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唯有倚靠三位一體的上帝才能識破撒旦的技倆

    爲了打敗上帝的教會、摧毀基督徒的信仰,撒旦千方百計的進行投資。怎樣能得勝撒旦?除非比它更有聰明智慧,但是對人來講這是天方夜譚,因爲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人一生的經驗不過是幾十年,而撒旦工作的經驗卻是幾千年,人單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絕不是撒旦的對手,唯有倚靠上帝的力量方能勝過撒旦。

 

   「聖靈、道、寶血」稱爲得勝撒旦的三大動力,其中寶血代表基督得勝的救恩,即福音;道是上帝永不改變的真理,即聖經;而聖靈表示上帝的第三個位格,也是祂能力的源泉。教會唯有堅定持守「聖靈、道、寶血」,才能從上帝得到力量得勝撒旦的投資。

 

    撒旦的投資是很厲害的,它經常將救恩改頭換面,篡改福音的本質。在撒旦的迷惑下,凡是對「聖靈、道、寶血」模糊不清的教會都可能受到撒旦的 欺騙、成爲它投資的犧牲品,導致很多教會所傳的福音已經變了樣,再也不是耶穌基督救恩的福音。

 

      1970年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的世界基督教年會舉例說, 大會把主題定爲「今日救贖與今日福音」,他們完全不提認罪悔改,不提耶穌的寶血能赦免人的罪,也不提耶穌的受死!

 

    作爲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組織,屬靈眼睛竟然模糊到不知道罪的地步,令人感到非常遺憾。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要靠基督得勝,但他們所信的基督就是 錯的,他們根本不明白基督,怎能靠基督去得勝?基督徒稍微不謹慎就會像他們接受撒旦的投資,所有的事奉都付之東流。

 

    17世紀時,教會內開始有一些學者對聖經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們身穿修士袍,住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讀的是歷代傳下來的教義,外表看起來很熱心事奉、過著敬虔的生活,沒有人懷疑他們到底信的是什麽,然而對聖經不信、懷疑的種子造已進入他們心靈的深處。

 

    改教運動之後的100多年裏,西歐的知識分子逐漸偏離信仰,到了17世紀時,不少教會學者都很崇拜非基督徒的哲學家,並對他們的學問、道理所痴迷,因此那些西方哲學開始影響了教會內的講道者,並通過他們滲透教會。到了18世紀的時候,這種影響逐漸加深,教會牧師已把很多世界的思想和上帝的道摻雜在一起,講道變得非常不純正。

 

    可惜的是,信徒對真理沒有分辨能力,誤以爲牧師是上帝的僕人,他們的話肯定都對,因此一直被蒙在鼓裏,牧師講錯了也不知道。久而久之,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被慢慢沖淡了。等到了18世紀末期,新派勢力進入到社會高層的知識分子時,西方基督教的信仰發生了本末倒置,新派主張發展基督教的慈善事業,卻忽視在講台上傳講耶穌的寶血等重要的信仰核心,這無疑是中了撒旦的詭計。

 

    爲何新派如此關注慈善事業呢?祂們認為信耶穌就是跟從耶穌的腳踪。那麽,耶穌的腳踪是什麽?是周遊四方 行善事,比如醫病、趕鬼。因此在新派看來,基督教就是通過發展慈善事業來領人信耶穌,但他們對於耶穌救恩的本質卻模糊不清。

聖禮的功效

 

      聖禮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傳達上帝的恩典?如何傳達呢?關於此點,學者在意見上有很大的分歧,而此分歧的看法牽涉到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聖禮的有效性是否在於執禮者有無誠意。誰能說聖禮的有效性,在乎傳道人的誠意呢?上帝能用一個沒有悔改的人傳佈令人得救的福音。我們不要為上帝立一個律法,禁止他藉著假牧師執行聖禮將救恩分賜給人。

      第二個問題是,救恩分賜給人的功效,在於聖禮的本身,或在於藉聖禮工作的聖靈。聖禮本身並沒有什麼功效,只有被聖靈使用的時候才有功效,聖靈使用聖禮乃是為了行上帝的旨意,這個見解完全與聖經相符合,因為救恩從始至終是屬乎上帝的。

      第三個問題是,接受聖禮的一方,為了得到聖禮的恩益,是否應該有信心才能獲益。那患了三十八年血漏症的婦人,若她不用信心摸耶穌的衣裳就不得醫治,但在主裏的醫治能力卻是真實的,並不在乎她信或不信。只有信的人才能夠藉著聖禮得到恩典。使徒時代的教會中堅持,洗禮不可缺少的就是信心(徒二41;十六31)。所以使徒警告那些領受聖餐的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十一29)。

基督教會的榮耀就是去傳揚上帝恩典的福音(3)-聖靈實施救恩

 

      上帝根據他的兒子所完成的工作,將永主提供給那些聽福音,憑信心接受而得救的人。

      屬血氣完全墮落的人,所喜愛的是死亡而非主命,希奇的是他們如何得救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大多數聲稱自己是保守派的人,對於這個問題的解說也不合乎真理,他們說,在這點上救恩不再屬於施憐憫的上帝,乃在乎那定意的人;上帝那部份的工作已經完成,但人這方面的工作才開始;據說未重生的人有憑信心接受基督的能力,而人是否能適當使用這能力,全在乎他自己。換句話說,上帝藉著他兒子的死,為每一個人作成了救恩,現在只等每一個人憑著自己自由的選擇來接受基督,使救恩成為實際。

      以上所說的教訓,正是阿米念派的本質,特別是衛理宗派,說來可悲,這樣的教訓被許多誠懇、熱心的佈道家所傳揚。但是這樣的教訓與靠上帝恩典而得救的聖經教訓完全背道而馳,一個人來到基督面前,就是相信他,耶穌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約六35,44)

  根據聖經說,信心的產生並非在重生之前,乃在重生之後:換句話說,信心在人行實際行動之前,乃是上帝聖靈的恩賜,也就是說,救恩是屬於上帝的。

      這是否說罪人靠聖靈的恩典而踏上生命之路,一旦他走在這條路上,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走下去呢?這樣的說法對不對呢?這並不是聖經的教訓。聖經乃是說,他要靠上帝的恩典走下去,直到最後。

      基督徒若瞭解,在自己得救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完全依靠上帝的恩典,就會同奥古斯丁一起禱告說:「主啊,吩咐我們做你所願意的事;賜給我們能力去做你所吩咐我們的。」

      傳揚這樣的福音是何等的光榮,這是唯一能滿足罪人所需要的福音,因為罪人不能救自己。沒有其他任何的福音能夠像這個福音榮耀上帝,因為這個福音將人得救的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這是真正的福音。

基督教會的榮耀就是去傳揚上帝恩典的福音(2)-聖子成就救恩

 

      加拉太書第三章從舊約引來兩處經文,其中都有咒詛一詞,第10節說:「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這節經文正好用在罪人身上。第13節說:「……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這節是用在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身上。這兩節經文間有密切的關係,在加略山上受死的基督,承當了罪人身上的咒詛,具體一點說,基督藉著他受咒詛的死,拯救上帝的選民脫離上帝的咒詛,這是上帝給他的任務,他已完全地達成了。

      基督不但拯救他們脫離上帝的咒詛,並且也為他們帶來祝福;不但為他們償還了罪債,也為他們賺得了無限豐盛的生命。正如神學家所說,基督不但藉著他被動的順服拯救選民脫離永死,是他在十字架上所顯明的;他也藉著他自動的順服為選民賺得了永生,是在他順服上帝的律法上所彰顯的。

      比方說,有一個人沒有任何的產業,但卻欠人一百多萬的債務,一位善心有錢的朋友替他償清了重債,當然他要對恩人千恩萬謝。問題是這個人現在有多少錢呢?明顯可見,他仍然和以往一樣一貧如洗。基督不但償還了我們的重債,他還為我們賺得永生無限的豐富。基督既為罪人賺得了全部的救恩,又何需我們這些罪人憑功勞再去賺取,這是非常清楚的道理。

      沒有一個人能憑著做好事而得救,因為「我們所有的義都如污穢的衣服」(賽六四6)。悔改的眼淚,不能代替基督的寶血,即便我們流淚到永遠,也無法救贖我們一次的過犯。人得救不是靠行為乃是憑信心,賺得救恩的也不是人的信,一個討飯的伸出手未接受佈施,不能說他是因此而賺得那個佈施,所以罪人無法靠著所作的來賺得救恩,乃是憑信心接受。引用司布真的一個比喻:想要憑行為與品德上天堂的人,好像一個想用沙梯爬到天上的人一樣;一個想靠行為、品格,而不靠信心就想得救的人也是如此。

  司布真又說:「如果在我們得救的義袍上,補上一塊我們自己的行為或品德,那我們就滅亡了。」

  要理問答也說:「信服耶穌基督是上帝所賜的救恩,使我們照著福音的資訊與勸勉,接納基督,唯獨靠他得救。」

基督教會的榮耀就是去傳揚上帝恩典的福音(1)-父上帝計畫救恩

 

      基督徒常講論並歌頌賴恩得救,但很少有人清楚知道其中的意義。賴恩得救最簡單、最正確的定義,就是靠上帝得救。有罪的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中,再沒有比如何在罪惡與死亡中蒙拯救更緊迫的問題了。世上所有的宗教都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一個答案,但只有基督教給了正確的答案。所有的宗教都說人能救自己,唯有基督教說,救恩是出於上帝;簡言之,唯有基督教提出賴恩得救的真理。

      完全本著聖經傳講賴恩得救之福音的教會真是寥若晨星,說來實在可悲,也有所謂的教會根本否認賴恩得救的道理,他們狂妄的以行為和品格來代替從上帝而來的救恩,他們這樣做,是混淆了基督教的真理。有很多教會在這個問題上妥協,他們將得救的功勞歸予上帝人各半,這樣的資訊,根本不是從上帝而來的。

      「就如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弗一4~5),根據這段與其他許多經文,建立了揀選教義的根基。

      揀選的道理,在人的思想上造成一個很大的難題,可是聖經的確非常確鑿的論到揀選。聖經強調,揀選的是上帝,而不是人。揀選是在創立世界以先,還沒有人的時候,上帝在他的計畫中就揀選了。有一個人所周知但必須摒斥的揀選觀念:「人的得救乃根據揀選的工作,即是上帝揀選人得救,撒但揀選人滅亡,所以揀選的關鍵在於人,如果他選擇上帝,他就被上帝揀選了。」

      這種將揀選的權柄從上帝轉移到人的說法實在太荒謬了,與賴恩得救的教訓是大相衝突的。

      上帝沒有義務揀選任何一個應該滅亡的人類,假如上帝允許所有的罪人永遠滅亡,那麼所有的罪人就永遠滅亡了。現代人有一個普遍的想法,認為上帝最低限度虧欠人一個得救的機會。此種想法表明了人的驕傲,並且也羞辱了上帝。上帝根本不虧欠人,他唯一虧欠人的是未讓罪人下地獄,上帝揀選一些人得永生,是純屬恩典的事。

      我們不知道上帝為什麼揀選某些人得永生,理由在乎上帝,不在乎我們。上帝揀選人是按他自己的美意,上帝並不是預先看見某人有信心才揀選他。信是揀選的結果,而非揀選的根基。我們也知道:上帝揀選某人,是因為上帝愛他。聖經告訴我們:「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八29),這裏所說的「預知」,意思是上帝從永遠就愛,至於為什麼上帝從永遠就愛呢?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理解的,我們只能說上帝在基督裏愛他。

      我們不要推想上帝是用外力揀選某些人,也不要想上帝是用暴力將未被揀選的人推下地獄,上帝並非將一些人高舉到天上,又將一些人拋到地獄裏去如同某些人所想像的;相反地,上帝卻是拿罪人當作有理性、有道德的人看待,所以人類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任。關於人的責任與上帝的主權這兩件事,在我們的小頭腦中實在是無法調合,但上帝的話卻毫不妥協地支持這二者。因此一個罪人滅亡,是因為他不願得救,他必須自己擔當責難;而那得救的罪人也不可誇口,因他是唯獨靠賴恩典而得救,因使他得救的是上帝的恩典,所以一切的榮耀都屬於上帝。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中世紀天主教非常重視聖禮

 

      中世紀的天主教很重視聖禮的意義。天主教徒要在一種可感觸到的方式上獲得救恩。教會也藉著聖禮把個人與教會連接起來。

      以前幾個世紀,教會還沒有明確決定聖禮的數目。亞伯拉德認為有四種聖禮:洗禮、聖餐禮、告解禮,和膏抹禮。亞伯拉德的弟子認為還要加上婚禮。笏哥也贊成這五種聖禮。

      普魯斯(Robert Pullus, 約1150)刪掉膏抹禮與婚禮,但再添上補贖禮與按立禮。最後天主教把這些聖禮都接受過來,便有七種聖禮。從倫巴都彼得起,天主教便制訂這七種聖禮。主後一四三九年,弗羅仁斯大會正式接納這七種聖禮。

      法蘭西斯修道會認為聖禮是一種不可見的恩典之可見的記號。阿奎那說,聖禮為恩典的工具,除了按立禮(從執行該禮的主教身上領受屬靈能力之外),其他的聖禮都能將恩典帶給人。

      各種聖禮的材料與形式都具不同的意義。材料是可見的,形式是禮儀中所念誦的話。例如,木材原本的存在是一種未成型的材料,但後來製成了一張桌子。因此,在聖餐中,餅與酒為未成形的材料,但經過神父祝禱後,餅與酒便變成基督的身體與血。

      天主教主張聖禮的功效,就是要透過基督救贖的功效,使人再獲得原義。洗禮、堅信禮、按立禮,這三種聖禮都不能重複施行,因為它們是一種不可除去的記號, 這種記號經常刻在人的靈魂上。天主教利用這種奇怪的信仰,強化教會的勢力和教會神聖的觀念。

      聖禮本身是有功效的,但執行聖禮者應遵照教會的規矩去進行。凡領受聖禮者,為獲得聖禮的益處,就必須有信心,並且不可有致於死的罪(如果有,必須先告解才可以領受)。

      主後一四三九年教皇頒佈命令,要對每一種聖禮下定義。教會便根據阿奎那的看法對所有聖禮下定義。現今,天主教還認為這些定義是有權威的。

        1. 洗禮:

      需要浸入水裏三次。洗禮的禮儀是:「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你施洗。」

      洗禮將稱義的恩典帶給領洗者,並赦免領洗者的原罪與本罪,以及除掉罪感與罪之懲罰。領洗者便成為天國的聖徒。不過還存著一種罪根,這種罪根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發作。

  2. 堅信禮;

      特別是施行在信徒的已成長(12-16歲之間)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曾領受過嬰孩洗禮。它表明聖靈之交通,並要使領受者成為又剛強又完全的基督徒。

      神父的禱告詞如下:「我用手指為你畫十字架的記號,並用救恩的恩典堅固你。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

  3. 聖餐(或稱聖體禮):

       它是一種聖禮,也是一種獻祭。每當作彌撒時,基督便從天上降臨到餅與酒之中,所以彌撒就是繼續獻上祭物給上帝。根據阿奎那,聖餐用的餅與酒之實質,在祝禱後已經變成與天上基督身體之實質相同。也因為教會認為基督臨在於每個聖餐的餅與酒,便有更不將杯遞給平信徒(由神父代領)。天主教徒認為聖餐可赦免許多罪。

        4. 告解禮(懺悔):

      根據經院哲學家,懺悔與悔改性質不同。告解禮的目的,就是要除掉洗禮之後所犯的致於死的罪。犯罪的人可獨自去到神父申面前認罪。信徒歡迎這種懺悔認罪的作法,因為他們盼望脫離那由刑罰、煉獄、地獄而來的懼怕。他們認為認罪就可得赦免,並認為認罪是一種滿足神的方法,可以藉此逃避刑罰。若忽略告解,就會遭受煉獄之苦。

      後來教會實行贖罪券之買賣,告解就更容易辦了,買了贖罪卷就不必麻煩去到神父那裏,而且有錢人可買許多贖罪卷備用,這樣教會收入會更多。第十一世紀時,贖罪券便開始出現在法國南部,以後贖罪券被濫用了。在告解時,赦罪不是靠個人懺悔的態度,乃是因神父所施給的恩澤,因神父有教會的鑰匙。主後一二一五年,教皇印諾森第三,強迫信徒每年至少要在復活節時告解或認罪一次。

  5. 臨終膏抹禮(也稱聖油禮):

      約於主後八八八年,天主教開始強調一種膏抹病人的作法。不久便成為一種聖禮,並且附了赦罪的意義,也代表懺悔。神父用油(橄欖油)膏在那臨終前的病者雙眼、雙耳、鼻子、嘴唇、雙手、雙腳及腰的兩側。祈禱詞是「藉著這神聖的膏油,領受神最寶貴的憐憫,願主赦免你所犯一切可見之罪。」

  6. 按立禮與婚禮:

      天主教也把按立禮和婚禮當聖禮。不過凡接受按立禮者,便不可結婚。按立禮的是要在教會設立聖職人員。藉著連續七次祝福的動作,受按立的神父就領受教會神聖事務之權力與恩典。

      按立禮由主教主持。按立時,主教用雙手按在神父的頭上,並用油膏他,又將餅及酒杯遞給他,並說:「願你領受權力,在教會裏為活人與死人獻祭。願你領受聖靈,你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

      婚禮的效力本存在於婚姻本身,不過神父的祝禱,是這婚姻蒙聖潔。接受婚禮之後,夫婦終身不可分離,除非配偶死亡,可再舉行婚禮。

經院哲學

 

      經院哲學是用來指自安瑟倫(Anselm)至宗教改革時期之間的神學,即中世紀後期之神學。流行於主後一一○○年至宗教改革時期。

      在這段時期,教會除了新敬虔運動之外,對於哲學與神學也發生了新的興趣。經院哲學是以邏輯及辯證學的方法探討初期教會的教義。他們這樣作,是想要認識救恩更多。

      新敬虔的興起是一種屬靈經驗的新理解,但是經院哲學卻是一種理智上的理解。新敬虔是屬於個人的、主觀的;但經院哲學是比較科學的、客觀的。他們要積極追求真理,但卻要藉方法論去證明真理,並要把真理加以系統化。他們對亞理斯多德的哲學感到興趣,並開始研究亞氏的著作。他們應用理性的思考方法,將啟示神學和一般哲學合併為一種自然神學。於是,神學深深的影響當時人的世界觀,而哲學成為了神學的幫手。

      經院哲學對學術界起了各種新的影響。經院哲學曾吸引許多優秀的教師,並直接助長近代大學之發展。

  【兩個不同的思想學派】

      經院哲學常碰到一個哲學上的難題,就是事物觀念與事物實質之間的關係,或說思維與存在之間的關係這哲學問題。他們對此問題的看法產生不同的意見,因此產生兩個不同的學派:唯名論與實名論。

  他們所碰到的問題是:一般概念僅以主觀概念存在呢?或是以客觀實質存在呢?若以客觀實質存在的話,一般概念是與個體事物分離呢?或是存在於個體事物之內呢?另外,一般概念是有形體的呢,或是無形體的呢?

  當時,教會歡迎實名論,因它具有護教的價值。教會不喜歡唯名論,因它危及教會客觀實在之信仰。教會以三位一體作例子,說明唯名論為何是危險的。

  這時期唯名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若瑟林(Roscellinus)(死於主後1125年),但坎特伯里的安瑟倫很反對他,並指出他的錯誤。康玻的威廉(William of Champeaux)曾提倡一種極端的實名論,但不受教會歡迎。這時期的思想主流為一種較中庸的實名論,由羅馬哲學家波伊丟斯(Boethius)所提倡。

  【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

   1. 安瑟倫(主後1033-1109年)。

  2. 亞伯拉德(主後1079-1142年)

  3. 伯爾拿(主後1091-1153年)

  4. 笏哥(主後1097-1141年)

  5. 彼得倫巴都(主後1100-1164年)

  6. 亞力山大(主後1185-1245年)

  7. 大亞勒伯特(主後1193-1280年)

  8. 阿奎那(主後1227-1274年)

  9. 波拿文土拉(主後1221-1274年)

  10. 敦司司格圖(主後1265-1308年)

  11. 若哲爾培根(主後1214-1294年)

  12. 銳門虜勒(主後1234-1315年)

  13. 奧坎威廉(死於主後1349年)

  14. 加伯列力(死於主後1495年)。

  【四位傑出的經院哲學家】

      四位傑出的經院哲學家就是安瑟倫、亞伯拉德、笏哥及倫巴都的彼得。

      1. 安瑟倫:

  諾曼底貝克修道院院長,自1093年起擔任坎特伯里的大主教。他與國王亨利第一(King Henry I)曾有一次大衝突。他很反對若瑟林,因為若瑟林的唯名論會破壞三位一體論與其他重要的教義。他說,若接受若氏的看法,就有三個上帝。安瑟倫對神學推理感興趣,認為聖經,信經和教會的教導都具有很大的權威。他要藉宗教的體驗獲得真理的確實性。這種傾向與當時新敬虔主義所提倡的相同。他又藉理性的思考,向基督徒,猶太人,和外邦人闡明教會的教義。

  他有一句名言:「我相信乃為了理解。」

  這種從單純的信心去掌握宗教知識是很重要的。對綜合信心與知識,實際敬虔與神學推理這個方法上看來,安瑟倫是經院哲學最有名的人物。

      2. 亞伯拉德(Abelard):

  他是一個唯名論者,是若瑟林的學生。他是一個法國武士的兒子。他曾在巴黎講學,教授以西結書。他過聖潔的生活,有超人的智力,又博學。贏得許多青年們的愛戴。

  在修道院裏,他寫了一篇論文:「關於神之單一與三位一體」之問題。這篇論文遭受到伯爾拿的反對。伯爾拿認為亞伯拉德為一個唯理主義者。在主後一一四一年的先斯大會,伯爾拿曾指出亞伯拉德的一些錯誤,教會便放逐了亞伯拉德。不過,克呂尼的彼得同情亞氏,讓亞氏避難在他的修道院裏。

      亞伯拉德雖有唯理主義的傾向,但他卻不像十八世紀神學界的那種唯理主義。亞氏從不懷疑聖經的權威,他所採取的是一種中庸的神學。在唯名論與實名論互相爭執之下,他走中庸的路線。他應用純粹的辯證學作為研討神學的科學工具。

      他認為,一個有風度的神學家應循著以下步驟追求真理:「從懷疑到查詢,由查詢到真理。」他說:「我理解為要相信。」

      這正好和安瑟倫的方法相反。

      亞伯拉德是第一位應用辯證法處理神學的人。他先提出一聯串單獨的教義問題,然後再將這些問題與聖經、教父著作、教會教義等加以比較,並逐一列出他們的共通點與差別。

      如果比較亞伯拉德與安瑟倫。安瑟倫是先接受教會教義,然後才加以討論,但亞伯拉德卻要運用理性證明教會教義。

      3. 笏哥:

  他是一位德國北部貴族之子。當他在法國旅行之際,他進入巴黎聖威克多修道院。死時年僅四十四歲。他去世之前,為一所著名修道院的校長。他因受德國教育的薰陶,所以比較依照宗教歷史方法去研討神學。

  他的著作「關於基督徒信仰之神秘」是第一本關於系統神學的書籍。笏哥的重要性在於他知道如何聯合安瑟倫、亞伯拉德,及伯爾拿等的思想路線。他綜合理性及神秘的因素,創立一種嚴格的教會神學。他使教義的合理性屈服於那超理性的信心之下。在這範疇裏,他使神學與哲學聯合而不致危及神學的本質。

      4. 彼得倫巴都(Peter Lombard):

  他出生於意大利的納瓦拉。曾在布羅格那,理姆斯及巴黎等地讀書。他在法國認識伯爾拿、亞伯拉德,及笏哥等人。以後他在諾達姆學校任教。後來在巴黎當主教。

  他把亞伯拉德的辯證法與笏哥的神學綜合起來。他細心綜合並比較各不相同的教義教訓。他確立聖經為最高的權威。認為理性只有形式上的意義。理性僅被用作一種在救恩上要抵抗那有權威而卻矛盾之教義的方法。

  主後1150年以前,他在巴黎著了一本書叫「四部語錄」。在這書中,他論述上帝、創造、原罪、基督、聖靈、聖禮及末世論等。這本書終成為中世紀教義的教科書。因此書以客觀的態度處理各種教義的問題。因此,適合於各種不同神學派的需要。

         最後,我們來認識唯名論和實名論之差異:唯名論(Nominalism)認為觀念或概念不過是實在事物的名稱而已。真實乃存在於各個具體物中。因此,人必須運用理性方能求得真理。實名論(Realism)認為觀念和一般概念構成我們實際的存在,人之感官易受欺騙,唯獨啟示的真理才是可靠的。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在基督裡的信心

  重生,即新生命在我們裡面的栽種,與進入天國所必須的悔改和信心是不可分割的。當一個人被重生後,他得見天國,並且得進入天國(3:3,5),同時他也必須藉著向上帝悔改以及對耶穌基督的信靠才能進去。

 

  我們或許會覺得,照著以上這個次序,大概聖經的教導是悔改先於信心。有時候,你甚至會看到這樣一道公式:除非我們先認錯,先為自己的罪感到難過,否則我們是永遠不能信靠基督的。這種想法不但是一種誤解,而且更無助於瞭解救恩。我說是一種有誤解,是因為它把悔改和悟罪混為一談了;我說無助於瞭解救恩,是因為它鼓吹了一種觀點,即悔改是有一個固定的指標,因為悔改成了信心的先決條件。新約聖經的教導分明不是如此,悔改有別於悟罪。往往,對罪徹底的悔悟是發生在信主之後而不是在信主之前的。

 

  其次,如果我們能把悔改和信主這兩項的次序對調一下,也許更為合適。只有把信心建立在對上帝和對他語話之上,在這樣的信心所產生出來的悔改,才是福音派信仰所指的悔改。這也是寫詩篇130篇之作者的立場( 130:4),由於詩篇作者看見了並且相信了上帝的赦罪之恩,他才在悔改中敬畏上帝。同樣,五旬節那一天,彼得勸戒他的聽眾說:「你們應當悔改,並且每一個人都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使你們的罪得赦。」( 2:38)

 

      這話提到赦罪的盼望,這盼望提出來是叫人憑信心抓住這個應許後,能存悔改的心奔向主懷。因此,信心和悔改的心應當被視為一對鴛鴦伴侶,彼此是不可分割的。

永恆的救贖計劃

 

  凡研讀過基督教教義的人,都難免要涉及到所謂的「救贖計劃」或「救恩次序」這些名詞。這些詞句的意思是指上帝在與人相交的過程中,有祂一定的行事方式或模式,而這種模式,多多少少是既定了的。簡而言之,就是上帝行事是有計劃的。這些名詞的含意,並不是指上帝的作為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好像我們處理電腦數據那樣地機械化。這些名詞之所以會產生,乃是基於一個客觀事實,就是罪人的得救、罪人重新恢復上帝起初在他們身上的形象,往往都會經歷一個相當類似的屬靈過程的。為什麼一定都會是類似的呢?無他,只因眾罪人都存有一些共同的需要。

   要是我們認識到上帝是如何在祂獨生子身上精心策劃整個救贖計劃時,我們就不難體會,上帝的計劃和行事方式對每一個信徒來說是何等地親切,何等地個人化。基督的道成肉身,並非歷史上一樁意外的事件,也不是上帝在人墮落之後才作出的補救決定。主耶穌在世三十三年,絕非一件偶然的事。

      主耶穌自己曾多次向人指明祂一生的目的。祂在世生活的方式都是早安排好的。主看自己在世每一天的日子,是要一步一步朝著一個為祂所特定的那個「祂的時候」邁去,那個時候一到, 祂為自己所預備的都要成就。由於祂清楚意識到父上帝為祂所定的時間表,祂在某些時候,對某些事情,寧可退避不行(約 2:4;7:30;8:20;12:23,27)。

      福音書記錄主的生平,來到「受難篇」的時候(約 13:21),我們便看到主耶穌那時清楚曉得「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約 13:1)

      因此,祂禱告說:「父啊,時候到了。」(約 17:1)

   當早期教會研究主生平的時候,主如何按照計劃受苦乃成為他們認識這位救主的主要課題。不但如此,就連主的受死也不是一個意外。事實上,應該說在眾多有 關主的事件中,最不意外的要數祂的死。五旬節,彼得的第一篇道就指出了這一點,他說主是「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的。

      其後,在教會眾信徒遭到逼迫, 同心合意向上帝禱告時,他們又再一次強調了這一點: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族人和以色列民,真的在這城裡聚集,反對你所膏立的聖僕耶穌,行了你手和你旨意所預定要成就的一切。(徒4:27-28)

上帝的救恩

  福音的榮耀正在於它滿足了人的基本需要。福音是當我們仍在罪中時賜予我們的,並且糾正了我們生命中的錯誤,以致於上帝的形象在我們身上得以重現。不但如此,福音還宣告,我們在基督裡已經成為我們在末日將會有的樣子--像主一樣的潔淨(約壹3:1-3)。或許這就是奇妙中的奇妙:上帝不僅從我們的本性中 把我們拯救、提升到亞當當初被造時的地位上來,更進一步把我們提升到亞當原本可以藉順服而達到的那個更高的境界中去。福音並不是只將我們帶回亞當起初的無 知狀態中,而是叫我們像基督,完完全全地彰顯出上帝。這就是基督救恩的本質,勾劃出信徒成長的經歷模式,也為新舊約中的教義豎立了框架。( 8:29)

 

  到底如此奇妙的救恩是怎樣藉著基督施予我們的呢?道成肉身的救贖計劃是這樣的:基督來到世界成為「第二個人」,即「末後的亞當」(林前15:45,47)。由於他全然地反射出上帝的形象,藉著聖靈的大能,我們被吸引到他跟前。他向罪死了( 6:10),讓我們因在他的死上有分,也脫離了罪的轄制。在他的蔭護之下,我們還得以躲避上帝的憤怒,因為我們知道他已擔當了我們的罪( 3:13),他以無罪為我們成為有罪,好使我們在上帝裡面成為義(林後 5:21)。他的死是以義的代替不義的,把我們帶到上帝面前來(彼前 3:18)。他在十字架上擊敗了撒旦,以凱旋的姿態把撒旦公開示眾,讓我們認清敵人的真相( 2:15);因此藉著他的名,我們也同樣可以得勝( 12:10)。基督是我們的智能,我們的公義,使我們成聖,為我們成為贖價(林前 1:30),我們一切所需所求的都能在他恩惠的供應中找到。

 

  那麼,現在剩下的只有兩個問題了:

 

  第一,我們如何才能進入基督裡支取救恩?我們將藉著查考聖經中有關基督徒新生命誕生的教導,來找出答案。

 

  第二,我們如何使基督的恩典和基督的性情進入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將藉著查考聖經中有關基督徒生命塑造的教導來找出答案。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教會與次序

 

  【按著上帝的次序】

      上帝差派約翰成為基督的先鋒,他來傳律法的消息,讓人預備領受悔改的洗禮,並且接受基督的福音,所以約翰的洗禮是按照上帝的旨意而有的。

      上帝既然設立了這樣的洗禮,耶穌也就為了這個緣故,而願意接受這個洗禮。耶穌並沒有罪,但耶穌仍然為了順服的緣故而領受了約翰的洗禮,這是耶穌順服的行動,耶穌願意順服上帝所設立的次序。

  我們比較喜歡強調上帝的救恩,我們對於救贖的議題比較感興趣,但是我們很少把救贖跟上帝的創造相聯繫,其實我們隨時都必須回到生命的起源,也就是上帝創造人類之初來看許多的事情。

  起初上帝創造了天地,上帝創造了人類成為這世界的管理者,上帝也創造了時間、空間、各種宇宙的定律。在人類犯罪以前,他們也很忠實地扮演了管理者的角色,及至亞當夏娃犯罪,他們不想作管理者,他們想要取代上帝成為這世界的主宰,當人類以自我為中心、不已上帝為中心時,就破壞了上帝原來設立的次序,這次序的破壞就帶來世界的混亂。

  所以上帝差派耶穌來到世上,除了是拯救我們以外,更提醒我們一件事,就是我們得要回到上帝起初創造的次序裡面。當基督只看重救恩卻沒有看到恢復上帝 創造的次序,那麼我們每天的靈修和教會生活,都只是會想到自己的得救,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卻忽略了上帝把把我們放在世界、放在人群之中,而不只放在教會裡面。

  耶穌對施洗約翰說:理當進諸般的義,其實就是提醒基督徒把自己放在上帝的次序裡。上帝沒有在我們信主的那一刻就把我們接到天上,他乃是在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盡諸般的義;在我們的社群中按著上帝所立的次序去生活。

  【社會的次序】

  馬丁路德在他的問答裡面,在講論十誡的「當孝敬父母」這條時,他把父母的觀念延伸到出去有四個方面方面,第一、當然就是指我們肉身的父母;第二則是工作上的上司若是學生就是師長、第三是國家的官長;第四則是教會的領袖。

  這就是所謂的次序。我們知道沒有完美的父母,也不是每個老闆、老師都很好,政府的官員在上位的常常也不能給我們好的保障,但是我們卻知道這些都是上帝設立的權柄,因此我們願意順服對方,是出於我們順服上帝設立的權柄,我們願意尊重上帝給予的次序。

  上帝將我們他所創造的世界,在人的社群中,乃是要我們直接面對和承擔這世界的責任。這是所謂諸般的義。

  所以我們會說成為父母是上帝給我們在家庭的呼召、工作是上帝給我們的呼召,愛鄰舍是上帝給基督徒的呼召,當我們按著上帝的旨意來教導子女,當我們忠於我們的工作,當我們努力去實踐愛鄰舍的使命的時候,就是在盡諸般的義,就是按著上帝在社會的次序而行。

  照這個原則去做,基督徒應不應該要愛地球、基督徒要不要重環保、基督徒要不要成為這個社會的先聲、要不要成為時代的先知?這些答案不言而喻,盡諸般的義成為一個忠心的管家,的的確確是上帝給每個基督徒的呼召。

  【教會的次序】

  耶穌接受了施洗約翰的洗禮,也代表了一件事,就是他順服在約翰的權柄之下,約翰跟耶穌說:我當受你的洗,怎麼反過來要求我給你施洗呢?耶穌回答說: 你暫且許我。其實,耶穌面對約翰,也是順服在上帝所設立的職份,約翰有先知的職份,約翰施洗也代表了他擁有祭司的職份。耶穌盡諸般的義,乃是因為他尊重約 翰的職份。

  尊重祭司職份的態度延伸到今日,就是尊重教會裡的秩序,雖然我們說信徒皆祭司,但是為了秩序的緣故,所以上帝在教會設立了牧職,教會的傳道人除了要成為道的職事,施行聖禮外,他也是我們必須順服的權柄。同樣的,我們順服牧者不是因為他帥不帥,不是因為他講的話好不好聽,而是因為他是上帝所設立的權 柄,當我們願意順服上帝設立的權柄時,當我們就行在上帝的次序中,上帝也應許我們得著祝福。即使連基督也順服上帝設立的權柄,更何況我們呢?

  有時候我們容易受所謂民主觀念的影響,認為教會運作應當要民主,但是弟兄姊妹對不起,教會是不講民主的,教會講的是上帝主權,上帝把權柄賜給教會的牧者,上帝要他的子民順服在他所設立的權柄之下。

從伯利恒到耶路撒冷

  在舊約先知的信息中,先知們已提到上帝所應許的救主來臨後,上帝的國度要遍及全球,新約給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一個現象。四本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的降生,一個重要的重點,便是指出他的降生是由於上帝要成全祂救恩的應許(參太一:1-2,22-23;路一:54-55,68-73)。

  1.耶穌的畫像

  新約四本福音書都記載耶穌基督的事蹟,每個福音書都記述祂工作的開始,發展,也提及祂被自己的門徒出賣,被自己的同胞棄絕,但卻是復活了。在這些共同點之 下,四本福音書對耶穌基督的記載又都不一樣,有時候某一福音書記載的,在其他福音書找不到;有時候同一事蹟,細節上甚至次序上都不大-樣。在這些異同中, 四本福音書的作者們為我們勾畫出四福音耶穌基督的畫像。

      馬太福音告訴我們:那基督是上帝所應許的王。在第一章,馬太便給了我們了個族譜: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他就是以賽亞所應許的以馬內利。在第二章,他藉著來朝拜的博士們的話告訴我們:他生下來是要做猶太人的王(太二:2)。在最後結束時,馬太用耶穌自己的話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二十八:18)。因此,登山寶訓是王的憲章,帶有極大的權柄要世人遵守(太七:15,29,二十八:2),耶穌基督自己有權柄醫病和赦免人的罪(太九:6),他的門徒也是從耶穌得權柄宣告罪的得赦(太十六:18,十八:18)。

      馬可福音所描寫的耶穌是受苦的神子。他一開始便以一連串簡短的故事記載耶穌的工作,每個故事發生的地點也經常不一樣,好象是要借著這一些似乎是片斷性的照片告訴我們祂的勞苦與忙碌。祂連吃飯也沒有工夫(可六:31)。但是,祂卻又是大有能力;祂的道理新奇(可一:27),連鬼魔都認識祂(可一:34)!可是,馬可福音又用大半的篇幅記載耶穌的死,馬可這樣記載,是因為耶穌是一位大能的神僕,“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

      路加福音所記載的耶穌則是一位憐憫人的完人。路加在他的福音書中一開始便讓我們看到“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一:37)俱是他也告訴我們,上帝的能力卻也是顧念馬利亞那樣的卑微的人,“他叫有權位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饑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2-53;參六:20-26)。他認為耶穌基督來是要成就舊約所應許的禧年,(路四:18-19)由於上帝的同在,他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參徒十:38)。

      在約翰的眼中,他所認識的耶穌是榮耀的神子。在序言中,他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萊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14)這樣的一位榮耀的神子,在世上行了許多神跡,為的是要人可以相信他;在十字架上,他更是充份地彰顯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參十二:32)榮耀的神子是愛人為人舍己的耶穌。

  2.耶穌的信息

      從耶穌這個人,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祂所要傳播的信息:從祂自己所講的話,這信息就更加清楚。

      馬太,馬可二位福音書的作者都一口同聲他說耶穌開始傳道的信息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可一:15;太四:17)。路加與約翰雖然沒有這麼直接的記載,卻也假定了這麼的一個信息。路加記載耶穌對門徒說的話,指出這是他在世必須做的工作(路四:43),而約翰講到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也假定耶穌曾談及“上帝國”這麼一個題目(約三:3-5)。從耶穌信息的主題,我們一樣可以看到舊約所關心的一件事:大衛的國,繼續在新約出現。

      世人怎能認識耶穌就是這國度中的王呢?耶穌的答案是:借著祂言行一致的行為。祂在世上所行的一切神跡,表明上帝大能的聖靈在這世上工作,是上帝的國來到這世界上(太十二:28);尋找上帝的國的人,不必東奔西跑,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十七:21),只要有慧眼,就可以看到。因此,約翰又記載耶穌的話:“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們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也當信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裏面,我也在父裏面。”(約十:37-38)

      這不是說上帝國來臨的時候,世上的罪惡仍照舊存在。耶穌在世趕鬼醫病,正是證明上帝的禧年來臨(路七:21-23),祂也清楚地指出,上帝的國在這世上完全實現之前,善惡之爭要更加激烈,罪惡必要從這世上剷除(太十二:36-43,二十四:1-31),祂雖然遭人棄絕,卻終必“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二十六:64)。祂的復活證明祂勝過罪惡,死亡與撒但,祂再來要消滅這些仇敵。

      耶穌認為上帝的國現在可以看到,而實現卻要等待於將來。因此,當祂宣告天國臨近時,祂也同時告訴人要悔改。馬可告訴我們,耶穌說悔改的意思,就是“信福音”(可一:15)。倘若上帝遲早一定審判世上所有犯罪的人,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逃避,若不悔改,都要滅亡(路十三:1-5)。在上帝的恩典中,有些人好象不結果的樹暫時留著,享受更多的恩典,但不結果的樹終必被砍下(路十三:6-9)。悔改相信的一面,就是離開罪惡,另一面就是遵行上帝的話,信靠那慈愛的天父,並在世上以祂的慈愛為原則而行事;有口而無行的人,終是不能進上帝的國。這是耶穌在登山寶訓(太五至七章)清楚的教訓。

上帝的揀選與救贖

 

      要瞭解舊約我們必須瞭解摩西五經,舊約的歷史書,先知書和智慧書的基礎就是摩西五經,特別是五經中的律法……祭祀和法律制度,這些律法是上帝為以色列人立下的 生活現則,是舊約的宗教政治與社會結構的基礎;不明白上帝這個結構,就很難瞭解舊約,因為舊約其他部分經常會涉及這些基本結構,假定讀者已對它有所瞭解,然後直接談論這些律法的含義與應用。而且,在摩西五經中,我們可以看到舊約精神之所在,要知道舊約有關救恩的教訓,最好便是從五經入手。

  1、全能者的揀選

      創世記共有五十章,摩西共用十至十一章記載創世至亞伯拉罕這一段悠長的歷史,卻用了幾乎四十章記錄列祖的事蹟。創世記的主旨似乎可以從這個重點看出來。創世記主要是在談論列祖的事蹟,而在敍述列祖的事蹟時,主要的興趣又是在指出上帝為何揀選了以色列人的祖先,為以後出埃及的事鋪路。

      上帝揀選的恩典,可以從上帝與列祖的立約看出來。創世記中記載上帝與人立約,都是上帝採取主動,是祂先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而且每次的顯現都是給他們一個應許;在雅各的事上,我們特別看到上帝揀選的恩典:上帝主動向一個因行詭詐而逃命的人顯現,給他應許(創二十八:11-17)。上帝給列祖的應許,是包括了一塊土地,無數的子孫與一個國度,成為世上萬民得福的緣由(創十二:1-3,十五:1-5,十七;1-8)。而這應許的實現,是由於上帝的同在:亞伯拉罕每到一地,必築一座壇;以撒因上帝的同在,能在迦南地生存,而且化敵為友;雅各在伯特利夢見天梯,在舅父家興宗立業;約瑟也因上帝的同在而轉危為安,使整個家庭得以生存。難怪後來摩西在申命記對以色列人說:“祂愛你的列祖,所以揀選他們的後裔。”(四:37)“耶和華你的上帝將這些國民從你面前攆出以後,你心裏不可說:“耶和華將我領進來得這地,是因我的義。”其實耶和華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是因他們的惡。你進去得他們的地,並不是因你的義,也不是因你心裏正直……不是因你的義,你本是硬著頸項的百姓。”(申九4-6)這是舊約本身對五經中事蹟的解釋。

  2、耶和華的救贖

      耶和華的救贖是出埃及事蹟明顯的主題。上帝呼召摩西的時候,對他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出三:12;參四:22-23)上帝的同在使出埃及的事實可以實現,而出埃及,根據摩西五經,並不僅是使以色列人能脫離奴役,而是帶來更要緊的結果:有自由事奉耶和華,因此,在出埃及記十九章開始,便述說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敬拜上帝,特別是二次重複他們建立會幕敬拜上帝,而以上帝的榮耀遮蓋會幕為結束(出四十:34-38)……會幕是上帝同在的地方(出二十五:8),會幕中有約櫃是耶和華的寶座(出二十五:20-22)。

      在這背景下,我們也可以找到了西乃山律法的意思。西乃山之約是上帝救贖之後的事,是以色列人對上帝救贖的回應(出十九:4-6,二十四:3,7)這是聖經中律法的基本精神。西乃山的律法是以十條誡命為綱要,包括了人對上帝的責任與人對人的責任(出二十:1-17),仔細的含意,則記在出埃及記二十一:1至二十三:33。細讀的話,我們可看到一再強調的思想是:上帝怎樣從埃及救你們,所以你們也要以同樣的行動對上帝對人。因此,五經本身便指出可以用“盡心盡性盡意愛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六:4-5),及“愛人如己”的社會行為(利十九:18)來做為律法的總綱。

      這種愛上帝愛人的原則,實際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利未記所說的“分別為聖”:“你們要聖潔,因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這種聖潔的生活,便將以色列人與埃及人和迦南人的差別表現了出來(利十八:2)。

基要派之信仰

 

  基要派(Fundamentalism)也是一個堅持福音基本準則,於1900年前後發源於美國的教會運動。

      十八、十九世紀,在新教內部出現了理性主義、自由主義和現代主義(Rationalism and Modernism)。他們不承認基督替贖的救恩,和超自然的重生。他們相信人性本善,有能力藉著自己的犧牲和合理努力,逐漸實現天國。尤為突出的是他們所提倡的聖經高級批判(Biblical higher criticism),否認聖經的權威。他們還接受進化論,否認上帝創造萬物,等等。因此,引起了許多堅持福音基本準則的信徒、神學家和教會領袖的抵制。

      1892年長老會總會會議正式通過決議,接受普林斯頓神學院發表的捍衛聖經權威的論文。1910年這個總會又制定、通過了五點信綱,要求長老會每個牧師必須相信:

  (1)聖經無誤。

  (2)基督是童貞女所生。

  (3)基督替贖人罪。

  (4)基督死而復活。

  (5)基督的神蹟。

      顯然是針對自由主義神學觀點的。

      另外,於1895年,時代主義(Dispensationalism)(該派相信神對人類的歷史,分為七個時代)召開了一個會議,也通過了五點信綱,大同小異,只是沒有提到基督的神蹟,卻換上了主耶穌再來然後建立千年王國的信仰。真是不約而同,同出一個聖靈的感動,衛護福音的基本原則。

      1909-1915年,長老會和時代主義派合作出版了一套十二冊的系統論述,強調教會傳統信仰準則,書名為《基要》(The Fundamentals),用以抵制自由主義、現代主義的信仰和教會。從此,他們就被稱或自稱為基要派。

      基要派實際就是那些清教徒、莫拉維亞弟兄會、衛理宗,以及敬虔主義、神秘主義和復興運動的力量,在現代主義、自由主義的刺激下,重新組合起來的力量,無疑是一股強有力的福音派力量。其影響十分深遠。而來中國的傳教士,大多數都是基要派的,他們傳福音的見證是非常有能力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教會的信徒絕大多數都是基要派信仰的原因。

      這裡也不能不順便一提,那就是基要派確有不少的弱點。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宗派成見太強,排他態度叫人難堪。

其二,有只顧教會忽視社會的偏頗傾向。

 

預定論(Predestination)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一、八和九章的確是教導預定論的道理,結果歷代以來,教會都在努力明白保羅及其他聖經作者的預定論。

   很多人把預定論等同於上帝的預知;上帝在無所不知的能力中知道人對福音的反應,故此預定了那些將會以信心及順服來回應福音的人得到永生。

   另一種預定論的界定,可以上溯至奧古斯丁。當他反省從聖經所讀到的,和他自己生命的經歷時,他相信人會完全迷失在罪中,會反叛上帝,完全不會尋找上帝。人墮落的意志敗壞到一個地步,就是不懂得尋找救恩;從那個意義而言,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故此,人若仍有得救的可能,必然要靠上帝主動作出行動;上帝的恩典尋找、重建、拯救和保守罪人。但為什麼有些人得救,有些人又不能呢?奧古斯丁及他的跟隨者說,原因完全不在人──不是因為得救的人比其他人更有什麼殘餘的 良善,或更高尚的道德。奧古斯丁的罪觀完全把這種形式的答案摒諸門外。為什麼有些罪人得救,有些罪人沈淪,答案完全在上帝,這一切都是按著上帝至尊的目的,祂 永恆的旨意;以至有些罪人被拯救過來,另一些人則仍留在他們的罪中。神諭旨的基礎就是祂的旨意與喜悅。

  奧古斯丁的預定論頗有吸引之處,完全凸顯了聖經所重視的罪觀,又讓人充分明白上帝的救恩;這是為什麼五世紀的教會大多數都支持奧古斯丁的教義,而反對伯拉糾主義的自由意志論,和人可以沒有上帝的幫助而仍然自救。教會隨時都能回應說,救恩是只能依靠上帝至尊的恩典而已。

  問題是出在預定論較消極的一面,一般稱作定罪論。此理論說,上帝本於祂至尊的意旨,不理會一些罪人,讓他們仍然停留在罪惡當中,而最後卻按他們的罪來懲治他們。對很多人來說,這教義命定的味道太重,是太過嚴厲、不公平,故此有些持守《協同書》的信義宗接受預定論積極和論到救贖的一面,卻拒絕定罪論。那些拒絕定罪論的就是所謂接受單一預定論,而不是雙重預定論。

  為雙重預定論(即預定得救和預定受定罪)辯護的人說,定罪論其實是合乎聖經的(如︰羅九10~23), 能說明上帝的公義,正如救贖能說明祂的恩慈一樣。他們說,上帝就是把罪人遺棄在罪中,也不是不公平、不公義的。雙重預定論也不會玄到宿命論的地步,因為上帝設立 了教會講道、傳福音等事工來成就祂救贖的目的。再者,他們指出,單一預定論在神學上是不穩定的,其隱藏的目的是要在救贖上把人放在終極的位置。

  在中世紀,許多神學家都跟隨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像阿奎那、黑米尼的貴格利;其他像俄坎的威廉則自稱是屬於奧古斯丁一派的,卻把預定論等同於預知。

  更正教最重要的改教家是路德、加爾文和慈運理,他們都完全接受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它亦成了英國聖公會的正式教義,在三十九條中扼要地表達出來。此外,在天主教中也有人護衛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像孔塔利尼樞機主教(Cardinal Gasparo Contarini, 1483~1542),一些道明會神學家和楊森主義者。

  十六世紀晚期,耶穌會會士拜拉明曾提議修改預定論,修改後的預定論後來稱為妥協主義,但這種預定論其實是不屬於奧古斯丁的。妥協式的預定論說,上帝揀選某些特別的人承受救贖,而上帝拯救的方法乃是在祂的預知中,揀選那些祂知道是會接受的人,並賜他們足夠的恩典來接受。而奧古斯丁主義則說,救恩是透過有效的恩典而臨到那些蒙揀選的人。

      預定論在加爾文及其跟隨者的神學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加爾文把預定論變成基督徒的經驗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因素,強調信徒必須肯定自己是蒙揀選的,因為他 們是在基督裡。他們既是蒙揀選的,生活就應滿有信心,經常以服事上帝和人為樂。對加爾文來說,預定論是一個滿有安慰和得救確據的教義,可以把信徒從過度內省或軟弱不安中釋放出來。

  在加爾文派中,論到在上帝的心意內,預定論的邏輯次序是怎麼樣的,也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可分之為兩個大陣營,就是墮落前論(supralapsarianism)和墮落後論(infralapsarianism)。所謂墮落前論者,是指上帝先命定拯救一些人,又定其他人為有罪,然後才定出墮落和基督的工作,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此派思想是跟隨伯撒對羅馬書九章的解釋,和亞里斯多德的原理,說在後的行動必然是思想上首先想到的。支持墮落後論的人,則一直占了加爾文派的大多數,它說上帝是先定或容許墮落,而後才定意救一些人,又定另外一些人有罪。

   在改革宗教會內,人對加爾文的預定論,就有很多不同的反應。舉例,有些清教徒相信此教義,卻把蒙揀選的確定變為一個漫長又有掙扎的歷程,他們因此造成一種過度內省的加爾文主義。其他改革宗教會則拒絕預定論,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十七世紀荷蘭神學家亞米紐他亦像早期的神學家一樣,把預定論等同於預知。他的名字後來亦成了拒絕奧古斯丁預定論的同義詞。衛斯理的循道會正式接受亞米紐神學。十七和十八世紀大多數浸信會信徒,在預定論上都屬於奧古斯丁派,他們被稱作正常或特別的浸禮派信徒。後來很多浸信會信徒成了亞米紐主義者,或普通浸禮派信徒。

   近代福音派信徒大多數是亞米紐派,這是現代人反教義之心理造成的,而不是經過仔細的神學反省的結果。奧古斯丁式的預定論無論在神學或聖經上都是有說服力的。巴特曾經提出一個甚具影響力的重釋,把基督解釋成為了人類而同時經歷被揀選和被定罪。

注意救恩的成全

 

      在舊約的應用上,我們應特別注意救恩成全的真理。我們曾提及過,舊約中的歷史與律法,都指向將來,而且在耶穌基督身上開始應驗,由於耶穌基督的死是舊約贖罪祭的實體,開通了敬拜上帝的路(參來十章)。

      因此,新約時代的信徒不必往耶路撒冷朝聖,也更不必在那裏重建聖殿獻祭。雖然使徒行傳讓我們看到在主後六十年左右猶太地的信徒仍在聖殿中做禮拜,外邦信徒卻已沒有這種必要,我們不能根據新約部份的記載要二十世紀的信徒也照這樣做。特別要注意的是,耶穌基督在世時,曾指出摩西律法中有些法例,如離婚的許可,是因為猶太人“心硬”,不是上帝創造時的原意(參太十九:3-9;出二十一:20-21,26-27)。

      因此舊約中民法的部份也不能在新約時代一成不變地應用。換言之,在上帝救恩的行動中,新約時代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舊約的宗教制度與社會制度都已不適用。

      那麼,為什麼還要讀舊約呢?新約聖經一再地告訴我們,舊約的精神不但在新約實現,而且是更顯出上帝的恩典的豐盛(約一:14,16-17)。例如,以舊約中的禧年為例。

      禧年是上帝在舊約時代為人而設;讓人脫離奴役的一個制度(利二十五:8-17);先知以賽亞豫言救主會成全這個制度。

      到了新約,我們看到耶穌基督便宜稱這應許成全是在祂的身上,祂所行的事蹟和宣講的救恩都是應驗這個應許(路四:17-21,十四:21);但是,這並不是說這個禧年的制度對新約的信徒完全沒有生活上的意義,當他們宣揚耶穌恩典的福音,並像耶穌基督一樣地廣行善事時,讓人脫離各種形式的奴役時,他們便是在實行舊約禧年的教訓了(參路十四:12-14,21)

可確定的與不能確定的

 

      在聖經中,我們曾一再提過,有些教訓是極明顯的,而這些教訓都與人的救恩有重要的關係;但是,聖經中也有一些事是順帶提及的,例如,約翰洗禮的來源與方式,早期教會設立長老/監督的過程,靈界的事,及死後的狀況等。

      神化的另一個現象,在舊約時代是以交鬼,占卜等方式出現(申十八:9-14),在新約時代則是有人以擁有“特別的啟示”自居,事實上卻是“世俗的虛談”。(提後二:16)

      因此,歷代教會中經常有人講一些連耶穌基督自己也不知道的事,例如祂再來的年、月、日(參太二十四:36),有人高談保羅不詳談的三層天經歷(參林後十二:1-7),也有人以歷史或哲學的研究代替了救恩真道。

      在系統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記得自己是有限的人,只能確定關乎救恩的事。摩西說:“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於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律法上的一切話。”(申二十九:29)

「聖徒的堅忍」不同於「信徒的穩妥」

 

      「聖徒的堅忍」一名稱若改名為「信徒的穩妥」(The Security of the Believers)是不合其意的,不是因為後者本身是錯的,而是因為前者在結構上更細心和根據。「信徒的堅忍」本身的示意謹防任何保證「信徒是穩妥的」的意思或提示。換言之,穩妥是指其永遠的救恩,與其可能犯罪的程度和轉離信仰聖潔之途沒有關連。這也謹防任何解釋信徒的身份(status)的說法,因為如此闡明教義是有害和不正當的。信徒不可以任意犯罪痛棄信仰而仍屬穩妥的。為何這是不對的?原因是這造成了一個不可能的結合。

      不錯,信徒會犯罪,他可能犯 極重的罪、又長期跌倒。但另一事卻同是真的,就是信徒不可能自暴自棄地犯罪、不可能讓罪作王、也不可能在某些背棄信仰的罪上有分。因此,若說一個信徒的穩妥是不計及他日後犯罪和背信的生活是極之錯誤的。

      真實的乃是耶穌基督的信心是常常關係到生活上的聖潔和忠貞。所以,「一個信徒」的意義不可能脫離其信心和聖潔的果子。若說一個信徒不論相信後如何沉迷罪中仍屬穩妥,就是奪去基督的信仰的基本意義,又導致一過失,即把上帝的恩典變作放縱。

      堅忍的教義是有關信徒堅忍的教義,這聖徒的堅忍的教義不是太極端的。那就是說:聖徒,即透過聖父有效地呼召和聖靈的內住而與基督聯合的人,會至終堅忍。若他們堅忍,他們也忍耐、也持續。這裡完全不是說他們將來的拯救是與其堅忍持續無關,而是指他們將確實地堅忍。所以,那屬於他們的穩妥與他們的堅忍是不能分開的。這豈不是耶穌所說的嗎?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太 10:22)

  同樣地,彼得敘述一個活潑的盼望,是「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 1:4)

      他們是那些「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彼前 1:5)

      有三件事是特別值得注意的:

  (1)他們是蒙保守的。

  (2)他們是藉著信心蒙保守。

  (3)他們蒙上帝保守直至末後的結局,就是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這保守不是短暫的,而是至末了的;這保守也不是不靠信心,卻是藉著信心蒙保守。故此我們不要相信經濫用的「信徒的穩妥」的教義而間懶度日或放縱情慾,卻要認識「聖徒的堅忍」的教義,認定人要至終持守信心聖潔,才可保持在基督裡的穩妥。

      保羅寫以下的話時,所想到的亦正是復活得生命和榮耀的目標。「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成聖的工作

 

  聖靈是超自然的動工者,我們不斷地倚靠他;同時,人亦要緊記一事實;成聖是一個過程,其關係的範圍涉及信徒的意識生活。成聖者在這過程中不是被動或不動的。這一點,沒有比使徒保羅的勸勉有更清悉的說明:「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腓2:12、13)

      此處所指的拯救,不是正在進行的救恩,而是指末日的拯救(eschatological salvation)(比較:帖前5:8、9;彼前1:5、9;2:2)。沒有別的經文更簡單清楚地說明上帝作工和人作工的關係。上帝在人內裡的作工不會因我們的作工而停止,我們的作工亦不會因上帝的作工而停止。嚴格地說,兩者的關係不屬合作的關係,好比上帝盡本分,我們也盡本分,為叫這連繫或合作產生必須的效果。上帝在我們裡面作工,我們亦作工但其關係乃是因為上帝作工,所以我們才作工。我們所作一切的得救工夫,都是上帝在人心裡作工的效果。不是立志而沒有行事,也不是行事而沒有立場;乃是立場和行事一同效力。上帝如此作工的目的,是為要使我們的立場和行事討他喜悅。此處不但解釋了我們一切蒙上帝悅納的活動為何,更解釋人立場和行事的動因。使徒力勸一事,就是我們必須作成得救的工夫。又他帶來一個鼓勵,即保證乃是上帝在人內裡作工的。我們越持久地慇勤作工,就越領會一切推動我們作工的恩典和力量都來自上帝。

  聖經充滿勸人行善的教訓,這些教訓提醒我們一事:上帝預先所定下的旨意,是要我們傚法他兒子的模樣(羅 8:29), 而在達成旨意的過程中,我們要完全地全人投入。保羅重複地對腓立比人說:「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辯別是 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使榮耀稱讚歸與上帝。」 (腓1:9-11)

      又彼得也有相似的 教訓:「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殷勸: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 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 至於間賴不結果子了。」 (彼後1:5-8)

      我們不需要增加例證。新約聖經處處著重這要點(比較:羅12:1-3、9-21,13:7-14;林後7:1; 加5:13-16、25、26;弗4:17-32;腓3:10-17,4:4-9;西3:1-25;帖前5:8-22;來 12:14-16,13:1-9;雅1:19-27,2:14-26,3:13-18;彼前1;13-25,2:11-13:17;彼後3:14-18; 約壹2:3-11,3:17-24)。成聖是有關聚合人的思想、興趣、心、性、竟及目標,使其集中於一點,即上帝在基督耶穌基督裡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獎賞;成聖又關係我們全人投入於上帝所設立的方法,為叫我們到達這地步。成聖是指人的成聖,人不是機器,成聖逐要按著上帝的形象,使人在知識、公義和聖潔上更新。成 聖的遠景是人要認識上帝,如同上帝認識人一樣;又人要成為聖潔,如同上帝是聖潔的。但凡向上帝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約壹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