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教會體制

 

    究竟教會在行政上建立一個什麼體制,才合符聖經的教導?聖經有否作最終的指引?教會歷史的發展給我們什麼參考?

 

 

1. 教會的體制在歷史的發展上出現三種主要路線,聖品人員與信眾之界線與參予權亦有不同。  

 

    主教(監督)(Episcopal)

 

    a. 體制形式中央集權(君主結構),此體制見於羅馬天主教(最集權),英國聖公會教會(Anglican),循理會(Methodist)

 

    b. 奉行主教制為主的英「三十九信條」之第廿三條的內容:「任何人未正式被召喚,去執行聖職,公開講道,或主持會眾之聖禮,都不合乎法律;而我們應正式判決誰被選召去作,使那些聖職執行者有教會賦予之權柄,在主的葡萄園中作聖職人員。」這表示某些教會中某些重要的事工只有被認可之信徒才可作,反映教會之聖品人員與其他信眾之分別。

 

    c. 基本架構:主教(監督)

                    

                    牧師

                    

                    長老、執事

 

    d. 主教/監督(bishop)之聖經根據

 

    i.  基督是教會之始創者,委派使徒(28:18;徒1:8,14:23)

    ii. 初期教會領袖雅各可謂主教制之前身,其權柄如同日後之主教(15:12-29)

    iii. 藉按手禮使徒之權柄傳遞至現今之主教。

 

    e. 羅馬天主教教皇(/教宗)制度:

 

    i.  於早期教會在幾個基督教中心城市如安提阿,亞力山太,耶路撒冷,羅馬教會均有主教(監督),日後羅馬教會之聲望因出色之管理與正統信仰而躍升,為眾教會之首,其主教亦為眾主教之首。

    ii. Pope之拉丁文Papa,原指基督教主教,後演變為主教之首,於1073年起,成為羅馬主教之尊稱,為整個鄰近地中海教會事務與糾紛之仲裁者。

    iii. 權威基礎:羅馬教會宣稱彼得建立羅馬教會,而他是進入天國的把關人(16:18)。因著彼得之按手,羅馬主教亦有同樣之權柄。

    iv. 架構:教皇(眾教會之父) - 至高權力

                    

              樞機(紅衣)主教 - 監督偌大地理範圍之教會

                    

              主教(司鐸) (有執事或會史辦理教務)

                    

              神父(其他聖品人員)(司鐸)(司鐸 - 有權施行聖禮)

 

    v.  第一次梵蒂岡會議(1869-70) - 反映教皇無限權柄,為教會首長(ex cathedra)一旦發出指令,不可更改,在信仰與執行上均無謬誤(infallible)

       唯一限制權力─教皇不可委任承繼人,乃由紅衣主教(Cardinals)從其中選出,但紅衣主教是教皇所委任。第二次梵蒂岡會議(1962-65)重新確定其無謬誤之說

 

    vi. 質疑

 

      (a)16:18權柄不只屬於彼得,見18:18

      (b)羅馬教會為彼得所建立並非事實(Ambrosiaster之作)

      (c)使徒按手委派權未有聖經之根據。

 

    f. 主教與其他聖職人員之別─擁有特別之權柄,作為上帝的代表與牧者,治理關懷一教區(diocese)內之教會 (不只一個地方教會);按手委任與差派其他聖職人員於不同教會中工作(循理會之教會,有較開放之處理,徵詢地方教會);維護真理,地區教會之秩序與懲戒工作。    

 

    g. 質疑:

    i.  過於規條化。

    ii. 太著重職份多於任職者,與聖經之教導有異(6:6,提前3:1-74:14)

    iii. 初期教會之長老與監督乃互通(20:17,28),聖經沒有這種階段的劃分。

    iv. 按手委任不是主教授權,也不是使徒授權的方式。

 

    長老制(Presbyterian)

 

    a. 體制形式少數集權治理(代議制,Obligarchical),強調某職份有主要權柄。

 

    b. 「少數」著重其代表性,長老可溯源於舊約聖經,資格是按著其年紀與人生經驗。初期教會有長老領導,牧養教會(11:3014:2320:17)新約選立長老資格見多1:6-9

 

    c. 聖經論長老之職─為全群謹慎(20:28,留意長老與監督二字互通,見20:17,護守、餵養主的教會。

 

    d. 組織與權力  改革宗系列:

    i.  總會 (General Assembly):有牧職與信徒代表

        

        大會 (Synod):由同一地區內有同一數目之牧者與信徒長老組成,選自長老會

        

        長老會 (Classis):由一牧師與一信徒組成

 

    ii. 權力

    (1)每一層有治理之組織作決策,由上一層之權力組織審核、修訂。

    (2)每個長老會在權柄上是平等的,任何申訴須向總會或大會提出。

 

    e. 與主教制之分別

    i.  神職人員只有一個階層,是負責教導的牧者。

    ii. 藉選舉進入治理會層,毋須按立。

    iii. 職位上沒有特殊權力,只有執行權。

    iv. 沒有任期之限制,乃組織之決定。

    v.  根據提前5:17,有些長老專職於解釋,教導上帝的話。

 

    f. 支持此制之論點:

    i.  聖經支持:帖前5:12,來13:17,徒15

    ii. 在治理上高舉主的旨意與話語,作為決策之標準。

    iii. 因代表個別信徒維繫教會團結性。

    iv. 地方教會的權力在於眾教會群體,不在於某牧師或某長老。

    g. 反對:教會聖職參予限於少數人士,每個信徒未能參予。

 

    會眾制(Congregational)

 

    a. 體制 - 強調個別信徒的參予,因此,每個地方的教會群體擁有自己的自治權力,以民主為基礎。自治乃是不受其他外在群體的主使;民主是教會團體內每個信徒均有權參予處理內部事務,而教會間的連繫決策乃由代表去參予。

 

    b. 會眾制是16世紀清教徒(puritans),因反當代英國國教主教制,而始創為公理會(Congregationist),當時被認為是分離者(separatists)。日後浸信會(Baptist)大力推動,大多數路德宗(或信義宗)屬此體制。

 

    c. 支持此體制之論點:

 

    i.  聖經並沒有提及教會有系統或繁複之體制,也沒有命令建立跨教會之組織。

 

    ii. 在使徒行傳中,會眾一起選出作聖工者,決定教會政策,如選第一屆執事(6),委任宣教士(13:1-3);宣教士亦要向教會報告其工作情況(14:27)等。

 

    iii. 人追求比別人更高的階級為主所責備的(22:25-27),所謂領袖就是作所有人之僕人(23:8)

 

    iv. 教會整體作懲治,不是少數領袖之權責(18:15-17)

 

    v.  信徒乃祭司是民主的基礎,因信徒可直達上帝的面前,其參予對整個群體有寶貴的貢獻。

 

    vi. 每個教會都是獨立的,不受其他教會所影響。與其他教會聯繫,亦是自願,其特性:

 

     (1)合一的表現,

     (2)促進聖徒相交,

     (3)更有效服事與推展聖工,如差傳事工,建立新群體,更易推行大型的青年工作

 

    d. 運作方式

 

    i.  符合投票資格與适齡投票的信徒,可投票選出代表任職。事奉職位有限期。被選者須向會眾交待工作,以免會眾的意願被漠視或違背了。

 

    ii. 架構上牧師/傳道專職聖工(名稱包括監督/長老/牧師),作護守、餵養之工作(20:28),另外有執事。

 

    iii.每個會眾制教會有自己的傳道人/牧師;教會自己整定預算,購買教會之物業,不受外間的指使。

 

    e. 反對此體制的理由:

 

    i.  聖經中有使徒之權柄,選立長老(14:23),這權柄不是全教會所擁有。與會眾制主張會眾作主有別。

    ii. 聖經中確實有監督、長老、執事不同之職位,其任職之屬靈資格與權柄亦有提及,且有分別。

    iii. 如果說保羅寫信與教會,不是給教會中某職位者,以作會眾制之支持,那麼反面的例子見啟2-3章之教會「使者」為受信人,顯然是教會之長老。

 

2. 反教會之體制

 

    教會是否要有體制,在歷史上有教會團體提出異議,認為教會毋須一種組織之架構,如貴格會(Quakers),普利茅斯弟兄會(the Plymouth Brethen),都是反對教會任何有形式之體制。

 

    一些華人教會如倪柝聲,李常受等建立之小群教會因受弟兄會之影響而走無體制路線。

 

    弟兄會與貴格會均強調聖靈在個別信徒身上的帶領,有內在的靈光,毋須用人為外在之組織去領導信徒。弟兄會認為教會應存在於無形 (invisible),才是真信徒的群體,有聖靈運行其中。而貴格會始創期亦重視聖靈引導,但也有長老或監督之職責。

 

    弟兄會運作方式:

 

    a. 不重視會籍與聖禮,聚會時按聖靈感動帶領。

    b. 沒有選舉制,憑聖靈之帶領共識議決。

    c. 真教會內信徒彼此乃弟兄姊妹,不需有教牧階級,更不應有牧師。

 

    英牧師司托德(J.Stott)指出反聖職階級之教會亦有其公認之領袖。有些初期教會在無一貫之組織下,有不同領袖被擁戴(林前1:12),而在廿世紀之今天,城市化,社會福利發展,專業化的影響下,聖職階級之權威也下降了。

 

    無體制之問題

 

    a. 此主張假設每個信徒都是成熟,有某程度之聖潔與對聖靈之敏銳洞崇力,是理想而已(參保羅對初信者作領袖之保留態度,提前3:6,5:22)

    b. 聖靈在每樣事情有直接的引導工作沒有聖經根據,人須憑良知與智慧與上帝同工(13:18,林後4:2)

    c. 聖經的教導是一個重要的引導,聖靈的引導是其中一方面,應相輔相承。

    d. 強調聖靈引導與無組織的結果會走向主觀,自義、專制的危機,在過去歷史上如近代一些華人教會可見一斑。

 

3. 教會體制之路線再思

 

    無論有或無體制的教會,各執一詞,找出聖經的支持或反對經文。究竟那一種體制是聖經的默示?縱觀聖經中初期教會的發展,顯然未有固定之體制模式。

 

    事實上,主張有體制的不同路線,都在不同記載中出現 (見上述不同體制之支持經文)

 

    初期教會不同形態之組織並未有清楚之明訓,不宜作定論;相反地,有關某職位之資格描述可供教會引申作教會領袖之要求,如提前3:1-13;1:5-9

 

    愛立生(Erickson)提出三點去看教會的體制問題:

 

    a. 教會秩序 - 教會是個群體,對尤其個人主義高漲的群體,秩序之控制是需要的(參林前14:40)。此外,教會之職事需要由某些專人負責(參徒6之「選立執事」)

 

    b. 「信徒皆為祭司」,這點幫助平行上面(a)點,因為教會每個重生的信徒已經不需要中介者去追求認識上帝(5:1-5;提前2:5;4:14-16)

 

    c. 每個人對整個群體有重要的角色(見羅12;林前12),教會體制的運作應給會眾機會發揮恩賜配搭,並參予議決。

 

    事實上,Erickson的後兩點主張反映他贊成會眾制的論點。不過,他也考慮到大型教會群體,不是每個會友對議決之事有足夠的認識,要全體出席參加議決也不實際,用代議制較可行;再者,面對不成熟之信眾,訓練有素與能幹之屬靈領袖是需要的。當然,無論是代議制中的領袖或其他聖職人員,也要向會眾有所交待,或協助會眾成長,好動員他們參予教會事務。

 

    聖職人員與一般信徒之關係

 

    a. 在羅馬天主教會中,一般信眾在教會等級(order)中是從屬的。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1962-65),信眾被確認其重要性。基督教教會則有不同體制,反映教會領袖(包括聖職人員)擁有不同的權柄,會友之地位也有不同,會眾制是最開放,強調信徒之地位。

    b. 身為聖職人員的司托德(Stott)認為,無論是聖職人員或一般信徒,各有聖召(devine vocation),如舊約祭司在事奉上有其禁戒,而百姓也禁止闖進聖所或獻祭,他們在尊嚴與活動上都是同等的,為建立基督的身體。

 

 

 

教會聖禮(Sacraments)

 

1. 聖禮的定義

 

    一些信條的表達:

 

    a. 在改革宗的信條著作中,最具權威性的德國海得堡要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1563)「聖禮是聖潔的有形標記和印記,是上帝所指定的,以至藉著聖禮,他可更完全地向我們宣佈並印証福音的應許...」「聖禮向我們保証,我們得救全靠基督在十架上一次完成的犧牲」

 

    b. 英國聖公會之「三十九條」教義指出「聖禮由基督指定,不單是基督徒認信之徽號,而是確實的見証,恩典的有效記號,是上帝對我們的美意,藉此默默在我們裏面工作,使我們在他裏的信心不但獲得激勵,且被堅固與確定。」

 

    教會歷史的發展

 

    a. 四世紀奧古斯丁給聖禮一個基本的定義的原則:

    i.  聖禮是神聖之物(devine things)之記號。

    ii. 此記號與其標誌物有相仿的關係。     

 

    b. 十二世紀初巴黎神學家聖維克多(Hugh of St Victor)修訂為:「有物質的元素 (1).是所觸摸可見的,以形狀相仿 (2).為代表,藉設立 (3).作記號,被分別為聖,帶有不可見與屬靈的恩典 (4).(1)水、餅、酒等,(2)酒與基督的血相似,(3)基督所設立,(4)聖禮可以將代表的好處授與領受者。

 

    c. 同期一位經院哲學家彼得倫巴都(Peter Lombard1100-1160)提出:「聖禮為上帝恩惠的記號,不可見的恩典,與所表徵的相仿;有其存在之必要」(Four Books of the Sentences),略去物質的元素。

 

    此解釋為教會所沿用,至十六世紀宗被改革質疑,但羅馬天主教會則重申倫巴都的定義,於天特會議 (Council of Trent,處理宗教改革與分裂問題,1545-1563。反改革宗之主張)確定。

 

    d. 改革派

 

    i.  馬丁路德的主張:聖禮有兩個基本性質─有上帝話語的設立和外在禮儀的記號。

 

    ii. 慈運理 (Zwingli,瑞士改革派神學家)卻持另一種看法,聖禮表徵信徒對教會之效忠。換言之聖禮主要是顯示個別信徒屬於信仰的群體,公開的見証。

 

         從教會之發展與不同之信條去看,關於聖禮之定義羅馬天主教與基督教有分歧,而基督教內亦有分歧,意見紛紜,如哈爾威說(V.A.Harvey)基督教的重要禮儀,滿是爭論,實在可悲(A Handbook of Theological Terms)。我們嘗試簡單為聖禮作定義:聖禮是基督藉著他的話而設立的,有外在的記號與表徵,並有屬靈的關係。

 

2. 聖禮之功用

 

    因著不同的定義,有關聖禮的功用亦有多方面的理解:

 

    a. 聖禮傳授恩典

 

    i.  奧古斯丁,羅馬天主教主張聖禮不單為記號,且上帝藉此傳授恩典與參予聖禮者(efficacious nature of sacraments)。如米蘭之安布魯士主教 (Ambrose of Milan339-97)認為在洗禮中,聖靈降在受洗者身上,生出重生的果效。

 

    ii. 此點為改革宗所反對,不苟同奧氏之看法,認為他犯了很大的錯誤,因為奧氏主張聖禮產生恩典之果效。羅馬天主教反對改革派之主張,堅持聖禮有恩典之效,甚至在天特會議指出反對此點者該受咒詛。

 

    b. 聖禮堅固信心

 

    i.  為改革派的重要主張。部份基於因信稱義之內涵,對上帝之信心。十六世紀德國學者墨蘭頓(Melanchthon,主筆1530年之奧斯堡信條)稱聖禮是上帝對人軟弱的體恤,因它代表上帝的應許,藉著日常的事物傳遞,所以聖禮可以增加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其好友馬丁路德有相似見解,如對聖餐之解釋為例,他認為餅與杯給我們「訂金」,保証上帝赦免的應許,使我們較易領受這應許,並且牢牢抓著它。

 

    ii. 天主教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也支持這點,認為聖禮不單是基於信心,也滋養、加增與表達信心。

 

    c. 聖禮提高教會內的合一與委身

 

    i.  奧古斯丁認為信徒聚集在聖禮中共同參與,分享,是維繫的途徑;馬丁路德也有相似的看法,但不及慈運理之大力主張。

 

    ii. 慈氏認為聖禮的主要功用乃顯示個別信徒屬於信仰的群體。新約之洗禮與舊約之割禮比較,毋須有痛苦與血流,且包括男女嬰孩,公開見証,進入基督內,而聖餐乃是這見証的延續,表明對教會之效忠,因此,按這解釋慈氏強調聖餐紀念的性質(見下5.6.1.d)

 

    d. 聖禮重申保証上帝給我們的應許

 

    i.  改革宗為主的一個看法,因為與因信稱義之信仰有關。聖禮乃上帝對軟弱的人的憐憫,藉以再保証上帝對人的愛與不變的應許。

 

    ii. 路德就此用遺囑與約的關係作解釋。基督的死就如立了遺囑的人死了,遺囑的應許便生效。聖餐是一個很好的闡釋例子,它應許赦罪,藉基督的死確定這應許。領受聖餐就是宣告基督的死,信心的群體確認赦罪與永生的寶貴應許。

 

3. 聖禮的數目

 

    羅馬天主教主張七個

 

    a. 洗禮,

    b. 堅振禮(Confirmation)

    c. 聖餐禮,

    d. 婚禮,

    e. 告解禮(Penance)

    f. 授職禮,

    g. 臨終膏油禮(Ultimate Unction)

 

      這些均符合倫巴都之聖禮定義,就是毋須一定有物質的元素,如告解禮。

 

    基督教堅持兩個 ─

 

    a.洗禮

    b.聖餐禮

   

    路德否定羅馬教會所訂之七個,於早年提出三個,除上述外,包括告解禮。後來則只承認洗禮與聖餐禮。

 

    基於兩個聖禮的主要性質:

 

    a. 上帝話語的確立

 

    b. 外在的記號,如水、餅、酒。因此,告解禮因未符合所須之主要性質而不被承認聖禮的地位。

 

4. 聖禮之執行問題

 

    聖禮的有效性會否受施行聖禮者和參予者的影響,在教會歷史上引起爭論。

 

    最先出現爭論的是多納徒主義所引起,究竟有正統信仰的聖職人員在個人操守上有問題,會否影響聖禮的有效性?

 

    a. 奧古斯丁認為多納徒主義者過份強調人的質素而忽略基督的恩惠。聖禮的有效性不在於施禮者的功德,而在於設立者──耶穌基督,此點影響日後教會之立場。

 

    b. 奧氏進一步解釋施行聖禮者的條件。雖然聖禮的有效不在施行聖禮者,但這並不表示任何人都可以作;只有教會有權去執行聖禮,主要由教會所選出並委任之聖職人員才可以作,此點與「使徒統緒」有關。

 

    c. 事實上,多納徒主義強調聖禮的有效性在於執行者 ex opere operantis (on account of the work of the one who works);而奧氏強調基督的恩惠 ex opere operato (on account of the work which is worked)。當然奧氏的主張就是西方教會的主張。

 

    參予者與聖禮的有效性

 

    a. 天主教強調ex opere operato,認為聖禮的有效力不在於領受者。

 

    b. 基督教一些信條的立場:

 

    i.  威斯敏斯德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十七世紀)廿七章第三條「正當執行的聖禮所存在之恩典,並非由聖禮本身給與任何效力,亦不在執行者的虔誠或存心,乃在聖靈的工作,和設立聖禮的話語,在此話語含有使用聖禮的訓令,並配領受聖禮者得福的應許」英國之三十九信條第廿五條「...聖禮由基督設立...要我們適當用它們,這樣配領受的,它們有全備的效力,而不配領受的是使自己獲得咒詛,正如聖保羅所說」

 

    ii. 路德認為領受聖禮者的信心是先決的條件,否則聖禮不能將存在之恩典授與領聖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