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一般啟示

一、一般啟示的定義及其與特殊啟示的不同


啟示可分為一般啟示與特殊啟示。

  (一)、一般啟示

指上帝在自然與人性中向所有人類的彰顯。

(二)、特殊啟示

指上帝在歷史中向以色列人及藉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所作的自我彰顯。

二、聖經論一般啟示

  
(一)、相關經文
 
1.藉自然界的啟示

19:1-6;羅1:18-32;徒14:17;徒17:27

2.在人性中的啟示

17:26-28;羅2:14-15

(二)、經文詮釋
 
1. 經文並未證明而是預設上帝的存在。
 
2. 一般啟示有助於解釋普世存在的宗教現象。
 
3. 一般啟示提供信與未信基督者一接觸點。
 
4.     因一般啟示,人必須向上帝交待,無可推諉(羅1:19-20)。

 

三、先存的基督與一般啟示

 
     一般啟示是先存的基督在自然界與人性中的彰顯。

    (一)、在自然界:

基督就是太初之道;上帝藉祂而造萬物。萬物之理在基督裡。藉所造萬物人可知道上帝的永能和神性。

(二)、在人性中:

人是照著上帝之形像造的,基督就是上帝的形像(林後4:4;腓2:6;西1:15;來1:3)。人審察自己的本性,可知上帝的律法的功用原刻在心版上(羅2:15)。

四、一般啟示具有的救贖性

一般啟示也是基督的啟示,雖尚未完全,但仍具救贖性。

因一般啟示而尋求上帝者,仍可得永生。

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羅2:7)。「卻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2:10)。

人若因一般啟示而得救,雖不知耶穌之名,但仍是因基督而得救。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如同亞伯拉罕,雖沒有見過耶穌,但他仍得永生,是因他信上帝,他如同己見耶穌。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8:56)。

五、一般啟示的限制
 
(一)、質的限制:

因基督尚未完全顯現,一般啟示不能使人知道上帝之愛的長闊高深。因此一般啟示是上帝之慈悲的微弱啟示,但卻是上帝忿怒的明顯啟示。

一般啟示不能給人永生的確據。

(二)、量的限制:

循一般啟示而得救的人只是少數。

六、傳福音的動機:

如果因一般啟示就可能使人得救,我們為什麼還要辛苦傳福音呢?
 
(一)、要使人今生就得與上帝復和,得到主的愛。
 
(二)、使人有永生的確據。

(三)、使多人得救。

羅馬天主教的教會觀點

羅馬天主教向來推崇和持定居普良(Cyprian)的教會觀點﹕以教會為主教的教會,非殉道者的教會。

教會聖職存在的所在即為教會的所在;教會不可能絕裂(Schism ),信徒不能以上帝為父而不以教會為母;教會以外沒有救恩。

在這種傳統的教會論架構中,初期的改革家都一致持定教會的兩項本質性原理:教會的合一性和教會大公性。

羅馬天主教則以教會的使徒性強調使徒權威的承襲在教皇的職位上得著肯定,改教者亦針對這點提出使徒的權威不在於職位,乃在於教訓,而在這論題上強調了教會的神聖性﹕包括教義的純潔和生活尊照聖經真理的神聖行為。

馬丁路德也就此著文評擊羅馬天主教的敗朽,將之形容為“教會的巴比倫被擄”。

教會的標記

    教會以真假形態的顯現,其中有以異教、異端和分裂教訓為中心的罪惡和虛假的教會。教會中的假冒偽善者,他們雖在教會中,但誠然不屬教會。很明顯的真教會是無形的,只有上帝能看見。我們所能見的只是有形的是真假混雜的教會。

    為 此,教會有其外在和內在的標記。對有形教會的標記,真誠宣揚和教導上帝的道和合理的施行教會的兩項聖禮(聖餐與洗禮)。我們乃是藉著這兩項運作肯定了基督 為自己所設立的教會。這外在標記將真假信徒都包括在有形的教會裡,使他們都在一位聖靈裡,同一信仰結連成為一個教會。為此忠誠貞潔真道的宣揚和敬虔忠實的 施行聖禮乃遵照基督的教導肯定了基督的教會的外在標記。

    而基督教會的內在的標記乃純屬於那些敬虔的人,是在聖靈裡與上帝交通,有真實的信仰及雙重的愛(愛上帝和愛人)。這些人就是真正有份與基督屬靈身體的人。

教會的權威和治理

    教 會的存在不在於人的諭旨和教義的命定,而在於上帝的派定。教會的根基是上帝的道,教會是因基督的道得建立、栽植和召集。為此主教職位的傳承雖然重要,但若 無真道的印記,則毫無份量。使徒的寶劍乃是上帝的話,上帝所賦予教會的是傳揚真理的牧師和教師,不是宣佈戰爭和虛言的首領。

    真教會就是得勝的教會,它絕不會有所差誤。爭戰中的教會是可能犯有錯誤的,這教會在行為上會失誤,在教義上會走差,但上帝能保守使他回歸又站穩而更新。教會絕不能宣稱自己的絕對無誤,但教會卻可肯定它必不致完全拋棄純正的真理,為此改革和更新是必要的。

    上帝擁有權利(right)和權力(ability),並保有其絕對權柄於己。上帝只將有限權柄賜於教會。這有限權柄乃為事奉性權柄(Potestas Ministerium)為了實施絕對權柄所交付於教會去行的;是由上帝而來,是單為成就上帝的旨意建造教會而施行的。任何時候當教會讓這有限權柄越過其權限和使命時,它就成了魔鬼的暴戾工具,它不再是上帝的差役了。

    教會的基本職事和運作,這包括了設立和廢棄教牧、教導所領受的道理規範、照聖靈及聖經原則的愛心裡的行動、和適當的施行教會的規範和懲戒。教會在以上各項職事的權限乃在於信心和愛的原則。總之有關教會權柄的論題乃圍繞三個要訣:

(1)唯基督持有教會上帝絕對的權柄;

(2)基督已將事奉的權柄交付了教會;

(3)教會應本乎上帝的道和上帝的靈來實施這些職權。

    教會為信徒的母親,藉著道的傳揚孕育信徒,以奶及乾糧餵養兒女。真教會如同貞潔的童女,只聆聽基督的聲音和教導,以祂為生命和救恩為唯一的盼望。

    教會有如上帝的國,基督為王藉著聖靈和上帝的道管理教會,因基督隨時都在教會中,故祂無須代表。這麼一來,自然的拋棄了羅馬天主教為教皇的道理了。教會權柄應限於教會,而將處理生活行為的罪行交付於政府。教會只能在恩約裡藉著聖禮的制約來施行懲戒。

普通啟示在十九世紀自由派神學中的地位

科學的發展 及唯理主義學說的興起,使基督教的啟示論受到極大的影響。一部分神學家開始懷疑聖經的獨特價值,而將它當作一本普通的宗教書籍來研究。特別是所謂“宗教歷 史”學派的人士,他們將世界各地的宗教作分析和比較,並且否認聖經是上帝的特別啟示,而以自然神學來解釋基督教和其它的宗教。

“科學至 高”、“人文主義”及“聖經批評學”無可避免地,將基督教中的自由派,引到否認一切超自然特別啟示的地步,同時他們聲稱,啟示是存在於自然中的,特別是在 人的思想和感覺中,事實上他們也否認上帝在自然中的啟示,而將“神性的火光”加諸於人的本性上。這樣,人就成為啟示的源頭,也是解釋啟示的權威者了。

    自 由派非但將超自然啟示和自然啟示,劃分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啟示,而且更進一步否定了超自然啟示的存在,或否認人能曉得超自然的啟示。甚至他們所承認的自然啟 示,也只是人的宗教思想之表現而已,而不是論到聖經中所述的上帝在自然中的啟示。他們以人的權威,替代了上帝的權威,將基督教放在與異教同等的地位上。

    雖然他們因受到基督教背景和基督教環境的影響,下意識地使他們主觀地斷言,基督教是一切宗教中最高超的表現,但是自由派顯然是與傳統的基督教信仰完全相衝突的。

卡爾巴特對普通啟示的見解

    卡爾巴特否認他的目的是要創立一派神學思想,但是“巴特派神學”卻已經影響到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神學思想,他至少已經引起一個新異的神學思想的潮流。

    巴 特的神學受到各方不同的標記,它被稱為“新正統派神學”、“新自由派神學”、“辯証論神學”、“神道神學”及“巴特神學”。巴特的神學思想是以“耶穌基督 的啟示”為中心的。巴特認為,基督教的啟示只有一種;並且只可能有一種,就是耶穌基督的啟示。他承認他的神學是取諸於聖經的教訓;但是卻否認聖經的本身是 啟示,而認為聖經只是對“基督的啟示”之見証,如同指引道路的標幟。他相信,上帝的啟示只有在主后一年至卅三年中,在耶穌基督身上“一次”顯明,而聖經只 是對這個獨特的啟示之一種見証,雖然是一種很重要的見証。

    很 顯然地,假使上帝的啟示只有“一次”在基督裡顯明,自然啟示就沒有存在的可能了。巴特非常堅決地否認任何自然啟示的存在。他聲稱,上帝的啟示只能在“恩 惠”和“審判”中顯明,而恩惠和審判只能在基督的啟示中表露出來。巴特相信,對自然啟示任何的承認,必然會墮入羅馬天主教的“自然神學”,並基督教自由派 人文神學之錯誤中。

    我 們能同情巴特對天主教及自由派的自然神學所引致的錯誤而起的反感。我們也能了解巴特,他為了要絕對避免重蹈自然神學的覆轍而對自然啟示的敵意。但是我們認 為,“自然啟示”和“自然神學”不是相同的。我們確應避免建立一個獨立整體的自然神學以証明上帝的存在,並且竭力反對自由派以自然啟示代替超自然的啟示的 新神學,但是我們認為,聖經很明顯地指出上帝在自然中的啟示。

    第 一,聖經曾多次指出,大自然顯明上帝。前面已經引証過數次經文,故不再重述。自然中的啟示確然不是人人都能正確認清的,但人人卻都能看到的。世人因罪的蒙 蔽而模糊不清,曲解自然啟示的含意,甚至忽視它。但主觀的缺陷並不否定客觀的存在。巴特的本意是要避免天主教的錯誤,但結果卻進入同一個錯誤。正如天主教 神學,巴特沒有區別自然啟示本身客觀的存在和人對這啟示主觀的認識,從而否定了自然啟示之存在。

    第二,巴特雖然一再申稱,他的神學是惟獨建立在聖經的見証上,但是因為他把啟示限於基督在世的卅三年中,因此必然地否認,上帝會在自然中有所啟示,甚至否認上帝在基督以外有任何的啟示。

    基 督的啟示確然是一件獨特的啟示,也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啟示,但是基督的啟示並非是上帝對世人惟一的“只此一次”的啟示,因為希伯來書開首即說︰“上帝既在古 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舊約先知也一再聲明,他們所傳的預言乃是上帝的話(耶二︰1~2等)。我們應當認清基督的啟示的獨特性,但是我們也應當接受上帝在聖經中的啟示及他在自然中的啟示。

    第三,保羅在致羅馬人書第一章中指出,上帝的啟示是在大自然中明顯可見的,並且因為這種自然啟示的存在,世人不能推說他們無法曉得上帝。因此,自然啟示確定了罪人否認上帝之罪及責任。反言之,巴特因為否認上帝在自然中的任何啟示,他無形中取消了罪人否認上帝的責任。

    第 四,自然啟示是對世人傳福音的一個接觸點。保羅時常以此為對外教人傳揚基督的出發點。在路司得城時,他和巴拿巴對眾人說︰“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 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上帝。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証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 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5~17)。在雅典城,保羅開始溝通時,也引証上帝在自然中的啟示,並說︰“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徒十七︰2427)。否認自然啟示的存在,也就失去對外教人傳道的一個接觸點。

知識的根源

    上帝是全部知識的根源。宇宙和其中一切事物既然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並且在宇宙被造以前只有上帝是存在的,那麼一切受造之物的意義,當然應當都是自上帝而來的。

    上 帝不但創造宇宙,他也顯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意義,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使人能解釋宇宙的真諦。所以,基督教認為,我們若是否認上帝的存在及他的創造,我們 也必須否認知識的可能性。因為,宇宙萬物若是由機遇而形成的,沒有計劃,沒有系統,沒有解釋,人就必會似在暗中摸索而不得要領。

    然而,因為我們相信宇宙並不是永遠存在的,也非是偶然產生的,而是由上帝所創造的,並且是由他給它們意義,因此一切的知識,都是由上帝那裡而來的。新舊約聖經開卷有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一︰1);“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一︰13)。

知識的灌輸

    對於知識灌輸的方法或媒介,我們通常稱之為啟示。啟示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即普通啟示和特別啟示。普通啟示是在大自然中顯露出來的,故此也可以稱為自然性的啟示。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它的量帶通偏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詩十九︰1~24)。

    普通啟示的對象是人,並無分歧地顯明于世人。因此,保羅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一︰20

    特別啟示則是上帝特別賜給某一些人的啟示。這種啟示在上古之時是藉著夢境、神蹟、神諭、及先知之口,顯示於人,所以也可稱為超自然啟示。在舊約時代,這種啟示主要的對象是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民族(羅三︰1~2)。在新約時代,上帝藉著基督道成肉身,更清楚地顯明他的啟示(來一︰1~2;西二︰9),並且擴大這特別啟示對象的範圍,包括非以色列民的外邦人(弗三︰3~11)。同時,為要將這些啟示留傳後世,上帝使用他的選僕,把它們記載成書,即是基督教會公認的新舊約聖經。

    特別的啟示是要顯明上帝救恩之道,所以以罪人為對象,惟一的例外是亞當夏娃未犯罪前,上帝在樂園中對他們所作的啟示(創一︰29~30;二︰16~17;約二十︰31 

知識的吸收

    知識灌輸的對象是人。由於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他具有吸收知識並了解力,因此他的知識是準確的。然而,因為人是一個受造者,他的了解能力必定是有限度的。他無法測透上帝的奧秘,而且在對其它知識的了解上,程度及品質也是不同於上帝對它們的了解。

    自從罪進入世界以來,人的思想變為敗壞,棄上帝的真理而不顧“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一︰22

    因此,罪人若要吸收上帝所顯示的知識,必定先要有一個徹底的改變。這改變包括重生、悔改、信仰、謙卑等元素,以至罪人能藉著信心,重新接受並解釋上帝的啟示(來十一︰3;箴一︰7)。

保羅的見證

a.把福音與舊約聖經等量齊觀;都是上帝的話

哥林多前書15:3,保羅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看到嗎?就是「照聖經所說的」。我把先前所領受的福音告訴你們;我領受。

在加拉太書保羅說他是從上帝領受,不是人教他的。我想這也不是否認保羅沒有從使徒那裡得到一些訊息,只是他知道那些訊息不是使徒講的,是上帝的默示,他能做這樣的分辨。當然上帝一定有對他做更清楚的一些說明,使他能夠寫出因信稱義的道理、十字架的道理。

一方面把自己的權威也放進去了,我被聖靈默示,我講的,你們要領受,你們也要站立得住。另一方面又講,這個福音是照著聖經所應許的實現了。就是第1節講到的福音和第3節講到的聖經,福音是保羅那個時代所傳的,聖經是指舊約聖經,這兩個保羅把他看成等量齊觀,都是上帝的話,都是權柄。

b.上帝的聖言交託給猶太人

保羅也講到說猶太人到底有什麼長處?猶太人把耶穌釘死、逼迫敵擋初代教 會,保羅到任何一個地方傳道,都會有一群熱心的猶太人跟著敵擋他,保羅到哪裡,猶太人就追到哪裡。可是猶太人雖然一直都不信,也都犯罪敵擋,他們有什麼長 處?他們受了割禮有什麼益處?(割禮就表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有一個立約的記號)。

「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上帝的聖言交託他們」(羅3:1-2)。「第一」,而沒有「第二」這是保羅的習慣用語,表示是最重要、第一重要的,就是上帝的聖言交託他們。他們的不信是自己的虧損,但這沒有妨礙他們領受的仍然是上帝的話。

這世界有一段時間,沒有一個人相信地球是圓的,那並不妨礙地球就是圓的。我這樣講的觀點,也是跟現在社會學等等相反,現在是覺得現實都是社會、眾人造成的,我們卻相信有獨立於人意識之外的真神。

舉這些例子,都是在說明:上帝把祂的聖言交給猶太人,即便猶太人會這麼的不信,也沒有妨礙,依舊是上帝的話。

c.把耶穌的話和舊約聖經相提並論;都是上帝的話

在提摩太前書5:18,保羅講到傳道人的生活時說:「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這是出自兩個經文,一個是申命記25:4「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但第二句「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就不是舊約聖經的話,而是新約路加福音10:7,耶穌講的話。那表示保羅在寫提摩太前書時,已經把舊約聖經和耶穌講的話相提並論,都是上帝的話。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基督的十字架

    十字架應當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基督在十字架上順服以至於死、在十字架上順從上帝為了拯救人所定的旨意,這一個順從就成為一切凡順從他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十 字架應該成為我們整個生命中能夠得勝的秘訣,我們可以仗著十字架誇勝,不是靠著自己的肉體、不是靠著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不是靠著勢力、不是靠著知識,乃是 仗著基督的十字架,擄掠了仇敵、向仇敵誇勝。所以十字架不單是得救的一個起點,十字架應當是繼續不斷的得勝、不停止的永恆動力。所以十字架使人得救、十字 架也使人成聖,十字架使人得生命、十字架也使人能過一個真正順服主的、屬天的、得勝的生活。十字架是得救的源頭,十字架是得勝的秘訣,十字架是我們奉獻的 動力。每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一再地、繼續不斷地奉獻在祭壇上的真正動力,不是偉大的前途、不是上帝應許中可能達到的果效,而是基督的愛與十字架犧牲、基督 的死裡所隱藏著的奧秘與豐盛,成為一個推動的力量。
   
    十字架不但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得勝的秘訣、我們奉獻的動力,十字架更是教會復興的鑰匙。這一個永恆與暫時的交接點,是耶穌按照上帝的旨意犧牲自己在十字架上 承擔忿怒,來免除人在上帝面前當受的審判,使人領受新生命的一個起點,是我們得著復興的源頭。在十字架上,現象與本質之間有一個很難調和的反合性,這是一 個 極大的考驗在 十字架上上帝把他的心剖開給世人看,但同時上帝也看見每一個人不得不把他們的心向上帝剖開﹔在各各他你可以看見到上帝位格裡面最深旨意的顯露,你也可以看 見每一種不同的人,他的心不得不向上帝剖開。咒詛的最高峰在十字架,謙卑的最高峰也在十字架﹔奉獻的最高峰在十字架、愛上帝的心的最高峰也在十字架。這個 有永恆意 義卻隱藏在暫時的時刻裡的一個事件,就成為歷世歷代的考驗。 
   
    一 個人對基督受死痛苦程度的瞭解有多深,他愛主就有多深﹔一個人對主的愛和犧牲認識的程度,也就是他對上帝的事工,怎樣關懷、願意犧牲、願意付出回應的程 度。沒有一個人可能愛主過於他對基督十字架認識的程度。這個復興的動力繼續不斷從十字架產生出來,當上帝再一次把十字架的奧秘顯明在他兒女面前的時候,聖 靈就把這偉大的事蹟化成一個奉獻的動力與復興的火,使人藉著基督的死,再一次被挑旺起來。所以十字架是復興的一把鑰匙,十字架就成了我們信仰的中心。
   
    舊約對上帝應許未來要賜給人的一切福分,是以十字架為最後的指標﹔所以整個舊約的預言所歸納的、所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的,就是基督的十字架與十字架裡面所隱 藏復活的大能所帶來一切的福分。而新約所有的解釋、新約所有在上帝奧秘中的闡釋,乃是把人帶回十字架。所以舊約向前看、新約向後望,整個新、舊約所建立起 來的信仰中心就是基督的十字架與他復活的大能。不但如此,十字架是我們一切的信息、我們帶給人好消息的中心,所以十字架不但是信仰的根基,也是信息的中 心。十字架是信息的中心,所以當聖靈充滿的時候,人不是談聖靈的恩賜﹔當聖靈澆灌下來的時候,人不是談受聖靈的經驗﹔當聖靈賜下成為應許之靈臨到人間的時 候,這些使徒被聖靈充滿之後,他們講道的中心點,不是聖靈而是十字架!因為耶穌基督說:「聖靈來了是要為我作見證,他要榮耀我。」(參約十六18-14)

    所以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會抓住基督作為他整個事奉和見證的中心,而不是把這個中心從聖子轉移到聖靈那裡去。

聖靈工作的中心點

    聖父、聖子、聖靈是同榮耀、同永恆、同權柄,但是聖子必須被高舉起來、榮耀起來,原因是聖子曾經道成肉身受過羞辱,所以他需要被榮耀起來,使人真正認識他就是那一位救主。

    聖靈賜下來,乃是要讓人透過他的工作被帶到聖子的面前,而聖子又使人可以進到聖父的面前。聖經賜下成為見證這些事的文字記錄,所以聖徒能瞭解聖靈所做的工作。

    這 樣,在聖父、聖子、聖靈、聖經、聖徒,這五者之間,聖靈成為一把鑰匙:聖靈重生人,使人成為聖徒﹔聖靈啟示聖經,使人明白上帝的旨意﹔聖靈榮耀基督,使人 進到基督裡面,讓我們藉著基督到父那裡去。聖靈是父、子所差派的,聖靈也是啟示聖經、重生聖徒的那位,所以聖靈是很重要的。 
   
    聖靈的工作乃是把上帝的道帶到人間,把道帶到人間的偉大歷史事件,是聖靈最大的工作,但這工作正被今天所謂的靈恩派忽略,他們所注重的只是一些非常次等的恩賜、現象的問題。而聖靈把道帶到人間所要做的工作,已經顯明在兩件最大的事情上:

    第一,啟示出上帝的旨意,把道帶到文字界成為聖經,這是上帝的啟示在文字上 的記錄。

    第二,把道帶到歷史中間成為一位救主,「道成肉身」是聖靈感孕馬利亞生下來的。所以道在人間是聖靈的工作,而聖靈把道帶到人間,他再把人帶入 「道」裡面,再用道重生人,把人帶進上帝真理裡。

    基督說:「他來了,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這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不會把中心轉移到他自己的身上,聖靈一定要把整個教會轉移到基督的身上,以基督和十字架及他的救贖,成為整個教會與上帝國度的中心。

從動工到完工

上 帝的救贖和豐盛的生命如何去衡量、評定呢?我們今天談救贖論不能單說到得救就算了。一個得救之人應當有怎樣的生活?若把得救與得勝、背十字架跟隨主到底、 行完上帝的旨意分開來的話,那是不應該的,得救者應一生一世以此身份行完上帝旨意。因為救贖是完整性的,從起點到終點的一致是上帝救贖的大工:上帝動善工 並成全善工、耶穌基督既然拯救,就要拯救到底、上帝在聖靈裡的恩賜與選召是永遠沒有後悔的。 
   
聖父、聖子、聖靈在阿拉法(起點)、俄梅戛(終點)之完整救贖中,不但把人帶到得救、悔改、稱義、成聖,也把人一直帶到最後得榮耀、被成全的完整步驟中,這才是完備的救贖。得救不是看決志時流了多少眼淚,基督徒也不是指受洗時有沒有洗禮證,而是有了新生命,一生一世在救贖大工影響下塑造成上帝兒子耶穌基督的形像。 
   
如何定義更豐盛的生命?「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是什麼意思?我們當曉得:得救與得勝是連貫的、得救與成聖是連貫的、得救與最後得榮耀是連貫的,接受耶穌基督乃至長成耶穌基督之身量是連貫的,這樣的救贖大工,才是完整、成全的。
   
我 們一生一世要謹守對恩典的正確瞭解,因為得救是上帝的恩典。恩典神學之正解是真正靈性的基礎。一個真正完全瞭解神恩的人,他一生一世的靈性是建立在仰望上 帝而不誇自己、順服上帝而不憑自己的功勞、跟隨主且每時每刻都需要他的恩助。一個人一但對恩典觀有錯誤、失敗、糊塗、不正確的瞭解,一定摻雜人為的功勞、 人的自由及意志。不正確的恩典觀使他時時刻刻靠自己,而不是倚靠上帝。

所以,救贖是上帝完整恩典在人身上彰顯齊全的整個過程。從一個人尚未接受耶穌基督,直到他願意為耶穌基督死、或為主耶穌活到死的地步,都是上帝的恩典主動在他生命中施行他旨意的結果。這樣的救贖觀是超過我們自己觀念中所想像的。

悔改是重生得救的果子而不是條件

福音派的人比較容易說:「在那一天、那一時我得救了。」

這個「了」字表示已經歷過,有一個過程。那麼你得救是那個時候呢?還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才顯明出來?若是經過一段時間才顯明出來,那麼,對那段時間不太清楚的人是否有可能得救?
                                                                         
保羅得救之時是很清楚的,彼得什麼時候得救卻不清楚﹔但不能說因保羅清楚得救的時刻,所以他是重生得救的,而彼得不清楚,所以沒有得救﹔那彼得一定反對,並且他會以得救恩典來反對。 
   
人到底是悔改、認罪後才能得救,還是在得救後才能悔改?是聖靈一直感動你到最後使你結悔改的果子呢?還是悔改後聖靈才進來?哪個先、哪個後?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先重生後才會痛哭,還是先痛哭以後才重生?在此,我引用奧古斯丁的話來幫助大家思想:「我求你,你就把恩典賜給我,感謝上帝!但若不是你的恩,我怎能這樣求呢?」

所以是因為上帝的恩典臨到我,使我能正確地禱告﹔可是如果我們不求,上帝的恩典怎麼會臨到呢?而如果上帝的恩不在這裡,我又怎能好好地求 呢?到底是「恩」成為「求」之根基,或者「求」成為「恩」之條件? 
   
有一些人觀念中的上帝是惰性的、睡覺的,持這種觀念的人他的禱告一定更懇切,大喊:「主啊!」因他要把他叫醒嘛!因你不夠懇切他不醒來就麻煩了。所以全本聖經中,最懇切、最激情、最拚命的禱告是假先知的禱告,假先知禱告激動到用刀槍自割自刺(王上十八25-29)!「你還不受感動、不替我行事嗎?」

所 以一個對上帝主權愈瞭解的人,禱告愈安靜。有人說改革宗的人不愛禱告,我不讚同這話。要先弄清楚什麼禱告?禱告是:承認自己的有限、承認上帝的主權、承認 恩典的需要,降卑在上帝主權之下順服上帝,願他旨意成全。不是你禱告去感動上帝,乃是上帝的靈感動你,使你以合乎真理的方式向他祈求﹔不是以禱告去改變上 帝,因上帝是永遠不變的。應是在上帝面前被真理光照而改變態度,願意上帝來改變你﹔不是在禱告中命令上帝,而是在禱告中降服於上帝永不改變的命令。 
   
當 你能向上帝求恩典的時候,這已經是上帝的恩臨到你了。所以是上帝先把恩放入你心中、在你裡面運行,真理感化你、改造你、聖化你的感情,才使你可以在上帝面 前求,這「求」是恩典產生的果效。能求告上帝是因為信他,能信他是因為能聽道,能聽道是因為有人傳道,能傳道的人是因為上帝差遣人去傳道。整套的思想中心 是上帝,上帝是恩典的出發點,藉著一連串的行動達到最後的果效,他使在現象界中的人能夠向上帝呼求。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這不是得救的條件,而是上帝救人的果效。所以,到底是重生以後才能悔改,或是悔改的人才能重生呢?從現象看,悔改的人就得生命﹔從上帝的主權來看,一個人能真正悔改,是因他痛恨罪惡,真正痛 恨罪惡之人才是真悔改,怕罪惡受刑罰而悔改的人只是自私。 

當亞倫的兩個兒子拿 答和亞比戶被上帝從天上降火燒死時,是因他們在事奉上帝的事情中,用凡火代替聖火,引起上帝的忿怒。這個「大會督」的兩個兒子被按立為「小會督」的當天就 被上帝殺死了,這會督如何向人交代,如何作教會領袖?當那兩個兒子被殺時,上帝的靈便感動摩西對他的哥哥,就是舊約中很重要的領袖亞倫說:「不要為你孩子的死哭,要為他們的罪哭。」

為 罪哭是悔改,為刑罰和苦難而哭不是悔改。以舊約顯示出來的這個原則,來批判新約的現象,發現猶大懊悔、痛哭並不是悔改,而彼得的懊悔是悔改。猶大懊悔,把 錢丟棄,是因他知道無法逃過刑罰而痛哭﹔而彼得是因覺得自己得罪了耶穌基督,因主的愛進入他裡面而悔改。悔改的反面是離開罪惡,正面是歸向基督。 
   
一個人能透過上帝聖潔之本性看到罪惡之可怕,一個人能順服上帝聖潔之本性,懊悔自己違背上帝聖潔的那些罪惡的行為,因而痛哭,這種對罪的真正瞭解與懊悔是新生命的一個記號!

一 個人如果沒有上帝的生命和原則、沒有上帝聖潔的眼光,就沒有辦法以上帝的聖潔標準來看自己罪惡的可怕,所以有了新生命才使人能真正地懊悔、痛哭。真正的痛 哭、悔改,是重生的記號、重生的果子,而非重生之條件與原因。很多福音派的人不一定贊同此觀念,若不同意也沒關係,因這不是很絕對且一定要走的路,但我個 人認為這是聖經清楚的教導。

上帝的主權是恩典的原因

    沒有一個非基督徒不必藉著聽道就能夠突然感覺自己得罪上帝,能夠知道自己使上帝的靈傷痛,就因此大哭。人一定是先聽了道,被上帝的道光照才知道自己所做的得罪上帝,聖靈感動他到一個地步,使他大哭、悔改認罪,而不是因為怕受刑罰才懊悔。 
   
    如果真正因著聖靈的感動而懊悔,這種人就是在悔改的當天死也甘願,因為他的懊悔不是由於怕死、怕被處罰,而是發現自己得罪了上帝,這樣的人是已經真正得救了。真正之悔改是聖靈感動的果效,使你信而悔改求告主。聖經的啟示是: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8)

    若不是聖靈感動,你不能求告主﹔若不是聽道,你也不能信和求告主﹔若非聖靈在你心中工作,你不可能照上帝聖潔之標準為罪憂傷。所以上帝的主權一定要站在最基要的地步上,上帝的主權是恩典的原因,按照他的主權,他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聽道的人那麼多,其中有些人產生痛哭悔改歸向上帝的結果,有些人則產生對傳道人的反感,甚至從今以後敵擋耶穌基督。為什麼?因為他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任憑誰的心剛硬就任憑誰剛硬。

    上帝要把你排除在恩典大門之外是很容易的,只要讓你討厭傳道人就可以了﹔上帝許可你討厭那些真正傳道的人、許可你反對真理,便能將你排除在恩典的大門之外。

    你以為你不聽這人講道,是你很厲害?其實是上帝讓你驕傲、讓你自以為很厲害,只要用這辦法,就可以把你淘汰。因為上帝是主動的上帝,千萬別以為自由意志完全在你的行動中,別以為上帝永遠的旨意會因你的排拒而受虧損,事實上是你自己受虧損!正確去瞭解上帝的主權與恩典,會使你更敬畏上帝,而不敢輕舉妄動。

個別性而非原則性的預定

    保羅對「聽道悔改」這件事情追溯到底,他認為不是當時,而是在母腹裡面,他已經被呼召﹔甚至追溯到最遠創世以前已經預定我得救贖,已經在基督裡揀選我。在這一點上,巴特(Karl Barth,1886 - 1968)嘗試作另外一個總結:不在這套教義裡,也不在那套教義裡,而是在基督裡。換句話說,上帝用原則與範圍作揀選的根據,所以不是對個人的預定,而是對原則的預定。上帝預定「只要在基督裡,你就得救」,所以不論哪一個人,只要你進來就得救。用此辦法就解決了預定論的爭辯到底我是不是被預定的?只要在基督裡入門,我就是被預定的。
   
    這是一種逃避的原則和解經法,為什麼?因為此種解釋能免除許多人為的困難,也免除時間範圍之下的人和時間範圍之上的上帝之間的緊張、困擾。但是,這與聖經其他的章節是相違背的。聖經說:在母腹中心,上帝揀選我(參詩廿二9,加一15)。這些經節很清楚指明是上帝個別的預定。上帝是否把所有的人歸納在「在基督裡就可得救」,然後再給你有選擇的自由,以沒有被墮落影響的自由意志去選擇?聖經沒有提到此事。 
   
    所以,「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十三48), 這些「凡預定得永生的人」不是指範圍與原則,乃是指個別的人。上帝預定誰得救,就會去感動他們,叫他們信。這樣,上帝的救贖臨到一個人身上是預定之恩,上 帝預備救贖和差遣基督都是為了他的選民。當耶穌生下時,天使說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將「全世界」救出來,是不是?不是!而是要將「他的百姓」從罪中 救出來(太一21)。這節經文的中心思想是基督的救贖、十字架的代死,其目的是為了要將屬於上帝的子民救出來。

    約翰福音十七章9節說,耶穌「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為什麼?因為上帝要救贖的子民一定要被彰顯出來。基督來到世界拯救罪人,這個計劃是出於上帝永恆的旨意,他道成肉身之後,十字架便成為得救的惟一方法,除此以外別無其他救法,除他以外別無救恩、別無救主。 
   
    只 有一位救主、一個救法、一條道路,除他以外,天下人間沒有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凡靠著他到上帝面前的,他都拯救到底,因為他有超過一切執政掌權者、主 治者的權柄,他的名在萬名之上,耶穌基督是那獨一者﹔上帝賜給他的名是讓萬國萬民都要稱讚他!如此,救贖計劃透過三個位格來進行聖 父預備救恩,聖子成全救恩,聖靈施行救恩。聖父的預備是永世的,聖子之成全是歷史的時刻,聖靈的施行是歷世歷代傳福音的工作。聖父預備救恩,聖子成全救 恩,聖靈施行救恩,三位一體是獨一的上帝,他在歷史上的行動是要使人接受永恆所計劃的救贖工作。此救贖成為他旨意之施行是不能變的,但施行的方式在歷史中 間 則因人而異,上帝以充充足足、豐豐富富的智慧,藉著各種方式來賜予人。 
   
    有 時上帝用病痛使人信主,有時上帝用車禍使人回到主面前,或用艱難使他懇切呼求主,禱告蒙應允,藉此感動他,或用自然界之奧秘使人思想上帝之存在,有時用很 大的困難使人想到人生的結局,有時用政治逼迫使人想到人間之不義。這些都是藉著普遍啟示,再以真理的聖靈引導人進入對特殊啟示的認識以及救贖恩典中。上帝 用各樣遭遇、各樣方法,不論善惡、禍福、苦樂,總把人帶到他為人預備的救贖恩典中。所以藉著宣教士工作、個人佈道工作、群眾佈道工作、監獄佈道工作、醫院 佈道工作等各式各樣佈道工作,不論得時不得時,每一個基督徒應用各樣的方法為主作見證,領人歸主。

「稱義」兩方面的果效

    聖經提到「重生」時用了四個詞:

(l)從上帝生的,

(2)從聖靈生的,

(3)從道生的,

(4)從福音生的

    所以是聖靈藉著所傳的道、福音,把上帝的生命賜給那些領受的人。所以重生的人,是生在上帝國度的人、是領受上帝新的生命的人,藉著基督的死裡復活而領受了福音大能所彰顯出來的「不能毀壞的生命」,這生命是基督藉著從死裡復活所賜下的,是一種新的生命。 
   
    舊 人重生以前是一段遊蕩的時期,或好像胎兒在懷胎的時期,而最後生出來的那一刻,不過是懷胎幾個月以後的果效。所以「重生」不能說是一個時刻,乃是一段時期 的聖靈的工作,藉著道、藉著感化,藉著基督徒的見證、傳道人的責備、規勸、宣揚上帝的道,聖靈大能大力在心中感化運行,之後生命在他裡面成形,他就生出來 了。

    先有了那種生命,才能按照那種生命的本性就是上帝聖潔的要求,來看透自己犯罪是何等可憐、可怕,因而痛哭流淚﹔所以是重生以後才悔改。 
   
    「悔改」從消極方面來看是離開罪惡,積極方面是歸向基督,這就是「信」。「信」是歸入主的死與復活,把我們的罪歸向基督的十字架,而從十字架,他再把那「義」 歸給我們,所以我們能「因信稱義」。不被稱為罪人是消極的,而得到上帝所賜的義是積極的。所以「稱義」有兩方面:不算為罪(消極面),把上帝賜的義加在我們身上(積極面)

    因此我們變成因上帝的「義」而生活的人,因上帝的義活在世界上,成為在罪惡世界為主作見證的義人。這「義」是因信主而得的義,是加在我身上的義﹔不是我配得的,我所配得的只有因罪而加在我身上的審判,但我竟得著因基督復活而賜給我的義,所以是基督的義在我身上。

    保羅講這句話對羅馬帝國 有很大的意義,因羅馬帝國是一個非常注重法律的政治體系,他用法庭常用的名詞,來表達上帝怎樣把「義」加在人的身上。

聖化的理性

    在這「聖化」的過程中,理性的聖化是第一。

    在這聖化的過程中,上帝的道一直光照你,真理的道一直改變、引導你那墮落、流浪的理性。馬丁路德說,人的理性像娼妓一樣,人盡可夫,在每一個人面前表演愛情,今天對這個說很好呀!明天對那個說:「我愛你」,後天擁抱另一個男人。理性像娼妓,沒有專一的對象,所以很多剛研究哲學的人,看這個也對、看那個也很好,佩服得不得了﹔看什麼都對,這就叫什麼都不對,「理性」容易跟那些不完整的理論走。 
   
    只 有歸到聖經的原則中,你才知道「聖化的理性」就是把自己的頭腦帶到越來越合乎聖經的原則。傳道人、牧師或代表上帝站在講台上的同工們,你知道嗎?每個禮拜 你上講台時,你就正在被聖靈使用成為「聖化」人理性的工具。講道的時候,你要求主給你力量,當你正在講道的時候,上帝藉著這一段時間,作他永恆旨意裡的工 作,上帝正使用歷史的時刻,把他們的生命帶到愈來愈靠近上帝思想的地步。所以你要尊重你的職分,你站在台上的時候,你正在用上帝的道去潔淨人的思想,把人 思想裡的渣滓除去,把人帶進更靠近上帝思想的道路。

    當然,每一個政治體系,與每一種革命的人都是用他們洗腦的辦法,把人帶到他們的思想體系裡面。那種洗腦的工作是人本的,但我們是神本的,我們要人歸回創造他們的上帝的思想裡,把人的理性帶到上帝造人的原先功用裡。

聖化的感情

    你能夠感受到上帝所感受的,你能夠愛上帝所愛的,你能恨上帝所恨的,你能厭惡上帝所厭惡的,你能喜悅上帝所喜悅的。當你把你的感情與上帝的感情相融合到一個地步,你可以照上帝的喜怒哀樂而喜、而怒、而哀、而樂。那種聖化的感情,也就是你的靈性達到越來越高超的地步。

    一個人當上帝發怒的時候,他願意與上帝一同發怒,這個人才叫做合上帝心意的人﹔當上帝正在以他慈悲的愛向人顯出他憐憫的時候,你願意與上帝一樣憐憫人,這才叫做合上帝心意的人。 
   
    為什麼約拿不要到尼尼微去,因為他的感情還沒有聖化。上帝愛的,他不愛﹔上帝愛的,他卻恨。在約拿書最後一節還是談到感情聖化的問題這十二萬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孩子,我怎麼能不愛他們呢?你連一棵樹也都沒有種,我現在把它除去了,你都會感到可惜,難道我不能愛惜人嗎?上帝把我們拯救以後,要聖化我們的感情,使我們的喜怒哀樂,能與上帝的喜怒哀樂同情、同意,合上帝心意。 
   
    今天上帝要顯慈愛,很多人會報名作他的代表,說:「主呀!我要去傳揚你的慈愛。」

    若上帝說:「我要向教會行審判。」

    你會說:「主呀!你差派別人吧!這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我不作。」 

    「奉獻」是什麼?奉獻不是我先作什麼,然後我求上帝簽字。奉獻乃是不知道要作什麼,我先簽字,求上帝填表。如果你說:「上帝呀!你無論要我做什麼 ,我都願意。」

    上帝回答說:「作碼頭工人!」

    你就去,這叫奉獻。現在很多人的禱告、很多人的奉獻,是自己定自己意志所要的,叫上帝來答應你,這是虛假的基督徒,你明白兩者不同的地方嗎?「聖化的感情」 就是上帝要我發怒時,我與上帝同怒﹔上帝要我愛的時候,我與上帝同愛﹔上帝要我顯明責備的時候,我與上帝同責備。為什麼摩西第二次擊打磐石的時候,上帝就 發脾氣,而不讓他進入迦南地?又為什麼在這之前,他把上帝親手寫的法版摔破時,上帝不生氣?因為他生氣時,剛好是上帝生氣的時候,所以上帝對他不生氣﹔當 上帝生氣的時候,他與上帝一同生氣,上帝說:「我們一同生氣,沒事!」但當我正要愛的時候,你發脾氣﹔我發脾氣的時候,你正在愛﹔我要行公義的時候,你表示虛假的慈愛﹔你誤代表了上帝,你就糟糕了! 
   
    今 天聖靈論已被人曲解到了一種非常膚淺的、以現象代替本質的可憐地步。聖靈充滿一個人以後,這個人整個聖化的感情就隨著上帝喜怒哀樂的表現,他能夠與上帝同 心、同意。你那樣責備,因為那是上帝要責備的﹔你那樣忿怒,因為那是上帝要忿怒的﹔你那樣憐憫,因為那是上帝要憐憫的﹔這叫「聖化的感情」,這是救贖的一 部分。

    你不能說:「我得救了,等著坐轎上天堂,等耶穌再來就好了。」

    不是的!你每時每刻要主的靈引導你、充滿你,在感情的聖化中,與上帝的喜怒哀樂調和。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是基督徒倫理的最高峰。但這個可能性,是從與上帝的喜怒哀樂同喜、同怒、同哀、同樂所產生出來的。這是神本的,不是人本的。

聖化的意志

    意志與上帝同向,與上帝同志,這個很難。上帝要的時候,你不要﹔上帝叫你去的時候,你走別的方向,那你一生就浪費了許多時間。

    只有在上帝手中,照著上帝的旨意所定的,這個人可以節省時間,這個人可以贖回光陰,這個人可以善用生命,這個人才可以不白佔地土。 
   
    這 個意志聖化到一個地步:上帝要你去的,你去﹔上帝不要你去的,你不去。我們裡面要很清楚地知道上帝引導我,我要怎樣順從。你也要好好謹慎你的意志,當你的 意志、方向、行動在上帝的意志、方向、行動裡面時,那聖化的意志很重要,因那決定了你這一生能夠被上帝用到多大的可能性。

被成全的完全

    當「聖化」到一個地步時,這人他會以上帝為樂,最後,上帝的主權在他整個生命中間佔最大的位置。當基督再來時,那時人不能做到的,都能被主成全,是「被成全的完全」。

    盡我們的力量去順服他,我們在被主模成他形像的步驟中,唯一能行的就是順服他,唯一要避免的是不要消滅、抗拒他的感動。不使聖靈擔憂,唯一能作的 是 順服他,而順服的原因是主的靈感動我,我才知道什麼命令我該順服。是主的靈使我們的意志聖化,我才會順服,這唯獨是上帝的恩典。在你得救之時,你毫無功勞 可言,到你一生一世成聖、救贖大工成全在你身上,進入「被成全的完全」時,也是上帝的恩典。你對上帝恩典的瞭解,使你的靈性在穩固中完全謙卑順服。當耶穌 再來,這個成全進到最後一關肉體的朽壞要被解決。最後所要得勝的仇敵就是死!從屬血氣的變成屬靈的,從羞辱的變成榮耀的,從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從軟弱的變成強壯的(林前十五 42-44)。這四大改變就是救恩成全之道,連身體也在得贖範圍內。 
   
    由這方面來看,可用三句話來表達靈 魂得救、生活得勝、身體得贖。總合即是救贖之成全!感謝上帝,在整個大系統裡,我們講道、傳講任何的信息都與救贖論有關。但願多講上帝的道,少講人的夢﹔ 多講十字架,少講人的經驗﹔多講聖經的真理,少講人的理論﹔多講上帝心意的,少講人愛聽的。願主的靈感動你、聖化你,使我們在救贖大工裡面成為上帝使用的 工其,使別人與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一同經歷救贖的恩典。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上帝是有『形像』的

    聖經上明確告訴我們:上帝是有形像的。『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1:26-27

     後面又說:『當上帝造人的時候,是照著自己的樣式造的。』(創5:1

    當 然,這裏所說的『形像』和『樣式』,不但是指身體、容貌方面的形像和樣式,而也是指心靈、品德方面的形像和樣式,都是像上帝的。正如兒女在形體和性情方面 像父親一樣,被造的亞當夏娃在上述二方面也都像上帝,為要顯明上帝對人類為父一般的大愛。因此聖經上也稱『亞當是上帝的兒子』(路3:38)。

    然 而有些人卻認強調地認為:上述所謂『形像』和『樣式』是專指心靈品格方面說的,而不是指外貌形像方面說的。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聖經中卻並沒有強調說這是 專指心靈品格方面說的,而且上帝還不厭其煩地選用『形像』和『樣式』二個不同的字,來說明人在外形、容貌和心靈、品格方面都是像上帝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在原文中,這裏的『形像』(希伯來文是tsalem, 英文譯為image 和『樣式』(希伯來文是demut,英文譯為likeness),同創世記五章三節中所用的『形像』和『樣式』兩個名詞,以及在原文中的句法都是完全相同 的:『亞當活到一百三十歲,生了一個兒子,形像樣式和自己相似(原文是照著他的形像,按著他的樣式),就給他起名叫塞特。』

    這種說法顯然是要強調說明:塞特在外貌形像和心靈品格方面都是很像亞當的,就好像亞當在外貌形像和心靈品格方面像上帝一樣。

上帝是有『本體』的

聖經上告訴我們,上帝也是有『本體』的。如經上說:『祂(基督)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來1:3

此處『本體』一詞,希臘原文為hupostaseos,含有『本體』『實體』『實質』等等意思。(英文譯意為:substance, substantial nature, essence, actual being, real being, reality,…)。在英文聖經The New Testament Confraternity Version版本中,將上節譯為:"Who, being the brightness of His glory and the image of His substance." 在英文聖經KJV欽定版本中,將此節譯為:" Who being the brightness of His glory, and the express image of His person."

  但上帝的『本體』或說『實體』,和人的『身體』(希臘文為soma,英文譯為body)在性質和慨念上是絕然不同的,也是人有限的頭腦無法測度的屬天奧祕。上帝的『本體』是不受時間、空間、大小和物質限制的。(詩 103:19-20.66:1,2

祂可以大無外,也可以小無內,祂可以在多處顯示出來,也可以隱而不顯(王上8:27.66:1-2. 23:24.57:15)。

要記得祂是無所不能的(太19:26)。但祂愛我們,喜歡以我們所能親近的形體向我們顯示。不過,人在今生不能看見祂的本體真面,因人見祂的面,不能存活。有一次摩西祈求上帝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耶和華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看哪,在我這裏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18-23

先知以西結也曾在 異象中看見過上帝榮耀形像的模糊顯示。他曾看見四個活物(基路伯)掌管上帝寶座的四個活輪。『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寶座的形像,彷彿藍寶石,在寶座形像以上,有彷彿人的形狀。雲中虹的形狀怎樣,周圍光輝的形狀也是怎樣。這就是耶和華榮耀的形像。』(結1:26-28

其他許多先知、使徒和一般聖徒也都曾看見過上帝榮耀的顯示。(民12:6-8.賽六章.7:9-10.啟四章五章.林後12:1-7.7:55

不過,他們都不能看到祂的本體真面。但將來在聖城新耶路撒冷上帝的寶座前,『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啟22:3-4

  至於人類的救主基督也是具有『真體』的。因經上說:『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一3:2

並且主耶穌再來時,也要『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原文為soma,英文為body,下同)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1.13:43

基督升天後也坐在父上帝寶座的右邊,並應許我們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般。』(啟3:21. 8:1.22:42-44

上帝是靈是不受時地和形體限制的

    上帝是『靈』。如基督說,『上帝是個靈(或無「個」字)。』(約4:24

    『靈無骨無肉』(路24:39原文),是不受時間、地點和形體限制的。正如我們看到上帝雖然『在天上立定寶座』,但又是『充滿天地』,無所不在的。

  如經上說:『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聽從祂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詩103:19,20.另參但9-10.5:11

  同時又如『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麼?』(耶23:24

  『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呢?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66:1-2

    『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賽57:15

    由以上所引經文可見,聖經中明確告訴我們:上帝是有形體的,但同時祂也是靈。這兩者之間是可以和諧一致,而無矛盾的。

     『上帝是靈,然而祂也是一位有形體的神,因為祂曾在人類面前顯示自己(God is a spirit; yet He is a personal Being; for so He has revealed Himself.….

   可惜,有些人只強調上帝是靈,不相信上帝是有形體的。他們的理解是:你若說上帝有形體,那麼上帝的形體究竟有多大多高?豈不知上帝的形體是不受時間空間大小限制的。祂雖然是坐在寶座上的上帝,有千千萬萬天使在祂身旁侍立(詩103:19,20.9-10. 5:11);但祂又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我豈不充滿天地麼?』(賽66:1-2.23:24

    智者所羅門對此也有清楚的認識,他在獻殿祈禱中對上帝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王上8:27

    如 果他們不相信上帝是有形體的,那麼他們也就不能相信天上有上帝的寶座,因寶座也有大小的問題。再推延下去,主耶穌臨別時所應許,祂是到天父那裏去為我們預 備居住的地方,以後還要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裏去,我們將要和天父上帝、主耶穌並眾天使永遠同住的事實,也都成為抽象的象徵,不能相信是真實的了。這是多麼有 害的思想!

   但 我們要感謝上帝,我們的上帝雖然是靈,是充滿天地,無所不在的;但祂又是有形體的真神,祂無限疼愛我們這些蒙基督寶血所救贖的兒女,將來要使我們和祂、和 主耶穌並和眾天使永遠生活在一起。祂甚至還要使我們在上帝和基督寶座前作祭司,晝夜事奉祂;又使我們和基督一同作君王,坐寶座,掌王權;也使我們和眾天使 一同侍立在上帝寶座前,隨時奉差遣到宇宙諸天地去執行上帝永恆聖善的旨意。(啟20:6. 22:3-5)。願我們永遠感謝、讚美、敬愛、遵從、事奉祂!

如何成聖

  人非真正重生做了上帝的兒女,斷不至有愛慕成聖的念頭,倘有人已經重生,自然愛慕遵行父的旨意,要傚法耶穌基督的榜樣。若非如此,就顯出他重生的證據還不確實,或他已經退縮了。
  充滿聖靈的人,和遊蕩在曠野裡的人,大有分別。有三位一體的上帝住在裡面的人,和隨血肉活著被魔鬼引誘的人,大有分別。要辨明完全得勝的人(啟示錄三章二十一節),與從火裡救出來的(哥林多前三章十五節),只有上帝能彀。
  愛慕公義,如飢如渴,聽從上帝說話的人。在今生就能盼望到上帝所要他們到的地步,要知道怎樣成聖:


  ()你若真要成聖了,你必也要脫離那罪惡性情,就是引誘你遠離主,加你許多難處,又必覺得這血肉、這舊人、這肉體的思念、這自己,都不過使你挑重擔。你願脫離這一切有害於靈魂的嗎?

  ()你願意耶穌應許撒馬利亞女人生命水的源頭,成就在你裡面麼?(約翰四章十節你若願意,請回答說「我願意」。

  ()這樣你須盡歸上帝,使上帝能成就祂的旨意在你裡面,此後算你自己和凡你所有的永遠歸於上帝。

  ()又當信上帝肯收留你(哥林多後六章十七、十八節),也深信祂能保全你所交付祂的(提摩太後書一章十二節)

  ()求上帝賜聖靈給你,求了以後,信祂已經賜給你了。(路加十一章十三節;馬可十一章二十四節)

  ()既然如此盼望,如此求懇,就當信祂已在你裡面,這樣就曉得祂在你裡面了。(啟示錄三章二十節)

  ()基督一進來,就當算自己已經與祂同釘十字架了(加拉太二章二十節)。以後若再看見你自己,切勿再認他,因你自己已經釘死了。若要這事真正成就在你身上,要把凡一切屬血氣的求主全部滅掉(約翰壹三章八節), 用信心算這一切屬血肉的已經都死了,如此做法,上帝與你中間,就沒有一點隔絕了。這死並非一日的工夫就罷了,是要一息不停憑著信心過去的,倘有時再看見自 己,務須憑著信心算已經與基督同釘了。或有人想自己一旦與基督同釘,就可不再有血肉看見,這是大錯了,因為保羅向羅馬人說:「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行為必 要活著。」(羅馬八章十三節)

    如此我們不能說不再有血肉看見了,但看見有身體的行為起來的時候,就當靠聖靈治死他,這樣行就能真正「傚法衪的死」(腓立比三章十節),脫去舊人以致可穿上新人。

  ()人到了基督在心裡做王那一步,當記得基督是他的生命(約翰十四章六節;歌羅西三章四節),基督就是生命的食糧,是當該吃的(約翰六章五十三、五十六節,十五章四、五節)。聖靈把基督的生命種在信徒裡面(約翰三章五節),又使這種漸漸成長,成為基督的形狀(哥林多後三章;加拉太五章二十二、二十三節),父是管教我們的(希伯來十二章五至十節),修理我們的(約翰十五章一、二節),若父子聖靈三位同在信徒裡面做這工夫,基督的生命必要完備在他裡面。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人乃上帝之像的原型

上帝的形像和人的原型,乃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兩者須同加考慮。關於這個問題,各派立說不一,茲分論之︰
 
 
    基 督教所講的,乃認為人在被造之時,乃是在一種公義與聖潔相當完善的境界。這並非說人已達到至高至善的境界。他乃被認為藉著順服,乃想望日進無疆,漸漸達到 完善。他乃像一個孩子,在程度上尚未完善,他的情況,乃是預備的,暫時的,他或可更完善並更聖潔,但也可歸於墮落﹗他的本性乃賦有原有的公義,此乃上帝的 形像無上的榮耀,所以乃是生在一種絕對的完善的境界。失去原有的公義,乃是失去人類本性那種理想的境界。人失去了原有的公義以後,雖仍可為人,但不複在那 理想的境界。易言之,人的本性已經惡化與敗壞。複次,人在被造的時候,乃是不朽的。這不僅限於他的靈魂,而乃是他整個的人。人在被造之時,並沒有死亡的種 子在他裡面,照人性原有的本質,人是不必死亡的。倘使他沒有犯罪,他是不應死的。我們又應知道,人類原有的不朽性,並非完全消極的或肉體的,而乃為積極 的,靈性的。此乃指我們的生命還要與上帝聯合,要享受至高者的寵愛。這就是聖經裡面生命的基本觀念,乃為生命之道。
 
 
    天主教對於人類原有的境界,乃有不同的見解。照他們的意見,原有的公義,並不屬於人類完善的本性裡面,而乃是超自然的,後來加添的。人在被造的時候,乃是僅賦予各種自然的性能;而藉著自然的公義(Justitia naturalis),這些性能會彼此和諧地協調。那時人並沒有罪,乃生在一種完善的天真純僕的境界;「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髮動」(羅七8;西三5;帖前四5)。 世人原來所構成的,沒有積極聖善的本質,也沒有罪,但卻受一種作惡的趨勢所困擾,結果就犯罪。於是上帝在人自然素質以外,就加上超自然的恩賜,那就是原有 的公義,使低劣的脾性與情慾能夠服從。當人墮落的時候,便失去原有的公義,但人性原有的素質仍複完整無傷。屬血氣的人乃和亞當未賦予原有公義之前的境界完 全相同,只是有更強的作惡的傾向而已。
 
 
    伯 拉糾派,蘇西尼派,阿敏念派,唯理主義者,進化論者,都漠視原有聖善境界的觀念。前四者都承認人被造的時候乃是在一種無罪的,對道德宗教中立的境界,但乃 賦予一個自由意志,所以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進化論者,則以為人最初乃是在一種野蠻狀態,乃和禽獸所差無幾。唯理主義者以為乃憑他自由選擇決定他的品德,聖 善乃是人對邪惡鬥爭得勝的結果,因此他們以為實在的公義與聖善乃是自相矛盾的觀念,亞當被造之時,也不可能是一種聖善的境界,此乃無啻褻瀆上帝。複次,伯 拉糾派,蘇尼派和唯理主義者,都認為人在被造之時,並非不朽的,死並非犯罪的結果,而乃為所構成的人的本性自然的結果。這也是藐視上帝,乃都違背聖經的教 訓。

聖靈的化身

現在聖靈的作為,乃和舊約時代不同,乃更完滿,乃用更具體的方式,可說乃和我們談話一樣。正如聖子在世之時有形有體的和我們談話,聖靈也要藉著形體到我們中間來。 ──拿祥生(Gregory Nazianzen

教會,基督的身體,他的歷史與發展,乃從五旬節開始。從亞當到基督,許多信徒已蒙恩得救,而聖靈感化的大能,也已在以往各時代彰顯出來。現在教會構成了基督奧秘的身體,藉著聖靈,基督乃住在教會裡面,「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弗一2223
我們有時聽到人說,教會乃是眾信 徒,為著敬拜與造就而自動結合的社團,這種定義,實非確當。這乃無異說,手足耳目,為著行動和工作,就自動結合起來,成為人體。寧有是理。教會乃是從裡面 構成的;基督藉著聖靈而臨在,又因聖靈權能的作為,使人重生,而以基督為長存的中心,把他們組織起來。所以教會之首與身體乃是一體的,並且預定也有同樣卑 微與尊榮之境的歷史。教會,就是他的身體也被他充滿,也稱為基督。「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林前 一二12
安得烈主教說︰「基督在天上,又在地上,從他是教會之首說,他乃在天上;從他是教會的身體說,他乃在地上。」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教會純正的教導──使徒的教導作為基礎

1. 當時教會教導的責任,從屬靈人員轉移到監督(或長老)的身上。

   (1)最初,堂會的講道及屬靈事工的領導權是由屬靈人員負責,他們被稱為「聖靈的器皿」。起初有使徒、先知,後來有傳福音者、牧師、和教師。使徒和傳福音者到處游行工作,而先知、牧師和教師則留在固定的教會工作。

   (2)長老是監督。起初,監督和長老這兩種職位是相同的(20:17,28)。使徒後期教父,羅馬的革利免(主後96)認為監督與長老沒有差別。他們的工作是看管教會。他們顯然有豐富的經驗,負責維持崇拜聚會之秩序。監督長老最初並不是正式的傳道人或教師。他們乃是指導者與看管者。他們像會堂的管理者。

   (3)後來,屬靈者的工作逐漸落在監督的身上。保羅也贊同這種轉變,因此,監督本身必須有純正的道理,並善於教導(提後3:2)。監督長老逐漸取代了監督這個專門稱呼。革利免在其書信中(約主後96)曾宣佈說,監督高過先知,又說監督為使徒的繼承者。他說「就如摩西將祭司的權責交給亞倫家。照樣,使徒便安排其他的人,來跟隨監督。」

2. 主教制的監督制度。安提阿的伊格那丟監督(死於主後115)是最先提倡主教制監督制度的人。他認為:

   (1)每個會堂都需要有一個監督,他也勸勉會眾要忠心於監督。他說:「正如普世教會的中心是基督,照樣,個別會堂之中心卻是監督。」

   (2)監督應該做為地方教會的首腦。早在愛任紐及特土良時期,就有主教制監督制度之組織,也被全體教會接受。

   (3)在那這個時期支持有監督的理由主要是為了防禦異端。當時教會需要有些人能發表具有權威的言論,以抵抗那遍及小亞細亞的諾斯底派,並確保教會統一和純正的信仰。漸漸這些監督的權柄越來越大,而一些比較大的教區有時有某一位監督也興起成為眾監督的首領。

3. 母教會(mother church)的監督。

   (1)當異端威協教會時,教會便需要依賴母教會的監督,加以抵抗。所謂母教會,就是指使徒曾工作過的教會。例如:士每拿、以弗所、耶路撒冷、哥林多、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及羅馬等教會。當時認為這些母教會曾忠心堅守使徒的教訓。

   (2)監督的特別恩賜。當時也相信監督有特別的恩賜。按照愛任紐的看法,在統緒行列中(apostolic succession )的監督有「一種可靠真理的恩賜」,並被認為是可靠傳統的持守者。這恩賜足以保護使徒教導的純正性。他們不像孟他努派,相信那種特別的啟示,反而堅守使徒的傳統。

   (3)起 初,每個會堂都有一個監督。監督的任務就是要堅守使徒的教導。就在這種意義上,他們構成一個有機體,並代表全體的教會。後來,羅馬眾教會之中,被認為最有 優勢的。而保羅和彼得也曾在羅馬工作和殉道。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羅馬存有使徒純正的教導和傳統,並保留有羅馬信條和使徒信經。羅馬教會又比其他的母教會更能 排斥異端,並被認為是教會合一的守護者。諸監督承認羅馬有特別的地位,因此,早在主後220年羅馬克理斯都(Callistus)監 督便自封為「最高祭司長」。特土良也特別指出羅馬為大公教會的中心地。居普良的看法更偏激。他說,羅馬代表普世的合一,正如彼得代表使徒間之合一一樣。彼 得曾作過羅馬的監督,代表使徒間的合一。因此,羅馬必須代表普世教會的合一。從此之後,羅馬便成為教會外在合一的象徵。那樣,羅馬的監督的地位更加強大。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集體崇拜(1)-與上帝相會

    希伯來書的作者,勸勉讀者,不可停止聚會(來十25)。這種聚會的方式就是公共崇拜的方式,當然最好的名稱或許是集體崇拜,這個名稱特別指出,這乃是一個團體的崇拜,而此團體,就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教會的榮耀,在崇拜中表顯的最為突出,從以下集體崇拜的本質的討論中,就能更加明白。

    舊約時代的會幕被稱為「帳篷聚會」,除了指上帝的百姓在那裏要彼此相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上帝說:「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出廿九43),上帝與他的百姓在會所中相會。

    論到門徒的聚集,主耶穌說:「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

    實在說來,新約時代上帝的百姓,在崇拜上較舊約時代的百姓更親近上帝,因為在會幕與聖殿中,上帝是住在至聖所裏,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贖罪大日中,唯獨大祭司一個人才能進入至聖所。但當基督死在各各他山的十架上之後,那隔開至聖所與聖所之間的幔子,從上到下已裂為兩半(太廿七51),這就說明了,由於基督的流血贖罪,從那時起所有的信徒,隨時隨地都能進到以色列的聖者面前。

    聖經提出集體崇拜的觀念是何等崇高啊!當上帝的百姓聚集崇拜的時候,他們就進到上帝居住的所在,上帝與他們相會,他們與上帝相會,他們發現自己與上帝是面對面的,他們的崇拜是他們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

    假如教會真能徹底明白這項真理,那麼就會瞭解崇拜的特質是何等的尊嚴!在那裏絕對找不到輕率與疏忽。崇拜者應當像雅各在伯特利時所說的:「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門」(創廿八17),崇拜者正如摩西在燒著的荊棘中聽到上帝的聲音說:「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出三5

    集 體的崇拜既然是上帝與他百姓的相會,所以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就是讀聖經傳講上帝的話,以及祝福,亦即藉著恭敬地參與敬拜,上帝對我們說話;第二就 是藉著歌唱、禱告與奉獻,以神聖敬畏的心來回應上帝對我們所說的。在上帝子民每一部份的崇拜中,不是我們聽上帝對我們說話,就是我們對上帝的回應。

    偉大尊嚴的上帝,竟能如此屈尊和我們有交通,這是教會何等的光榮:而我們能與上帝有交通,這也是何等的特權啊!

集體崇拜(2)-由上帝開始

    崇拜是從上帝開始,而非從人開始。願意崇拜真神的心,是聖靈在人裏面所作成的工。若沒有上帝在人裏頭賜下重生的恩典,人就會背向他、遠離他,人就會拜偶像,正如多人所作,因為他們的心昏昧,不拜獨一的真神(詩八六10)。若不是真上帝首先尋找人,就沒有人會尋找真神。

    崇 拜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由上帝激發的。上帝吩咐他的子民敬拜他,而他們也順服:他們愛上帝,因上帝先愛了他們;他們讚美上帝,因為上帝賜他們一切的恩惠; 他們為著他是上帝,並他所作的一切而頌揚他。我們敬拜時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對他啟示的回應;在他面前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回應他的道。不要忘記,上帝 對我們所說的,較之我們對他所說的,要重要的多了。

    假 如上帝不來自教導我們,那麼我們這些屬上帝的人,就不知道怎樣來敬拜這位偉大聖活的上帝。假如上帝是個人,我們很容易藉著想像而找出什麼能討他的喜悅,那 麼我們就和他有同等的地位。但是他是上帝,不是人,我們只能夠藉著啟示來認識他,雖然如此,人也不能夠理解他,因為有限的不能夠明白那無限的,因此,人若 以自己發明的方法來敬拜上帝,是一大褻瀆。受造之物,絕不可以不用創造者所規定的方法去敬拜創造者。

    因此欲表明一般崇拜或集體崇拜的內容,只有聖經積極許可的,才用在崇拜的專案中,這是聖經的原則,即十誡中第二誡清楚表明的意思(出廿46)。第一條誡命禁止我們去拜假神,第二條誡命禁止我們用不正當的方法去敬拜真神。主耶穌對當時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也說:「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可七7

以上所說的原則,說明了在集體崇拜的內容中,唯有上帝所指定的部份才有其地位。強調集體崇拜的本質就是從上帝開始。

集體崇拜(3)-敬拜的對象

    不可否認的,有的時候上帝的子民在敬拜上動機不良。他們往往是以自己為目的,而不是以上帝為目的,這種敬拜乃是自我的敬拜,在上帝的眼中看來是可憎的。

    教 會崇拜一旦受到曲解,問題可就大了,也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基督徒到教會,固然是聖徒的相通,可是實質上這還是不夠,重點是他們到教會去,是與上帝有交 通。教會的敬拜,是盼望罪人聽聖經道理的講解而得救,這是好的,罪人得救是上帝得榮耀的一個途徑;罪人到教會去,在信望愛上有長進是好的,但這也只是為達 到崇拜的最高目的——榮耀上帝的一個途徑而已。

    集體崇拜必須以上帝為對象,而崇拜的方向不是在求人的幸福,乃是求上帝得榮耀,那麼以人的幸福為前題的祈求,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存在呢?只有在為著上帝榮耀的前題下才可以祈求。

    基督徒所作的一切事,都必須是為著榮耀上帝而作,甚至包括他的吃喝(林前十31), 但是不論他作什麼,都沒有比到教會敬拜上帝來得直接,也再沒有什麼比集體敬拜更迫切、更立即地來到上帝面前。在集體敬拜的時候,更能感受到上帝的聖潔與威 嚴,所以我們在公禱的時候說:「……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

    基督教會對上帝的崇拜,在本質上是崇高的,崇拜的性質也是崇高的。以下提出五項有關崇拜性質的特性:

一、謙虛的崇拜

    在集體崇拜的時候,上帝與他的百姓相遇,而人是在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賽五七15)的上帝面前。身為受造者,當徹底的謙卑才是。

    敬拜者應該知道,他沒有權利靠近上帝,只有藉著中保耶穌基督才能來到上帝面前,主自己不是親自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嗎?凡想要憑自己來到上帝面前的人,只能發現他是烈火。

    敬拜的人應當知道,若沒有基督豐盛的恩典,他們無法正當地來敬拜上帝,主豈不是告訴他們說,枝子離開葡萄樹就不能結果子,所以他們若想結果子,必需倚靠他嗎?他又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十五45),也與崇拜有關。

    崇拜者應當曉得,就是有基督的恩典,他們也無法將上帝所應得的崇拜歸給上帝,由於當行而未行的罪,使得上帝的榮耀受到虧損。就是他們的義行,也像一件污穢的衣服(賽六四6)。崇拜需要藉著大祭司耶穌基督的犧牲與代求,來潔淨、成全。

二、聯合的崇拜
     
    一 個會眾的崇拜,並非只是幾個人的聚集,乃是以全體的姿態聚集。與會的人都唱同一首詩歌,一起祈禱,聽相同的道,以同一的心志奉獻,領受一樣的祝福,他們都 是在聖靈引導之下,完成一切的活動。部分參與的人可能只注重外表而無實際,則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除了這些人之外,教會從事聯合性的公共崇拜,是必須的。

    雖然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上帝的兒女分散在許多支派當中,但全世界所有真實的基督教會,正如聖經中所要求的,都以忠誠敬虔的態度來拜獨一的真神,亦即,普天下的教會,都是以聯合的方式未敬拜。不論亞洲、歐洲、美洲或澳洲,都使用使徒信經,一致地承認此信經為其共同的信仰。

    二十世紀的教會,與過去幾世紀的教會,在主教導門徒的禱告上聯合了;而新約時代的教會與舊約時代的教會,在唱詩上也聯合了。

三、屬靈的崇拜

    撒瑪利亞婦人曾以公共崇拜的適當場所詢問耶穌,是猶太人的聖地錫安山呢?還是撒瑪利亞人的聖地基利心山呢?耶穌回答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2324

    「心靈」一詞,乃是指著崇拜者的心靈說的,與保羅在羅馬書一章9節中所說:「我用心靈所事奉的上帝,可以見證……。」的心靈是同一詞,故只有用心靈,就是被聖靈所掌管的心靈來拜上帝,才是真正的崇拜。

    「誠實」一詞,可以將新約的崇拜與舊約的禮節加以對照,意思很可能與上帝就是靈的真相一致,因此用誠實和用心靈來崇拜是二而一的說法。耶穌實際上就是說:「既然上帝是個靈,那麼拜他必須是屬靈的敬拜,而且唯獨屬靈的敬拜才是真敬拜。」

    這 並不是說主認為所有公共崇拜的方式都是不對的,我們也無法想像教會在天上的崇拜是什麼樣子,但我們可以確知,只要教會在這有時空限制的世界存在一天,就不 能不在崇拜上帶著某種方式,主耶穌也曾定下一種方式,那就是定下聖餐禮來紀念他的死。因此,所有只求形式主義的崇拜都是不當的;那些只遵行老套的崇拜儀 式,在上帝眼中看來也是可憎的。主用先知以賽亞的話,嚴苛地指責說:「這百性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賽廿九13;太十五8

    相反地,屬靈的崇拜就非常的榮耀上帝,因為這樣的崇拜是承認他是真神。在人這方面來說,沒有任何事能比這件事更榮耀上帝,而且這也才是基督真教會的崇拜。

四、自由的崇拜

    與集體崇拜屬靈性格有關的,是自由的性質。崇拜愈屬靈就愈自然。在崇拜中的自由,正如其他事上的真自由一樣,是在律法之下,可是在這一點上區分有關上帝的律與人的律,是極其重要的。上帝的律是自由的律(雅一25;二12), 上帝將此律法賜給人,並不是要限制人的自由,乃是要他們享有更豐滿的自由。悖逆上帝的誡命,乃是奴隸;順服上帝的律,乃有真自由。相反地,人的律若不是以 上帝的律作根據,一定會破壞自由。在一方面,集體崇拜的意思是,若想得到真自由的崇拜,必須嚴格遵守上帝話語上的規定;另一方面,若是受到人遺傳或規矩上 的控制,那就沒有真正的自由了。

    如果崇拜是自由的,那麼崇拜者就必須對上帝的律法採取適當的態度。唯有本著裏面的人來愛上帝的人,才能自由地敬拜上帝;唯有在敬拜上帝的事上喜樂滿懷的人,才是受上帝自由之靈所控制的人。

五、榮美的崇拜

    聖經屢次提到,上帝的百姓是以聖潔的榮美來敬拜上帝。舊約聖所及其中的裝飾,是按照耶和華指示摩西的樣式所造,而且也是榮美的(民八4), 所以祭司所穿的衣服,尤其是大祭司的,也是榮美的。在新約中也是這樣,崇拜地點的陳設及其所屬物,都是華美亮麗的。可是在公共崇拜上,凡奪去上帝的榮美、 剝奪人敬拜上帝的裝飾品,都應該挪去。那些在外界屬於榮美的,在上帝的殿裏可能是不適當的,凡導致偶像崇拜,或導致干犯第二條誡命的像,都應當從上帝的殿 中除去。如果崇拜的所在,是單純而莊嚴的,那麼那個地方就是真正崇拜上帝的地方。

    可是在現今的時代,公共崇拜的地點已不是那麼重要,就是從前教會在地下墓窟中的敬拜,都為上帝所接納。最重要的是,公共崇拜本身榮美與否,若與聖經的教導相符合,那麼那個崇拜就是榮美的。

    若存著敬畏與聖潔的心,從重生之人發出感恩,因他兒子所賜白白的恩典,這樣的崇拜就是榮美的崇拜。如果上帝的兒女在此崇拜中虛心受教,並但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那麼這個崇拜就是榮美的崇拜。簡言之,崇拜的榮美就是聖潔的反映。

羔羊的新婦(1)-訂婚禮

    聖經常常把上帝和他的子民的關係比作丈夫與妻子,正如將基督與教會比作新郎與新婦的關係。

    把好資訊帶給錫安的,他們的腳蹤是何等佳美:「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賽五四5),「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廿一2)。全部聖經中,沒有一個地方論到教會比此此處更美的了。

    基督與他教會的訂婚禮,是在創立世界以前就訂定了。這訂婚不單只包括在上帝永久的計畫中,它從永遠就是一個實際。

    基 督屢次指出,教會中的肢體是父神所賜給他的,在他大祭司的祈禱中,有七次描述到這件事,他說:「……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 你所賜給他的人。……你從世界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 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聖父阿,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父阿, 我在那裏,願你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裏,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約十七269111224)。父從永遠就把他所揀選的人賜給了基督,做為他的新歸。

    基督為他的新婦陪送嫁妝,而這嫁妝不是金銀寶石,乃是他的寶血。基督是:「從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啟十三8),當日期滿足的時候他來到世間,在各各他的十架上為他的新婦捨命(弗五25)。

    他升天後,回到父身邊,送給教會一樣最有價值的禮物——聖靈。聖靈證明了基督繼續與教會的同在,也表明了他對教會的忠信不渝,更時時提醒教會想起基督曾說過的應許,即有一天他還要再來,來迎娶他的新婦。聖靈要與教會同在,為著那大日作準備。

    因為羔羊與新婦的訂約是出於上帝,所以是不能廢掉的,也因為它是由羔羊的血與聖靈所印證的,所以是不能毀掉的。婚約是出於永遠的愛,所以要持續到永遠。

    希 奇的是,即便是新婦的不忠實,也不能使這婚約作廢。一個人愛他的未婚妻,但當未婚妻跟別人私奔的時候,他還會愛她嗎?這就令人想不通了。但是恩典的上帝卻 對他犯姦淫的百姓說:「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也以誠實聘你歸我,你就必認識我耶和華」(何二1920),這就是永遠的愛,無限的愛,不改變的愛,莫測的愛。

    那名為真實的,永遠也不會放棄他的教會。本著他最大且永遠的信實,就是在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上帝也對教會表顯了他的愛,總是有「按照揀選的恩典所留下的餘數」(羅十一5)。當教會中無數的人被證明不屬靈教會,且基督教會成為撒但居所的時候,那些餘留下的人將繼續成為基督的真教會。到了時候,「凡住在地上」的,許多人名字記載在教會名冊上的,要拜那獸,可是那些名字記載在羔羊生命冊上的人,卻靠著上帝的恩典不拜那獸(啟十三8)。

羔羊的新婦(2)-潔淨禮

    對新婦,要求首要的德行,就是貞操;而基督要求教會的首要條件,就是聖潔。

    教會雖然是從罪惡世界中被呼召出來的,但是她仍然受罪的傷害與騷擾,直等到羔羊與他的新婦完成婚禮的時候,才得以平息。若不到那個時候,教會還不能成為毫無玷污皺紋的聖潔教會。

    在教會潔淨的過程中,基督不會讓他的新婦任其自便,如果任其自便的話,教會不但不能得到完全的聖潔,污穢反而增加,但是基督為教會捨己,「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弗五26

    「用 水」一詞,是暗示新婦在婚禮前的潔淨、沐浴,這是勿庸置疑的,在這裏也是清楚指著聖洗禮,但是最有意義的是,洗禮若沒有上帝的道,就沒有潔淨之力,正如偉 大的奥古斯丁說過:「若沒有上帝的道,還有什麼用呢?水不就是水嗎?聖餐所用的要加上道,才成為一項聖禮,它的本身就好像是可見的道。」

    當主為他自己的人祈禱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又說:「你的道就是真理」(約十七17)的時候,他豈不是將這潔淨的能力歸因於上帝的道嗎?可是,聖經教導說,上帝的道只有被聖靈應用在人心中的時候,聖道才發生能力。成聖是出於聖靈的能力,唯有藉著聖靈人才得成聖潔(彼前一:2);那麼基督藉著聖靈來潔淨他用死所買回來的新歸,而潔淨新婦所用的方法,就是用他的道。

    當上帝設立教會時他就叫教會與世界為仇(創三15),但世代以來這種敵對有助於上帝的子民得到潔淨。從教會過去的歷史看來,纏累教會最大的危機就是效法世界,女人的後裔與蛇後裔之間的分界線模糊不清,這是時刻存在的危機;而迫在眉睫的危機就是羔羊的新婦聖城耶路撒冷,已與大淫婦巴比倫同流合污了(啟十九2)。但是,由於聖靈活著聖道在他子民心中作工,再加上上帝控制他的仇敵,基督將保守這樣的敵對性,並且一直持續下去。

    這也說明了教會的元首,雖然是無所不能的,但卻允許這世界逼迫他的聖徒,而且這逼迫也是極其殘酷的,要常受逼迫以致於死。基督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他不要教會與世界和好,他潔淨教會就像黃金被火煉淨一般,就連他自己本是無罪的,也都含冤受苦得以完全(來二10),所以他藉著許多的苦難使他們聖潔。簡言之,他讓那殘酷的大淫婦逼迫他新婦的唯一理由就是,他極端地愛他的新婦。

    瞭 解了這一切,教會從獅子的洞中、從監牢中、從斷頭臺上、從人刑柱上高歌著對基督的愛:「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 是饑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 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 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羅八3539

羔羊的新婦(3)-結婚禮

    教會現在雖然是基督的新婦,但婚禮還有待將來才完成,直等到「……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十九67)的時候。

    婚禮對羔羊來說,的確是榮耀的,因婚禮將在新婦的大仇敵,亦即用淫亂敗壞世界的大淫婦完全被制伏的時候才舉行。上帝要伸流他僕人血之冤,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而基督的新婦永不再受到淫婦的騷擾,然後勝利的教會將在天上高唱哈利路亞,到那時勝利的教會就完成了。

    新郎要大大的讚賞新歸的榮美,並用新娘服妝飾新婦,讓她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而她的義行就表顯了她的品格,乃是上帝所賜給她的,她已經被羔羊的血所洗淨(啟七14)。上帝要擦去她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廿一4)。一切罪的結果,將被驅散消除,因為罪的本身已被消滅;新舊的聖潔已經完全,她的福杯就得以滿溢。

    羔 羊的妻要以服事她最愛的人,為最大的喜樂,正如女人是為男人造的,而男人不是為女人造的,所以教會也是為基督造的。新婦在服事新郎上,將完成她最高的目的 與達到她最大的喜樂;在榮耀基督上,她要完全以他為樂,因此她要在他面前俯伏於地,高唱:「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 歸於上帝。」(啟五8

    這個完全的婚禮,不是只維持一日、一周、一年、一個世紀,或一千年,乃是要存到永永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