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新約聖經帶來的信仰

    耶穌和使徒的教訓,影響了初早基督教教父們的思想。基督教認為新約的教訓是舊約所發展出來的果子,成了基督教真理的標準。當時教父們從三個方面作神學表達:

1. 耶穌是誰?

   

    初期教會教父們為了抵抗諾斯底派、以便尼派、亞流派,就深入思考「耶穌是誰?」

   這個問題。當時他們根據新約的記錄肯定地表達他們的信仰:

(1)馬太說明耶穌真正啟示了上帝(太11:27)。他來是解釋上帝的律法(太5:22,28,34,39),並擁有赦罪的權柄(太9:6)。他死之前,建立了新約(太26:28)。

  

(2)馬可指明耶穌是彌賽亞,也擁有赦罪的能力(可2:5)。

  

(3)路加指明耶穌是罪人的朋友(路4:16;5:8;7:37;19:1;23:39)。

  

(4)約翰認為耶穌是安息日的主(約5:9;9:14)。他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道成了肉身(約1:14)。他應許要繼續與他的信徒同在,並要再來(16:22)。

  

(5)依照符類福音(Synoptic gospels)三位作者來看,拿撒勒人耶穌是先知,是大有能力的。他們又認為耶穌是人子,降世是為了人的需要。

  

(6)四福音書記載說,耶穌是摩西與所有經典所預言的那一位(約5:39,46)。他的日子是亞伯拉罕所喜歡看見的(約8:56)。

  

(7)耶穌地上的言行,成爲保羅信息的根基(林前2:2)。耶穌是榮耀的主(徒4:33;林前2:8)。保羅認為耶穌是第二位亞當,是人類新聯盟的元首(羅5:12;林前15:45-49)。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之先(西1:15),也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西1:15)。他與上帝同等(腓2:6)。

   

(8)根據希伯來書,基督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爲祭司(來5:6)。他是那條又新又活的路,信徒可以直接的進到上帝面前(來10:20)。

   

(9)按照彼得看來,耶穌是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靈魂的牧人,是房角石,是那位義的代替不義(彼前1:19;2:6, 25;3:18)。彼得曾說:「耶穌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太16:16)。

 

   以上這些新約的思想,在基督論的發展上,給予了初早期基督徒充分的基礎。

2. 耶穌的使命是什麼?

   

    與基督的位格這教義有密切關係的,就是他在世上的工作。耶穌的工作包括贖罪、稱義、建立教會等觀念。在初期教會,有許多神學爭論都始源於這些觀念。

    (1)耶穌完成了贖罪的工作:耶穌捨命成為多人的贖價(可10:45)。他設立聖餐時曾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爲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8)。耶穌預言他的死是甘願的,是代替的(太16:21)。保羅說:「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林前15:3),而且,保羅傳福音的主題是「耶穌基督,並他釘十架」(林前2:2)。基督之死是義的代替了不義的,因為「基督為我們受了咒詛」(加3:13)。他的死也是為了救贖的(彼前3:18)。他是一次被獻就擔當了多人的罪(來9:28)。依照啟示錄看來,基督的死是救贖的,羔羊的血使我們洗去罪惡(啟1:5;7:14;22:14)。羔羊這象徵是一種代替的、受苦的、憐憫和慈愛等的意思。依照約翰看來,基督為義者,完成了兩件任務: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以及成為我們與天父之間的中保(約壹2:1)。

    (2)耶穌使人稱義:稱義是一種法庭上的舉動,宣告人無罪。上帝因基督的緣故白白宣布不義的人爲義人,這是憑著信心而獲得。唯獨因信,人領受那由基督所獲得之義(加2:20;3:3)。這並不是說,上帝承認信心有功勞。不過,信心是條件。出乎信,意指按照恩典(羅4:6),因信而得上帝的義,但是只有在基督裏方能獲得。若離開了基督就得不著。因此信徒被宣告為義人,乃是因基督的緣故。稱義從贖罪而來,基督的死成為了挽回祭。從稱義生出和平、成聖以及新生命(羅5:1;弗5:25)。

    (3)耶穌建立教會:符類福音曾提及上帝的國度,或天國。天國降臨的工作,就是靠著恩典的方法、藉賴聖靈的大能,在人心裏作那重生的工作。天國的性質要看人心的情况而定。簡單而言,天國乃是基于赦罪之經歷,也就是基于上帝的愛在信徒心中作主。這裏所講的信徒是指那接受他的恩典、樂意順服他,並事奉他的人(太4:17;13:44)。雖然耶穌差派門徒,並答應要組織教會,然而,組織教會之事,卻任憑歷史去發展那外在組織之型態(也就是說,教會之組織型態可按不同的需要而定,有長老制﹑會督制﹑會眾制等)。

3. 耶穌設立兩個聖禮

   

    初早期教會堅持耶穌只設立兩個聖禮:洗禮及聖餐。當然,以後教會還是時常為這兩個聖禮爭論,認為還有其他的聖禮。但是,今天的基督教會還是堅持有這兩個聖禮。

   (1)洗禮:在主耶穌未設立洗禮以前,猶太教早已有施行洗禮的儀式。不過,耶穌所設立洗禮之意義,猶太人或施洗約翰等洗禮之意義不同。主的洗禮,必須奉「耶穌的名」(徒8:16)或奉三位一體上帝的名施洗(太28:19-20)。有關洗禮,新約聖經還有許多其他的引證(林前6:11;12:4;林後13:13;羅15:16,30)。

   (2)聖餐:關於聖餐,有傳統式的儀文(參看林前11:23以下,還有符類福音書中的記載)。聖餐與基督教之教訓、認罪等都有直接關係。在教義發展上,東西兩方教會均認為聖餐是恩典的工具(媒介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