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諸教父末世論

    諸教父都有深厚的末世論思想。這時人人都以為他們是活在末世的時候。他們預料耶穌會立刻再來。

    由於這樣期待就使信徒團結在一起。他們開始探索基督再臨的預兆——諸如假先知出現、罪惡與逼迫逐漸增多,敵基督之出現、神蹟奇事、死人復活等事之發生。

    依巴拿巴看來,基督再來以後,他要在地上建立一個千禧年國以統洽全世界。他們對審判的看法,是最後的審判要把義人與不義者分別出來。他們認為復活是一種身體的復活。最後聖徒要在天堂與上帝同住。至於不聖潔的人就要到永遠刑罰之地。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教會的功能

禮拜堂(教堂)不是教會,禮拜堂是信徒聚會的場所。教會是指蒙上帝恩召的人所組成的團體,是基督的身體,是上帝國度在地上的表徵,是在基督裡的團契, 基督徒以教會為信仰和生活的重心,信徒藉著教會生活得以成長,結果子,教會也 必隨之不斷擴大。教會要達成它的使命必須具有下列的功能:

1.
禮拜

禮拜包含禮拜天(主日)的崇拜,婚喪、追思以及施行聖餐及聖洗的禮拜。 並舉行合乎聖經真理的各種聚會等等。

2.
教育

自從初代教會約主後五年左右便為當時猶太信徒規範教材。包括口傳與聖經;教導信徒如何面對逼迫他們的人,以及學習如何傳揚福音。當時耶穌復活升天之前,曾交待祂的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

到了使徒保羅的時候約主後七年左右,教會擴展得很快,異端也隨著猖獗。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四:12-15宣 示說:「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 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 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 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 連於元首基督。」

都是很強烈的教育意味。

3.
交誼

教會是團契,團契的原文有交誼、分享的意義。教會在成立之初,信徒在耶路撒冷聚集:「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使徒行傳二章42- 47)

4.
傳道

教會的大使命就是「傳道」,而且是人人傳道!傳道是耶穌親自的 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節)

福音是好消息,就必須傳出去!「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這十二個門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 人猶大。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 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十章一至八節)

5.
服務

教會另外功能就是服務。

耶穌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十章43-45)

教會生活不是接受別人的服事坐享 其成,乃是積極參與事奉,服事信徒、事奉上帝,也唯有彼此的關懷相愛,才能顯明是一群主的門徒聚集。

聚會

    教會是一個生命體,是由信耶穌之人所組成的團體。

   
教會生活最具有特色和蒙福 的就是「聚會」。聚會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一起敬拜上帝,學習、分享上帝的愛。

   
也有信徒日常生活中的婚喪喜慶、新居、生日、開幕、就職、農收…..等等都可有特別聚會。也可以從兩三個人到幾萬人不同的聚會,在本文裏我們只談到一般性的聚會。我們喜歡用「愛的團契」來表示聚會的特質。教會不是一般的社團,標榜人際關係、財富地位、虛偽的同情、應酬…..。而是源自使徒行傳第二章初代的信徒 所表現 的聚會精神: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徒二:44-47)

   
這短短的一段記載清楚表達了信徒 聚會的特質:信徒彼此相愛、彼此扶持、彼此分享…..非常生活化。敬拜上帝、禱告上帝、 聖餐聚會、在聖殿也在家裏,而且因著信徒發自內心的喜樂、誠實吸引了民眾。這種聚會的精神內涵成為教會千古不變的典範:
一、以擘餅為中心的聚會

    擘餅就是現在教會的聖禮之一(基督教會有兩個聖禮,其一為聖餐禮,其二為聖洗禮),所謂的聖餐禮就是出自基督的命令並記載於聖經;經使徒傳授於教會(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3-29),雖然教會中對聖餐的見解不盡相同,但聖餐是耶穌基督親自設立,是「道成肉身」所延續第二道的恩典,是上帝所賜的施恩聚會,繼續施予信徒屬靈的恩典。
二、以宣教為目的的聚會

    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教會) (使徒行傳二:47)

    無庸置疑,這個聚會吸引了民眾受感動而信之。這是一個以十字架和復活的真理為中心的聚會;信徒彼此相愛,彼此分享來自十 字架救贖之愛。
三、敬拜的聚會

    初期的教會為日後教會的敬拜立下了榜樣:「於是領受他話的人, 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讚美上帝…..。」(使徒行傳二:41-4247)

    從舊約時代的猶太 人於會幕、聖殿、會堂裏敬拜上帝;到了新約時代信主的人在聖殿、家裡、禮拜堂敬拜上帝。敬拜聚會是上帝啟示要人遵守且明載於聖經的真理。教會 ekklesia」意 指「聚會」透過讀經、禱告、唱詩、奉獻、服事…..上帝同在會中,感化人心,信 徒彼此建立美德,榮神益人。
四、主日崇拜的聚會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使徒行傳二十:7)

    「崇拜」「禮拜」是通用詞, 但多只用在主日;至於「聚會」是通稱。七日的第一日,就是禮拜天,聖經也稱之為「主日」,教會的傳統也稱為「主日」也就是耶穌復活的日子。

   
猶太人是在「安息日」聚會,自從耶穌死裏復活以後,信徒很顯然改在主日聚會。保羅和信徒在主 日聚會「擘餅」,無疑地已成為主日崇拜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有許多教會每主日 都舉行聖餐崇拜。在主日聚會中「講道」是節目重點,保羅講道直到半夜,可見講 道之重要。在聚會中,尤其主日崇拜講道時間約佔全部聚會的一半,原因是講道者 需有充分時間把上帝的道講清楚。有人說任何的聚會都必須以上帝的道為中心,換言之, 聚會的每一個項目,例如:唱詩、讀經、禱告、服事、奉獻…..。都必須建立在上帝的道上;都是在表明上帝的道,講道只是較直接、較清楚的方式。
五、團契

    聚會就是團契的表現,團契是分享、交通、團體中彼此有默契。聚會中體會到人與上帝的相遇;上帝藉著聚會的內容、人心靈敞開、聖靈的感化,上帝親 臨在會中,居住在信徒心裏…..。人與人在基督的愛裏建立親密關係;信徒相互為肢體;是屬靈家庭關係。「團契」使人與上帝相遇;使人與人分享。許多 教會在聚會中彼此問安、交誼、彼此禱告、彼此安慰…..叫人感受到上帝家裏的溫暖。
六、對上帝愛的回應

    聚會是雙向的,若是教會的聚會變成單調無味,一定出了問題,上述所指「團契」。本質上就是一種交流,上帝與人、人與人的相通交流。而信徒所組成的團體—-教會,是上帝國度存在於地上的實體,教會的生活正是為學習和表達天上的生活,從聚會中回應上帝的呼召;藉敬拜、讚美、感恩、服事、奉獻來回應上帝的愛。

   
我們可以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變化(主日崇拜適宜固定的程序和內容,除非有特別的需要,不宜太多變化)。聚會若有回應的動機,可使聚會更加活潑生動、靈感淨化,使參與者更親近上帝、更愛上帝、更感謝上帝、信仰紮根、信心堅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活出基督的樣式,作個真真實實 的基督徒。
七、反省

1.
避免標新立異

    聚會方式可變化,尋求生動活力;但不可標新立異,發明新 奇方式,迎合俗套作秀表演。

2.
信徒不重視聚會

    許多信徒因現代生活影響、各種娛樂吸引,失去靈性的敏 感度;再加上國家社會制度僵化,例如多利用主日舉行考試,舉辦各種參觀、 活動…..,引致信徒漸失參加聚會的意願。

3.
教會失去吸引力

    聚會死板,沒有生命力,聚會變成「觀禮」。每若如此,參與者漸失興趣拒絕再來。信徒固然應重視聚會,正如希伯來書十章第二十五節所說:「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 即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然而教會必須在聖經真理規範之下力求改進,滿足信徒所需,使信徒的教會生活得以美滿成長。

服務

    服務一詞為一般用法,而教會習慣用服事

   
實際上二詞並無差異;服務是以耶穌的宣示和教會傳統為基礎。我們將分三個方向來思想:一為服事上帝;二為聖徒彼此服事;三為服事世人。

   
新 約聖經馬可福音中記載耶穌教訓門徒不應該爭權奪利的事件;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 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 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可福音十章41-45)

   
以 上這段話是門徒爭論誰為大之後,耶穌把他們叫到一邊,向他們闡明世界君權所謂的偉大和屬靈國度中的偉大,二者基本上的差別。在世界裏,主耶穌的話無論任何 世代的社會都是真實的反映,人喜歡支配和治理別人,藉一己的權力來攫奪高位;但在上帝的國度裏,真正的偉大卻從卑微而樂意的服事中流露出來。接著耶穌向門 徒,也是向歷代基督徒宣示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可福音十 45)

   
耶穌基督穌在降世為人之前被稱為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約翰福音一章1-3)


    道 就是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道成肉身來到世間。使徒保羅蒙上帝啟示,指出道是怎樣來到世界:「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 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 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 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 (腓立比書二6-11)

   
從這幾段經文証實三位一體上帝的第二位--道,以服務和捨命作為多人的贖價來到世界。祂以實際的行動來証明祂所宣示的道理;首先,「祂以上帝的身份自己卑微 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為的是服務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在地上經歷了三十三年半的世上生涯,是祂作為奴僕服務人的史實,祂從三十歲正式公開傳道,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安慰人、遍行神蹟…..救助無數的人。時候到了,祂照著上帝的計劃,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表面 上看來,似乎是兩件事 —- 服務與捨命;實質上是一體的二面;或一事的前後步驟: 以服務為開端,而後在十字架上捨命完成救贖大功。
一、服事上帝

    基 督徒的服事來自基督的教訓;因耶穌的死和復活,蒙救贖的信徒,隨即在 各處成立教會,信徒開始過著教會生活;初期教會留下活潑而明顯的榜樣,就是 聚集敬拜、讚美事奉上帝。敬拜事奉上帝成為教會主要活動、信徒的生活重心。敬拜 聚會另一個意義就是服事,這個服事的對象是上帝,信徒聚集在一處,為著感恩, 回饋上帝的愛,藉以虔誠,聆聽上帝的話、禱告、奉獻來表達對上帝的敬畏和敬愛。

   
使徒保羅對信徒的事奉另有一層的教訓:「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 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馬書十二章1-2)

   
事奉上帝是基督徒理所當然的事; 消極而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信徒已將身體獻上,身體乃指--信耶穌之人理當從世界分別出來,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積極而言,是要察驗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些都是信徒服事上帝的動機和目的。
二、聖徒彼此服事

    教 會是團契、彼此分享、交流;信徒彼此是肢體關係,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身體只有一個;肢體是多的,肢體有強壯、有軟弱、有俊美、有欠缺不體面的, 這是上帝所搭配的,彼此不能排拒。而是要彼此幫補,彼此相顧、彼此體諒,一同受苦、一同快樂,並且各自作肢體。使徒保羅以肢體比喻,指出聖靈賜給教會不同 的恩賜、職事、功用,並藉著聖靈的感動、運行,使其聯絡配搭,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教會。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

   
使徒保羅給以弗所教會的勸言:「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 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 聯絡,竭力保守[]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 ,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其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 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書四章1-314-15)

   
這些美妙的真理,透過團契生活發揚出來,聖徒的彼此關懷、相愛、勸勉、給與、喜樂以及彼此服務建造,使教會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三、服事世人

    就是服事尚未信主之人。一個服事上帝又能彼此服事的教會,主必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基督徒相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所服事對象不僅止於教會;也關涉整個人類,教會活動常寓於教育和服務之中;觀諸全球教會的社會服務、慈善 事業、救濟貧窮、教育事業…..遠超過世界上任何宗教團體,甚至國家政府都望塵莫及。聖經服務世人之職來自耶穌的明訓,亦當以耶穌基督捨命救贖為根 本, 也就是給尚未信主的人提供得著救恩的服務;耶穌基督捨命流血的贖價是為多人預備的,這多人沒有一定的限量;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十四節宣示 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使徒彼得也作了同樣的勸告:「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 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彼得後書三章 8-9)

    上帝的旨意非常明確,祂願意人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沉淪。

   
聖經的服務動機乃出自上帝的愛,這愛包含著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基督教所宣揚的是救世真理,不僅關乎個人得救,也影響家邦的命運及人類的禍福。服務世人必須建立在愛人如己的根基上,這是來自基督的命令;而基督就是這命令的化身:「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宣教

    宣教一詞英文 MISSIONS 意即「奉差遣傳道之事」這是教會 的職份,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

   
對內為使信徒靈性生活成熟美滿。正如使徒保羅在以 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三節的宣示:「…..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 成的身量。」

   
對外而言,為要將上帝拯救世人的福音廣傳給未信者,這是教會最大至要的職份,開始由教會元首耶穌基督親自傳道,而後託付門徒。先知以賽亞已有預見而宣告說: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以賽亞 書六十一章一節) 這話是先知以賽亞於基督降世之前約700年蒙上帝啟示,對救主耶穌基督所說的預言。

   
到了基督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並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 受聖靈。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約翰福音二十章21-23)

    在耶穌從死裏復活升天之前命令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耶穌曾經說過的,門徒要受聖靈;然後耶穌對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 證。」 (使徒行傳一章八節) 從此宣教由基督教會之發源地耶路撒冷到外邦的安提阿,再從安提阿到小亞細亞、非洲、馬其頓、羅馬、歐洲、美洲…..直到地極,並且包括了中國及台灣。

   
福音的效力穿透人心,使全人類無不受其影響,每個人的永生永死均取決於此;所以身為基督信徒對於宣教之事,應當盡心盡力,方克繼承基督所託之宣教大業。

   
綜合來說:為主作見証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是同步進行的聖工,也是主耶穌的教訓(命令);因此從個人方面來看作見証是傳福音事工;對教會而言作見証是宣教事工。 無論傳福音或宣教其意義是一樣的,是為主作見證。 根據以上的「定義」,我們再從三方面來思想宣教與教會的密切關係:
一、教會的使命

    宣教是教會的使命。耶穌升天前吩咐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 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8 -19)

    這使命就是耶穌交給門徒,交給教會的「大使命」。說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意指信耶穌 的人有責任作本地宣教和海外宣教,本地指自己的城市或鄉鎮,我們再進一步有向台灣全省,中國大陸和全世界有宣教的責任。

   
據數字顯示全世界現今有11,000 「福音未及的群體」有賴整個台灣、中國大陸教會和你我的參與。信徒的參與主要有三方面:禱告、金錢的奉獻、個人的獻身。
二、教會增長的原因

    教會實行宣教,是教會成長的主因。在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聖靈降臨,耶穌的門徒,彼得和十一個使徒起來高聲講道,因為聖靈的感動,與會者領受了上帝的道,覺得扎心,因而問彼得和其餘使徒說:「我們當怎樣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 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那一天教會就增添了三千人。

   
信徒愛心的生活見証:「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 (使徒行傳二章44-47)

   
教會吸引人歸主:除了彼得和其他使徒的努力外,每一位信徒都傳了福音, 透過生活見証的佈道,因為他們有好的見証,得到眾民的喜愛,主就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教會主動於宣教事工:聖靈臨到教會中,親自命令巴拿巴和掃羅(又名保羅) 作宣教工作,於是教會差派了第一對宣教士出去,耶路撒冷的教會不單向本地見 証,也建立了安提阿的教會;而且安提阿的教會也透過海外宣教工作,作好日後 教會要把福音傳遍天下的典範。 (使徒行傳十三章1-3)
三、基督徒的生命和見證

    初期的教會殷勤見證,這見證是特別指耶穌被釘十字架,然後復活。當彼得在耶路撒冷講道時,強而有力的見證說:「祂(耶穌)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猶太人﹚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祂復活,因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 ( 使徒行傳二 23- 24 )

   
使徒行傳第三章記載有一天的下午彼得和約翰要進聖殿去禱告,在那稱為美門的門口遇見一個生來瘸腿的人求賙濟,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 「你看我們!」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彼得卻對他說:「金和銀我 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上帝!猶太人卻不相信所看到的,於是彼 得極力地向猶太眾百姓說明並見証說:「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上帝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 (使徒行傳三章十五節)

   
使徒保羅又教導基督徒,信了耶穌就要成為「新人」--『若有人在基督裡, 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十七節)

    這些新人還有一個添加的職份,因耶穌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份賜給他們--一切都 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哥林多後書五章十八節)

   
這是一個真正的生命,這個真正有生命的信徒也立即 負起勸世人與上帝和好的職份,因此,我們每一個信徒都要負責帶領自己的親友歸主。使徒保羅自己的負擔:「…..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哥林多前書九章十六節)他也因此立志:「…..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哥林多前書九章二十二節)保羅不單自己傳福音帶領人歸主;他更成為一位宣教士,同時挑起向萬民佈道的責任;他因此到處宣揚福音,建立教會。

奉獻

    一位弟兄拿了一個紅色信封塞給牧師,並對牧師說:這是奉獻給您的。又有一位愛主的姐妹在醫院的電梯間拉著傳道人的手說:這是為您奉獻的。絕大多數教會的主日崇拜程序中都有「奉獻」這項目,而司獻人員說:…..「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 (哥林多後書 九章7) 「這是奉獻給您的!」和「這是為您奉獻的!」兩句話雖用法不同,奉獻的對象都是人,嚴格地來說,這不應叫「奉獻」;敬愛牧師、供給傳道人的需要是對的,但是牧師、傳道人不是信徒奉獻的對象。

   
至於主日崇拜中司獻人員所引用的聖經哥林多後書八、九兩章也是誤會了,因為那是論及捐輸,就是使徒保羅鼓勵哥林多信徒要救濟耶路撒冷貧窮的信徒,並論及捐輸的原則。捐輸是救濟是施捨,難道上帝需要人的救濟?施捨嗎?奉獻英文是 CONSECRATION,乃專指將一般使用分別出來歸上帝使用。

   
舊約裏猶太人常有獻殿、獻初熟之果、與祭司授職之事。而在新約裏是指個人將自己獻給基督而言。當所羅門作王之時,其父大衛王在百姓面前將建造聖殿的大事交給所羅門,當時百姓已奉獻足夠,大衛王便感恩禱告稱讚上帝說:「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裏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我們的上帝阿,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歷代志上二十九章10-14)

   
「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萬物」的原文為「萬有」 包括:豐富、尊榮、權柄、萬物和人。這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其主權在上帝。因此,我們奉獻是表示:

(
)承認上帝的主權,我們的生命、才幹、時間、財物…..一切都來自上帝,我們 奉獻,乃在表示承認上帝的主權。

(
)我們是受託的管家:所有權在上帝,奉獻是理所當然的,人算甚麼?竟然如此 樂意奉獻。

(
)對上帝的感謝、敬畏、相信和稱讚,以具體的行動來表達。


    論到奉獻,我們必須有具體的行動,現在從三方面來討論:

1.
奉獻自己

    根 據上述「奉獻」的意義就是分別出來歸上帝;舊約時代的 祭司授職時也叫「奉獻」,新約教會的牧師或監督授職亦同一意義。使徒保羅 對羅馬的信徒說:「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 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身體」 專指「人」不是物質的肉體,而且是整個的人。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馬書十二章1-2) 基督徒理當作活祭獻上,為主而活。使徒保羅見証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一章二十一節)

   
一個傳道人分別為聖為主而活 ;一個教師在工作中忠心努力,並且帶領學生歸主;一個護士仍是護士,但是將自己獻給了基督,越發善待別人,在醫院、在教會、在家庭裏都有好的見証。奉獻不單是一個決志,也是一個過程,我們今生今世要奉獻全人來服事我們的主。

2.
奉獻金錢

    奉獻自己的具體表現是將自己的才幹、時間、金錢、學問… ..奉 獻給主使用。耶穌也重視金錢的奉獻,在舊約和新約中,聖殿都擺設奉獻箱;耶穌教導人奉獻的道理,祂曾稱讚一個窮寡婦投下兩個小錢,藉此教訓人奉獻的道理: 「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 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 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馬可福音十二章41-44)

   
耶穌又教導我們說: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所以,耶穌論真財寶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馬太福音六章19-21)

3.
什一奉獻

    先知瑪拉基嚴厲的警告不可忽略什一(十分之一)的奉獻,否則就是奪取上帝的供物:「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什一奉獻的意思是延續舊約以色列人與上帝立約的心意,願意將一切的進帳(收入)獻上十分之一給上帝,因此先知會說當納的。

   
或許有人會感到收入已經不太多了,若是再獻出十分之一,就更不夠用了。事實上,這也是一種信心的學習。因此先知瑪拉基提出信心的挑戰:『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 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 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三章十節)

   
什一確實是信徒對上帝信實的相信程度之一大挑戰;事實上,若是上帝保守我們免去不必要的災害,那所得的福份一定遠超過十分之一的收入(奉獻)。也有人以為什一奉獻,只是舊約的教導。但是我們看新約仍會發現,主耶穌一樣看重並教訓門徒守什一「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 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 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3)

    這段經文是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在什一奉獻上的偏差,但主耶穌也強調什一是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因此,無論舊約、新約;信徒或傳道人,都當遵守什一奉獻。

4.
奉獻的原則

   奉獻,無論是人或物都當合乎聖經的教訓。

(1)
奉獻不只是在支付金錢,乃是獻出心中之所愛,獻出心中的第一。以全人實踐、力行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犧牲為最高境界,奉獻比例越多越能體會上帝恩惠的浩大。

(2)
甘心樂意奉獻。大衛王以感謝稱讚的心來體會耶和華的豐富尊榮說:「我算什麼,我的百姓算什麼,竟然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3)
誠心奉獻 。奉獻若無敬畏誠實之心,上帝必不悅納。使徒時代有亞拿尼亞、 撒非喇夫妻,雖然變賣田產奉獻給教會,卻因不誠實犯了欺哄聖靈之罪而死。(使徒行傳五章一至11)

(4)
受聖靈感動而奉獻。無論人的獻身或錢財的奉獻必須受聖靈感動,也就是 奉獻不是出於一時的衝動而行,往往容易事後反悔;因此奉獻應有聖靈的 感動、對教會或機構有相當的認知,不單將金錢獻上,更是有所參與在同一使命、異象上。

(5)
教會、機構在信徒的奉獻上是受託者,因此必須忠心,善於分配。

A.
宣教--支援差傳工作。函授、 文字、福音廣播、醫療、神學教育…..等事 工。

B.
慈善--賙濟窮人、賑災、殘障、戒毒…..

C.
供給傳道人(人事支出) --舊約時代以色列十二支派中之利未支派被選 派為會幕和聖殿服事工作,其生活所需由十一支派供給,新約信徒有責任 供給傳道人。保羅說:「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麼?伺 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麼?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 生。」(哥林多前書九章13-14) 信徒不能以為奉獻是「養」傳道人,而 是奉獻給上帝,由教會來使用。傳道人無論向教會或福音機構支薪,不是向信徒受薪,而是仰賴上帝生活,並以感謝的心領受。

D.
最後,提到「奉獻」不是「募捐」,奉獻是甘心樂意,而且是存敬拜、感恩的心帶到上帝面前來,若是教會機構派人沿家挨戶去募捐,就失去奉獻的意義,變成捐而不樂。

教義和信仰對禱告的肯定

    其實,在思考禱告神學時,我們絕對不能忽略教義裏有關上帝的恩眷和護理的真理。基督徒的禱告與一般人的禱告最大的不同乃在於它不單是一種宗教性的自然反射性行為(Natural Reflection),而是一種信心在信仰裏的正常和必然回應。

    從神學的觀點來說,我們的禱告不是,也不應該單是危難中或歡悅中的反應,而是我們心靈裏對上帝和上帝真理的啟示和恩召的必然和正常回應。說的白一點,禱告不應是宗教型的反應(religious reaction)而是真信仰的回應(Faith Response)。

    禱告雖有被動性的成份,但絕非純被動的;它乃是信徒在神的主動和人的被動的相互運作中的一種主動性回應,也就是當人聽了上帝的呼召時的 回應不是反應。

   
希伯來書的作者明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十一7

    雅各說得更白:應當求那厚賜於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一5

    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一17
    為此,簡單的說,我們禱告乃是因為我們清楚知道上帝是一切福份的根源,也是一切的根源。其實,對上帝作為的真確信仰離不了兩個基本母題:

1)上帝的全權、尊榮、 威嚴,

2)上帝的恩眷和護理。

    前者為對上帝本體的認識,後者對上帝與他創造的關係認識的結果;前者為後者之基,後者為前者之現,二者合一、成全完備。這就是我們對上帝的基本信仰和教義。
    一般信徒對神的全權、尊榮和威嚴不會有所質疑,但對上帝的恩眷和護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為,有時卻難於肯定。事實竟是,歷代以來倫理界有關惡的疑難(Problem of Evil)經常會隱隱約約的擾亂我們的思想和信心。約伯的經歷雖常是我們苦難中自慰的榜樣;雅各亦就此提醒我們: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有憐憫,大有慈悲(雅五11);然而,我們還常會發問:除了禱告和交付以外,我們還可作什麼、能作些什麼?我們竟是這麼無能!

    然而,事實和真理本來是如此,上帝萬事都能行作,但他仍讓我們活在苦難中、無能中。上帝本就是這樣要我們藉着禱告學習自己原就是人,使我們明白他的慈愛和憐憫、可學習忍耐謙和,更讓我們可以因他的尊榮和大能學習禱告,來瞻仰和經驗他的奇妙和榮美!

禱告的必然和必須性肯定

    當 我們堅定了上帝的恩眷和護理的信仰時,我們無疑的是願將自己交付在上帝的手裏。這是禱告的要決和必須。禱告不但是求告上帝,而是交付上帝。這裏我們發現了 一個好吊詭背正的思想,上帝既然是全知、全智,他也是全善、全能,終必救助我們,那他為何還要我們禱告,到底我們為何還需要禱告?

    在康得的哲學思想中,他提出一種所謂的悖反律原理(Antinomy)。他認為自然界有四種等力並稱悖反律的肯定,這就是:

1
.這世界的時間和空間是有其局限,但在這局限的體悟中我們竟然可以得着其無限本質的肯定;

2
.組成這世界的物質元素本就是局部個體裏的單純物質,然而實際上世界裏的任何物質誠然絕對不會是單純的;

3
.自然界的因果律是一種必然,但在這必然定律中竟然存在着一個至高的自由律;

4
.自然界中必有一位絕對存在(Absolute being)的創造者作為自然的終級因由,然而這位終極的因由竟是無有存在(Nowhere exist),或不可能有存在。

   
很明顯的,康得乃是用這種悖反律來說明瞭兩件事:

1)人的思維是有局限性的;

2)我們仍可藉着人思維的局限肯定上帝的創造和作為的無限性和超然性。

    從神學和倫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肯定了上帝和上帝作為的無名性和無情性;而人也只能從他的有限中去理解上帝的無限,更在上帝的無限中才可以瞭解人有限中的無限。
    在這種理解架構裏,上帝的眷顧和護理教義就容易解說得多了。上帝的眷顧和護理並不排除禱告的必須,相反的更是肯定了必須禱告的教義。上帝的恩眷和人的祈禱不是兩個命題,而是一個命題的兩極,在悖反律原理理解下,不單是可以並行相符,而是本為一致。

哲理神學對禱告的必須性肯定

    在 悖反律的架構下,我們可以認清上帝的絕對主權和作為並沒有剝奪人的自由,也沒有容忍人的懈怠;上帝的恩眷和護理是斷不會容許人不盡他當盡的本份。正為這緣 故,對基督徒來說,有了對上帝真確的信仰就不會消極的發問說:既然上帝預定了一切我們還有何主權、自由可言?也不會說:上帝既然已有其美好的眷護和奇妙的 安排,那我們何必還需要禱告?

    相反的,正因為我們有了對上帝真確的信仰和信仰的宣告,我們可放膽,又可放心的說:上帝既然已經本乎他的美意預定了一切,又在他的善良和美意中預備了一切,這位恩慈的主既然吩咐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那麼我還等什麼,還懷疑什麼,還為什麼不快快禱告?我們不但可以本着上帝所賜的信心,更可照着上帝的吩咐,盡情逼切的禱告來享受上帝的同在和他所賜人意外的平安,讓我們的心懷和意念得着保守,讓上帝的名得著稱讚!(腓四6-8)這才是真理的教導。

   
很明顯的,今日的教會對禱告的真理常停留在宗教習俗和心理的層面上,也只在這些事上兜圈子,其結局必然是將基督教的真理和信仰貶低了;在這種層面上,禱告也只能用功利和交易的思考來理解。這樣一來,我們的禱告和異教徒及一般人的禱告就是大同小異了,還不只都是一些宗教性的操作和操練,不再是真信仰和真信心的行動,失去了聖經所說的功效和生命進深的體現。
    所 以說,從哲理神學的立場來看,禱告不是一個工具,乃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必須。誠如信仰與信心一樣,它不是為了要從上帝得着什麼;它是一種當行、也是一種必然 的行為。其實,我們禱告,若就是沒有從上帝得着什麼的話,禱告仍然是我們不會不行的事。禱告本就是一種本體的目的行為(it is an end in itself),不是為要達到某種目的的工具行為(it is not a mean to an end)。唯有這種行動和運作,禱告才可說是真信仰的表現,是對上帝的信靠和交付。真情的禱告本就當是如此!

從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層面來探討禱告行為

    從人類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來看,禱告是生理和心理作息的一種必要和必然: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必然有其喘息的需求。為此,不論從生理或從心理方面來說,人必然會在某種激烈動作之前、之後都有這些稍息性的動作。這些稍息的動作有鎮定心思、集中思考和事後反省自悟的作用。

    在 形態上,我們可以將這一切行為在人宗教性的預設意識中歸納為禱告行為。從行為的習俗和慣常運作中,我們的下意識也會將這些行為彙集成為一種慣性反應行為, 而視之為一種類似禱告的行為;它又會在慣性反射和反應的作用下,催逼我們將它定為一種促成有效成果的因由。這麼一來,它也就會讓我們有意無意的相信這種行 為所帶給我們的功效而肯定這種類似禱告的行為。這就是宗教心理學所謂的迷信性的自圓性理想(superstitious self fulfilling idea)。

   
無可否認,生理和心理的反射性禱告雖有其固定的價值和作用,它也仍可在上帝的普遍恩眷的原理下成為人的祝福和幫助;但在哲理神學的本體性分析下,我們也只能 將它定位為生理和心理上的慣常作用和反應,不能將它視為純信心和純信仰的行為和行動。無可懷疑,它雖可帶給人生理和心理的慰籍,安寧和福分,但在這幾點上,我們仍分辨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禱告的不同。

    所以說,這種禱告雖是有益,但無助於信仰的長進,不宜暢行。

從文化與社會行為層面來探討禱告行為

    人的文化和社會行為是不能脫離人的群體性和社會性。換句話說,人為社會和文化性活物是必然會有文化和社會的行為;禱告行為當然也不會例外。雖然禱告原是個 的敬虔表現,但無庸置疑,人總希望得着別人的認同,希望別人與他一同禱告,更希望別人知道他禱告的內容。這種識辨讓我們看到禱告行為的文化和社會意識和價值,而禱告的功能和果效也有形無形的在這樣的文化和社會意識裏得着彰顯和肯定。

    換 句話說,禱告是文化和社會的行為,它會要求他人的個人參與,團體性的參與,群體性的參與,甚至民族性和國家性的參與;人越多,聲音越大,詞越達意,就越有 煽動性,越有勸服力,更可有驚天動地感人之效。這正是為什麼早期君主會有昭示天下,代民祈天之舉;其主要原因無非是要啟動文化社會意識的說服的功效。
    今日教會崇拜的公禱,禱告會的同心開聲禱告,小組集合的禱告,都無不帶有這種隱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常聽到人說:「相聚禱告的家庭,必相持守長久」 (Family that prays together, stays together)。 教會也常會鼓勵信徒參與小組,同心禱告,將禱告的職事視如沙場爭戰:同志應當並肩,信徒應當同心;又以亞倫、戶耳之扶摩西手臂喻為以禱告同心扶持支助事 奉;代禱的職事也因此得着堅定;我們又認定一人禱告力量微小,多人同心,力量必可加增;教會信徒交情更可因此得着堅固。這一切都是因為 同心禱告的人必會同心事奉,不易分歧分裂。

   
當 人們肯在一起禱告時,人在這種現象中除了表示和承認自我力量的微薄之外,也自然是進而有了群體性的肯定和參與,更會因有了參與而有所共同的識辨和委身;接 着就是共同性的相互諒解與肯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公禱和共同禱告的果效除了上帝的特別祝福外,無可懷疑仍然是這種文化和社會因素所造成。無可否認,這也 可說是上帝藉着文化和社會因素來成就他的眷顧作為。這些也都是一般人不肯忽略的見解。
    拿 個例子來說,教會重要會議,在雙方激烈辯駁之中,常有一方就在痛失城池之際,即以靜心追求上帝的旨意為由,臨時要求暫停會議辯論,讓大家撥出時間禱告。當 時因時所限,主席只好宣佈凡要禱告者,可到隔壁房間自由禱告,他其與會者當可心裏禱告,會議仍得繼續進行。結果竟是誠然沒有一人出去禱告,個個認定會議重 於禱告。這豈不是說:我們可以不禱告,但不可不參加會議和辯論。其實,那些人要求禱告,只是藉口,是為緩衝局勢而已,實有虛妄之嫌。這種態度誠然是想借重 禱告的社會群眾說服性,達到自己的目的,重人為的計數過於對上帝的信靠和禱告的奧秘功能;誠然是對上帝的奇妙感動作為未能有完全託付和信靠。

   
說句實話,人太容易將禱告的文化和社會現象屬靈化、神蹟化和神話化。更容易用禱告作藉口、作工具來達到個人的私利和目的。這是對上帝和真理的污衊。

   
教 會應有公禱和共禱,也不反對禁食禱告。但若標榜禁食禱告,公禱和共禱來作為可以激動聖靈工作,得着上帝祝福的工具,那明顯是忽略了上帝和聖靈在上帝普通恩 賜裏的作為,更不必說上帝的特別恩典和作為了。禁食禱告,公禱和共禱的功效除了聖靈和上帝的特別賜福外,我們仍不得否認那可也是上帝在人的文化和社會行為 中,在一般恩典所給與人祝福,禱告行為的文化和社會意義仍是不可忽略的。
   
    為此,教會、教牧若以此為由,竭力鼓吹禁食禱告,公禱和共禱,豈能避免虛妄詐欺之嫌。

從經濟和政治的功能角度來看人的禱告行為

    從人的宗教行為角度來看,宗教本就是一種工具,禱告行為當然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經濟的效益和關切是福分,越多越好;而政治的效益和關切乃是能力和能力的應用,當然也是越多越好。

    看看一個國家,特別是那些以宗教為本的國家,不論是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或伊斯蘭教,全都會利用宗教和宗教行為來規範人民的道德和倫理;進一步的就是利用宗教和宗教行為來均平財富和政治資源。禱告也會自然的因着它的神聖性被利用,成為經濟和政治措施不可責疑的一個環節。
    正為這個緣故,在國家和國家祭司作為靈界仲介的聯盟和相互利用的架構下,禱告行為必會盡其能的奴役於人。這一切給人看到的全是人如何可以利用禱告來達到國家和個人的私利和私益。這就是所謂的宗教在國家政治和經濟裏的「神秘」功用。
    這種禱告行為的必然和效果本就是為要成就在位者或當權者的政治和經濟意念。所以這些功能難被喻為神聖作用,因為它只是人為性的必然現象。一不小心,教會和教牧無形中會很容易的落在這種錯謬中,將禱告的經濟和政治一般效益當作啟動上帝作為的機制。
    再拿個例子來說,教會為得着國王或在位者的恩寵,為他們設宴祝禱。事前大事鋪張,事後爭功求利。美國每次普選竟有教會特別為候選人,禁食通宵禱告,呼天喊地,無奇不有,這和廟祝廟會有何不同,真是叫人痛心。
    為國家,為在位者禱告,本是聖經的明訓。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竟然讓那些異教之風吹入了教會?

    教會和信徒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定位應是上帝在世界的光,世界的鹽,也是那建在山上的一座不能隱藏的城(太五1315),是上帝慈愛、信實的見證。基督徒與異教的禱告不同,其實就在於我們對這些真理的識辨和悟性的交付。

從宗教和神秘的運作層面來看禱告行為和果效

    除了信心和信仰的解釋和答案外,禱告和禱告行為的功效仍是離不開人、人文和自然科學現象的裏解。為此,教牧及神學界不應魚目混珠強制認定所有禱告都必有超人為的效能,來標榜禱告和禱告行為的重要性;來導誘人禱告,威脅人不可不禱告。
    話 雖是這麼說,然而從哲理的分析和神學的立場來說,禱告還是有一種宗教神秘的層面是理性不能理解的。這些事叫人雖難信其有,但絕不能定其無。這些宗教裏的神 秘現象,康得稱之為意識界的真實,護道家巴斯卡謂之為心性現象。誠如巴斯卡所說:人心自有其理乃人的理性所不知之理。正因為這個緣故,禱告和禱告行為的功 能雖可用生理和心理因素功能來理釋,可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來分析,也可從政治和經濟的層面來解釋,但最終還是離不了宗教和神秘意義的範籌。
    其 實,人常是藉着這宗教的神秘意義,故意將上帝的一般恩典和普遍啟示神話化了。宗教和宗教行為的迷思和神話化,雖會加增這些行為的神秘性的力量,但對信仰來 說,一不小心,它倒會削弱了人的信心,敗壞人的信仰。為此教牧及神學在談到禱告的論題時,應當儘量避免神話迷思性的解讀,免得誤把那寶貝的真道丟棄,只保 存那裝有真道的瓦器。在實際的教牧工作中,我們更不應利用禱告的宗教神秘意義來鼓動鼓吹信徒參與禱告、多多禱告。這樣我們才不致將異教之風帶進教會,動搖 信心,敗壞信仰。
    新 約神學家布林曼就是針對教會過分的將自然現象迷思神話化,而提出了所謂的貶神話的聖經解讀。他的這種作法很明顯的是出於他對上帝和上帝作為的不信,和他對 教會傳統信仰行為誤導的一種過分反彈。然而分析的深層一點,當我們這些蒙上帝揀選恩眷的人,不能真誠踏實的解讀上帝的話語和上帝的作為,又在有意無意中照 着異教的方式禱告時,我們怎能怪責別人對我們的誤到過分反應和反彈?
    無 可置疑,禱告的宗教和神秘意義是人所不能理解的,但藉用這不可理解為理由來發掘其中的神話和神秘功能,無疑的是忽略了基督教的神聖性,更是愚蠢的將那永生 之道貶為神秘宗教的無稽之談。這不但不能增進人的信心,反而破壞人的信仰,將真道信仰轉而成了迷信。只怕我們這些自以為敬虔者的錯誤,與那些不信者謬論相 比之下,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禱告的神聖性關注

    禱告蒙上帝應允,在基督教的神學理解裏,不當單看為神秘現象,只能將它看為一種奧秘現象。

    奧 秘之不同於神秘,乃在於奧秘是一種已經解開,是可以理解,但不能完全理解的啟示事實。救恩和救恩的經驗就是這種開啟的奧秘,救恩不是不可理解的神秘經驗。 當我們奉主的名向上帝禱告的時候,上帝在基督道成肉身裏所成就的救恩,將這奧秘開啟,讓我們可坦然無懼的來到上帝面前,蒙恩惠、得憐憫、作隨時的幫助。這 是上帝在基督裏與我們同在的得明證;它雖沒有神秘性卻大有奧秘性。

    這奧秘是神聖的,更是不可侵犯的。為此,我們應當小心,因為凡以人為本,隨己意的禱告,是侵犯上帝,上帝可隨時毀滅。亞倫的兩個兒子獻上凡火的結局當引為鑒戒。(利十17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教會的定義和識辨

    教會之簡明的定義:教會就是在天上……地上那一群信徒。他們很平凡的在信心和真實的教義上合一,共同領受聖禮並共同崇拜。這教會被稱為大公普世教會,因它包括了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裡的信徒,也包括了舊約的聖徒,沒有區域、國界、種族、宗系的分別,更不分狀況、性別,年齡和種類。信徒皆是這教會的會友和子民。

    然 而這教會竟然存有兩種狀況:得勝的教會和爭戰中的教會。前者乃指蒙基督寶血救贖得勝的信徒,是存在天上的,是自從亞當以來直到世界的末了,凡與眾聖徒同得 基業的信徒。爭戰中的教會乃指在地上凡宣稱基督為主的信徒,是參與屬靈爭戰的教會。在這二者之間不可能存在羅馬天主教所述在煉獄中的信眾群體。

    爭戰中的教會可從兩方面來肯定,一方面即為上帝所揀選有信心、活躍的信徒。這也就是說教會是無形的看不見的,也就是指那昔在、今在、及將來一切上帝所揀選的人,是基督的新婦。

    從另一方面來看,教會包括了一切凡承認基督的人,這既然是指有形可見的教會,包括了一般信徒,就是指凡分散世界各處信靠又宣告基督的信徒,他們雖在敵對和逼迫中,仍得上帝的潔淨和保守,成就聖經預言教會是長存的(詩89; 132;16);這教會也包括了特別信徒,就是指某地區的地方信徒教會。

    地方教會為事奉教導職事的中心,為完成一般普世性教會所不能完成的門訓和教牧關切事務。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人的愁苦與律法之要求

    說到愁苦,我們會問甚麼是愁苦?

    它是指我們處於一種完全不幸或極端不快樂之境況。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來︰戰爭,飢餓,爭鬥,失業,毒癮,無家可歸,貧困,疾病和死亡。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煩惱,痛苦和不幸。所有這些愁苦都是罪的惡果。

但真正的愁苦影響更為深遠。我們可以在《創世紀》第三章讀到︰我們沒有神。因為人的墮落,我們在這個世上沒有神。所有愁苦都源於罪,就是遠離神。我們失去了神的恩慈良善,他的震怒降臨在我們身上。墮落以後,人就受到神的咒詛。在《羅馬書》第三章9-20節我們能讀到我們的愁苦到底有多深。

但是大多數時間我們感受不到這種愁苦。我們常常並不難過,而是快樂地生活。因此,我們不禁要問︰你從何處知道你的愁苦呢?答案是︰從神的律法。這是從《聖經》得來的答案。在《羅馬書》第三章20節我們讀到︰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我們不是從報紙上,而是從神的律法中得知自己的愁苦境況。在《羅馬書》第七章7節中,保羅說,若非因律法,他就不知罪。律法是生活的準則。我們的創造主神賜給我們十條誡命(出埃及記201-17,申命記56-21)。我們可以把律法比作一面鏡子。從鏡子裡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是什麼樣子。

神的律法就是這樣一面鏡子,聖靈藉神的律法讓我們看見我們的處境何等悲慘。我們越了解神要我們怎麼活,就越感到我是多麼的罪孽深重。於是我們會問︰那是我嗎?我真的這麼墮落嗎?

神的律法對我們有什麼要求?

基督已在《馬太福音》廿二章37-40節總括的教訓了我們︰你要盡心,盡性,盡 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因此,我們可以說上帝設立之律法,是要求我們愛﹗對神和對人完全的愛。這是神的律法的總結。

神 的律法中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我們從心底愛他。我們必須在所作、所願、所想的一切事上愛神。在他的律法裡,神對我們的要求多過外在的行動。我們 為什麼要作某事,怎樣作某事,都非常重要。神要求我們全心事奉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就是這樣吩咐的。他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而只是重複了摩西在《申命 記》第六章5節裡說過的︰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其次,我們必須愛人如己。這裡所說的人,是指所有的人,尤其是那些我們每天打交道的人,包括我們所有的仇敵。好撒馬利亞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路加福音1025-27)。作為神的創造物,每一個人都愛他自己。愛自己意味著抗拒危害,尋求益處。我們對待別人也應如此,應該愛人如己。一句話,神的律法要求我們愛神超過一切,並愛人如己。

這 樣我們必須從神的律法中了解我們的愁苦。這律法要求我們愛神愛人。我們能作到嗎?我們能行出神在律法中要求我們作的一切,能愛神超過一切並愛人如己嗎?神 要求完美,而不會滿足於任何次等的東西。因為祂是神,本身就完美良善。祂決不能容忍邪惡,絲毫都不能容忍,因為祂把我們創造得完美。

我們能完全地遵行這些律法嗎?回答是︰不能﹗

只有聖靈在人心裡作工,人才能知道自己是無法完成上帝之要求。若憑己意,我們會以為自己能遵守這律法。

我們不能完全遵守神的律法。為什麼不能呢?因為從本性上來說我們憎恨神憎恨人,這就是我們的愁苦﹗本性的意思是天生的;傾向於的意思是我們不能也不願不這樣作。我們生來就憎恨神憎恨人︰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提多書33)。

可慶幸的是,神常約束這種憎恨和邪惡。如果我們不憎恨不邪惡,我們就不快樂;但神保守我們離開邪惡。在這個世上,任何美善的事都是出於神。

罪與重生

        律法使我們知“罪”,也告訴我們愁苦是由“罪”引起的。當然律法之作用不是光讓人知“罪”,更是告訴我們︰上帝之要求。因此,律法不是壞的,壞的是人因為“罪”的緣故無法達到上帝的要求。於是有人認為既然人做不到,就沒意義,乾脆廢除算了!

非也!斷不廢除,因為律法是上帝的心意,連主耶穌都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馬太福音517-18節﹚

既然是成全,我們現在就要來思想為何上帝要立這樣的標準。

首先,我們被造時是善的,上帝造人原本是善的(創世記131),且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創世記12627),就是公義和聖潔;以致 他能正確地知道他的創造者上帝,誠心愛他,與他同住在永福中,並要讚美且榮耀祂(以弗所書424,歌羅西書310,哥林多後書318

人 既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所以人原本是公義和聖潔。人在樂園中時,完全符合上帝律法的所有要求,人與上帝之間的一切都是好的。那時罪不存在,人擁有聖 潔。聖潔的意思是人完全向著上帝,他被造時擁有對上帝全備的知識,心靈純潔,意志良善。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人才可以正確完全地認識他的創造主。因為擁有上 帝的形象,人得以與動物區分開來,有能力與上帝相交;因為有上帝的形象,人才能夠愛他的創造者,在永恆的福樂中與他在一起,永遠讚美祂,歌頌祂,全心全意 地愛祂,人不會要別的東西,只願意快樂地與上帝在一起,永遠讚美稱頌祂。

因此罪的根源不在於上帝和祂的創造,而在於人本身。亞當被造時並無罪,也無瑕疵,更沒有死亡這件事,而是要永遠活在榮耀的樂園中。亞當,夏娃是這樣,他們的後裔本來也是這樣。

但上帝並沒有把亞當和夏娃創造成不能犯罪的人,因為上帝不想接受一種被迫的愛和順服,不想亞當和夏娃只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才愛祂,上帝的心意是他們自願的愛和順服。

因此上帝讓亞當自己選擇。祂與亞當立了一個約,給了亞當一個考驗︰樂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除了一棵樹的果實,亞當和夏娃都可以吃。那棵樹就是分別善惡的樹, 上帝不允許他們吃上面的果子。如果亞當和夏娃不吃那棵樹上的果子,自願而且完全地愛上帝,他們就會永遠活在完全的快樂中。一旦他們不順從上帝的命令,吃那棵樹上的果子,他們就得死,喪失上帝的眷顧。

亞當和夏娃被造時是完美的,有能力遵行上帝的命令。因此他們可以抗拒從外而來的引誘。而順從所得的報償將是空前的福樂︰永遠享受上帝的眷顧,與上帝相交這是他們永遠也不會失去的永生。

這 個約也影響到亞當的後代︰亞當若順從的話,他所有的後代也蒙福,他們也能享受這樣的報償。但如果亞當犯罪,他的不順從和因此帶來的刑罰將禍及他的後裔。在 這個約裡,亞當我們人類的始祖,代表了當時還未出生的全人類,是他們的元首。按照這個約,他可以贏得救恩,因此我們把它稱為行為的約。

但可惜的是,亞當沒有順從上帝。撒旦挑唆人不順服,說是︰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5)。

夏娃和亞當聽了魔鬼的話,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禁果。這樣,亞當就違背了上帝與他所立的約;因為那棵樹是上帝權威的象徵,他也因此攻擊了上帝主宰的權能。不吃那樹上的果子象徵著只讓上帝決定善和惡。但亞當想要更多,他想如上帝一般,自己決定善惡。因為這一樁行為,亞當變成了罪人,損壞了上帝創造的傑作完美的人。亞當成為有罪︰從那一霎那開始他傾向於犯罪。因為他的不順服,所有人都成為有罪。

因為亞當和夏娃的罪,人的天性變得如此墮落,以至於所有人都生在罪惡過犯當中。我們在《詩篇》五十一篇5節裡讀到︰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大衛在這裡不僅談到他所犯的罪行,而且坦承自己有一顆罪惡的心。我們不僅在行為,言語和思想上犯罪,而且我們的天性就是有罪的。人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因此變成了罪人。犯罪的意思是錯過了目標。因為罪,人錯過了上帝創造他時為他立的目標︰為上帝的榮耀而活,並得到永恆的快樂。

因 為人墮落了,在他裡面再也沒有了公義和聖潔。人仍然有理性,就是說他仍保留了理智和判斷力的天賦,仍然有一些對上帝的認識和分別善惡的知識,他的良心仍然 說話。但人沒有力量行善。更有甚者,他傾向於惡。人因墮落犯罪而靈性死亡,因此不可能歸回到上帝那裡;而且人也不想歸回上帝。他在他的原罪裡固執不改,妄 圖自行決定善惡。人不可能從這墮落中救拔自己。保羅寫信給以弗所人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弗二1)。

人必須由上帝的靈才能重生。重生不是指重新投胎,而是指在今生靈性得到完全的更新。上帝必須行一個神蹟,必須更新一個人的心靈。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翰福音33)。重生是必須的,一個新的開始必須由上帝創造。所以重生就是再創造。

當 尼哥底母聽到耶穌說重生時,他不能明白其意。我們也是一樣。重生指的是靈性上的,而不是指肉體上的。重生是通過上帝的道和聖靈而進行的內在的更新,是新的 創造。罪使人完全敗壞,除了上帝,誰也不能拯救他。重生不是人的作為,而是上帝的奇妙大工。人必須經歷一個神蹟︰他的必須被重生。只有通過這條路,上帝的 形象才能在他身上恢復。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三位一體觀念之發展

1. 初早期教會
   
    初早期教會有一些著者,在洗禮的儀文上有使用三位一體的思想,但他們卻不解釋父、子、聖靈的關係。關於基督與聖父的關係,他們認為基督是聖父的兒子,聖父將其獨有的屬性歸與基督。他們多次提到父、子、聖靈。有時他們論及聖靈為基督的靈(參林後3:17),但他們還是認為聖靈與聖子不是同一位,當然並不表示他們說上帝只有兩個位格而已。

2. 初期護教者
   
    使徒時期後,教會中出現一些傳道人時常為真理辯護,這些人後來被教會歷史稱為護教者(Apologists)。這些人的思想為最早期的基督教神學思想打下了許多根基,他們也研討聖父與聖子的關係。約在主後185年,提阿斐羅曾提到上帝的神性:包含有上帝、上帝的道、上帝的智慧等三個一組”(Triad)。當時,三位一體是信經中之一個信念。對護教者而言,三位一體是一個深奧的問題。他們察知這個問題,但對這個問題並沒有深入的講解。他們不認為上帝的羅格斯(logos)與聖父同等。他們在討論聖父與聖子的關係上,曾引用約翰福音書的「道」(logos)這個字,可是他們卻不能瞭解在創世以前,聖父與道有位格上的區別。他們還是把聖子置於次等的位置,認為聖子是低於聖父的。

    愛任紐在他與諾斯底派的爭論中,他僅根據信仰之標準,說聖子與聖靈都與上帝的本質一樣。

    特土良定義上帝為父、子、聖靈。為了表達這思想,便引用「三位一體」(trinitas)這個名詞。他說:「在各處,我們都主張一個本質(希臘文ousia,英文可翻譯為substance)附 有三個一樣的適合物。」他又說:「藉著本質的統一,一切都是出於一。在形式上有三個,但在實質與能力上,只有一個。」為要更清楚表達這思想,他便引用自然 界的比喻,說父、子、聖靈之關係,猶如樹根、樹葉,與樹之關係一般。又如泉源、流水、與河之關係一般。從特土良所用的語詞看來,在他的腦海裏,仍然有把聖 子置於次等說的觀念。父是整個本質,子是取自于父。按特土良看來,在創世以前,子還沒產生。

    當時教會面臨兩個問題,希望盡快解決。兩個問題是:

(1)教會如何避免把聖子置於次等說,如何才能不視基督為一個「次等神」?

(2)怎樣維護三位一體教義而不失去基督教之一神論?
   
    俄利根是一位足智多謀的神學家,他在三位一體的問題上有許多講解。俄利根與特土良一樣,強烈地反對神格唯一說(Monarchianism)。這個名詞是由特土良最先使用的,用來指著那些過份強調上帝單一的學說。特土良說,羅格斯是從創世開始才有位格,但是俄利根卻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俄利根說,羅格斯從永恆到永恆都是一個位格。他說:「他的出生是永恆的,正如光輝永遠從太陽照射出來一般。」

    這種永遠生出來的說法,提供了一個適當的解釋。藉著這樣,他們便開始採用子與父同永恆、同等的觀念。後來教會在三位一體這教義上,繼續取用這樣的觀念去表達。俄利根是依照哲學的思想去獲得這樣的觀念,而愛任紐同時也照聖經得到相同的結論。

神格唯一論

    神格唯一論(Monarchianism)者,維護上帝是獨一至高之真神。他們的動機和目的可以說是正確的。他們為要保持上帝之獨一無二,便棄絕三位神論和實體(nature)。一神論原為基督教寶貴的教義。可是,神格唯一論為著維護一神論(monotheism)的緣故,犯了不承認基督為上帝的錯誤。這就是神格唯一論之大錯。神格唯一論可分為兩種:動力論神格唯一論(Dynamic Monarchianism)與形態論神格唯一論(Modalism)。前著視基督之神性僅為一種能力或影響力。例如,提阿多土斯教導說,耶穌是人,由童女出生,是聖潔的人,在他受洗時,聖靈才降臨在他身上使耶穌得基督的神性。後者視基督為父上帝的一種形相或顯現。這派中有一個人如此說:「基督就是父本身,父本身出生、受苦、死。」

    後 來有人曾對這兩種神格唯一論加以評論。動力論是伊便尼派的翻版,因這派承認基督的人性,但卻抹殺基督的神性。形態論是幻影說的翻版,因這派承認基督與父的 合一,但卻否定那種位格上的區別。這兩種神格唯一論似乎都起源於小亞細亞。不過,很快就傳到羅馬。有一種溫和派形態論一度影響了羅馬的教會。不過,特土良 卻在非洲的迦太基很成功地擊敗了形態論的領袖帕克西亞。

    (1)動力論神格唯一論:這派主張基督只是人,他是被上帝所揀選的,並強調基督優越之德性。基督只是因著得兒子的名分而做為上帝的兒子。這派又可分為兩個支派:

(a)反羅格斯派,就是那不承認約翰福音中羅格斯為基督的。他們說,基督由童女所生,但是在他受洗時,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就在那時他才被上帝認領為兒子。他在復活時,才真正被高舉為上帝。

(b)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是 敍利亞安提阿的監督。他是一位動力論派者。他為人驕傲,甚至不講道德。他說,上帝只有一個位格,致於羅格斯或聖子,或上帝的靈,這些只不過是指著上帝的屬 性而言。耶穌由童女出生,是人。上帝是在他身上賜與羅格斯的能力。上帝的智慧蘊藏在他裏面,他才成為上帝的兒子。不過,耶穌所擁有的上帝之智慧是獨特的智 慧,耶穌因著與上帝有密切的關係,便能從上帝領受能力行神跡。因此,他配稱為人類的救主。這樣,耶穌就能永遠與上帝合一。撒摩撒他的保羅的教訓可說越來越 偏離了正統的思想。這位保羅甚至要刪除凡稱頌基督為主的聖歌。在主後264269年間,教會舉行了三次大會。在會中,有位馬爾聰長老將這位保羅的錯謬揭露出來。大會便把這位保羅定罪,並革除他的監督職份。

    (2)形態論神格唯一論:這派獲得許多信徒的支持。一般信徒認為這思想為一個護衛一神論的思想。在主後180年至300年間,這派樣的思想普遍受到西方教會的支持。這派以不失去基督之神性為前提而維護一神論。他們視基督與聖父同一,並認為基督為聖父諸形相中之一形相(model)。這樣的思想,一方面傾向幻影說,另一方面導致聖父受苦說,認為聖父實在受苦並釘死十字架。

    以下是這派的一些神學家的看法:

(a)士每拿的諾底他斯,他說:「當父尚未被生出時,他已經被稱為父。但當他喜歡被出生時,他就出生了,這時他就成為子。他出自他自己,他不出自別的。」他又說:「基督本身就是父。父本身出生了,並且受苦與死了。」

(b)帕克西亞(約在主後190),他曾是諾底他斯的徒弟。他將他師傅的教義帶到羅馬。帕克西亞與諾底他斯兩人的看法大致相同。他說認為父與子之間是有區別的。他說:「聖子實在受苦,但聖父與聖子一起受苦。」

    因此,帕克西亞是合併兩種神格唯一論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訓,在北非迦太基也吸引了不少跟隨者。以致引起特土良寫了一本著作,反對帕克西亞的教訓。

(c)撒伯流為形態論最出名的人物。主後215年,他在羅馬傳講這教義。他與諾底他斯,帕克西亞所不同的,乃是在三位一體觀念上,他把聖靈的地位看為與聖父,聖子同等。他認為上帝是單一的,在上帝存在中沒有分別。不過,上帝卻在三個不同形相(model)中彰顯自己。在聖父中,上帝顯示自己為創造主,在聖子中,為救贖主,在聖靈中,為那使人成聖者。這並不是三個位格,他們乃是一個位格所扮演三個不同的角色(拉丁文persona)。 換句話說,全部三個乃是同一位格。這可從戲劇作比方。一個人在觀眾面前,可以化裝為三個不同的人物或作出三個不同的角色。然而,實際上,他只是一個人。撒 伯流派又作比方說,一個人有三個部份:身體、魂、靈,但實事上,只有一個人。這派又說,太陽持有光、熱、圓體,但只有一個太陽。

    撒伯流說:「父、子、聖靈是同一。」

    可 以說,撒伯流主義的上帝,是一個位格的上帝。撒伯流以一種膨脹與收縮的程序,說明其形態論,他說,聖父頒發摩酉律法以後,便退回到他的原處。然後,藉著聖 子道成肉身再膨脹。再藉著聖子升天,又退回成為一位絕對的單一者。最後,聖父又膨脹,顯示自己是聖靈,但使教會完全潔淨之後,又要退回到那紉對的單一。最 後撒伯流被革除趕出教會。他的教訓被棄絕。雖然如此,以後他卻正統地提出基督與上帝「同質」的觀念。

    撒伯流不相信三位一體有三個位格,他只相信上帝只有一個位格而已,所以他的看法是錯的。不過,他卻提出三個角色是同質,同永恆與同等的思想。這種思想成為以後教會三位一體之正統道理。

諾窪天(Novatian)

    諾窪天是一位博學之士,也是一位長老。主後251年被選為羅馬監督。他在其論文集裏寫道:「特土良的看法已取代了那修正的形態論。」

    他也反對神格唯一論,而較喜歡三位一體論。他說:「聖子常在聖父裏面,不然,聖父將不為聖父。」

    他很小心避免陷入二神論。他認為避免二神論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聖子有開始,並在某種意義上,聖父生出聖子。唯有聖父是永遠的,非出生的。在位格上,聖子引自聖父。因此,諾窪天也有子置於次位於父的思想。然而,諾窪天有兩件事值得我們的關注;

第一、他提供實體說的觀念。

第二、在他的體系上,他把聖靈列為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

    亞 歷山太監督丟尼修為俄利根之學生。他相信羅格斯的教義,並相信父與子在位格上的區別。在他的著作中,他因為過份地反對撒伯流,反而使他步入另一個極端。他 說:「上帝的兒子是被造者。在本質上,子與父離散,正如園丁與葡萄樹離散一般;也正如造船者與船離散一般。在他未來以前,他是不存在的。」

    他的教訓得罪了亞歷山太許多的基督徒。所以,他們便在羅馬監督丟尼修面前控告他。但羅馬丟尼修卻不責備那有錯謬的同事(指亞歷山太的丟尼修),反而輕意地說亞歷山的丟尼修只是反對那些想要破壞上帝之主權的人。

    他 又說:「聖子和聖靈應與聖父有密切的關係。上帝的道與宇宙的上帝必須聯合,並且聖靈必須住在上帝裏面。這分開的三位一體須要聯合,並要在那位全能的、獨一 的、萬物統治者上帝的裏面總聯合。不可視聖子為被造者。也不可教導基督為一個暫時的開始者。教會務必擁護本質同一說,尤其要相信全能的父上帝、聖子耶穌基 督、和聖靈。」

    後來亞歷山太丟尼修便申辯說:「別人沒有完全瞭解他的意思。其實,我與反對者一樣,也是主張本質同一說。」

    當他這樣申辯之後,他的反對者就感到心滿意足。爭論暫時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