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加爾西頓 vs 加色丁」信經逐句比對解析

 

 

加爾西頓信經(451)與加色丁信經(553,源自君士坦丁堡第二次會議)在基督論上承襲相同的正統立場:耶穌基督是一位格,具有完整的神性與完整的人性。然而,加色丁信經不再只是重申加爾西頓信經,而是針對持續的爭議與誤解,進行「釐清、細化、加註」的神學處理。

以下是逐句比對與解析:


📘《加爾西頓信經》vs《加色丁信經》對照解析

加爾西頓信經(451

加色丁信經/553年內容(君士坦丁堡二會)

神學解析

我們照著列祖的教父,眾人同意宣認一位主耶穌基督

我們同樣接受加爾西頓信經的正統信仰

加色丁會議明確表態「接受加爾西頓定義」,沒有廢除,而是釋義性補充。

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

我們拒絕任何把基督的神性「吞噬」人性的說法

對抗一性論(Monophysitism),即神性吸收或覆蓋人性。

按神性說,祂與父同質(homoousios

道從父所生,是永恆的上帝;祂非被造,也非改變本性而成為人

強化對亞流主義和一性論的反駁,堅持道的神性永恆不變。

按人性說,祂與我們同質

祂成為人,不是幻象或假裝,而是真正取了人性,包括靈魂與意志

明確強調人性是完整的,包含理智與自由意志,反駁幻影說與單意志論。

因我們與我們的救恩,由聖靈感孕,從馬利亞出生

馬利亞是真正生出道成肉身者的「上帝之母」(Theotokos

重申以弗所會議對「Theotokos」的肯定,避免把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誤解為兩位格。

是同一位主、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我們譴責把基督割裂為兩個位格的涅斯多留式說法

承襲加爾西頓反對「雙位格論」,加色丁明確以名稱點出「涅斯多留」為異端。

有兩性:不混、不變、不分、不離

我們強調,二性雖在一位格中聯合,但各自的屬性仍保留

重申加爾西頓的「四否定公式」,並解釋這不是對人性消極的壓制。

結合於一位格、一實體中

這不是「表面上的結合」,而是本體性的聯合,且基督只有一個位格,即神子本身

強調「hypostatic union」非功能聯盟,而是存有層級的實在合一。

不是分為兩個子,而是同一位主、獨生子

我們拒絕任何把耶穌當成兩位、兩個主的思想

針對後續復興的涅斯多留派或亞述教會觀點再度加以清除界線。


🧠 神學關鍵焦點補充(加色丁信經的「解釋性貢獻」)

主題

加爾西頓(451

加色丁(553)釋義

意義

🔁 二性說

不混、不變、不分、不離

加強說明:兩性在一位格中完全保留屬性

避免「合成性」誤會,即神人一體的新性質

💡 人性完整性

人性無罪、真實

特別聲明:耶穌具完整人意志與心理能力

對抗日後的「單意志論」(Monothelitism

🧍 位格唯一性

耶穌是神子位格具人性

重申耶穌的人性不是自己成為位格

對抗涅斯多留式「兩個主體合作」想法

救恩連續性

道成肉身為救恩必要條件

若基督非一位格,則祂的十架無法具救贖效能

確保基督十字架與復活的神人一體意義


🧾 歷史語境補充:加色丁為何「再解釋」?

背景事件

說明

東方教會的分裂危機

許多東方(敘利亞、埃及、亞美尼亞)基督徒認為加爾西頓「太靠近涅斯多留」

📜 教義重申與澄清

為保持加爾西頓教義同時與東方對話,加色丁採取更強化反雙位格立場的方式

👑 皇帝干預

查士丁尼大帝希望整合帝國神學,主導召開加色丁會議,譴責涅斯多留與部分偏激一性論者


結語:兩信經的互補與一致

面向

加爾西頓(451

加色丁(553

信仰地位

正統基督論定義初步完成

釋義與深化以維護正統合一

核心一致性

一位格、兩性合一

補強人性完整、位格唯一、救恩意義

功能

劃清正統 vs. 異端

平衡、對話、擴展正統理解層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