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末世論主要立場比較

 

 

立場

歷史前千禧年派 (Historic Premillennialism)

時代論前千禧年派 (Dispensational Premillennialism)

無千禧年派 (Amillennialism)

主要人物

早期教父:愛任紐、遊斯丁馬提爾;近代:George Eldon Ladd

約翰達秘 (John Nelson Darby)C. I. Scofield

奧古斯丁(Augustine)、改革宗傳統

千禧年的理解

千禧年是基督再臨後在地上的真實國度

千禧年同樣是基督再臨後的地上國度,但細節更時間表化

「千禧年」是象徵性的,指基督從第一次來到第二次再臨之間的教會時代

基督再臨

再臨發生在千禧年之前

再臨在千禧年之前,並分階段(災前被提+再臨)

再臨後直接進入永恆狀態,沒有地上的千禧年

信徒是否經歷大災難

會經歷大災難,然後基督再臨拯救

大部分持「災前被提」:信徒不會經歷大災難

災難象徵性理解,信徒與不信者一同經歷末世掙扎

以色列與教會的關係

教會承接並延續上帝子民的身份,以色列與教會不再截然分開

強調以色列與教會是兩個不同的救贖計畫

教會是真以色列,舊約的應許在教會中成就

撒但的結局

在千禧年被捆綁,千禧年後暫時釋放,再被徹底毀滅

同樣的理解,但與「災前被提」的時間表連結

撒但在十字架已被擊敗,象徵性「被捆綁」,最後再臨時徹底消滅

上帝國的觀點

「已然未然」:國度已臨到,最終要在再臨後完全實現

偏重未來主義:國度幾乎等於將來的千禧年

上帝國是屬靈的現實,已在教會中實現,未來進入永恆


📌 簡單結論:

  • 歷史前千禧年派:教會經歷災難基督再臨建立地上千禧年最後審判。
  • 時代論前千禧年派:災前被提教會不在災難中基督再臨千禧年最後審判。
  • 無千禧年派:沒有地上千禧年教會時代就是千禧年基督再臨永恆國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