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表看懂:東正教 vs 改革宗 的自由意志觀
|
主題 |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
改革宗(Reformed / Calvinism) |
|
人是否仍有自由意志? |
有,但受傷、弱化。(synergy) |
靈性上死亡(monergism) |
|
意志的狀態 |
生病、需要醫治 |
完全不能行屬靈之善 |
|
能否自行歸向上帝? |
需要上帝主動恩典,但人要「配合」 |
絕對不能(全然敗壞) |
|
重生與歸正 |
上帝的恩典+人的合作(合作論) |
上帝單方面施行(單因恩論) |
|
是否能抗拒恩典? |
可以抗拒上帝 |
不能抗拒(I of TULIP) |
|
救恩模式 |
醫治(theosis)—人參與與上帝同工 |
法庭式稱義—上帝單方面施恩 |
|
意志在未重生前的能力 |
能選擇行某些善,但不能完全從罪得自由 |
無法做任何討上帝喜悅的屬靈善 |
|
成聖 |
神人合作(synergy) |
上帝主動,人回應(但仍是上帝保守) |
🔥 核心差異一句話:
東正教:自由意志「受傷但仍活著」——救恩需要“神人合作”
改革宗:自由意志「靈性死亡」——救恩完全是“上帝單方面主動”
1. 東正教:自由意志仍存在,但被罪「病害」
➤ 觀念:自由意志受損,而非死亡(bondage vs. wounded)
東正教不接受奧古斯丁的「完全敗壞」或「自由意志死亡」論。
他們認為:
- 亞當墮落後,人性被死亡腐敗所轄制
- 但「上帝的形象」仍然存在,不會完全被摧毀
- 因此意志仍有能力向善,但力量不足,需要醫治
所以:
罪=疾病
救恩=醫治(healing)
上帝恩典醫治人的意志,使人能自由地愛上帝
這稱為 Synergy(合作論):
「上帝工作、人也工作」;
救恩不是 50/50,而是「上帝主動 100%,人自由回應」。
➤ 結論
人不能靠自己得救,但也不是完全被動。
救恩是「上帝與人的共舞」。
2. 改革宗:自由意志在屬靈上死亡(Total Depravity)
改革宗承繼奧古斯丁,強調:
「人在屬靈的事上完全沒有能力,使自己歸向上帝。」
改革宗自由意志的三個要點:
- 人的意志自然是自由的(可選 A 或 B)
- 但人的意志在道德上是被罪轄制的
- 罪人永遠不會選擇上帝,除非上帝先重生他
改革宗稱這為:
- 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
- 人的意志被罪捆綁(Bondage of the Will,路德與加爾文同意)
- 重生先於信心(Regeneration precedes faith)
-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
在這邏輯下:
救恩完全是上帝單方面成就的(monergism)
人不能「合作」,也不能「決定」救恩。
3. 兩者對「人如何得救」的不同敘事
東正教:醫治式(therapeutic)救恩
像醫院:
- 上帝是醫師
- 人是病人
- 人必須接受治療、配合治療
- 恩典恢復人的自由,使他能愛上帝
改革宗:法庭式(forensic)+重生式救恩
像死人復活:
- 人是屬靈的屍體
- 上帝單方面使他復活(重生)
- 人因此能信、能愛上帝
- 救恩不靠人合作,而是上帝主動揀選
4. 兩者在聖經詮釋上的差異
東正教常引用:
- 徒 2:40「你們要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
- 腓 2:12–13「成就你們得救的工夫」
- 林前 3:9「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
- 雅 4:8「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
→ 強調「自由回應」與「成聖過程」。
改革宗常引用:
- 弗 2:1「你們死在罪惡過犯中」
- 約 6:44「若不是父吸引人,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
- 羅 3:11「沒有尋求上帝的人」
- 弗 2:8–9「本乎恩…不是出於行為」
→ 強調「人無法自行歸向上帝」。
5. 實際教會生活中的差異
|
範圍 |
東正教 |
改革宗 |
|
信徒如何得救? |
與上帝合作,不斷成聖 |
上帝揀選、上帝重生、人信 |
|
成聖生活 |
輸液式醫治(聖禮、禁食、悔改) |
聖靈在心中做成,信徒順服 |
|
祈禱 |
祈求上帝幫助我努力 |
求上帝改變我,使我願意順服 |
|
洗禮 |
沒有洗罪咎,是進入醫治 |
約的記號,聖靈工作之途徑 |
⭐ 最常被誤解的一點
❌ 東正教不是說人靠行為得救
他們說:
「恩典使人能自由地回應上帝;回應本身也是恩典。」
❌ 改革宗不是否定自由意志
他們說:
人本來有自由,但因罪的捆綁,他永遠不會選擇上帝。
兩者都承認恩典先行,但對「人可否合作」有本質性的分歧。
📌 結論:一鍵總結差異
🔵 東正教:
人的自由意志受傷但仍存在;
救恩是上帝和人的協同合作(synergy)。
🔴 改革宗:
人的自由意志在屬靈上死亡;
救恩是上帝單方面成就(monergis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