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至君士坦丁堡會議時,三位一體之教義已完成了。當東、西教會雙方都支持這個教義時,有兩位較後期的神學家提出他們最後的看法。大馬色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死於主後745年)代表東方教會,奧古斯丁(Augustine,死於430年)代表西方教會。
大
馬色的約翰將東方教會所相信三位一體之教義加以摘要。他說,上帝有一個本性,但卻有三個位格。但三個位格之間的關係,不像三個人的關係那樣。他們在各方面
都是一個,他們的關係是彼此滲透。雖然彼此滲透,但位格卻不混雜。大馬色的約翰棄絕次等說。但當他論及聖父為神性的根源,聖靈是藉著羅格斯發出,他的思想
便接近次等說的舊觀念。
奧古斯丁比較堅持神性的統一。他說,在本質、本性、能力、意志,上帝是一個。他說,三位一體的位格,彼此間並無差別。從上帝整個本質看來,他們彼此是同一的。在這種意義上,他引用「本質同一」(homoousia)這個用詞。聖子與聖靈並非因為他們次於聖父而被差遣,乃是因為他們是從他而發出。對整個三位一體教義而論,三個位格的各個位格都是平等。在上帝裏面,有三個存在的形式。若僅有一個而無另一個時,便不能存在。在位格中,有彼此依賴的關係。
奧古斯丁說,三位一體就好像下列的比方一般。
(1)視覺:被看見之事物﹑視力的幻影﹑聯合兩者的意志概念。
(2)思想:記憶中之事物﹑內在的幻象﹑聯合兩者的意志。
(3)精神:記憶﹑智力﹑意志。
(4)愛情:愛者﹑被愛者﹑愛本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