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天主教神學的歷史發展

     羅馬天主教教義的一般神學立場是半伯拉糾主義。伯拉糾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自由意志,有選擇善惡的能力。他不接受人的意志因亞當的墮落而受到影響。雖然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和伯拉糾主義不同,但它仍承認在救恩中,人的意志與神的恩典是有一種合作關系;這是因為亞當的罪,只令人陷入軟弱的境況,而不是靈性死亡,因此人可尋求救恩。

     天主教教義不是靜止的,它不斷發展,不斷演變。雖然傳統成了權威,但早期的文告也可能被後期的取替,這正反映了天主教教義是在一個漸進的過程中不斷改變。天主教的教義有兩個發展中的傳統,這兩個傳統可以是互不關連的。主流傳統強調上帝的超越性,教會是一個權威、神聖而潔淨的機構。這傳統有不同名稱,如「中世紀主義」、「羅馬教主義」、「梵諦岡主義」、「教皇權威主義」和「耶穌會主義」等。

另一個較小的改革派傳統,則強調上帝的內蘊性,以教會為一個社群;此傳統有同名稱,如︰「高盧主義」、「詹森主義」、「自由天主教主義」,以及「現代主義」。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1962年召開梵諦岡第二次會議,尋求進一步的改革。這個大公會議雖然保持天主教固有的特色,但它尋求改革,使教會得以進行現代化的改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