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主義注重感官經驗。藉著觀察與歸納,認為人們的感官(Sences);
耳、目、口、鼻、手、足所直接感受到的聲、色、香、味、觸這些感覺才是真實的。理性主義認為人們不但擁有與生俱來的認識能力,而且可以認識事物的內容,事
物的內容是清晰明瞭的觀念,可是經驗論主義認為沒有任何的先天觀念,所有人類的知識都是後天的。而且它的起源都是經過感官經驗。
洛 克(John Locke 1632-1704)
在牛津大學讀哲學、古典文學,教授希臘文及倫理學。後在醫學院畢業,曾長期行醫。《人類悟性論》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3年)是他的代表作。
知識論:
首先,他認為人類的悟性或心靈好像一塊白板(Tabula rasa)。外面世界的影像可以透過感官這窗戶在心靈印上一些印象和觀念。接著人們的心靈就會起「反省」(Reflection)的作用去為這些觀念加工,然後形成知識,由記憶把這些觀念分開組合。藉著這樣的知識論,他認為感受到的快樂和痛苦也是分別善惡的尺度,同時也是倫理的標準。
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公元1685-1753年)
愛爾蘭人,在都柏林的神學院讀神學,也讀數學。任過七間大學的講師,口才極佳,後任南愛爾蘭主教。
知識論:
在《視覺新論》(Essay toward a new Theory of Vision,1709年)及《人類知識原理論》(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1710年)這兩本著作內,他提出了他的知識論。
他認為人們的視覺對外在世界的體認,開始的時候都是零星的,沒有整體的架構,而整體的認識必須由人們的理知(人們的心靈)才可以得到。這種組織成體系的能力是因為人們心靈有“整體創造能力”。
柏克萊認為所有感官世界所給予的資料,非要藉主體(人)的主觀性(心靈)去統合不可。因此,他在經驗主義中創造了一種觀念論。他說,物體不可能是物的實體,而是心靈的實體。他提出認為主體存在就是「存在即知覺」(Essence is perception),所有的客觀存在就屬於「存在就是被知覺」(Essence is by perception)。
休 謨(David Hume 公元1711-1776年)
蘇格蘭人。十二歲入愛丁堡大學。常在圖書館苦修,後謀職於圖書館並著書成名。代表作有《論人類悟性探微》(Enquiry Concerning Understanding1748年)、《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1779年)。
一. 知識論:
休謨的學說屬於懷疑論,以懷疑經驗作為學說的主流,也把英國的經驗論引導至懷疑論的體系。他不承認有所謂實體的存在,一切東西都在感覺之內。他認為所有的東西只不過是「印象」(Impression).「印
象」之外的,不管是笛卡兒的主體也好,洛克的感官世界也好,都是不清晰明瞭的,「印象」是由人們的「記憶」保留下來,然後才成為「觀念」或「思想」。「觀
念」或「思想」是因為經過「記憶」的加工,觀念可以一天天地壯大或一日日地磨損,因此有記憶深淺的原因。當「印象」被「記憶」加工時,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1. 「類似」(Resemblance):如數學的原理,因為是純思想的,可藉直覺而來。因此用不到還原到印象裡面,所以屬於「類似」的東西其可信度最高。
2. 「延續」(Continuity):是時空的延續,適用於自然科學,比如「明天會出太陽」。它可能性極高,但有可能是錯的。因此這類的知識較次之。
3. 因果關係(Causality):因果是以人們的習慣作尺度通常只是蓋然性罷了,因此可信度最低。
二. 因果關係:
這是休謨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說。他認為因果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通常人們把果放在因之後,因此說「在此之後」(Post hoc)。運用上卻是「因此之故」(Propter ho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