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多特信經」與「抗辯派」之救恩觀點比較

『多特信經』闡明的「宗教改革信仰」
「抗辯派」的「阿米念主義」
1. 宣告「神獨作救恩,神拯救人」
1. 強調「神人合作,神幫助人自救」
2. 三一真神拯救失喪子民:聖父揀選,聖子救贖,聖靈恩召;三位格向同一子民施行拯救
2. 三一真神作工的對象各有不同:聖子救贖全人類,聖靈恩召聽見福音的人,聖父揀選那些回應福音的人;
3. 三一真神的每一位格的工作,皆是確保子民的得救
3. 三位格每一位的工作,皆不能確保任何人的得救
4. 人得救的最終關鍵:完全是神的工作
4. 人得救的最終關鍵:人自己的選擇
5. 信心是神白白賜給子民的,他們永遠蒙保守,必得救到底,有至終得救的確據
5. 信心是人自己的選擇參與,人在得救之後要看他能不能繼續持守自己的信心到底,所以不能確保他至終得救
6. 唯獨神得一切的榮耀:從始至終,完全都是神的工作
6. 神與人都得榮耀:神安排得救方法,人以自己的信心來按照此方法得救
7. 一切都是恩典,主權的恩典,必達到神拯救選民的目的,所以是全然的「神本」
7. 恩典必須加上人的配合,連選民也可能會抗拒神的恩典,使神的恩典達不到目的,所以是徹底的「人本」

怎樣確定你是基督徒

得救的確據──就是對自己的得救、得赦免、得永生、成為上帝的兒女,絕對沒有疑惑。

   
上帝要祂每個兒女都清楚知道自己有永生。聖經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壹五13

   
在這關乎永生與永死的大事上,我們絕對不能馬虎或糊塗。

   
早期的信徒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得救充滿確信,所以能夠在患難中站得住,臉上滿有喜樂與榮光,能為主作強而有力的見證,衝擊、翻轉當時的世界。請看他們的一些豪語:

   
「我們知道我們是屬上帝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壹三2

   
「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飢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 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八35, 38-39

他們是「深知」、「確信」的人。你若接受耶穌基督為你的救主與生命的主,也可加入他們的行列中!

洗禮的來源

很多宗教都有潔淨的儀式,表明人是有罪的,在親近上帝以前要先潔淨自己。舊約祭司制度中有藉水或血潔淨的儀式(8:6、出 29:21、民 8:6-13),先知以賽亞曾經呼籲,要百姓洗濯、自潔、除去惡行( 1:16)。猶太人在從巴比倫被擄歸回之後 ,凡是外邦人要入猶太教,均須行割禮、沐浴禮,並誦讀摩西律法,洗禮在這裡是皈依儀式之一。
 
兩 約之間馬加比革命之後的哈斯摩年王朝時期,有愛色尼派的人,除了入教者須接受潔淨禮外,成員天天奉行潔淨禮。施洗約翰興起時,他呼籲猶太人要悔改,使罪得 赦,並為前來聆聽其訓誨者施洗;這裡也有潔淨的意思。施洗約翰的工作有一項重要目的,亦即預備人心歸向主,為耶穌的來臨鋪路( 1:1-4)
 
洗禮本是外邦人入猶太教的儀式,而約翰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意思就是要猶太人承認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所以今天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的信仰。是一種悔改性的儀式。

生命冊

有關生命冊之經文如下:
 
詩 69:28 願他們從生命冊上被塗抹,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

賽 4:3
主以公義的靈和焚燒的靈,將錫安女子的污穢洗去,又將耶路撒冷中殺人的血除淨。那時,剩在錫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冊上記名的,必稱為聖。

腓 4:3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啟 3:5
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

啟 13:8
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牠。
 
啟 17:8
你所看見的獸,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裏上來,又要歸於沉淪。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見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獸,就必希奇。
 
啟 20:12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啟 20:15
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
 
啟 21:27
凡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
 
******************************************************
 
    為何去尋找這些經文,是因為昨晚(9/25/2008 )小組聚會時,有位姐妹分享啟示錄2011-15節之內容,於是引起大家去瞭解「生命冊」的興趣。當然,在其中也使大家討論到「救贖觀」。
 
    而我因為神學立場偏向「預定論」,所以用以弗所書13-14節:『願 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 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的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藉這愛 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 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 祕,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裏面得(得:或譯成)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 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裏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 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是質),直等到 神之民(民:原文是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來說明「生命冊」的名字是創世以前上帝早先就寫好的。
 
    然 而,因為「審判」的字眼,讓弟兄姐妹認為與行為有關,認為好行為的人才能列入「生命冊」;又有人認為並沒有每個基督徒都列入「生命冊」內。於是,弄到最 後,有些弟兄姐妹都沒有把握自己是否被列入「生命冊」內。不過,最後有人提出:熱心愛主和努力傳福音的一定在「生命冊」上有名字。
 
    心中為這種現象,十分著急。平常傳福音訓練是否不夠扎實?自己都沒有把握,怎麼能引導別人呢?
 
    所以,當場再次強調,「生命冊」是創世已先就寫好,我們得救贖是上帝揀選之恩,是聖靈讓我們「重生」,我們才能進上帝國,成為上帝兒女。可是,他們還是認為「生命冊」必有甚麼典故,要求我把「生命冊」之經文查清楚,下禮拜再和他們分享。
 
    感謝主,今天早上查了,啟 13:8 啟 17:8 支持「預定論」之揀選的看法,所以將來的日子,與大家之交通會好一點,也可以把他們引回聖經的教導,重回「因信稱義」非「因行為稱義」之正途上,也讓他們清楚「得救之確據」。
 
    寫到此不禁唏噓,真理在這時代,仍然晦暗不明,許多號稱基督徒又是長老教會信徒對得救之事認識不清又無確據。在紀念加爾文五百歲生日之際,真是期盼先賢揭櫫之神學思想,能光照黑暗中之人心,能完完全全來到上帝面前!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是指以理知(reason)來為一切事物作衡量。他們的共通點認為宇宙是有理性的(rational),可以以理知來了解。認為一切事物的真相可以以適當的理知(例如邏輯演繹法),配以合理的推論(例如數學),能給「事實」刻出一幅人人能了解的圖案來。

理性主義的思想方法
   
早期希臘柏拉圖的思想提出觀念界(思想/概念)和感官界(物質世界)是分開的,但是理性主義卻縮小這兩個範圍;只看重「心」和「物」。「心」是主體,而「物」是客體,就如「觀念」與「感官」是二元的,是對立的。認定說如果主體()能把握住客體()的話,那就可以得到真知識(或真理)。如果要把握住客體,那最先要把握住主體的存在。怎樣去肯定主體的存在呢?理性主義提出他們的意見。

       主體   ————> 客體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
   
笛卡兒(Rene Descartes,公元1596-1650)因 其理性主義思想的創新而被冠為「現代哲學之父」。藉著祖父所留下來的財產,一生人保持著一個紳士式業餘學者的生活。每天工作與閱讀的時間都很短。多數時間 都是用來靜思默想。年輕時在耶穌會的學院受教育。學習科學,神學,哲學,數學等等。在物理學方面他發現了宇宙動力的總和不變論,在醫學方面他也發現人體血 液的循環,在數學方面,他發明了著名的坐何幾標學。但他真正的貢獻還是哲學與神學。主要著作:《方法論》(Discourse on Method)及《沈思錄》(Meditations)

. 知識論:

人 所認識或所得到的知識都是由客體而來。要怎樣肯定一個人對客體的知識是確定的呢﹖笛卡兒認為最重要是先肯定主體「我」的存在。因此,笛卡兒認為人們可以對 任何東西懷疑,但是有一件事是不能懷疑的﹖就是那個人的「懷疑」。這「懷疑」成為了「我」的「存在」的最好證明。因此,我的懷疑肯定了「我」的存在,那我 所認識的東西都是真確的了。「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I think therefore I am)也就是說當我在懷疑我是否存在的時候,「我的懷疑」就因此證明了我的存在,這口號開創了現代的理性主義。

     一直以來,哲學都在尋找一個人怎樣確定我所見所思的東西是真確的。從「我」這個主體,到「他/它」這個客體之間的關係實在太難確定了。要確定我所見所思的東西是真的,那就應該先確定「我」是真的(或真的存在)。 怎樣證明我是真的存在呢﹖在笛卡兒著名的《方法論》裡有這樣說:有一天笛卡兒在一個很寒冷的冬天,坐在一個很熱的烘爐中默想如何找到真理。他說,當他從烘 爐中出來的時候,他的哲學就熟了。在烘爐中,他發明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論。他也說,如果真理是真理的話,那應該是「清晰明瞭的」。就如 2 + 2 = 4 一樣。他所說的「懷疑」就是「清晰明瞭的」。因此,用感官去認識的東西是最危險的,也是最不能確定的。當然,問說他是怎樣知道他這「懷疑」,他提出了「直覺」(intuition)這觀念。這「直覺」是與生俱來的。

. 證明上帝論:

笛卡兒再提出「上帝實存論」(Ontological Argument)。上帝是「最完美的」。認為上帝不會欺騙我們。上帝是我們想像中最大最完好的。祂也是「最清晰明瞭」的觀念。

    讓我們來審查笛卡兒思想的真確性。「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否是正確的前題?換句話說:「我思故我在」其實就是「我在故我在」的重申而已,沒有甚麼可以彼此證明的。我們每一天所見的東西靠我們的知覺就足夠其存在,又何必以懷疑來證明其存在而多此一舉。或像英國湯樸威廉(William Temple)大主教被問起歐洲歷史上最倒霉的一刻是幾時﹖他回答:笛卡兒將自己關在烘爐的那一天。

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 公元1632-1677)
   
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因接納理性主義,廿二歲就被教會趕出阿城。後來德國海德堡大學聘他為哲學教授。代表作是《倫理學》。神學著作有《神學政治論》。

. 知識論:

他認為宇宙的一切活動是有理性的。而其中的真知識(真理)也可以靠理知推論出來。上帝是一切真理的保証者。他不接受笛卡兒的「知識二元論」,而認為「本質」(substance)是一切真理的基礎。「本質」只有一個,是自生的,是不須依靠其他事物便可以形成的。「本質」又可稱為「上帝」或「自然」。因為一切都在上帝內,沒有上帝,任何事物都不能生出,亦不能存在。(我們稱這理論為汎神論 )

. 倫理學:

認為人生最重要的追是「幸福」。「幸福」只有「人-上帝」在一起才可以得到。他認為人可以藉著「愛」與上帝消融在一起,也能夠保全自己,使自己不被消滅。於是人可以靠著與神的融合而保全自己,也靠著這保全而「存在」於萬物中,也可藉著這「存在」去認識這世界。

        按斯賓諾沙的形而上學,大自然、上帝、人是三位一體的。我們也稱他的哲學是一種「自然-上帝-人」的哲學。

萊不尼茲(C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公元1646-1716)
   
出生於德國的萊比錫。十五歲就閱讀形而上學課本。廿歲得博士學位,並開始講授生涯。曾發明對數表 (Figure-table)。代表作是《單子論》(Manadologie 1714)及《神義學》(Theodizee 1710) 。萊不尼茲可算是最後一個理性主義的代表,也因此他結集了理性主義的學說大成。

. 單子論:

「單 子論」認為事物必有一個中心單子,然後有很多圍繞這中心單子的單子而構成宇宙。從這理論指出為什麼單子與單子之間沒有交往,也就是說人們不能夠站在感官世 界去認識另一個感官世界,應該透過中心單子。每個單子本身是獨立的,所以每個單子也自形成一個小宇宙,每個小宇宙也是整個宇宙的影像。因此,只要人們回歸 內心,在自己的內心裡認識自己的話,這樣也會看到整個宇宙的影像。每個單子有其獨立的存在,但存在的根源在於中心單子,中心單子也是知識的源頭。每個小單 子也領受了中心單子的「精神」,中心單子的目的也決定了每一個單子的目的。

        從這「單子論」,萊不尼茲推出了他的神學。他認為只要世上有存在,就必需有最後的存在。即中心單子的存在,也就是神的存在。這上帝(中心單子)也預定了每個單子的目的。

. 倫理學:

這中心單子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整個宇宙也是美好的。(他碰到了惡」的問題)。萊不尼茲提出「惡」的解釋。把「惡」分為三種:

  a. 形上的「惡」:這世界本身是十全十美的,但卻是偶有的存在。這偶有的存在和那必須存在的上帝比較之下,就覺得世界本身並非十全十美而有缺陷,所以形上的「惡」是必須的,否則與那十全十美的上帝有所矛盾。

  b. 物理的「惡」:自然界中的疾病,痛苦,天災是由於物的有限與不完美,這不完美反映出「善」來,使人因此在有限的物理世界中去追求「善」。

  c. 倫理的「惡」:他認為人們作惡或作壞事,目的根本不是作惡,而是使善人有機會追求善。如果世上沒有惡人,又怎樣證明善人是善人呢﹖因此他結論說:惡的存在是為了善,使善更清晰明瞭,使人們去追求它。

經驗論主義

    經驗主義注重感官經驗。藉著觀察與歸納,認為人們的感官(Sences); 耳、目、口、鼻、手、足所直接感受到的聲、色、香、味、觸這些感覺才是真實的。理性主義認為人們不但擁有與生俱來的認識能力,而且可以認識事物的內容,事 物的內容是清晰明瞭的觀念,可是經驗論主義認為沒有任何的先天觀念,所有人類的知識都是後天的。而且它的起源都是經過感官經驗。
 
洛 克(John Locke 1632-1704)
   
在牛津大學讀哲學、古典文學,教授希臘文及倫理學。後在醫學院畢業,曾長期行醫。《人類悟性論》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3)是他的代表作。
 
知識論:
 
首先,他認為人類的悟性或心靈好像一塊白板(Tabula rasa)。外面世界的影像可以透過感官這窗戶在心靈印上一些印象和觀念。接著人們的心靈就會起「反省」(Reflection)的作用去為這些觀念加工,然後形成知識,由記憶把這些觀念分開組合。藉著這樣的知識論,他認為感受到的快樂和痛苦也是分別善惡的尺度,同時也是倫理的標準。
 
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公元1685-1753)
 
    愛爾蘭人,在都柏林的神學院讀神學,也讀數學。任過七間大學的講師,口才極佳,後任南愛爾蘭主教。
 
知識論:
 
在《視覺新論》(Essay toward a new Theory of Vision1709)及《人類知識原理論》(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1710)這兩本著作內,他提出了他的知識論。
 
他認為人們的視覺對外在世界的體認,開始的時候都是零星的,沒有整體的架構,而整體的認識必須由人們的理知(人們的心靈)才可以得到。這種組織成體系的能力是因為人們心靈有“整體創造能力”。
 
柏克萊認為所有感官世界所給予的資料,非要藉主體()的主觀性(心靈)去統合不可。因此,他在經驗主義中創造了一種觀念論。他說,物體不可能是物的實體,而是心靈的實體。他提出認為主體存在就是「存在即知覺」(Essence is perception),所有的客觀存在就屬於「存在就是被知覺」(Essence is by perception)。 
 
休 謨(David Hume 公元1711-1776)
 
    蘇格蘭人。十二歲入愛丁堡大學。常在圖書館苦修,後謀職於圖書館並著書成名。代表作有《論人類悟性探微》(Enquiry Concerning Understanding1748)、《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1779)
 
. 知識論:
 
休謨的學說屬於懷疑論,以懷疑經驗作為學說的主流,也把英國的經驗論引導至懷疑論的體系。他不承認有所謂實體的存在,一切東西都在感覺之內。他認為所有的東西只不過是「印象」(Impression).「印 象」之外的,不管是笛卡兒的主體也好,洛克的感官世界也好,都是不清晰明瞭的,「印象」是由人們的「記憶」保留下來,然後才成為「觀念」或「思想」。「觀 念」或「思想」是因為經過「記憶」的加工,觀念可以一天天地壯大或一日日地磨損,因此有記憶深淺的原因。當「印象」被「記憶」加工時,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1. 「類似」(Resemblance):如數學的原理,因為是純思想的,可藉直覺而來。因此用不到還原到印象裡面,所以屬於「類似」的東西其可信度最高。
 
2. 「延續」(Continuity):是時空的延續,適用於自然科學,比如「明天會出太陽」。它可能性極高,但有可能是錯的。因此這類的知識較次之。
 
3.  因果關係(Causality):因果是以人們的習慣作尺度通常只是蓋然性罷了,因此可信度最低。
 
. 因果關係:
 
這是休謨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說。他認為因果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通常人們把果放在因之後,因此說「在此之後」(Post hoc)。運用上卻是「因此之故」(Propter hoc)
 
但是休謨認為這不可能是必然性,也不可能是絕對性的,可能會有例外。藉著否定因果關係,他否定了神蹟。

啟蒙時代

    啟蒙時代(或稱為「開明時代 」The Enlightenment)的口號就是「自由、平等」。另外,「科學」成為這時代的“偶像”。這時理性主義和經驗論主義給於人們的思想已在社會中定了形。
 
當時的社會充滿了一片清新的氣象。人們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到處可以見到人們穿著各國彩色的衣服走在街上。建築屋,藝術作品所用的顏色也比較鮮艷。
 
許 多新思潮,新學術在大學及學院中活躍起來。康德為“開明”定義說:「開明就是人類已經脫離了作繭自縳的不成熟階段,亦既脫離了對外界權威的倚賴,與不肯用 理性的情形。『開明』的座右銘就是:敢用自己的理性。」又說:「沒有一個世代應受古舊的教條與規律所約朿,否則就是違反人性,因為人性的使命就是不斷地進 步。」
 
這樣的“開明”定義使到後來的歐洲出現了史無前列的大浪潮浪漫主義、法國革命、人權宣言、英國工業革命、各國爭相要求獨立、人民要求更多的自由、達爾文的進化論、神學的聖經批判等等,使到後來十九世紀的社會呈現一片更新又混亂的情況。
 
  有兩個思潮是在這「開明時代」中稱霸:
 
一.自然神教:
 
自然神教可以說是理性主義與經驗論主義在神學圈子裡的「副產品」。副產品通常只是曇花一現的東西。
 
不過,自然神教幕後的支持者自然神學,到如今仍然流行。我們可從五個方面來了解自然神教:
 
1.  自然神教認為這世界是神創造的。也認為上帝也是自然的。衪在這自然裡放下了次序。萬物也可以靠這自然規律來生存。人們也可以藉大自然來認識上帝。
 
2.  人既然在這自然之中,因此,人也可以從自然之中去發明更多東西。人類也可因此而活得更幸福。人類也要負起管理及改造這世界的責任。
 
3.  人從自然界的啟示中透過神給人的「直覺」(Intuition)或「普遍的觀念」(Common Notion) — 而相信有神。也因此擁有敬畏崇拜的心理。宗教也因此而產生。
 
4.  從自然界中的井井有條有紊的運行中,可以証明神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在這有條紊的世界中用理性來思考。違反理性就是違反神的規律,也因此違反上帝。
 
5.  不接納神蹟奇事,或屬靈的事。任何所發生的奇事,都要用自然來解釋。當時有許多科學家如牛頓,以自然神教作他們的信仰基礎,而自然神教也因此能風行一時。
 
後來,自然神教被人攻擊得焦頭爛面時,世人就以為基督教完了。今天我們仍然可見這樣的感覺存在人們心裡。我們說是休謨在其「論自然宗教」給自然神教封了棺蓋的。
 
二.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只是一個概括性的名詞應用在那些凡對知識的真確性產生懷疑的人。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與經驗論主義相爭不下,加上康德的「開明」定義,自然而然在這「開明時代」中製造出許多懷疑主義者。

康德與唯心論

    康德(1724-1804)可算是現代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他也是一位道德哲學家。他剛好介於傳統哲學(現代)及近代哲學之間。他的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與經驗論的高峰,也是一個總結。
 
    出生於德國的科尼士堡(Konigsberg)一個虔誠基督家庭。長大後不太滿意制度教會而離開。終身未娶。獻身學術。終身也未出遠門,只靠勤奮閱讀與思考。他的實踐「道德命令」(Moral imperative)與中國傳統的倫理實踐思想極相似,因此,尼采諷刺稱他為「科尼士堡的中國人」。
 
    他所著的三本批判書使他名氣大操:《純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關於道德的有:《道德形上學基礎》、《道德形上學》、《實踐觀之人類學》。關於神學的書有:《上帝存在證明之唯一可能基礎》。
 
學說:
 
    康 德哲學的出發點主要是在傳統哲學的「主」「客」對立的知識論中。他首先批判經驗論主義,認為經驗論太過於相信感官,以為看得見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因此對於 形而上的事物都無法撐握,成為感官主義。然後他批判理性主義的偏狹,無論什麼事物都要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去秤。因此,以上兩個主義走在知識的極端,也逃不出 「知」的約束。
 
    藉著這些批判,康德認為主體「我」如果要超越出這「知」的範圍,必須以以道德實踐去「行」。
 
知識論:
 
    康德的知識觀是理性主義和經驗論的結合。他認為不應該像經驗論那樣問「我知道些什麼」這知識的內容,而是認為「知」是形而上的,而是應該問「我能知道些什麼」這知識的形式。進而他說,要知道知識的形式,那是感官不能達到的範圍,而是需要利用主體「我」的另一種先天能力直覺默想(intuitive meditation)
 
    在「純理性批判」一書中,他認為這「直覺的默想」有二種形式出現:
 
一.「先驗感性」(Transcendental Aesthetic),說明人天生來就有擁有欣賞感官能力與功用。這超越了經驗論所提出的後天感官能力。
 
二.「先驗分析」(Transcendental Analytic),說明人具生有能力在時間和空間中分別出「時間」與「空間」。超越了理性主義所認為人的理知是無法把握住「無限」。
 
三.「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說明人擁有綜合的能力。對於以下的各元素可以作出判斷:
 
1. 「量」(Quantity):單元(unity),複數(Purality),「整體 」(Totality)
 
2. 「質」(Quality):真實    (Reality),否定(Negation),「限度」(Limitation)
 
3. 「關係」(Relation):依賴與獨立(Inherence & subsistence), 因果性(Causality),共有性(Commonity)
 
4. 「情況」(Modality):可能與不可能(Possibility & Impossibility),存在與不存在(Existence & Non-existence),必然與偶然(Necessity &contingency)
 
    這些先驗能力(Transcendent abilities)可以使我們所得到的知識「形式」更加的接近「內容」。但是,怎樣能使這些「形式」落實呢?
 
    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認為人除了知性以外還有實行的能力:理性達不到的,實踐理性就有達到的可能。因此,人藉「實踐」能力,就縮短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道德觀
 
    康德認為人生下來自然會去“追求”三件事:就是自由、上帝的存在、靈魂不死。這樣的追求是天生的,是人良知的呼聲。
 
這心中的呼聲是「道德命令」(Moral imperative)。也認為道德是神放在人內心的。人的良心常會發出「道德命令」,人就因此會遵守道德律。
 
康德認為有了道德就不需要宗教,但是道德卻指向宗教,因為道德引導人進入「一個至善的觀念」。
 
證明上帝論
 
    對「上帝實存論」來說,康德認為「上帝是我們想像中最大至善的」。
 
對「創造論」來說,康德認為從創造可以推論至一位創者,但這創造者仍是一個謎,因此,這証明法不能証明上帝的存在。
 
對於「本源論」,康德認為「因果」論並不是絕對的(休謨已經如此証明),而且因果關係的效力也只能發生在物質世界內,因此,不能應用來証明超物質的上帝。
 
唯心論
 
    唯心論(Idealism)認為精神(或屬靈)的價值是最重要的。唯心論主義的範圍較廣,凡是講究精神,心理,的思想均屬在內,宗教也屬於唯心論。我們必須從不同的哲學家的思想來認識唯心論。
 
一.伯克萊(Berkeley)稱自己的哲學為「非唯物論」(immaterialism)。他認為除了人腦中的觀念以外,人無法知曉任何事物存在。物質的東西如樹木花草只是頭腦中的觀念。
 
二.萊布尼茲(Leibniz)認為人利用感覺就如盲人利用他的杖一樣。所以物質是不可能知道的(因為變化),只有在「精神」(Mind)裡的觀念才是不變的。
 
三.康德稱自己的哲學為「超唯心論」(Transcendental Idealism)。他認為知識不可以只靠理性而來,也不可只靠經驗。因為沒有了理智(理性的),感覺(經驗的)就是盲目的。人必須「超出自我」,離開純物質,在空間,時間,和分類(這些都是精神的)領域中去感覺經驗事物。
 
四.費特(Fichte),薛苓(Schelling)和黑格爾(Hegel)都是「絕對唯心論」者。費特認為在人之上有一精神或道德的主使力,人人可以靠著自由及靈性的「自我」(ego)來過活。薛苓認為這「自我」是無限的,絕對的,而整個宇宙就是這自我的表現。黑格爾說所有的現實(reality),不管是自然、歷史、或思想的現實,全是發源於「精神」(mind & spirit)。人類全部的知識不過是那「絕對的精神」(人類的頭腦)想出來的。或者說,人類所有的歷史、自然、思想,都是那「絕對的精神」踏上自知自覺的地步。他認為宗教也是「精神」的一個表現。上帝藉著人的「精神」活動,進入人的自覺中,因此,這「精神」也是上帝。
 
結論:
 
唯心論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証據。唯心論哲學家的理論雖然長篇大論,卻無法實地示範出來。十八世紀尾及十九世紀初時,因為宗教歷史批判學的興起,許多無法証實聖經中歷史的神學家更抓著唯心論。以為它可以給基督教一個理性的解釋。後來看見唯物論者就把宗教與唯心論合起來批判。

唯物論 (Materialism)

    西方的近代哲學可以由1831年黑格爾死的那一天算起,然後從1970年人類登陸太空為止。唯物論或出自唯物論的哲學;如德國的唯物論(無神論、進化論、共產主義),法國的實證主義,英國的功利主義,美國的實用主義,及各種唯物人文的科學,心理學,社會學,都近代哲學的主要思潮。唯物論重物質輕精神。絕對唯物論者,一方面是反對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另一方面相信真正的世界只有物質。
 
    先來看德國的唯物論,可把它分為兩種:辯證唯物論、自然科學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
 
    鄔 昆如在《現代哲學趣談》一書中這樣形容說:「辯證唯物論其實就是黑格爾左派的意見和學說,他們利用黑格爾的辯證法來攻擊黑格爾的唯心論。這些人通常先唸哲 學,然後進入神學的領域,設法用哲學的理論來反對宗教神學的基礎,最主要的是證明上帝不存在,否則用謾罵、諷刺的方式,說明上帝存在的荒謬….設法指出人生的目的只是在此生此世。」
 
    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 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
 
費爾巴哈 (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
 
    他先在海德堡大學唸神學,後到柏林拜黑格爾為師得哲學博士。著書有:
 
 《基督教本質》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1841)
 
 《宗教本質》 (The Essence of Religion1845) 等。
 
    他說寫這些書是要揭穿宗教的本來面目。
 
    當時黑格爾的哲學極流行,連全國小學的課本都有黑格爾的哲學。黑格爾認為「本質」是“正”,「現象」為“反”,他們的“合”才是「真像」。然後「真像」又成“正”,而這反面是超越真像的「絕對」“反”,兩者的“合”就成了「絕對真像」的“合”。
 
這「絕對真像」就是「概念」。「概念」好比「心」,而「自然」則似「物」,兩個相“合”就是「精神」。「精神」的本來面目是“正”,是「主觀的」,但是當「客觀精神」的出現和過分高舉,就成了“反”,要統一這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唯有那「絕對精神」的“合”——>「絕對唯心論」。
 
    費爾巴哈認為「絕對」一詞毫無意義,「絕對精神」這一名詞更無意義。他認為這「絕對精神」仍然是唯「心」的“正”,它沒有真正“合”的出現。他認為真正的“合”是「存在」和「思想」的“合”,也就是「現世」。
 
    他認為「精神」只是人的天性(nature),而宗教就是人將自己的天性客觀化,投影在宗教信仰中。
 
    他認為人是由物質進化而來,神也是物質進化的東西。
 
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本是猶太人。後進入信義會。先讀法律,後到柏林讀哲學與歷史。開始以記者為業,後遇恩格斯把他帶到倫敦去。他先受黑格爾的影響,後接納費爾巴哈的哲學。他與恩格斯在1848年在比利時發表了共產宣言。
 
    最主要的著作是《資本論》(Das kapital, 1867)
 
    在《資本論》中,他提出了物質是生活的條件,而利用物質就是經濟。人類的活動,社會及文化的發展都依靠經濟。在經濟的進展中,資本家()將與勞工階級()對立。要消解這種對立,唯一的方法是工人起來革命。共產社會就是“合”。也只有取得了政治的權力才可以保持這“合”的生存。
 
    馬克思的哲學仍是以「人」為出發點,把「人」和「產品」之間的關係作為問題的中心,把經濟的關係作為社會的發展和哲學的中心。
 
    對於宗教,他首先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是人類前進的死敵。只有除去宗教,人才會為自己打算,才有能力參加階級鬥爭。」
 
    馬克思的哲學-「歷史辯證(絕對)唯物論」-是由英國商人恩格斯出錢出力來發展。
 
自然科學唯物論
   
當時唯物論在全世界普及,自然科學被高舉使到西方的學生接納唯物論。
 
    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22)及赫胥黎(Thomas Huxley 1825-1895)是當時出名的科學家。
 
    達爾文本是愛丁堡的醫學生,後到劍橋大學唸神學,畢業後被按立為牧師。經過多年的生物進化考察,寫出成名的《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認為生物先由一個單一的原細胞(a single prototype cell),經過特別的蛻變而來。然後再經過進化,開始由簡單的生物,經過幾千萬年而成猿猴,人是由猿猴進化而成。在這幾千萬年的進化中,一切生物皆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自然定律來決定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