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教會傳揚福音(2)-基督為罪人死

 

      教會對罪人所傳的福音,另外一個解說為:「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6~8)

      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他最卑微的行動,也向差遣他的上帝表現了至高的順服。保羅告訴我們:「他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

      人犯了罪,按上帝的公義是該死的,是應該下地獄的,但是基督卻替他們下了地獄。當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時,他擔當了罪人應當受的刑罰,在他喊著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的時候,也是他在無底坑的最深處,代替人承受人應當受的痛苦之時,上帝恨罪人的忿怒都歸在他頭上,使他的心靈受到壓傷,所以那些信他名的人,就不被定罪了。至於論到罪人,上帝的公義已經得到滿足,他的忿怒已經撤銷,當上帝使他的愛子從死裏復活的時候,就已向世界宣告了這件事實。

      上帝從起初就命定,完全順服他的報償是得永生。他對人類的代表者亞當說得很清楚:「……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7),這也就等於順服上帝得生命賞賜的應許,但亞當悖逆了,他不但為自己帶來了死,也連累了他的後裔。墮落的人既然如此敗壞,沒有一個人能守住上帝的誡命,但是日期滿足的時候,另一個亞當—耶穌基督來了,他完全遵守了上帝的律法,上帝也將他完全的義,分賜給信耶穌的人,「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五19),信徒們應該高興的歌唱:「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上帝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賽六一10),他披上基督的義袍,就能進入珍珠門、黃金城,來到萬王之王的寶座前。

      這樣,基督藉著在十字架上的死,不但為罪人償清了罪債,也為他們得了無比豐盛永遠的榮耀。

教會傳揚福音(1)-上帝愛世人

 

      福音的核心是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人們往往從量的方面來解釋「世人」一詞。

      有些人說:「上帝的愛是如此偉大,他愛所有的選民,而這大批群眾是沒有人能數得過來的。」

      又有些人說:「上帝的愛那麼偉大,他不僅愛被選召的人,他也愛全世界的人類;不單愛活著的,即連未出世的也都愛。」

      還有的人說:「上帝的愛如此偉大,不但包括全人類,就是所有受造之物都包括在內。」

      這三種說法都試圖以有限的來解說無限的,但這是辦不到的,因為上帝在其所有的屬性上是無限的,所以他的愛也是無限的。若將有限事物與無限事物相比較,實在是無從比起。

      普林斯敦神學院有一位教授華飛德解釋「世人」一詞時,認為當從質的方面去解說,不應當從量的方面去解釋。「聖潔」的上帝愛有罪的人,就是本節聖經向人顯示的驚人真理。上帝是以色列的聖者,是完全聖潔的一位,就是撒拉弗侍立在上帝面前,也要用兩隻翅膀遮臉,喊著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六1~3),聖潔的上帝從天上俯視,看見地上滿了有罪的世人,但上帝仍然愛他們,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怎能有這樣的事呢?這是必朽壞之人難以測透的。因而我們知道,上帝的愛與人的愛是截然不同的,人的愛會考慮物件、條件,上帝的愛則否;上帝愛罪人的理由,不在罪人身上,乃在於他自己本身。早在耶穌基督被釘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以前,上帝就愛了世人;上帝無限的愛,使得他差遣自己的愛子降世為罪人死。

      上帝差遣他的獨生子到世界來,為罪人死,這是最偉大的愛。他所愛的對象是應該下地獄的罪人,但他卻甘願犧牲他的愛子為罪人受痛苦。當我們默想這個真理的時候,我們不能不低下頭,用讚美的心,細聲的對主說:「上帝啊,我們一點都不明白,但你這樣說,我們就這樣相信。」

      因著他愛子所完成的救贖之工,上帝把永生賜給各處的罪人。救恩純屬恩典的禮物,人既不需要工作,也不需要花錢來得,換句話說,這恩典是垂手可得的;他所需要做的是不看自己、不看別人,只仰望釘十字架的基督,這仰望就是生命,即得救信心的本質。

教會傳揚福音(3)-主不喜悅惡人死亡

      人們的心裏總是堅持所有的人都當得救,他們說:「那才是真正的福音。」許多曲解聖經的人都這樣講,今日我們已經看見古代普救主義的異端,又死灰復燃了。但是聖經不可否認的教訓卻是,只有上帝的選民才能經過珍珠門進入天城。

      不要以為聖經中所說的福音只是針對上帝所揀選的人,在這本論揀選的聖經中,也有多處說到為每一個罪人而預備的福音。看起來似乎矛盾,其實不然,因為從永遠就揀選一定數目的人得永生的上帝,也誠誠懇懇的邀請所有的人接受福音得永生。沒有一位神學家能在人的理性裏解釋這似非而是的理論,但是那些偉大的神學家,謙卑的接受這兩方面都是上帝的真理。

      約翰福音三章16節與羅馬書五章6至8節兩處經文,不單單是為上帝所揀選的人而寫,聖經也說到上帝普遍的愛,不僅指下雨、出太陽給義人、歹人,他也誠懇的對那些聽信福音的人提供救恩。上帝憑著自己說:「我斷不容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話」(結卅三11),使徒彼得也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

      從這幾處經文看來,基督教許多偉大的傳道人,傳佈了上帝不單喜悅拯救悔改相信的人,他也喜歡所有聽見福音,而悔改相信者得救的大好消息。加爾文解釋以西結書十八章23節與卅三章11節說:「上帝非常誠懇的願意那些要滅亡,或向死亡之路直奔的人,回頭走平安的道路。」

      這是榮耀福音最具意義的一方面,傳這樣的福音,乃是榮耀教會的光榮使命,上帝自己也吩咐他的教會,要肩負起這個使命,他說:「報好信息給錫安的阿,你要登高山;報好資訊給耶路撒冷的阿,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俱怕……。」(賽四十9)

上帝的呼召

 

  我們之所以成為基督徒,是因為上帝呼召了我們。

      彼得告訴我們:「然而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民,是屬上帝的子民,為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 2:9)   同樣的描述也經常在新約其它地方出現。主召聚人進入天國,有時用的字眼也是「呼召」。祂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 9:13)

      這並不是說主只是來召聚某一部份的人,這召喚對所有人類都適用,所有的人都需要悔改接受福音。但是,同一個召喚,凡能打開心裝載的,則會覺悟到自己的罪和自己的需要,也正是這類人才能「聽見」主對他們的呼喚,其它人對主的邀請是聽而不聞的。

      約翰福音就此情形,在「基督好牧人」那章書裡這樣寫道:「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約10:2-5) 

  當時在場的人聽見耶穌說這番話,不明白祂是什麼意思。其實祂的意思並不難理解,祂只是用了一幅圖畫來表達做基督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許多時候我們對所聽見的,所看見的不以為然。但到了某個時刻,當我們一旦意識到,在我們裡頭有另外一個聲音在對我們說話,我們就會立即感到敬畏懼怕了。對許多人來說,這種經歷就好像他聽了一篇道,或者讀了一本書,或讀了一段聖經,然後發現這一切好像就是針對著他個人講的。

      傳道人常會被人責怪,說他們愛揭露聽眾的私隱。其實傳道人根本不知道聽眾當中誰做了什麼,誰給他說中了什麼。聽眾感到扎心是因為他們給上帝那銳利、扎心的話語觸及到了。上帝的話進入人心,在人裡頭發動,漸漸地在外面聽到的是傳道人的聲音,在裡面卻浮現出另一個聲音,這聲音正是那好牧人的聲音。這位好牧人是按名呼召我們的,祂牽引我們進入祂的羊圈,成為祂的小羊,我們也因此會認祂的聲音了。自此之後,我們一生就只聽從祂永無差誤的命令。(約 10:27)

有形教會和無形教會

   無形教會是從亞當開始,到最後被揀選的人類歷史最後出生的人為止,包括上帝的一切選民的教會。包括生存的現在基督徒和已經在天國的教會。所以是普遍教會。但把現在地上教會叫無形教會時是不是其意義,而是指真正重生後以上帝所揀選的百姓,與基督聯合的人們形成的教會。

   與基督的聯合是神聖的聯合,所以不知道誰是真正重生而與基督聯合,被基督的靈支配的人。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叫無形教會。在宗教上過完全生活的人是因著宗教熱情和為填充宗教慾望而作的還是為什麼這樣做,這是用我們的肉眼不能識別。雖然知道一點,但這樣的分辨是由上帝來分辨。上帝沒有讓人判斷。選民是只有上帝知道。所以因著選擇教義,靠聖靈真正重生,與基督神聖地聯繫在一起的信徒來形成的教會叫無形教會。

   在這裡區分有形教會和無形教會,但不是兩個教會,只是一個普遍教會。重要的是那教會是真教會,還不是真教會。加爾文最終也比有形教會和無形教會更強調真教會。

   有形教會是上帝國的設立機關和傳播機關。另一方面與上帝國一致。教會傳播上帝國,而召集了上帝國的百姓。所以把教會放在各國各族類當中,使他都包容,並交託聖靈和話語,使他作為上帝國的設立機關來工作。以聖靈的權勢傳福音時才能召集上帝國的百姓。上帝把上帝國的設立和擴張委託給教會。接受基督的十字架,作為真正與基督聯合的人,並作為上帝國的百姓而被揀選的上帝的百姓,都使他們屬於教會,在那裡被訓練而成長。所以地上的有形教會也是普遍教會。無形,有形教會也並不是兩個教會,而是只有一個教會。

    與基督聯合的人,他的信仰就自然地顯露出來。這就是信仰告白。信仰告白不是個別的,而是教會全體性地形成。教會把告白信仰的人都以基督徒來接受。通過信仰告白聚集成教會時,信仰是以行動來表現。所以是有形的。教會聚集,禮拜,讚美並交通,為了維持這些建立最小限度的組織。這樣顯露外面的就是有形教會。所以根據信徒的信仰告白和行為,在話語的宣佈和聖禮的執行,在外形組織和政治上教會成為有形的教會。最重要的是話語宣佈和聖禮執行並勸懲。所以有形教會若沒有組織就不能成立。這組織是與基督聯合的一個身體,所以需要有機體的組織。

預定論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嗎

 

  這已經是個很古老的問題了。如果是上帝揀選我們,那麼我們對上帝的選擇又有多自由、甚至有多真誠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清楚三件事:

   首先,既然聖經教導說,上帝在永恆裡揀選了信靠他的子民,無論這對我們來說是何等難以理解的奧秘,是上帝說的,我們就安心接受。除非我們的心能達到為上帝的揀選歡欣歌唱的境界,否則我們還不能真正領會到新約教導在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精神。

   其次,在我們親身的信仰經歷中,我們發現上帝的旨意和人的意志是可以和諧共存的。我們知道是我們運用了自己的能力來信靠基督的。上帝不會代替我們信的,是我們自己去信的。但是,同時間我們屈膝向他謝恩,稱謝他慈手牽引我們,引導我們來到他跟前。而事實上,當我們為別人禱告時,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求 道:「主啊,求你自己吸引他,好讓他認識你!」

  如果有人把我們各人的禱告一一記下來,對照一下,就不難發現,我們對新約聖經教導所持的信念,彼此是極其地接近的。

   再者,也許我們應當對這個眾所公認的「自由意志」一詞提出質疑。在聖經中,「自由意志」一詞只是在講到管家時提出來的;在講到對基督的信靠時,從未曾用過這個詞。這個詞現在已經被肆意泛解到一個地步,對討論上帝的旨意一事上早已失去意義了。根據聖經,凡提到人的意志時,總是傾向於強調這意志是受捆綁的過於是自由的。只有當我們在上帝話語的光照下不斷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我們才能夠完全降服於上帝,徹底放棄意圖靜悄悄地為自己的救恩加添些功勞,憑己力賺得功德乃罪人的本性。

門諾會

 門諾會特色  , 門諾派  ,

 門諾會之發展  ,

 門諾會( Mennonite) 之介紹   ,

門諾會之發展

 

      重洗派主張嚴格的世界隔離。早期加入重洗派的許米亞(Balthasar Hubmaier)於1525年被捕入獄,他受不了苦刑而放棄他的觀點。被釋放後,逃到莫拉維亞(Moravia)又開始宣揚重洗派的信仰。莫拉維亞深受 的重洗派影響,比其他的地方更激進。他們主張無政府主義的社會,凡物公用,過著共同生活(communal life)。他們預言基督再臨時,基督將刀劍交給被揀選的子民,殺掉貴族和教會權貴。領導者叫赫德(Hans Hut)。不久赫德被捕,判處死刑。許米亞取代了他的領導,在那裏展開工作,最後也被捕,在苦刑下,仍然不肯放棄信念,於是當局便下令將他燒死。 Jacob Hutter堅定組織,創立Hutterian Brethren,1536年在 Innsbruck殉道。

      Hutterian Brethren在美國有77間教會,會員4千人。17世紀末Jacob Amman (1644-1720)覺得瑞士門諾會太世俗化,因而脫離門諾會成立Amish Church。 Amish最大一派Old Order Amish Mennonite約有十八萬信徒,分散在美國的22州及加拿大。1927年 Beachy Amish Mennonite Church 從此分出,大多分佈在Somerset, PA共有 6,500會員,101間教會。Mennonite Church有100,000人 1,100間教會,是美國最大門諾會。General Conference Mennonite (GCMC) 美加共有六萬人,教會350間。

      1948年世界門諾會聯盟即門諾會互助促進社〈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和長老教會合作設立醫療佈道。之後他們在花蓮設立門諾醫院,並在台東設有附屬醫院。由於醫療傳道工作的進展,MCC乃請GCMC下屬 的海外宣道會評估,來台設立教會,擴展宣道的工作,結論是肯定需要,而且決定要以台語宣教。門諾會於1954年在台灣設立第一間教會就是台中林森路教會, 由宣教師宋大衛牧師設立。門諾會在台灣由於長期和長老會合作所以深受長老會之影響,用長老會聖詩,早期牧師由台神合作訓練,宣教師派到長老會神學院任教。很多會員也是從長老會轉會籍。由於國情不同,年輕人也當兵,接受軍事訓練等。教會分散在台北、台中和花蓮(最近桃園開始宣教)。 

上帝的揀選救贖對全體人類產生的一般好處

 

  我們可以在這裡下一個結論,就是「加爾文主義者並不否認,全體人類確實從基督的代贖領受了一些重要的好處。」

      加爾文主義承認基督的代贖,使上帝沒有降下那個原本因為亞當犯罪要臨到全人類的刑罰;基督的代贖也成為傳福音的基礎,並且把許多振奮人心的道德響力帶給世人,並且使罪惡的影響力被限制在某個範圍內。

      保羅對路司得城的異邦人說,上帝「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7)

      上帝叫太陽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人類也因此得到許多今世的福氣;但是這些福氣不足以保證人得救。甘寧漢有段話清楚說出加爾文主義的信仰他說:『主張「特別的救贖(particular redemption)」或是主張「限定的代贖」的人,並不需要否認「全體人類普遍來說,即使那些最後終究要滅亡的人,都還是能因為基督受死得到一些好處」。

        加爾文主義者可以相信「基督受死對全體人類產生了極重要的好處」。加爾文主義者只是不承認「基督打算使全體人類都得到他受死而產生的適當而特殊的果效,或是基督已經使全體人類都得到了這樣的果效」。說得明確一點,就是不承認「基督使全體人類都得到永遠的救贖」,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否認「基督使全體人類都罪得赦免,與上帝和好」。

       全體人類都因為基督受死而領受許多祝福,不過上帝是因為把全人類看成一個彼此有關係的整體,才使這個祝福臨到全人類;許多人只是沾光,上帝祇是在賜這些祝福給他所揀選的人時,順便也分給他們一點罷了,這些祝福並不是專程為他們賜下的。當上帝定意差遣他的兒子來到世上的時候,上帝當然就已經預見這些好處了。這些好處都是上帝籌劃設計的,好讓人可以領受享用。人在享受這些福氣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上帝賜的,這樣就可以彰顯上帝的榮耀,表明上帝的性 情,並且真的完成上帝的心意;人也應當知道這些福氣是藉著基督這位中保受苦受死才臨到人類的。』

   這樣看來,「基督為所有的人死」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雖然反對阿民念主義,但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全盤否定。不過我們確實堅信,基督受死對選民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基督受死對選民有功效,使選民得救;至於其它沒有被上帝揀選的人,基督受死對他們也產生一些果效,只是這果效是在上帝成全他這個偉大的心意時,順便帶給他們的。

基督犧牲的目的

 

  基督受死的目的如果是要拯救每個人,我們就得說,上帝能力不夠,或是意願不強,以致沒有完成他的計劃。但是既然上帝的工作總是有效的,那麼基督受死代贖的對象,就必然限於那些實際上真正得救的人。

      阿民念主義以為上帝的心意可以改變,也可能失敗。阿民念主義者說:「上帝差遣他的獨生子來,是要拯救所有的人,但是後來看到這個計劃沒有辦法完成,就改變心意,只『揀選』那些他預先看見有信心肯悔改的人」,是把上帝說成是一位「有意要作一件事,但是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又「好像把他的作為寄託在他所創造的受造物身上」的上帝,其實受造物是在一切事上都依靠他的。沒有一個有理性的人,如果有智能能力執行他們的計畫的人,卻會決定作一件他們從來作不到的事,或是採納一個從來不能實現的計劃。人的智能能力都有限,還會這麼作,那麼上帝的智能、能力無限,豈不更是這麼作嗎?如果一個人滅亡,我們可以放心的說,那一定是上帝從來沒有打算要拯救他們,也從來沒有設計一些方法使他們可以得救,更沒有把這些方法付諸實行。

   耶穌說:「我為羊捨命」,這就表示耶穌認為他受死的意義與目的,是侷限在一個範圍裡的。如果他只為羊捨命,就代表他代贖的事工不是普遍針對每個人的, 因為他對法利賽人說:「你們不是我的羊」;又說:「你們是屬於你們的父魔鬼」。耶穌既然這麼清楚把法利賽人排除在外,還會有人主張耶穌為法利賽人捨命嗎? 有天使向約瑟顯現,告訴他要為馬利亞生的兒子起名叫「耶穌」,因為他降世的使命就是要救他自己的百姓脫離罪惡。所以耶穌來到世上,不是「只使人有得救的可 能」,而是「真的將他自己的百姓拯救出來」。而且我們大可放心,拭目以待,因為他只要開始作一件事,就一定已經作成了。

   既然上帝的工作絕不會徒勞無功,半途而廢,所以凡被聖父揀選的人,也必然被聖子救贖,且藉聖靈成聖;換言之,揀選、救贖、成聖,這三件事一定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阿民念主義說「代贖是普遍的,針對每一個人」,這會使揀選、救贖、成聖這三件事不均衡發展,因而破壞了上帝三位一體的內在完美諧和。如果阿民念主 義不說普遍代贖,而說普遍救贖,那也有問題,因為普遍救贖代表每個人都得救,就成了普救論。

   當基督在他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個晚上代禱的時候,宣告蒙揀選者與蒙救贖者是同一批人。他說:「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又說:「我為他們祈求, 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約十七6, 9-10),又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約十:14-15)。保羅也教導說: 「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上帝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廿28);「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五25);「人為朋友捨命」(約十五13)。基督為約翰、保羅這樣的人死,不為像法老、猶大那樣的人死;他為綿羊死,不為山羊死。除非我們能說法老王與加略人猶大也是基督的羊、基督的朋友、基督的教會,否則我們就不能說基督是為了全世界的人死。

   再者,我們既然說「基督為他的教會和百姓捨命」,我們就不可能相信基督為「背道的人」捨命,同時也為「他打算要拯救的人」捨命,這兩種捨命的程度會一模一樣。上帝把人類分作兩種,他清楚肯定這種人,當然也就暗示他否定那種人。上帝論到這種人所說的話就不適用於那種人。如果我們說「某人為他的子女勞碌奔波, 甚至犧牲健康精力」,就表示我們不認為他的動機只是為了博愛,或說他的安排是為了社會的福祉。照樣,如果我們說「基督是為他的子民死」,就不能說他是為了每個人死。

贖價

 

  聖經說基督為他的百姓作了贖價──「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廿:28)

      注意這裡是說多人,不是說每個 人。一個東西要成為贖價,必須有三個條件:

  (1)有人被拘禁不得自由;

  (2)別人為了使他得釋放,把這個東西給拘禁他的人;

  (3)拘禁他的人收下這個東西,就真的釋放他,使他得自由。

      如果這三個條件有一個沒有滿足,這東西就還不能算是真贖價。

      就人來說,如果拘禁他的人講義氣,就應該一接到贖價就釋放他,不要求他再付其它什麼東西。

      就上帝來說,如果上帝是公義的,而且基督受苦、受死是作每個人的贖價,而不是只為蒙揀選的人,那麼基督代贖的果效就必須傳達給每一個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任何人受永刑,都會使上帝變成不公義。

      如果有人因為不信而下地獄,上帝就是重複要求執行這個極刑──第一次要求代替罪人的基督受死,第二次要求罪人本人受永死,那麼上帝就不公義了。

      基督的代贖果效並不是傳達給每個人,而是只限於那些他出面為他們作保的人,就是組成他真教會的那些人。

代贖是在目的與應用上被限定

 

  儘管代贖的價值足夠(sufficient)拯救全人類,但是代贖只對蒙上帝揀選的人有效(efficient)。代贖的功勞可以用在這個人身上,也可以用在那個人身上,並沒有區別,所以客觀來說,全人類都有得救的可能,但是主觀來說,全人類都得救是有困難的,因為罪人憑自己不能看見屬上帝的事,也不能欣賞屬上帝的事,只有被聖靈重生以致成聖的人,才能看見並且欣賞屬上帝的事,以致得救。至於上帝為什麼不把這個恩典賜給所有的人,上帝並沒有把其中的道理完全啟示我們。

   如果上帝使代贖對每個人都有效,就會使代贖本身失去價值。如果代贖可以施行在每個人身上,但是有些人還是滅亡了,那麼結論就是「客觀來說,代贖使每個人都可能得救,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使每個人得救」。按照阿民念的理論,代贖只是使每個人都「可能和上帝的恩典合作」罷了,如果他們願意,就可以和上帝的恩典合作,使自己得救。我們雖然不同意阿民念主義這種說法,但是這種說法至少還可以自圓其說,解釋實際發生的狀況。但是如果照前面的說法,「雖然代贖施行在每個人身上,但是有些人還是滅亡了」,就有點荒謬了。您看過一個人「雖然病得了醫治,卻還是死於癌症」,或是「雖然罪被除掉了,卻還是因為不信而滅亡」嗎?

      其實代贖的本質已經決定了代贖的範圍。如果代贖只使人有得救的可能,那麼代贖就適用於所有的人;如果代贖可以保證一個人得救,那麼代贖就只能適用於被上帝揀選的人。華菲德博士說:「我們倒底是要一個價值高的代贖,還是要一個範圍廣的代贖?我們只能在二者之間選擇一個」。基督代贖的工作如果施行在每個人身上,它的本質就必然減損。 

  阿民念主義同樣對代贖有明確的限制,只是加爾文主義限定代贖的範圍,阿民念主義限定代贖的能力。加爾文主義限定代贖的對象,不過他相信代贖的功效,相信代贖能使許多人得救;阿民念主義限定代贖的能力,因為阿民念說代贖本身不能救任何人。加爾文主義者限制代贖的「量」,不限制代贖的「質」;阿民念主義則限制代贖的「質」,不限制代贖的「量」。

      加爾文主義者認為代贖好像一座窄橋,連接兩岸引人過河;阿民念主義認為 代贖好像一座寬橋,但只到河的半中央。其實阿民念主義和加爾文主義都認為基督的代贖工作有限制,而且阿民念主義者所認為的限制比加爾文主義者所認為的限制更大。

限定的救贖

 

  我們在這裡討論的問題是:基督將自己獻上作贖罪祭,是「為全人類每一個人,沒有例外,也沒有分別」呢?還是「只為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換句話說,基督受死作贖罪祭,是要「全人類都有可能得救」呢?還是「只確定要使那些父神賜給基督的人得救」?

      阿民念主義主張「基督為全人類每一個人而死,沒有分別」;加爾文主義者則主張「在上帝的心意與奧秘的計劃裡,基督只為被上帝揀選的人而死;至於其餘沒有被上帝揀選的人,只承受普通恩典,基督的死與他們沒有直接關係」。也許「限定的救贖」(Limited Redemption)比「限定的代贖」(Limited Atonement)更能清楚表達這件事的含意。

      基督「代贖」(atonement)工作的效力當然是無限的,沒有哪個罪是基督受死還沒有辦法贖的;所謂「限定」(limited),是指「這個代贖產生的果效,應用到個別的人身上」是被限定的。這個「代贖產生的果效」一般稱為「救贖」 (redemption),所以我們可以說「救贖」被限定,不是每個人都有分。不過「限定的代贖」已經成了固定的神學用語,意義也為人熟知,所以我們還是 沿用這個名詞。

      代贖指「基督受死產生的客觀功效,就是使罪惡得赦」,救贖指「人接受基督受死的客觀功效,以致主觀上得救」。換句話說,救贖是代贖的果效,是代贖應用到個別的人身上的結果,也是「基督代贖」的客觀事實成為「人得救贖」的主觀經歷。

  〈西敏信條〉論到「限定的代贖」,是這樣說的:「......,所以一切在亞當裡墮落,又蒙基督救贖的人,就是蒙上帝揀選的人,都蒙聖靈在適當的時候,用有效的恩召,使他們信靠耶穌基督,並且被稱為義,得兒子名分,得以成聖,並且因信被基督的能力保守,以致得救。除了被揀選的人以外,沒有一個人蒙基督 救贖、蒙上帝有效恩召、被上帝稱為義、得兒子名分、得以成聖,以致得救。」

   「揀選」經過邏輯的推論,勢必會得出這一章「限定的代贖」。如果上帝從亙古以來,就已經計劃要「拯救全體人類中一部分的人,而不拯救其餘的人」,那麼不管是說「上帝的工作對蒙揀選的人,和未蒙揀選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意義」,還是說「上帝差遣他的兒子,既為預定不得救的人而死,又為他所揀選得救的人而死,而且這兩種死都相同真實,意義也都相同」,這兩種說法似乎都有點矛盾。這兩個教義同舟一命,這個教義正確,那個教義就正確;這個教義不成立,那個教義就不成立。在邏輯上來說,我們不可能接受這個教義,卻拒絕那個教義。如果上帝已經揀選一些人得永生,而沒有揀選另一些人得永生,那麼原因很簡單:基督來到世上,主要是為了救贖上帝所揀選的人。

代贖的必須性

 

  救贖(redemption)的成就是與通稱的代贖(atonement)有關。任何關乎代贖的恰當解釋都必須追溯其源頭,即上帝無條件和全權的愛。聖經最出名的經節也是提供同樣觀點:「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三:16)

      這經節說明了上帝的愛是神聖啟示的終極,因此也是人類思想的終極。我們不能,也不敢越過這終極。

  然而,上帝的愛是人類思想的終極,並非不容我們再進一步描述這種上帝的愛。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愛是代贖的源頭,而代贖是上帝的愛的彰顯;上帝的愛是有揀選的。沒有人比使徒保羅更以上帝的愛為榮,他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羅五:8)

      「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呢?」(羅八:31-32)

      同一個使徒向我們描述上帝永恆的計劃,這計劃說明了上述宣言的背景,也規劃了這宣言的意義和功效範圍。他寫道:「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傚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羅八:29)

      也許保羅的意思在別的經文更為明顯:「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弗一:4-5)

      為人類創立代贖的上帝的愛不是一種沒有區分的愛,乃是揀選和預定的愛。上帝喜悅他不可抵擋而永恆的愛賜予無數的人,代贖就是要成就這愛堅定的目的。

  我們需要強調這全權的愛的觀念。誠然,上帝是愛,愛不是偶然的東西,也不是上帝可任意取捨的東西。上帝「是」愛,這是指上帝必須地、固有地和永恆地是愛;正如上帝是靈,上帝是光,同樣地,上帝是愛。然而我們要認識一事,就是揀選的本質暗示上帝雖然必須和永恆地是愛,但上帝沒有必要把這愛用於救贖那些罪惡貫盈和應許沉淪的 對象及把他們立為後嗣。上帝揀選一個民族作他的後嗣,使他們與基督同作後嗣,這揀選是按上帝全權而自由的意旨所喜悅的,意旨在發自上帝自己深厚的慈愛。揀選的理由是完全出自上帝、出自「自有永有」者獨特的決定。代贖並不贏取或勉強上帝的愛。上帝的愛使他必須代贖,藉此法完成愛堅定的目的。

  上帝的愛是代贖的起因和源頭,我們必須視此為肯定的論據。但這事實沒有解答「原因」或「必須性」的問題。為什麼上帝的愛採取如此途徑實現和成就目的呢?我們不得不問:上帝的兒子為何要犧牲?榮耀的主為何要流血?坎特布里的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會這樣發問:「上帝是全能的,卻要自取人性的卑微和軟弱來救人,使人復原,其原因和必須性何在?」

      為什麼上帝不用他話語的能力和旨意的命令去實現愛人的計劃?若說上帝沒有別路可循,那末豈不是否定了上帝的能力?若說上帝本可卻不願這樣做,豈不是否定了上帝的智慧?這類問題不是學者的詭辭或虛浮的好奇。我們若逃避不問,就會錯過解釋基督救贖工作的主要因素,又忽視救贖一些必然的榮耀。為什麼要成為人?既成為人,又為何要受死?既要受死,又因何要受十架受咒詛的死?這就是代贖必須性的問題。

  在回答這問題的答案中,有兩個是最重要的。第一個稱為假設的必須(hypothetical necessity),第二個稱為結果的絕對必須(consequent absolute necessity)。前者是著名人物如奧古斯丁(Augustine)和阿奎諾(Thomas Aquinas)的主張,後者則算是較傳統的基督教立場。

  假設的必須論主張不需要用代贖或補償(satisfaction)去赦免罪惡和拯救被揀選的人。上帝可以用多種他法,因為他是無所不能的。但上帝以恩典和至高無上的智慧所選擇的方法是神子代替犧牲獻祭,因為這方法能同時引發最多的好處,又更能彰顯上帝恩典的奇妙。所以,雖然上帝「可以」不用代贖來救人,但按著 上帝至高無上的旨意,他實際上沒有這樣做。若不流血,就實際上沒有赦罪或救恩。不過,上帝的本性或赦罪的本質不是要求非流血不可的。

  第二個說法稱為結果的絕對必須論。「結果的」這用辭在此指出上帝救任何人的旨意或預旨都是出於自己全權的恩典。拯救失喪的人,不是上帝絕對必須做的,卻是全權的意旨所喜悅做的。然而,「絕對的必須」這個術語表示上帝既按著他意旨所喜悅的揀選了一些人得永生,因著他本性的完全,他就必須用他兒子的犧牲獻祭來達成救人的目的。總而言之,雖然上帝並無內在的必須去救人,但是自從他已計劃救恩後,他就必須用替代的獻祭和血價的買贖作救償來成就這救恩。

  驟然看來,探究、追問及企圖決定上帝本性上必須作的事似乎是憑空臆測和狂妄自大的;而且,根據「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等類經文的表面意思,似乎上帝啟 示的範圍只告訴我們: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是「據實」(de facto)之事實,我們若說「據理」(de jure),上帝不能不做某些事的話,就是越過了聖經所准許我們說的。

  然而,若我們說:某些事是上帝的本性必須做或不可能做的,這並非狂妄自大。我們的信仰使我們承認上帝是不能說謊的,又是不能背乎自己的。這些神聖的「不能」是他的榮耀,若有人拒之不信的話,就是否定了上帝的榮耀與完全。

  真正的問題是:聖經有沒有給我們證據或思考的資料,藉以斷定這是上帝非作不可的事?是否除了藉替代的犧牲獻祭,上帝便不能拯救罪人,因此,上帝自由而全權決 定的救恩必須藉榮耀的主流血方能成就?以下經文的資料似乎要求一個肯定的答案。然而我們必須緊記,在引證這些經文的時候,必須考慮這些經文彼此間配合累贅的效果。

  (一)有些經文為上述推論的可能性提出有力的根據。例如:從希伯來書2:10節及17節可推斷父神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裡,要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 以完全,並使救主有必要凡事與他的弟兄相同,這在神聖的要求上本是合宜的。經文的意義不單是上帝用這般方法來成就救恩是符合他的智慧和慈愛;當然這是真的,且通稱的假設必須論就是此意。但經文好像另有其意。事實似乎是:恩典的旨意是如此逼切,以致神聖合宜的規範必須要求一位因受苦難得以完全的救恩之元帥來成就救恩。如此就需要救恩元帥在凡事上與他的弟兄相同。換言之,我們越過有關符合上帝的性格(divine character)的思考而到了有關上帝的特性(divine properties)的思考。上帝的特性要求他用如此方法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裡。這樣,他要我們明白惟救恩元帥的受苦才能滿足上帝旨意的逼切需要。

  (二)類似約翰福音3:14-16節的經文相當清楚地顯示:若不是上帝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他被掛木頭上,罪人就將永遠滅亡。失喪者永遠沉淪的危機因著上帝的獨生子得以挽回。但是我們難以避免如下想法: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三)希伯來書1:1-13節、2:9-18節、9:9-14節,22-28章等經文的教訓清悉可見,說明基督工作的功效乃視乎基督位格 (Person)的獨特性質而定。這事實本身未能證實我們談及的論點。但上文下理的研究卻透露進一步的含意。這些經文強調基督的獻祭的終極性、完全性和超越性功效成為必須,即必須有效地除罪才能實現救恩。此重考慮有力地說明希伯來書9:23節所述之流血的必須性。該節論及那些按著天上樣式作的物件必須用山羊、牛犢的血去潔淨,但那天上的本物,就非用聖子的血潔淨不可了。換言之,這裡的聲明有一種非用耶穌寶血解決不可的必須性。但耶穌的血具有所須的功效和能力,是因為他是聖子,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上帝本體的真像,他也親自成了血肉之體。所以他一次獻祭,便叫所有得以成聖的人完全。因此,作以下結論絕非憑空而發的:只有這樣的位格,獻上這樣的祭,才能除罪帶來潔淨,才能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得以在至聖所與上帝同在。這就是說;耶穌的流血對成就上帝所籌劃與保障的目 的是必須的。

  上述的幾處經文也提供了其他有關必須流血的理由,尤以希伯來書9:9-14、22-28節為甚。這些理由是出於一事實,就是基督親自的獻上是利未人獻祭模倣傚法的典範。我們常以為利未人的獻祭是基督獻己為祭的樣式。這個思想方向也並非不對。因為利未人的獻祭實在提供了一些範疇,藉之可瞭解基督獻祭的事實,特別是贖罪(expiation)、挽回(propitation)、及復和(reconciliation)等範疇。但這思想路線卻不是希伯來書9 章的特徵。該章的特別思想是利未人的獻祭是模仿天上的樣式——這些是「照著天上物件的樣式作的」(來 9:23)。 故此,在利未制度下,流血的必須是來自一事實。即所模仿的獻祭樣式是一個血祭、一個能使天上本物得以潔淨的超越血祭。利未律例中的獻祭要求流血只是因為那更高的、天上的獻祭也要求流血。我們的當前問題是:屬天的獻祭的必須性是什麼?是假設的還是絕對的?以下的觀察會指明答案。

  (1)希伯來書9:23節的上下文所強調的是「罪的嚴重」需要基督獻祭的超越功效;罪的嚴重需要不是假設的,乃是絕對的。強調罪本質嚴重,以及除罪的必須,其邏輯不可能符合假設的必須論。罪的真實與嚴重使有效的贖罪成為不可或缺的。換言之,贖罪是絕對必須的。

  (2)基督的祭司獻祭的正確性和功效都與他位格的性質有密切關係。如果只有這樣的獻祭才能除罪,那末除了基督以外,再沒有人能獻這祭了。這就等於說:必須要有如此的位格獻這樣的祭。

  (3)這段經文形容那與基督所流之血有關的天上本物是「真」的,其暗示之比照並不是「真」比對於「假」,或「實在」相對於「虛構」。此所說的乃是天與 屬地的、永恆的與短暫的、完全的與部分的、最後的與暫設的、常存的與會消逝的比對。基督的獻已為祭若是相連於那樣描述為屬天的、永恆的、完全的、最終一次的和持久的物件,那末我們豈不是可推想到一件事:就是在上帝成就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的計劃裡,這獻祭是不可能只屬假設的必須?如果基督的獻已為祭只有假設的 必須,那末給予此獻祭重要性與意義的天上本物,豈不是也只屬假設的必須?這無疑地是一個有困難的假設。

  總是的總結是:這些經文說明基督除罪而流血(來9:14、22、26)乃是必須的(9:23);而這必須又是毫無保留或附帶任何條件的。

  (四)上述兩種贖罪必須論所論及的救恩是恩典的揀選的救恩,即離罪成為聖潔和與上帝相交的救恩。但是,如果救恩與上帝的聖潔、公義相題並論是相合的話,那麼這救恩必定不單單包括赦罪,也包括稱義,而稱義的根據必須涉及人有罪和被定罪的處境。這暗示須要一個解救人的困境的公義。恩典固然作王,但恩典若離開了公義而作王就不但不實際,而且是不能想像的。這樣,怎麼樣的公義才能叫罪人稱義呢?惟一可以應付罪人之需要,使他們達到完全而不收回之稱義的義,就是基督的義。這裡暗示基督的順服,因此也暗示了道成肉身、受死和復活。簡言之,代贖的必須性是稱義固有和不可缺少的要素。沒有稱義而要從罪中得救恩是不可能的。沒有了救贖主所具上帝的義,則罪人稱義是不可理解的,我們難以逃避保羅恰切的話:「若曾傳一個能叫人得生的律法,義就誠然本乎律法了」(加3:21下)。保羅所強調的是:如果稱義可以經由任何一種不用相信基督而獲得的方法,那麼這方法就早被採用了。

  (五)基督的十字架是上帝的愛的至高示範(羅5:8;約壹4:10)。這示範的至高特性是由於祭物極重的代贖。保羅因這重價而寫道:「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 8:32)祭品的貴重使我們確定上帝的愛的偉大,並保證上帝會白白地賜下其他所有的恩賜。

  然而,我們必須問:如果這樣的重價不是必須的,那麼基督的十字架仍是愛的至高展示嗎?惟在罪人的困境需要上帝獻他的兒子為祭,除此以外,別無他法,這基 礎上,基督的十字架被推崇為上帝的愛的至高展示,這豈非惟一的結論嗎?如此的假設使我們瞭解使徒約翰的話:「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壹 4:10)沒有了以上的假設,我們便無從瞭解各各他的意義以及上帝對我們人類的愛的奇妙。

  (六)最後的理由是有關上帝施行報應的正義。罪惡是與上帝對立的,上帝必須以聖潔的憤怒回應。這就是說罪惡必遭受上帝的審判(比較申27:26;鴻一:2;哈 一:13;羅1:17,3:21-26;加3:10,13)。正因上帝的律法聖不可干犯,上帝的聖潔有不變命令,上帝的正義有不懈要求,所以必然的結論是:若沒有贖罪(expiation)和挽回祭(propitation),從罪中得救是不可能的。這原則解釋了榮耀之主的犧牲獻祭,在客西馬尼園的傷痛,並在受咒詛的木頭上被棄絕。這原則也托住了一個偉大的真理,就是上帝是義的,他也是凡相信耶穌的人的稱義者。因為神聖潔的命令和公義的要求藉基督的工作已經完全得到證明,上帝差派他作挽回祭來宣揚上帝的公義。

  因為上述的理由,我們不得不下這樣的結論:聖經資料所支持的代贖必須論是絕對的或不可避免的必須論。假設必須論者並未完全地認清拯救人脫離罪惡,進入永生的逼切困難。他們並未正確地計及基督工作向上帝方面的成就。如果我們正視因罪惡問題嚴重和救恩必須滿足上帝的公義而產生的困難,那麼絕對必要的教義便使我 們明白各各他的真義。而各各他本身以及藉各各他所表彰全權的愛的旨意就顯得更難測透和奇妙。我們越強調公義和聖潔的不更易要求,上帝的愛和這愛的預備就會顯得越奇妙了。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救贖果效之範圍

 

1.範圍的廣泛

    基督是為誰而受難的呢?他的犧牲是為誰的益處呢?他的救恩是誰得的福祉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下列三種見解︰

1)普世得救

    這種論說認為,上帝既將基督作為人類的代表,替人獻祭,他的犧牲必定是為一切的世人,因此所有的世人都必得救。一般而言,這是自由派神學家的觀點。他們不一定承認耶穌是上帝,也不一定承認他的受難是一種贖償,但他們一致相信,基督的犧牲是表明上帝的慈愛,帶領全世人類重回上帝的懷抱。他們的標幟是“上帝是人類的天父,世人都是兄弟。”

    巴特神學雖然在多處與自由派神學相異,但在救恩的範圍一事上,卻也傾向於普世得救之看法。當然他的依據,仍是與自由派所持的理由不同。巴特認為,耶穌是揀選之上帝,也是蒙選之人。上帝的恩典揀選了基督,因此也揀選了人,因為基督是人的代表。巴特雖未明言,人人都會得救;但他也不願否認,人人都會得救。他的基督論似乎是指向普世得救的理論。

    這種論說顯然與聖經的教訓相背的。聖經自始(亞當的下一代起)即將人類歸納為兩類,即屬上帝的人和屬世的人,如亞伯和該隱,雅各和以發,選民和外邦人,上帝的奴僕和罪的奴僕,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等,甚至有些在名義上屬基督的人,在末日要聽到基督棄絕之判語(太七︰21~23;廿五︰41~46)。

2)普世適用

    這種論說認為,基督贖罪的功效是普世性,它的範圍適用於全人類,雖然他們承認,並非全人類終會得救的。他們相信,基督贖罪的果子,是人人都能藉著信心取得的,但是因為不是人人都會相信,因此基督的救贖只會在一部分人身上實際生效。這是天主教,大部分的信義宗,及許多獨立教派人士的觀點。

    普世適用論的論點是經文根據,可以分為三點︰

(一)基督為世人而死(例︰約一︰29;三︰16;六︰33,51;林後五︰19;約壹二︰2)。這些經文教訓,耶穌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世人”的糧食,“為普天下的人”之挽回祭。

    但是我們應當認清,“世界”或“世人”或“普天下的人”並不一定是指世界上每一個人或所有的人。試觀約一︰10;羅一︰8;十一︰12,15等經文,就能發現,世界不是指每一個人或所有的人。若仔細審察普世適用論所依據的經文,就能看出,它們是對照舊約時代猶太人的特殊性地位和新約時代的普世性,世人或世界是指世上各國各族之人(參太廿四︰14;羅十︰18)。

(二)基督為眾人而死(例︰羅五︰19;林前十五︰22;提前二︰4,6;來二︰9)。

    但這些經文顯然是指在基督裡的眾人,因此是有範圍的。否則應當解作人人終久都會得救了。但福音派人士也否認,人人終久都會得救。他們只是相信,人人都可能得救。

(三)福音向世人提供。普世適用論者聲稱,基督之受死,若不是適用於眾人,上帝為保將這福音向世上眾人提供呢?

    但是我們應當記得,福音的提供始終是連於悔改和信仰的︰“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人若沒有悔改和信仰的反應,福音的提供,對他而言,並無實效。再者,歷史的事實也証明,甚至在新約時代,世上仍有許多人未曾聽到福音,也有許多人雖聽到福音,卻不願接受它。

    普世適用論的一個最大弱點,乃是實際上否定基督的贖罪,是百分之百生效的。因為,基督贖罪果子的範圍,若果真是對全世界所有的人適用,而在事實上卻只有一小部分人確實得到這贖罪的果效,那末贖罪的果效豈不是大部分被浪費掉而沒有生效了嗎?

3)限定範圍

    改革宗長老教會,及一部分浸信會和獨立派教會相信,基督贖罪的性質是有範圍的,或者說是限定的。基督贖罪之工,不僅叫人有得救的可能,而是確實拯救那些預定會得救之人的。它的範圍是限定地那些蒙揀選並信他之人的救贖。

    限定範圍並非是指論基督贖罪之價值和功效是否“足夠”拯救全世的人類,而是說基督贖罪之目的是否是為著要拯救世上每一個人。普世適用論者也承認,並不是世上每一個人都會得救。但他們認為,基督贖罪之工的目的,是要叫世上每一個人都有得救的功能。而限定范圍的見解是,基督贖罪之工的目的,是要叫蒙揀選而信主的人都得拯救。

    限定範圍的觀念,並非叫我們自以為義,或帶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任憑世人滅亡。改革宗同樣熱衷于宣教工作,致力於把福音傳地極,叫罪人與上帝和好。

    限定範圍觀點之聖經根據︰

(一)聖經在原則上的教訓

    聖經啟示的一個既定原則,即是上帝的目的必會實現。天上地下沒有任何權勢能攔阻或挫折他的旨意(詩卅三︰11;賽五十五︰11;羅八︰31~32;九︰6)。保羅引用以利亞和巴力之史實,証明上帝的拯救必會成就(王上十九︰1~18;羅十一︰1~7)。

    上帝原來的目的若是要拯救世上每一個人,他的目的必會成就無疑。但事實上只有一部分人得救,而且這一部分是由上帝直接的揀選,那末基督贖罪的目的也必定是有範圍地拯救這些罪人。至於上帝因何決定某些人而遺棄另一些人,保羅指出,這是上帝的主權,我們無權責問他(羅九︰19~24)。

(二)聖經區劃的原則

    聖經在多方面區別屬世的人和屬上帝的人。在新約中,耶穌稱信他的人為他的羊群,他的教會,他的百姓,顯見基督的救贖是有限定範圍的(約十︰14~16;太十六︰15~19;徒廿︰28;彼前一︰2;來二︰17)。

    一部分的猶太人未被拯救,並不是因為遺忘了他的約言,或是力不從心;他的應許必不落空,他的旨意必定會成就。凡是真以色列人,都會得救(羅九︰6,8,28)。

(三)代求工作之限定範圍

    基督的祭司之職,除了捨身獻祭外,另一點是他代求的工作。代贖和代求的對象必然是相同的。耶穌在受難前的祈禱中,清楚區別屬上帝的人和屬世的人︰“我為他們(信徒)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約十七︰9)。基督贖罪之工的目的,若是為世上每一個人,他絕不會作此祈求的。

    所以,我們若將基督贖償的範圍擴大至全世界每一個人,就必須同時限製並減削他贖罪之工的功效,因為事實上並未人人都得救。反之,我們若承認有範圍的限定,也就承認基督完全成就了他贖償之目的,因為凡被預定得救的人,全都獲得救恩,一個也不短少(約十七︰12;徒十三︰48)。

    再者,基督贖償的範圍若無限定,它只是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並未實際拯救每一個人,則至於救人數之多寡需視各人的反應而定,而不再在於基督贖償之功效,大大地減削了基督的功勞,而把最後的結局,操諸於人的手中。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信建立於知識

 

  信心是建立在對上帝可知之事上的認識。甚至,在新約聖經中,信心更可說就是對上帝自己的認知。在約翰福十七章我們大祭司的禱文中,主一提到這種的認識,就滿心歡喜地對父上帝說:「認識你是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基督,這就是永生。」(約 17:3)

      這句話應當跟約翰福音1:18一併來理解:「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把他彰顯出來。」(約 1:18)

      希臘文「把他彰顯出來」這個動詞和我們現在用的「註解、釋譯、釋經」這些詞是同出一根的。約翰的意思就是說,耶穌就是上帝的註釋(或作耶穌的一生就是在釋譯上帝是誰),他的出現是把上帝彰顯給我們看。

      馬太福音11:27那裡也有同樣的教導:「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沒有 人認識父。」

      父透過子向門徒的啟示,門徒憑著信看見了,就因此對上帝有了認識(知識)。   凡信都是要有知識作基礎的。照這麼說,我們就要問問自己,我們這麼信任那些外人,隨隨便便讓他們盜用我們的詞彙,我們對他們難道已經有足夠的認識了嗎?

      信心所依據的知識不光是頭腦上的知,因為聖經中講的真知識一定會帶來一種位格際的關係。丈夫和妻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就是用這樣的話語來描寫的。「知」不是說把自己抽離出來遠遠地站在那裡,很冷靜地、很客觀地去分析研究一個客體。這裡所指的「知」,會立即帶我們接觸到上帝自己。

      試問,還有比這更高的殊榮嗎?但一殊榮,這正是要我們憑信心來領受的。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神的主權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用日常容易了解的文字,來陳述加爾文派與阿民念派神學的基本區別,並且闡明聖經對于這些問題所教導的。雖然基督教信仰于各不同教義之間有諧和存在,但卻不盡相同,那就是,任何一個錯誤都會曲解教義的其他部份。事實上,世上只有兩種宗教思想︰一種是靠信心的宗教,一種則是靠功德(行為)的宗教。我們相信教會史上的加爾文派(改革宗),是最純正,也是最能一貫地表明信心的宗教;阿民念派因為重視功德,已經變得薄弱到一種危險的程度,這種形式的基督教是矛盾且不穩固的,換句話說,我們相信改革宗將基督教表明得最完全,也最純正。

在第五世紀初葉中,此二宗教思想曾顯著地發生正面的沖突,即由五世紀的二位神學家──奧古斯丁與伯拉糾──所代表的。奧古斯丁把人指向神乃為一切屬靈知識與能力的來源,而伯拉糾認為人應當靠自已,並且說人能靠自己的能力行神所吩咐的,否則神就不必吩咐人了。我們相信阿民念派是代表二系統中間的折衷派,但是雖有其福音派的形式,(即如在早期衛斯理派中所表顯的),可是論到信仰的宗教,阿民念派還是包含著嚴重的錯謬。

在今日的時代,幾乎凡具有歷史性的教會,都從內部受到不信派的攻擊,其中有不少已經向它屈服了。而且,這種趨向是每況愈下︰由加爾文主義眨至阿民念主義,又由阿民念主義眨至新神學派,而至獨神論。而新神學派又獨神論的歷史顯示,它們已退化為根基不穩、不能自主的社會福音。我們認定,基督教的前途必須連系在歷史上,稱為加爾文主義的系統神學規范之內。以神為中心的加爾文主義,若在何處被廢棄,在那裡就必有走下坡的嚴重趨勢,以致墜入以人為中心的自然主義或世俗主義的陷井中。有人宣稱︰加爾文主義與無神主義是勢不兩立的。我們相信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加爾文主義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神的主權。這表示,三位一體之神的旨意是絕對的、完全的。在這有限的創造中,他的旨意是自主的,是完全淵源于他永恆、有計劃的旨意。他命定自然的定律,掌管歷史的發展,巨細靡遺。因此,可見他所有的預旨都是永恆的、不變的、至善的、滿有智慧以及至高無上的。在聖經中,神對未來一切事件的預知,就是建立在這些預旨的基礎上,並不受“預知”本身所製定,也不受源于事件本身的任何事故所限製。

凡有思想的人,自然體會到有某些主權不斷的在統管他的人生︰尚未征得他的同意就被生下來;他也無從考慮要生在何時?何處?何背景?在二十世紀的世代或在洪水之前?為男或為女?是白或是黑?在美國?在中國?或是在非州?這一切在他尚未成形前,都已經命定了。從古至今,基督徒都認定是神創造了這世界,他也是這世界的治理者;就因為這樣,他即是這世界上一切權力的究極根源。因此,在他至高無上的旨意之外,不會發生任何事,否則,他根本就不是真神。故此,當我們討論這真理時,我們也發覺,它有足夠的理由鞏固加爾文主義的立場,也能駁斥阿民念主義的立場。

由于神創造萬物的事實,他就絕對擁有並支配他所造的一切的主權。人類一切的事情都在他的統轄之下,(徒四︰24─28),對我們不僅僅只有一些普通的影響而已,甚至以地上的萬國來與神的偉大比較,都不過象是天平上的一粒微塵罷了(賽四十︰12─17)。神以不可侵犯的絕對主權統治著人類的生活,盡管其中充滿人的矛盾與失敗,若非他許可,人類的犯罪行為也不會發生,至于神為何情愿容忍人類犯罪,而導致終必滅亡的命運呢?當然有其理由,就是為了成就他永恆的目的與旨意。也正因為神的絕對統治權與地上政府的治權相沖突,所以地上的萬國都棄絕了神,若我們不認為是如此,那我們所信的就是一位有限的神。當然,以我們目前所有的知識,有些信仰上的問題我們無法完全明白,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拒絕聖經並其中許多平易近人、合理又真實的教訓。

我們豈不信,若神愿意就可使罪人回轉歸正嗎?難道這位全能的神,天地萬物的主宰,不能改變他自已所造之人的格性嗎?他曾在迦拿以水變酒,也曾在往大馬色的路上使保羅悔改。有一位麻瘋病人曾向耶穌說︰“主啊,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主就以一句話使他的大麻瘋潔淨了;我們不要象阿民念派的人一樣,不相信神能控製人的意志,也不信神若愿意就能使人重生得救。他實在能洗淨我們靈魂的罪污,就好象我們能洗淨身體的污穢一樣;若神愿意,他可以興起一批牧師、宣教師和各種主的工人,藉著聖靈的工作使全世界的人在一霎時之間就悔改;也可以派一群天使降臨,行使超自然的神跡,使全人類都得救;他也能夠在每一個人心中動那奇妙的善工,使得世上無一人沉淪。

既然罪惡只在神的許可下才存在,假如神選擇把罪惡除去,那么神當然能做到。神在這方面的能力可以從幾個例子上看出來︰滅命的天使在一夜之間擊殺所有埃及人頭生的長子(出十二︰29);而在另一個夜間,殺死亞述大軍十八萬五千人(王下十九︰35);地開了口吞滅可拉和他的同黨(民十六︰31─35);希律王被擊殺死于非命(徒十二︰23)。在但以理書四︰34─35,我們讀到至高者神的“權柄是永有的,他的國存到萬代。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為虛無,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他手,或問他說,你作什么呢?”

以上這些,都清楚指出改革宗信仰的基本原則──神的主權。神創造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擁有它,並照著自己至上美善的旨意管理。神絲毫沒有失去他的能力;假若有人以為神正與人相爭,以為神正傾其所有的說服人去做善事,但卻未能達成他那永遠、不變、聖潔、智慧、至高無上的目的,那么這對神來說,實是極大無比的侮辱。任何一種神學系統,若主張神縝密的心意有時也會失敗,或主張人可以對全能神的計劃行使否決權(人是受造者,也是有罪的受造者),都與主張神沒有世人各種的軟弱,神是崇高無比的聖經思想相違背。世人的計劃未能執行,或因無能為力,或因缺乏智慧,或因兩者都缺乏。然而由于神的力量、智慧,以及其他各種的能力都無可限量,所以對神而言。就沒有任何不能事先預見的危機會產生。對他來說沒有改變的因。假定說神的計劃會失敗,努力會無效,那就是把神降低到受造者的地位,使神不再是神了。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加爾文主義五特點之起源

 

  阿民紐斯的門徒,根據他的教訓而擬定五條信條。他們把這五條信條呈給荷蘭政府作為抗議文,他們堅持要按照他們在抗議文中所擬定的信條來修訂「比利時信經」,以及「海德堡要理問答」。他們反對教義問答以及信經中所教導的上帝擁有至尊無上的主權、人是完全不能自救、無條件的揀選及預定、有限的救贖、不能抗拒的恩召、聖徒永久得蒙保守。他們要求荷蘭教會當局修改這些基要信仰有關的教義。

    一六一八年在多特舉行一個國際會議,稱為多特總會,目的是要本著《聖經》來檢討阿民念派的各項主張。大會由荷蘭政府總理主持開會。全體出席會員為八十四位,另外有外界代表。代表來自荷蘭、德國、巴勒斯坦、瑞士及英國,共有二十七位。本會議就阿民念派信仰立場的五特點,作徹底研究,差不多有五個月每天開會,開會總次數達一五四次之多。這一群學識高超的神學家們,檢討阿民念派所提的抗議信條,並與《聖經》的教訓相比較。他們信仰立場的五特點未能與上帝的話相協調,所以會議一致加以拒絕。為了回答阿民念派,遂起草「多特總會信經」成為今日許多改革派教會信仰標準的一部份。該信經就是論到有關這五點的清晰《聖經》教訓,正與阿民念派的錯誤相反。這信經所包括的五項,及共所周知的「加爾文主義五特點」:

  1.   完全的墮落。(羅三:10~12)
  2.   絕對的揀選。(無條件的揀選)(弗一:4~5)
  3.   限定的贖罪。(有限的贖罪)(約十:1)
  4.   有效的恩召。(不能抗拒的恩召)(羅八:30)
  5.   聖徒的堅忍。(聖徒永久蒙保守)(約十:27~28)

教會的主權(1)-被限制的主權

 

      主權的正確定義就是「至高主權的佔有或行使」,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至高」。這至高主權似乎被認為是君王的治理。在絕對的意義上唯有上帝是主權者,因為他的權柄才真是至高,他持有統管全宇宙的支配權。

  「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為虛無,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憑自己的旨意行事,無人能攔住他手,或問他說,你作什麼呢?」(但四35)

      然而「主權」這個名詞有它相關的意義。主權的上帝已將權柄賜給他的受造之物,以管理別的受造之物。因此將主權歸之於政府也是適當的:而且一般說來也如此成就了。很少有人將主權歸之於教會,當然這樣的歸屬也不算不合適。教會的主權在榮耀方面來說是頗有意義的。

      我們可以說政府或者是教會的能力權柄不拘有多麼大,唯獨上帝是主權者。上帝有主權管理教會,教會要完全服從於上帝,教會的本份就是順服上帝的律,而且教會沒有權柄製造自己的律法,來抵觸或增加上帝的律法。教會不可以允許上帝所禁止的,也不可以禁止上帝所允許的。

      因為教會要服從上帝,所以也要服從教會的元首耶穌基督。基督治理教會,他是絕對的君王,他的話就是教會的律法,教會無權藉著更改、加添或刪除來羞辱他的律法。若說教會沒有律法權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基督已經把完全的律法賜給教會。當教會為了維持良好的秩序而制定某些規章,這些絕不等於基督的律法。

      教會主權受到限制是何等清楚!論到上帝,基督教會的主權簡直是不存在的。

      然而上帝把與人有關的主權賜給教會,可是在名稱上這個主權是具有彈性的。這個主權受限制與否的問題,已經成為教會歷史中多所爭論的主題。

      當上帝按著他自己的形象造人時,他把某種原有的權利賜給了人。由於人墮落罪中,在他裏面屬上帝的形象遭到破壞,甚至大部份喪失,但沒有完全消滅,因此每個人都保有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對於重生的人來說,他裏面得以恢復,天賦的權利得到增強,言論自由與崇拜自由是其中兩樣。實在說來,行使那些權力使每個人必須尊重別人的權利,此外尤其當尊重上帝的律法,但無人可剝奪別人的權利。天主教即是如此,從前天主教不但禁止人念聖經,也不許人擁有聖經;甚至往往把那些膽敢批評教會的教訓與習慣者處以死刑。但無疑地,教會在論及個人主權時是受到限制的。

      所以教會對家庭來說,也是受到限制的。上帝在伊甸園中設立了家庭,上帝造了女人便將她賜給亞當作其妻子,上帝吩咐他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一28)。說來很有意義的是,使家庭成立的是上帝而不是教會,先有了家庭然後才有教會。也可以說家庭就像個人一樣擁有某種不可侵犯的權利。家庭的預算要有多少該奉獻給教會,一個家庭應該吃什麼東西,家庭中有人死了應葬於何處?這都不是教會所應當管的事。論到教會主權應受限制的例證不勝枚舉,但是論到教會與政府關係需要特別注意。

      一百年來教會與政府關係的敵對見解彼此爭論已久。西方教會在天主教主教領導下早已採取立場,表示教會必須在政府以上執行主權。也有主張政教分離的,所謂政教分離,就是說教會不可以管政府,也不可以干涉純屬政府的政治之事,而政府也不可干涉教會屬靈的事。簡言之,教會與政府都是各有主權,各有自己的範圍,每一個教會都承認他者的主權。那正是主耶穌所說的:「……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太廿二21),但大部份的教會是已經變為普世的了。一個普世的教會必須超越國家主義的範圍。既不是政府創立了教會,也不是教會創立了政府,乃是上帝創造了二者,並且把特權分賜給二者,這豈不是很明顯的嗎?

      不可避免的結論是政府對教會的主權是受限制的,教會對政府的主權也是受限制的。教會只有在自己的範圍內有其主權,教會的主權並非是全體主義的。

反映著上帝生命的自由與智慧

 

  我們可以看見生命是在秩序中呈現自由、生長與智慧的。

  談自由,就算是一隻小螞蟻跟一部邏輯機器(即便是有人工智能的機械人)有基本的差別,因為螞蟻對環境的反應是不能預估,且不會重覆的,反映出小小的生命在其生活領域內的自由,在較高等生物中便有更大的自由度,但仍然不能超出其生活範圍,自由可以反映上帝的生命,在祂而言自由是祂的主權(sovereignty)。

  生命的生長是指量的加增或漸趨成熟,一顆樹與一塊石頭的分別在於生長發出的力量,樹根可以把石頭掙開,是從內而發出來的威力,這種靜稍稍的爆發力可以比喻上帝湧溢的生命力量,是有序有理與人分享豐富的力量。另外,生命的趨於成熟是被造生命(可能天使除外)的必然過程,是朝著完備的目標進發,反映了上帝的完美。

  智慧是生命的特質,可以從生物悅人的外表與內在的聰明兩方面看,孔雀的羽毛、大象的長鼻子、長頸鹿的脖子、袋鼠的袋子除了有實際功能外,還表現了造物主的美感和幽默感,又透過與動物的互動,會驚訝牠們在其所處的環境中呈現的智慧,就是蟑螂也曉得「裝死」以逃避追打!

  在人類生命中,我們看到自由、生長與智慧都在與上帝的相交中達到最高峰,人類是在一神之下萬物之上,在上帝設立的道德範圍內可以自由調度被造界的所有託管的資源,生命成長的目標是聖子基督的模樣,完全聖潔無可指摘(弗一4-5),在得著智慧方面,我們因聖靈的緣故得以認識上帝的奧秘,並能參透萬事(林前二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