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督的神性(Deity of Christ)
問題核心: 祂是否真是上帝?
歷史爭辯: 亞流主義(Arianism)——否認聖子的永恆與同質性
正統回答:
ὁμοούσιος (homoousios) — 「與父同質」
「真神出於真神,受生非被造」(尼西亞信經)
經文地圖:
約1:1 → 「道就是上帝」
約10:30 → 「我與父原為一」
西1:15–17 → 「萬有藉祂而造」
來1:3 → 「祂是上帝榮耀的光輝」
神學意義:
➡ 若耶穌不是上帝,祂就無法賜永生,也無法勝過罪與死。
2️. 基督的人性(Humanity of Christ)
問題核心: 祂是否真是人?
歷史爭辯: 幻影說(Docetism)、亞波里拿留主義(Apollinarianism)——否認人性完整。
正統回答:
ἐνανθρώπησις (enanthrōpēsis) — 「成為人」
基督具理性靈魂與身體(君士坦丁堡信經)
經文地圖:
約1:14 → 「道成了肉身」
來2:14–17 → 「凡事該與弟兄相同」
路2:52 → 「智慧和身量一齊增長」
腓2:7–8 → 「取了奴僕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神學意義:
➡ 若耶穌非真人成為血肉,祂就不能在十架上代表人類。
3️. 基督的位格(Person of Christ)
問題核心: 神性與人性如何同在?
歷史爭辯: 聶斯多留(Nestorianism)——分成兩位格。
正統回答:
μία ὑπόστασις (mia hypostasis) — 「一位格」
道成肉身是「位格聯合」(unio hypostatica)。
經文地圖:
約1:14 → 「道成了肉身」
腓2:6–11 → 「取了奴僕形象...上帝將祂升為至高」
西2:9 → 「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居住在祂裡面」
神學意義:
➡ 祂不是「兩個耶穌」,而是「一位主基督」;神性與人性在一位中聯合。
4️. 基督的二性(Two Natures of Christ)
問題核心: 神性與人性是否混亂或分離?
歷史爭辯: 尤提奇(Eutychianism / Monophysitism)——單性論。
正統回答:
δύο φύσεις (duo
physeis) — 「兩性」
「不混亂、不改變、不分割、不分離」(迦克墩信經)
經文地圖:
來2:14–17 → 「祂取了血肉之體」
約1:14 → 「道成了肉身」
腓2:6–8 → 「降卑自己,成為人的樣式」
神學意義:
➡ 神人二性在一位格中真實共存,保證祂的救贖完全有效。
5️. 基督的意志(Will of Christ)
問題核心: 祂有兩個意志嗎?
歷史爭辯: 單意志論(Monothelitism)——只承認上帝意志。
正統回答:
δύο θελήματα (duo thelēmata) — 「兩意志」
上帝意志與人意志「協和不衝突」(君士坦丁堡第三會議)
經文地圖:
路22:42 → 「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約4:34 →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
來5:8 → 「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神學意義:
➡ 基督的順服是真實人意志的順服,使救恩完全。
6️. 基督的子身分(Eternal Sonship)
問題核心: 祂是永恆的上帝之子,還是被收養的?
歷史爭辯: 收養論(Adoptionism)——認為耶穌被上帝「收為子」。
正統回答:
μονογενής (monogenēs)
— 「獨生子」
子是「永遠受生」,非被造(尼西亞信經)
經文地圖:
約1:18 → 「在父懷裡的獨生子」
約17:5 → 「未有世界以先,我與你同享榮耀」
腓2:6 → 「本有上帝的形象」
來1:2–3 → 「藉著祂造諸世界」
神學意義:
➡ 祂不是從人變成上帝,而是上帝永恆進入人性。
7️. 基督的救贖與中保(Mediation & Soteriology)
問題核心: 基督如何實現救恩?
歷史爭辯: 後期自由神學否認復活、超自然救恩。
正統回答:
μεσίτης (mesitēs) — 「中保」
祂以神人二性作唯一中保,完成救贖(提前2:5)。
經文地圖:
提前2:5 → 「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耶穌基督」
來7:25 → 「為我們代求」
西1:19–20 → 「藉祂使萬有與自己和好」
腓2:9–11 → 「上帝將祂升為至高,萬膝都要跪拜祂」
神學意義:
➡ 基督論的終極焦點不是哲學,而是救恩:「上帝在基督裡使世人與自己和好」(林後5:19)。
📖 總結圖示:七焦點全景圖
【基督論七大焦點】
1️. 神性 — ὁμοούσιος(與父同質) → 約1:1;來1:3
2️. 人性 — ἐνανθρώπησις(成為人) → 約1:14;來2:17
3️. 位格 — ὑπόστασις(位格聯合) → 腓2:6–11;西2:9
4️. 二性 — δύο φύσεις(不混亂不分離) → 迦克墩信經;來2:14
5️. 意志 — δύο θελήματα(兩意志協和) → 路22:42;來5:8
6️. 子身分 — μονογενής(永恆受生) → 約1:18;約17:5
7️. 救贖中保 — μεσίτης(唯一中保) → 提前2:5;西1:20;來7:25
🕊️ 神學統整:
若祂非上帝——無法拯救;
若祂非人——無法代表;
若祂非一位——無法中保;
若祂非順服——無法成全;
若祂非受生——無法永恆;
若祂非復活——無法施恩。
✝️ 結語:「從信條到福音」
三大信條的總和正是這七焦點的延伸:
|
信條 |
聚焦 |
主要回應焦點 |
|
尼西亞信經 (325) |
ὁμοούσιος — 神性 |
祂是上帝 |
|
迦克墩信經 (451) |
ὑπόστασις + δύο φύσεις — 位格與二性 |
祂是神人合一 |
|
威敏斯特信仰告白 (1647) |
μεσίτης — 中保 |
祂為我們工作與統治 |
✝️ 「在耶穌基督裡,上帝真實地成為人,
為使人真實地與上帝和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