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不禱告也可以作許多事工,但只有透過禱告成就的事工才是蒙上帝喜悅。上帝已經賦予教會禱告的權柄。教會的禱告包括了四項要素:懇求、禱告、代求和祝謝。
懇求是表示承認自己的力量太過微少﹔禱告則表示全能的上帝是我們求告的對象,只有他有赦罪的權柄﹔代求意味著我們被賦予為人禱告的特權﹔祝謝是承認發生的一切事都有著上帝的美意。
教會要行使禱告的權柄,打這場屬靈的爭戰,叫上帝的國可以早日降臨。我們要立志做一個禱告的勇士,情詞迫切地禱告。
[教會是學校]
太二十八:19-20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弗四:11-14 “他 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 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所以,當我們說教會本身就是學校,並沒有言過其實,因為“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表示每個信耶穌的人都是跟隨主耶穌,作他的“學生”。
教會有責任提供信徒全面和系統的基督教教育,幫助他們“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後三:18),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基督的生命(弗四:1)。
從“教會是學校”的角度來看,今天這間教會“學校”出了什麼問題?
[教會的主日學/教育]
一、緣起:
奇怪的是,這個如此重要的觀念卻要等到1780年英國人瑞克斯(Robert Raikes) 開始兒童主日學校後,才得到落實,以後傳播至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地。開始的時候,有些人還懷疑主日學的功能,有的批評主日學是那惡者的機構,有危險性,Canterbury 大主教曾召集神父們企圖要阻止它的發展。十九世紀開始,主日學教育事工在量和質上都飛躍地發展,從兒童的教育進而發展到全部年齡的教育。
二、意義:
主日學是以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課本,用各樣的方法教導信徒,目的是要叫信徒完全認識上帝,明白福音真理,站穩真理的立場,作個生命穩固(西一:28),全人發展的基督徒,正如主耶穌在路二:52 所留下的榜樣﹔裝備信徒,目的是讓信徒得以發揮個人的恩賜,承擔聖工,好建立一個健全、成熟和增長的教會。(弗四:11-12)
對象:男女老幼,不分貧富,不分學歷,不分貴賤,有教無類。
內容:以聖經為課程內容中心,包括以下幾點:
(1)概論書卷查經﹔
(2)信仰主題查經﹔
(3)系統深入查經﹔
(4)簡明系統神學﹔
(5)釋經學原理
目標:讓信徒能掌握聖經的系統內容。
B.系統的門徒訓練:
(1)生命塑造﹔
(2)品格塑造﹔
(3)事奉裝備
目標:讓信徒能接受門徒訓練的栽培。
C.基督徒生活原則:
(1)生命塑造﹔
(2)倫理生活﹔
(3)家庭生活﹔
(4)工作生活﹔
(5)教會生活
目標:讓信徒能在現實生活中遵守基督徒的生活準則。
D.裝備事奉的訓練:
(1)領人歸主﹔
(2)關懷服侍﹔
(3)關懷輔導﹔
(4)帶領小組﹔
(5)教導事工
目標:讓信徒能接受事奉的裝備而參與教會的事奉。
E.普世差傳的意識:
(1)宣教歷史﹔
(2)宣教故事﹔
(3)差傳報告﹔
(4)差傳禱告﹔
(5)差傳參與
目標:讓信徒有差傳意識和參與。
機構:教會,小組/團契,家庭。
[教會的主日學/教育的重新定位]
一、人人參與 每 “不是老師,便是學生﹔不是學生,便是老師﹔由老師變學生,不感到羞恥﹔由學生變老師,也不感到驕傲。”(美南浸信會的口號)二、教會投資在主日學/教育的事工上,包括課室、設備、教材、師資、進修…
三、朝向系統化/專業化:按靈命分班分級﹔課程規划﹔教師鑒定﹔教學評估…
四、馬丁路德說:“你要做好牧師,必須先做主日學的良師。”
弗四:11 說的“牧師和教師”,在原文只有一個冠詞,表示牧師也是教師。所以,牧師必須負起全教會主日學/教育的主催者與領導者的職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