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二元論在教義及流行信仰遺留下來的痕跡

  從基督教的角度看,二元論在教義及流行信仰遺留下來的痕跡,亦需要反省。     
 一、上帝與世界及人。
  歷代哲學家和神學家至感頭痛的,不是這世界應劃分為幾多界別(如屬靈與屬物),而是它們的相互關係。把上帝與世界混淆的,若非陷於形上的泛神論,視萬物之總和為上帝,或上帝寓形於萬物,就是跌入粗陋的神秘主義(Mysticism陷阱。從近代神學和宗教的表現來說,進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有前者的危險,靈恩運動則有後一項的可能。古教父花了好長的時間與這問題爭戰,指出上帝與世界必須斷然劃分,卻不能分割,上帝是萬物存在的根基,以祂的能力來維持萬有;但在上帝賦與受造界的自由下,我們不能把發生一切的事,都歸到上帝的名下(如罪,Sin)。 就是神學家所言,上帝既是超乎萬有,又是遍存萬物的意思了。至於上帝怎樣既為萬物存在的基礎,同時又不是罪的來源,譬如上帝的工作和人的行動之關係,是歷代都不 容易解決的問題。解決之道常是透過反面來界說,即指出上帝與世界並不包括那些問題,如上帝不是罪惡的創造者,或世界不是上帝的延伸。     
  二、身體與靈魂。
   人本於二元論思想,一直有一種把身體與靈魂分開處理的傾向,此種傾向又多表現於輕身體、重靈魂;可以有兩種結果?一是縱慾主義,以為透過縱慾來敗壞身體,使靈魂可以得到釋放;另一是禁慾主義,如極端的修道行為,使身體得不到所需而衰殘,靈魂可以得到釋放。

    保羅書信中常給人一種錯覺,以為他是看身體為壞的;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謬誤。新約稱身體一詞是soma,可以指肉身或屍體(太二十七5258;路十七37;可十五43),但更多是指一個整全的人,即上帝所造的,具靈、魂、體等功能的人。這種以偏概全的錯誤,很多時候是由於混淆了聖經兩個詞語,即指整全之人的soma,和指肉身的sarx。雖然sarx也可泛指整體的人(如林前七28及下;羅一3),但很多時候它代表世界的模式(kata sarka 林後五16),一種與上帝相離的存在(加五1619;另參羅十三14;西一22,二11)。

    重要的是,新約並沒有稱上帝所造的身體是邪惡的,只有不受上帝之律管制的情慾要被對付,不是身體要受對付。連保羅常被誤引的一句話「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也是指一種不受管制的罪欲要被制服,好叫他整個人能與上帝國(Kingdom of God有分。總的來說,保羅給予身體的重視,最能表現於他說的身體是聖靈的殿,並且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六19  
  三、善與惡的律。

   
最流行的二元論,就是看世界為善惡相爭之地天災人禍以至道德淪亡,是惡律得勝的結果;五穀豐收和道德伸張,是善律得勝的結果;典型的例子,古代有祅教(Zoroastrianism),近代則是民間流行的迷信宗教。基督教神學固然承認罪惡的事實,卻從來不給予它永恆的地位;它有一個起源,也有一個結局。就是現在,罪惡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它只能在上帝的容許下存在,上帝且鼓勵信徒要靠著聖靈(Holy Spirit的大能勝過它。到了時候,基督要完全勝過一切的罪惡勢力(林前十五5257)。       
  四啟示與理性。
   這是困擾基督徒知識分子最持久的問題,形式也有多種,但其主因可追溯至古老的二元論,特別是諾斯底主義那一種。按這思想,人的知識及理性功能有二,一種 是叫人得救的靈智,另一種是一無是處的世界知識。表現於基督教的形式,有些人把諾斯底主義式的靈智,等同於對聖經某種奧秘的知識,而世界知識則等同於世上 的「小學」,是只會叫人自高自大的學問。     
  聖經看整個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一切真的知識皆源於祂,認識這個世界及其運作的原理,就是認識上帝的創造,都是好的,也可以用來服事祂和服事人,因此都是善的。但在得救的事情上,自然的認知能力明顯地是有所不逮,因此需要啟示(Revelation。啟示本身不能單靠某種神秘的冥想獲致。就以中國人來說,要讀得懂和合譯本,至少需要懂得3040年 代流行的白話文體及其用詞(約初中程度);若要懂得原本聖經用的文字(希伯來文、希臘文、亞蘭文),非大學及以上的程度不可,故明白啟示亦需要理性的參 與。但更重要的是,聖經不能僅靠理性的力量,不然我們就只會明白道的字義,不能進入精義去,這是晚期猶太教之人的問題。啟示的精義不單只關乎屬靈或來世, 也有很現實的今世主義它也教導我們應怎樣活在今世中,這是基督教倫理學(Ethics的範疇。故在基督教神學,啟示與理性是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