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教會的功能(一)-敬拜

        主耶穌已經給教會頒布了大使命。根據教會所看到的異象,個別教會提出自己的使命宣言。教會能完成使命不是靠人力、物力、財力,乃是因主耶穌的應許,即有聖靈的能力、基督的同在和賦予的權柄。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要有使命感和迫切感。

      
為要落實使命,教會要有組織和治理,組織要發揮應有的功能,就如身體的器官組織和它們的功能一樣。若功能失調,身體就有病痛,教會也就不能有效的行出使命。教會的主要功能有敬拜、團契、禱告、傳福音和主日學。


[
教會的敬拜]

       什麼是敬拜?敬拜的英文字是 worship,來自古代英語(Anglo-Saxon)的worth-ship,意思是giving worth to God,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啟四:10-11 天上的敬拜把這意思表達得最好:“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并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再說,什麼是敬拜?敬拜就是與上帝相會。舊約時代的會幕被稱為帳篷聚會,上帝說:“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出2943

 
但 與新約的教會相比,兩者的相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在前者,上帝是住在至聖所,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贖罪大日,唯獨大祭司一個人才能進入至聖所﹔在後者,“我們 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借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十:19-20
 
偉大尊嚴的上帝,竟能如此屈尊和我們相會,這是教會何等的光榮﹔而我們能朝見上帝,這也是何等的特權啊!

      
還有,什麼是敬拜?翻譯為“敬拜”的希臘文之一是Latreuo,如腓三:3“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上帝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裡誇口、不靠著肉體的。”這個字的意思是“事奉”,如羅12“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換句話說,敬拜上帝不是只在禮儀中,事奉上帝也是敬拜上帝。

      
怎樣敬拜上帝呢?主耶穌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上帝是個靈(注:或無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真理)拜他。”(約四:23-24
 
所以,敬拜絕對不是為了自娛娛人而設計的節目﹔敬拜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人不是問自己從敬拜中得到了什麼,而是問自己在敬拜中把什麼上帝應得的歸給了他。

      
從 個人的立場來說,一個人是可以在任何場合,用任何形式敬拜上帝的。在三自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靈恩派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鄉村的家庭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在 城市裡的各宗派教會可以敬拜上帝。問題是:什麼形式最能引導人來到寶座的面前?什麼場合最能幫助信徒以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

      
所以,教會的神聖責任就是為信徒提供一個最能引領信徒進入心靈誠實的敬拜場合和形式。敬拜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場地、主題、程序編排、詩歌、讀經、講道、事奉人員等。

   
歸納以上所說的,

敬拜的中心:上帝
敬拜的方式:心靈誠實,不是私意崇拜(西二:23
敬拜的目的: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
敬拜的內容:透過讀聖經和傳講上帝的話,以及祝福,上帝對我們說話﹔藉著歌唱、禱告與奉獻,回應上帝對我們所說的。
敬拜的心態:敬虔,不是只有敬虔的外貌,而是要有敬虔的實意(提後三: 5)﹔敬畏,“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147


      
所以,在歸正宗裡,敬拜注重聖經、講道、所有會眾的完全投入事奉,但少強調那精心包裝的外在儀式和避免浮誇與外在的禮儀。敬拜全然以聖經作依歸,程序由各崇拜群體自行決定﹔講台被置放在教堂前方的正中央。

       
敬拜的意義有三:一、把上帝應得的榮耀歸給他﹔二、與上帝相會﹔三、廣義的說法,事奉就是敬拜。敬拜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心靈誠實拜他,不是自娛娛人,而是以上帝為中心。敬拜的心態是敬虔和敬畏,因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加六:7)。要記得,把最好的獻給上帝!

       
在歸正宗裡,敬拜注重聖經、講道,全然以聖經作依歸,所以,講道成為敬拜的整個焦點。


[
教會的講道]

 

    約二十一:15 “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徒六:“。。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西一:25 “我照上帝為你們所賜我的職分作了教會的執事,要把上帝的道理傳得全備。”

   
提後二:15 “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什麼是講道?“講道,是上帝的真理透過人而傳出。”


       
誰在教會負責講道?從新約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初期的教會有兩種職員:一為特殊的職員,一為普通的職員。特殊的職員是使徒、先知和旅行佈道家。普通的職員有長老、教師和執事。長老是居教會首要的地位,負責管理教會的一切事務。他們是由使徒和佈道家所按立,有很高的權威。

       
當教會增長的時候,問題就隨之而來。長老很難全時間牧養在他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的旨意照管他們。於是在長老當中,有的把自己完全擺上成為全時間牧養群羊的長老,他們因為沒有時間兼做別的職業,所以應受教會“加倍的敬奉”(提前五:17)

這些長老以後有被稱為“牧師”的,就是保羅在弗四:11所稱的 “牧師和教師”。他們在講台宣講和教導上帝的話語。

       
十九世紀名牧Alexander MacLaren 說:“我一開始事奉主,就立志全心專注在我的講台上按著正意分解真道。”
 
他通常是花六十個小時來準備一篇信息。所以,一個不立志全心專注在講台事奉的牧師傳道人不配做牧師傳道!


[
傳講主道的原則]

 

    一、 有道:講道是否是在根據《聖經》,說明《聖經》本有的精義?這樣的講章才有屬靈的權威,叫人信服。反之,講台不是“炮台”,也不是傳講高言大智、高調無聊、時事、故事、笑話的場所。

   
二、 有理:講章的大段、小條是否有清晰的結構,每小條內容是否有合宜的推理?這樣聽眾才能明白、了解、注意諦聽。反之,結構鬆散、主題模糊、條理不清晰,只用教牧權威壓下去和硬銷,都不能說服聽眾。

   
三、 有情:理能服人、情能感人。講章和講述是否都有豐富的感情?不是演戲,但須自由釋放,加上簡單的故事例証和喻証,言詞和表情才能發揮感人的力量。反之,講道不是查經,“一篇好的講章應像一場橄欖球那麼刺激。”(Andrew W Blackwood) ,不是給人遲鈍麻木的感覺。

   
四、有力:有沒有合宜的話語推動聽眾必須實行和把道落實在生活中?有沒有禱告懇求聖靈的同工?“把你自己的生命投入整段經文,把整段經文融入你自己的生命。”(Johannes Albrecht Bengel)反之,沒有生命力的講道只是一場無足輕重的演講。


[
教會與講道]

 

       有話說,有怎麼樣的講道,就有怎麼樣的教會,這句話一點不假。John Stott 說:“一家沒有道可聽的教會是死的教會。這是不變的原則,上帝是用他的話來甦醒、餵養、感動、指引他的百姓。人何時能忠實、系統地講解《聖經》,上帝就藉著這樣的講解給他的百姓異象,沒有異象,民就滅亡。”

       
他又說:“最令我困擾不安的,莫過於今天教會中基督徒的膚淺:很少人真正已經在基督裡長成了!…雖然不同的觀察家對這種教會的病症有不同的診斷,主要的原因正如先知阿摩司所說的:‘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其實,底線是:今天教會的講台還有沒有“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