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會(Quakers),又稱**「基督教朋友會」(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是一個起源於17世紀英國的基督教教派,以強調內心的靈性經驗、良心自由、和平主義和簡樸生活聞名。其創立者是喬治·福克斯(George Fox)**。
以下是貴格會的起源與早期發展簡明介紹:
🕊️ 一、歷史背景:英國內戰與宗教動盪
- 時間:17世紀中期(約1640年代)
 - 地點:英格蘭
 - 當時英國處於清教徒革命(英國內戰)與宗教分裂時期,對國教會(聖公會)權威的質疑四起。
 - 許多信徒對教會形式主義、禮儀僵化與國教的權力結構感到失望,渴望更真實的屬靈經歷。
 
✝️ 二、創立者:喬治·福克斯(George Fox, 1624–1691)
- 福克斯在年輕時對傳統教會失望,開始尋求直接的屬靈經歷。
 - 他提出一個重要概念:「內在的光(Inner Light)」,即:每個人心中都有基督的光,可以直接與上帝連結,不需依賴牧師、聖禮或儀式。
 - 他強調真正的敬拜是出於靈裡的感動,不是形式的表現。
 
📖 根據約翰福音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 三、「貴格會」名稱的由來
- 初期他們稱自己為「朋友」(Friends),取自耶穌對門徒的話:「你們是我的朋友」(約15:14)。
 - 「Quaker(顫抖者)」一詞最初是敵對者用來嘲笑他們的,因為他們在聚會中常因聖靈感動而顫抖。
 - 後來「Quaker」反而成為他們的普遍名稱。
 
🌱 四、貴格會的早期發展
- 福克斯與早期信徒在英格蘭北部開始聚會,強調靜默、等候聖靈、自由發言。
 - 他們反對聖職階級制度、拒絕宣誓、反戰爭、強調誠信與簡樸。
 - 由於拒絕效忠國教和國王,他們遭到嚴重迫害,數千人入獄。
 - **威廉·潘恩(William
     Penn)**是著名貴格會信徒,後來創立了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成為貴格會的避難所與實踐地。
 
🧡 五、貴格會的信仰核心特色
| 
    核心信念  | 
   
    說明  | 
  
| 
   內在的光(Inner
  Light)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上帝的光,可直接與上帝互動  | 
 
| 
   聖靈引導的敬拜  | 
  
   聚會以靜默開始,等候聖靈感動,任何人可自由發言  | 
 
| 
   反對階級與武力  | 
  
   提倡和平主義、反戰、拒絕軍事服務  | 
 
| 
   簡樸生活與誠信  | 
  
   拒絕奢華,強調「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 
 
| 
   重視良心自由  | 
  
   尊重個人對真理的領受與實踐  | 
 
🌍 六、貴格會的全球影響
- 貴格會早期成員積極參與廢奴運動、婦女教育、和平事工。
 - 在美國與非洲、亞洲等地設立學校與醫療機構。
 - 今日全球約有35–40萬名貴格會信徒,分布在美國、非洲、英國、拉丁美洲等地。
 
✨ 結語
貴格會是一個強調內在生命與外在見證合一的教派,他們用靜默、和平、誠信與簡樸來活出基督的樣式。
📖 他們深信:
「基督是真正的教師,祂在每個人心中親自作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