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屬靈的恩賜

    屬靈的恩賜是聖靈所給予的,為的是要建立基督的身體「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林前十二7)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2)

基督徒應當切慕屬靈的恩賜「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原文作:是說預言〕(林前十四1),本著上帝的智慧和愛心運用它們(林前十三)

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11),在各人身上彰顯出來,造就教會(林十一17~十四40)

1.來源:聖靈。

  「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11)

  「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
們作見證。」(來二4)

2.對象:基督的肢體。

  「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說方言的,是造
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
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
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林前十四3~5)

3.目的:造就教會、榮耀上帝、裝備聖徒

    「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你們也是如此,
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312)

4.動機:以愛為出發點(林前十二31~十三13)

二、關於屬靈恩賜的錯誤觀念:

1.分不清禮物(恩賜)和包裝(器皿)之間的關係。

2.恩賜是上帝賜給成熟基督徒的獎賞。

3.「有恩賜的人」可以隨意操縱恩賜。

4.恩賜唯有經常使用才能進步。

5.恩賜必須以某種方式,在某種情況下運用。

6.只在初代教會中存在,今天沒有。

三、聖靈如何工作

1.默示及解釋聖經(提後三16~17)
 
2.繼續基督的工作(約十六7~15)
3.創造天地(創一2)
4.使人自覺有罪(約十六8)
5.使人重生(約三5~6)
6.使人成聖
7.賜下「兒子的心」(羅八14~16)
8.幫助代求(羅八25~27)
9.賜下能力(徒一8)
10.賜下屬靈的恩賜
(林前十二4~7)
1.超自然的天使(來一14)
 
2.超自然的人
(徒廿一9)
3.聖經:上帝的話(太四4710)
4.環境
1.正式教會聚會的時候(林前十四26)
2.非正式的:個別團體中間(徒廿一10~11)
3.單獨親近上帝的時候
1.更明白聖經
 
 
2.向個人傳福音
 
3.創造
4.認罪
5.重生得救
6.成聖
7.被上帝接納、蒙帶領和受教導。
8.代求
9.得能力
10.得著屬靈的恩賜

甚麼是信經

「信經」這個字出於拉丁文「我信」(Credo, I believe),為初期教會時期,由初信者於受浸加入教會時作宣告,以確定初信者之信仰。

這個「我信」漸漸被採用於教會的崇拜儀式中,由信徒宣讀,也配上曲調,便於歌頌記憶。其發展由最初之「(我信)耶穌是主」的短短宣告,漸漸因著時代背景的需要,而將一些權威人士所公認之信仰的條文,加到原來簡短通俗的宣告之上。

這些摘要簡潔的信仰條文,也就是在第二世紀的愛任紐(Irenaeus)所稱的真理的準則(the canon of truth),特土良(Tertullian)所稱信仰的準則(the rule of faith),是一個措辭可以變通,但是內容卻不能改變的真理或信仰的精粹。

試 想在教會初產生,福音被廣傳之際,基督徒不像我們今天,聖經是隨手可得。舊約聖經通常要到猶太教的會堂裏纔有,但因為新約信仰與猶太教信仰截然不同,不久 猶太會堂就向基督徒關閉了,而基督徒也就無法看到舊約聖經了。新約聖經裏的福音書及使徒的書信,要到第一世紀末了纔完全寫成。當時印刷術尚未發明,這些書 信都是以手抄本的方式散布在各處,沒有人能擁有如今日裝釘成冊的聖經。另外,對於新約書目之公認確定,要到第四世紀中期之後。而且當時絕大多數的民眾皆不 甚識字,就算他們有了聖經,也不見得看得懂。再加上初期教會受到許多似是而非的異端之風吹襲,為了要確保正統的信仰,當時教會的帶領人士,就在所通用並熟 悉的使徒書信中,將所認為之正統信仰,以精簡摘要為原則,制定出一些信仰條文,易於背誦,正式公告於世。信經就是這樣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

信經在教會歷史中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教會教義的發展上,許多學者視之為里程碑,或為歷代信仰之代表作,或為神學爭論之裁決。時至今日,信經仍然舉足輕重,左右並影響教會的神學思想,及基督教的公開教導。

當然,不禁有人要問︰「現在聖經很方便取得,還要信經嗎?」

我的看法是︰仍然需要!雖然時代進步,教會內之異端僅僅換湯不換藥,他們比我們對聖經更熟稔,只是他們常常以字句來誤導與混亂,所以我們需要以信經整全之架構來駁斥,所以今日我們仍要明白且使用信經來對抗之。

上帝主權的恩典﹕聖父﹐聖子﹐聖靈的救贖工作

三位一體的教義的兩個角度﹕

() 本體論的三位一體  Ontological trinity

() 救贖計劃中三位一體所扮演的角色 Economic Trinity

The Father: plans                                        Eph. 1:3-6 
        “the covenant of redemption”
聖父﹕計劃﹕救贖之約                            1:3-6

The Son: obeys, “volunteers,” accomplishes          Eph. 1:7-12 
        “the covenant of grace”
        The Son: humbles himself                              Phil. 2:5-11
聖子﹕順服﹐自願﹐成就救贖﹕
恩典之約                                            1:7-12
        聖子﹕謙卑自己                                    25-11

The Spirit: applies the benefits of the salvation
Accomplished by the Son                           Eph. 1:13-14
聖靈﹕施行聖子所成就的救恩                        1:13-14


上帝的恩典﹐是宇宙掌主權的王的恩典。
God’s grace is the grace of a sovereign (the King and Lord of the universe).

上帝﹐掌宇宙主權的上帝﹐是恩典之上帝。
God, the sovereign King and Lord of the universe, is a gracious King. 

*******************************

    所以,說到上帝的恩典,我們必須有一個認知:上帝是既慈愛又公義之上帝,要救我們脫離罪惡,我們不可沉溺於罪中,要在基督耶穌裡,得重生的生命,過更新的生活︰榮耀上帝,以上帝為樂!

耶穌的神性 — 歷史的耶穌是永世的基督


A.
從耶穌在《約翰福音》裡的說話認識他的神性:

1
.約三:12-13 “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耶穌自稱為“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對人說地上的事,又說天上的事,你說他是誰?

2
.約五:17-2326 “耶 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稱上帝為他的父,將自己和上帝當作平等。耶穌對他們 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父愛子,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 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希奇。父怎樣叫死人起來,使他們活著,子也照樣隨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父不審判什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叫人都尊敬子 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
耶穌自稱是“子”,并稱上帝為父,“將自己和上帝當作平等”。你說他是誰?

3
.約六: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信耶穌的人得永生,在末日耶穌要叫他復活。你說他是誰?

4
.約六:62-63 “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耶穌說他“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又說自己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你說他是誰?

5
.約七:16 “…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
耶穌一再聲稱自己是被差來的,所說的,所做的,所教訓的都不是自己的,乃是那差他來者的。你說他是誰?

6
.約八:28 “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
耶穌自認是基督。

7
.約八:42 42耶穌說:‘倘若上帝是你們的父,你們就必愛我,因為我本是出於上帝,也是從上帝而來,并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他差我來。’”
還有誰敢這樣說自己是“出於上帝,也是從上帝而來”,除非他真的是基督?

8
.約十四: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除了耶穌,還有哪一位教主敢這樣自稱?

9
.約八:46 “你們中間誰能指証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什麼不信我呢?”


  
約十八:37 “…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証。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約十四:“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耶穌是真理,是啟示者,是永存的﹔教主是尋道者,是被啟示的,是偶存的。你說他是誰?

10
.約十:24-38 “猶 太人圍著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訴我們。’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與父原為一。’…猶太人回答 說:‘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的話﹔又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上帝。’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上帝>嗎?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上帝道的人,尚且稱為上帝﹔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他自稱是上帝的兒子,你們還向他說<你說僭妄的話>嗎?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們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我,也當信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
耶穌在猶太人面前承認是基督,又自稱是上帝的兒子,也說“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你說他是誰?

11
.約十五:16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并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
耶穌教人奉他的名禱告,父必垂聽,把所求的賜給他們。你說他是誰?



B
.從《馬太福音》的記載認識耶穌的神性:

1
.太一:16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2
.太一:20-2123 “正 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 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3
.太二:4-6 “他(希律王)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4
.太三:16-17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上帝的靈仿佛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5
.太四:“那試探人的(魔鬼)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6
.太五:17-18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太二十四:35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7
.太七:28-29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

8
.太八:16-17 “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9
.太八:27-29 27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耶穌既渡到那邊去,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兩個被鬼附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他,極其凶猛,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他們喊著說:‘上帝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

10
.太九:“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11
.太九:24-25 “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他。眾人既被攆出,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

12
.太十:32-33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

13
.太十:37-39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14
.太十一:3-6 “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盍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15
.太十一:27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16
.太十二:6“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17
.太十二:16-21 “又 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18
.太十二:38-42 “當 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 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 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 門更大。’”

19
.太十三: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20
.太十四: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上帝的兒子了。’”

21
.太十五:30-31 “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上帝。”

22
.太十六:15-20 “耶 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 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盤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 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當下,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他是基督。”

23
.太十六:27-28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

24
.太十六:21 “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并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太十七:22-23 “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太二十:17-19 “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在路上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

25
.太十七:1-9 “過 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 耶穌說話。。。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耶穌吩咐他們說:‘人 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25
.太十八:19-20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26
.太十九:28-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27
.太二十:2328 “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28
.太二十一:“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29
.太二十一:23-27 “耶 穌進了殿,正教訓人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若告 訴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對我們 說:這樣,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若說從人間來,我們又怕百姓,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先知。’於是回答耶穌說:‘我們不知道。’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 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

30
.太二十六:26-29 “他 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 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31
.太二十六:32 “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32
.太二十六:63-64 “耶穌卻不言語。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33
.太二十七:4354 “他倚靠上帝,上帝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上帝的兒子。’。。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并所經歷的事,就極其
害怕,說:‘這真是上帝的兒子了!’”

34
.太二十七:46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

35
.太二十八:5-718-20 “天 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裡 復活了,并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 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教會的榮耀和不可摧毀性

教會有四個身份特徵:

   
一、使徒性,這是教會的根基﹔

   
二、聖潔性,這是教會運作的平台﹔

   
三、大公性,這是教會的國度疆域﹔

   
四、合一性(又是多元性),這是教會的組織形態。

[教會的榮耀]

       把四個特徵加起來,教會的榮耀是沒有任何世界上的組織結構可以比擬的。聖經說:

    一、詩篇19:1-6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上帝透過創造彰顯他的榮耀。


    二、約17:1,4-5,10 “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主耶穌的救贖世人榮耀上帝,自己也得了榮耀。


    三、弗三:21 “但願他在教會中,并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 - 上帝透過教會彰顯他的榮耀。“在教會中”得著榮耀可以和“在基督裡”得著榮耀相比,可見教會在上帝的眼中是何等尊貴!


[教會的不可摧毀性]


       從外表上看,教會是很脆弱,難以跟軍事強權相比。歷史上的國度此起彼落,最偉大的列強成立不久後就消失了,但教會雖歷經世代卻永遠長存,教會是不可能毀滅的。

    太16:18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盤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


    弗一:23 “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在世界上無數的組織當中,耶穌基督唯獨稱教會是屬乎祂的,所以祂待教會,“總是保養顧惜”(弗五:29),絕對不讓任何人或強權毀滅教會,因為“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可見教會具有強大無比的能力,是無敵的,不可摧毀的。


[上帝怎樣保守教會]

    一、上帝保守教會脫離外在的攻擊。賽54:17 “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

    二、從古到今,上帝保守教會不被異端錯謬所勝。(約十六:13 真理的靈引導教會明白真理)


    三、恩典之約,上帝不能沒有教會。


    四、教會對外傳揚福音,“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西一:13)上帝繼續將人數加給教會。

啓示的特質

一、上帝主權的啟示

        直 捷了當地說,聖經的宗教是超自然的宗教。據此,所有人,作爲被造者,他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上帝。並且,上帝在罪惡世界的發展中,施行了特別的干 預,爲的是拯救人——否則人就只有滅亡一途。在伊甸園中,上帝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與無罪之人同在,即,祂成爲人的社會環境中很特別的一個要素(創三8)。

這 種親密的關係却遭到墮落的破壞。但上帝並沒有因此不再關心人。反之,祂立即開始了在人類歷史中一系列的干預動作,藉此使人可從罪中得釋放,並且使人不為罪 惡所阻攔,仍能被帶領達到其終極的目的。這些干預動作包括爲自己分別出一群人;並藉著他們傳揚上帝的名;而這些人的獨特性乃在於上帝「與他們親近」(申四7;詩一四五18)。

但 上帝不允許這群人以爲他們之所以被分別出來,乃是由於他們自己有什麽特質可以吸引或決定上帝的揀選;在以色列中,沒有一種意識比這更突出:是耶和華揀選了 他們,而不是他們揀選了耶和華,並且耶和華的揀選乃完全根植於祂自己恩慈的意願。上帝亦不容許這群人以爲他們之所以被分別出來、領受關於耶和華的知識,乃 只是爲了他們自己的緣故;上帝一開始就清楚說明,祂與他們奧秘而又恩慈的關係,其最終目的乃是對全世界的祝福(十二2-3;十七4-616;十八18;廿二18;比較羅四13),使地上分裂的家庭再聚合在耶和華榮耀的統治之下,以及咒詛的逆轉——全世界都因罪的緣故而伏於咒詛之下(創十二3)。

然而,與此同時,只有在以色列中耶和華才得被認識。上帝對以色列啓示了祂的話語、顯明了祂的性情和審判,沒有其他國民享有此殊榮;因此也沒有別人知道上帝的審判(詩一四七19f.)。相應地,當以色列的盼望(也是列國的盼望)來臨時,祂自己毫不猶豫地親口宣布那被祂所帶來的拯救,儘管普世適用,却「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四22)。與此同時,在這救恩啓示的主要宣講者口中,之前未獲這啓示的列國被稱作「以外」,「在世上沒有盼望」和「沒有上帝」(弗二12),因爲他們與以色列國無分,在帶應許的約上是外人。

因 此聖經的宗教宣告自己說,它不是人尋求上帝的結果,好像他們碰巧感受到祂,就找到了祂一樣;而是恩典的上帝在人類中的創造,爲祂自己做成一子民,好讓他們 可以宣揚對祂的讚美。換句話說,聖經的宗教獨特地呈現自己爲一啓示的宗教。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宣告自己是啓示的宗教、唯一啓示的宗教;並以此與所有其他的 宗教相區別——這些宗教被認爲都是人機巧的産物,而它自己却不是。

二、啟示的普世性

        但是,這關於啓示的排他性宣稱——聖經的宗教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如此宣稱——並不意味著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活神,未嘗沒有向世上的萬民顯出自己的證據來(徒十四17)。

聖 經的確說,在上帝實施救贖的過程中,祂曾忍耐萬國一段時期,任憑他們偏行己路;但聖經立即說,上帝並非未向他們施恩,却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他們飲食飽 足,滿心快樂。因此我們不僅被告知,上帝在祂的護理中,不斷彰顯自己離世人不遠,要叫他們尋求祂,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徒十七27);而且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就透過祂手中的工作明明地彰顯祂的永能和神性(羅一20)。

因此,絕大多數人沒有對上帝的知識、或沒有按本份事奉祂,並非由於上帝未能成功地宣布關於祂的知識,而是由於這些人從罪而來、無知而昏暗的心,以及受罪污染而成虛妄的理智(羅一21ff.); 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以虛謊替代了上帝的真理,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永遠可稱頌的造物主。因此,實在正是因爲他們在罪中以不義抵擋真理,拒絕在他們 的知識中承認上帝(他們正如此宣稱);更進一步,正是因爲,由於他們的罪,上帝在祂創造和護理中所賜關乎自己的啓示,對人的需要不再足够;上帝就在歷史中 進行超自然的干預,爲自己做成一子民,並透過他們最終祝福世界。

三、特殊啟示與普遍啟示

        很 顯然,上帝在這幾類彰顯中帶給我們兩種啓示,或啓示的兩個階段;我們需要區分它們,以免混淆。有一種啓示是上帝不斷帶給人類的:據此祂的永能和神性被顯 明。還有一種啓示是上帝只給祂的子民的:據此祂救贖的恩典被顯明。這兩種啓示或啓示的兩階段都被聖經前後一貫地堅持。比如,在詩十九中,它們一起被强調: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它們的準繩傳遍全地」(14節);「耶和華的律法是完全的,能使人心甦醒」(7節)。 詩人以讚美上帝——那萬物的創造者——的榮耀開始,這榮耀被寫於諸天,沒有人不能看見。但從這裡開始,他很快就上升到對耶和華憐憫的更響亮讚美,讚美那守 約之上帝、那位把有拯救功效的誡命賜給其子民的。站在這更高啓示之上的,是最後對從罪中得拯救的禱告,這禱告結束於一偉大的三重呼喚、帶著感恩的崇敬: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14節)。

培根爵士說,「諸天的確述說上帝的榮耀,但却沒有使詩人賴以祈求赦免和盼望成聖的旨意。」

培 根爵士這句話準確地說出了這兩種啓示、或啓示兩階段的分界點。一種是就人之爲人來說的;另一種則是就人之爲罪人來說的;但因爲人,雖然成爲罪人以後,並未 變成非人,而只是增添了一種新的需要、一種新的看護,依此人才能到達其存在的最終目的;那麽針對人之爲罪人而賜下的啓示,就並不取代針對人之爲人而賜下的 啓示,而只是以新的看護來補充它,使他在這種新的、瞎眼、無助、以及因罪而負咎的情況之下,仍能達致其存在的最終目的。

        這 兩種啓示或啓示的兩階段通常以不同的名字來加以區分:自然與超自然啓示、或普遍與特殊啓示、或自然與救贖啓示。每組名詞都有它們各自適用的地方,也都描述 了它們在特徵、範圍、和目的等方面的實在區別。一種啓示透過自然現象的媒介,在自然界或歷史中發生;另一種啓示則意味著對自然狀態的干預,並且不僅在來源 上、而且在方式上都是超自然的。一種啓示是給所有有理智的被造之物,因此所有人都可獲取;另一種啓示却只給一些特別的罪人,上帝的救恩只向他們顯明。一種 啓示考慮到、並滿足被造之物對上帝的知識的自然需要;另一種啓示却把破敗扭曲的罪人從他們的罪及其後果中解救出來。但是,儘管它們可如此區分,我們却不能 把這兩種啓示或啓示的兩階段彼此對立,或淡化它們相互關係和作用的緊密程度。它們共同組成一個整體,沒有對方彼此都不完整。就最一般的看法來說,啓示乃根 植於上帝的創造,和祂與其有理智的被造之物的關係,此關係乃上帝以賜予他們存在的方式而形成。啓示的目標是實現人被造的終極,這終極只能透過上帝的知識和 與祂完美、不間斷的交通而達到。當罪進入世界以後,它破壞了人與上帝的交通,掩蓋了可從自然界而得、關於上帝的知識,於是另一種啓示的模式就成爲必需;它 必須有另一種內容,適應於罪所帶來、人與上帝之間的新關係,以及罪所造成的理智、心靈、和意志的新情況。然而,我們不能以爲這種啓示的新模式,是一種事後 的權宜之計,好像因一種未預料到的偶發事件而來。人類發展的實際過程,就本質而言,原是在上帝的預料和設想之中,人也因此被造;因此,啓示就其雙重形式而 言,乃是上帝對人從起初就有的旨意;它也就組成一個整體,以使人在他實存的景況之中,實現其被造的終極目標。我們可以在這統一的啓示之中區分出兩種元素, 它們因合作而産生結果;但我們必須時刻謹記,只有通過它們的合作,結果才得以産生。沒有特殊啓示,普遍啓示對罪人來說就是不完全、也是沒有效用的,只能産 生——任何當它單獨出現的時候,它事實上也就只産生了——讓人無可推諉的結果(羅一20)。

沒有普遍啓示,特殊啓示就沒有對上帝的最基本認識爲其根基,而在這知識中,上帝是大能、智慧、公義、良善、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沒有這些知識,這位偉大的上帝爲拯救罪人而在世界上施行的干預,就不可理解、難以置信、也沒有功效。
       
四、人的罪與特殊啟示的必要性

        只 有在伊甸園中,普遍啓示對人的需要才足够。當還不是罪人的時候,人在伊甸園中並不需要上帝那種恢復罪人與上帝交通的特別恩典,或關乎這特別恩典、針對罪人 的特殊啓示,以使他們可以與上帝住在一起。還不是罪人的時候,當人在伊甸園中思想上帝的作爲時,他在其未被玷污的思想中清楚看見上帝的形像,而在其未被攪 擾的心靈深處,他帶著一種罪人所不能瞭解的、親密信靠的關係與上帝住在一起。然而,上帝在伊甸園中的啓示不僅僅是「自然的」。不僅對禁果的命令是一條積極 的誡命(創二16),而且整個歷史也暗示出一種與上帝的密契關係,這種密契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叙事藝 術的形像化,或完全解釋爲無罪之人對上帝在其工作中的生動感受。很顯然,所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是人在伊甸園中與上帝住在一起,享受著一種立即而非間接的團 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理解說,人若沒有墮落,就將持續享受這種與上帝直接的密契;而這直接密契的中斷,乃是由於罪。因此,根植於罪的不是特殊啓示的 超自然性,而是超自然啓示的特殊性。若人沒有墮落,諸天仍會繼續存在於它全部的歷史之中,正如在它的早期歷史之中一樣;每個人仍能享受對上帝的直接觀照和 立即交談。但人墮落了,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把守了道路:上帝却用迂迴的方式突破把守,進入人黑暗的心靈,並啓示祂救贖的愛。通過緩慢而漸進的步 驟,祂立即開始實施祂的救恩目標,塑造世界以使之能接受這救恩,並爲自己揀選出一子民,在漫長、疲乏的歲月裡訓練他們,直到時候滿足,祂才張開雙手,差遣 人宣告祂對全地的偉大救恩。

五、普遍恩典的自然性

        當 然,從伊甸園之門被關閉之日起,上帝的普遍啓示,嚴格來說,不再是超自然的了。這自然不是說上帝丟棄了祂的世界,讓她在自己的敗壞中潰爛。祂的護理仍然統 管一切,繼續把人帶向他們被造的目標和結局;這結局的保證乃在於上帝在祂自己恰當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使人在上帝統管護理下的存在被延續——這延續本身 就是保證。祂的靈仍然在各處的人心中做工,激起他們的能力(雖按上帝的形像被造,却已被罪所污染和殘害),做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在人類的各項成就中産生出 偉大的果效,這些果效甚至可以得到任何時代的稱贊,以至於它們也可以從一位使徒那裡得到讚美說,他們雖然沒有律法,却按著本性(注意「本性」一詞)行律法 上的事。然而,所有這一切仍在人本性的限度以內,即,在受上帝的引導和幫助的第二因之作用範圍內。它只指出,在護理和我們所稱爲上帝的「普遍恩典」的影響 之下,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在整個人類範圍裡,透過上帝在創造和護理之工中啓示祂自己而來的、人所能認識的上帝的知識和祂的道路,並沒有一處被超越; 沒有一處透露那些只能以超自然的方式告知人的、關於上帝和其目的的事情。比如,全部「得救的真理」,就是那被稱爲「特殊啓示」的啓示所要告訴我們的,整個 外邦世界都完全無從知曉。即使就他們所擁有的一般宗教真理來說,因爲沒有被超自然的援助所激發,它們也變得微弱;對上帝本性的知識也不斷衰殘,直到變成那 些保羅在被啓示的宗教哲學裡描述給我們的致命問題,就是他在羅馬書的第一章後半段所寫。

六、超自然啟示的特殊性
       
當然,即使在人類發展的背後,仍然有人與上帝的、在罪進入世界以前的超自然互動,如在伊甸園門口的超自然啓示(創三8),以及人類的第二次起源,即大洪水(創八21-22;九1-17)。 這些原始啓示的傳統在外邦世界的角落裡保留了多久,爲常能接觸到的自然啓示創造條件、激發活力,我們就無法估計了。對雖在這圈子以外,却與這被揀選的族類 有接觸,甚至與他們共享一些自然祖先;對這些人來說,上帝給祂子民關乎祂自己的特殊啓示有何影響,也不易測度。羅得、以實馬利、和以掃很難說完全不知道上 帝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話;對那些上帝從他們手中興起了一支大軍的埃及人來說,他們也很難不學到一點關於耶和華的知識,就像那些見過耶穌在地上事奉 的各色人等一樣,他們也很難說不能從祂恩慈又大能的生活中推測出點什麽。我們可以很自然的推論,沒有一個與以色列的生活緊密聯繫的國家會完全不受以色列的 啓示影響。但無論以此傳遞的印像如何,它們都只達到個人爲止:那些環繞以色列的列邦,包括與以色列聯繫最緊密的,仍然算是外邦;他們沒有啓示。在上帝向外 邦人顯現的一些零星個案中——諸如亞比米勒(創20)、法老(創四十、四一)、尼布甲尼撒(但二1ff.)、米甸營中的戰士(士七13) 的夢——超自然的啓示也不是爲了關注外邦世界,只是爲了選民而被賜下;而這些個案的重要性也完全在於這個事實。毫無疑問,還有一些神秘人物如麥基洗德、或 許還包括葉忒羅,以及對巴蘭的奇特顯現;不過,巴蘭這裡只因與上帝和祂子民的互動歷史相關而出現在神聖叙述之中。不管怎麽說,這些不好解釋的情形却不能改 變一個普遍事實,即外邦人民的生活在上帝的超自然啓示之外。外邦都受各行其道之苦(徒十四16)。

教會的使命

       2818-20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徒一:7-8 “耶穌對他們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

       
所以,教會的使命包括了:

   
一、視角:“你們要去”─ “出去領人進來”的使命,不是“等人進來”的使命。

   
二、對象:“萬民”、“萬邦”(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三、內容:“作我的見証”見証耶穌是主基督,上帝的兒子,他從死裡復活。

   
四、工作:

    A、“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作我的門徒”
    1.對外:傳揚救世的福音、上帝全備的旨意(徒2027)﹔維護上帝的聖言(猶3)﹔作世界的鹽和光(太五:13-16)。(文化使命?)

    2
.對內:“餵養我的羊”(約2117)﹔“裝備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供給信徒/門徒在愛中團契的機會,讓世人認出他們是基督的門徒(約1335)。


    B
、“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奉行基督教禮儀︰洗禮及聖餐禮(林前1123-26)。聖禮所表顯的就是上帝的道,而教會執行聖禮,即是用一種可見、有形的方式來傳福音,正如教會所傳叫人聽見的福音一樣。
五、應許:

    A
、能力:教會完成使命不是靠人多勢眾,或財力物力,乃是“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B
、同在:“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C
、權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歸納以上所說,以下是幾個典型的使命陳述:   
    一、一間歸正福音教會的使命陳述(Mission Statement):

       
在 上帝啟示的至聖真道上,造就信徒﹔通過教導,培養信徒們「歸回聖經、相信聖經」的靈性,堅信三一上帝,對歸正教義有切實的認知,親愛眾聖徒﹔同時,倚靠上 帝的能力,高舉主的聖名,熱切宣揚福音,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從而使教會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成為照耀的明光,把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二、另一教會的使命陳述:

       
根據教會所看到的異象(Vision),個別教會提出自己的使命陳述,如“篤信聖經長老會協恩堂”的使命陳述:

    A
.要熱忱(Zealous- 在我們的生命和事奉。這表示我們將盡心盡力在個人生 活、家庭生活、工作及教會事工上把上帝放在首位。

    B
.要堅固(Immovable- 在我們對上帝的愛與委身,并在教會的教義上。這表示我們將在生活上分別為聖,教義上站穩信仰的立場,并且以溫愛保持與上帝、與人的關係。

    C
.要往外(Outgoing- 在他人生命的接觸上,向外接觸一切有需要者與未得救者。這表示我們將無私地、無虧欠地供應他們整全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他們靈魂得救的需要。

    D
.要培育(Nurturing- 看顧協恩堂各群體的需要。這表示我們將通過一套完整與周詳的信徒教育和靈命關懷,來教導與培訓協恩堂各崇拜、年齡、種族的群體。

教會的功能(一)-敬拜

        主耶穌已經給教會頒布了大使命。根據教會所看到的異象,個別教會提出自己的使命宣言。教會能完成使命不是靠人力、物力、財力,乃是因主耶穌的應許,即有聖靈的能力、基督的同在和賦予的權柄。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要有使命感和迫切感。

      
為要落實使命,教會要有組織和治理,組織要發揮應有的功能,就如身體的器官組織和它們的功能一樣。若功能失調,身體就有病痛,教會也就不能有效的行出使命。教會的主要功能有敬拜、團契、禱告、傳福音和主日學。


[
教會的敬拜]

       什麼是敬拜?敬拜的英文字是 worship,來自古代英語(Anglo-Saxon)的worth-ship,意思是giving worth to God,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啟四:10-11 天上的敬拜把這意思表達得最好:“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并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再說,什麼是敬拜?敬拜就是與上帝相會。舊約時代的會幕被稱為帳篷聚會,上帝說:“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出2943

 
但 與新約的教會相比,兩者的相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在前者,上帝是住在至聖所,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贖罪大日,唯獨大祭司一個人才能進入至聖所﹔在後者,“我們 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借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十:19-20
 
偉大尊嚴的上帝,竟能如此屈尊和我們相會,這是教會何等的光榮﹔而我們能朝見上帝,這也是何等的特權啊!

      
還有,什麼是敬拜?翻譯為“敬拜”的希臘文之一是Latreuo,如腓三:3“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上帝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裡誇口、不靠著肉體的。”這個字的意思是“事奉”,如羅12“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換句話說,敬拜上帝不是只在禮儀中,事奉上帝也是敬拜上帝。

      
怎樣敬拜上帝呢?主耶穌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上帝是個靈(注:或無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真理)拜他。”(約四:23-24
 
所以,敬拜絕對不是為了自娛娛人而設計的節目﹔敬拜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人不是問自己從敬拜中得到了什麼,而是問自己在敬拜中把什麼上帝應得的歸給了他。

      
從 個人的立場來說,一個人是可以在任何場合,用任何形式敬拜上帝的。在三自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靈恩派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鄉村的家庭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 城市裡的各宗派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問題是:什麼形式最能引導人來到寶座的面前?什麼場合最能幫助信徒以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

      
所以,教會的神聖責任就是為信徒提供一個最能引領信徒進入心靈誠實的敬拜場合和形式。敬拜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場地、主題、程序編排、詩歌、讀經、講道、事奉人員等。

   
歸納以上所說的,

敬拜的中心:上帝
敬拜的方式:心靈誠實,不是私意崇拜(西二:23
敬拜的目的: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
敬拜的內容:透過讀聖經和傳講上帝的話,以及祝福,上帝對我們說話﹔藉著歌唱、禱告與奉獻,回應上帝對我們所說的。
敬拜的心態:敬虔,不是只有敬虔的外貌,而是要有敬虔的實意(提後三: 5)﹔敬畏,“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147


      
所以,在歸正宗裡,敬拜注重聖經、講道、所有會眾的完全投入事奉,但少強調那精心包裝的外在儀式和避免浮誇與外在的禮儀。敬拜全然以聖經作依歸,程序由各崇拜群體自行決定﹔講台被置放在教堂前方的正中央。

       
敬拜的意義有三:一、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二、與上帝相會﹔三、廣義的說法,事奉就是敬拜。敬拜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心靈誠實拜他,不是自娛娛人,而是以上帝為中心。敬拜的心態是敬虔和敬畏,因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加六:7)。要記得,把最好的獻給上帝!

       
在歸正宗裡,敬拜注重聖經、講道,全然以聖經作依歸,所以,講道成為敬拜的整個焦點。


[
教會的講道]

 

    約二十一:15 “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徒六:“。。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西一:25 “我照上帝為你們所賜我的職分作了教會的執事,要把上帝的道理傳得全備。”

   
提後二:15 “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什麼是講道?“講道,是上帝的真理透過人而傳出。”


       
誰在教會負責講道?從新約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初期的教會有兩種職員:一為特殊的職員,一為普通的職員。特殊的職員是使徒、先知和旅行佈道家。普通的職員有長老、教師和執事。長老是居教會首要的地位,負責管理教會的一切事務。他們是由使徒和佈道家所按立,有很高的權威。

       
當教會增長的時候,問題就隨之而來。長老很難全時間牧養在他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的旨意照管他們。於是在長老當中,有的把自己完全擺上成為全時間牧養群羊的長老,他們因為沒有時間兼做別的職業,所以應受教會“加倍的敬奉”(提前五:17)

這些長老以後有被稱為“牧師”的,就是保羅在弗四:11所稱的 “牧師和教師”。他們在講台宣講和教導上帝的話語。

       
十九世紀名牧Alexander MacLaren 說:“我一開始事奉主,就立志全心專注在我的講台上按著正意分解真道。”
 
他通常是花六十個小時來準備一篇信息。所以,一個不立志全心專注在講台事奉的牧師傳道人不配做牧師傳道!


[
傳講主道的原則]

 

    一、 有道:講道是否是在根據《聖經》,說明《聖經》本有的精義?這樣的講章才有屬靈的權威,叫人信服。反之,講台不是“炮台”,也不是傳講高言大智、高調無聊、時事、故事、笑話的場所。

   
二、 有理:講章的大段、小條是否有清晰的結構,每小條內容是否有合宜的推理?這樣聽眾才能明白、了解、注意諦聽。反之,結構鬆散、主題模糊、條理不清晰,只用教牧權威壓下去和硬銷,都不能說服聽眾。

   
三、 有情:理能服人、情能感人。講章和講述是否都有豐富的感情?不是演戲,但須自由釋放,加上簡單的故事例証和喻証,言詞和表情才能發揮感人的力量。反之,講道不是查經,“一篇好的講章應像一場橄欖球那麼刺激。”(Andrew W Blackwood) ,不是給人遲鈍麻木的感覺。

   
四、有力:有沒有合宜的話語推動聽眾必須實行和把道落實在生活中?有沒有禱告懇求聖靈的同工?“把你自己的生命投入整段經文,把整段經文融入你自己的生命。”(Johannes Albrecht Bengel)反之,沒有生命力的講道只是一場無足輕重的演講。


[
教會與講道]

 

       有話說,有怎麼樣的講道,就有怎麼樣的教會,這句話一點不假。John Stott 說:“一家沒有道可聽的教會是死的教會。這是不變的原則,上帝是用他的話來甦醒、餵養、感動、指引他的百姓。人何時能忠實、系統地講解《聖經》,上帝就藉著這樣的講解給他的百姓異象,沒有異象,民就滅亡。”

       
他又說:“最令我困擾不安的,莫過於今天教會中基督徒的膚淺:很少人真正已經在基督裡長成了!…雖然不同的觀察家對這種教會的病症有不同的診斷,主要的原因正如先知阿摩司所說的:‘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其實,底線是:今天教會的講台還有沒有“道”?

教會的功能(二)- 團契與小組

        敬 拜的功能我們已經談過了。講道不是敬拜的一個節目,而是上帝透過他的僕人對我們說話。牧師和教師要立志全心專注在講台上,按著正意分解真道﹔每個講道都要 有道、有理、有情、有力。牧師也透過講台的教導帶領會眾向著目標前進。我們則要帶著一顆謙卑受教的心,洗耳恭聽,並借著聖靈的能力行出生命的道。

      
試想一想:假使有一天政府決定關閉教會,信徒失去主日敬拜、聽道、查經、交通等例常活動。 一兩 年過去了,你還相信耶穌,靈命還會成長嗎?

      
有弟兄或姐妹突然被接回天家,教會牧師要怎樣在最短的時間通知全體會友?


[什麼是團契/小組]

 

       John Stott 說:“團契(Koinonia)一字源自koino,即‘共同’之意,它從兩方面見証教會的共同生活。首先,它表示我們共享的一切,這是指上帝本身,因為‘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壹一3)

而這裡還有‘聖靈的感動’。因此,團契是一種三位一體的經驗﹔那是我們在上帝,即父、子及聖靈裡的共享。不過,從第二方面來說,團契亦表示我們共同分享的一切,即我們施予和接受的東西。”

[
教會團契/小組的聖經根據]

    一、家的觀念

    弗二:19 “你們…是上帝家裡的人了…”

   
提前三:15 “你也可以知道在上帝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

    二、身體的觀念

    林前十二:12-27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你們就是基督的身體,並且各自作肢體。”

       
從這兩個觀念,延伸出許多“彼此與互相”的生活原則,如彼此相愛(約十三:34-35)、彼此相顧(來十:24)、彼此相待(帖前五:15)、彼此服侍(加五:13)、彼此擔代(羅十五:1-2)、彼此接納(羅十五:5-7)、彼此認罪(雅五:16)、彼此饒恕(西三:13)、彼此包容(西三:13)、彼此推讓(羅十二:10)、彼此順服(彼前五:5)、彼此對說(弗五:17-19)、彼此教導(西三:16)、彼此勸戒(西三:16)、彼此勸慰(帖前五:11)、彼此代禱(雅五:16)等。這些彼此都只能在團契/小組裡得到操練和實踐,而不能在單純的大型聚會裡落實。

       
所以,通俗地說,小組是一個定期聚集的小群體﹔透過這個群體的生活,學習彼此相愛、分享、分擔及代禱的生活﹔學習彼此分享、將真理應用在各人的生活上﹔為要活出一個以聖經為基礎的見証生命,並完成耶穌基督大使命的托付。

       
我要強調的是:團契/小組是教會組織所發揮的應有功能,小組是活的有機體,是“小教會”(細胞小組),一、兩年一小變,兩、三年一大變﹔一旦功能僵化或形式化,小組就變成死的個體(如標本),雖然在組織上還能扮演一點角色(如聯誼會)。


[有關團契/小組溝通的問題]

 

       研究顯示,當團契/小組人數超過十五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密切關係就達到飽和的階段。兩個人有兩條溝通路線﹔三個人有6條﹔四個人有12條﹔十五個人共有210條,這是最大的極限。[方程式:溝通線 = N x (N 1) ] 如果小組有八位成員,每個人要維持的關係線是28,也就是說,每個人要維持28個與他人建立的關係,若要達到八個組員之間都能保持緊密的關係,這已經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團契/小組人數以 9人比較適宜,是理想,9 -12人是極限。
 


[新約初期教會 - 團契/小組的典範和特徵]

 

    徒二:42  47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A
、對上帝的崇拜與讚美(敬拜)

    B
、來自於上帝的領受與造就(教導)

    C
、對內的交通與分享(團契)

    D
、對外的服侍與使命(傳福音)


[有小組的教會不等同小組式的教會]

 

       有小組的教會裡,小組不過是許多事工,如敬拜、禱告會、主日學、差傳、節日慶祝…的一部分。教會的資源由所有事工分享。

       
小組式的教會裡,教會的資源幾乎全部用來支援小組,教會沒有其他的活動與小組競爭。


[今日小組式教會的模式]

 

    趙鏞基牧師的葉忒羅小組模式——韓國全備福音教會

   
李樂夫(Ralph Neighbour)的純小組模式——新加坡堅信浸信會(2002年之前)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 Cesar Castellanos 的十二門徒(G-12)小組模式——國際靈恩宣教教會和現在的新加坡堅信浸信會

   
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的目標導向教會模式——美國馬鞍峰教會 Saddleback Church

教會的功能(三)- 禱告

        團契/小組不錯是教會組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它是個活的有機體(故稱“細胞小組”),發揮了敬拜、關顧、禱告、傳福音和教導的全部功能,是名副其實的“小教會”。

聖經裡所有“彼此與互相”的生活原則都只能在團契/小組裡得到操練和實踐。在小組式的教會裡,教會的資源幾乎全部用來支援小組,教會沒有其他的活動與小組競爭。一旦小組的功能僵化或形式化,它就變成死的個體,雖然在組織上還能扮演一點角色(如聯誼會)。


[
教會的禱告]

 

    太六:9 - 10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提前二:1 - 4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這是好的,在上帝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

   
約十四:12 - 14 “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

   
弗六:10 - 19 “你 們要靠著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帶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 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 口講明福音的奧秘…”

   
綜合以上的經節,我們說:

   
一、定義——“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A
、懇求(deesis supplications) — 這不是宗教專用字。它是指個人有極大的需要,自己解決不了,於是到一個有辦法的人那裡求助,這就是懇求的意思。為萬人懇求是什麼意思?因為要叫萬人得救,我們的力量太過微小,惟有向上帝懇求。教會花多少時間在膝上,為社區來懇求呢?

    B
、禱告(proseucheprayers) — 懇求的對象可以是人或是上帝,但禱告的對象就只能是上帝。為萬人禱告什麼?人心中的罪咎感只有上帝可以釋放﹔受傷的心靈只有上帝能醫治﹔人被魔鬼捆綁就只有上帝能把它趕逐。教會如果不把這些人的需要帶到上帝那裡,他們就永遠都不會得救。

    C
、代求(enteuxeisintercessions) — 原文的意思是進到皇帝面前,把一份請願書交給他。用在禱告的時候,就是來到上帝的面前,為人向上帝稟明實況,求他施恩憐憫,出手解決問題,上帝一定有辦法給你成全。萬人不認識上帝,不懂得來到上帝面前,所以教會要為他們代求。

    D
、祝謝(eucharistiathanksgivings) — 禱告不是向上帝討債,好像上帝欠了我們什麼似的。我們要時常為上帝所賜的而感謝他。萬人蒙上帝賜福,但他們卻不懂得,以為一切是自己賺來的,所以教會有責任為他們獻上祝謝。

   
二、“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 - 禱告的權柄已經給了教會!教會領袖和全體會友要行使所賦予的權柄,禱告改變萬事!

   
三、“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 - 禱告是一場屬靈的爭戰。

   
四、“願你的國降臨” - 上帝的國度事業在教會的禱告事項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教會的功能(四)- 主日學/教育

教會不禱告也可以作許多事工,但只有透過禱告成就的事工才是蒙上帝喜悅。上帝已經賦予教會禱告的權柄。教會的禱告包括了四項要素:懇求、禱告、代求和祝謝。
 
懇求是表示承認自己的力量太過微少﹔禱告則表示全能的上帝是我們求告的對象,只有他有赦罪的權柄﹔代求意味著我們被賦予為人禱告的特權﹔祝謝是承認發生的一切事都有著上帝的美意。
 
教會要行使禱告的權柄,打這場屬靈的爭戰,叫上帝的國可以早日降臨。我們要立志做一個禱告的勇士,情詞迫切地禱告。


[
教會是學校]

 

       太二十八:19-20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弗四:11-14 “他 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 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所以,當我們說教會本身就是學校,並沒有言過其實,因為“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表示每個信耶穌的人都是跟隨主耶穌,作他的“學生”。

 
教會有責任提供信徒全面和系統的基督教教育,幫助他們“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後三:18),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基督的生命(弗四:1)。

   
從“教會是學校”的角度來看,今天這間教會“學校”出了什麼問題?


[
教會的主日學/教育]

 

    一、緣起:

       
奇怪的是,這個如此重要的觀念卻要等到1780年英國人瑞克斯(Robert Raikes) 開始兒童主日學校後,才得到落實,以後傳播至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地。開始的時候,有些人還懷疑主日學的功能,有的批評主日學是那惡者的機構,有危險性,Canterbury 大主教曾召集神父們企圖要阻止它的發展。十九世紀開始,主日學教育事工在量和質上都飛躍地發展,從兒童的教育進而發展到全部年齡的教育。

   
二、意義:

       
主日學是以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課本,用各樣的方法教導信徒,目的是要叫信徒完全認識上帝,明白福音真理,站穩真理的立場,作個生命穩固(西一:28),全人發展的基督徒,正如主耶穌在路二:52 所留下的榜樣﹔裝備信徒,目的是讓信徒得以發揮個人的恩賜,承擔聖工,好建立一個健全、成熟和增長的教會。(弗四:11-12


對象:男女老幼,不分貧富,不分學歷,不分貴賤,有教無類。

   
內容:以聖經為課程內容中心,包括以下幾點:
 
    A系統的學習聖經
 
1)概論書卷查經﹔
 
2)信仰主題查經﹔
 
3)系統深入查經﹔
 
4)簡明系統神學﹔
 
5)釋經學原理

   
目標:讓信徒能掌握聖經的系統內容。

    B
系統的門徒訓練

 
1)生命塑造﹔
 
2)品格塑造﹔
 
3)事奉裝備

   
目標:讓信徒能接受門徒訓練的栽培。

    C
基督徒生活原則

 
1)生命塑造﹔
 
2)倫理生活﹔
 
3)家庭生活﹔
 
4)工作生活﹔
 
5)教會生活

   
目標:讓信徒能在現實生活中遵守基督徒的生活準則。

    D
裝備事奉的訓練

 
1)領人歸主﹔
 
2)關懷服侍﹔
 
3)關懷輔導﹔
 
4)帶領小組﹔
 
5)教導事工

   
目標:讓信徒能接受事奉的裝備而參與教會的事奉。

    E
普世差傳的意識

 
1)宣教歷史﹔
 
2)宣教故事﹔
 
3)差傳報告﹔
 
4)差傳禱告﹔
 
5)差傳參與

   
目標:讓信徒有差傳意識和參與。

   
機構:教會,小組/團契,家庭。


[
教會的主日學/教育的重新定位]

    一、人人參與 每 “不是老師,便是學生﹔不是學生,便是老師﹔由老師變學生,不感到羞恥﹔由學生變老師,也不感到驕傲。”(美南浸信會的口號)

   
二、教會投資在主日學/教育的事工上,包括課室、設備、教材、師資、進修…

   
三、朝向系統化/專業化:按靈命分班分級﹔課程規划﹔教師鑒定﹔教學評估…

   
四、馬丁路德說:“你要做好牧師,必須先做主日學的良師。”

 
弗四:11 說的“牧師和教師”,在原文只有一個冠詞,表示牧師也是教師。所以,牧師必須負起全教會主日學/教育的主催者與領導者的職責。

教會的功能(五)- 傳福音/佈道/宣教

        說教會是學校一點也不誇張,因為每個信耶穌的人都是跟隨他,作他的“學生”。
 
教會有責任提供信徒全面和系統的基督教教育:一方面教導他們,使他們完全認識上帝,明白福音真理,站穩真理的立場,身心靈全人在基督裡成長,活出基督的生命﹔另一方面裝備他們,使他們得以發揮個人的恩賜,服事上帝,建立一個健全、成熟和增長的教會。
 

[教會和傳福音]

 

    羅一:“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上帝的福音。”

   
林前一:17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羅十:13-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林前九:16“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啟十四:“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

       
所以,當教會把自己圍在四面牆之內,人人只求自己的事,並不求上帝國的事(腓二:21),如果我說這種不傳福音的教會只是挂名的教會,一點也不為過。

       
什麼是福音?福音就是好消息,“。。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1-4

   
教會要怎樣傳福音?要佈道,要差傳/宣教。

    [
佈道和差傳/宣教有什麼不同?]

       
從堂會傳福音事工的角度看,假若事工的果子歸於本堂會,我們說這是佈道事工﹔果子歸於別的堂會,我們說這是差傳/宣教。

       
從障礙及難度的角度看,假若福音能不需要障礙便能自然傳遞,這是佈道事工﹔但假若必須跨越地域、言語、文化、階層、族群等障礙才能傳遞,這是差傳/宣教。

       
從福音工人呼召的角度看,假若工人作的是自然及正常的福音工作,並不需要特別的呼召及差遣,這是佈道事工﹔但假若工人必須有上帝進一步的呼召及差遣,這是差傳/宣教。


[
教會的佈道]

 

    一、個人的佈道:


       
從《使徒行傳》第八章教會大遭逼迫後,我們看到初期教會的傳福音都是隨走隨傳的個人佈道式(徒八:4)。
 
他們傳講的內容是什麼呢?“宣講基督”(徒八:5)和“上帝叫耶穌從死裡復活”(徒十三:34)。主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個人佈道的最佳典範——在井邊和撒馬利亞婦人傳道(約四:1-42)。

       
教會有責任教導信徒“個人佈道法”,如“三元福音倍進佈道法”(簡稱“三福”)、“福音橋”、“啟發課程”等。

       
佈道法固然重要,但佈道心更不可少(太九:35-38)。凡信主的人,都有責任傳福音和作見証領人信主。
   
   
二、教會佈道會

       
沒有個人的佈道,就沒有教會的佈道﹔有教會的佈道,而沒有教會的跟進,一切都是徒然。


[
教會的差傳/宣教]


      
為什麼要差傳?因為三位一體的上帝是差傳的上帝:

      
天父差遣聖子降世,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傳講生命之道﹔且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一:14,三:16-17,腓二:8

       
主耶穌已經頒佈差傳的大使命予教會(太二十八:18-20),要教會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他的見証(徒一:8)﹔教會也有他的應許,即聖靈的能力、基督的同在和賦予的權柄(徒一:7-8,太二十八:1820)﹔教會還有差傳的榜樣,即安提阿教會裡最優秀的人——巴拿巴和保羅,奉聖靈差遣到亞西亞傳福音(徒十三:1-3)。

       
所以,今天的教會也應當如此行。

       
奇怪的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竟然忽略了宣教事工!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都極少提及海外宣教,教會亦普遍認為初代使徒已經完成大使命,所以與當時教會無關﹔假若基督要其他民族信主,他自有辦法,不需我們擔心。

 
但上帝的心意終於在十八世紀末顯明。他在一位英國修鞋匠的生命中動工,這個人被譽為“近代宣教之父”的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參加了一個禱告小組,每月一次與其他人一同通宵禱告,目的是“為教會復興及普世福音工人禱告”。
 
不久,這位禱告者變成行動者,加入了普世宣教行列,往印度傳福音。1792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清楚指出大使命對當代的教會及信徒仍然有效,更指出使用特別的“方法”來促進宣教工作是合宜的,這“方法”就是成立“差會”專門負責招募及差遣宣教士的組織。以後,各宗派和超宗派的差會紛紛成立,如戴德生(J Hudson Taylor)的內地會(1865)…18001900年是偉大的宣教世紀。

   
二十一世紀呢?胸懷普世,教會宣教化?“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証,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說:

   
“主啊,你可以差我到任何地方——只要你願與我同行。
   
你可以把任何擔子放在我身上——只要你願意支持我。
   
你可以切斷我與世界的聯繫—— 只要將我與你連在一起。”

        
你願意受主差遣,努力傳福音嗎?

教會的組織和治理(一)- 行政體制

[教會的組織]

 

       箴言二十九:18 “沒有異象,民就放肆。”
同樣道理,教會沒有異象,也會放肆。有了異象,沒有行動,僅是空談,所以教會要把異象轉化為使命。為要落實使命,教會要有組織,不然就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
聖經的管理和領袖觀]

 

    A. 在神權治理下的以色列,上帝揀選的領袖如摩西,只是一個僕人,他將一切大小事通通向上帝稟告。但這樣做,使得摩西勞累不堪。賜人智慧的上帝透過摩西的岳父葉忒羅,教導摩西管理的學問(出十八:13-26)﹔摩西揀選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小事他們處理,大事才呈到摩西那裡。

    B.
君王統治下的以色列更不用說,有完善的組織和管理制度,但僕人式的領袖已被君王為主的治理取代。

    C.
新以色列的教會又如何?主耶穌的教導有二:

   
一、太二十三:8-12 “但 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 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二、路二十二:25-27 “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換句話說,基督是教會至高的元首,教會的領袖皆僕人,是服事人的。因此,在教會中領袖所享有的權柄,并不是一種國家施政的權柄,而是服事的權柄(彼前五:1-4)。教會行政中的管理并不是轄制而是照管(彼前五:2,提前三:5)。“照管”(Episkopeo)含關懷、關照的意思。因此教會的管理方式是出於愛和關懷,不是轄制。

       
正如君王統治下的以色列,初期教會也發展出一套執事和長老的管理制度﹔不同的是,僕人式的領袖并沒有被取代。


[
教會的行政體制(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一、監督制(Episcopalian Ststem

       
監督制的教會在行政結構上以會督為最高領袖。但在實際的行政上,卻分成三個明顯的牧制階層:會督(主教 bishop)、會長(牧師 priest)、會吏(deacon)。監督制認為教會的元首耶穌基督,已經把教會的管理權特別交托給監督,因為監督是使徒的繼承者。而教會的信徒并不享有參與教會管理的權柄。這樣的體制是英國國教或所謂聖公會的體制。

   
二、羅馬天主教制(Roman Catholic System

       
嚴 格來說,羅馬天主教制的體系是監督制,只不過它比監督制更徹底。這體制不但認為監督是使徒們的繼承者,更認為教皇本身是彼得的繼承者,是教會的最高領袖, 有如彼得是眾使徒的領袖一般。教皇是教會的頭,是無誤的。作為基督的代表,教皇受予制定并管治一切教義、崇拜的規程,以及統治、管理教會的最高權威。

   
三、公理制(Congregational System

       
這 體制也稱為獨立體制,其行政權完全歸于當地教會的信徒。在這體制中,每一個地方教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教會。教會管理的權力完全是教會會員的權力。 教會本處職員所享有的權力乃是為了執行教會事工的權力,并且這些權力并不能超越教會會員所賦予之權力。教會與教會之間并不互相干預。區會與總會只不過是扮 演咨詢、顧問的角色,是為了促進宣教、布道事工的合作而成立的。

   
四、長老制(Presbyterian System

   
長老制乃是以長老為教會的管理體制,長老為教會行政領導者。長老制之會制為四級:堂會(session)、區會(presbytery)、大會(synod)、總會(general assembly)。在長老制中有長老與執事,而長老又分為教導長老(teaching elders)[牧師]與治理長老(ruling elders)

教會的組織和治理(二)- 職分

       教會的行政體制有羅馬天主教制、監督制、公理制和長老制。除了天主教制是背道離教外,其他的體制都各有千秋,在管理上帝國度的事業上有諸多貢獻,也興起許多屬靈偉人。

由於聖經對體制所言極少,但對人的揀選卻格外審慎,可見在上帝的眼中,人比組織更為重要(但不表示組織并不重要)。

[
教會的職分]

      聖經提到的職分,如今還有的是:長老、執事和牧師。

    A長老(提前三:1-7 - 這裡指的是治理的長老。

   
1)具僕人的心態,深知上帝的心意,用愛心和智慧治理教會。

   
2)長老的工作就是監督教會(徒二十:28),所以治理長老的職位其實高過教導的長老。他最嚴肅的責任之一就是監督牧師的生活與工作,若有需要,矯正他,驅策他,輔導他。

    B
執事(提前三:8-13- 更好的翻譯是幹事

   
1)具僕人的心態,深知上帝的心意,用愛心在教會管理庶務,特別是慈惠的事,給予那些需要的人援助,使牧師傳道可以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六:3 - 4)。

   
2)聖經有例証顯示,如司提反與腓力,執事有時候也參與傳福音的工作。

    C
牧師和教師(弗四:11- 占了兩個職分,即是治理,也是教導的長老(但教導的職分占優先的地位)。

   
1)由於這是一個全時間的事奉,有上帝特別的呼召,加上作先知講道和成全聖徒,各盡其職,所以當受特別的敬重。(提前五:17

   
2)具僕人的心態,深知上帝的心意,對內用愛心治理和牧養群羊﹔對外宣教和傳福音。(徒二十:2831,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