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奧古斯丁的人論

 

    奧古斯丁對上述的基督教柏拉圖主義和禁欲主義都很熟悉,因為他曾受米蘭的安波羅修(Ambrose)的影響而成為新柏拉圖主義者,後來奧古斯丁在希波(Hippo)作主教時,又接觸到當時盛行的以強調體、魂聯結為名的禁欲主義。但因著與多納徒派(Donatist)和伯拉糾(Pelagius)論爭,奧古斯丁逐漸發展出一套嶄新的人論觀點,並影響了以後的教會。

    奧古斯丁認為,亞當墮落後,人類盡管尚有對上帝的渴慕,但卻已喪失自由選擇的能力。他在《懺悔錄》中把這種渴慕表達得淋漓盡致,但他認為這種渴慕只是基督之靈的恩賜,絕非保存完好的人內裡的能力。他堅決反對人能藉著錯誤學習,並最終克服罪惡而獲得救恩的觀點。他認為人類藉著天然的光照和揣摩,也許略知何為善惡,但絕無能力選擇良善以贏得救恩,沒有上帝的恩典,人最多只能用一種慾望克服另一種慾望,或者因對上帝的懼怕而被迫克制所有慾望。所以,人能獲得救恩,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奧古斯丁的人論觀點,被來來的改教者所高舉,如路德馬丁的“唯靠恩典”之理論。

    禁慾主義和柏拉圖主義的人論盡管從未消逝,但奧古斯丁的人論漸漸成為教會的主流和傳統。奧古斯丁一百年之後的 Synod of Orange529AD)宣稱,亞當的墮落不僅使環境敗壞,使人離開了完美的伊甸園,更使人本身變質。而人的變質,不是單指身體敗壞,也包括魂的敗壞,並且不是亞當一人敗壞,而是像遺傳一樣,遍及亞當所有的後代。所以所有人都在本質上敗壞至極,絕沒有自動選擇良善的能力,也不會靠著自然啟示而渴慕追求上帝。人的得救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但恩典的來臨絕非是對人作工的賞賜。人若尋求上帝,或是愛上帝,或有什麼美德,都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的恩典,是聖靈在人裡面的作工,使人立志並行事。該次大會不僅強調了墮落的人需要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甚至也清楚指出,亞當即使沒有墮落,也仍然需要上帝的恩典,沒有上帝幫助,亞當無法拯救自己,也無法保守自己的救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