筆優美,內容迷惑人心。路德於1525年寫成『意志的捆綁』來回應依拉斯穆,指出「罪人的意志,是否自由」的確是福音的核心。路德根據聖經,一一指明依拉斯穆的錯謬,指出其重蹈「伯拉糾派」的覆轍。路德的論點與奧古斯丁是一致的。

    路德認為他所寫的書中,『意志的捆綁』是最重要的,因為論及教會的真正核心問題,即「福音的真義」。此書乃是「宗教改革」的宣言,高唱「宗教改革」的主題曲「唯獨上帝得榮耀」。

瑞士的宗教改革領袖慈運理與加爾文,與路德一樣,繼承奧古斯丁的正統信仰,駁斥「半伯拉糾派」的錯謬。加爾文在其名著『基督教要義』中,也清楚論到「罪人的意志被綑綁」,他所說的與路德完全相同。

宗教改革之特色


    改 教家們,不論是德國威登堡的馬丁路德,瑞士蘇黎世的慈運裡,日內瓦的加爾文,都是歸回聖經,重新看見奧古斯丁所堅持的救恩真理,脫離天主教「半伯拉糾派」 的「神人合作說」錯謬。整個「宗教改革」運動,可說是對抗中世紀的「神人合作」,歸回聖經的「神恩獨作」。改教家們所一致高舉並持守的,有五大方面的「唯 獨」:

1)「唯獨聖經」,不將「上帝的話」與人的理性經驗傳統相協調;

2)「唯獨恩典」,完全排除任何神人合作得救的可能;

3)「唯獨信心」,唯有上帝所賜的信心,使人信主基督稱義,絲毫沒有倚靠人的選擇或行為;

4)「唯獨基督是中心」,人的得救是唯有在基督裡,也是為基督的緣故,救恩不是使基督成為人的幫助,乃是使基督成為人的主宰;

5)「唯獨上帝得一切榮耀」,人生命的目的,得救的意義,在於只為上帝的榮耀而活,既然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所以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

    改教家都堅信:「三一真神」的救恩計畫,實現在上帝子民身上,使我們從「死在罪惡中,全然敗壞的罪人」成為「活在光明中,永蒙保守的聖徒」。

關於「三一真神」的救恩,乃是:聖父主權(無條件)的預定揀選,聖子確定(特定的)的贖罪救贖,聖靈有效(得勝的)的呼召重生。因為這些是聖經清楚啟示的救恩福音,所以改教家們都至死忠心的傳講,使得抗羅宗教會恢復了純正的福音。

路德的改教與神學理念


改教運動的響鐘

為了對教會發行贖罪券提出質疑與抗議,馬丁路德於主後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用拉丁文寫成著名的《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上,希望教會的領袖及神學家們對他的質疑作出回應並與他公開辯論。當時的路德已是威登堡大學教授,主要教授經學。

《九 十五條》的內容非常簡單﹔他一開始劈頭就說:當基督宣告:你們應當悔改,瓷的意思是信徒整個生命都是悔罪的生命,他一生以悔改的心態在主面前生活,為 的是他厭惡自己罪孽深重,深感神代死的恩典浩大,而不是為了滿足律法,好逃避神的刑罰。當信徒真心厭惡自己的罪而深痛悔改時,他不單不去逃避神的刑罰,反 而心悅誠服地接受神的審判和磨練。至於教皇,他根本沒有赦罪的權柄,他只不過是神的僕役,代神宣告神的赦免,而向死人宣告赦免更是沒有意義。假若教皇真的 有權赦罪,為什麼他不免費為人赦罪?因此,贖罪券不單沒有聖經的根據,更與聖經的真理相違背。那些買贖罪券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真心向神悔罪,他們若真心悔 罪,便不會企圖用金錢去擋住神的審判了。

《九十五條》釘上後,沒有人向路德應戰與他公開辯論,但《九十五條》的內容便很快傳遍各地。教 廷感到甚為震驚,便下令路德到羅馬受審和答辯。支持路德的德 國貴族從中斡旋,教廷決定讓路德留在德國受審,由教皇的代表卡茲旦(Cajetan)負責檢查他的信仰和勸喻他承認錯誤,但路德不肯就範,教皇再下令他到 羅馬受查,亦為路德所拒。路德只應承假若攻擊他的人保持緘默,他也願意保持緘默。在德國貴族的保護下,教會不能對路德採取什麼行動,主後一五一九年,雙方 的緘默終於打破,結果路德與教廷的代表艾克(Johann Eck)在來比錫公開辯論。艾克將問題的焦點轉移,極少論到贖罪券的功能,反而大事追問路德對教皇及教會傳統的權威的看法。路德被艾克步步逼進,最後不得 不宣告,聖經是信仰唯一的權威(Sola Scriptura),教皇、教父及議會不是信仰的依據。此語一出,問題便更加嚴重了。教皇於是在主後一五二O年六月十五日頒下命令,宣佈他為異端,飭令 焚燒他的著述,限他在六十天內悔改,不然趕逐出教會,受永不超生的咒詛。路德接到詔令,悲憤不已,將教皇的詔令當眾焚燒,以示抗議,也表示他與羅馬教廷斷 絕關係。與此同時,路德寫了三篇重要的改教文章,第一篇為《上德國基督徒貴族書》,第二篇為《教會被擄於巴比倫》,第三篇為《基督徒的自由》。在第一篇文 章中,路德激發德國人的愛國情緒,叫他們不再受神聖羅馬帝國或教廷的轄制,特別在宗教的事情上,謀求獨立。他更叫貴族們認識到每一位平信徒都有祭司的職 分,在不同的崗位事奉見證神,因此貴族們不需事事聽命於教皇。第二篇文章的題目使我們記起十四世紀時教皇被法王脅持的事,象徵著教皇權威的衰敗。這篇文章 的主題與第一篇文章互相呼應,論到信徒既有祭司的身份,教會的平信徒與聖品人員在地位上的分別便不是那麼絕對,因此在領聖餐時,平信徒也有資格拿著聖餐的 杯。教會於此時禁止信徒觸摸聖餐的杯,便是掠奪了信徒的權利。同時,教會用"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來解釋聖餐,也是將聖餐的 本義和真理囚禁了。還有,教會現行的七樣聖禮,只有兩樣,即洗禮與聖餐禮是合乎聖經真理的,其他五樣,都是教會囚禁信徒的枷鎖,若不將它們去掉,信徒便仍 舊被擄。第三篇文章論到基督徒除了受神管轄之外,他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人轄制,然而因著愛的緣故,他雖無人管轄卻肯成為眾人的僕人。在這篇文章中,路 德清楚地標示只有神的話語是個人行事為人的準則與依據。同時,路德也清楚地解釋因信稱義的道理,信心是信徒生活的動力,而信心就是與基督聯合的經歷。這三 篇文章奠定了改教運動的理論基礎,也確定了改教的路向。

主後一五二一年,神聖羅馬大帝查理五世運用皇帝的權力,召路德到沃木斯國會前受 審。查理五世給他人身安全的保證,路德便來到國會前辯白,他用理性與聖經的 依據,指出教會的錯誤,但查理五世一概不聽,他要求的是路德承認錯誤。最後路德宣告,他既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也不能違反聖經的教訓,他只能站立在那裡, 願神幫助他。說完便聽任查理五世宣判他被褫奪一切公民權利及生命保障,他再不受國會的法律保護。路德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殺他而不 受法律制裁,他離開國會,在返回威登堡的途中,一小隊人馬在森林內把他挾持,將他帶到一堡壘中。原來是德國貴族為保護路德,故派人把他隱藏起來。路德在威 登堡堡壘中改名換姓,埋頭將聖經翻譯成德文。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結果將新約譯成德文。當他想繼續翻譯舊約時,外面情勢危急,他不能不冒生命危險出去處理 大局。原來支持路德改教的人中有一位威登堡的教授名叫卡爾達德,他為人急進衝動,路德不在的時候,他成了改教的領導之一﹔可是他過於急進,將教會的傳統全 面否定,造成了不少破壞,很多貴族也恐慌起來。失去了貴族的支持,德國的改教便注定失敗,於是路德急急出山,將激進派的路向改變過來。

路 德回到威登堡後,立刻出版德文新約聖經,然後編寫《崇拜禮儀》。他的得力助手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 A.D.)也埋首寫成第一部以因信稱義為中心的更正教神學。主後一五二四年,他另一位助手也編好了更正教的詩集。這樣,從聖經,神學,崇拜禮儀以及詩歌, 更正教都自成一系,與天主教的傳統分了家。

然而,主後一五二四年到二五年都是路德受到最嚴重考驗的一年,也是改教運動決定性的一年。主後 一五二四到二五年有幾件大事發生了。路德改教以來,一向極受 基督徒的知識分子所推許,有了這些知識分子的支持,改教的大業便大有希望。當時在這些知識分子中有一位極有影響力的人,他便是伊拉姆斯 (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 A.D.)。伊拉姆斯在主後一五二四年寫了一本《自由意志》的書,談到人有自由意志作選擇。路德看了這本書大為震怒,便寫了《為奴的意志》駁斥他,指出人 在犯罪以後,便在罪的捆鎖中,沒有自由。辯論變得白熱化,很多知識分子覺得路德過分極端,在伊拉姆斯的帶領下,離棄了路德的改教運動。路德因此失去了不少 有力的知識分子的支持。在另一方面,德國的農民為了爭取更大的權利,與貴族發生武鬥。農民在一次叛亂中殺死了不少貴族和地主。路德看到動亂,便支持貴族鎮 壓農民。這樣一來,農民便覺得路德出賣他們,因此脫離了他的改教運動。路德在一年之內失去了知識分子和農民的支持。另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便是鼎力支持路德的 德國公侯腓特烈逝世,路德失去了一大靠山。幸而繼位的約翰,同樣支持路德。

雖然經歷這些打擊,路德仍不屈不撓地前進,帶動改教運動的發展。不到幾年,改教運動已擴散到德國以外的地區。在歐洲各地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路德神學簡述

路德不單是改教運動的先驅,更是一個偉大的神學思想家。他對真理的闡釋直至今日,對信徒依然有極大的幫助。

為 了糾正教會,路德對中古神學傳統展開嚴厲的批評。他將神學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榮耀神學,第二類是十字架神學。所謂榮耀神學,就是以神的創造作起點,企圖 運用理性,透過神所創造的宇宙去證明神的存在並掌握瓷的神性。中古的神學家所高舉的就是榮耀神學。他們一方面用理性去證明神的存在,另一方面根據神的創造 去推斷神的屬性。這樣做,他們不單高舉了人的理性,更將被造之物提高到與神的屬性同等的地位,彷彿人可以從被造之物的性質看到神的本性。所謂榮耀神學就是 榮耀人的理性,榮耀宇宙的奇妙。路德覺得這種神學將神旨意的奧秘忘記了,他們忘記神的本性與旨意是深不可測,是人的理性所不能及的,假若神不向人啟示,人 絕不可能認識神。要認識神,我們便得謙卑地按照神的啟示向我們顯明瓷自己,神要怎樣啟示我們,神用什麼方法、途徑,我們只有接納。神在什麼地方最清楚的向 人啟示瓷的屬性?不是在瓷的創造,而是在十字架上。在十字架上,神的尊貴、榮耀、權能與瓷的謙卑、寬容、忍耐結合在一起。透過十字架看神,神不再單單是一 位高高在上,在權力、威嚴和絕對智慧中的神,而是一位親自來到罪人當中,為罪人死的救贖主。這位神不要人與瓷保持距離地去認識瓷,瓷要人與瓷親密地相交, 瓷放下天上的榮耀,來到人的中間,就是為這緣故。

透過十字架去幣解神,我們便領會,這位神的行動,真是超乎我們的理性可能想像的,一位無限、永恆的創造主,怎可能會進入有限的時、空中,變成被造物,借此 來啟示人呢?道成肉身與十字架受死的奧秘,粉碎了人理性的驕傲,叫人謙卑下來,聽任神用瓷的途徑去啟示瓷自己。

另 一方面,神既然通過受苦將自己顯明出來,也通過受苦,叫人得救,那麼受苦便有很深的意義和很高的價值。人要掌握神愛我們愛到什麼地步,他也要經過受苦, 與基督一同受苦。當人看到基督如何倒空自己,便領會他何等需要倒空他自己,不再誇自己的功勞,不再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而甘願與主一樣背負十字架,被十字 架帶到最卑微的地步。在這卑微的地步,他才真正領會神的榮耀。透過十字架,人亦可以看到自己的罪的可怕,和神為罪所要付的代價是何等的大。十字架顯示神的 公義和震怒是何等可怕,面對這公義的神,人再不能憑藉什麼來消解神的義怒,人只有受死一途。在這一無依靠的情況下,人只有完全仰賴神的恩典,人只有緊握神 恩典不放﹔他不敢再誇自己有什麼好處,他只可誇基督的恩典。這種完全的仰賴,這種一無依靠的緊握,便是"信心"的經歷。因信稱義的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而因 信稱義也是路德十字架神學的中心。

路德對神的恩典體會得很深,乃因為他對人的罪性的可怕體會得很深。在他的經歷中,人要立志為善,但行 出來的盡都是惡。人幻想自己能夠行善,也以為自己知道 什麼是美善,更構想美善是如何如何,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滿身敗壞,被罪惡的勢力捆鎖,完全沒有能力為善。人既沒有能力為善,也當然不能自救、不能靠自己稱 義。那麼人得救完全是出於神。但問題卻來了,有些人得救了,但有些人卻得不到救恩,既然人得救完全出於神,那麼沒有得救的人是不是神不救他們呢?路德的答 案是清楚的,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拯救誰就拯救誰,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揀選。在這裡我們必須強調,路德的預定論跟加爾文的有些不同。加爾文的預定論是完全 以神的主權出發,因為神有絕對的主權,瓷預定一切。路德的起點卻不同,他是從人的無能出發,人沒有能力自救,得救是出於神。而現實告訴我們,世上很多人沒 有得救,這現象怎樣解釋?只有用神的揀選與預定作解釋。

那麼人的自由意志呢?人有自由嗎?就這個問題路德寫了一本很激烈的小冊子,就是 《論為奴的意志》,如前面所提。路德認為這本小冊是他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一 本。在這小冊中,路德直接了當地表示,自由意志是罪人自己幻想、捏造的事實,人在犯罪後,根本連分辨善惡的能力也沒有,何來有能力選擇善?人在犯罪後,他 的意志便淪為罪的奴僕,他沒有不去犯罪的能力。但人不是有能力選擇這樣做或那樣做嗎?不錯,但這選擇也是不出罪的範圍﹔即是說,人可以選擇這樣犯罪或那樣 犯罪,無論他怎樣選,結果都是一樣的,就是犯罪。人即使面對善與惡,可以在善與惡之間作選擇,即使他真的選擇了善,但他立刻便發現,他根本沒有能力將他選 擇的善實現出來,這樣的選擇便是一種虛幻的選擇。要有真正的自由,人必須被基督釋放,被基督釋放了,人才有真正的自由。其實,救恩的目標是在於叫人得到這 真正的自由。得救後,人第一次成為自己的王,他可以獨立自主,不再受任何轄制,他可以自由地來到神的面前,與瓷相交。但這完全自由的人卻甘願作眾人的僕 人,好像基督一樣。他自由了,但他的自由是為他人而擁有的。以前他被鎖於自我中心之內,現在他從自我中心的捆鎖中釋放出來,很自然地向他人流露責任與愛, 這便是真自由的意義。

在路德的神學中,另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聖經的權威。對路德來說,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的依據。教皇的諭令、議 會的決定、教會的傳統,這一切與聖經對照 起來,便顯得微不足道﹔它們固然可能是真理的表達,但卻不是真理的依據,只有聖經是神啟示的真理的依據。但問題立刻來了,我們怎知聖經是神的話語,有如此 絕對的權威?我們如何去證實?對路德來說,這問題簡直不是問題,因為聖經本身便是最好的證明,聖經中神話語的權能叫我們不能不承認它的真確性。還有一個問 題,便是我們解經時如何避免自己主觀的思想、假設加在經文上面曲解聖經?路德提議信徒理解聖經時最好用聖經去解釋聖經,即是透過其他經文去幣解一段經文。 更重要的,所有的經文都指向基督的救恩及因信稱義的道理。不單全本聖經以此為中心,就是每一段經文也以此為指標。經這個角度去幣解某一段經文,便甚為穩 妥。不過,路德因為太強調以因信稱義為中心,以致對雅各書有一些偏見,因為雅各書常提到信徒的行為,因信稱義的道理似乎不夠明顯,於是路德覺得它比其他書 卷不那麼重要。同樣地,舊約比較多談律法,因信稱義也不及新約明顯,故也不及新約重要。這樣一來,便造成聖經正典之內還有正典的觀念了。

最 後,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值得一提的,便是路德將"信徒皆祭司"的真理再一次發掘出來。路德認為,無論每一個信徒在什麼崗位,他的工作都應該是神所呼召 的,因此工作沒有聖俗之分,所以在教會內聖品人員與平信徒的分界絕不是身份的分界,而是工作崗位的分別。路德將呼召擴充到信徒的職業上,叫信徒認識無論作 什麼他都是在服事神、敬拜神,這樣對職業的理解在歐洲的文化發展中,至為重要。在另一方面,既然每一個信徒都有祭司的身份,他們便可以直接來到神的面前, 領受神的赦免,也可為人代求,更可直接聆聽神的話語,並宣講神的話語。這樣,路德大大的擴大了平信徒事奉的責任,這一點對日後教會及信徒個別的發展,有很 大的影響。

宗教改革的領袖


<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年)>

     
馬丁路德是觸發宗教改革的人物。馬丁路德於1483年生於薩克森艾斯萊本的農民家庭;他神學思想的基礎,大概是在耳弗特大學(University of Erfurt)學生時期奠立的,那時,他渴望得著神聖的啟示。路德後來進入了一所羅馬天主教的修道院,在一次雷電轟擊事件之後,他向聖安娜(StAnne)許願,要成為修士。

有一次他訪問羅馬,看見羅馬天主教會的腐化現象,仿如從夢中覺醒。他回到威登堡(Wittenberg),接受他的神學博士學位,並且在那裡教導聖經。他研讀聖經,讀到羅馬書一章17節時,終於認識到,只有憑著信心才可以稱義。這一點亮光,是路德神學的基礎,也是他與羅馬天主教對抗的關鍵原因。

15171031,路德在威登堡教室門前,釘上他的九十五條,這九十五條臚列他反對天主教會的地方。

路德強調唯獨聖經——就是說,只有聖經才是權威;教會不是權威,教會的會議也不是。

     
路德留給教會一份龐大的神學遺產︰他提出只有洗禮和聖餐是合法的聖禮;他著作豐富,大力攻擊羅馬教會,而且編寫自己的教人要理;他也留給教會一些偉大的聖詩如「上帝是堅固保障」;他又建立教育制度,教導人閱讀聖經。

<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年)>

    
約翰加爾文在1509年生於法國,他是改革運動中一位深受愛戴和大有影響力的神學家。他在巴黎大學攻讀,受到人文主義者的影響。後來,加爾文在奧爾良研讀法律;後又到布爾日攻讀。

1534年,他與復原派認同,之後被迫離開法國。加爾文來到瑞士的巴色,當時,他只有二十六歲,竟然完成了洋洋巨著《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那是一部向法國皇帝維護基督教的著作。這部巨著後來幾經修可,最後定稿四大巨冊,共八十章。

     
加爾文在斯特拉斯堡暫竭一會,就在1541年回到瑞士的日內瓦,在那裡度過餘生。

加爾文是一位牧師,他日間的時間大多用來傳道和教學。他也為舊約卷書和新約書卷(除了啟示錄)著作往釋。加爾文在日內瓦擁有教會和政治上的權力;他可以控訴(有時處決)人為異端。他曾經將反對三位一體論異端者瑟維特(Servetus)燒死,今天看來,這件事是加爾文一生事奉的一個污點。可是,於加爾文時代,在日內瓦和其他地方,教會領袖和異端教派都認為瑟維特的教訓禍害甚大,比殺人更加嚴重,應該施予極刑的。加爾文曾經反覆用不同方法放過瑟維特,但最後都判他死刑。

    
加爾文被譽為第一個用科學方法解釋聖經的人。他建立起上帝的主權的神學,這神學主導了歐洲和甦格蘭的改革宗教會的思想。

<
慈運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年)>

     
加爾文是在說法國語的瑞士事奉,而在1484年出生的慈運理,卻在瑞士說德語的人當中工作。

慈運理曾在貝爾納、維也納和巴色讀書。15061518年,他加入羅馬天主教會擔任神甫聖職。就在這段日子後期,當慈運理正在研究伊拉斯姆的希臘文新約,他就接受了改革派的觀點,歸向基督。

1519年,當時慈運理還負起一間天主教大教室的牧養工作,他就開始傳講解經式的講章,否定羅馬天主教的很多做法。在一次市議會的公開辯論中,慈運理的觀點被採納,這事導致改革派的神學和作風大行其道。神甫結婚,聖像摧毀,彌撒廢止,教會的產業充公用作教育用途。

     
慈運理認為,聖餐的功用是記念性的。這一看法導致他與路德決裂,但他們二人在救恩信仰上都是一致的。1531年,慈運理在一次與羅馬天主教鄰省的事故中喪生。但慈運理的思想大大影響重洗派,而重洗派從他所獲得一些看法,比路德和加爾文更為激烈。

宗教改革的根源


     
宗教改革運動,是基督教義演變的一個重大轉折。在過去一千年裡,教會權柄不斷擴展,到最後,羅馬天主教會的傳統和教皇的權柄確立,由這些來決定人的信仰。宗教改革就是要改變這一切既定的事情。

     
宗教改革運動,是由不同的原因引發起的。第一個是政治原因,1453年, 伊斯蘭教征服了君士坦丁堡,這事引致東方教會的沒落。伊斯蘭教向西面發展,甚至威脅教皇的權力範圍;伊斯蘭教的著作,傳入歐洲,這些也影響到教皇的權柄。 此外,在歐洲國家所實行的州郡制度和自由城市,無形中也形成了一股挑戰羅馬政權的力量。各地有力的政治領袖,所發起的民族精神,都成為宗教改革者有力的支 持。

 
第二個是教育的原因,這是文藝復興的產物。文藝復興(Renaissance,法文的意思是「再生」)打開了人的腦袋,叫人除了鑽研聖經外,也研讀古典的著作。當代的基督教人文主義者,首當其衝,擔任了這個教育運動的先鋒。伊拉斯姆(Erasmus)就是其一,他出版了一本新約聖經的希臘文版;伊拉斯姆的著作,也倡導人從原文研讀新約,而不是藉著拉丁文的武加大(Volgate)版本。印刷術的進步,更進一步地令更多人能親自研讀聖經。文藝復興也帶來了另一種影響,就是以人為中心。這在某方面來說,和宗教改革者重視個人信仰和個人得救的口號是一致的。

     
推動改革運動的,還有社會和經濟上的原因。隨著中世紀時代的結束,市鎮興起,殖民地增加,市場開拓,這一切都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新興起的中產階層,都不願意讓金錢流入羅馬。

     
當 然,宗教上的原因更不容忽視。宗教改革者和基督教人文主義者,研讀了新約,他們發現新約聖經中的教會,和羅馬教會的作風,截然不同。羅馬教會從教廷至聖職 人員都腐化不堪,買賣聖職,司空見慣。人買贖罪券就可以抵償以往的過犯,得著罪的赦免;贖罪券是馬丁路德最為反對的,這是導致他最後脫離羅馬教會的原因。

     
馬丁路德等人亟欲尋求回到聖經的權威——就 是說,他們要單單以聖經作為信仰和行為的最後權威。由於人重新看重聖經,並且研讀聖經,他們就對因信稱義的教人和其他古時的基督教教義,產生一種新的覺 醒。德國的馬丁路德和瑞士的慈運理及加爾文,在講台上大力宣講聖經教訓,大量出版屬靈著作。黑暗過去,曙光初露,聖經的道理再次大行其道。

中世紀的天主教


    中世紀天主教神學,基本上是「半伯拉糾派」;也根據「半伯拉糾派」對「人的意志與責任」的解釋,導出「神人合作,功德補罪」觀念。

中世紀的「告解禮」與「贖罪卷」的根本出發點,就是「墮落之後的人,裡面仍有良善的小火苗;只要人願意接受恩典的幫助,就可發作燃成大火。」

罪人要珍惜自己裡面弱小的自由意志,配合上天主教會外在所提供的恩典(經由聖禮),就可得救了。

    綜合上述,中世紀天主教會所提供的救恩之路,是「神人合作:信心加上行為」才能稱義得救。

十六世紀天主教的「天特會議Trent」信仰告白,宣告:那些說在亞當犯罪之後,人失去了自由意志或說自由意志只是名存實亡這些人可咒可詛;那些說唯獨單單因信稱義,不需要加上行為的人是可咒可詛的。

「天特會議」如此宣示,明顯的是針對「宗教改革」運動說的。

中世紀的神學之爭論


<
反圖像爭論(Iconoclastic Controversy>

    
反圖像一詞的英文iconoclastic,是從icon一字(源自希臘文eikon,意思是「仿似」)和klan(為希臘文,意思是「破壞」)二字而來的;icon所指的是宗教上的圖像。一個反圖像主義者,就是倡議毀滅一切圖像的人。

接 近第三世紀,教會裡開始使用圖像,也開始崇拜圖像,這現像持續了多個世紀,而且有增無減。東方教會的做法更甚,他們更受到異教崇拜的影響。西方教會也不能 倖免。馬利亞、基督、使徒和其他聖徒的圖畫和雕像,廣被使用,以幫助無學識的會眾禱告。雖然教會教導人對這些圖像只是尊敬,不是敬拜,但無疑,這些無學識 的平信徒轉為敬拜這些圖像。

     
巴色爾(Basil the Great)指出,「向圖像所表示的尊敬,傳達到所代表的本型之上」——這導致了圖像的使用和敬拜。圖像的倡議者認為「圖像能美化教會,提醒人記得過去,向教育程度低的人發揮聖經的效用」。

爭論的高潮是在主後726年,當時,羅馬皇帝利奧(Leo)禁止使用圖像,但教皇貴格利二世及三世和大馬士革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卻維護圖像。這位約翰教導說,圖家有聖禮儀式的作用,並且能施行恩典,他更將對上帝的敬拜和對圖像的尊敬區別。主後787年,教會在尼西亞召開會議,批准使用圖像。並且說明,基督和聖徒的像應該受到「懷念和尊敬」。自此以後,圖像敬拜就成為教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後843年,東方的教會廢上使用雕刻的像,只侷限於畫像。

<「和子」的爭論(Filioque Controversy>

     
「和子」(拉丁文, filioque)的爭論,是關乎「誰差遣聖靈來?」的問題,差遣聖靈的是父,還是父「和子」?

歷史上,這個似乎是不重要的問題,但卻造成東西方教會的決裂。希臘(東方)教會認為,聖靈是「從一個源頭發出的」——就是說,差遣聖靈的只有父。可是,羅馬(西方)教會根據約翰福音十五章26節,以及子與父是同質的這個事實,認為聖靈是「從兩個源頭發出的」——就是說,父和子都有分差遣聖靈。

主後589年,托利多會議(Council of Toledo)確定了「和子」一詞,將之加於尼西亞信經之上。但東方教會拒絕接受這個教義,分歧更形惡化,到最後,東西方教會就在1054年分裂。

<
預定的爭論(Predestination Controversy>

     
羅馬天空教會是循著一條半伯拉糾的路線發展的,到第九世紀,有一位名叫哥特沙克(Gottschalk) 的修士,嘗試就預定的問題,將教會帶回奧古斯丁的教義上。哥特沙克極力維護奧古斯丁的教義,他強調上帝按著他永遠的計劃,已經定下一切事情。他否定上帝對 人的揀選是單單根據他對人屬靈回應的預知,他認為有雙重的揀選︰揀選一些人得著救恩,又遺棄其他人,使他永遠的受刑罰。

但有些人說,罪不是上帝預定的一部分;上帝只預定對罪的刑罰。這樣說來,預定受咒詛的說法就不能成立。哥特沙克也強調,得著救恩是藉著恩典,而不是靠著行為。

     
哥特沙克受到激烈的反對,因為他對救恩的教訓,會令聖禮和善行,以及中世紀教會其他的教訓,得不到地位。

主後848年,美因茨大會(Synod of Mainz)否定哥特沙克,鞭打他,並將他終身囚禁。哥特沙克於869年去世,死前也沒有收回他的教訓。

<
主的晚餐的爭論(Lord's Supper Controversy>

     
主後831年,在法國科爾比的修道院,有一位名叫拉得伯土(Radbertus)的修士,寫了一篇名為「主的身體和血」的論文,教導化質的教義。

拉得伯土認為,當主禮者宣讀基督話語的獻詞時(「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神蹟就會發生︰餅和酒都會按字面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雖然表面形狀保持不變,包括原來的顏色、形狀、味道等,但在餅和酒裡面,就有神蹟發生。

拉得伯士是根據約翰福音六章(「我是生命的糧……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和基督在樓房上的話語,建立他的教訓,按字面去解釋這些話語。他說,這種神蹟的功效,只發生在那些憑信心接受的信徒身上,對於不信的人,是沒有果效的。

     
這種說法開始時受到反對,但在十三世紀,就被羅馬天主教會正式接納。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
     
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這名詞,是源自十一至十二世紀的一種修道學院,稱為Scholae,學者在這些學院研究,以能從理性出發,維護和解釋信仰。他們不是去發掘新的真理,只是尋求以理性的方法,去維護教會的教義。他們認為「神學是應該從哲學的觀點去探討,而不是從聖經的觀點去探討」。

     
經院哲學大行其道,因為十二世紀流行翻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著作。經院哲學是依從亞里斯多德的邏輯演繹法,去明白聖經真理。

經院哲學有三種形式。

[實名論(Realism]

此派跟隨柏拉圖的思想,認為普遍概念(universal ideas)是存在於個別物體(individual objects)以外。安瑟倫(Anselm)和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是實名論的佼佼者。

[溫和的實名論(Moderate realists]

跟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認為普遍概念如真理及良善,是客觀存在的;但普遍概念並不獨立於個別事物而存在,亞伯拉德(Abelard)和亞奎那(Thomas Aquinas)(是最偉大的經院派學者)是此派的代表。

[唯名論(Nominalism]

是對實名論的一種回應,此派認為概念在思維以外並不存在。俄坎(Occam)是此派代表。唯名論否定任何在人經驗以外的事物,因此,唯名論也否定三位一體。唯名論的觀念,出現在多個世紀以後的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中。

中世紀之神學概論


     
中世紀,可以說是由主後590年開始,至1517年為止。

貴格利一世(Gregory I)是在590年被立為羅馬的主教,而馬丁路德是在1517年開始基督教的改革運動。貴格利一世是奧古斯丁門下學生,他著作繁多,闡釋奧古斯丁的教義。

     
主後5001500年這段時期,又稱為黑暗時期,這是因為教會在這段時期中腐敗黑暗;故此馬丁路德起而改革,欲潔淨教會,將教會引回到正確教義之上。

     
羅 馬天主教會的教義,是在中世紀時代發展起來的。大致來說,教會是採取一種半伯拉糾主義,不太強調人類的墮落,不說人在靈性上已經死亡,而說人是軟弱;這 樣,人在救恩中可以與上帝合作。一些道理如煉獄、向馬利亞和聖徒禱告、彌撒的祭祀和聖餐化質說等,都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正典和信經之建立


<
信仰準則(Rule of Faith>

     
因為有異端群體和教師(如馬吉安)興起,故此教會必須立刻將正確的教義和受默示的經卷加以確定。在新約正典被確認以前,初期基督徒都須要建立起一種「信仰準則」(拉丁文regula fidei),來確定那些是正確的教義,並分辨那些是錯誤的道理;這就是使徒信經的雛型。最早的信仰準則,就是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節的施洗條款(baptismal formula),這是對三位一體上帝的認信。羅馬信條恨可能就是這個洗禮信條的最佳說明。

     
當時有一個簡短的古羅馬宣言(Old Roman Form), 那是一個信仰宣言。據說這個宣言來自使徒,由彼得帶到羅馬,第二世紀中葉已經開始使用。這個簡短的古羅馬宣言說︰「我信上帝全能的父,我信我們的主他的獨 子耶穌基督,他是從聖靈和童女馬利亞而生;他在本丟彼拉多手下被釘十字架;被埋葬了;第三天從死裡起來;他升到天上,坐在父的右邊;他將要再來,審判活人 死人。我信聖靈;聖教會;罪的赦免;身體復活和永生。」

<
新約的正典>

      
在新約正典被承認的初期,保羅的書信都在教會中誦讀,視為權威。愛任紐(Irenaeus)為了對抗馬吉安和諾斯底主義,就承認了四卷福音書。約在主後175年的穆拉爹利經目(Muratorian Canon),除了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後書及約翰壹書外,已列出了所有新約的書卷。亞他那修在主後367年的著作中,也列出了所有新約書卷的名字。此後,新約的二十七卷書就廣泛被人接納。

<
使徒信經>

 
最古老的使徒信經(Apostles'Creed)版本,約在主後340年面世。使徒信經是用來進一步確定正踴的信仰準則,和駁斥如馬吉安等人的錯誤教訓的。

傳說,使徒信經是由每一位使徒寫出一條。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這個信經的始源,那就是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節。其他根據的經文,還有羅馬書十章910節,哥林誇前書十二章3節,十五章4節,及提摩太前書三章16節。

     
使徒信經始於使徒時代,包含使徒所講的道和教訓。信仰準則(Rule of Faith)這名詞,是指雛型的使徒信經而說。信經演變成力兩個版本,一個是簡短的版本,稱為古羅馬宣言(Old Roman Form);另一個較詳盡的版本,稱為公認宣言(Received Form)。 公認宣言內容如下︰「我信神全能的父,天地的創造主;我信耶穌基督,我們的主,他的獨生子;他因聖靈受孕,由童女馬利亞而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苦,被釘 十字架,死了,而且埋葬;他曾落到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他曾升到天上;坐在全能父神的右邊;他並且將要再來,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的教 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這個詳盡版本的使徒信經,最早在主後650年已經使用,但它在主後460年已經存在。

     
使 徒信經的目的,不是要取代聖經,而是要堅固聖經的教訓,使教會不被異端滲透。舉例說,信經中宣告上帝是全能者,是天地的創造主,這是針對馬吉安所說的,上 帝是一位邪惡的創造者;信經中宣稱,耶穌是由童女所生,曾經死去,是要排除諾斯底主義和幻影說的錯謬,這些學派以耶穌單單是一個幻象。

初期教會中的偏差


<
關於摩西律法>

     
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仍然擺脫不了摩西律法的桎梏,這是不難瞭解的,因為新約的偉大人物如彼得,也未能免去這問題的困擾。這也正是教會在使徒行傳十五章所要處理的問題。

在初期教會歷史,有些猶太基督徒的派系說,人要得著救恩,必須依循律法。拿撒勒派(Nazarenes)是一個嚴格遵守摩西律法的派系,他們遵守安息日,實行割禮和食物的律例,儘管他們沒有將這些律例加諸外邦人身上。拿撒勒派確認童女生子和基督的神性;他們也確認基督的教訓,是超越摩西和先知的。拿撒勒派採用希伯來文版本的馬太福音,不過,他們也承認保羅的使徒地應。

伊便尼派(Ebionites)則否認童女生子和基督的神性,他們說,基督不過是馬利亞和約瑟自然而生的兒子,耶穌不過是人,一位先知;他們又否認保羅的使徒地位,認為保羅是律法的背叛者。

愛爾克塞派(Elkesaites)說,有一位天使曾將一本書交給愛爾克(Elkesai),並說基督是人類父母所生的天使;他們否認基督是由童女所生,卻說基督是最高的天使長;他們又認為律法仍然生效,並教訓說,守安息日和施行割禮乃屬必須。歌羅西書和提摩太前書所指的,大概就是這個異端。

<
關於諾斯底哲學>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希臘文gnosis的意思是「知識」。這字的意思,說明了這個異端的特性。諾斯底主義是一個哲學系統,建基在希臘哲學之上;他們強調物質是惡,靈魂是善。果若如此,上帝就不可能創造了這個物質世界。在他們的哲學系統裡,建立了一系列的愛安(aeons),即發出物;這些愛安的發出,是從至高的上帝開始,這上帝是完全的靈體。在這系列中,有一個中間體,稱為德謬安(demiurge),他是舊約的創造上帝。這上帝是他們所否定的;這位德纓安,「本身有充足的靈,以致有能力創造,也有充足的物質,創造物質的世界」。

     
這個哲學系統,影響到諾斯底派對耶穌的觀點。這些觀點大概分為兩方面︰有一種說,因為物質是惡的,耶穌不可能真實地以人的身體來到;他只是以人的身體來顯現,並且顯現接受苦難。另一個觀點說,神性的道臨到為人的耶穌,這道在耶穌釘十字架前就離開。他們的救恩也是哲學性的——救恩就是認識真理,這真理只秘傳給一些人(是一些特別授徒﹞。罪惡與邪惡都與無知和缺乏知識有關。

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ce)就是一種現代形式的諾斯底主義。

<
關於馬吉安的正典>

     
馬吉安是個富翁,他在主後139年來到羅馬,嘗試在那裡的教會中發揮影響力。但不能成功,就自己組織教會,另立特別的教義。他採納了諾斯底主義某些方面的教訓,但放棄了諾斯底主義哲學的形式。

馬吉安相信,加拉太書是福音真理的根基,福音是因為與律法混淆而受損壞。可是,除了保羅的十封書信和路加福音的編訂版本外,馬吉安拒絕接受其他聖經經卷。

他 將舊約的創造上帝(德謬安)和新約的上帝區別;舊約的創造上帝頒佈了舊約的律法,而這些是馬吉安所認為是邪惡的。新約的上帝卻在基督裡啟示了自己,這樣, 基督就不是舊約的彌賽亞,他也不是以肉身降臨,但他啟示出新約的慈愛的上帝,這上帝和舊約的上帝是對立的。耶穌也拒絕了舊約的上帝,因為他反對律法。由於 這個原因,猶太人釘死耶穌;可是耶穌沒有受到傷害,因為他不是一個真實的身體。馬吉安宣稱一個信心的救恩,這救恩和憑知識得著的救恩是相對的。

     
由於馬吉安自己挑選正典,他的舉動無形中是提醒了教會,令教會也要去確定那些是真正的正典。

<
關於孟他努派(Montanist)的教訓>

     
在諾斯底派以外,當時還有一個稱為孟他努(Montanus) 的人,在小亞細亞的弗呂家興起,提倡嚴格禁慾的道理。孟他努受洗時曾說方言,宣稱聖靈的時代已經降臨,世界快要接近末日。新耶路撒冷將要從天上降下,千禧 年時代快要開始。他和他的隨眾,都是最後一代的先知,他們要將上帝的真理帶給世界。他的門徒中有兩個婦女,也破稱為先知的,她們要帶來新的啟示。孟他努獨 愛約翰的著作,孟他努說,自己就是聖靈保惠師的代言人,要將聖靈啟示給世界。雖然孟他努所持的教義都屬正統,但他教訓說,「聖靈要繼續藉著先知說話,而這 些先知是包括婦女在內」。因為這世代將要結束,聖靈就要彰顯他的恩賜。

     
孟他努向跟從者頒佈嚴格的道德誡律,因此,他在小亞細亞有不少隨眾。他宣講禁食,禁止在配偶死後再婚,提倡獨身,鼓吹殉道。

     
雖然在主後381年,君士但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否定了孟他努主義,但他的教訓廣泛被人接受,特土良也受到他的影響。

護教者之神學


<初期護教者>

     
由於基督教的道理被人誤解,譭謗叢生,當時有些著名的外邦基督徒,寫下護教的著作,以維護基督教信仰。這些早期的基督徒作者,都被稱為護教者(Apologists),他們的任務分為三方面。

)他們為基督教辯護,避免別人誤會基督教是無神論、食人主義、縱慾主義、拜祭偶像和其他反社會的行為。

)他們澄清猶太人對預表和舊約有關基督預言的誤解。他們也批評異教,反對不道德的行為,對抗異教崇拜中不道德的事情;他們特別要將異教和新約有關上帝的啟示,加以比較。

)在積極方面,他們藉著已應驗的預言和神蹟,來證明新約啟示的真實性。

     
重要的護教著作和護教者,有以下這些︰

《致丟格那妥書》(Epistle to Diognetus),此書寫於主後150年,作者不詳;

雅典的主教誇達徒(Quadratus),約在主後125年,也寫了一本護教著作,給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此書今已失存;

雅典哲學家雅裡斯底德(Aristides),曾寫書給安東尼庇烏(Antoninus Pius);

撒狄的主教墨利托(Meliio),曾寫了一封護教著作給馬可奧熱流(Marcus Aurelius);

希拉坡立的主教亞波里拿留(Claudius Apollinaris),也曾寫過一篇護教文章給馬可奧熱流;

雅典哲學家米提亞得(Miltiades),曾寫信給猶太人和異教徒;

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也曾於主後177年寫信給馬可奧熱流,維護基督教,駁斥有關無神論、食人主義和不潔主義的攻擊;

安提阿的提阿非羅,寫過三部書,為神的信念、復活的盼望辯護,並且駁斥異教信仰,反映出異教著作如何低於舊約聖經;

敘利亞人他提安(Tatian),為基督教是合乎理性而辯護,說明基督教不是「無益的異教」;

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可說是最偉大的護教者,他寫了兩部護教著作,就是《護教學》(Apologies)和《與猶太人推芬對話》(Dialog with Trypho the Jew)。他是一個信主的哲學家,護教之餘,仍保持哲學家姿態。

<
護教者的聖經論>

 
《致丟格那妥書》(Epistle to Diognetus)著重講論上帝的啟示,宇宙的創造者曾經向人類啟示他自己,「眼不能見的上帝,親自從天上將真理和聖潔的教訓種植在人裡面;這些道理超越人的智慧,深深刻在人的內心」(Diog. 7)。這句話帶著哲學家的思辯,將上帝的啟示和人對比。這封信又說,上帝藉著道將自己(就是基督)啟示出來,「道」是一個哲學術語(希臘文logos),意思是「話語」或「訓諭」,這樣,基督就是上帝向人類的訓諭。就此意義來說,護教者都特別強調基督是一位教師,將上帝的啟示傳達給人類,讓讀者得著安慰,可以明白「道」所說的訓諭(Diog.11)。

<
護教者的神學主體>

    
《致丟格那妥書》的作者最後宣稱,木石所造的神祇虛妄無用。他提醒讀者,這些神祇是用石頭造成,不過像人腳下所踏的石頭一樣。這些神祇都會腐爛朽壞。用金銀所造的神祇,在晚間也被門庭深鎖(Diog.2)。但作者稱上帝是「宇宙全能的創造者,眼所不能看見的神」(Diog.7),及「宇宙的創造者及主宰,是造作一切,安排一切的上帝」(Diog.8)。

殉道者游斯丁稱上帝是「最真實的神,是有公義、節制和其他美德的父;邪惡不能與他接近」(1 Apol.Just.6)。

     
上帝啟示自己以前,無人知道上帝是怎樣的,但現在人知道上帝是「仁慈、良善、公平和真實的,並只有上帝是良善的」(Diog.8)。

人該受刑罰和死亡,但上帝是一位容受和忍耐的上帝,所以,他差遣自己的兒子作罪的贖價(Diog.9),借此顯明他是慈愛的上帝(Diog.10)。約翰福音三章16節正顯明在這些話語中。

     
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 提出一個清楚而明確的一神論和三位一體宣言。他說︰「我們確認有一位上帝,他並不是受造的,他是永恆、眼不能見、不能傷害、不可理解、不受限制的。我只能 用心靈和心智與上帝接觸;上帝是被光明、美好、靈和無法形容的能力所包圍。宇宙是上帝藉著他的話語所創造的;鋪陳安頓,秩序井然。我們也認為上帝有一個兒 子。」(AthenPlea 10)聖靈被稱為「從上帝所發出的;聖靈從他流出,又像太陽的光線歸回」(同一書)。

殉道者游斯丁提出一個三位一體教義的說明,他說,子居第二位,聖靈居第三位(1 Apolo.Just. l3)。

<
護教者的基督論>

      
基督是道,是從父所差來的;基督被自己的子民拒絕,卻被外邦人順服(Diog.11)。在一段記載中,基督被稱為「從亙古已經有的道……他是永遠的」(Diog 11)。雖然雅典那哥拉稱基督為「父的首生」,他卻否認子是被造的,他說︰「既然上帝是永恆的心智,道就從開始已經在他裡面,成為永遠的智慧。」(Athen10;比較1 Apol.Just 21

基督被進一步形容為上帝的兒子,但也被形容為上帝「觀念的話語,而實際上……上帝的兒子就是父的心意和話語」(Athen.10)。

 
基督在他的工作中,顯明「他是我們的贖價、不法之人的聖潔、邪惡人的正直、不義者的公義、腐敗者的清潔、朽壞者的不變易」(Diog.9)。眾人因為一個義人而得稱為義(Diog.9)。羅馬書五章及彼得前書三章18節的話語更是清楚不過。

<
護教者的教會學>

     
殉道者游斯丁引用以賽亞書一章1620節,說明基督徒的受洗,他似乎要指出,洗禮這種儀式能叫人得著新生(1 Apol.Just 61)。

游斯丁也指出,聖餐只是為信徒而設,又說︰「從他而來,經過禱告潔淨的食物,便改變了,滋養我們血和肉的食物,就是道成肉身耶穌的血和肉。」(66

從這句話,可以看見羅馬天主教教義對變質說的觀念。

教父之神學


<使徒教父>

     
使徒教父的著作相當重要,因為這些著作,是出於與新約使徒同時期的人物。使徒教父的著作有以下這些︰

《革利免致哥林多人一書》(The First Epistle of Clement of Rome to the Corinthians),此書寫於主後97年;

《革利免二書》(The Second Epistle of Clement),此書實際上是一篇講章,而不是一封信,而此書也不是出於革利免之手,是由一位不知名作者在主後150年寫的;

至於《伊格那丟書信》(The Epistles of Ignatius)的作者伊格那丟,是安提阿的主教,這封信約寫於主後110年,是寫給以弗所、馬格尼西亞、特雷亞(Trallians)、羅馬、非拉鐵非、士每拿的教會,以及士每拿的主教坡旅甲;

《十二使徒遺訓》(The Didache),是寫於主後100年;

《巴拿巴書信》(The Epistle of Barnabas)是寫於主後70132年間;

《黑馬牧人書》(The Shepherd of Hermas)是寫於約主後140145年;

《帕皮亞殘卷》(The Fragments of Papias),此書是由希拉坡立的主教約在主後125年寫的。

     
研 究教父的著作時,很快會發現這些作品的質素比新約著作為低;而且在內容方面,新鮮材料不多。此外,這些著作很少強調教義而是多著重道德教訓。可是,這些著 作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們見證了新約著作的正典性和完整性;而且這些作品,是新約與第二世紀護教者在教義上的連繫」。

<
教父的聖經論>

     
使徒教父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將聖經融入他們的作品中。他們大量引用了舊約和新約,在作品中交織著長篇累牘的引用經文。

     
教父都確認聖經的權威。舉例說,革利免警告人不可過罪惡的生活,他的根據就是「聖經如此說」一句話(I ClementCor. 3546)。革利免又確認聖經是真實的,是聖靈所賜的,而且在聖經中「沒有不義和假冒」(Cor 45)。革利免稱舊的為「神聖的經卷」和「上帝的訓諭」(Cor.53)。

     
使徒教父經常會使用靈意解經。舉例說,他們這樣引用了一段舊約聖經︰「你們不能生育的女子有福了」,就將這段經文解釋為「我們的教會在未能得著她兒女之前,是不能生養的」(2 Clement 2)。

《黑馬牧人書》(The Shepherd of Hermas)是另一個例子。

伊格那丟勸勉特雷亞人說︰「你們憑著主耶穌基督的血和肉,應該在信心和愛心上復興。」(Tral. 8

<
教父的神學主體>

教父確信三位一體,革利免清楚寫出三位一體上帝的平等地位︰「上帝活著,主耶穌基督活著,聖靈也活著,他們都是選民的所信和所望」(Cor 58)。

革利免承認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Cor.33)。


<
教父的基督論>

     
在教父的著作中,確認不少基督的真理。伊格那丟提出了一個關於基督神性的重要宣告︰他稱耶穌為「耶穌基督我們的上帝」(Eph. 1 Rom.1);他住在信徒裡面——「他自己在我們裡裡面,正如上帝一樣」(Eph.15Mag.12);他是「父的心意」(Eph.3);他是「上帝的知識」(Eph. 17);他是「在世界以先與父同在」(Mag6);他是「子」 (Rom1)。

坡旅甲也提到,耶穌是(耶穌基督我們的主和上帝」(Phil 12),耶穌基督是「上帝所差派的」(ClementCor.42)。使徒約翰的話語,確認基督的人性(PolycarpPhil. 7)。基督的復活,也不時被確認(Clemen Cor. 24 42IgnatiusTrallians9Phila.1)。他們也確認基督至高的祭司身份,和超越天使的地位(Clement,Cor.3661Polycarp,Phil.12)。

<
教父的救恩論>

     
使徒教父經常提及,救恩是藉基督的血所成就的。

革利免說︰「讓我們定格看基督的血,明白這血對於父是何等寶貴;因為這血是成就救恩而流出,這血為全世界帶來了悔改的恩典。」(Cor. 7;比較Cor2349Barnabas 5

革利免的話,似乎也提出了無限贖罪觀。

伊格那丟提出救恩的完成,是藉著對基督的血的信心(Smyrn6),教父也著重悔改(2 Clement 1319)。

     
在救恩中行為的必須性,也是一個著重點。在革利免長篇的討論中,他強調順服在救恩中的重要性,並指出,羅得和喇合也是因為接待客旅而得救(Cor. 1112)。

救恩也包括成全父的旨意,保持肉體清潔免被罪所站污,謹守主的誡命(2 Clement 8)。

愛是進入天國之門必須的(2 Clement 9),同樣地,離棄世俗享樂和肉體情慾,也是必須的(2 Clement 16)。實行公義也是一個重要主題(2 Clement l9)。

     
以上例子,都說明了教父的著作,非常著重信徒的敬度生活;可是,教父也因此混淆了救恩的信息,偏離了上帝白白的恩典。這些是早期基督教思想所表露的一些錯謬教義。

<
教父的教會論>

     
教會中執事、長老及主教的職事,都有明確的發展,他們也愈來愈得到更大的權力。使徒教父所首要注意的,是信徒需順服長老和監督的權力,革利免勸勉信徒,與長老和好相處(Cor 54),順服長老的權柄,並且接受長老的懲治(Cor. 5763)。

坡旅甲也教導,要順服長老和執事(Phil. 5)。

伊格那丟將信徒順服監督,比喻基督順服父上帝,和使徒順服基督(Mag. 13)。

這使當時的教會領袖獲得了相當大的尊崇。伊格那丟給特雷亞人寫道︰「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得到監督同意,但你們也要順服長老,正如順服耶穌基督的使徒……所有人都要尊敬執事,好像尊敬耶穌基督,正如他們尊敬監督,以監督為父,而長老是上帝的議會」(Tral.23)。

伊格那丟寫信給非拉鐵非人說︰「屬於上帝和屬於耶穌基督的人,也是與監督同在。」(Phila.3)。

他又說︰「盡你的力量跟從你的監督,正如耶穌基督跟從父,長老就等於使徒;至於執事,要尊敬他們,正如聽從上帝的命令……監督在那裡,人也要在那裡;正如耶穌基督在那裡,那裡就有普世性的教會。」(Smyrn.8

     
伊格那丟的著作,也清楚說明主教權柄的發展過程。

     
任何人除了得監督的指示外,不可參與事奉。有效的聖餐,應該由主教或主教所委託的人施行……除主教以外,任何人施行洗禮和主持愛筵,都是不合法的。但如果得到主教批准,這在上帝面前是可喜悅的;你要確知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合法的。……認識上帝和主教都是好的,尊敬主教就是尊敬上帝。(Smyrn89)。

     
聖餐曾被稱為「不朽的藥物,能解救我們不致於死,叫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永遠活著」(Eph.20)。

《十二使徒遺訓》教導,應在聖餐之前和之後獻上禱告(910)。這些教訓也適用於洗禮和禁食(78)。

<
教父的末世論>

     
關乎末世論,我們的資料不多。《革利免二書》說,當上帝顯現的時候,上帝的國度就會降臨(1217);當這世界的國被基督接受,世人就都驚異(17)。國度和永生,是有分別的(5);信徒在國度中,會因英勇而得著冠冕(7)。基督顯現的時候,那些不敬虔度日的人,將要受審判,接受不滅的火的刑罰(17)。巴拿巴勸勉信徒,基督即將再來(21)。帕皮亞在下面一段話中,提到千禧年國度。

      
所預言的祝福,無疑是關乎國度時代的祝福,那時,義人將從死裡復活,並且掌權;而創造將被更新,脫離捆縛,並且從天上的露水和地上的沃土生產各種豐富的食物……主對那些日子怎樣教導?主說,日子將到,葡萄樹要生長茂盛,每棵葡萄要長出一萬條新苗;每棵新苗長出一萬條枝子;在每棵枝子上,長出一萬條嫩枝;在每棵嫩枝上,長出一萬個花簇;在每顆花簇上,長出一萬顆葡萄;而每顆葡萄被壓碎後,都會流出二十五個量器的酒……所有動物都吃用土壤中生長的果實,和平共存,和諧生活,全然順服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