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上帝的權能

    上帝可傳遞的屬性分為三個主要的範疇:智力、意志和權能。

 

    我們已經對前兩項作出了考察,接下來我們思考上帝的權能這一屬性。在我們的語言中,“權能”(power)一詞的含義比較模糊,有治理的意思,也有至尊、權柄的含義。當這個詞用於上帝的時候,所指的是祂的全能性。

 

    在希臘文中,權能這一詞的基本意思是指exousia,在拉丁語中是指 potestas。其意思是指對某人、權威和至高管轄權有合法的主張。我們既可以把上帝的權能視為一個本質性的屬性,也可以把整個詞用於指恩典的施與。上帝是其所有受造物的主和主人,並對他們有著絕對的權柄和管轄權,不受任何限制。這一主張是以下事實必然匯出的結論:祂是上帝,受造物的存在和活動都依賴祂。上帝在行使這種權能的時候,不需要向任何人作出交待。也沒有人任何人可以質問祂,“你作的是什麼呢?你這樣行公義嗎?”也許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夠理解為什麼上帝這樣行,但是上帝是至高無上的,對於我們而言這就足夠了。我們有責任接受這一真理。請思考以下的經文:“誰敢問祂,你作什麼?”(伯912)。“因祂的事都不對人解說”(伯3313)。

 

    在尼布甲尼撒的話語中,也強有力地表達了這一真理,“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手,或問祂說,祢作什麼呢?”(但435)。請考察以下的經文:“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太2015);“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上帝強嘴呢?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人說,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羅92021)。

 

    天父已經把祂執行的權柄賜給了中保耶穌基督。祂把教會和所有的選民都賜給祂,目的就在於使他們得救。不僅如此,天父還使萬有都服在耶穌的腳下,使祂可以加以運用,促進選民的救贖。然而,這一權柄的授予並沒有把天父排除,以致使天父喪失權柄,因為天父是藉著聖子來實現一切。以下的經文所指的就是這一權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

 

    其次,上帝的權能的意思是指上帝的能力,藉著這種能力,祂能成就與其屬性和真理相契合的一切事情,能夠創造出所能想像到的一切,能夠做到祂所想作的一切。“上帝的權能”一詞,在希臘文中是用dunamis表示這個意思的,在拉丁文中則用potentia 。上帝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太39),也就是說,從泥土中造人,正如創世之初祂所作的那樣,並使他們成為亞伯拉罕之信心和生命的領受者。上帝甚至能夠創造出成千上萬的世界。

 

    總之,上帝的權能是無限的。當然,一個人能夠想像與關乎上帝的屬性和真理相悖的許多事物的創造。人們也可以憑空想像諸多與受造物的身份不相符的事物。然後,把此類的想像與上帝的全能聯絡起來,質問上帝為什麼沒有作這樣的事情,以這種方式來思考上帝是缺乏神聖的敬畏之心的。不管是什麼,只要與上帝的屬性和真理相牴觸,與受造物的本質牴觸,就都不是上帝的全能的反映。我們萬萬不可把此類的事物歸諸全能和聖潔的上帝。“上帝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伯3410)。

 

    上帝也不能背乎自己(提後213),祂也不會說謊、欺騙(多12)。 “上帝絕不能說謊”(來618)。即使說上帝始終能夠創造一個世界,也不能因此而得出結論說,這個世界永遠存在。“是”與“非”始終是彼此對立的,不能同時並立。同一個物體,同一個人,不會同時出現在相隔很遠的地方。但是,這些事情以及千千萬萬此類的事情都與全能不符。因此,我們主張上帝因其全能性能夠成就祂所願意成就的一切,甚至超過一切祂現在想成就的,超過一切過去祂想成就的。祂的膀臂並沒有縮短,因此祂被稱為全能者。“我是全能的上帝”(創171);“全能者仍與我同在”(伯295);“……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618)。

 

    要成就祂的旨意,上帝不需要任何物體、工具,祂不需要受造物所需要的任何事物。祂是“使無變為有的上帝”(羅417);“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在祢沒有難成的事”(耶3217);“因為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137)。上帝想成就什麼,祂就能成就什麼,祂的旨意是無法抵擋的。“然而我們的上帝在天上,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詩1153);“祂的手伸出,誰能轉回呢?”(賽1427)。

 

    因此,你如果不敬畏上帝就當懼怕,因為你所抵擋的是這樣一位全能的上帝!你是無法勝過祂的。你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藏身,可以躲避,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抵擋祂,為你提供保護,救你脫離上帝的手。“落在永生上帝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希1031)。“你們要哀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賽136)。

 

    你如果是上帝的子女,就讓上帝的全能成為你心靈的安慰吧。假如上帝是幫助你的,誰能抵擋你呢?你是不是有肉身的需要,不知道如何滿足?即使沒有任何途徑,上帝仍然有答案。祂不需要任何工具,假如祂樂意使用工具的話,祂也會使工具出現,使你可以使用這些工具。本來微不足道的工具,對祂來說也能夠成就大事,因為祂是全能者。祂從黑暗中造出光來,目的就在於使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祂手中的工作。不管你處於什麼困境之中,請與亞伯拉罕一同宣告,“上帝必自己預備”!你的心靈是不是需要光照、安慰、更新、力量,來抵擋罪呢?即使在你的眼中毫無辦法,祂也能夠用一句話來滿足你內心的渴慕。要努力尋求,對上帝的全能性始終有活潑的看見。這會在萬事上使你堅固,使你在祂裡面得到庇護,擺脫一切的擔心、懼怕和驚恐。“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911)。

 

 

 

 

思考上帝的屬性是基督徒當盡的本分

 

    上帝就是我們敬虔的對象,那些敬虔度日的人,都有責任持續不斷地思考上帝到底是怎樣的上帝,在生活中默想祂,行走在祂的面前,因為這是主向一切屬祂的人所要求的。“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171);“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示你當行的路”(箴36);“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68)。“你要認識上帝,就得平安”(伯2221)。

    聖經中把很多聖徒擺在我們面前,作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傚法,他們就是這樣行的。以諾、挪亞、摩西、大衛和亞撒都是這樣。“以諾與上帝同行”(創524);“挪亞與上帝同行”(創69);“因為他(摩西)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看不見的主”(希1127);“我(大衛)將耶和華擺在我面前”(詩168);“我睡醒的時候,仍和祢同在”(詩13918);“然而祢常與我同在;但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詩732328)。

 

    上帝給祂子民最奇妙的應許就是他們與祂同行,祂也與他們同行。“耶和華啊!他們在祢臉上的光裡行走”(詩8915);“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同住”(約1423);“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616)。

 

    與上帝同行,出現在以下的情景中,

 

1)心懷聖潔,定意分別為聖,從一切有形的可觸的事物中收回本心。“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林後418);“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林後617);

 

2)靜靜地轉向上帝,預備自己得蒙上帝的奇妙光照。“耶和華啊!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詩53);“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詩621);

 

3)一心思考上帝的屬性,不斷加深理解,在心靈中感受其影響。“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彌77);“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詩345)。“摩西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1127);

 

4)謙卑自己,親近上帝。有時靜靜地把自己奉獻在上帝的面前,有時在敬拜中滿懷敬畏之心,在祂面前屈膝下拜。有時是聖潔的對話、禱告、謙卑的順服、信靠、以主為樂,並甘心樂意地侍奉主,行事為人蒙祂悅納。這就是高尚的生活,這就是與上帝同行。這是隱秘的小徑,其中所經歷的只是聖潔和喜樂,別無他物。

為了促使你戀慕這樣的生活,鼓勵你鞭策自己,從現在開始就與上帝同行,並恆忍到底,你當曉得與上帝同行所生發的那種既蒙上帝悅納、也是你自己所渴慕的自我的謙卑和靈命的情愫。還有那種穩固不變、豐豐富富的安慰,真正的喜樂和寧靜,超出了人所有的領悟,是真正的成聖。

 

    如果人得享這樣的特權,在基督裡思考自己的上帝,就會曉得上帝的義。他會對上帝的義發出由衷地讚美,並以此為樂,正如他對上帝的良善和慈愛一樣。在上帝的義中,他所感受到的只是光明、純潔和非凡的榮耀。如此之人就會在上帝的義中越來越有喜樂,因為藉著基督的恩惠,上帝的義不再使他滅亡,而是成為他的幫助和救贖,而對那些不敬虔之人則仍然只有毀滅而已。

 

    人目睹上帝的良善和至足,體會到其中的權能,會在其中心滿意足,而受造物的一切美善則如煙消雲散,對他不再有任何的魅力。他可以沒有世上的美物,仍然與亞薩一同告白:“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可愛慕的……但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732526)。

 

    人在上帝之愛的光照下,為彼此之間的愛所燃燒,就在這種愛中靜默無聲,不能自已。他對上帝之愛肅然起敬,發現它是如此地豐盛,一切受造物之愛都黯然失色。他對受造物不再有任何的渴慕,除非他感到其中有上帝的美意。因此,他不再羨慕他人的愛情,甘心樂意地放棄世人所豔羨的一切。

 

    目睹上帝的聖潔,人無法忍受那燦爛的榮光,就遮掩自己的容顏,與天使一起歡呼:“聖哉!聖哉!聖哉!萬主之主!”他沉醉在這樣的聖潔之中,渴慕聖潔,因為召人的主是聖潔的。

 

    人曉得上帝聖潔旨意的主權性,就不由得歡欣、敬佩、贊同。不管是關於其他受造物的,還是關乎他本人的,上帝的旨意必要完全成就,他為此而高興歡喜。上帝的旨意使萬事互相效力,使一切都顯得甘甜,他甘心順服。不管他是忍受什麼,還是成就什麼,主的旨意就是他的心願,一切合乎主的旨意,蒙祂悅納的事情,他都願意去行。

 

    默想上帝的莊嚴和榮耀,一切受造之物的恢宏和榮光都會化為烏有。相比之下,後者是多麼微不足道,可卑可棄。他不再為自己而渴慕世上的美名和榮耀,也不再因為那些使他違背上帝旨意之人的身份的顯赫而恐懼戰兢。在這一方面,雖然他對上帝擺在他面前的一切,都甘心順服,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但他認為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布衣草民,對他而言都是一樣。說得更恰當一點,他在至高者上帝面前謙卑下拜,把一切的美名和榮耀都歸給祂。他的心靈和舌頭都已預備好,時刻準備講說上帝的美名和榮耀。

 

    人認識到上帝的全能,目睹上帝的全能彰顯在所有的受造物之中,受造物的能力,不管是幫助他,還是攔阻他,對他來說就不算什麼了。對於受造物的力量,他既不會依賴,也不會懼怕,而是住在至高者的隱秘處,在全能者的蔭下安居。在這蔭下,對他所有的仇敵,他都欣然面對,並不懼怕,安然而處,充滿信心。

上帝的智慧彰顯在祂所有的工作上,既在自然界中,也在恩典的領域。人思考上帝那多姿多彩、無法測透的智慧,就放下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智慧視為愚拙,不管是仇敵的智慧,還是朋友的智慧,他都不會繼續推崇了。這樣的人大有平安,滿足於上帝至智的護理,不管是教會,還是所處的國家,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不管是對他自己,還是他的親人,他都是如此。在一切事上,他都信靠上帝的智慧,上帝通達時務,也知道當怎樣行,即使人事前一無所知也無妨礙。

人認識了上帝無謬的真理和信實,就會不再依賴人的應許。人的應許不會使他喜樂,人的威脅也不會使他驚恐,因為他曉得人的變化無常。然而,他知道主是真理的上帝,祂保守真理,直到永遠。他知道上帝的應許,相信上帝的應許,深信上帝的一切應許都是確定無疑的,彷彿這些應許已經成全了。所以,他在上帝的應許中得享安息,大有盼望,充滿喜樂。

 

    請注意,有這樣的一位上帝作為你的上帝,增進你的福利和救贖,難道不是人間天堂,充滿喜樂的生活嗎?在這樣的人心中還會有憂傷嗎?有這樣的一位賜人喜樂的上帝,不立即得安慰,難道還有什麼理由嗎?與這樣的上帝同行,曉得自己的微不足道,難道還不會使人顯明出極大的謙卑嗎?這就在人的心中產生一種審慎而堅定的屬靈心境,在一切的事情上都有安靜、謙卑的順服,在完成自己本分的時候,有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氣,即使上帝呼召他從事不同尋常的任務之時,也仍然如此。在他為上帝所成就的事情中,他恬然自樂,並順服地把結果交託上帝的護理來決定。這種屬靈的心境生發真正的聖潔。“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所有的德行,如果不是在基督裡如此思考上帝,就缺乏真義,沒有多大的價值。正如以上所描述的那樣,如此思考上帝,就把靈魂提升到所有受造物的活動之上,使他與上帝及其旨意聯合,這不僅教導他明白當盡的本分,也使他曉得如何去行。如此思考上帝,就會生成大有果效、至為純粹的動機來激發靈魂。這樣思考上帝的時候,靈魂可以發現各樣的甜蜜和安寧,確實如此,這種默想把天堂帶進人的心中,把人的心靈帶進天堂,使人罪惡的邪情私慾不至發出,即使出現,也能使人治服它們。這就是敬畏上帝,愛慕上帝,順服上帝,這使得人發出聖潔之光,就像摩西在山上與上帝交通四十天之後,臉上發光一樣。“祢所揀選,使他親近祢,住在祢院中的,這人便為有福。我們必因祢居所,祢聖殿的美福知足了”(詩654)。哦,當我們在永恆之中,與主永遠同在,面對面,知道祂如同主知道我們一樣的時候,該是何等的喜樂啊!(林前1312)。

 

 

如何思考上帝的屬性

 

    要正確地默想上帝,並由此在對上帝的愛和知識上不斷長進,應當遵守以下的指南:

 

    首先,要時刻牢記你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受造物,並努力保守這種屬靈的心境。要知道你心靈的領悟力是有限的,事情或許早已超出了你能理解的程度。另外,我們的理解力也因著罪而被矇蔽了,上帝是無限的靈,我們要理解關於上帝的事,並不是非常合適的。一個小小的瓶子能裝下整個的大海嗎?人能直視太陽而不眼花嗎?又有何人能夠觀察那身為無限的大光,住在無人能靠近的光中(提前616),披戴光明的衣裳的上帝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自己,每個人都須曉得自己不過是一個愚昧的巨獸而已,因為一直被罪矇蔽,並不具備合宜的理解力。要知道上帝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當默默認同,拋棄自我;在神聖的驚愕中駐足默想;要相信主無限地超越我們的理性;上帝向人顯明祂的存在,向人啟示祂的屬性,要為此而歡喜快樂;要滿足於上帝的啟示,其中不僅包括了關於上帝的知識,也有使人在這一知識中不斷長進的最好的框架。

 

    第二,你默想上帝的時候,要多多安靜順服,讓自己多蒙上帝的光照。你的思緒要靜靜地追隨那光,讓你自己受那光的影響,而不是隨著理性的推演而搖擺,如此你的靈魂就可以超越那時所接受的光照,不斷精進。高度的心智思辨不會使我們的思想趨於聖潔,而是會使我們的思想更屬血氣,給我們的靈魂帶來幽暗。

 

    第三,這樣默想上帝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靈魂要保持單純,贊同上帝的啟示向她所顯明的一切,不要試圖總是理解這一啟示。假如人試圖在心智上參透上帝存在的方式,即曉得上帝的永恆、無限、全知、全能和內在的運動,就必然使靈魂陷入黑暗之中,各種各樣的試探就會隨之浮現,因為這時立志所思考的事物已經超出了它的極限。因此,假如理智要沉思上帝的存在“為什麼”、“如何”,就當快快抵制這樣的傾向,把此類的試探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凝神默想你自己的卑微和無形的黑暗,逃避這些試探,謙卑地重新開始。

 

    第四,要使靈魂以與主相稱的方式來沉思上帝,一定要竭力尋求敬虔的心境,消除種種邪情私慾和世俗的舒適,因為“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詩2514);“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同住”(約142123)。

 

    第五,在沉思上帝的時候,一定要有歷史性的信仰。這就是說,當我們接近上帝的聖言的時候,我們所閱讀的是上帝對祂自身的啟示,我們要毫不牴觸地作為真理予以接受,而且在我們的結論和告白中,都要承認上帝確如祂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樣。我們的思想要保持在聖經的框架之內,不要拚命掙扎,試圖超越上帝的聖言。這樣,我們就以單純的心跟隨主,直到祂樂意帶領我們進入更高的領悟。

 

    第六,非常重要的是,要在基督裡把上帝視為自己的上帝。上帝榮耀的知識之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林後46)。在基督之外,上帝就是恐怖,只能是吞噬人的烈火。然而,在基督裡,一個人就可以得自由;如此接近祂的人,上帝就會親自向他顯現。那時人就能夠更好地蒙受上帝榮面的光照,以此為樂,榮耀上帝。然而,我們應當謹慎,在沉思上帝在基督裡成為我們的父,默想上帝藉著恩典之約所啟示的完美性情的時候,不可隨隨便便,對上帝失去敬畏之心。要思考上帝,正確的態度就是謙卑自己,心存敬畏,在主的威嚴面前恐懼戰兢。